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远征)-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啥?”我有点不明白。

“我的意思是……”教导员说:“咱们应该自己干嘛!买粮可以让拉纳少校去买,做饭、送饭之类的……咱们自己可以动手。咱们有五百个兵不是?干嘛要麻烦人家呢!而且你想……这是多好的一个宣传机会啊,让阿富汗人民知道我们是一支有纪律的部队。是来帮助阿富汗人民的部队,是跟他们战斗在一起的部队……人民群众是军队的基础嘛,这件事对我们来说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应该要认真对待,要把它当作一场仗来打!”

“唔!”这时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教导员说的“不同意”指的是这个。

“哄”的一声,战士们这下也都听明白了,不由笑成了一片。

不过教导员说的还真对……多好的一个宣传机会啊,而且这也是我军的一贯传统不是?把人民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了,这样不管做起什么事打起什么仗来都事半功倍了!

于是这个方案很快就定了下来……只是这工作量实在是不小,这难民据不完统计可是用十万诶,每人吃一口饭都要我们忙死,而且也没那么多口锅也同时也没有交通工具……不过好在有巴基斯坦这个超级友好国……

其实……这事对巴基斯坦也有很大好处……难民的生活问题一直都是让巴基斯坦政府头疼的事,首先巴基斯坦本身并不富有,这十万难民的生活问题就其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其次因为有这些难民的存在……白沙瓦附近就出现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这个不稳定因素是当然的……难民饿肚子嘛,这肚子饿得没办法了,又没有其它经济来源……于是当然就会干一些小偷小摸的事。

现在我们会出面资助这些难民……当然就解决巴基斯坦一个难解之症,巴基斯坦政府自然也就全力支持。

于是很快就有十几辆汽车开到基地来供我们使用,随着汽车一起来的还有一个个蒸饭用的木桶或是蒸笼之类的炊具……

战士们卸下这些炊具就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要说咱们部队的战士啊,这埋锅造饭的能力还是相当强的……过惯苦日子的兵嘛,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小意思了。半小时不到基地前就升起了一堆堆的火做着一桶桶的饭。

当然,这个做饭方法是咱们中国人的方法……阿富汗做的那手抓饭麻烦着呢,又是要菜啊又是要翻炒什么的……咱们呢,先是把米放在水里煮得差不多了,然后往木桶里一捞,再放蒸上一会儿蒸到完全熟了后一桶香喷喷的白米饭也就好了……这方法做出来的饭就叫“捞饭”,捞饭剩下的水又是好喝的米汤。

手抓饭的好处就是菜在里头一起的,而且盐啊什么的佐料都有加,所以只要手抓饭一样就可以了,捞饭就是没味道……不过我相信那些难民不会介意这一点的。

教导员也有考虑过是不是要按阿富汗人的口味做手抓饭,但很快就放弃了……先不说咱们做不来,这可是十万人的难民营啊,这要是做手抓饭的话,咱们这五百人只怕是从早忙到晚都忙不过来了。

完了后这白米饭很快就一车又一车的往难民营运……当然,撒海德几个会波斯语的翻译肯定是要跟去的,而且教导员一早就告诉他们该怎么宣传我们部队,怎么宣传这中阿友好了……甚至教导员事先还让撒海德他们用波斯语打好了传单……

这传单可是我们费了好大的尽的,原因是撒海德几个人虽然会说,但写却写不清楚……而且传单这东西直接关系到我们部队的形像,马虎不得,所以最后几个翻译那是认真研究了一遍,最后还找了个人来看看有没有写错,最后才让拉纳少校帮忙打印几千份出来的。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其实都是白费力气,原因是那些难民根本就没几个会识字的!

不过我还是深深为教导员的这一套所折服……这就是政治攻势啊,别看这些事好像不起眼……而且还是赔本的买卖……这些钱全都是投到百姓身上去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看见,但这种投资却是无形的,而且回报往往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大。

对于这一点那美国顾问团团长就看不明白了……

“嗨!杨学锋先生!”史密斯又带着几个兵过来冲着我叫道:“我才刚知道……原来你们都是炊事兵!”

说着那几个美国佬就十分夸张的哈哈大笑起来。

“史密斯先生!”我回答道:“有句话叫笑到最后才是真英雄,我们不妨等着瞧……看看是谁笑到最后!”

史密斯听着不由再次哈哈大笑起来,摊了摊手说道:“我们似乎不用比了吧……至今我还没看到你们训练一个兵,你难道想用锅铲打败我们吗?或者是打败苏联人?”

“要不我们就打个赌?”

“没问题!赌什么?”

“就赌……一美元吧!”我说。

“你是担心输了付不起吗?”史密斯笑道。

“不!”我说:“我只是想赢你,至于是什么赌注……我根本就不关心!如果你不介意……我们赌一万美元也没问题!”

“你付得起?”史密斯饶有兴趣的看着我。

我身边的警卫员听着心里有气,转身就跑回基地里提着个手提箱出来,然后在史密斯面前一打开……史密斯就没声音了。

第十章哈桑

虽然在跟史密斯打赌的时候我是自信满满的,但其实我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没有游击队愿意与我们配合……这想想也觉得有气……他娘滴,咱们到这是免费援助游击队,不仅如此还无偿提供各种帮助,甚至上战场也可以……但就是没人愿意!

不过话说回来了……战场就是这么现实的地方,换位思考下……如果我是阿富汗游击队首领,在美国与中国面前毫无疑问的也会偏向于选择美国……美国装备好嘛,而且还有雄厚的资金……阿富汗缺乏的不就是这些吗?

另一方面……阿富汗游击队相当的一部份还是由毒贩转变而来的,毒贩为的是什么……为的也是钱和利益,那当然也会选择美国那边了。

然而,像毒贩之类的武装我却是宁愿不用,因为我清楚的知道这样的部队很难指挥也很难有凝聚力……就像教导员常说的,一支没有思想、没有理想的部队……他们是不可能为战斗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的,这就决定了一支部队的战斗力。

对于这点我还是相当认同的,因为我自己就是在一支有思想、有理想的部队里这样成长起来的。

只是……这团结人民群众会有效果么?

对此我却深表怀疑……因为很显然的,我们援助的那些阿富汗难民不过是些老人、女人与小孩……就算我们能把他们团结起来,总不可能编一支女子别动队吧,或者等小孩长大吧!

但我很快就发觉自己想错了……

“营长!”在我们为阿富汗难民营提供援助的第三天。撒海德就从难民营带着一个阿富汗老人来我:“这位是阿卜杜尔长老……他说想见你!”

我看到的是一名脸庞瘦削头上带着白帽的老人。他这时已经意识到我就是他想要见的人。于是的施了个按胸礼说了声:“安技嘎利贡!”

“安技嘎利贡!”我也回了个礼。

接着老人就说开了,老人一边说撒海德就一边翻译:“我叫阿卜杜尔,是赛义塔部落的长老,感谢你们对阿富汗人民的援助,愿真主保佑您!”

“谢谢!”我回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同时也是我们来此的目的……与阿富汗人民一起赶走苏联侵略者!希望阿富汗人民的苦难能够早日结束!”

长老听着眼睛都有些湿润起来:“感谢真主……在这个时候我真不敢相信还会有你们这样一支部队!无私的帮助我们却不求回报……就是是安拉派来拯救我们的使者,要不就是安拉指引我到你面前……我认为我们应该服从安拉的安排!”

“阿卜杜尔长老……”我听得有点一头雾水,有些不解的问道:“您说的服从安拉的安排……指的是什么?”

“尊敬的客人!”阿卜杜尔长老回答:“听说你们正在寻找反抗苏联的游击队。我们赛义塔部队有五百名战士在兴都库什山脉与苏联军队作顽强的斗争,他们需要你们的援助!如果您允许,我可以联系他们!”

闻言我不由两眼一亮,但随后又问了声:“阿卜杜尔长老……不知道你部落这五百战士……以前都是做什么的?”

我会这么问的原因是担心他们是毒贩……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就要婉言拒绝了。

不过阿卜杜尔很快就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他们大多是农民,也有些是在喀布尔做事和当兵的人……因为喀布尔和部落都被苏联军队占领,他们为了反抗苏联军队和卡尔迈勒政府,所以才逃到兴都库什山上!”

“太好了!”我点头说:“那就请阿卜杜尔长老跟战士们联系一下。”

“愿真主保佑你们!”长老再次向我们施礼。

“长老!”就在他转身要离去的时候,我又追了上去补充道:“希望你明白……我们的装备和资金都不如另一边的美国充足,也没有他们的好!”

“我知道!”长老点头道:“这也是其它游击队选择美国人的原因,但我相信安拉的指示。你们都是仁慈的人,也是仁慈的部队。这才是最重要的!”

送走阿卜杜尔长老后我就不由感叹……这团结人民群众还真他妈的有用!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游击队就派了三个人来……

这三个人是由阿卜杜尔长老带来的,他向我施了个礼后就对着一名留着满嘴大胡子目露凶光的阿富汗人朝我介绍道:“这位是我儿子哈桑,也是游击队的领导人!”

“唔!”这时我才知道原来这阿卜杜尔长老还不简单。

“真主保佑您!”哈桑朝我施了个礼,说道:“感谢你们对我亲人和朋友的照顾,我们会铭记在心!”

“唔!”听哈桑的口气,他似乎对我并不是很信任,否则不会仅仅只是感谢而只字不提援助的事。

见此我不由笑了笑,同样也不提军事援助的事,回答道:“哈桑兄弟见外了,这只是我们举手之劳!”

接着我又准备了阿富汗人常吃的手抓饭和酸奶汤招待他们……咱们炊事班的手痒,看着巴基斯坦人做的手抓饭之类的,也有样学样的跟着做,没想到做起来还真是那种味道。

吃饭的时候我也绝口不提什么援助的话题……因为我很清楚,哈桑对我们还有疑心,在心理上也处于警惕的状态,急着提援助的话反而会让他加重了疑心和警惕,虽然这时的我还不知道他在怀疑什么或是警惕什么。

最后反倒是哈桑忍不住了,他遥遥向我敬了一个礼,说道:“尊敬的中国朋友,听说你们愿意无偿帮助我们与苏联军队作战,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一听这话我就明白哈桑是在警惕什么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哪有那么好又是给粮食又是给武器又是帮他们打仗的,所以肯定是有某种目的!

从这一方面来说,这哈桑可要比他父亲要理智得多,也现实得多。

“为了利益!”我实话实说。

因为我知道,在哈桑这样的人面前……如果再说什么中阿友好啊,为了阿富汗人民啊,那只会坏事。虽然我决定援助阿富汗难民的时候的确只是因为看不下去起了怜悯之心。

“什么利益?”哈桑问的很直接。

我在办公桌上翻了翻,抽出一张地图走到哈桑面前摊开,说道:“这里是中国,这里是苏联,这里是阿富汗……”

“唔!”哈桑不由点了点头,看他脸上的表情显然很少见过世界地图。

“中国下面还有个越南!”我接着说:“现在中国正在跟越南打仗……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

哈桑摇了摇头。

这其实不怪他,阿富汗是个穷国,识字的人都不几个,而且国内的事都关心不过来,还会有几个人关心国外是不是有战争。就像我们中国……我手下的兵在来这里之前甚至连巴基斯坦都不知道。

“越南这个小国之所以敢跟中国打仗!”我简单的说:“就是因为有苏联提供武器、装备和粮食,同时苏联还想入侵中国……这也是苏联想迅速占领阿富汗的原因,尽快占领阿富汗……苏联就可以对中国发动战争了!”

“哦!”哈桑这时才听明白了:“如果中**队能在阿富汗帮助我们打败苏联,那苏联就无法入侵中国!”

“没错!”我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哈桑不由频频点头,眼里的疑心和戒备当即就少了许多。

“那么美国人呢?”哈桑问:“他们为什么又要援助阿富汗!”

“美国是苏联的敌人!”我说:“现在全球就只有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苏联……他们在老大!”

我当然不会说美苏冷战什么的……说这些哈桑听不懂,反到是把话说得简单通俗了,他才会觉得有道理。

“所以!”我最后说:“现在中国和美国都是阿富汗的朋友,都是来帮助阿富汗人民打败苏联的,你们可以选择美国,也可以选择我们……我们都会为你们提供必要的武器装备,甚至资金援助!”

哈桑点了点头,回到座位去几个人围在一起“叽哩咕碌”的讨论了一阵……事后我才知道他们现在已经确定接受援助对他们有利无害……

之前他们之所以害怕接受援助的原因,主要是担心会被外国势力利用,或是被吞并……阿富汗这个国家就是这样,大大小小的部落多到数不清,各个部落之间又互不相容、互不买帐,甚至还常常出现部落之间大鱼吃小鱼的情况,这种情况即使是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也从没停止过,后来这情况甚至还常常被苏联人利用。

这跟我们中国人的兄弟嬉于墙而御于外有些不一样……这或许是因为阿富汗还没有形成大“民族”的慨念。比如我们中国各民族就叫“中华民族”,所有人都应该先考虑“中华民族”的利益,然后才是各民族的。但阿富汗却不是,他们考虑利益都是从本族甚至是本部落出发的,那族与族之间、部落之间当然就很难团结到一起。

也因为如此,所以哈桑对我们的援助才有那么大的疑心……在阿富汗从来都没有这种白送的便宜事嘛,肯定又是什么阴谋!

第十一章哈桑(二)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哈桑已经知道我们同时也相信我们(包括美国)都会帮助他们了,而且这个帮助还是没有附加条件的……原因是我们,也就是中国和美国,想要得到的是国家上的利益,当然就不会去在乎这么点钱和装备,更不会去吞并他们的部落武装了。

那么现在又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是要接受中国的援助还是美国的援助呢?

我其实还是挺理解哈桑的……这如果在外人看来,怎么会这么忘恩负义……中国人帮助过你,刚刚还说什么铭记在心,现在又要转投到美国人那边去。

但战争这东西就是这样……这并不是哈桑一个人事,而是一整支部队的事,甚至还可以说关系到这支部队生死存亡的事,这并不是一点小恩小惠就可以换取的,所以哈桑会这样小心也是情理中的事。

就在我以为这件事又要告吹的时候,却没想到哈桑在我面前施了个礼说道:“尊敬的中国朋友,我们决定接受你们的援助!”

“哦!”我有些意外的问道:“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不选择美国人吗?”

“我父亲认为这是安拉的指示!”哈桑说:“他认为是安拉指引我们到你们这里,而且认为美国人不值得信任,看他们对巴基斯坦的兄弟的做法就知道了……所以,父亲认为我们应该服从安拉的安排,安拉会指引我们一起走向胜利的!”

“好!”我兴奋的说:“那就让我们精诚合作,一起走向胜利!”

这时我终于放下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虽然哈桑这支部队很小。不过才五百人……但我们总算是打开了突破口有所进展了。

接着我们就开始讨论具体的援助事宜……在哈桑的介绍下我知道。哈桑领导的这支队伍叫“阿富汗民族解放联盟”……阿富汗许多游击队都有自己的名字。有的甚至还有自己的党……

他们一共有五百人,在阿富汗游击队里是属于比较弱小的一支部队……其它有组织的游击队动不动就几千人,这也是哈桑比较小心谨慎的原因……这么小的一支部队,万一要是上当受骗那就很容易被其它游击队给吞并了。

他们的组成分子主要是村民……部落被阿富汗占领,老人、女人和小孩随着难民营进入阿富汗,而村民则不甘心这样被苏联军队欺负,于是就自发的组织起来抵抗……开始只有两百多人,而且还十分缺乏武器和弹药。两百多人只有五十几条枪,几千发子弹和几枚手榴弹。

这些武器原本只是用来保护部落不受其它部落侵害的……就像之前所说的一样,阿富汗有许多毒贩和不良武装,如果部落没有必要的武装……那很容易就会被洗劫一空甚至男人还会被抓去加入游击队。

苏联入侵后占领了他们的部落之后,这些武装就成了他们与苏联人抵抗的基础……之后的几个月里,哈桑再利用各种手段,比如从难民里召集一些人,或是联系在政府军中当兵的同一部落的亲朋好友并将其策反……政府军中有相当一部份的阿富汗军人不满意自己的国家受到苏联奴役,尽管苏联军队是受新任总理的“邀请”进入阿富汗的。

这其实也跟苏联人进入阿富汗的暴行有关……一进来就大肆镇压反对派,处死不服从命令的阿富汗政府军官兵甚至是百姓。就连阿富汗总理都被架空了……事无巨细全都得听苏联军事顾问的,就连私人保镖。保健医生,厨师都是苏联派的,身为阿富汗总理的卡尔迈勒甚至连开办公室都要经过苏联顾问的许可……这哪里是什么总理嘛,明明就是囚犯,是傀儡!

卡尔迈勒这时才知道自己是引狼入室了,在绝望之下他甚至举起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脑袋……但问题是他连自杀的权力都没有,还没等他扣动扳机那手枪就被他的苏联厨师给夺走了。

苏联厨师……能在总理扣动扳机前把手枪夺走?

听到哈桑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厨师肯定不仅仅只是厨师……这卡尔迈勒往后的日子是不好过了,苏联人拿他当傀儡,阿富汗人又对他恨之入骨……这天下之大却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哈桑很容易就策反了一个连的政府军……并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配合着政府军洗劫了一个弹药库后逃到了山里打游击,到现在他们一共有四百条枪,这些枪大多是ak47……原因是阿富汗之前与苏联交往密切,政府军装备的是苏式装备。

听到这里我不由大感可惜……政府军诶!策反诶!

跟着游击队逃到山里那只是多了一个小兵而已……这要是留在政府军里,那就是一个间谍啊!就可以为游击队提供情报了……这作用可比一名游击队员要大得多!

不过哈桑也有哈桑的难处……原因是在他们的队伍过于弱小,两百多人才只有五十几条枪,这种情况如果不急着补充一些有战斗经验的兵员和一批弹药的话,只怕很快就会被其它游击队给吞掉了。

也就是说……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苏军、政府军,还有同是游击队的自己人。

说实话到现在我也不是很明白这些游击队为什么在苏联军队这个外敌入侵的时候不团结在一起还要自己打自己……但不明白归不明白,仔细分析后觉得这也有好处也有坏处。

坏处是很明显的……游击队无法团结在一起形成更强有力的力量对抗侵略者。

好处吧……就是这武装割据的现像不仅仅是在游击队,而是整个阿富汗都是如此……在苏联没有入侵之前,这些武装势力还算听话,毕竟统治自己的是阿富汗人自己,而且政府手中还有军队……下面的族群及部落势力没理由也没必要跟政府军作对。

但是,苏联入侵后就不一样……

谁都知道政府被苏联架空,于是政府说的话自然就没有公信力……政府不过就是苏联人的传声筒罢了,于是这些武装势力就全都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就算是在苏联控制的城市和区域也如此,这使得苏军根本就没法管理……这边的火扑灭了那边又烧起来,不是哪里起义就是哪里的政府军叛逃了,要不就是哪座城市的两个部落展开火拼了。

这就是一个乱世啊……一个名副其实的乱世。一个没有法律和公理,就只有强权的乱世!

“苏联的兵力分布是怎么样的?”我问。

这才是我最关心的。

有句话叫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所以当兵打仗的人特别是身为一名指挥官会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要在第一时间知道敌人的情况。

但是来到巴基斯坦这么多天……我们却因为没有情报来源所以一直都得不到苏联军队的情况,这就让我心里虚虚的,感觉做什么都没了底气。

“这方面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哈桑回答:“不过阿吉尔也许知道!”

说着哈桑就把身后的一个阿富汗人招了过来,介绍:“他是阿吉尔……从政府军那叛变过来的!”

“哦!”我点了点头,顺手把手中的指挥棒递了过去:“说说苏联军队和政府军的布防情况!”

“情况大慨是这样的!”阿吉尔十分熟悉的用指挥棒指着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