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越战的血(远征)-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看!我这个疤就是因为躲在树后受伤的!”一名战士指着肚子上的几道划痕说道:“我以为那棵树能挡得住敌人的视线和子弹……但没想到ak47的穿透力很强,它不但能打穿树木,而且在穿透树木时还会因为子弹翻滚打出许多的碎木片……这些碎木片就插进了我的肚子!”
“所以!”另一名战士就会在这时总结道:“利用树木做掩体是可以,但最好要趴在地上把枪和头从树的一侧探出去……这样就可以尽量的减少暴露面积!”
这时阿富汗游击队员们总是会频频点头……他们都可以说是上过战场的,所以根本就不用实验,想像一下也知道战士们说的很对。
这种作战经验的交流产生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阿富汗游击队对我们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就像之前瓦杜德说的那样……后来我才知道瓦杜德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热爱大家的人”,瓦杜德也的确像名副其实……因为他总是替大家说出不愿意或是不方便说出的话,也就是替大家出头而自己做坏人。
就像上次一样,游击队许多人都对站队列踢正步这种训练方式心存怀疑,但都放在心里不说……就这瓦杜德做了出头鸟。
但瓦杜德上次虽然输了,而且还输得很惨……但这并不代表阿富汗游击队心里对我们就没有疑虑了……他们还会在想,这些中国人是不是仅仅只是枪法好,但却没打过仗?要知道打仗可不是枪法好就够的!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如果他们心存怀疑的话,除非你能彻底让他心服口服,否则他永远都会往坏的方向去想。
这个问题就在战士们跟阿富汗人交流和讲解单兵战术的时候解决了……原因是战士们要用大量的战例和在战场上的亲身体验来讲解。在这个过程肯定会说到我们以往打过的那些仗……这虽然是某种离题,但我也放任其发展,甚至有时候还鼓励战士们多讲,把这些战例当故事也好有,战斗经验也好……尽情的讲!
于是这些阿富汗人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这支中**队还是打过仗的,而且还打过这样的大仗……他们在战场上可以以一个连挡住敌人一个团……一个团是多少人?两三千人……一百多人可以挡住两、三千人?!
这对阿富汗游击队来说那几乎就可以说是天方夜谭,他们游击队嘛……都是各自为战,在火拼的时候能打败两倍于己的敌人就足以值得自豪了,而我们却能打败十倍于己的敌人……
但听我们说的是有理有据的,甚至在细节方面都会连贯而且每个战士说的话串在一起也都会对……这使得他们就不得不信了。
这一来阿富汗游击队就放下心了,于是咱们接下来的训练也就变得十分顺利……哈桑以及游击队队员那对我们就是言听计从……心里就再也没有什么防线和疑虑了。
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是深有体会……比如上课的时候,如果是特别讨厌某个老师,那对他说的话总是不以为然,总想从中纠出什么错误。反之如果是特别喜欢或是敬佩某个老师……那就算他偶尔讲错了什么也会觉得情有可原。
现在的我们……很幸运的成为这些阿富汗人喜欢而且敬佩的那个老师。
其实这也不是幸运……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确有真功夫,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嘛,被巴基斯坦人认为是值得信任的朋友,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人同样都是穆斯林……于是自然就会影响到阿富汗人。
再说了……之前我们还不间断的援助阿富汗难民这点也给了他们很好的印像,而且还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撒海德等几个翻译就是穆斯林,所以我们十分清楚阿富汗人的习俗。
这些方面综合起来……阿富汗游击队就算是想不喜欢我们也都难了。
在这其间我也有打听过美国基地那边的训练情况,得到的消息却是让我啼笑皆非……美国基地那边的游击队更热衷于拿到美军的装备和资金,至于训练则完全就是敷衍,甚至有许多游击队第一天领的枪第二天就没了……得到的答案是需要用钱,所以把枪卖了!只把那些美国佬给气得半死。
不过这一点倒是真的……因为我经过白沙瓦的时候就看到有许多阿富汗人在拿着美国佬的m16在叫卖……他们的游击队里毒贩和瘾君子嘛,所以对此我是一点都不感到奇怪。
第十四章扫荡
或许就是因为美国基地的游击队对训练的态度不够端正,又或者是因为在美国基地训练的游击队实在太多了……我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游击队是周而复始的用新名字进去训练,这一点并不是我需要去关心的,我只知道还没过多久,在白沙瓦就有成批成批的美式装备在出售了,这显然是有组织有计划的。
不过美国佬似乎也并不去阻止这一现像……我不知道这是因为美国有钱不在乎这些,还是他们没有办法阻止,甚至我都有些相信美国有一部份原因是有意纵容这种现像出现的。
为什么会纵容呢?
因为美国佬清楚的知道一点……这些武器装备虽然是被毒贩或是游击队给“骗”了出去,但毒贩却是在以相对的低价在出售,因为巴基斯坦和阿富人的购买力就这样嘛,如果按正常价格出售只怕都没几个人会买得起了。
那么……谁会需要这些美式装备呢?当然不会是苏联人,也不会是阿富汗政府军……因为他们装备的都是ak74或是ak47,子弹和零件不通用嘛,苏联人不会笨到买美式装备进入自己的部队搞乱自己的后勤。
所以,会购买这些武器的人无疑就是反对派,也就是真正需要这些武器的阿富汗游击队……另一方面,这些武器很快就会被武器贩子给运到其它地方去出售,于是装备很快就在阿富汗扩散开了。
这就是一种市场效应……本来是需要美国佬或是巴基斯坦人一批一批的把这些装备运送到阿富汗游击队手中的,但现在却因为市场而不需要他们动手了,甚至扩散的速度还会比希望的快得多,而且往往还会落入真正需要的人手中。
当然,我们就没有那么强的实力去像美国佬一样这样扩散装备了,事实上我们就是想扩散也没法扩散……咱们国家的武器大多都是56冲啊56半的。这些装备还不如人家的ak47呢!
我得承认美国佬在这一点上手段要比我们高明得多,似乎也是正是因为从这一点考虑……美国希望能以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充实游击队的装备,所以他们把训练周期定得很短,他们每批训练一千人的部队有时甚至更多,而且训练周期只有一个半月……
简单的说,就是在美军基地只需要训练一个半月就出师了,就可以上战场了。
可想而知……一个半月能学到什么东西呢?不过就是学会打枪,学会保养,然后会一些基本的战术动作吧!
但是我却有不一样的打算……美国佬玩的那一套不是我们能玩得起的,像他们那样随便一撒也是几百万美金。所以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打造一支精兵吧!
同时我们也有这种基础……哈桑这支游击队比较沌洁……我所说的沌洁指的是很少有那种作奸犯科的恶徒或是瘾君子……
这里说的是很少……事实上哈桑的部队里也有瘾君子,在阿富汗这样的环境下是不可避免的……生活艰苦,环境恶劣,许多人都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不知道以后还会有什么希望。另一方面……伊斯兰教又规定他们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不能自杀,于是只能用毒品来麻醉自己。
对于这一部份人。我是坚决不允许他们呆在部队里的……所以我就让哈桑把他们送往难民营。我宁愿把他们放在难民营里养着。
“为什么?”对此哈桑有点想不通:“他们是男人,还可以战斗……他们同样也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他们的确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我说:“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苏联人比我们更有钱,也比我们有更多的毒品……只要他们愿意,他们随时都可以用这些东西来诱惑这些战士,你觉得有毒瘾的战士能抵挡得住这些诱惑吗?”
我这么一说哈桑就没话说了,他当然知道这玩意是怎么回事。也知道没有几个人能挡得住这种种诱惑!
于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不管是已加入的成员还是未来要求加入的成员,都不能与毒品有关。
不过就算我有长期训练哈桑这支部队的打算,时间也不允许了……
这天哈桑从信鸽脚上传来的消息……是的。阿富汗游击队还在用信鸽传递消息,本来我还想给他们分配几个无线电什么的,但考虑到苏联的侦听系统十分完备……就像我们在越南碰到的侦听部队一样,越南的设备还仅仅只是苏联提供的。
所以,如果给游击队们装备无线电的话,只怕反而会害了他们。反而是信鸽这东西挺安全的,虽然他传递的信息速度慢,而且也不一定会到达,但至少苏联人侦听不到……
所以说,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这时代,在大家都在比科技的时代,突然间来个原始的办法反而让人不知道怎么应对。
“杨营长!”哈桑拿着纸条对我说道:“苏联人要有行动了……这是喀布尔传来的消息,苏联军队很快就会展开第二次大扫荡!”
消息是从喀布尔传来的……这个也是我做的工作。
这个工作之所以得以展开,就是因为部落里有许多男人在政府军里当兵……就像之前说的,阿富汗因为农业和工业的衰败,所以男人不当兵就得贩毒,否则全家就得饿肚子。
哈桑部落大多数男人都选择当兵……这要归功于阿卜杜尔长老,他为了不让村里的男人接触毒品,所以坚持要把村里谋生计的男人都送去当兵。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政府军里还有一些部落里的人没来得急召回来……相对于这时的政府来说,阿富汗人更愿意忠于自己的部落,更何况苏联军队还占领了他们的家乡,把他们的亲人从部落里赶了出去。
所以,把这些人策反是没有问题的,也基本没什么难度……这也是哈桑的想法,他的思维还是处在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的状态。
这时的我当然就不会让他这么做了……开玩笑,这么好的间谍不知道利用,咱们游击队论实力论装备全都比不上苏联军队,要想有所成绩靠的就是信息了!
于是当机立断,派几个人去联系……把他们策反之后就让他们继续呆在政府军里虚以委蛇,暗地里就刺探情报并与我们联系。
这时的我都好像有种回到抗战时期的感觉了……我军在对付日本人的时候,也常常是这样策反伪军然后让他们为我军提供情报。
“具体是什么时间扫荡?”我问。
“具体时间还没定!”哈桑回答:“可能过几天就开始了,因为苏联军队已经进入准备状态!”
我不由皱了皱眉头,苏联军队上一次扫荡是二月份时候,那是他们的第一次扫荡……其目的就是要歼灭躲藏在山区里的游击队。现在才只有四月……也就是说才隔两个月苏联就开始了第二次扫荡,由此也可以知道苏联这是急着解决阿富汗的战斗然后腾出手来干别的事。
“杨营长!”哈桑问:“我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
“什么意思?”我问。
“回阿富汗!”哈桑说:“跟苏联人战斗……我们已经丢掉了城市,不能再任他们控制山区!否则我们都回不去了!”
我明白哈桑的意思……阿富汗山区到处都是易守难攻的地方,如果苏联军队还是用他们占领城市的方法稳扎稳打,也就是攻占一个高地就派兵驻守,接着再慢慢往前推进……那只怕阿富汗游击队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我没有说话……这一点倒不是我担心的,因为我知道苏联军队不可能只是一次、两次扫荡就能占领山区的,苏联人是打了几年也没能占到便宜呢!
我心里想的其实是就是哈桑说的那句话……要不要做些什么?
一方面,哈桑这支部队才只训练一个多月,虽然他们进步很快,但却还是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程度。
另一方面……哈桑这支部队却需要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以及打响名声。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的任务是大批量的援助阿富汗游击队,努力把苏联军队拖在阿富汗这个泥潭里。但是现在……哈桑这支仅仅只有五百人的队伍显然是不够的。
那么,如果想要扩大影响,或是说想要让更多的游击队相信我们,自然就需要打上一仗,而且还是要打上一场漂亮的胜仗让所有阿富汗游击队或是想要投奔游击队的阿富汗人都知道我们这支部队。
但我这样做会不会太急燥了一点?
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跟美国基地不同……美国基地那是训练一大片,就算失败也没人会说他们什么,而我们却只训练这一支部队,一旦失败无疑就会雪上加霜。
思考了一会儿,我最终还是觉得有必要打上一仗立威,不仅仅是要在苏联人那立威,在游击队那立威,更是在美国基地那立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里站稳脚根,在阿富汗人民的心里站稳脚根!
第十五章扫荡(二)
我很快就召集了部队的参谋和干部开了一次会,会议的目的就不用说了,当然是讨论如何应对苏联的“扫荡”。
“同志们!”扫了一眼围坐在周围的战士们,我清了清喉咙说道:“我们刚刚得到消息……苏联很有可能又要展开新一轮的扫荡了!”
我这话一出口就让战士们议论纷纷,粱连兵不由问了声:“营长,咱们是不是要去跟苏联鬼子交交手了?这么久没打仗……我都手痒了!”
“我看哪!”刀疤在一旁打趣道:“你是皮痒了想找打吧!”
哄的一声,战士们就笑了起来。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说:“咱们来巴基斯坦也有一段间了……但是接受我们援助的阿富汗游击队却寥寥无几……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军装备不如美国基地,另一方面也有不相信我军战斗力的问题……就像哈桑的游击队之前对我们的态度一样……”
说到这里战士们再次发出一阵笑声,而哈桑等一众阿富汗游击队的干部脸上却露出尴尬的表情。
“因为这个原因!”我说:“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打上一仗,就当是一种宣传工作……让阿富汗游击队明白,咱们中国人的装备虽然不好,但却能打胜仗打恶战!”
“好!”战士们不由欢呼了起来,我们这样子只看得阿富汗人有些莫名其妙的……他们有些不理解……为什么上战场这种苦差事咱们还要为此欢呼,甚至还有人会抢着上、争着上……
其实在以前我也有些不理解,但现在却明白了……因为咱们中**人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叫做“集体荣誉感”的东西……一支部队里要是有谁怯战了。退缩了。那整支部队都会觉得丢脸。那这个怯战的家伙往后就很难得到战友们的认同了。
而一旦部队形成了这样的风气,那新兵加入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受到影响,于是时间一久就形成了一种传统。
特别是现在……咱们是出国作战诶,而且还是在巴基斯坦兄弟和阿富汗人民面前作战……这里头还有“为国争光”的因素在里头,所以谁都不会在这时候掉链子。
“营长说的有理!”教导员接着我的话说道:“咱们这一场仗不仅是要打,而且还要打得漂亮,打得干脆,要打出咱们中**人的威风和精神!”
“好!”战士们再次欢呼起来。会场内顿时就群情激昂。
这时阿富汗人看我们的表情就不只是奇怪了,而是带着一种难以置信……他们是不敢相信一支平时看起来如此友好、如此和善的部队,在说到打仗杀敌时却能这么的兴奋……要不是他们这段时间跟我们接触对我们有些了解,还以为我们这一群人都是天生的杀人狂呢!
“营长!”等战士们冷静下来后,赵敬平就问道:“咱们可以说对战局和敌人都不了解,这一场战该怎么个打法?”
“赵参谋说得对!”我说:“所以我们才要先听听阿富汗同志的介绍!”
说着我就把哈桑叫到台上来,当然,在他旁边跟着的还有撒海德做翻译。
可是哈桑站在台上愣了半天……随后摊了摊手说道:“我……我不知道要讲什么!”
于是我就明白了,哈桑也许根本就没有开过这样的战前会议,在他们的战争里……也许就是简单的商量下打还是不打。决定打的话拿着枪带着人上去就是了,于是现在站在台上就不知道我们想知道些什么。他也就不知道讲什么。
“这样吧!”我说:“我问,你答!”
“好!”哈桑点了点头。
“你们已经经历过苏联人的第一次扫荡了!”我说:“我们想知道苏联人这个扫荡是怎么打的,大慨有多少兵力,装备怎么样,以什么样的方式进攻……”
“哦!”哈桑闻言不由恍然大悟,但随后又是满脸为难的回答道:“这些我都不怎么清楚,我们游击队太过弱小了,远远的看到苏联军队和政府军过来就躲开……根本就没有机会观察他们的进攻方式,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样的装备……有时就会看到有几辆坦克和装甲车!”
闻言我不禁晕了下……哈桑给的这些信息远远达不到我所需要的,不过这似乎也不能怪他……要知道他那时才只有五十几条枪,哪里敢跟苏联军队或是政府军硬碰硬我干上……如果干上的话,只怕我们现在都见不着他们了。
“杨营长!”就在我感到失望的时候,拉吉尔站了起来说道:“这些我也许了解得多一点……因为我就参加过第一次扫荡!”
“唔!”闻言我不由大喜,当即就把拉吉尔请上台来。
“我们……不,不是我们!”拉吉尔脸色一红,赶忙改口说道:“苏联军队的扫荡是这样的……苏联军队一共有七个师八万余人,这还不包括他们的后勤队伍,政府军一共有十三个师十万人,但现在也许已经没有十万人了,因为不断有政府军被策反加入游击队。他们的扫荡……就是以少量的部队继续控制城市,抽调大部份的兵力用坦克、穿甲车、步兵战车、汽车等投送到游击队活动频繁的地区……也就是喀布尔、昆都士、巴格兰以及库纳尔哈、楠格哈尔、帕克蒂亚等省的游击队进行全面清剿……碰到村庄就在村庄搜索,搜武器、搜男人,搜到疑似游击队的人就进行拷问……对于山区就用直升机或是侦察机侦察,有时也派侦察部队直接进入山区侦察,遇到抵抗就在炮兵及装甲部队的配合下以‘勇猛冲击’的战术原则把游击队歼灭掉!”
“勇猛冲击?装甲部队?”闻言我不由一愣,反问了一句:“这样打会效果吗?”
“当然没有多少效果!”拉吉尔回答:“否则苏联人也用不着第二次扫荡了!”
会议室里的阿富汗人不由发出一阵自豪同时也是嘲笑苏联人的笑声。
“说说为什么会没有效果!”我问。
虽然这其中的原因我是知道的……阿富汗这个国家有五分之四的地方是山区,山区自然就不适合装甲车坦克之类的机械化部队作战,这也是我们不带装甲车来这的原因。不过我还是想知道得更详细一些。
“主要的问题是机械化部队上不山!”拉吉尔的回答果然不出我的意料,他说:“装甲部队只能在山脚下为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或是补给……但提供火力支援也很有限,原因是坦克等相当多的装甲部队的武器仰角不够大,只要游击队爬高一点或是逃得深一点……苏联军队的坦克和装甲车就无能为力了,然而苏联军队又不够勇敢,他们不敢深入山区搜寻游击队,只能往山里乱打一阵炮,或是派政府军进山搜索……但许多政府军进山后就没回来了!”
“被游击队消灭了?”我问。
“不不……”拉吉尔回答让我哭笑不得:“他们带着武器加入游击队了……”
“哄”的一声,会议室里不论是中国人还是阿富汗人都笑作一团。
“有些政府军进山搜索也是敷衍了事!”拉吉尔说:“这一部份政府军是因为有家人城市里,他们担心苏联军会对他们的家人不利,同时他们也要养活家人,所以不能投靠游击队……但他们也不想跟游击队作战,所以就乱打一阵枪,在山上逛一阵就回去了!为了骗过苏联人,他们还把自己的枪交了一部份出去,告诉他们那是从游击队那缴来的!”
“哄!”战士们再次笑成了一团。
“这么说……”我问拉吉尔:“我们根本就不用担心苏联军队的扫荡了?!”
“也不是!”拉吉尔回答:“苏联人可不是傻子,他们知道怎么打击游击队……他们每经过一个村庄,就会把村庄里的粮食搜刮一空,或者干脆把这些村庄的老人、女人、小孩都赶走,然后放一把火烧了……因为他们知道,游击队不可能永远躲在山里,游击队需要这些粮食来生存,如果没有了村庄那游击队也就很难生存!”
“唔!”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这种做法可真够毒的,这针对的都不是游击队而是平民了,也难怪阿富汗政府军都没抵抗,却有那么多的难民涌进邻国。
这就是坚壁清野啊!再过几个月进入冬天了……到时游击队很有可能会被逼出来走到城市寻找口粮,那时就是苏联军队的机会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