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远征)-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说说……战场是怎么样的吗?”汤姆有些艰难的问道:“或者说杀人的感觉!”

我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问,此时此刻,从没上过战场又即将要走上战场的他们,心里肯定会有一点害怕、有一点紧张、有一点焦燥……

所以,他们问我这个问题并不是真的想知道战场是怎么样的,而是希望得到心理上的一点慰藉。

“这么说吧!”我回答:“我也有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就像你们一样。你们知道的,我们也不是一出生就打过仗的!”

英军士兵们发出一阵笑声。紧张的气氛也跟着缓和了许多。

“第一次上战场……”我说:“其实并不像你们想像的那么可怕,因为在战场上你们已经不会考虑了,脑袋一片空白,所做的一切完全都是靠本能,扣扳机、打滚、抛手榴弹等等,就像是一个打仗的机器,明白吗?”

英军士兵闻言不由纷纷点着头。

“所以!”我接着说道:“你们需要做的只有一点,相信自己,把自己的本能和平时的训练充分的释放出来。然后,你们就能回家见到你们的父母、妻子和孩子,明白吗?”

“吔!”英军士兵纷纷应着,脸上的表情看起来轻松了一些。

半个小时后我们就换好了阿根廷军队的军装,接着菲茨的英军又为我们找来了几个会说西班牙语的英国人。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就像之前所说的,马岛这个地方有英国移民也有阿根廷人,虽然这其中英国移民占大多数,但还是有一部份阿根廷人嫁到马岛或是有阿根廷小伙子娶了马岛上的媳妇而移居马岛的,于是在这种交流下就会有一部份人会两种语言。

于是英军很容易就在村子里找到了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并为他们穿上了阿根廷军的军装。

这么做的目的就不用说了,一个是让这几个小伙子做向导,另一个则是利用他们会西班牙语的优势掩瞒我们的身份。

然而我们的这个担心似乎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阿根廷陆军的防御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弱得多。一路上除了在几个哨卡遇到几声简单的盘问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盘查。

“阿根廷人对这里的地形也不熟!”一名做为向导的村民告诉我:“他们虽然有地图,但因为兵力不足能把守的地方十分有限,有的地方甚至只有十几个人。再加上还有许多他们不知道的小路,所以才会有这种状况!”

这倒是可以理解的,就像之前说的一样,马岛的面积有一万多平方公里,平均给一万多名的阿根廷士兵那就是每人要把守一平方公里,而阿根廷军队大多都集中在斯坦利港,于是能把守其它地方或是外围的人自然就寥寥可数了。

让我们有些瞠目结舌的是。在行军的途中我们甚至还误闯进了阿根廷军队的一个高炮阵地……因为这个高炮阵地是做了精心的伪装的,在雪地里做伪装其实很简单,就是架上一些雨布之类的东西等着雪层覆盖上去就好了。

所以就连熟悉当地地形的向导也都不知道那里有个阿根廷的高炮阵地。等我们一头扎了进去无意间看到一门门高耸着炮管的小口径高射炮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闯祸了(马岛上阿根廷陆军装备更多的是装备小口径高射炮,主要原因是其运输能力有限,很多时候是依靠运输机将装备和弹药运进马岛,小口径高射炮显然更适合运输机运输)

然而更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在高炮阵地旁站岗的阿根廷士兵只是用手电照了照我们。什么话也没说就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事。相比起山路上偶尔经过的一队“友军”来说,这个哨兵更在乎的是自己快要被冻僵的手脚。

四个多小时的行军后我们就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无线岭。

我们之所以会选择无线岭这个地方,那就是因为无线岭是阿军第三层防线最靠北的一个高地,同时这个高地后方四公里处就是布置在斯坦利港右翼的炮兵阵地,这无疑就是我们展开计划的最佳进攻地点。

但是趴在一个山丘上拿着夜视仪对着阵地观察了一阵,我就不由皱了皱眉头。

“什么情况?”长期与我合作的赵敬平看着我一言不发的回来马上就感觉到有问题。

摊开雨布把几个人遮得严严实实的之后,我就打开手电照着地图指着一个位置对威尔少校说道:“无线岭右后方还有一个小高地,为什么在地图上没有?”

“是吗?”威尔少校不由一阵错愕。

“那叫粗钻石山!”向导看了看地图就回答道:“的确在地图上没有标识!”

“也许……”威尔少校有些尴尬的回答道:“是我们得到的情报不准确吧。你知道的,对这场战争我们也没有多少准备。而且一直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上了!”

听着威尔少校的话我一时无语了。

“问题是不是很严重?”威尔少校问。

“当然严重!”赵敬平气苦的回答道:“要知道我们的计划可是从无线岭突围后马上进攻阿军炮兵部队的,而这个粗钻石山却正好挡在我们的进攻路线上……你说严不严重?!”

“那么……”威尔少校就问道:“把这个情况向上级报告一下,实在不行的话,重新计划过!”

我摇了摇头:“重新计划过?等我们再来的时候只怕又是一、两天后的事了,你以为sas有那么多时间吗?”

闻言所有人都不由沉默了。

“现在就只有一个办法!”想了想我就指着地图说道:“兵分两路,一路带着一个排进攻粗钻石山,另两个排按原计划配合sas部队进攻无线岭!”

“营长!”闻言赵敬平不由皱着眉头说道:“进攻无线岭也许还可行,毕竟其正面是sas部队,背后又有我们两个排接应。但是这粗钻石山……我们对它的情况一无所知,万一拿不下来……”

“没有万一!”我转头问着身旁的粱连兵:“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粱连兵想也不想的就应了声。

“上校!”威尔少校反对道:“我希望您再多考虑一下……”

“没有时间考虑了!”我看了看手表道:“现在离进攻的时间只有半小时,你认为我们还有时间做更好的布署吗?”

“至少我们也该听听上级的意见!”

“如果你能保证与上级联系不被敌人察觉的话……那我没问题!”

我这么一说威尔少校就犹豫了。要知道我们现在可是潜伏在敌人内部,此时正是保持无线电静默的时候,这时候如果是被阿根廷人给察觉了。那问题可就大了。

“更何况!”我接着对威尔少校说道:“你要知道现在是凌晨两点,再走回去的话我们在半路天色就已经亮了,到时你觉得我们这么多人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骗得过阿根廷人的眼睛?”

威尔少校想了想,就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我们现在似乎只有这一条路,打吧!”

我很快就把这个新的任务分配向英军士兵做了详细的传达……话说这就是与英军士兵之间语言不通的缺点,我们必须事先把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交待得十分清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因为中**人的负伤或是牺牲而导致英军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或者无法协同的问题。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有一个应急措施,比如咱们中**人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比如集合、撤退之类的。再加上互相之间也训练过一段时间,所以指挥上倒是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只是为了以防万一罢了。

指针很快就走向了两点半,随着我一声令下战士们就在纷纷站起身来排着松散的队形朝无线岭的方向走去。

“跟着我!”我对旁边紧张得直喘粗气的林霞说道:“不管什么时候。我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明白吗?”

“嗯!”林霞重重地点了点头。

就像我们预料的那样,因为我们这支队伍穿着是阿根廷部队的军装,而且还装作是从斯坦利港方向走来的,所以一路上虽然有许多运送补给的阿根廷士兵从我们身边经过却连问也没有问一声。

当然,他们是没有那么细心会注意到我们这支部队左肩上都绑着一根白毛巾的。

走到半路随着我使了一个眼色,粱连兵就点了点头带着他的部队朝粗钻石山的后方走去。

“嘿!”随着一声叫声,我们就在无线岭前被哨兵给拦下了。

这倒是正常的,毕竟我们这是一支部队。无线岭的守军在没有接到换防或是增援的消息的时候,是不会轻易让别的部队上去的。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向导会按我们之前告诉他的一样跟这名走上前来盘问的哨兵交谈:

“你们是支部队的?上来干什么?”

“我们是第五旅四营的,奉命来增援无线岭!”

“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们没有接到任何有增援的消息!”

“不不……千真万确!”向导回答:“你看,我们一接到命令马上就从斯坦利港出发了,也许是我们走得太快了,所以上级正在跟你们长官联系呢!或者你该给你们长官打个电话问问,你们应该觉得高兴不是吗?马上就可以离开这该死的地方了!”

于是哨兵就跟向导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而我们就在一旁也假装悠闲的抽起了烟。

实际上我可以看得出那些英军士兵一个个都紧张得要命,因为他们嘴里叼着的烟都在不住的颤抖,好在这很容易就让人以为这是因为天气太冷,否则只这一下就露出马脚了。

这时我发现哨兵的脸色不由变了变,接着马上就端起枪来指着我们大声喝问,我不由暗道一声不妙,很显然他这是发现了什么疑点。

后来我听向导的解释才知道原来是这哨兵注意到了我们左肩上的白毛巾……这的确是个最明显的疑点,要是一个两个人绑着白毛巾的话那还不算什么,但如果是一整队的人清一色的在左肩绑上了白毛巾,那情况是怎么样的就十分明显了。

但我却觉得这名哨兵实在是不够聪明,原因很简单……他面对的可是两个排有可能是渗透进来的敌人,在这时候举枪质问那不是找死吗?倘若他能假装去给上级打电话,然后不动声色的对战友或是上级发出警告,那事情完全就是两回事了。

但不管说什么这时已经是太迟了,早就做好心理准备的我还没等他来得及做出更多的反应就抽出军刺一刀捅进了他的心脏,并假装与他热情拥抱的样子面带笑容的拍着他的肩膀。

事后据林霞和英军士兵甚至是威尔少校都在说……

这一刻他们都感到脚底冒出的一丝丝寒意,因为他们实在无法想像我怎么有办法像这样面带笑容轻轻松松的就结束了一个人的生命。

“那可是一个人!”威尔少校说:“而你杀了他就像是丢掉一个垃圾那么轻松、那么随意!”

在听到这话的时候我只是笑了笑,他完全无法理解战场上的那种非生即死的残酷。不过我不怪他,因为这必须是要在经历过更多的战场和更多的死亡之后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

让我沮丧的是,我内心的某个角落里,其实并不为自己达到了这种境界而自豪,因为这也许正是代表了自己已经麻木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救援(六)

这时候的场面似乎就有点尴尬了,因为我现在是抱着个死人放下也不是继续抱着也不是。

放下吧,那就意味着马上就会被其它阿根廷军人发觉。

继续抱着吧……似乎也不是个办法,因为时间一长身边的阿军也同样会察觉到异样。

果然就像我想的,另一名正在抽烟的阿军这时已经朝我们投来了疑惑的目光,接着就像身边的同伴打了个眼色就端着枪朝我们走来。

这时我心下不由一阵紧张,要知道这时距离我们开打的时间少说还有七、八分钟。

七、八分钟的时间虽然并不算长,但我们面对的可是阿军用沙袋构筑起来的防线,那上面架起的几挺机枪就足够在七八分钟内消灭我们了。更何况,就算我们能成功的突破了这道防线,那总共只有两个排的兵力的我们只怕也没有能力在拿下无线岭,就算是正面有sas的配合也是如此。

事后据威尔少校等人说起,这时候的他们一直以为我会不得已而提前下令动手,毕竟这时候我们没有其它的选择,倒不如抢先动手占据先机。

但我却没有动,而是依旧有模有样的对着怀里的“阿军”嘀嘀咕咕地说着些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话。

没有人知道我在等什么,事实上连我自己也不知道。

但事情就是这么巧合……

就在那两名哨兵越走越近脸上的怀疑也越来越重的时候,无线岭的另一面突然响起了一声爆炸声。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名sas队员不慎踩响了地雷。

按照计划。我们这支队伍在往无线岭方向行军的时候,sas同时也该乘着黑夜悄悄往无线岭摸进并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潜伏下来。

当然,sas的摸进过程要比我们困难得多。最困难的是他们要在敌人没有发觉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这就意味着他们一路上要十分小心的避过地雷、陷阱以及无声无息的解决掉所有的明哨暗哨。

不过好在阿根廷人的布置并不是很严密……阿根廷军队不是越鬼子,越鬼子那是经历过对法、对日、对美几十年的战争的,他们个个都可以说是战场老手了。但是阿根廷军队走上这种正规的战场那还是头一遭,所以他们布置哨所及埋设地雷等等甚至都是在白天完成的。

对此我倒是可以理解,要知道这里可是茫茫一片的雪地,再加上阿根廷人对马岛的地形也不是很熟,这如果是在晚上进行布雷或是布置哨所的话。就很有可能会发生哨兵误踩地雷的事件。

当然,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战场上的老兵来说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我们认为即使是有这样的风险也值得去做。

原因很简单。如果是在白天布置地雷以及布哨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些地雷的位置以及哨所的位置都很容易落入敌人的眼中。换句话说这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险。

现在的这种情况就是这样,因为我们一早就制定好了计划并与sas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所以sas马上就派出侦察员用高倍望远镜观察着无线岭方向地雷、明暗哨的位置并将其详细的标注在地图上。

有了这个地图那就好办多了。尽管sas对地形也不是很熟。而且还是摸黑行动,但他们完全可以凭着地图事先制定好一条行军路线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分配好任务,这些任务甚至都包括了拔除明暗哨的分工。

于是sas就很顺利的到达了无线岭前沿并在指定位置潜伏了下来。

但在前沿潜伏下来是一回事,战前十分钟sas还必须往前推进到距离山顶阵地五百米的位置上。

其目的是很明显的,就是希望sas与我们在同一时间对无线岭发起进攻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无线岭。

就在这时候sas出了点问题……其中一名队员无意中踩响了地雷。

据说这时的sas指挥员希尔少校立马就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这直接导致我们的战略意图被阿军提前发现并迫使我们不得不提前展开进攻。

希尔少校所不知道的是,这一来恰恰是解决了我们两边协同方面的问题。

因为如果不是这枚意外引爆的地雷,那么我们就很有可能会在这时被阿军发现。而另一面的sas部队也许还不明白另一面是什么情况而不敢轻举妄动。

首先做出反应的是在山顶阵地上的阿军,随着几声叫喊上头很快就响起了一片枪声。

于是我们周围的阿根当即就紧张起来。就连原本走上前来检查我们的阿军也把对我们的怀疑抛到九宵云外了,收起枪来就往电话亭的方向跑。

我不动声色的朝身后的战士们挥了挥手,然后就按照原先计划好的那样猫着腰提着枪往高地上赶。

这时防线上的阿军对我们哪里还会有什么怀疑,他们总以为我们是通过了哨兵的检查“验明正身”了,于是根本就没有半点阻止的动作。甚至还有一名军官在不断地催促我们加速通过。

“轰轰……”就有我们登上无线岭的时候,山顶阵地上就响起了一阵阵的爆炸声。

那是巴克中校打来的迫击炮,在为我们提供火力掩护的同时也是发出了总攻信号。

于是不用想了,我朝身后的战士们大喊一声“动手!”就率先杀进敌群中去。

说实话,这场战斗其实并不容易。

这不容易并不是说打败敌人不容易,事实上这时的阿军可以说对我们根本就没有提防,没有作战经验的他们根本就想不到自己人中会混有敌人。

更致命的是,战场上的枪声、炮声和夜晚的黑暗掩盖了我们所有的动作。也就是当我们轻轻松松的将一个个阿根廷士兵解决掉时,就在他旁边的战友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的反应太慢了……这要是越军或是中**队遇到这种情况,那第一时间就会意识到这是敌人渗透到已方部队里来并马上就做出反应。

但这其实也不能怪阿根廷士兵,因为这时的他们也许连听都没有听过还会有这种战术。

之所以说这场战斗不容易……是因为打着打着都让我有点不忍心了,这些阿根廷士兵根本就没有任何反抗的一个个等着我们将枪口对准他们,甚至还有些阿根廷人在发现我们对着“自己人”开枪的时候,还满脸困惑的看着我们,我相信他们是想解释些什么,比如是自己人或是质问我们怎么对自己人开枪等等。

但这些话他们永远也没有机会说出口,因为我们的枪口很快就对准了他们并扣动了扳机……

这让我想到科普书里说的猎人捕捉鸵鸟的场景……鸵鸟在受到惊吓的时候,会把头埋到沙子里,于是猎人只需要轻轻松松的走上前进捕捉就可以了。

这时的阿根廷军人就像是那些完全不了解危险就在他们身边的鸵鸟,而我们就是那些猎人,区别只是我们并不是上前捕捉,而是一个个将他们杀死。

对于杀死凶狠的敌人我是一点都不会手软,因为那时我很清楚,如果我不杀死他那么死的就是我,所以我不得不这么做。

简单的说,就是杀死凶恶的敌人我不会有多少负罪感。

但是对这些似乎毫无反抗能力的阿根廷人那完全就是另一番感受了,因为当你看着他们满脸的困惑和无辜以及到死也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你每一次将枪口对着他们并扣动扳机都会变得很艰难。

如果可以,我甚至会想先告诉他们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再杀了他们,至少他们也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可想而知的是……连我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兵都会有这样的想法,那些从没上过战场的英军就更不用说了。

据战后汤姆的说法,就是:“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却没想到会是这样……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刽子手,但另一方面我又要不断的告诉自己这是战争,我必须完成任务。当时我恨不得这场该死的战争马上停下来!”

其实汤姆还是比较狠心的,有许多英军士兵后来都受不了了,改射击为用枪托将对手扎晕。

但这么做显然是很不明智的。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所装备的这些fn步枪是折叠枪托的,这为的是在直升机里方便携带,但这种枪托显然不适合用于砸人。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用枪托砸所需要消耗的体力及时间都与扣扳机打出几发子弹完全不成比例。

最后就是用枪托砸并不一定能有效的将目标砸晕,即使是在先发制人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

所以我们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五名英军士兵……从尸体上我们虽然看不出他们是怎么死的,但我想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手软在面对目标是胆怯或是扣不下扳机。

“营长!”就在我一次又一次在枪炮声中机械地对着阿根廷士兵开枪的时候,步话机里就传来了粱连兵的声音:“粗钻石高地的进攻受阻,我们被敌人挡在山下了!”

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这一来可就不妙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救援(七)

粗钻石高地进攻的受阻其实并不奇怪。

这并不是说粱连兵那个排的战斗力不够强或者粱连兵的指挥能力有问题。

真要说起来跟我们还有一定的责任……

就像之前所说的,因为sas的一名队员踩响了地雷使得我军与sas因祸得福能够同时对无线岭发起了进攻,但负责进攻粗钻石高地的粱连兵那个排就没那么幸运了。

要知道这时候可是提前了七、八分钟,而那时粱连兵的部队甚至距离粗钻石高地还有一段距离。

更为严重的就是阿根廷军队在粗钻石高地上布置了许多的狙击手。

这个安排当然是明智的……粗钻石高地正好位于无线岭的右后方,两个高地的直线距离不过只有几百米,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为无线岭提供火力掩护的狙击阵地。

而阿根廷的狙击手恰恰又是装备美式带有夜视仪的狙击枪……这如果仅仅只是带有夜视仪的狙击枪的话那也没关系,偏偏这时候无线岭方向又响起了枪炮声让他们提高了警觉。

狙击手的习惯吧,就是一有情况的话就会把周围的环境先观察一遍。

于是很快就发现了粱连兵这支走向粗钻石高地的队伍,再看看这支队伍的动作有些不对,个个都做出了进攻的动作。而且很明显这支队伍不是上来支援的,要支援也应该支援无线岭才对……

结果就不用说了,粗钻石高地的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