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远征)-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陈巧巧接着说道:“越军同样也是用中转的方式,也就是能直接接触到弹药的还是只有弹药库的工作人员。”

“也就是说,他们一进一出有两个中转点?”

“对!”

“就算在很忙碌的情况下也是这样?”

“是!”陈巧巧点了点头:“有时候忙起来,他们甚至还在中转站之间进行调度,也就是说弹药还有可能没有经过军火库,而是直接由一个中转点转向另一个中转点。”

“嗯!”我不由点了点头。

“营长!”教导员说道:“要不……我们就炸一个中转点也就差不多了吧。以老街这个交通枢纽,我看进去的中转点弹药也不会少!”

“不!”陈巧巧摇了摇头说道:“中转点积压的弹药并不多,因为一车弹药运进中转点,往往只是对车辆进行一些简单的例行检查,然后换一个司机就把弹药运进弹药库了,所以炸中转点并没有多大的价值。”

“这个例行检查是怎么检查?”我问。

“检查文件、口令,以及弹药种类之类的!”

“他们不会一箱一箱的开箱检查吧!”我说。

“当然!”陈巧巧笑道:“如果每一箱都打开检查,那不是每辆车的弹药都要倒出来翻上一遍?这样做中转点马上就要车满为患了!”

“那就好!”我点了点头。

众人闻言不由愣住了,个个都不明白这好在哪里。

“是这样的!”看着周围满脸不解的干部们,我就说道:“假如我们有办法在其中一辆车里的弹药箱里装上一枚炸弹……”

“哦!”闻言众人就明白了。

很明显的是。这些弹药的目的地是军火库,而越军又无法一箱箱的打开检查。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装上一枚定时炸弹或是遥控起爆的炸弹,那么越军就会帮我们把这枚炸弹给运进军火库里去。

“这……这也太简单了吧!”魏参谋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这样也能成的话,咱们几乎就可以说是不费一兵一卒。”

我知道魏参谋说的意思,比如装定时炸弹,等军火库爆炸时侦察大队的兵甚至都已经走远了。

“这看起来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我说:“首先是我们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截获一辆运送军火的弹药车,要知道越鬼子的弹药车一般都是成队运输,先不说咱们能不能在这种情况下不惊动他们而截获一辆弹药车,少了一辆弹药车后还会引起车队的怀疑,之后他们就很有可能会对这辆弹药车进行重点排查。”

我的话很快就在陈巧巧那得到证实。

“其次。”我说:“就算我们能够截获这样一辆弹药车,能不能搞到口令还是个大问题。”

就像之前所说的一样,越军对口令这东西那是守口如瓶,我们很难从他们嘴里套出什么。而如果没有正确的口令的话,弹药车在中转点就会被截住而根本进不了弹药库。

“落单的弹药车好解决!”魏参谋说:“路上总会有几辆出故障的汽车,只要侦察大队耐心的在路边等着,总会有机会。”

“我不认为被动的等越军汽车出故障是个好办法!”我说:“我们可以给他们制造点故障,比如在地上弄几枚钉子……”

“唔!”闻言魏参谋不由点了点头。

“至于口令方面的问题。”我将目光转向许良斌:“那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

“营长的意思是逼供?”许良斌有些为难的回答道:“营长,你也知道越鬼子嘴巴紧,而且他们只要随便说出一个假口令,我们怎么判断是真是假?!”

许良斌说的的确是实情,仗打到现在,敌我双方都会知道使用假口令,甚至为了能够串供在战前就准备好了统一的假口令……这是为了避免敌人对两个人进行分开逼供,如果得到的口令不一致,就代表这口令是假的。

但我指的却不是这个。

“不是逼供!”我说:“逼供取得口令的难度太大,危险性也大。我的意思是让你们动点脑筋,想想怎么从越鬼子那套到口令。这几个月越南话难道都是白学的?”

“营长!”许良斌不由为难的回答道:“就算会越南语也不一定能套得到啊!”

“套不到你们不动手就不就行了?!”我没好气的回道。

“哦!”我这么一说许良斌就明白了。

简单的说,这也可以说是一个碰运气的活……许良斌等人要做的就是长时间活动在越军公路附近,今天扎破一辆汽车的轮胎去套套口令,套得到口令的话那就实施下一步,套不到口令的话就当作义务帮助越军修车,什么也不干等下一次机会就是了。

可以想像,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侦察大队的战士们能否长时间混在越军部队中而不被越军识破。

至于能否从越军那套到口令,我相信时间一长总会碰到几个傻不啦叽的越军司机。

后来我才知道事情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复杂,许良斌等一行侦察大队的队员想到了一个更为实用的办法……

其实这并不奇怪,要知道我和身旁这些干部一方面没有身临其境的处在那个战场里,所以很难想出更简单、实用的办法。另一方面则是侦察大队的战士们随时都有可能被越军识破,而一旦被越军识破那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生存的可能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强大的压力,就逼得战士们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

结果还真让他们给想到了。

当然,这时的侦察大队还是按照我们制定的计划渗透过越军防线深入越境,他们伪装成越军工兵的样子在通往老街的公路上拿着锄头和铁锹养护道路……就像之前所说的,越南的公路路况很差,必须有大量的工兵随时养护道路。

事实上,不只是越军是这样,我军的公路也同样是这样。

这主要是由三个方面造成的:一是气候恶劣,雨季一来随时都会有坍塌的情况。二是车辆流大,而且还都是装满了弹药和补给的汽车。三是战争时期时不时就会有炮弹对公路造成严重的破坏。

所以,在我军通往前线的公路上也常常可以看到一队队背着锄头和铁锹边走边修的养护人员,区别只是我军养护人员大多是民兵,而越军很多时候由工兵来做……咱们国家人多劳力足,越鬼子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很明显的是,伪装成这些养护人员对侦察大队的战士们来说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随时随地的观察经过的越军车辆以寻找时机下手。再比如还可以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于是就不用多想了,当晚许良斌就带着两个班的战士领了必要的装备和食物就出发了。

轻松的渗透进越军防线到达指定位置后,他们首先做的就是将食物藏了起来……越鬼子可没有战士们这么多的食物,而且战士们带的食物还是压缩饼干和罐头,这些对越鬼子来说都是奢侈品,养护公路的人员是不应该配有这些东西的。

应该说战士们做的很成功,前两天他们很成功的与越军一些养护人员打成一片,并乘着黑夜两次对汽车下手。

但很遗憾的是,越军司机警觉性相当高,许良斌等人不仅没有套到口令反而还差点因为越军司机的怀疑而暴露了。

第八章侦察作战(三)

最后许良斌等人一合计,认为如果按原计划套司机口令的话风险太大,一旦暴露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于是他们就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那是他们渗透进越军防线的第三天,之前连日的小雨使公路十分泥泞,这天正逢雨停出了点太阳,这样的天气正好适合许良斌一行人计划的实施。

像往常一样,许良斌等人还是伪装成越军的养路工兵,只不过与其它越军养路工兵不同的是,这天他们并不是在修路,而是在搞破坏。

所谓的搞破坏,就是在他们养护的这个路段上挖一个坑。

当然,这个坑稍靠向路边,整体上并不影响越军汽车的通过。

同时这个坑也不会使越军怀疑,毕竟像这样的一个坑在泥泞的公路上太常见了。

许良斌一行人就假意在附近整修公路,一边整修就一边观察着来往的车辆。

没过多久就上来一支车队,越军车队的司机想必是早就习惯了在这种公路上行驶,所以都能轻松的避开公路上的坑向一字长蛇似的往前行驶,直到一名养路工兵脚下一滑……一辆汽车眼开就要撞上时方向盘一打,汽车就陷入了这个深坑无法动弹。

许良斌一行人二话不说就上前帮忙,十几个人车前车后又是推又是拉的。

但这个坑其实就是为汽车量身定做的,或者也可以说是许良斌等人有意不使劲,任是他们怎么推。任是汽车发动机怎么轰鸣。车轮子就是在坑里空转怎么也没法解脱出来。

“同志!”这时许良斌就冲着汽车司机叫道:“汽车太重了。我们应该把货卸下来一些。”

司机看了看情况,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就是同意了。

于是在越军的帮助下……弹药都有几名越军跟车护送,这么做一方面是对弹药的监管和保护,另一方面是可以方便装卸。

弹药箱很快就卸了一部份下来,这种办法果然有效,汽车忽的一下就从坑里挣脱出来重新走上了公路,众人不由发出一片欢呼声。

接着自然就是再把弹药箱重新装回去,只是越军不知道的是。这些弹药箱中靠内部的两箱……已经被战士们偷偷的塞了两枚设好时间的定时炸弹。

简单的说,就是战士们甚至连口令都不用套了,越军会帮他们把定时炸弹带进弹药库。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批弹药不经过弹药库而直接转入另一个中转点。许良斌等人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于是又如法炮制用同样的方法在另两辆汽车的弹药里塞进了定时炸弹。

一辆车不经过弹药库存的可能性很大,三辆车同时被转进中转点的可能性就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了。

原本许良斌等人还想再多弄几辆,但一想觉得只怕过犹不及,定时炸弹弄得太多也就意味着被越军发现的机会也大,现在这样差不多也就可以了。就算炸不了越鬼子的弹药库对我军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应该说这里头还是有运气的成份,但也不知道是因为越军弹药太多还是长时间没有出过问题导致越军警惕性不高的原因。许良斌等人居然成功了。

傍晚时分,只听老街方向传来一阵剧烈的轰响,天空中就腾起了一团冲天的火焰和烟雾。

霎时整个老街就忙碌了起来,救火的、救人的、警戒的……乱得就像一窝热锅上的蚂蚁。而这时许良斌等人就已经在撤回国内的路上了。

后来从我们的情报部门那了解到,这是越军自开战以来遭受到的最惨重的偷袭。

这不仅是只物质上的,虽然这物质上也不少,老街做为越军前线弹药补给的重要中转站,其弹药库可以说是附近存放物资最多的一个弹药库。这从爆炸时的烈度就可以看得出来。

更重要的还是这次弹药库对越军及百姓心理上的震撼……越军是怎么也搞不明白,他们戒备如此森严的弹药库怎么就会让敌人给炸了,甚至还有相当一部份越军认为这会不会是自己人的失误,比如弹药库内部保存不好或是搬运时出了问题导致的人为事故。

但很明显的是,人为事故的可能性不大。于是越军甚至是越南百姓都会在想,这会不会又是中国人的高科技了?

这其实不怪越军,自从有了炮瞄雷达的这个东西而且还在战场上给予越军沉重的打击之后,越军及越南百姓都会有种草木皆兵的感觉,这其中尤其是越南百姓,把这炮瞄雷达传得神乎其神,说是这炮瞄雷达就像是个“天眼”……这是我军给炮瞄雷达起的外号,不知什么时候传到越南百姓耳中的。

说是,这个天眼可以看到任何人的位置,然后指挥着火炮想打谁就打谁。

就像之前所说的,谣言这东西在通信不发达的时代是特别容易滋生并散布的,这时代的中国是这样,比中国更为贫穷落后的越南也是这样。

这就直接导致了越南百姓甚至是越军在碰到事情时就喜欢捕风捉影的往那些子虚乌有的“高科技”方面去想。

同时越军还会想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如果中**人能够依靠这种高科技神不知鬼不觉的将老街弹药库炸毁,那是不是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炸毁其它弹药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场战争还有必要打下去吗?!

简单的说,就是这一次行动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从心理上瓦解了许多越军和越南百姓对这场战争的信心,这是越南之前从来就没有过的事,就算以往面对美国佬的飞机、大炮也不曾出现过这种现像。

这直接导致了一线越军士气十分消沉,甚至还出现了逃兵的现像。

这倒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所以说,有时战争并不可怕,可怕的往往是谣言。

正如我国刚刚发生过的二王事件一样,其本身并不可怕,辗转几个地方杀害了几十个人……这对于我们这些当兵的来说就连一场小规模战斗的伤亡都赶不上。

但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全国谣言满天飞,把二王给描绘成了劫富济贫的侠士和英雄,甚至还有许多人纷纷效仿。

要打破这种谣言并将其控制住的最有力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二王捉拿归案。

同时,越军对于老街弹药库被炸这件事上,最好的办法就是查明真相。

越军也正是这么做的,据说他们整整派了五个情报组去彻查这件事……有一点我军派出三万人去搜剿二王的样子了。

越军这五个情报组分成几个方面调查,一方面调查弹药库的幸存者,查阅最近的出入纪律。一方面调查最近来领弹药的部队。另一方面则是调查护送弹药的司机和部队。

最后他们是在司机上找到了突破口……

之所以会让他们对汽车产生怀疑,是因为在弹药库爆炸的同一时间,一辆正开往前线的军车也发生了爆炸……许良斌等人一共在三辆军车上装了定时炸弹,很显然这辆军车是没有经过弹药库而直接调往前线的。

越军调查组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很容易就想到也许是进来的弹药上出了问题。于是把众多司机聚集在一起一问……很快就找到了疑点:在同一天,尽然会有三辆汽车在同一时间陷入同一个坑里,而且开往前线爆炸的汽车还是其中一辆。

这时越军才确定,这不是弹药库管理上的疏忽或是人为事故,也不是中国人的“高科技”,而是中国特工搞的鬼。

越南军方也很快就把这个调查结果公布了出来……

这其实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我们还可以说是希望越军知道这是我军特工干的,毕竟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越军知道一点:越军特工可以渗透到我国境内作战,我们的特工也可以渗透到越南境内作战。

从越军方面来讲,中国特工的威胁也许并不是什么很大的事,虽然这的确是他们要考虑的一个新问题。但摆在他们面前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个调查结果并不能平息谣言。

之所以不能平息的原因,是因为越南百姓会想当然的想:这也许是越南政府为了稳定人心而编织出来的谎言,从百姓的角度来说,他们往往更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

在听到这个情况时我都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想不到特种作战还能达到这样的一种效果同,看来我们这条路还是走对了。

不过话说回来,从这件事来看,其实越南百姓心里是不赞同这场战争的,正因为他们不认同这场战争,在面对越南当局的强权时又不敢说出来,于是就只有通过这种尽情的释放谣言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心里的不满。

这也许是越南百姓厌倦了战争,又或者是他们不希望与中国为敌。但是我想,这更多的是因为越南百姓知道现在进行的这场战争与以往的抗日、抗法、抗美不一样,这场对中国的战争,是非正义而且是他们自找的。

第九章侦察作战(四)

ps:昨晚睡过头了,抱歉,这章是补昨天的。另:重装系统后发现在起点没法回复读者的留言了,在此对老赏和给推荐票及月票的书友表示下感谢。

老街弹药库这一仗就打出了我军侦察兵的名声。

这对越军特工来说也许并不能说是一次特别经典的特种作战,毕竟这次之所以能成功有些取巧的意思……它是建立在我军侦察作战大多局限于前线,导致二、三线的越军警惕性较差的基础之上的。

很明显的是,这种方法可以用一次、两次,再用第三次就不灵光了,越军只需要严令后勤部队在任何情况下中途都不准将弹药搬下车,在特殊情况下要将弹药搬下车的话,全程都必须由护卫队搬运也就可以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战场上的事尤其是特种作战,其实就是千方百计的找敌人的空子钻,只要能够给敌人造成损失那就是一次成功的特种作战。尤其这还是我军深入越境展开特种作战的第一次……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且一上来就炸了越军一个重要军火库,于是一下就把越军军方给震住了。

据说老街的这个军火库足可以支撑越军前线一个月的弹药和补给,这还是在我们刚刚打完老山收复战役不久后的情况……老山收复战役消耗了越军许多弹药,如果是在之前发起的这次特种作战,那战果肯定会更大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越军在老山一带的战斗力。

只可惜的是,现在老山战役已经结束了。而我军又没有想要再将战线往前推的意思。于是这次特种作战能达到的效果也就是给越鬼子后勤增加压力让越军难受一段时间而已。

江师长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次机会。

在得知我军成功的炸毁了越军位于老街的重要军火库后。江师长带领的步兵马上就展开了相应的配合。

当然,这种配合并不是将战线往前推,我国从一开始就向全世界申明不会占领越南的一寸土地,现在之所以发起收复某某高地的战斗,那是因为国际法规定边境几公里的范围内是不能驻军的,越军却无视这个规定公然抢夺骑线点。

中国在军事上向来都是后发制人,既然越南这么做那也就别怪我军打回去了。

但是打到骑线点后就不方便再把战线往前推进了,这并不只是军事上的问题。许多外国记者都把焦点集中在中越边境上呢,所以这很有可能就会演变成政治问题。

然而,战线不能往前推进,吓唬一下鬼子还是可以的。

在我军炸毁了老街军火库后,江师长在第一时间就给我打了个电话。

“老街的名堂是不是你们搞的?”

“是!”我回答。

“怎么不早说?!”江师长有些气恼的说道:“下一回还有这样的好事要先说一声明白吗?!”

闻言我不由一愣,要知道这可是特种作战,一方面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另一方面就算步兵知道了又能怎么着呢?上级没有命令谁敢让部队跨过边境。

后来才知道还真有用。

江师长挂上电话后马上就忙开了。

首先是下令炮兵朝越军方向打了一通炮,之后就是无线电各种开机,电话一通乱叫、电报成堆的发。同时部队也进行频繁的调度……

这当然只是做做样子,这些举动对我军来说是相当轻松的。不过就是发一堆无意义的电报或是让部队多赶点路而已。

但这些被越军看在眼里就不是这样想了。

要知道自打我军79年自卫还击战之后,越军一直都是只惊弓之鸟,生怕什么时候中**队再搞一次这样的“还击战”。

话说这其实还真是个好办法,就像二战时有个战例,盟军因为深入德军防线后就会出现对地形不熟悉及地理条件恶劣等因寸步难行,于是就想了个办法,集中火力进攻德军一个军事要地而有意又不将其拿下,使德军不断的调集部队前来增援,最后导致德军有生力量大量被歼而防御薄弱被盟军突破。

对付越军其实也可以用这种办法……越南境内的地理条件恶劣,不利用大部队的展开,那咱们就可以在边境上打嘛,就像现在这样,越军有生力量大多集中在边境,如果中国真有意思将越南灭国的话,在边境上这么进进出出的打个几回,越南只怕连个年青人包括女人都找不到了,那时越南还不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也许越军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在江师长的四十师一做出动作的时候,就大惊失色的朝上级大呼:“中**人要进攻了,请求增援,请求增援!”

结果就不用多说了,越军情急之下都把原本守卫首都河内的第三师也就是“金星师”给调了上来,同时再次发动一次全国总动员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往老街运送弹药。

这也就是江师长想要的效果……虽然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什么意义,但实质上却使越军乱了阵脚影响了士气,同时全国动员的往老街急运弹药,也会对越南国内的民生和秩序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由此我也知道了一点:特种作战很有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还是像炸毁位于老街的重要军火库。所以,今后如果有类似的行动还真有必要通知前线部队让他们做好必要的准备。

接着侦察大队就四处出击,从各个方向渗透进越军防线展开特种作战。

特种作战的目标小到越军的哨所、驻兵点,大到炮兵阵地、指挥部、弹药库等,而且这种侦察作战还渐渐的往长期化发展。

所谓的“长期化”指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