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宫廷-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没想到是,当两人驾驭着马车靠近魏国户部船只的时候,立马便被负责巡逻警戒的商水军给拦了下来。

    想想也是,商水军负责这边的治安,怎么可能让文少伯、介子鸱两个平民,靠近魏国朝廷的船队呢?

    期间,文少伯一脸自豪地表明了他安陵文家子弟的身份,然而商水军的士卒们根本不买账。

    “安陵文家?那是谁?我等只服从肃王的命令!”

    拦下了文少伯两人的商水军士卒撇嘴冷哼道。

    要知道,商水军那可是肃王弘润的嫡系军队,别说你一个安陵中流贵族子弟,就算是像原阳王那样王族旁支,若提出不正当的要求商水军同样驳回,会管你那么多?

    不过拒绝归拒绝,商水军的士卒并没有对文少伯太过严厉,毕竟文少伯是魏人,而商水军军纪中有一条,便是禁止以任何形式地对魏人动武,也算是在商水军掌权的谷粱崴、巫马焦两位将军变相讨好魏人的方式吧。

    由于气不过,文少伯便与那几名商水军士卒争吵起来,他们的争吵,引起了在不远处清点货物的一名文吏的注意。

    此人走了过来,问道:“怎么回事?”

    “大人。”只见那名商水军士卒抱了抱拳,沉声说道:“这两个平民想要登船。”

    “登船?”那名文吏愣了愣,端详着文少伯与介子鸱说道:“你二人可知,这是朝廷的船队吧?”

    “我知道,我也知道你们刚与楚国的船队私底下进行了交易,正准备返回大梁。”文少伯的一句话,让那名文吏与附近众商水军色变之余,亦让介子鸱满头冷汗,连忙用手捂住文少伯的嘴。

    “呵呵,两位知道的不少啊……”那名文吏皮笑肉不笑地哼哼两声,内心不由地也苦笑起来。

    事实上,知晓这件事的人并不少,但绝没有哪个二愣子敢当众将这件事说出来。

    而就在这时,商水军的一名士卒低声在那名文吏耳边说了几句让那名文吏脸上的惊讶之色更浓了。

    “你是安陵人?”那名文吏吃惊地望着文少伯。

    “是的,大人,我是安陵人,我兄弟是商水人,咱俩听说了三川那边的事,合资弄了些货物正准运到三川去卖,希望大人给个方便,让咱们兄弟搭个顺路船。”文少伯一副自来熟的样子,笑嘻嘻地对那名文吏说道。

    那名文吏显然有些傻眼,可能他还是第一次碰到如此胆大的家伙,居然想乘朝廷的顺风船。

    可是一想到他们户部最近接到的命令,居然没有反对,而是点头说道:“可以。……不过,要支付船资。”

    “没问题没问题,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文少伯嬉皮笑脸地点头哈腰。

    见文吏居然答应了此事,那些商水军士卒也不再阻拦,反而帮忙将二人那辆装满货物的马车也给弄上了船。

    而文少伯此人,也非常会做人,临走前给了帮忙的商水军士卒几个大钱。

    “开船!”

    片刻之后,随着在船首引导的旗手一声命令,这些停泊在商水县河港的船只,陆续启程,返回大梁。

    不同于文少伯那激动的神色,介子鸱望着船只上来来往往的户部人员,脸上满是惊愕之色。

    “我们,真的坐上了朝廷的船只?”

    “咱们支付了船资嘛。”文少伯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道。

    听着好友那理所当然的语气,介子鸱翻了翻白眼。

    支付了船资便可登上朝廷的船只?开什么玩笑!那可是朝廷户部的船只!

    那名文吏,那个时候犹豫了呢……在听到文伯提起他响应肃王的号召,前往三川做买卖的时候……

    手扶着船栏,介子鸱细细思索,眼中逐渐泛起几许吃惊与恍然之色。

    看来,肃王的确是在不遗余力地扶持民间商贾,甚至于,知会户部给予民贾方便……

    “为何呢?”

    介子鸱喃喃嘀咕道。(未完待续。)

正文 第465章:民商崛起之初(三)

    大船的速度,自然要比小船快得多,没几日工夫,户部的船队便抵达了王都大梁南侧的祥福港,在该地停泊,搬卸船上的货物。

    因此,文少伯与介子鸱两人也驾驭着马车下了船只。

    此刻,祥福港正在冶造局与工部的携手合作下扩建,那工程规模,让文少伯与介子鸱二人目瞪口呆。

    他们本以为商水县河港的建设是一项大工程,毕竟那里负责工程的劳役有数千人,可是在看到祥福港这边数万人参与港口建设的工程后,他们心中那份自豪感顿时荡然无存了。

    “不愧是王都的河港。”

    文少伯惊叹道。

    不想,旁边路过一名满身污垢的工匠,在听到了文少伯的感慨后,停下脚步来,笑着问道:“两位小兄弟并非本地人吧?”

    “你谁啊你?”文少伯疑惑地望着眼前这位随便搭话的家伙。

    只见那人耸了耸肩,笑着说道:“不过是冶造局的一名工匠而已。”

    介子鸱愣了愣,因为他发现,此人在提到冶造局工匠时,神色露出了隐藏不住的自豪。

    他恭谨地说道:“我兄弟二人是响应肃王号召,前往三川行商的商贾……”

    尽管介子鸱并不清楚冶造局是肃王弘润所执掌的朝廷司署,但敏锐的他,却从对方的骄傲神色中瞧出了些端倪:只不过是一名工匠,却能在王都大梁这样的地方,提到自己所属的司署后面露自豪之色,这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肃王?”那名工匠愣了愣,在瞅了一眼两人身边那辆马车后,恍然说道:“原来如此。”说罢,他抬手指向一个方向,说道:“走这个方向,经博浪沙,再经成皋关,便可抵达那座雒城。……对了,经过博浪沙的时候,不妨瞧一瞧正在建设的博浪沙,看看我冶造局,如何将一座荒芜之地,改造成江河大巷。”

    “比祥福港还要大么?”介子鸱吃惊地问道。

    “祥福港?这里?”那名工匠指了指脚下,随即嗤笑道:“小兄弟,等博浪沙港口竣工之后,你就会发现,祥福港,只不过是一个小港而已。”

    祥福港?居然只是小港?

    文少伯望了一眼占地何止数里方圆的祥福港,与同样吃惊的介子鸱面面相觑。

    与对方寒暄了几句后,文少伯与介子鸱便与对方告别,驾驭着马车,未经王都大梁,径直朝博浪沙方向而去。

    “不进王都么?”文少伯有些沮丧地问道。

    或许在颍水郡,安陵县算是一座繁华的城池,可与王都大梁一比,安陵充其量就只是一个穷乡僻壤而已,身在小地方的文少伯,自然想亲眼目睹王都的繁华。

    “回程时算算日子再考虑此事吧。”介子鸱摇摇头,提醒道:“令尊不是要求你年关前必须回安陵么?否则……”

    “否则打断我的腿。”文少伯叹了口气,沮丧地叹了口气。

    驾驭着马车,文少伯与介子鸱在当日傍晚,便来到了博浪沙。

    可是到了之后,博浪沙一带的荒芜,却让文少伯十分失望,因为放眼望去,博浪沙一片荒芜,到处都是淤泥、沼泽,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竣工后会将祥福港比下去的港口。

    “那人不会是在耍我们吧?”

    文少伯气愤地说道。

    介子鸱摇了摇头,目光远远望向远处那一帮人。

    只见在远方,有一伙人正在将一根长达数丈、需要两人合抱的铜柱打入淤泥当中。

    “桩子……”

    介子鸱低声嘀咕一句。

    楚国多河港,而河港建设必须用到桩子,因此,介子鸱对此并不陌生。

    他只是吃惊,魏国居然用如此巨大的铜柱来当桩子。

    而这意味着,日后建造于这些铜柱桩子上的建筑,会是十分沉重,十分庞大的建筑群落。

    “那名工匠没有欺骗我们,这里的港口若是竣工后,会将祥福港比下去的……”介子鸱在暗暗自语了一句后,又在心底补充道:甚至于,可能会将天底下各国所有的港口都比下去。

    “是么?反正我是瞧不出来。”文少伯耸了耸肩,带着几分失望与遗憾,驾驭着马车继续向前。

    倒是介子鸱,目测着博浪沙,在心底推测着这座河港日后的规模。

    而推测出来的结果,让他瞠目结舌。

    因为那或许会是一座比一般县城更庞大,庞大数倍的河港。

    这哪里是建设河港,分明就是在铸造一座城池!

    “大魏,真是欣欣向荣啊……”

    介子鸱忍不住感慨道。

    文少伯莫名其妙地望了一眼兄弟,笑着调侃道:“别说得好似跟你不相干似的,你虽出身楚人,可如今也是一名魏人啊,兄弟。”

    “是啊……”介子鸱轻叹一声,缓缓点了点头。

    他回头望向博浪沙的目光中,带着几分莫名的哀伤。

    他想到了他的故国楚国。

    与欣欣向荣的魏国想必,楚国显得死气沉沉。

    魏国,投入了或许是天文数字的钱财来建设国家,而在楚国,那些把持着国家的贵族们,却将那些钱用来挥霍,用于奢侈荒淫,醉生梦死。

    当晚,他们在博浪沙往西的沙丘地带夜宿。

    博浪沙往西的沙丘地带,实在是太难行走了,好几次车轮陷到沙里,害得文少伯与介子鸱费了好大力才将车子从沙坑里推出来。

    不过让他们惊喜的是,他们在准备夜宿的时候,遇到了好几支同样抱着去三川经商目的队伍。

    这些人都是魏人,对于文少伯与介子鸱这安陵魏人与商水楚人的组合感到非常的吃惊,毕竟举国皆知,安陵魏人与商水人相互瞧不顺眼,以至于尽管两地相邻,但从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甚至于,今年还发生过一起安陵人与商水人约架斗殴的恶劣事件,如今那些人还被关在安陵与商水的大牢里。

    因为介子鸱楚人的身份,这些魏人并不是很热情,毕竟当初楚暘城君率军攻打魏国一事,在魏国内闹地沸沸扬扬,使得魏人对楚人极为愤慨,因此,哪怕如今似介子鸱这样的楚人投奔了魏国,依旧有些魏人对其报以成见。

    倒是有个叫做陶洪的人,给文少伯与介子鸱腾出了一块地方。

    “砀郡陶丘,陶洪。……切确地说,我是宋地人。”

    在文少伯与介子鸱坐下之后,对方简单地介绍了自己。

    所谓的宋地人,其实指的就是原宋国的人,而如今,宋国的国土已被并入魏国,宋民亦被并入魏人当中。

    “颍水郡安陵,文少伯。”

    “颍水郡商水,介子鸱。……多谢这位大哥为我俩腾出一块地方。”

    文少伯与介子鸱也分别简单介绍了自己。

    “些许小事而已。”陶洪摆了摆手,随即朝着那些隔着颇远的几队魏人努了努嘴,压低声音说道:“与我相比,你出身楚国的身份根本不算什么。……说实话,我一开始真怕那些人上来用刀砍死我。”

    “……”文少伯与介子鸱面面相觑。

    “为何?”介子鸱吃惊问道。

    陶洪轻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道:“魏国攻灭我们宋国,有很多宋民不能接受,仍在反抗,砀郡还要,因为有砀山军坐镇着,但是在别的地方……很乱,真的很乱。魏人杀宋人,宋人杀魏人,睢阳的南宫,那个混账东西,以往只晓得屠杀、镇压造反的宋民,如今他后悔了,开始安抚宋民,可有用么?太迟了!……宋民对南宫的仇恨,对魏人的仇恨,早已到了接近爆发的地步。”

    “喂喂,我就是一个魏人。”文少伯不满地插嘴道。

    陶洪望了一眼文少伯,耸耸肩说道:“能与一个楚人结拜兄弟的魏人,自然不会是我口中的那些魏人。”说罢,他转头望向介子鸱,羡慕地说道:“商水的事我听说了,说实话我挺羡慕你们的,有肃王坐镇,谁也不敢在商水一带闹事。宋地就不成了……”

    听闻此言,介子鸱安慰道:“陶兄放心,待肃王解决了三川这边的事,或许就会去宋地。”

    “去宋地?”陶洪摇了摇头,低声说道:“肃王不会去宋地的。……不为别的,因为宋地有南宫。与大梁一样,肃王不能插手宋地的事,除非南宫反叛,这是当年南宫与大梁约定的事。”

    说罢,他咧嘴笑道:“事实上,我现在是恨不得南宫反叛。一旦南宫反叛,说不准就是肃王率军征讨宋地的南宫……只可惜南宫那个窝囊废最近听说肃王接二连三地打胜仗,复辟宋室王族的事提都不敢提了。”

    望着陶洪眼中的遗憾之色,文少伯与介子鸱面面相觑。

    他们只能劝说陶洪再耐心等待,日后肃王一定会解决宋地之事的。

    次日天明,夜宿的众人便启程了。

    而文少伯与介子鸱因为与陶洪聊得投机,便结伴一同前往,毕竟他们的目的皆是成皋关。

    博浪沙至成皋关的沙丘官道,实在是难行,害得这些人花了很久才抵达成皋关。

    而在到了成皋关后,他们愕然地发现,成皋关居然规定往返经商的商队,必须向成皋关缴纳一笔费用,才可以进出此关。

    这件事,让与文少伯、介子鸱、陶洪他们一批的商队们感到非常不满。

    而就在文少伯用嘴皮子与成皋军士卒扯皮之际,介子鸱注意到,有一支规模颇大的商队来到了成皋关,但是驻守成皋关的士卒却连出关费也不向对方讨要,直接给予不允出关的答复。(未完待续。)

正文 第466章:民商崛起之初(四)

    这些人……是魏国的贵族的商队么?

    介子鸱惊讶地望着远处那一支颇有规模的商队。

    只见这支商队约有百余辆装满货物的马车,根本不是他文少伯与介子鸱兄弟二人区区一辆马车可比。

    并且,那名商队的队长,那名看起来衣冠鲜华的中年人,他的态度也很蛮狠、嚣张,听到那些成皋军的士卒拒绝他们商队出关,便凶狠地抓起了一名士卒的甲胄,恶狠狠地说道:“你这小卒,你可知我们是哪位大人的商队?!”

    然而,那名商水军士卒的态度也很平和,只见他挥了挥手,忽然间,只听嗖地一声巨响,一支粗如指节的铁矢,力道刚猛地射中了那名商队队长身边的土地,在钉入土地后,犹嗡嗡作响。

    那名商人队长吓了一跳,抬眼望去,骇然见到这一段城墙上,有数十架模样狰狞的战争兵器正对准着他。

    “连……连弩!”那名商队队长面色惨白,下意识地放了抓着眼前那名士卒的手,恐惧地退后了两步。

    连弩?

    介子鸱抬头望向城墙上的战争兵器,随即又望向那名成皋军士卒,却见对方淡定地拍了拍被那名商队队长抓过的地方,随即,淡淡说道:“管你是谁?不允就是不允!……想在这儿闹事?想清楚这里是哪了么?”说罢,他大声喝道:“这是成皋关!”

    此刻,这名士卒脸上的凶悍,远比那名商队队长方才的凶悍更甚,杀气腾腾。

    “敢在这里闹事?活得不耐烦了么?!”

    随着这名成皋军士卒的大喝,城墙上的关城内顿时涌下一批士卒,唬地那只商队中那些五大三粗的壮汉愣是不敢造次。

    这些人……是杀过人的!

    介子鸱咽了咽唾沫,因为他看到,那名成皋军士卒在震慑住那名商队队长后,便向他走了过来。

    仅仅十几步,那名成皋军士卒便来到了介子鸱面前,沉声说道:“不是叫你去交钱么?”

    介子鸱吓了一跳,连忙说道:“我同伴已经去了。”

    “喔。”那名成皋军士卒愣了愣,继而点了点头。

    而就在这时,文少伯耷拉着脑袋来到了介子鸱身边,仿佛没瞧见那名成皋军士卒似的,沮丧地说道:“介子,咱们被抢了一百个大钱。……那群强盗!”

    介子鸱偷偷瞄了一眼旁边那名面带冷笑的成皋军士卒,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可以出关了么?”

    “可以了。”文少伯耷拉着脑袋,叹息道。

    说罢,他这才注意到那名成皋军士卒,脸上闪过几丝惊慌,但仍倔强地嘀咕道:“就是强盗嘛,抢咱一百个大钱。”

    在介子鸱心惊胆战之余,那名成皋军士卒咧嘴笑了笑,骂道:“滚蛋!”

    就是说可以出关了?

    介子鸱将信将疑,但事实证明,在缴纳了一百个大钱的出关费用后,那些成皋军的士卒便没有再做阻拦。

    然而,在出关之前,介子鸱回头瞧了一眼。

    他惊讶地发现,那名方才还气焰嚣张的大商队队长,此刻追着那名成皋军士卒连声哀求,说是愿意支付十倍的出关税,但是那名成皋军士卒却睬都不理睬此人,继续向另外一个只有一辆马车的商人“勒索”一百枚大钱。

    非但户部给予方便,就连成皋关也参与其中……正是不遗余力啊,肃王。

    介子鸱暗暗感慨道。

    “看到了么?”在出关后,陶洪也驾驭着马车靠了过来,指了指成皋关,对文少伯与介子鸱似有深意地说了一句。

    不同于文少伯愤愤地抱怨成皋军士卒强行勒索他们一百个大钱,介子鸱压低声音说道:“看到了,肃王在打压那些大贵族的商队……陶兄怎么看?”

    陶洪轻哼一声,笑着说道:“天下之财终有一数,贵族减一分,咱们这些人便增一分。……只是,不知肃王能维持多久。”

    介子鸱眼中闪过几丝异色,故意说道:“陶兄认为肃王无法维持很久么?”

    陶洪瞧了一眼介子鸱,笑着说道:“介子兄弟不实诚啊。”说着,他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感慨道:“肃王这是在与整个魏国的贵族为敌啊,尽管肃王如今威望如日中天,但若是面对那些贵族的联手抗议,想来到最后,肃王也只能妥协……肃王太心急了,眼下还不是动那些贵族的时候。”

    “愚弟倒不认为是肃王心急。”介子鸱摇了摇头,正色说道:“我觉得,这是肃王在扶持我们这些人,因为肃王很清楚,若是没有他的暗中扶持,我们这些人,根本无法在那些贵族支持的商贾手中争食。……我不怀疑就肃王目前为止的权势,最终也只能对那些人妥协,但这并非是他心急,而是肃王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那些人绝不会给我们的机会。”

    陶洪愣了愣,在细细一想后惊讶地说道:“还是兄弟想得透彻。”

    介子鸱谦逊地笑了笑,随即正色说道:“或许很快,三川便不再只属于我们了,或许肃王会尽可能地给我们拖延时间,但,最终还是得靠我们自己,趁着这段肃王为我们争取的时机,尽可能地创造财富,跟上肃王的步伐……博浪沙,陶兄去过了吧?”

    陶洪眼中闪过几许异色,压低声音说道:“不瞒兄弟,关于博浪沙,私底下在传伦,冶造局资金不足,正在筹募金钱。欲以租赁出博浪沙的,好似是什么店铺地皮,来获取金钱。……但,或有人传伦,事实上国内那些贵族,皆争先恐后欲出资支援冶造局,只不过,肃王一力抗拒,对那些人不理不睬……”

    “……”介子鸱脑海中回想起方才那名成皋军士卒对那支商队不屑一顾的那一幕,心中泛起几分异想,压低声音问道:“价格几何,我是说在博浪沙租赁店铺。”

    “据说说十年一万金左右。”陶洪压低声音说道。

    介子鸱闻言惊地险些倒抽一口冷气,心说,一万金?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一万金。

    不过在心底,他还是暗暗将这个珍贵的情报牢记在了心中,因为他已推测出,肃王弘润正在大力扶持国内的民间商贾力量,只要能乘上这股劲风,他身边那位仍在为被成皋军“抢”走一百个大钱而碎碎念的兄弟,便可实现他的抱负,成为魏国财富万万的巨贾。

    “依我看来,博浪沙绝非是短期可成的工程,在此之前,唯有竭尽全力敛财了……”

    介子鸱与陶洪对视一眼,相互点了点头。

    自成皋关出关后,便到了三川地界,没过多久,文少伯、介子鸱、陶洪三人驾驭着马车,便看到了一队异族骑兵。

    不得不说,魏人普遍不矮,就像文少伯,大概有八尺余,介子鸱与陶洪比起前者稍矮几分。

    可是这些异族骑兵,却几乎个个身高有九尺,虎背熊腰、人高马大,一看就知道是极为精悍的男儿汉。

    而当那支异族骑兵靠近的时候,文少伯、介子鸱三人均有些发怵。

    毕竟前一阵子三川还在打仗,打仗的双方正是肃王与这些异族人,天晓得这些异族人是不是与肃王为敌的那些人?

    可没想到的是,那支异族骑兵在靠近文少伯等人后,领头的骑兵队长用生硬的魏国语言问他们道:“你们……是什么人?”

    能够沟通就好!

    介子鸱暗暗松了口气,而不远处,陶洪连忙说道:“我们是来三川经商的魏国商人。”

    听闻此言,那名异族骑兵队长皱了皱眉,问道:“你们……旗帜呢?”

    “旗帜?什么旗帜?”

    介子鸱闻言一愣,而从旁,陶洪却好似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