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宫廷-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

正文 第577章 :放长线

    不过最终,王泫还是没有听取赵来峪的建议。

    原因是赵来峪的建议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他居然建议王泫明哲保身,毕竟无论是贡氏之祸,还是县仓亏空之事,与王泫他那两个内向的儿子并无关系,何必因为侄子牵连到自己呢?

    终归是庙堂走出来的……

    王泫暗自想道。

    尽管他敬重赵来峪,但此时亦不得不承认,赵来峪不愧是从庙堂走出来的老狐狸,亲情在其眼里,远不如家族的延续更加重要,这才是真正的心狠手辣之人。

    但是王泫在回府的路上想了很久,终归还是不忍抛弃兄侄。

    不可否认,这是人之常情,毕竟贵族间亲情,是天底下最为稳固的关系,为了家产而兄弟反目成仇的例子,在魏国终归只是少数。

    更多的,则是兄弟相帮、叔侄相帮,以至于贵族的问题是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朝廷所忌。

    正因为这样,如今王瓒决定要与赵弘润撕破脸皮,王泫看在兄弟的情面上,自然而然会站到王瓒这边。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决定与兄长一臂之力,但如何与赵弘润斗,这却是个难题。

    平心而论,此次带着城内大小名义前往县衙拜见赵弘润,可以说是给王泫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与打击,从而也让他明白一个道理:那位肃王,根本就没有将他们王氏一门放在眼里。

    换而言之,既然要决定与赵弘润斗,单靠他们王氏一门,显然是不足够的,除非拉上安陵众多贵族,再将安陵赵氏也拖下水,或许这才有几分胜算。

    想到这里,王泫将赵来峪的意思告诉了王瓒,只是略去了赵来峪私底下对他所说的话,临末他对王瓒说道:“兄长,为今之计,唯有想办法让大妹劝说赵氏大爷,将赵氏也拖下水。”

    他口中的赵氏大爷,即赵来峪的大儿子赵文蔺。

    王瓒、王泫、王伦兄弟三人有四个妹妹,皆嫁给了安陵当地的名门望族,而其中,王氏长女,便是赵文蔺的妻子,因为此女给赵文蔺生了二子一女的关系,赵文蔺很敬重这位妻子。

    再者,王氏长女在过去十几年里,也一直操持着安陵赵氏一门的家计,因此在赵氏一门中颇有地位,就连赵文衢、赵文辅,也很敬重这位大嫂。

    “……”王瓒想了想,说道:“为兄派人去请小妹,请她去赵氏将此事告诉大妹。”

    “善!”王泫点了点头。

    于是,王瓒派人将早已出嫁的二妹、三妹、小妹请到府里,将他们王氏一门当前的祸事告诉了几个妹妹,并以兄长的身份诚恳地请众妹妹帮衬,三女一听,纷纷回各自夫家,劝说其夫婿。

    别以为出嫁的女儿就不会在意娘家,事实上,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女子在夫家的仗持,就只有两件,其一,看她儿子是否出息,在家中是否有话语权;其二,就看娘家的势力,娘家的势力越强,夫家里的公公婆婆就不会对该女有过多的指责。

    因此,若是王氏一门倒了,对于出嫁的王氏众女而言,也绝不是一件好事,正因为这样,当王瓒恳请几个妹妹相帮的时候,那几个妹妹一口答应下来。

    王氏这边,紧锣密鼓地拉帮结派,邀请盟友,准备与赵弘润死磕,只可惜,此刻安陵城内遍布青鸦众,城内有丝毫风吹草动,岂能瞒得过赵弘润?

    这不,王瓒、王泫等人才刚刚将三个妹妹请到王氏一门的主宅,赵弘润那边就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

    “有意思,看来王氏这回是打定主意要与我死磕了。”

    在从青鸦众头目段沛口中得知了这件事后,赵弘润毫不在意地笑了笑。

    他果然不在意安陵城内的贵族联合起来对抗他么?

    说实话,他还真不在乎。

    要知道,这两日趁着他“遇袭”的这件事,他可以顺理成章地调集五千商水军进驻安陵,接管安陵的城防。

    什么?不合规矩?

    别忘了,安陵县令严庸眼下可是站在他这边的,有了这位县令的首肯,有什么不合规矩的?

    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这件事闹得太大。

    打个比方说,若是赵弘润召来商水军,借机将全城犯禁的贵族给屠了,朝廷那边就不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只要别弄到这种地步,相信大梁朝廷那边,礼部尚书杜宥会出面给赵弘润兜着,设法引开御史监的注意。

    要知道,礼部从去年四月就开始负责缓和国内魏民与楚民之间的矛盾,为此出台了一项项缓和彼此矛盾的奖励政策,比如,魏民或与国内的楚民结合婚娶,当地官府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且日后这户人家生儿生女,当地官府都会给予补贴。

    不可否认,为了这件事,礼部也是豁出去了,不惜与户部的官员打嘴皮子架,好不容易申请了大额的款项,投入了大量的钱款。

    没想到去年七八月,安陵与鄢陵居然爆发了两县县民的械斗,致使千余人丧生,一下子就让礼部大半年的辛苦工作打了水票,真以为礼部心中不气?

    当初赵来峪还在宗府的时候,或许礼部尚书杜宥心中还有顾忌,不敢彻查此事,毕竟一旦彻查此事,难免就会将安陵赵氏牵连进来,从而引起赵来峪的不满。

    可今年,赵来峪已被赵弘润挤出大梁,杜宥还有什么顾忌?二话不说就趁着赵弘润离开大梁躲避谣言的机会,诓他到安陵来出面解决这件事,难道不是想着趁机打压王氏、赵氏等安陵豪族?

    因此,只要赵弘润别弄得太过火,礼部尚书杜宥那边都会给赵弘润帮衬着,毕竟说到底,这次算是这位肃王殿下给他们礼部打白工,还是没有酬劳的那种。

    正因为如此,赵弘润心中并无顾忌,既然王氏一门决定邀请安陵的贵族与他死磕,那就死磕呗,偌大的一座安陵城,总不至于所有贵族都会被王氏一门说动。

    而说到借机铲除半城的贵族,赵弘润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唯一让他有些不爽的是,也不知怎么的,他三叔公赵来峪那一支,即安陵赵氏,至今都还未有任何动静。

    这让赵弘润有些没趣:即便他在来安陵之前,曾几次预测着他那位三叔公会动用家族的实力与他死磕呢,没想到就算是他叫鄢陵兵打砸了王氏一门的府邸,他那位三叔公依旧毫无动静。

    “可能是赵来峪怕了。”

    宗卫长卫骄对此分析道。

    听罢这个分析,赵弘润的表情十分古怪。

    毕竟据他的了解,他那位三叔公赵来峪,那可是个脾气十分火爆的人,当初在宗府时,与他赵弘润对骂地最多的,也恰恰就是此人。

    怎么才过了几个月,这老家伙的火爆脾气就改了呢?

    听闻赵弘润的疑问,宗卫周朴笑着说道:“殿下怎么忘了,当初是因为赵来峪仍在宗府执掌大权,而如今,他位高权轻,何来底气与殿下斗?……此老终归是久浸庙堂几十年的老人,自然懂得进退。”

    赵弘润听罢恍然大悟,随即便感觉有些无趣:若赵来峪避而不战,就算挑翻了王氏一门,也没啥成就感嘛。

    “唔,总之,先盯着王氏一门的动静。”赵弘润对青鸦众头目段沛说道。

    别看王氏一门在安陵首屈一指,但在赵弘润眼里,却还谈不上称作对手,毕竟他随手几招就让王氏一门在安陵颜面大损,由此可见,这王氏一门中,应该也没有什么足智多谋之辈,因此击败这种对手,说实话并不能让赵弘润感到有多愉悦。

    除非……

    除非王氏有办法将赵氏拖下水……

    “要不然,再给王氏几日时间?”赵弘润暗自嘀咕道。

    就在他小声嘀咕的时候,宗卫穆青来到了屋内,笑嘻嘻地说道:“殿下,那王郴果真是个窝囊的家伙,他招了,贡婴、贡孚兄弟二人还未被害,只不过被关在王郴他妹夫侯灿的府上,关在地窖里,这些坏小子,时不时地过去毒打其一番……”

    “哼!”

    赵弘润闻言轻哼一声,转头望向宗卫吕牧,说道:“吕牧,你走一趟,将贡婴、贡孚兄弟二人解救出来,至于那个侯灿,就以私设囚笼、妄用刑罚的罪名,将其抓捕,关入县牢。……不得探监。”

    吕牧抱拳说道:“殿下放心,卑职这就带人前往。”

    当日,吕牧带着百余名鄢陵兵,来到了王郴其妹夫侯灿的府上,将贡婴、贡孚兄弟二人从地窖里救了出来。

    只见贡婴、贡孚兄弟二人,浑身被棍打鞭抽,伤痕累累,但其眼神依旧坚韧,据说至今为止都还未求饶,就连吕牧在听说这件事后,都忍不住称赞一句“汉子”。

    当日,贡婴、贡孚兄弟二人被吕牧带到县衙,并请来城内的名医为兄弟二人诊治,至于王郴他妹夫侯灿,则被宗卫周朴投入县牢,整个侯氏一门,以及其名下的店铺家产,亦因此被赵弘润下令查封。

    而在安陵城内贵族看来,这或许就是赵弘润准备打压他们安陵一众贵族的讯号,因此,城内贵族纷纷汇聚到王氏一门这边,企图合力与赵弘润抗争,设法将这个肃王逐出安陵。

    却不知,他们正在图谋的一切,均被隐藏在暗处的青鸦众看在眼里。

    赵弘润与以王氏一门为首的安陵贵族们的交锋,就此展开。

    。。。

    。。。

    。。。

正文 第578章 :稳坐钓鱼台

    三月十八日,闻召而来的五千商水军士卒,在商水军副将翟璜的率领下,抵达了安陵城外,于城外建立了一座军营。

    同日,翟璜遵照赵弘润的命令,派出三名千人将,分别又接管了安陵的北、西、东三处城门,再加上在那五百鄢陵兵手中的南城门,安陵城的城防,已正式被赵弘润所接管。

    为了名正言顺,同时也为了安抚民心,当日安陵县县令严庸发布告示,告诉县内的居民,鄢陵军与商水军的到来,是为了平剿安陵附近一带的山贼。

    当然,这只是借口而已,毕竟安陵地处鄢陵附近,而鄢陵驻扎着屈塍的两万鄢陵兵,岂会有不长眼的贼寇敢来这一块地方惹事?

    之所以找个借口,只不过是让赵弘润接管安陵城防这件事变得名正言顺而已,毕竟赵弘润虽然权柄不但无缘无故接管地方县城的城防,这仍然属于僭越的范畴。

    但倘若是安陵县令严庸邀请过来剿贼的,那就另当别论。

    而商水军的到来,让以晏墨为首的鄢陵军兵将不禁有些吃味。

    要知道,这五千商水军可是凝聚了目前商水军的精锐,比如冉滕千人队、项离千人队、张鸣千人队,那皆是在三川战役时,于雒城攻防战中展露头角的精锐千人队。

    当初赵弘润能以寡敌众,在比塔图二十余万羯角大军的疯狂攻势下守住雒城,这些兵将功不可没。

    也正是因为如此,商水的兵将如今可谓是名利双收,非但在魏国境内已打出了名气,而且战后来自朝廷的封赏更是让鄢陵军感到眼红。

    哪怕是寻常士卒,一场仗下来赏赐了三只羊、数百两银子、几十亩田地,这能够想象?

    数百两银子以及几十亩田地也就算了,问题在于那三只羊,要知道在民间市面上,一只羊何止价值数百两?纵观魏国,就算驻军六营,都没有像商水军这样的待遇。

    可以说,一场三川战役打下来,但凡是活下来的商水军老兵,一个个都摇身一变成了小富主,有田地有房屋,还有羊只这种在魏国境内极少极少的牲畜,简直已成了小地主嘛。

    而像冉滕、项离、张鸣这些勇猛的千人将,居然还因功得到了贵族身份,虽说是勋贵族,见到真正的贵族还是必须礼让,但也已经很了不得了,至少,已经脱离了平民。

    因此,当商水军从安陵南城门入城接管城防的时候,眼红的鄢陵兵一个个对他们很冷淡,几乎没有人与对方打招呼。

    按理来说,鄢陵军与商水军一同出自平暘军,关系应该很和睦才对。

    而对此,晏墨曾私底下向赵弘润抱怨,尽管他说话的语气很平和,但言语中的抱怨意味,赵弘润还是听得出来的。

    至于抱怨什么,无非就是赵弘润过于偏袒商水军罢了。

    晏墨认为,他所训练的鄢陵兵,绝不会比商水军逊色。

    平心而论,倘若说这些话的是屈塍,那赵弘润恐怕要好好敲打敲打后者了,不过对于晏墨,赵弘润给予了一定的包容,毕竟晏墨也是一位很纯粹的将领,与屈塍那种野心勃勃之人大不一样。

    当然了,依屈塍的城府,即便心中不满,也不会当面向赵弘润抱怨此事,他只会有两种反应:要么对赵弘润更加殷勤,要么暗示部将向赵弘润提出此事,总之,他自己是绝对不会出面的。

    而对此晏墨的抱怨,赵弘润唯有好言安抚,并且答应他,日后一旦魏国发生战事,必定会派鄢陵军赶赴前线。

    毕竟说到底,赵弘润因为屈塍的关系,的确有些过于偏爱商水军,毕竟商水军的三名大将,谷粱崴与巫马焦都是那种有自知之明的,已很满足于他们如今的权势与地位,并未想着再迈近一步,而伍忌则与晏墨相似,皆是那种很纯粹的武将,平生抱负无非就是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争取青史留名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对商水军的毕竟心存偏见,但当冉滕、项离、张鸣三名商水军千人来到县衙向赵弘润复命的时候,在旁观瞧的晏墨不得不承认,这些逐渐在商水军中传出“猛将”名气的千人将,的确有其不凡之处。

    至少那一身煞气,就连晏墨亦暗暗心惊,暗自感慨:不愧是在三川战役中冲锋陷阵在前线的千人将,确实比他鄢陵军中绝大多数千人将都要勇悍。

    “肃王殿下。”

    在晏墨的默默观瞧下,冉滕、项离、张鸣三位商水军千人将向赵弘润叩地行礼。

    经历过三川战役,商水军对于魏国朝廷赏罚分明的制度可谓是心悦诚服。

    尽管魏国某些地方仍然不乏有贵族压榨平民之事发生,但魏国朝廷总体而言是清明的,三川大捷后的犒赏,丰厚地让商水军兵将们至今都有些难以置信。

    换做在楚国,想得到这种丰厚的犒赏?醒醒吧,那些钱都只够家人度过当年的冬季。

    “又让你们跑一趟了。”

    赵弘润笑呵呵地虚扶一记,请三位千人将起身,毕竟在解决阳夏县的问题后,他就告诉过伍忌,接下来可以让商水军进入操练阶段了,没想到只过了数日,他便又召来了商水军,这让赵弘润也有些小小的尴尬。

    而对于赵弘润的自嘲,冉滕等人纷纷表示,能得到肃王殿下的召令,这是他们的荣幸。

    也是,被赵弘润召地次数越多,岂不是说明他们愈发受到这位肃王殿下的器重嘛!

    而在旁,晏墨不禁有些郁闷。

    想来他这几日跟在赵弘润身边,岂会不知赵弘润准备对安陵的贵族下手?

    这可是肥差。

    天晓得这些贵族家中会有多少家财?

    期间双方斗得越狠,最终赵弘润对那些贵族的处置就越狠,轻则重罚钱财,重则直接抄没家产,就算这笔钱最终要上缴户部,但说句实话,单单从赵弘润手指缝里漏下的那些,也足够他们鄢陵军兵将欢喜一阵子了。

    而这个肥差,本该轮到他们鄢陵军的,但是考虑到安陵与鄢陵的矛盾,赵弘润才放弃了召集鄢陵军,而改变主意召来了商水军。

    这让晏墨很是郁闷。

    毕竟他鄢陵军可不像商水军那样刚打了胜仗,全军上下哪怕是兵卒都富得流油。

    正因为如此,晏墨看待冉滕等人的眼神,并不是那么和善。

    而对此,冉滕等人也心知肚明,假装没瞧见。

    同在赵弘润这位肃王殿下手底下,一方获得的资源多了,另外一方自然就少了,如此,对方又岂会有好脸色?

    在嘱咐了冉滕等人几句后,赵弘润便将他们派往前去城内巡逻。

    说实话,赵弘润并不怕城内的贵族聚集起来与他死磕,他唯一担心的,就是那帮贵族煽动城内的平民,挑唆那些盲目无辜的平民因为一些子虚乌有的事而发生暴动。

    比如前几日无数平民围在县衙外声讨他的事。

    只要那些贵族无法煽动安陵城内的平民,无论他们如何跳腾,赵弘润都有自信将他们按下去。

    不过话说回来,安陵城内那帮贵族的“准备工作”,速度慢地让赵弘润实在不忍直视。

    要知道三日前,赵弘润就已经得知王氏一门在广邀安陵附近的贵族,一同携手来对付他,可直到今日,这帮人还在准备。

    干什么吃的?!

    赵弘润简直无法想象,要不是他存心一网打尽,城内那帮贵族岂能活到如今?

    当然了,在抱怨这件事的时候,赵弘润显然是未考虑到青鸦众在这件事中所体现的作用,正是因为青鸦众时时刻刻紧盯着安陵城内的风吹草动,赵弘润才能巨细无遗地把握那一帮人的动向。

    因此,并非那些贵族做事太慢,实在是青鸦众的能力太过于惊人,悄无声息地潜入那些贵族的府邸,探听那些贵族的秘密聚会,谁能想象?

    赵弘润越发地觉得,当初他听取原阜丘众首领金勾给他的建议,实在是太明智了,眼下有青鸦众在手的他,笑看一帮宵小之辈跳腾,在自以为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密谋对付他,却不知一切尽在他赵弘润的眼中,不得不说,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殿下。”

    青鸦众的头目段沛再一次鬼魅般地出现在赵弘润周围,在一脸平白受惊、且徐徐收回佩剑的宗卫长卫骄的无语目光下,叩地对赵弘润说道:“殿下,那帮人有明确的行动了。……他们遣散了以往雇佣的安陵县民,无论城外的土矿还是城内的店铺。更传出消息,那帮人要搬离安陵……”

    “谁想出这种昏招?”

    赵弘润没好气地调侃道。

    不过调侃归调侃,这件事倒还真是让赵弘润不能够不重视,毕竟安陵那些贵族,支撑着安陵一带七成以上的经济,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安陵县民,是在那些贵族名下的产业工作,如今那些贵族弄出这么一出,就意味着安陵县至少有两成的人失去了工作。

    没了工作,自然也就没办法养家糊口,那些平民不闹起来才怪。

    至于那招杀手锏,也就是全城的贵族搬离安陵,更是棘手,毕竟一旦这些贵族将家产转移到了别的城县,安陵的经济无疑会一落千丈,到时候,谁来养着那些失去工作的平民?

    只可惜,那帮人面对的是赵弘润。

    “有意思!……让他们搬!段沛,查清楚究竟有那些贵族靠向了王氏一门,穆青,将这些人都记在本子上,本王要挨个算账。”

    “是!”

    段沛与穆青应声道。

    。。。

    。。。

    。。。

正文 第579章 :再破一招

    正如赵弘润所预测的,刚刚因为肃王遇袭一事打没的民怨,再次沸腾起来。

    王氏一门所用的招数很简单,总结下来无非就是四个字而已:绑架民意。

    这帮人自忖死磕斗不过赵弘润,也晓得赵弘润召来了商水军,根本不怕他们这些贵族,于是,他们来了个以退为进。

    既然您肃王殿下看不惯咱们,咱们又斗不过您,咱们搬离安陵总行吧?

    既然咱们搬了,那么以往受雇于咱们这些贵族的平民,您肃王殿下就自己去养活吧。

    当然了,在赵弘润看来,安陵城内这帮贵族也并非是真的要搬,他们只需放出这个消息,那些受雇于他们的平民,自会为了自己切身利益跳出来,再次声讨赵弘润。

    而这次,赵弘润便无法再使用假装遇袭的招数吓唬那些平民了,否则,上一次的把戏岂不是露馅了?

    不得不说,这招虽然无赖,但还是颇为有效的,倘若换做旁人,恐怕多半会被城内贵族的这招弄得焦头烂额,只可惜,这帮人此番所面对的,却是肃王赵弘润。

    在冷笑了几声后,赵弘润提笔写了一张告示,随后召来安陵县令严庸,对他说道:“严庸,照这份告示,抄写数百份,盖上官印,贴遍全城。”

    想来严庸也已听说了城内那些贵族所使的阴招,正猜测着赵弘润会如何会对,接过告示后,仔细观瞧了一遍。

    “工坊?”

    他吃惊地望着赵弘润,满脸惊异地说道:“肃王殿下,受雇于城内贵族的平民,不下于数千,您这工坊……吃地下这么多人?”

    “数千?很多么?”赵弘润哂笑着摇了摇头。

    地方县的人,根本不晓得如今大梁工部是何等的缺少人工,缺少劳动力。

    打个比方说,户部从川雒运到大梁的海量羊皮,如今正由工部辖下的虞造局赶制成御寒的皮衣,再经户部辖下仓部的船只,运往全国各地销售,甚至是出售给卫国、宋地乃至于齐国。

    而为此,虞造局可谓是哀声载道。

    虞造局才多少人?

    即便工部因为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