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宫廷-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

    想来也正是因为看出了这点,骆瑸才不忍舍弃东宫,否则,辅佐谁不比辅佐东宫更容易?

    “……老二那混账,居然用这种诡计害本宫。……周昪,骆瑸,你们有何注意?周昪,你先说。”

    “是。”周昪拱了拱手,轻笑说道:“其实依在下看来,这件事很好解决。……既然不能让雍王前往北疆,那么不如太子殿下亲赴北疆,咱们也依样画葫芦,对付雍王党……”

    东宫太子闻言一愣,眼眸微微有些泛光。

    可就在这时,骆瑸冷静地说道:“不可!……太子殿下,您忘了?前一阵子您听取周昪的建议,利用燕王与肃王作为所谓榜样,欲将雍王赶出大梁……可是一口气得罪了两位殿下啊!”说着,他有意无意地瞥了几眼周昪。

    见此,周昪轻笑着说道:“骆兄,方才明明还说不针对周某……”

    骆瑸闻言立马打断道:“在下并没有针对你,就事论事而已。……拜你那条妙计所赐,若太子殿下亲赴北疆,燕王势必处处刁难殿下!……这是你的过失,周昪!”

    “……”东宫太子沉思了片刻,询问骆瑸道:“骆瑸,那依你之见呢?”

    只见骆瑸深鞠一躬,拱手正色说道:“在下建议太子殿下暂时休要管大梁,亲赴北疆……”

    听闻此言,周昪哈哈一笑说道:“骆兄此言,与在下的建议又有何区别?”

    然而骆瑸却没有理睬周昪,自顾自继续说道:“太子殿下不必死死抓着大梁不放。如今在大梁,雍王的势力与人脉远不如太子殿下,即便太子殿下不在大梁,那些趋炎附势的人,亦不会改投雍王……只要太子殿下一系,一如既往的强大。”

    东宫太子思忖了片刻,点了点头,问道:“那燕王……”

    “关于燕王殿下,在下建议,太子殿下不妨请一人担任副帅,辅佐殿下您……有此人在,燕王多少会给些薄面。”

    “何人?”东宫太子弘礼惊讶地问道。

    只见骆瑸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周昪,压低声音说道:“此人,即是肃王的弟弟,九殿下……弘宣!”

    东宫太子皱皱眉,摸着下巴捉摸着,一时半会还未咂摸出其中深意,然而在他身旁的周昪,却是骤然皱起了眉头,面色有些不太好看。

    破局了!

    骆瑸冷然瞥了一眼周昪。(未完待续。)

    。。。

正文 第620章 :明争暗斗

    “儿臣奏请,恳请父皇允儿臣前赴北疆,为我大魏坚守国门。”

    次日的早朝上,吏部左侍郎郗绛重提北疆之事,而东宫太子弘礼,这回则抢在雍王弘誉之前,向魏天子提出了这项请求。

    殿内的朝臣们心中暗笑:东宫总算是醒悟过来了,知道北疆督帅一职不可落入雍王手中。

    然而,魏天子却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雍王弘誉。

    周昪是雍王弘誉的人,这件事毋庸置疑。

    毕竟似这种就连商水青鸦都查得到的秘密,如何瞒得过魏天子的眼线监视着大梁风吹草动的内侍监。

    既然周昪是雍王弘誉的人,想必他所提出的那几条强国策,摆明了就是对付东宫太子的。

    别看表面上东宫太子占了大便宜,可实际上呢,东宫却是一步步地陷入了雍王弘誉与其谋士周昪为他编织的陷阱。

    魏天子不想取笑东宫太子今日的态度与昨日截然相反,可他心中忍不住想问一句:你赵弘礼何德何能,自以为能够坐镇得住北疆呢?

    要知道雍王弘誉此前可是做好了准备,让你一口气得罪了燕王与肃王两个兄弟啊!

    眼下肃王赶赴江东,无暇与你计较,可北疆,在上党山阳县,仍然还有燕王弘疆在,魏天子可不认为他第四个儿子的脾气会好到与东宫握手言和。

    他很了解四儿子燕王弘疆,耿直、冲动、颇有些一根筋。

    燕王与肃王相同之处在于,你让他们不爽他们会当场掀桌子;而不同点在于,肃王弘润会考虑利害得失,若他觉得当时发作对他不利,他会暂时将这段恩怨藏在心里,可燕王弘疆,他可不会管那么多。

    魏天子毫不怀疑,待等东宫前往了北疆,燕王弘疆会处处刁难前者,比如挑衅前者,故意陷害东宫党的人,比如郑城王氏什么的。

    而这一切,皆是雍王弘誉事先给东宫铺好的“路”。

    否则,倘若东宫当初没有听取周昪的建议,不曾得罪燕王的话,此番他只要举荐燕王为北疆督帅即可。

    弘誉棋高一着……

    魏天子似看戏般瞅着两个儿子的争斗,仿佛全然没有偏帮任何一人的意思。

    “你要去北疆?”

    魏天子目视着东宫太子,沉声说道:“北疆,事关我大魏的生死存亡,可不容半点儿戏。……你,自忖可以胜任?”

    不得不说,魏天子的这句反问问的有些重了,仿佛连他都不相信东宫在领兵战争方面的才能。

    不过想想也是,这代皇子中,除肃王弘润的领兵才能逐渐被国人认可,亦渐渐地有人将他跟上辈皇子中的南梁王赵元佐以及禹王赵元佲相提并论,可赵弘润的几位兄弟,除庆王弘信此刻在陇西捞武勋外,其余人可曾接触过战事?

    更何况,还是这位“德大于才”的东宫,事实上,就连魏天子都怀疑东宫会不会将北疆搞地一团糟。

    然而让魏天子感到些许惊讶的事,这回东宫太子的应对却很得体。

    “父皇,儿臣自知才能不如八王弟弘润,但儿臣身边亦有出谋划策的谋士智囊。……再者,儿臣以为,儿臣身为我大魏储君,在八王弟不在大梁的当下,由儿臣亲自前赴北疆,最能振奋北疆的战士,使北疆的战士们切身体会,我大魏姬姓赵氏子弟那句皇子守国门,绝非虚妄之言。”

    “……”魏天子目视着东宫太子不说话。

    尽管他猜得到,这一番话十有八九是东宫太子身边的谋士教导的,但不可否认,这一番话还是打动了魏天子。

    这一刻,魏天子不由地回想起八儿子赵弘润曾经提过的国家的凝聚力,不可否认,御驾亲征、皇子守国门,是最能激起国内魏人同仇敌忾的。

    说句难听点的话,就算东宫太子只是像根桩子一样杵在北疆,啥也不干,他的出现,亦可振奋北疆军卒的士气。

    其效果,比雍王弘誉前去还要好。

    也正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殿内众朝臣低声议论纷纷,他们的神色,大抵是认可的。

    “你决定了?”

    魏天子又问了东宫太子一遍,后者郑重地点头。

    见此,魏天子转头望向雍王弘誉,说道:“弘誉,你意下如何?”

    只见雍王弘誉风轻云淡地望了一眼东宫太子,微笑说道:“东宫所言,恰恰是儿臣心中所想。不过的确,东宫的身份,的确比儿臣更适合……”

    他的话中,微微透露着几分嘲讽,大概是笑讥东宫也就只有一个尊贵的出身而已。

    此子似乎……仍有后招?

    魏天子饶有兴致地望着雍王弘誉的表情,但并未说破,转头对东宫太子说道:“弘礼,既然如此,朕就命你担任北疆督帅,亲赴北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又继续说道:“此战事关我大魏的生死存亡,你切莫大意。”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东宫太子彬彬有礼地施了一礼,随即顺势说道:“父皇,儿臣亦知北疆事关重大,是故,想举荐一人担任副帅,辅佐儿臣。”

    副帅?不会是想举荐弘疆吧?

    魏天子微微皱了皱眉,心中暗暗嘀咕:倘若果真如此,东宫身边的幕僚,可是出了一个昏招啊。

    想想也是,燕王弘疆的高傲尚在肃王弘润之上,倘若在以往,东宫举荐燕王担任副帅倒也没什么,可眼下,东宫得罪了燕王,燕王岂愿屈居东宫之下?

    毫不意外地说,只要魏天子不是明文勒令,就算任命文书送到了燕王弘疆手中,那位耿直而暴躁的皇四子,多半也不会接受。

    甚至于,可能还会将此事视为东宫对他的羞辱。

    心中转着念头,魏天子不动声色地问道:“何人?”

    只见东宫太子拱了拱手,低声说道:“乃九皇弟,弘宣!”

    唔?

    诶?

    九殿下?

    弘宣?

    殿内众朝臣大感意外,就连魏天子与雍王弘誉都微微有些失神。

    高了……这等高招,唔,是骆瑸,不会错……

    半响后,魏天子眼眸微微一亮。

    这一刻,他在心中对向东宫提出这条建议的谋士骆瑸产生了兴趣。

    因为这条建议相当高明!

    要知道,别以为前往北疆危险重重,事实上,以东宫太子弘礼以及九皇子弘宣的尊贵身份,北疆的将士们会让这两位涉险?

    说白了,赵弘礼与赵弘宣此番前往北疆的最大作用,就是一个精神上的鼓舞,用来振奋北疆将士的士气与斗志。

    再说地通俗点,东宫太子推荐九皇子赵弘宣与他一同前往北疆担任副帅,纯粹就是让赵弘宣到北疆混武勋,毕竟危险的事,根本轮不到那位九皇子。

    但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首先缓解了东宫与肃王的矛盾,毕竟九皇子弘宣乃是肃王的弟弟,东宫给了赵弘宣白捡功劳的机会,那么肃王弘润看在这件事上,多半不会再计较与东宫的龌蹉。

    而其次,此番东宫前往北疆,摆明了会受到燕王弘疆的刁难,但倘若二人中有赵弘宣在,那么,燕王弘疆看在肃王弘润的面子,多少会给赵弘宣一点面子。

    如此一来,东宫只要拉拢赵弘宣,让后者充当他与燕王之间沟通的桥梁,或许能让事态出现转机。

    高明!高明!弘誉谋划了许久的局,不想居然被那骆瑸轻松给破解了……不愧是国士之才!

    暗自在心中赞誉着,魏天子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雍王弘誉,果然发现雍王弘誉虽然看似不为所动,但脸上的笑容,不由地有些勉强。

    早朝之后,雍王弘誉沉着脸离开了。

    此时,他的宗卫长周悦正侯在大殿外,瞧见自家殿下沉着脸走出来,心中不由有些惊疑。

    “殿下,怎么了?”

    雍王弘誉没有说话,径直迈步走向宫门。

    直到他回到自己的雍王府,回到书房,他这才恨恨说道:“那骆瑸,再一次坏了本王的好事!”

    宗卫长周悦闻言一愣,疑惑问道:“北疆之事?”

    “唔。”雍王弘誉恨声解释了今日早朝上的事,沉着脸说道:“周昪并未给本王传讯,多半是骆瑸将他盯得死死的……”说罢,他长吐了一口浊气,喃喃说道:“赵弘宣介入此事,这可……可真是个麻烦。”

    周悦自然明白自家殿下为何有此一说。

    不可否认,赵弘宣只是一介刚刚出阁辟府的皇子,至今还未获封王号,无权无势,在大梁也没啥名气。

    但问题是,赵弘宣是肃王赵弘润的弟弟,光这一点,就足以让许多人避退三分,不敢算计此子。

    包括雍王弘誉。

    想了想,雍王弘誉转身对宗卫长周悦说道:“周悦,你走一趟本王那位九弟的新府,投下请帖,请他到府上赴宴。”

    “此刻?”周悦有些迟疑,毕竟眼下尚未天亮,想想也晓得,那位不参与朝政的九皇子赵弘宣必然还在睡梦之中。

    “快去!”雍王弘誉皱眉说道。

    他很清楚,东宫那边,肯定也会拉拢那位无权无势的赵弘宣。

    不得不说,雍王弘誉的判断十分准确。

    待等天蒙蒙亮,当赵弘宣迷迷糊糊地起床时,其宗卫长张骜将两份请帖递到了自家殿下面前,表情有些guài。

    “殿下,东宫与雍王分别派人送来请帖,邀殿下您前往赴宴。”

    “……”

    这一句话,惊地赵弘宣困意全无,茫然地望着手中那份请帖,全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未完待续。)

    。。。

正文 第621章 :不争而利

    “这……怎么办?”

    正值辰时前后,在九皇子赵弘宣的府邸偏厅,赵弘宣与他身边十名宗卫围在一张桌子旁,瞅着桌上那两份言辞几乎一致的请帖,大眼瞪小眼。

    要知道,以往雍王弘誉倒也时常请赵弘宣过府,只是当时赵弘宣的宗卫长张骜误以为雍王难以抗衡东宫,遂建议自家殿下莫要参与此事,明哲保身。

    只是后来听肃王弘润道破了真相,宗卫长张骜这才苦涩地意识到,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不过还好,赵弘宣有哥哥肃王弘润护着,雍王弘誉并不会因此而针对他。

    可东宫太子那边的邀请,倒还真是头一回。

    毕竟屋内众人都清楚,赵弘宣的哥哥肃王弘润与东宫是有矛盾的,因此,赵弘宣固然不会与东宫走得太近,东宫也不会主动拉拢前者,彼此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无》错》

    没想到今日,同时收到了东宫与雍王的邀请,这让赵弘宣与他十名宗卫颇有些头疼。

    要知道,虽然赵弘润已经告诉了赵弘宣等人事情的真相,让后者意识到,雍王弘誉的力量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羸弱,可赵弘润同时也告诫过赵弘宣众人:东宫与雍王的事,莫要掺和。

    为何?

    道理很简单,因为雍王弘誉很有可能反制东宫,因此,这位得罪不得;而东宫虽然不被赵弘润看好,但不可否认东宫眼下在大梁的势力还是很惊人的,要是得罪了他,赵弘宣的处境也不会太好过。

    是,赵弘宣是有个了不得的哥哥,但说到底,那个哥哥眼下并不在大梁,远水如何能救近火?

    想来想去,宗卫长张骜小心翼翼地建议道:“要不然,问问淑妃娘娘?”

    赵弘宣困扰地挠挠头。

    也难怪,毕竟他终归只是一个刚满十五岁的少年,虽然在宫学学到不少学识,但人生经验尚且是一张白纸。

    于是,赵弘宣带着宗卫们来到了皇宫,来到了他母亲沈淑妃的凝香宫,向母亲询问这件事。

    遗憾的是,沈淑妃从不参与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也从不关注朝中的事物,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人罢了,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与丈夫、与两个儿子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如何说得出什么建议来?

    见此,赵弘宣有些失望地说道:“要是哥哥在就好了……他肯定知道该怎么做。”

    沈淑妃有些愧疚地望着小儿子,忽然,她灵机一动,对赵弘宣说道:“弘宣,要不然,你问问你父皇的意思?”

    听闻此言,赵弘宣面色微变。

    也难怪,毕竟似肃王赵弘润这种胆敢与魏天子唱反调的皇子,无论是当代还是历代都属于另类奇葩,一般而言,皇子们都很畏惧他们的父皇。

    “我……孩儿还是自己去想想罢……”

    赵弘宣缩了缩脑袋,退缩了。

    见此,沈淑妃无奈地说道:“你自己想,怎比得上你父皇为你支招?……别怕,你看你兄长,与你父皇不就相处地挺好的么?”

    那也叫挺好?

    赵弘宣脑海中浮现他父皇与他兄长以往相互瞪视的那几幕,心下暗暗苦笑。

    好在因为赵弘润的关系,魏天子以往也多在凝香宫走动,因此赵弘宣逐渐也与他父皇熟络起来,不至于像最初那样畏惧。

    因此在沈淑妃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被说服了,心情忐忑地前往了垂拱殿。

    垂拱殿,对于肃王赵弘润来说并不是什么陌生的地方,但对于赵弘宣而言,他还真没来过几次。

    更别说还是在他父皇忙碌于批阅奏章的时候前来打搅。

    不过母亲的鼓励,让赵弘宣还是鼓起勇气请殿外的郎卫代为通报了。

    而那些垂拱殿外的郎卫们,自然认得赵弘宣,也清楚这位九皇子殿下究竟有一位怎样的兄长,根本不敢拒绝,当即唤来一名殿内的小太监,叫他报之内殿。

    此时在内殿里,魏天子果然正在批阅奏章,却忽然见一名小太监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口中说道:“陛下,九殿下求见。”

    小九?

    正在批阅奏章的魏天子略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几许捉狭的笑容,点点头说道:“宣他进来。”

    “是。”

    不多时,赵弘宣心情忐忑地来到了内殿。

    当他发现殿内那三位中书大臣正用善意的目光瞧着他时,一时间有些慌乱,居然先对那三位中书大臣拱手施礼,让魏天子与那三位中书大臣都有些尴尬。

    毕竟按照礼俗,赵弘宣应该首先向魏天子行礼才对。

    好在魏天子也明白此子甚少来垂拱殿,此刻必定心情紧张,倒也没有怪罪,甚至挥挥手免去了礼节,微笑着问道:“弘宣,今日怎么有兴致来朕这边啊?”

    如若换做赵弘润,换做他有求于人,想必此刻会先打诨装傻一阵子,可是赵弘宣却很诚实,闻言从怀中取出那两份书信,小脸上带着苦恼之色,恳求道:“皇儿不知该怎么做,请父皇指点。”

    魏天子本来想逗逗赵弘宣,毕竟他以往也是那样逗赵弘润的,而最近这段时间,赵弘润先去南下了安陵,前几日又率军前往了江东,说真的,魏天子还真感觉挺寂寞的。

    他不由地回想起当初父子二人斗法时的一幕幕,虽然那段时间,那个顽劣的八儿子时不时气地他几近吐血,但不可否认,那段时间,也是他这位魏国的君主畅笑的次数最多的时候。

    也正是因为这样,魏天子明知眼前这个最小的儿子究竟为何而来,但还是想逗逗他,解解乏、解解闷,可眼瞅着这个小儿子规规矩矩、诚惶诚恐的样子,他还真有些不忍心了。

    算了,免得回头那劣子又来找朕麻烦……

    魏天子伸手接过了那两份请帖,摊开后随意瞅了两眼,就将其丢在龙案。随即,他对赵弘宣说道:“些许小事而已,不必慌神。……你那边也不用去,就说是朕的意思。”

    赵弘宣眨了眨眼睛,略有些错愕:这事,就这么解决了?

    “你以为这事很麻烦么?”仿佛是看穿了赵弘宣的心思,魏天子笑着说道:“对了,说起来,朕正好有事找你。”

    听闻此言,赵弘宣神色一正,恭敬地说道:“请父皇示下。”

    只见魏天子上下打量了赵弘宣几眼,温和地说道:“弘宣,朕前一阵考虑,打算让你作为朝廷的使节,前往川雒……你听说了吧?”

    赵弘宣闻言有些慌张,偷偷看了一眼中书左丞虞子启,毕竟后者曾告诉他莫要透露的。

    而这一幕,魏天子看在眼里,感觉好笑,倒也没有说破,他接着说道:“不过今日,朕再给你一个选择,你是想去川雒呢,还是想去北疆呢?”

    “北疆?”

    赵弘宣闻言一愣。

    要知道,虽说他并不参与朝中事务,但最近这段时间北疆的事早已传遍了大梁,他又怎会不知?

    他的脸上,露出了挣扎犹豫之色。

    这让魏天子不禁有些纳闷。

    毕竟在魏天子看来,赵弘宣无论去川雒还是去北疆,都是去白捡功勋,这有什么好犹豫的?

    可就在他准备询问时,却见赵弘宣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咬咬牙说道:“父皇,皇儿愿去北疆!”

    “呃?”魏天子感觉这个小儿子的表情有些怪异,遂故意说道:“北疆,可是凶险重重啊……你当真要去?”

    “是!”赵弘宣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皇儿亦想效仿皇兄,为我大魏坚守国门,将来犯的外敌阻挡在国门之外!”

    听闻此言,魏天子与殿内三位中书大臣不禁有些动容。

    “……”

    魏天子深深地望着赵弘宣,原本想逗逗他的念头早已烟消云散。

    他忽然开口说道:“弘宣,你可知道,北疆之战,事关我大魏生死存亡……”

    赵弘宣微微一愣,随即鼓起勇气说道:“皇儿明白。”

    “明白?”魏天子眯了眯眼睛,说道:“那你倒是说说,若你到了北疆,该如何应对。……你若答地好,朕就派你去。”

    赵弘宣哪里晓得此刻魏天子的内心,脸上闪过几分欢喜之色,正色说道:“皇儿当明赏罚,肃军纪,整合北疆众贵族的私军。……韩军之强,在于骑军,其擅长偷袭、攻敌不备。是故,当兴修城塞,缓与韩国骑兵正面交锋,以防守为主。……传闻韩国有十万骑军陈兵于疆域之外,每日消耗粮草无数,皇儿建议北疆的军队兴屯田,给养边戍驻防军。此长彼消,徒耗韩国存粮……”

    听着赵弘宣侃侃而谈,魏天子微微有些发愣。

    虽然这个小儿子所提出的建议,谈不上什么奇思妙想的妙计,不过是在兵书被写烂的东西,但不可否认,这个战略方向是十分正确的。

    韩国的军队太强大,因此魏国与韩国的战争,就是要靠拖、防、堵,魏天子自己也是这么认为。

    但一个刚满十五岁的稚童能看到这场战场的本质,并提出军屯田给养边戍驻军、消耗韩国粮食,而不是毛毛躁躁地提出主动出击,这很不简单。

    至少,眼前这个小儿子的确是在宫学里学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