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宫廷-第5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何好处。

    秦国,作为一个国家实力并不逊色魏国多少的大国,当不顾一切发动全面战争时,难道就真的只可征用二三十万军队么?

    要知道就算是魏国,在完全不考虑日后的前提下,亦可以凑出相近百万的军队——当然,这样做的下场就是,魏国即便能侥幸逃过这次的国难,亦得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青壮年大量投入战场,而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彻底崩坏;若战损严重,可能二三十年都无法恢复元气。

    总得来说,魏军需要做的只是打痛秦国,而不是与秦国成为不死不休的死敌,开启全面战争。因为魏秦两国若因此陷入全面战争的泥潭,那么,秦国固然会因此衰败,而魏国,恐怕也再没有余力能逃过这次的浩劫。

    因此,魏军若过分地激怒秦国,这好比是让韩、楚两国坐收渔利,并不是明智的行为。

    是故,司马安在心底亦暗暗为肃王赵弘润感到担心,毕竟若秦国被彻底激怒的话,那么,他魏国很有可能会加促覆亡,而那位殿下,也将成为国家的罪人。

    不过正像司马安所说的,那是作为主帅的肃王赵弘润应当去考虑的问题,作为协助那位殿下的副将,他司马安只需要履行前者下达的命令。

    “……总之,诸位且做好准备,待等我砀山军两个步兵营抵达此地,便开始『秦土战略』。”

    司马安似总结性地说道。

    由于砀山军是司马安所掌的军队,而羯角军如今又以肃王赵弘润马首是瞻,因此,这两支军队的将领们皆无反对之意,哪怕期间有小小的疑虑与担心,但最终,仍然是一致通过。

    十月中旬,砀山军两个步兵营穿过卢氏、横涧以及百余里羊肠狭谷,来到了雒南盆谷。

    此时,司马安早已在此建造了一座军营,即『雒南魏营』,作为他率军进攻秦国领土的后方堡垒。

    三日后,司马安正式下达横穿秦岭的命令。

    他从砀山军与羯角军中挑选了一些精锐,凑了一支约万人左右的军队,开始了横穿秦岭的旅程。

    说是横穿秦岭,实际上司马安部要横穿的,其实只是『熊耳山』的主体而已。『注:熊耳山也属于是广义的秦岭山系,从鸟瞰看,山体走向像一只长尾巴熊,东部是首,西部是尾,还真挺像的。』

    不过即便如此,这段旅途亦有足足百里直线距离,这还是距离最近的『雒南』与『蓝田』两点,而倘若是走其他路,暂不提山路更加坎坷,距离也远远不止百里。

    不得不说,这次旅途让羯角军的骑兵们怨声载道,毕竟在这种人迹罕至的深山,光是人行走都极为不便,还要想办法让战马通行,可想而知其中的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安下令砀山军的两个步兵营——『战克营』与『攻拔营』开路,逢山开山、遇水搭桥,尽可能地为羯角骑兵创造容易通行的道路。

    看着砀山军的步兵们在坎坷的山道上如履平地,不畏山中的豺狼虎豹与毒虫,博西勒等羯角军将领们叹为观止。

    毕竟羯角骑兵们在刚刚踏入熊耳山主山山区,就已经出现了伤亡——有的是被猛兽袭击而受伤,有的则是被毒虫噬咬当场毙命。

    这种死法,让羯角骑兵们大为惶恐,在心中暗暗祈祷高原天神的庇护。

    这一次,魏军兵将们倒是能够理解羯角骑兵那种异于魏国的观念,毕竟三川的战士也好,中原的士卒也罢,但凡是一名合格的战士,都宁可带着荣耀战死于沙场,而不是因山中的畜生虫豸而丧命。

    而另外一边,在函谷一带,函山上的火势已经熄灭,曾经布满山林植被的函山,如今灰秃秃的,除了草木燃尽后留下的灰烬,连绵十几里的山区已一无所剩。

    此时,拿下函谷已不在话下,因为秦军根本就没有前来阻扰的意思,任由魏军抢占函山,然后保护着其余魏军,通过那条狭长的函山峡谷。

    平心而论,函谷是三川西部最险峻的阻遏之地,只要通过这里,迎面就是被『熊耳山』与『大河』夹在当中的一场狭长的平原地形,一直通往『华阴』,有点类似魏韩交界的那个『百里平原战场』。

    但赵弘润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在函谷,他白白浪费了三日光景,虽然拿下了函谷,却并未对秦军造成什么伤亡。

    不得不说,秦军主帅武信侯公孙起的战术,让赵弘润有种举拳打在棉花上的郁闷感——因为他的目的根本不是收复多少多少三川土地,而是要重创秦军,遗憾的是,武信侯公孙起很清楚这一点,始终不给魏军正面交手的机会,尽管一步步退让,但却让赵弘润的『速攻』成为了空谈。

    在通过十几里狭长的函山峡谷后,迎面便是『桃林』,秦军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堪称堡垒般的营寨,又在营寨外设下了诸多的拒鹿、据点作为路障,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座容易得手的营寨。

    而让赵弘润感到愤懑的是,秦军将『桃林秦营』附近的林木全部砍完,却在魏军的必经之路上,给魏军留下了大片的树林。

    这仿佛是一个“善意”的讯号:来,你们先建造军营,造完了咱们再接着打。

    造完了再接着打?

    怎么可能!

    待等魏军造好营寨,秦军多半立马就放弃『桃林秦营』,继续向西撤退。

    可问题是,魏军还必须建造营寨,否则,几万大军岂不是暴露在秦军眼皮底下?赵弘润很清楚,采取『寓攻于守』战术的武信侯公孙起,会死死盯着他们魏军的举动,不会放过赵弘润任何一个疏漏与破绽。

    在这种情况下,纵使赵弘润很清楚武信侯公孙起是打算用一座秦营来交换魏军建造一座军营的时间,借此拖延魏军的行程,亦不得不乖乖就范,毕竟魏军确实需要一座军营,而武信侯公孙起绝不可能让赵弘润将他们的秦营据为已有。

    而在赵弘润心下郁闷地下令建造军营时,他收到了一封战报。

    相信谁也不会想到,有着赵弘润、赵元佐、赵元佲三位统帅的『魏西』、『河间』、『宋地』三方战场,此刻仍陷于胶着的战争,然而作为新人统帅的『沈彧』,却在『商水战场』奠定了优势。

    当然,这其实并非全然是沈彧的功劳,有一个女人从中出了大力。

    “芈姜……”

    端详着那份战报,赵弘润喃喃念叨着。

正文 第1191章:特别的说客

    时间回溯到赵弘润前往三川之后,已逐渐被默认为是肃王妃的芈姜,带上行囊、提上利剑,独自一人离开了大梁,踏上了前往楚国的旅程。

    在羊舌杏的安排下,芈姜在祥符港乘坐『肃氏商会』的船只,先来到了商水县,然后从商水县出发,前往楚国平舆。

    平舆君熊琥,乃是楚国进攻魏国的西路军主帅、暘城君熊拓最信任的堂兄,亦是此番楚西军队的先锋将领,在『五方伐魏战役』爆发后,便驻军于『陈县』、『项城』两地,准备攻打魏国的『长平』。

    说实话,此次征战,平舆君熊琥多少有点放水的嫌疑,要不然他麾下几万军队,不至于连一座小小的长平都打不下,相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长平乃是魏公子姬润的封邑之一。

    魏公子姬润是谁?

    那可是他平舆君熊琥的堂妹夫!

    “报!魏将巫马焦,率军于长平外河渠旁建造三座城砦。”

    前去打探消息的楚兵斥候,向平舆君熊琥传回了前方的消息。

    这个消息,让平舆君熊琥很不高兴,因为他觉得巫马焦那家伙实在有些不识趣。

    要知道此番进兵,暘城君熊拓率军攻打汾陉塞,平舆君熊琥率军攻打长平,两人刻意都忽略了最具威胁的魏国郡县『商水』,用『商水兵甲众多』、『占尽地利、易守难攻』等许多借口应付来自楚东王族的命令,说到底,无非就是有意放水罢了,不想摧毁商水这座他们妹夫或堂妹夫的封邑。

    否则,凭借暘城君熊拓与平舆君熊琥麾下合计二十几万兵力,就算攻不下商水县,也能让这座县城蒙受巨大的损失。

    但是,暘城君熊拓与平舆君熊琥并没有。

    这是暘城君熊拓的意思,留着商水这座城池,待日后魏国果真覆灭后,他会想办法让他的妹夫魏公子姬润成为楚西的贵族,比如弄个『商水君』什么的。

    虽然暘城君熊拓曾经对魏公子姬润恨得咬牙切齿,但因为有着芈姜充当关系的桥梁,以至于二人最近几年的关系非常好,暘城君熊拓非常渴望将这位妹夫收入麾下。

    因此,暘城君熊拓私底下授意堂兄平舆君熊琥:商水就留着别打了。

    而平舆君熊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对驻军几万的商水县视而不见,转而出兵攻打长平。

    长平县那是什么?那只不过是商水郡(邑)下一座小县城而已,县内农业的发展,与商水县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当然,长平虽小,亦有诸多原出身楚国的民众居住,考虑到某些原因,平舆君熊琥特地放缓了进攻长平的速度,为的就是让这些长平人能有时间搬迁到商水,可巫马焦倒好,趁此机会在城外建造了几座城砦,企图在此阻挡平舆君熊琥麾下的军队——这未免也太不识趣了!

    不过转念想想,平舆君熊琥倒也不生气了,毕竟巫马焦作为商水县的将军,魏公子姬润麾下的大将,怎么可能放任楚军进攻自己邑君的封邑呢?

    “呼……”

    长长吐了口气,平舆君熊琥不禁有些纠结。

    倘若进攻魏国其他地方,他绝没有二话,但进攻堂妹夫的封邑,这让他感到有些纠结,毕竟他对堂妹芈姜还是极为爱护的。

    『要不然,我就假装战败得了?』

    他心下暗暗想道。

    但一想到楚东那边,平舆君熊琥就皱起了眉头:他放水战败事小,可若是被固陵君熊吾、溧阳君熊盛等楚公子抓到把柄,这就要命了,因为这会严重影响到暘城君熊拓争夺楚王之位的大事。

    “报!”

    就在平舆君熊琥纠结之际,又有一名楚兵迈步走入帐内,叩地禀告道:“商水县出现异常兵力调动。另,已查明商水主将为沈彧!”

    『沈彧?』

    平舆君熊琥愣了愣,随即脸上苦笑连连。

    对于沈彧,熊琥自然不会陌生,那是他堂妹夫姬润曾经的宗卫长,甚至于,熊琥还知道沈彧当年因何受伤。

    毕竟在许多年前,熊琥就已打听到了沈彧受伤的前因后果,也得知了那个曾经几次行刺过他的、自称是『陈狩(陈宵)』的男人的事。

    而对此,熊琥感觉有些冤枉,毕竟陈狩的父亲,原魏国召陵县县令陈邴,当年可是在鄢水魏营外求仁得仁,被魏公子润下令射死的魏国忠烈之士,硬要说杀父之仇,陈狩也应该去找姬润,熊琥实在想不通那个家伙为何会将那份憎恨归于他。

    要知道,当时他已经是魏公子姬润的俘虏了,无端将这份仇恨算了他身上,未免也太牵强了。

    『沈彧作为主帅亲赴商水参战,看来,我方我与商水的厮杀在所难免了……』

    想到这里,平舆君熊琥微微叹了口气。

    随即,他深吸一口气,摆正了心态。

    既然沈彧执意要与他们交战,那么,他就不能再留下留情了,沙场之上各为其主嘛。毕竟他与暘城君熊拓,在楚国也并非没有政敌。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名传令兵来到了帅帐,抱拳说道:“熊琥大人,我军营外来了一名女子,实力非常厉害,眨眼间就打倒了十几名士卒,她说……她说想见熊琥大人,说是您的妹妹。”

    『我妹妹?不会是……她吧?』

    平舆君熊琥的表情顿时变得十分精彩,虽然说他有好几个妹妹,但能打倒十几名士卒的妹妹,就只有两位。

    而其中,有一位“妹妹”目前远在巴国,因此,平舆君熊琥一下子就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请她进来。……咳,切记不得无礼。”熊琥正色叮嘱道。

    “是!”

    传令兵依令退下,片刻之后,就领着一名女子回到了帅帐。

    『果然……』

    瞧见那名女子,平舆君熊琥苦笑着迎上前来,主动与那名女子打招呼:“阿姜,好久不见。”

    原来,那名女子正是芈姜。

    只见她在见到平舆君熊琥后,二话不说,迅速欺近熊琥,用一柄不知从哪拿出来的匕首架在熊琥的脖子上,面无表情地说道:“撤兵!”

    见此,那名尚未离去的传令兵面色大变,当即喊来了帐外的护卫,以至于眨眼之间,帐内便涌入十几名熊琥的护卫,一个个瞪着眼睛怒视着芈姜。

    然而,就在他们正准备想办法救出熊琥时,却见熊琥虎着脸喝道:“都闯进来做什么?都退下!”

    诸护卫面面相觑,最终还是一个个退出了帐外。

    而此时,平舆君熊琥这才用无可奈何的表情看着芈姜,苦笑说道:“阿姜,你这是做什么啊?”

    “撤兵!”芈姜面无表情地说道。

    平舆君熊琥闻言苦笑连连。

    说实话,他一点也不担心芈姜会真的伤到他,毕竟他与暘城君熊拓堂兄弟二人,皆曾在汝南君熊灏这位叔父身边学习,而芈姜正是那位叔父的长女,因此从感情上说,熊琥与熊拓,皆是真心将芈姜、还有她的妹妹芈芮当做亲妹妹,而且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亲妹妹。

    毕竟无论暘城君熊拓还是平舆君熊琥,对他们的叔父汝南君熊灏,那可是极为尊敬的——尤其是熊拓,俨然将熊灏这位叔父视为生父一般。

    “阿姜,放下武器咱们好好说……我明白的意思了。”熊琥苦笑着劝说道。

    其实他也明白,芈姜之所以挟持他,只是为了表明立场而已。

    这不,犹豫了一下后,芈姜便放下了手中的兵刃。

    见此,平舆君熊琥摸了摸被兵刃搁地有些发凉的脖子,好奇问道:“是姬润让你来的?”

    芈姜摇了摇头,面无表情地说道:“是我自作主张,他不知道。……他已经到三川去了。”

    “也是。”熊琥点了点头,说道:“姬润为人骄傲,断然做不出让他的女人来求情这种事……”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芈姜,说道:“阿姜,其实在我看来,你此行没有意义,就算我与熊拓公子看在你的面子上撤兵,可寿陵君景舍大人那边呢?那边仍有我楚国百万大军正在进攻魏国。除此之外,北方还有韩国的军队,魏国输定了,你明白么?”

    “……”芈姜沉默了片刻,忽而面无表情地说道:“他说过,大魏绝不会因此而亡……”

    『大魏啊……』

    熊琥眼中闪过一抹苦笑,心说这个妹妹到魏国没几年,还真融入魏国,变成了一个魏人了,口口声声大魏、大魏的。

    想了想,平舆君熊琥正色说道:“阿姜,我承认你那夫婿相当厉害,我也见识过他的本事,但这回……魏国堪称是九死一生。”说到这里,他见芈姜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连忙补充道:“你要知道,我与熊拓公子,其实都不希望魏国在这个时候败亡,因为在本国,熊拓公子的优势目前并不大,大部分楚东的贵族,并不愿意支持熊拓公子……这个时候覆亡魏国,其实我方的损失最大,但是没有办法,魏国这次……实在难逃覆亡,因此,我与熊拓公子,这个时候是不能够撤兵的,因为一旦被楚东那边抓到把柄,熊拓公子的处境就会变得很糟糕,你明白么?”

    芈姜沉默了片刻,忽然,她抬手问道:“倘若魏国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呢?”

    “这……”熊琥看了眼芈姜,脸上露出几分迟疑之色。

    『魏国真的还有胜算?』

    熊琥心下暗暗琢磨。

    半响后,他皱着眉头说道:“这件事我做不了主,我必须请示熊拓公子。”

    芈姜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说道:“请你派人去请熊拓公子,我亲自与他说。”

    在说这番话时,她心中亦有些忐忑,因为她不知该用什么方式说服暘城君熊拓。

    但是她知道,这件事她必须去做,她必须帮助自己未来的丈夫,帮助后者守护摇摇欲坠的魏国。

    因为她是肃王妃!

正文 第1192章:雄主【二合一】

    仅仅一日一宿,由于得到堂兄平舆君熊琥的邀请,暘城君熊拓便从汾陉塞一带赶到了长平境内,来到了平舆君熊琥的军营。

    在得知暘城君熊拓的到来后,平舆君熊琥亲自出营迎接,毕竟他与熊拓虽是堂兄弟,但本质上却是主君与臣下的关系,有些礼数不可轻废。

    待见到平舆君熊琥后,熊拓翻身下马与这位堂兄打声招呼,随即堂兄弟俩,一边闲聊着,一边并肩走向营内帅帐。

    而待等暘城君熊拓撩起帐幕走入帐内时,只见面前寒光一闪,有一柄利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别轻举妄动。”手持着利剑的女人面无表情地警告道。

    听闻此言,暘城君熊拓亦不吃惊,只是用无奈的神色看了一眼从他身边走过的平舆君熊琥,没好气地说道:“你就不能劝她安安分分地等我来么?”

    “我劝她了。”熊琥耸了耸肩,一副事不关己地说道:“但你知道,阿姜是有些时候是很「固执」的。”说罢,他转头对那名女子说道:“好了,阿姜,如今熊拓公子也是你的俘虏了,咱们先坐下来再好好谈吧。”

    听闻此言,熊拓微微摇了摇头,随即对那女子、即他视为亲妹妹的芈姜做了一个任由宰割的动作。

    其实芈姜倒也不是想做点什么,她只是觉得,她是以魏人的身份来的,眼前两位虽说是她的兄长,但也是“敌人”,倘若什么都不做的话,她心中会有一种莫名的违和感。

    因此,她前后两次“挟持”了平舆君熊琥与暘城君熊拓,目的就是希望这两位暂时别把她当妹妹看待。

    不过事实证明,这招并不管用,无论是平舆君熊琥还是暘城君熊拓,都没有把她挟持的举动放在心上。

    这不,明明是“被挟持的俘虏”,可暘城君熊拓竟还招呼着芈姜与他们一同饮酒用菜——平舆君熊琥准备了一桌菜肴来接待熊拓。

    “是自作主张的吧?”待等芈姜在桌旁落座之后,暘城君熊拓拿起一壶酒给三人都倒了一杯,笑着说道:“依姬润的性格,他是绝不会让你来求情的。”

    说话间,他不时用目光打量着眼前这位妹妹,似乎是想借此判断芈姜在大梁过得如何。

    得出的结论让熊拓很满意:相比较几年前芈姜那略显蜡黄粗糙的面容,如今的芈姜,十足像是一位大贵族府上的贵妇人,至少气色比当年好了不少,由此可见,这位妹妹在大梁的肃王府也是养尊处优。

    只见芈姜跪坐在熊拓面对,在思忖了一番后,恳求道:“熊拓公子,希望您能够撤兵,退出这场针对魏国的战争。”

    “……”熊拓手中那已端到嘴边的酒盏微微停顿了一下,随即一口将杯中的酒水饮下。

    待咽下嘴里的酒水后,他微微吐了口气,看着芈姜正色说道:“阿姜,我我不止一次提起过,你的父亲熊灏大人,虽然是我的叔父,但我一直以来都将熊灏大人视为亲生父亲一般,感情远胜曾经住在寿郢的『那家伙』……”

    “咳咳。”平舆君熊琥在旁咳嗽两声,打断了熊拓的话,低声提醒道:“公子,慎言。”

    也难怪,毕竟暘城君熊拓的话的确有些大逆不道的意味,竟将真正的亲生父亲、楚王熊胥称作『那家伙』,这要是被有心人捅到楚东,别说楚东的贵族会以此作为把柄攻击熊拓,相信就算是楚王熊胥心中多半也不会舒服。

    不过熊拓却没有理睬熊琥,看着芈姜继续说道:“……因此你要相信,你姐妹俩在我心中,虽非亲妹虽胜过亲妹。”

    “……”芈姜微微点了点头,毕竟她也明白暘城君熊拓对她们姐妹俩的宠溺,若非这位公子袒护包庇,可能她们姐妹俩在十几年就已经死在逃亡巴国的途中了。

    “倘若是别的是,我一定会设法不令你失望,但这件事……”熊拓脸上露出几分为难之色,摇头说道:“为兄不能应允。”

    听闻此言,芈姜心中升起一股失望。

    『难道真的只能……』

    她抬眼看向面前两位兄长,面无表情的脸上,竟罕见地露出了几丝难过之色,让熊拓与熊拓不禁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尤其是熊拓,在他印象中,这个妹妹自从当初在逃亡时遭遇那次追杀后,就仿佛失去了喜怒哀乐,他至今仍然记得,仅三四岁的芈姜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妹妹芈芮,坐在破碎的马车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企图追杀他们姐妹的凶手与他熊拓派出的护卫拼死厮杀,纵使横尸百具、纵使鲜血溅到她幼嫩的脸庞上,亦面无表情,仿佛死人一般。

    想到这里,熊拓暗叹一声,心中不禁有些愧疚,因为他知道,芈姜之所以便变成这样,有八成是因为他的关系——因为他当初受叔父汝南君熊灏的嘱托,待这位如同生父般的叔父自刎之后,忍着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