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不是看到明军已经近在咫尺,觉得不可能再进行第二次射击,他们恐怕就要立即退走了。
  既然明军已经射击完了,现在距离又拉得够近,该是他们的火枪发挥作用了。
  所以,不少哥萨克人立即取下肩上挎着的火绳枪,开始瞄准,然后砰砰砰的射击。
  火绳枪的精准度不及明军手中的燧发枪,而且在奔驰的战马上射击,对精度影响也不小。
  但是,明军的阵形也非常的密集,所以难免的造成了一些伤亡。
  可现在的明军都不是新手了,对空心方阵的领悟也加深了不少,所以不用指挥官命令,后排的士兵都会主动的上前补上前排士兵倒下所留出的空位。
  


第三一六章 明军初战哥萨克骑兵(下)
  看到自己的反击有了成效,哥萨克人的疯狂和嚣张又显露了出来,已经射击过一轮的骑兵知道无法再装弹进行第二轮射击,所以立即将火枪一收,抽出了长矛。
  只要接近明军,他们手中的长矛在战马强大的冲势下,就会轻松的洞穿明军的胸膛。
  但显然他们根本不会想到,明军所用的火枪,外形看似和他们所用的火绳枪差别不大,可很多方面却有着不小的提升。
  首先在装填子弹的速度上就明显要快了不少,他们觉得明军没办法进行第二轮射击。
  但事实是,在他们握紧手中长矛时,明军第一排士兵迅速的举起了手中的火枪。
  已经距离只有十丈左右的哥萨克人顿时大惊不已,但已经避无可避了,也无法再做出反应。
  “砰……”随着一阵清脆的枪声和青烟升腾而起,正准备收割明军性命的哥萨克人又倒下一片。
  明军第一排士兵射击完之后,第二排士兵也准备好了,立即举起火枪,然后毫不犹豫的齐射,然后是第三排。
  经过明军的轮番两轮射击之后,哥萨克人发起进攻的一千人,伤亡超过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三百人左右,连指挥官都在刚才的射击中被击毙,因为他也没想到明军还可以射击一轮。
  哥萨克人惊骇又悲愤的同时,可以确认这个方向上的明军,不可能再进行下一轮射击了。
  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好不容易冲到这里,他们自然不能就此撤退,虽然只剩下了几百人,但现在才是他们哥萨克尽情杀戮的时候了吧。
  所剩的哥萨克人皆是握紧了长矛,继续冲击,而明军前两排的士兵也已经直立起身,并握紧了手中的火枪,将刺刀朝向冲击而来的敌军。
  双方迅速的碰撞在了一起,一时间人仰马翻,而明军的防线也一下子被冲开十多处破口,一些明军士兵直接被冲得飞了出去,几十个哥萨克人冲进了阵中。
  冲在最前的那些人手中的长矛上,还贯穿着一个个明军士兵的身体,让他们发出嗜血般的疯狂狞笑。
  哥萨克人手中的长矛近两丈长,占据了不小的优势,因为其长矛可以先一步刺中前排的明军士兵,而明军士兵手中的火枪加上刺刀都够不着。
  而且,哥萨克人所骑乘的战马明显要高大一筹,冲势也更加凶猛,在冲到近前没有降速的情况下,明军的血肉之躯根本难以挡住。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明军的正面防线被破开了十几处,阵形也混乱了不少。
  虽然明军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凶猛的冲击,但他们却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生死考验,在指挥官的大喊声中,士兵们努力的稳定阵形。
  因为通过一次次实战证明,空心方阵只要努力的稳住阵形,他们依然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已经冲进阵内的敌军不需要正面抵挡的士兵去担心,其他三个方向的第三排士兵立即反身支援。
  “砰砰砰……”一阵枪响之后,刚才还嚣张不已的哥萨克骑兵,还未进一步对空心方阵造成什么破坏,就被优势的明军射落马下。
  不管敌人是死是活,一群明军士兵涌上前去,握紧手中的火枪,毫不犹豫的疯狂刺下去。
  “啊……”还未立即死去的哥萨克人发出凄厉的惨叫,没一会儿,一个个身上被刺得像马蜂窝一般,不成人形。
  看到敌人这般惨死,明军士兵才算是稍稍的出了一口恶气,也算是为惨死的兄弟报仇了。
  随即在命令下,他们又迅速的一转方向,开始支援正面的防守,刚才还未来得及射击的士兵,立即举枪瞄准目标。
  “砰砰砰……”一个个坐在高头大马上的哥萨克人被射落马下。
  而正面与哥萨克人接触的明军士兵,努力的稳定阵形的同时,也发起了凶狠的反击。
  一个明军士兵被敌长矛刺中了腹部,他自知无法再活命,一边口吐鲜血,一边将手中的火枪一扔,然后死死的抓住刺中腹部的敌长矛。
  这个士兵身边的战友见到,目光喷火的同时,毫不犹豫的举枪就疯狂的猛刺。
  即便哥萨克人的战马再高大,再强壮,也扛不住这么多刺刀的猛刺。
  那个哥萨克骑兵猛力的想将长矛抽出来,却发现根本抽不动,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个看似有些瘦小的明军,都已经被长矛刺得鲜血淋漓,眼见活不成了,居然还有那么强的力量。
  还不等他想明白这个问题,他身下的战马一声嘶叫,终于是支持不住的双蹄跪地。
  这个哥萨克骑兵猛的一惊,连忙松手丢弃长矛,准备抽出马刀反击。
  但明军的反击速度可不慢,几个士兵抓住这个机会,一个猛的刺中敌人的腹部,两人刺中其大腿。
  “啊……”这个哥萨克骑兵发出痛苦的嚎叫,身子一歪的倒了下来。
  “扑嗤扑嗤……”他刚一掉落下来,迎接他的就是几柄带血的刺刀。
  这一幕幕在其他各处发生着,在近处发生接战的哥萨克骑兵手中的长矛,虽然不时的能给明军造成杀伤,但是,明军人数更多,且经常首先攻击他们身下的战马,让哥萨克人防不胜防。
  失去战马的哥萨克人战斗力顿时弱了一截,更是双拳难敌四手,一个个被几个方向刺来的刺刀给刺死。
  眼见着胜局就要锁定,随着一阵隆隆声响,原来所剩的一千哥萨克骑兵已经支援过来了。
  其指挥官自然是看到了先前明军的几轮齐射给他的军队造成的伤亡,便知道想要发挥自己军队的战力,就要更接近明军。
  现在花费那么大代价好不容易接近明军发生近战,他自然是想要扩大优势,毕竟为了接近明军阵形,发起进攻的先锋军损失太大了,如果由于兵力原因导致前功尽弃,那之前付出的代价就白费了。
  所以在后方观察的指挥官,便毫不犹豫的将手中的力量全部投入进来,想一举先将明军这个方阵给击破。
  在他想来,只要明军这个方阵一乱,势必会影响到相邻的另一个方阵,到时再将另一个方阵一举击溃是很有可能的。
  


第三一七章 下马步战
  面对敌人一千援军而至,艾能奇立即改变策略,让另一个空心方阵挪动起来,前进一段距离,然后再向旁边的方阵挪移一段距离。
  这样,敌人援军如果去支援,其侧翼就会暴露在己方这个空心方阵的火力之下。
  艾能奇不需要移动太远的距离,就完成了变阵,哥萨克人自然发现了艾能奇的意图,暗恨的同时,只得放弃从正面支援。
  鉴于刚才进攻一个明军方阵付出的代价,他们再傻也不会去进攻另一个完好的方阵。
  在指挥官的命令下,他们迅速的改变策略,绕行到他们正在攻击的那个方阵左侧。
  由于双方在正面已经交战在一起,明军的炮兵也没办法再对敌援军发起打击。
  而这个空心方阵的其他三个方位,由于第三排士兵去支援正面的战斗,所以都只剩下两排士兵。
  在这种情景下,如果敌人千骑发起凶猛进攻,虽然可以给敌方造成不小的伤亡,但己方的方阵恐怕也难以再维持住。
  毕竟,空心方阵虽然对对付骑兵有不错的效果,但并非万能的,何况敌方骑兵也有着不弱的火力。
  于是,艾能奇立即整理骑兵,就待敌人发起攻击时,准备亲率骑兵向其侧翼发起进攻。
  “隆隆隆……”敌一千骑兵迂回到了明军空心方阵的左侧,然后加快了冲击。
  “砰……”
  “砰……”明军两排士兵先后进行了射击,急冲的敌军像下饺子般掉下一片,后面跟上的一些骑兵由于避让不及,被前方侧翻的战马和坠地的士兵给绊倒一片。
  但他们却没有丝毫理会,后面的骑兵及时避开继续前冲,因为他们清楚,只有尽量的避免明军的第二轮射击,他们的伤亡就会减少很多。
  果然,明军没有机会进行第二轮射击了,因为他们迂回过来时,距离明军只有不到三十丈,加上速度那么快,明军士兵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行第二次装弹。
  所以,他们只能放弃,举起手中的火枪应对。
  隆隆隆,这些哥萨克人像疯子一般,面对寒光闪闪的刺刀,居然速度丝毫不减。
  正在这时,哥萨克人看到了侧翼有一片黑影正在快速冲来。
  “明国骑兵……”哥萨克人大惊,他们相信自己以这样的阵势冲锋,是有很大可能冲开明军步兵方阵的。
  但这样的话,自己的侧翼就完全暴露在了明军骑兵面前,而且明军骑兵有几千人,也很可能将自己的阵形冲乱,那就很危险了。
  “转向……”哥萨克人在指挥官的命令下,放弃了冲击明军步兵方阵,改由应对明军即将冲过来的骑兵。
  哥萨克人是非常崇尚骑兵战术的,甚至于不愿意下马作战。
  所以对他们来说,打败对方骑兵也比打败步兵重要得多,于是在这紧要关头,他们毫不犹豫的更换目标。
  这也完全处于艾能奇的意料之外,他本以为对方发现以后,只会派一部分骑兵阻击,没想到是全部转向来应对己方骑兵。
  明军骑兵有三千人,而哥萨克在这个方面的骑兵只有一千人。
  但是,哥萨克人没有丝毫胆怯,他们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他们也向很多敌人证明了自己的强大,东欧平原上到处流传着哥萨克骑兵的威名。
  现在,面对身材更瘦弱,战马也要小一号的明军骑兵,即便一对三,他们也觉得自己的胜率非常大。
  哥萨克骑兵突然改变战术,艾能奇立即一挥手臂,并大喝,“停军,列队……”
  中军大旗立即挥动起来,看到中军旗帜的所有骑兵立即放缓速度。
  隆隆隆,正在前冲的明军骑兵缓缓的停了下来,然后快速的列成三条横队。
  “下马,列队……”艾能奇一声令下,所有骑兵翻身下马,然后快速冲到前方,列成一个三排的横队。
  此时,哥萨克骑兵已经冲到了五十丈内,他们看到明军骑兵翻身下马,弃马变成步兵,惊鄂的同时,顿时露出不屑。
  居然有骑兵主动放弃骑兵的优势,选择不堪的步战,这就像一个人主动丢掉手中的长矛,而选择一柄短刀一样,愚蠢至极。
  其实他们不清楚,明军采用这种战法,是百战百胜,创造出线式战术、空心方阵的光明王唐宁特意要求的。
  唐宁之所以这般要求,自然是通过后世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正史中,在后世的日俄战争中,日本人的处境和眼下明军的情况差不多。
  日本人骑兵所用的战马马种,是从蒙古引进的,蒙古马种本就矮小,引进日本之后又进一步畏缩,变得更小了。
  日本马的肩高只有一米三左右,而对手的哥萨克骑兵战马的肩高一般有一米五到一米六,差一截。
  哥萨克骑兵每人配一支长矛,而日本骑兵则以马刀为主。
  不用打,日本人便知道己方骑兵根本不是对方哥萨克骑兵的对手,所以从不敢正面与哥萨兵进行骑战。
  在至关重要的黑台沟会战中,日军指挥官直接命令将马藏在掩体中,所有骑兵下马作战,利用事先布置的火力将冲过来的哥萨克骑兵杀得人仰马翻,尸横遍野。
  当然,那个时代已经出现了机枪,对密集阵形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但日俄战争还在一战十多年前,壕沟和铁丝网等还没有大规模应用,机枪也没有大规模的投入使用。
  所以日军比对双方骑兵的优劣,选择下马步战应对,得到了同时期和后各国军事家的肯定,说明这种战术是可行的。
  放到如今,唐宁也觉得己方的军队面对这个时代的哥萨克骑兵,同样要尽量避免与其正面对冲。
  在对方接近之前,下马步战以消耗其有生力量,然后再考虑集中歼灭。
  艾能奇贯彻了唐宁的战术方针,在看到敌人舍弃攻击己方空心方阵,将矛头对准己方骑兵时,他立即按照平时的训练,下令骑兵全体下马以步战应对。
  实在是没时间构筑防御工事,不然的话,艾能奇都恨不得挖几条壕沟,再布置上铁丝网。
  因为全军上下,对光明王唐宁几乎都有着迷之相信,所以对唐宁创造出的战术战法,都认真的学习并贯彻了下去。
  


第三一八章 满州骑兵团对战哥萨克骑兵
  面对明军弃马步战,哥萨克骑兵的指挥官也清楚,明军这种密集的线式阵形,威胁还是很大的。
  但是,双方现在的距离已经很近了,如果距离远些,他会考虑改变阵形迂回到明军侧后再发起攻击。
  这样的话,以骑兵的速度,明军很可能反应不及。
  不过现在他不敢冒这个险了,一旦临时变阵,很可能将侧翼暴露在明军的火力之下。
  所以不但不能变阵,还要加快速度冲击。
  “隆隆隆……”哥萨克骑兵风驰电掣,大地都在震颤,迅速的拉近到四十丈距离左右。
  “第一排,预备,开火……”艾能奇大声下令,吹号手立即吹响喇叭将命令传达下去。
  “砰……”一排清烟冒出,一颗颗子弹争先恐后的飞射而至。
  “啊……”一个个哥萨克骑兵翻身坠落,战马嘶叫不已。
  “隆隆隆……”前面的骑兵被清理一片,后面的骑兵继续冲锋,并趁机开枪还击,对明军也造成了一定的杀伤。
  但由于是在飞驰的战马上,所以精度很不好控制,杀伤力有限。
  “第二排,预备,开火……”艾能奇再次下令。
  “砰……”哥萨克骑兵再次栽倒一片。
  “第三排,预备,开火……”艾能奇第三次下令。
  “砰……”第三排士兵毫不犹豫的扣下扳机,哥萨克人又倒下一片,而后面的人也抓住机会用火枪还击,但与明军的杀伤力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艾能奇来不及观察敌军的损失,连忙下令道:“上马,迎战……”
  士兵们将手中的火枪一收,立即找到战马翻身上去。
  “杀……”艾能奇咆哮一声下令,然后加速,向着即将冲来的敌军冲杀过去。
  经过明军三排火枪手的洗礼,哥萨克骑兵豁然损失了过半,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没有退却,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战胜对手,这是他们对自己骑战的莫大自信。
  “杀……”双方的骑兵距离越来越近,一方只有不到五百人,而另一方有三千人。
  “隆隆隆……”马蹄声如雷,隆隆而过,双方的骑兵交错,凶狠的挥舞起手中的兵刃。
  哥萨克骑兵首先都是用长矛直刺,明军中的满州军也是先以长矛应对,而汉军和蒙军则主要是马刀。
  一个个士兵惨叫着从战马上坠落下来,有哥萨克骑兵,也有明军的。
  艾能奇粗略一看,顿时神色大惊,他一眼就看出己方的伤亡明显要大于对方。
  原因也很清楚,敌人手中的长矛太占优势了,己方的满州团中也装备了长矛,但长度比敌人短一截,在这种对冲中,吃亏很大。
  而且敌方的战马也占有不小的优势,个头更高,也更壮硕,冲击力量也就更大更快。
  但现在双方已经胶着在一起,只能硬拼了。
  “二团二营给我顶住,三营迂回到敌侧后,给我杀……”艾能奇咆哮着下令。
  二团是满州骑兵团,一直也以自己的骑战为傲,在刚才的正面冲击中,己方明显吃了大亏,这让他们很是恼怒。
  团长尼堪咆哮一声道:“长矛,投掷……”
  满州士兵手中的长矛短,但短也有短的好处,那就是方便投掷。
  “嗖嗖嗖……”一支支长矛被投掷了出去,这些满州团的士兵,本就是满八旗的精锐改编的,投掷长矛是他们的长项,何况还是在这么近的距离。
  “扑嗤扑嗤……”一支支长矛凶狠的刺中哥萨克骑兵。
  “啊……”不少哥萨克骑兵痛苦的抓住刺中自己的长矛,惨叫着从战马上坠落下来。
  “杀……”尼堪又咆哮一声,带头冲杀出去,边冲边拿出弓箭。
  一个个投掷出长矛的满州士兵取出他们擅长的弓箭开始射击,他们用的都是重箭,射程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近距离的威力非常大,破甲能力很强。
  “啊……”一个个哥萨克骑兵惨叫着倒下。
  如果说哥萨克骑兵的强项是他们的长矛,那么满州士兵的强项就是他们的箭术,如果正面近战,满州士兵稍逊一筹,但是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哥萨克骑兵就输多胜少了。
  当初在军队整编时,唐宁曾经考虑过让弓箭逐渐淘汰使用,因为他非常清楚,随着火器的盛行,弓箭的用武之地会越来越小,完全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他曾经一度准备让军队全部以火枪作为主战武器。
  但他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让善于骑射的满州士兵、蒙军士兵继续配制弓箭。
  因为他们从小都是在马背上长大了,进入军队之后根本不用投入太多的资源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弓箭手,那何必要抹杀他们这种天赋呢?
  弓箭虽然已经慢慢的开始有些过时,但还不至于要马上淘汰。
  既然如此,他就给满州士兵和蒙军士兵将主战武器配齐,满州士兵现在有四种主战武器,火枪、弓箭、长矛和马刀,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
  按照战况不同,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作战武器。如果不是唐宁强令满州士兵每个人都要掌握火枪的使用,恐怕很多满州士兵还更愿意依赖他们的弓箭呢。
  不过还好,掌握火枪的使用比之箭术的练习要容易多了,几个月时间就可以熟练的掌握。
  所以现在的满州士兵,上马可以骑射,下马可以成为优秀的火枪兵,已经比较全能,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了。
  哥萨克骑兵的武器配备可以说也很丰富,火枪,长矛、马刀,但箭术不是他们的长项,所以他们很少配备弓箭。
  在满州士兵发现其缺点之后,尽量不与其近距离接触,拉开一定距离,然后用弓箭进行游斗。
  果然,这一招很克制敌人,在看到有一支明军要迂回向他们侧翼时,哥萨克人再也坚持不住了,仓皇的下令撤退。
  艾能奇大喜,连忙大喝道:“追……”
  满州士兵在尼堪的命令下,一马当先的奋起直追,但是,哥萨克人的顿河马和奥尔洛夫马,明显要比明军的战马优良一些。
  在他们的速度跑起来之后,尼堪他们很难追上,他们先是用弓箭衔尾射击,在距离超出弓箭的杀伤范围后,又迅速的改用火枪。
  奔逃的哥萨克人一个个的坠落马下,更不敢停留了。
  


第三一九章 明军大战哥萨克骑兵(一)
  好不容易摆脱明军,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哥萨克人又发现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迎面杀来。
  已经所剩不多的哥萨克人顿时大惊,根本没心思应战,连忙换了一个方向逃蹿,利用战马的优势艰难摆脱。
  看着敌人就这样逃了,负责迂回包抄的这些明军大为惋惜。
  但也没办法,辽阔草原上视野太好,很难偷偷摸摸的接近。
  而敌方的战马优势比较大,速度和耐力要好上一截,如果敌方有心要逃的话,很难追上。
  明军最终还是没能全歼这支两千人的敌军,但是,也将其狠狠的重创了,粗略估计,对方损失在一千六百人以上,逃走的估计只有四百人不到。
  而己方经过统计,伤亡一千一百余人,其中五百余人战死。
  战死的士兵主要是步兵方阵被敌近前后,被敌长矛刺死,然后是双方骑兵对冲时己方吃亏所致。
  通过这一战,艾能奇也看出了敌我双方的优势和缺点。
  己方的优势是,火器更强大,战术战法更加先进,敌人的大部分伤亡发生在己方步战时的火力齐射。
  缺点是,近战武器有所不及,战马也差上一筹。
  所以要打败这样凶悍的罗刹国军队,就要尽量的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远程攻击武器对其造成杀伤。
  至于敌方的优点,最明显的是其长矛和战马,所以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冲阵优势及贴身近战优势。
  幸亏这次敌军的数量不多,要是他们有同等数量的骑兵发起冲锋,己方的骑兵很可能抵挡不住。
  因为敌军的战马和长矛的优势太大了,一旦蓄势起来,冲击力非常强大。
  当时敌冲入己方阵营中后,明显由于兵力原因,后继乏力,与自己优势兵力胶着在了一起。
  然后己方的满州士兵利用长矛的投掷和弓箭的射击,才将局势扭转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