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郑军水师最主要的火炮是佛郎机,重的弹丸才一斤左右,小点的只有几两。
  即便同样是红衣大炮,郑军水师的红衣大炮相比于新军来说,也只是小口径的,炮弹能达到十斤以上已经了不得了。
  与新军的炮弹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但是,重赏之下,郑军水师的士兵还是鼓起勇气,想着那么强大的荷兰人不一样被他们打败了?
  只要新军水师那些先进的火炮不疯狂开火,他们还是有信心击败这支只有红衣大炮的新军船队。
  双方的交战迅速进入白热化。
  


第一七三章 穿甲弹
  “轰轰轰轰……”新军水师战船右舷处,一个个炮口位置冒出青烟,表明刚才这些炮位都发射了一发炮弹。
  一发超过二十斤重的炮弹落在一艘敌船的甲板上,仿佛天降陨石。
  随着轰的一声,甲板上的三个士兵当场被砸成肉泥,又凶狠的将甲板击穿,落入船舱内,在船舱内疯狂肆虐一番。
  这艘船还不是最倒霉的,另一艘超过五百料的大船上,一发超过二十斤重的炮弹轰的一声砸在船首左上角,砸出一个大缺口。
  炮弹并未停下,继续迅猛的冲上甲板,这个速度飞快的大铁球几乎是横冲直撞的从船首冲到了船尾。
  一路之上,不管是血肉之躯,还是坚硬的阻挡物,皆被其轻而易举的推开。
  撞击声音不断,一个个士兵直接被砸成肉泥,拦杆折断,弹箱被砸碎,甲板上一片狼藉。
  伤员在惨嚎不已,其他未受伤的也是惊魂未定。
  正在这时,两个黑呼呼的炮弹又打着旋的并排冲过来。
  在甲板上的一个士兵根本没时间反应,突然整个脑袋直接飞了出去,鲜血像喷泉一般从断颈处飙射出来。
  但是,炮弹并未丝毫停歇,又轰然掠过,没有直接击中桅杆,但是前桅杆却咔嚓一声断裂开来。
  原来,这两枚炮弹中间居然用一根铁链连着。
  在高速飞射下,这根铁链比之快刀还要锋利,可以切割人体,也能切割桅杆等一切阻碍物。
  这种炮弹,叫着链弹,首要目标就是击断敌船桅杆。
  大战中,桅杆断裂,自然会对整艘船产生巨大的影响。
  还有一种霰弹,就是将数量众多的小弹丸装填进去,点燃火药发射后,这些小弹丸就会像天女散花般飞射而出,没有任何规律。
  一艘抵近到新军大船不足三十米的郑军船只,就硬生生的承受了两发霰弹。
  只有眼睛大小的小弹丸几乎席卷了整个甲板,可以轻松的将人体洞穿。
  一时间,呆在甲板上的士兵和船员,一下子死伤大半,好不凄惨。
  “啊……”鬼哭狼嚎声此起彼伏,鲜血在甲板上不停流淌,渗进船舱内。
  特别是那些极尽想着靠近过来的小船,一炮之下,几乎整船的人都遭了殃。
  因为小船本就比大船要低得多,新军的火炮居高临下射击,霰弹可以轻松将整艘船覆盖,小船隐蔽的空间有限,几乎避无可避。
  有的小船上面携带的火药被引爆,没有炸到新军的战船,反而把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郑芝龙还想着这些小船能够发挥出新军冲锋舟那般效用,也想像上次新军炸毁荷兰战船那般。
  可他哪里知道,黑火药和新军用的炸药是不一样的,黑火药的爆感度要强得多,很容易被引爆。
  而炸药包,被霰弹或者其他实心弹打中也不会被引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新军战船现在的火力强度,比之荷兰人还要强。
  倒不是说这支三十艘的船队装备的火炮比之荷兰人还多,而是战列线阵形可以很好的将新军的火力输出最大化。
  所以,新军水师那看似一条长长的线形,极易被斩断。
  可一番尝试后,郑军水师的士兵感觉这一条线,比之铜墙铁壁还要坚硬,让他们碰得头破血流。
  这不是一条简单的线,而是大海中的一条毒蛇。
  当然,他们的付出也不是没有任何作用,起码争取到了一些时间,让散乱的阵形收拢了不少,整队准备发起更猛烈的进攻。
  正在这时,几发信号弹升空,新军水师长长的线形,仿佛水蛇一般开始游动起来,拉开与郑军水师战船的距离,这是要撤离了。
  好不容易接近到如此近的距离,郑军水师自然不甘心就让新军水师再逃走。
  在一边掠阵的叶大成亲自带着剩下的战船行动了,向另一个方向摆出了一条战列线,这条线刚好和另一队的战列线成九十度左右的夹角。
  此时,郑军水师在向另一队靠近,侧翼自然就暴露在了叶大成这条战列线的视野中。
  “轰”的一声,叶大成旗舰上那门德式88毫米高射炮开火了,这绝对是旗舰上当之无愧的主炮。
  随着一团火光迸出,炮弹几乎是以一条直线横冲直撞的飞射出去。
  第一首敌船的船体前半部分,就像是纸糊的一般,直接被穿透。
  一掠而过,炮弹居然从船体的另一侧飞出,然后以迅猛的速度继续向前飞去,撞到了并排急驶的第二首船的船体上。
  第二艘船也毫无例外的被击了个透心凉,不可思议的是,炮弹依然没有停下,继续向前飞去。
  而这一路上,不缺少挡路的船只,一直到洞穿四艘船,一头狠狠的撞在第五艘船上,才堪堪停下,弹头掉入海中。
  当然,说起来慢,这一切的发生也只是转瞬之间,甚至被击中的五艘船都不确定发生了什么。
  只感觉整艘战船被一股巨力冲击,听到一声暴响。
  整艘船好像被巨力狠狠的推动了一下,航向猛的一个偏移,甲板上的士兵和船员像轱辘一般摔了个七荤八素。
  回过神来,一看之下,发现船体被凿了个对穿,恐怖至极。
  其中相邻的两艘船上的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望一下对方的船,那一个亮堂堂的大洞非常的醒目,脸上皆是充满不可思议的惊惧。
  叶大成不知道自己这一炮击穿了几艘船,但他看到了至少有两艘船被打穿了,所以还是比较满意的,连忙下令道:“继续用穿甲弹。”
  是的,刚才正是一枚穿甲弹造成的效果。
  要知道,88毫米高射炮,在两里左右的距离上,可以轻松的击穿超过一百毫米的坦克正面装甲。
  这些木船在如此凶狠的武器面前,自然像纸糊的一般。
  不过,这是88毫米高射炮第一次在实战中用穿甲弹,原因很简单,只有在这样的大战中,才能够将穿甲弹的威力尽情的发挥出来。
  郑军水师的船队太庞大了,又如此密集,一炮下去,懵也能懵中好几艘。
  如果郑军水师也摆出战列线阵形,用穿甲弹就不划算了,一炮顶多击中一艘敌船。
  穿甲弹主要是穿甲效果,没有高爆的弹片造成杀伤,所以上次与荷兰人的战斗中,就主要用的高爆弹。
  高爆弹用得好,一发炮弹很可能就直接让一艘敌船报废掉。
  飞射的弹片还可以大量杀伤船上人员,而爆燃效果也可能引燃船上的火药。
  荷兰人就吃过这种亏。
  现在情况不一样,郑军水师的船队比上次南澳海战中荷兰人的船队庞大多了,也密集多了,并且是侧舷对着自己。
  高爆弹也许一发可以毁掉一艘船,但是一发穿甲弹却可以重伤好几艘敌船。
  而且郑军水师的船比荷兰人的船小得多,用一发高爆弹才换一艘敌船,叶大成还不乐意呢。
  所以比较之下,他还是觉得用穿甲弹划算些。
  


第一七四章 初战告捷
  叶大成率队突然加入,直接打了郑军水师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损失惨重不说,追击的势头也为之一滞。
  即便有一些漏网之鱼冲破了封锁线,但正在撤离的那支新军船队完全有能力应对。
  此时郑芝龙刚率领近三百艘战船赶到,连忙集合力量向着叶大成这支船队的阵线末端冲去。
  郑芝龙已经摸索出来了,黑虎掏心战术不适合新军水师那种长长的线形阵形。
  如果直接向其阵形中央冲去,反而会受到最大的打击。
  因为向中央冲去,新军整支船队都有很好的射击阵位,郑军战船几乎要承受整支船队的火力打击。
  所以郑芝龙立即改变思路,指挥船队向着新军战列线阵形的后半部分冲去。
  这样的话,其前半部分由于距离和射击位置的原因,就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这无疑削弱了新军阵形战力的发挥。
  郑芝龙所率郑军水师的运动轨迹,自然无法瞒过任何人,叶大成第一时间做出应对,一声令下,信号弹发射,整支船队开始调转航向。
  经过一百八十度转弯之后,郑芝龙所率船队从冲向新军水师后半部分,一下子成了前半部分。
  调转船身后,刚才没有发射过的左舷火炮就可以疯狂倾泄了。
  “轰轰轰轰……”战列线前半部分的射角最好,所以最先发起攻击,硝烟弥漫,炮弹像雨点般砸落而下。
  超过十斤,二十斤,甚至达到三十斤的炮弹轰在船上,砸得木屑纷飞,整艘船都在晃动。
  链弹像飞梭的斩刀一般,将人体切断,将桅杆绞碎。
  霰弹降下的是一片弹雨,将整艘船打得千疮百孔。
  正在冲击的郑军船队,真是被当头棒喝,被打得一阵鬼哭狼嚎。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战列线最前端的战船炮击过后,迅速的成为整支阵线的龙头,一边调整方向游走,一边装填炮弹。
  后面的船只跟上,第一时间瞄准目标,猛烈轰击,然后也跟着前船游走。
  如此这般,一艘接着一艘,既可以保持阵形的完整,又可以保证火力的持续输出。
  在短短的时间内,郑芝龙所率船队便遭到了叶大成所率船队战列线阵形的一次完整洗礼。
  在新军最末尾的一艘战船驶离之后,郑军甚至没有一艘完好的战船冲到新军船队二十丈内,有二十余艘艰难的冲进了这个范围,但已经是伤痕累累。
  大部分已经失去了有效动力,船员和士兵也损失惨重,几乎无力再发起反击。
  可这才刚刚开始,随着一声令下,信号弹升空,叶大成所率船队又迅速一个大转弯调头,游回来又来了一次。
  眼看着新军船队要再次调头重新来过,郑芝龙终于有些扛不住的下令道:“撤退……”
  真是没想到,这看似简单的一条长长的线形,居然有这般妙用,这来来回回,左舷打了来右舷,右舷打了来左舷。
  反反复复,像扇耳光一般。
  新军的火炮威力大,数量多,比之当初打过的荷兰人还厉害甚许,这线形战法不似看起来那般简单,反而甚是高明。
  损失六七十艘船,不但没有破除这种战法,甚至连真正的接近都有些困难。
  损失这么大,而新军损失极小,双方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再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不利,只能先行退走,重新整队再战了。
  郑芝龙退却,叶大成没有追击,因为他看到远处还有其他郑军船只开始汇集,己方弹药也消耗不少,便立即调转航向与另一队汇合了。
  待叶大成离开之后,郑芝龙才派遣一些船只将受伤的船只能救走的救走。
  如果不能救走的,则尽量将上面的人员和物资带走。
  叶大成本来是有机会抓到一批俘虏的,也能缴获一些物资,但他主动放弃了,他现在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抓俘虏,也没多余的人员看管俘虏,还要供他们吃喝。
  不如直接交给郑芝龙,郑芝龙损毁那么多船只,把这些损毁船只上的人员转移到其他船上,势必会给其他船只带去一些负担。
  那本就是郑芝龙的人,他不救都不行,所以叶大成也乐意给机会让他把人救走。
  双方的船队又各自汇合到了一起,也各自粗略的统计了一下损失。
  新军有一艘一千料,排水量三百余吨的船只沉没,是被敌方一门红衣大炮击中了船体下沿,海水涌入,无法补救之后被舍弃的。
  船上的人员伤亡不大,都被及时救起,物资也大部分被转移到其他船上,唯一可惜的是船上的火炮了,因为太重而无法转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沉入海底。
  除了这一艘沉没的,还有三艘受重伤退出战场,另有十多艘受了轻伤,抢修之后影响不大了。
  人员方面,有三十余人牺牲,轻重伤员有六十余人。
  而郑军水师的损失,就要比新军大多了,郑芝龙都一时无法统计损失有多少,粗略估计,损毁的战船恐超百艘。
  如果算上受伤的,至少超过两百艘。
  至于人员的损失,却是无法统计,保守估计超过两千人。
  郑芝龙的心里在滴血,心情也非常沉重。
  似乎有一层阴影无形间笼罩着整个郑军水师。
  郑军水师没再轻易分散开来,继续向着金门岛的方向驶去,对于在后方跟着的新军水师,也没什么心情再管了。
  但叶大成自然不会让他们这般轻松的回去,不时的派出一支船队前来袭扰一番。
  可这次,郑军水师不再上当,摆出防御阵形,边打边撤。
  在郑芝龙想来,虽然这次战斗损失颇大,但是也消耗了新军大量弹药。
  如果回到金门,郑军水师可以得到休整和补充。
  而新军水师想要得到补充,恐怕没那么容易。
  而且,金门海岸多处要地部署有炮台,都是几千斤的红衣大炮,只要新军水师敢靠近,定让他们损失惨重。
  可显然,叶大成既然把郑芝龙引了出来,自然不想让他再安安心心的回去。
  见怎么引诱,郑芝龙都不再主动出击,便只有自己主动了。
  一支由四十艘战船组成的战列线向郑军水师的左侧掠去。
  而叶大成自己,则是掉在郑军水师后方掠阵,只要郑芝龙调头去全力攻击左侧的己方船队,他就可以对其侧翼发起攻击。
  除非郑芝龙分兵,但那样的话,恐怕又要上演一次上一场的战斗情景了。
  


第一七五章 步步紧逼
  面对叶大成的纠缠,郑芝龙不得不应战,只是不再壮着自己数量有很大优势而冒进了。
  即便叶大成一再挑衅,也尽量忍耐,不想再爆发先前那样的大战。
  面对郑芝龙的如此谨慎,叶大成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以现在手中掌握的实力,与郑军水师全面决战,并没十足的把握。
  即便真的取胜了,恐怕新军的损失也不小,这不是叶大成想要的结果。
  最初的计划是,先将郑军水师引离金门,一步步刺激、激怒他们,然后创造机会与其发生小规模战斗。
  利用郑军水师庞大反应迟钝为契机,一步步吞食,削弱其实力。
  一开始计划很顺利,郑芝龙壮着郑军水师的规模庞大,甚至还想着将这支新军水师吃掉,所以被成功的引出了金门。
  一路上,双方也发生了一些小规模战斗,但这些都不痛不痒,直到未时到申时的那场战斗,让郑军水师一下子损失了大小船只一百多艘。
  似乎这一次,把郑芝龙打得有些痛了,变得非常的谨慎,即便叶大成派出船队摆开进攻架式,也不主动出战。
  依然以防御阵形应对,边防守边拉开距离撤退。
  战列线阵形在速度上并不占优势,毕竟是侧舷对着对方,如果对方不应战,一心想逃,还真的有些棘手,不得不经常调整航向追上去。
  因为只有接近到一定距离,才能提升红衣大炮的精度。
  精明的郑芝龙正是看出这一点,所以才不再上当。
  经过先前与新军的正面交锋,他重新评估了自己的实力,觉得凭借现在的力量,想要消灭这次新军水师已经不太现实。
  既然这样,何必还要在远离金门岛的海域与新军发生决战,回到金门岛海域才能更大的发挥郑军的实力。
  如果能够把新军引进中左所(今厦门)附近,那就更好了。
  叶大成不是喜欢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吗?到时候把他引进去,两头一堵,来个瓮中捉鳖,看他还怎么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正在郑芝龙想着这个计策时,突然听到一阵轰轰声响从远处传来,硝烟和火光在远方海面上升腾起来。
  “怎么回事?炮火怎的这般密集?难道叶大成发起了全面进攻?”郑芝龙惊疑的问道。
  没有多久,消息传来,身边一个参将汇报道:“新军一支船队直接插入我方后队阵营,想将我船队西南角六七十艘船分割下来消灭掉。”
  郑芝龙目光一凝,“叶大成狗急跳墙了,他想干什么?”
  但不管怎样,已经有一支新军船队插入阵营中了,郑芝龙自然不能视而不见,而且这也是一个可以将对方消灭的机会。
  “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牵制着他们。左右两翼立即迂回到后方,将其包围,集中力量将其消灭。”
  此刻,新军一支由四十艘超过一千料的大船组成的编队如一条长蛇般,已经凶狠的插入郑军水师尾部侧后方,两舷的火炮汹涌的开火。
  郑军水师根本没有想到新军突然会有此举,顿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离得稍远些的船只甚至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情况,依然按照原命令继续撤退。
  离得近些的船只连忙调头支援,但是没有统一指挥,所以基本上是各自为战。
  可是,还没等更多的战船调头支援,叶大成亲率新军水师主力已经出现在了郑军水师的左侧,发起凶狠攻击。
  有力的策应了那支新军船队,让其成功的将郑军水师阵形西南角的六七十艘船给切离开来。
  叶大成一声令下,自己所在的这支船队立即调头,如一条长蛇般游向这支小股郑军水师左侧。
  新军水师两支船队如两条毒蛇,两条线形形成一个约七十度的夹角,一个向着西南方向,一个向着东南方向。
  “轰轰轰……”两支船队游走之间,侧舷的火炮凶猛的输出,凶狠的砸向这支小股郑军水师。
  这支不到七十艘战船的郑军水师船队,阵形本就有些松散,而且船只大小参差不齐,火力配备参差不齐。
  现在又要应对两个方向,百余艘新军战船的凶猛围剿。
  火炮数量是他们的几十倍,炮弹仿佛雨点般砸下来,他们的反击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一艘艘船被打得木屑纷飞,火光四起,目光所及处,有的船在燃烧,有的船在缓缓下沉,还有的船像无头苍蝇般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躲避。
  终于,炮声渐歇,原来是新军水师那两条长蛇终于游走了,留下一片狼藉。
  虽然这支被切割开来的船队没有被全部消灭,但已经损失了大半,一些落水的船员和士兵在拼命的呼救着,伤员躺在甲板上哀嚎,还有更多的人焦急的救火。
  直到新军水师的船队拉开了一段距离并汇合,郑芝龙的战术还没有布置到位,计划自然落空。
  这也是郑芝龙第一次指挥这么庞大的船队,他也深深的意识到这样一支庞大船队的调度,是如何的困难。
  但显然,新军水师各种命令和指挥的传达,比他郑芝龙要迅速多了,这在无形中就占了莫大的先机。
  郑芝龙既悲愤,又无奈,明明有好几次机会可以重创新军,就是由于命令传达和船只调度不及时,将大好机会白白浪费掉。
  也许叶大成正是看准了这点,才这般肆无忌惮吧。
  又吃了一个大亏,郑芝龙更谨慎了不少,让整支船队的速度放缓,以便应对新军随时可能的突袭。
  叶大成既然占到了这种便宜,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再找机会下手。
  双方在大海上纠缠不清,一直到了晚上。
  另一边,唐宁与老对手郑鸿逵在佛潭对上了。
  佛潭背靠佛潭港,看唐宁摆出的阵形,似乎要背水一战。
  郑鸿逵很惊疑,斥候已经获悉了不少有用信息,新军南澳水师主力已经与己方水师主力在海上交战。
  佛潭东面是佛潭河,南面是佛潭港,只有北面和西面还有路可退。
  可是这两面已经被他郑鸿逵的一万多人给堵住了,而且还有从敦照港增援过来的援军,加起来兵力至少是唐宁的三倍以上。
  郑鸿逵很想发起全面进攻,一举将唐宁这个罪魁祸首给拿下,但是有了之前的一次次失败,他是真的没有任何把握。
  之前还是据坚城而守,现在之于野战,胜算更小了。
  所以,郑鸿逵的策略时,不惜一切代价将唐宁拖在这里。
  只要不让他逃掉,等水师取得了海上的胜利,就可以从海上夹击唐宁。
  到时候,任凭唐宁再厉害,也是插翅难逃。
  


第一七六章 金门巨变
  郑鸿逵不急着进攻,唐宁似乎也不着急,本来在天黑之前还可以打一仗,但双方都没有动。
  是夜,郑鸿逵派了千余人袭营,结果中了埋伏,大败而回。
  于是他立即消停了,不敢再趁夜偷袭。
  翌日一早,唐宁让炮兵向郑鸿逵的阵地发射了五枚炮弹,吓得郑鸿逵立即退军五里开外。
  他的主阵本就与唐宁部相距十五里左右,现在已经拉开到了近二十里了。
  其实,他哪里又知道,即便是相距二十里,也在唐宁部火炮的射程范围之内,只是唐宁懒得浪费炮弹罢了。
  之所以发几炮,也确实是想吓唬吓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