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30-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数百人。而花了大价钱的雇佣军,因为遭到了对方骑兵部队的重点打击,跑回去的不过二十来人,而且他们还丢弃了所有的大炮和其他武器。
  而在另一个战场是,依靠一个回马枪,李昌盛也打败了追出来的土著军队,并再次对瓦努寨发起了攻击。不过攻坚即使对于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对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对于华人民团来说就更是如此。所以,战局反倒是僵持了下来,直到蒋家庄之战中被缴获的四门6磅炮出现在了战场上之后,情况才开始发生了改变。
  因为急于逃跑,雇佣军们在抛下大炮跑路之前并没有花时间来破坏这些大炮。所以这些大炮完整的落入了华人手中。事实上,这四门炮的威力虽然明显的大于那些三磅炮,但在面对瓦努寨的有相当的坡度的,相对低矮的寨墙的时候,也不见得特别好用。不过这些火炮的出现对土著们的士气的打击却非常大。它们证实了,在另一边的战场上,土著军遭到了重创的传闻。
  而且此后华人们开始围着寨子挖长壕的做法更是让寨子里的守军乱成了一团。寨子里的存粮有限,要是被长期围困,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寨子里的土著们趁着长壕还没有完成,就赶紧跑了。
  瓦努寨的失守使得土著的局面进一步恶化,华人民团趁势进攻,又连续夺去了五个村庄,将马尼拉附近最为肥沃和土地基本上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
  ……
  阿奎拉总督终于等到了他的继任者,因为此前的失败,他理所当然的失去了马尼拉总督的位置,如今国内派出的新的总督,终于赶到了马尼拉,跟着他一起过来的,还有一支新的舰队。显然,虽然如今欧洲的局面非常麻烦,但是考虑到菲律宾的重要地位,趁着英国人国内发生内乱的机会,西班牙还是为保住它做出了尽可能的努力。
  这支舰队由四条巡防舰和两条重达一千多吨的战列舰组成。虽然数量不算太大,但船只的状态都不错,都是比较新的新船。两条战列舰在吨位上虽然都不如奋进号,但是装备的火炮数量却更多。(当然,付出的代价就是航速和抗打击能力都不如奋进号)所以,在面对奋进号这样的怪物的时候,也不至于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了。
  “阿奎拉先生,您马上就要回国了,我想您在这个时候,一定有一些忠告给我吧。”在送别阿奎拉总督的晚会上,新任的总督弗朗哥这样对阿奎拉说。
  阿奎拉虽然因为战败被罢免,但是在西班牙国内,阿奎拉所属的派别却在国内占据了优势。所以被派来接替他的弗朗哥在政治上和阿奎拉是属于同一个派系的,甚至于他本人和阿奎拉还有一些亲属关系。
  “啊,弗朗哥。我该说的已经跟你说过不止一次了。”阿奎拉叹息道,“总之,就是对中国人提高警惕,尽可能和他们维持和平,但也要随时准备和他们开战。弗朗哥,你带来了一只强大的舰队,这很好。但是这支舰队的到来并没能真正改变海上的力量对比。如今在海上,力量对比依旧是对我们不利的。我的兄弟,你不要激动,我知道你带来了两条强大的战列舰,但是你要知道,远东的海战和欧洲是不一样的。在远东,我们的对手拥有更适合袭击航线的军舰。而他们本身,却没有太多的航线需要保护……”
  “怎么会这样呢?难道他们不依赖于和欧洲的贸易吗?”弗朗哥问道。
  “整个的大明帝国,对于贸易的依赖性很小。不过具体到我们的对手,他们对于贸易的依存度倒是很高。只是……在他们和欧洲之间的贸易线上,跑着的不是我们的商船,就是荷兰人或者是葡萄牙人的商船。所以如果我们要切断这条贸易线路,那就意味着我们要同时和中国人、荷兰人开战。我们的力量很难做到这一点。你知道巴达维亚的防御做得不错,即使有两条战列舰,我们也很难迅速的拿下它。而英国的内乱,让荷兰人能调到远东的力量也比我们更多。当然,他们还有一条和日本的贸易线路,这条贸易线路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而且在这条线路上跑的都是他们的船。但是日本在北方,在这条航线上,我们没有任何基地,要切断这条线路,我们要航行上千海里,中途除了某些无人岛上的淡水之外,我们得不到任何其他的补给,也没有任何可以停靠的码头。该死的,那些中国人却能在荷兰人那里得到补给,而且我知道,他们最近在南方一些的某个地方建设了一个新的港口。另外,你也知道,马尼拉的码头并没有维修战列舰的能力。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在远东,战列舰几乎成了一次性的军舰,一旦受损,就很难恢复战斗力。而敌人的舰艇在航速上都优于我们的战列舰。我们很难在海战中击沉对手。也许第一次海战中,我们还占有上风,我们的战列舰以轻伤为代价,重创了他们,但是最多一个月,那些被重创的中国军舰就会再次出现在海上,而我们的战列舰的轻伤却都还没好呢。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几次战斗,海上的优势就会不可避免的落到他们的手中。而要切断他们和日本的航线,就自然更不可能了。”
  “我的兄弟,如今马尼拉的局面让我非常担忧。”阿奎拉喝了口酒润了润喉咙接着说,“如今马尼拉城外的那些中国人占据了大片的肥沃的土地,而且不断地建起堡垒。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每个人的手中都有枪支。这使得我们几乎很难把他们怎么样了。而已他们为依托,那些中国人也就有了长时间围攻马尼拉的可能。在这段时间里,我尽可能的加强了马尼拉的防御,而且努力的支持土著和中国人对抗,不过,那些土著毕竟是土著……而且他们也不可靠。我的兄弟,如果说,我还有什么建议的话,我想也许有这么几条……”
  “阿奎拉先生,您说吧。”弗朗哥说道。
  阿奎拉点点头说:“首先,我们的士兵的装备必须要加以更换。你知道,我们的士兵还在用着老式的火绳枪。是的,即使在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军队也还是在用火绳枪。但是在远东,情况已经不同了。在如今,虽然大多数的远东国家还都在用纯粹的冷兵器,但是我们的对手,中国郑家那边却早已是全部使用燧发枪了,甚至于就连马尼拉城外的那些华人,他们手中也都是清一色的燧发枪!真见鬼,这些华人平民,手中的武器甚至比我们的军队手中的都好。燧发枪对于火绳枪的优势你也是知道的,所以,如果国内还想保住马尼拉,就必须尽快给马尼拉装备燧发枪。此外,战争一旦爆发,马尼拉的防御工事倒是足够坚固,但是马尼拉的驻军人数却不太够。尤其是在面对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对手的时候。此外,在远东,高航速的袭击舰也许比强大的战列舰更重要,而一个能制造这样的军舰,并对战列舰进行修理包养的船厂也非常重要。这都需要国内的大力支持。你可以把这写要求写在信件里,我很乐意帮您带过去。”
  “可是这需要很多钱,国内未必愿意拿出这么多钱来。”弗朗哥说。
  “如果他们不愿意拿出这些钱,那就意味着可能损失更多的钱。”阿奎拉回答道。


第二百四十三章 谋划(2)
  “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在远东的人太少!”阿奎拉最后用这样的一句话结束了和弗朗哥的交谈。毕竟如今马尼拉的事情已经不是他需要继续考虑的了。
  一天之后,阿奎拉搭乘了一条巡航舰前往墨西哥,他将取道墨西哥回欧洲去。相比向西绕过整个的非洲大陆,包括风浪汹涌和好望角的航线,从这条路走,倒更方便一些。
  ……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1641年的三月。乘着信风,又有几条西班牙船只来到了马尼拉,紧接着在马尼拉的郑家探子很快就发现西班牙人开始在马尼拉炮台附近挖掘新的船坞。
  只不过这个时候,郑森却没有空闲去管这件事情,因为他接到了郑芝龙要求他立刻回安平议事的命令。
  “黄台吉这不过是大凌河之战围点打援的故技。贸然出兵,不但保不住锦州,我估计就是洪督师的十余万大军也未必能有个什么好结果。”坐在飞燕号的船舱里,郑森看孔璋已经看完了手里的书信,便对他这样说。
  “大木,若果你来指挥,这一仗你打算怎么打?”孔璋问道。
  郑森听了笑道:“我也不是谦虚,你说我区区一个廪生,如何能统帅九位总兵麾下的十余万骄兵悍将?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又不是真的让你上,只说如果你是洪督师,你如何打?”孔璋睁大了眼睛,对郑森的推脱之辞显然不太满意。
  “半圭兄,我要真是洪督师,这会儿估计真要愁死了。难呀!”郑森长长的叹了口气道,“你看,洪督师手中如今虽然有九位总兵,十五万大军,但其中真能打的却并没有多少。就是这能打的里面,洪督师真正能指挥得动的,怕也只有他的那几个旧部。其余多是挟持私虑,拈轻怕重之徒。正所谓‘军合力不齐’,如何打得过鞑子。单单就军事上来讲,当下之计,首先是拖延,最好能先拖到四五月份之后,沿海海冰都化了,同时粮食也准备好了,然后将这十余万大军集中成一团,沿着海岸缓缓推进。如今我大明在陆地上虽然不太打得过鞑子,但在海上,还是占优势的。家叔这次也在九总兵之列。家叔虽然善战,但在陆战中,对上鞑子,却还是吃了亏的。若是大军沿海行进,与海上相互掩护,至少粮草什么的有保障得多。这样缓缓推进到锦州,然后再选一处海岛或是半岛,以为屯粮之所,派兵守好。又建起码头,以为退路,然后再缓图进取。鞑子人少,慢慢的对着死人,他们耗不起。说不得就能解围。只是,这计划说起来是一回事,真的干起来,却又是一回事,多半还是没有什么卵的用的。”
  孔璋听了,奇道:“我听大木你的计划,虽然颇有点畏敌如虎的味道,但是想想应该还是可行的,怎么会没有什么用呢?”
  “我能想到的,洪督师多半都能想到,只是有些事情,却不是洪督师能控制的。而这个计划,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却是洪督师也无法解决的。”郑森摇摇头道。
  “什么问题?”孔璋赶忙问。
  “没啥,就是朝廷没钱罢了。”郑森摊开双手笑道。
  ……
  这次郑芝龙召郑森回去,最主要的事情还就和即将开始的松山之战有关。在原本的历史上,我大明就是在松山这一场赌国运的大战战中,断送掉了最后的有点战斗力的部队,从而断送了大明近三百年的国运。在这个时空里,这一战照样发生了,在去年晚些时候,黄台吉就像历史上一样包围了锦州,从而揭开了松山之战的序幕。
  不过在这个时空里,有些事情和松山之战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在历史上的八总兵十三万大军变成了九总兵十五万大军。其中又多了郑森的二叔郑芝虎这么个总兵。
  郑芝虎如今担任着登州水师总兵,手下乱七八糟的船只水手什么的加在一起,也差不多有一万多人。这些年来,我大明军队被建胬各种花样吊打,只有郑芝虎的队伍,倒是时不时的可以出去欺负一下建胬的渔民(其实主要都是朝鲜人)。虽然在上次建胬破关的战斗中,郑芝虎的兵在岸上也被建胬吊打了,但是这也证明了郑芝虎“敢战”,在我大明的将领中,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品质了。再加上郑芝虎和洪承畴是老乡,郑家和洪家的关系也很密切,这些年来,在北方的很多买卖,也扯过洪承畴的虎皮。所以当洪承畴受命去救锦州的时候,就拉上了郑芝虎。在洪承畴看来,除了他的那些老部下,比如曹变蛟等人之外,郑芝虎也算是可靠一点的力量了(至少和以善于坑人著称的关宁军相比是这样)。
  郑芝龙知道,这一战非同小可,在得到消息后,就赶紧派人去把郑森召回来商议此事。
  “爹爹,这一战我大明兵将不过十五万,建胬那边多半要发倾国之兵,怕也有十来万人。我大明的十五万人,要是打的过十万建胬,这建胬早就该被灭了。这一战怕是多半不行。不过二叔那边倒是不用太担心。我想洪督师之所以要带上二叔,多半也是准备用二叔的水军来转运粮草什么的,并没打算让二叔带人打头阵。二叔只要时刻和船队待在一起,就绝对不会有什么危险。爹爹要是还不放心,还可以从济州岛调一千人的模范军去给二叔当卫队,这样就更万无一失了。”面对郑芝龙的问题,郑森想了想这样回答说。
  “不行,这模范军不能给你二叔指挥。”郑芝龙却摇了摇头,“你二叔这人,就是个人来疯,从来都是个惹祸精,又从来吃不得亏。他上次在鞑子那里吃了点亏,一直耿耿于怀,总想着报复。他手上要是有了一千多人的模范军,天知道能弄出什么乱子来。再说你二叔是个实在人,不像其他的那些家伙那么奸猾。如今这军中,奸猾的家伙实在是不少。关宁军的那帮子家伙不说了,那是出了名的。还有那个王朴,也是个奸猾的家伙。你二叔和这些人一起,保不住就要吃亏……嗯,阿森,最近台湾没什么大事吧?”
  听到这一问,郑森知道,自己的这个老爹大概是想要把自己派过去给二叔帮忙,便回答道:“最近也就是有一款全新的火枪,还有一款钢炮在试验,除此之外,台湾也没有太多的事情。不过爹爹,西班牙人在吕宋那边倒是有些动作。”
  西班牙人的动作,郑芝龙也是知道的。
  “西班牙人如今在建船厂,看规模也不算小,你觉得他们在想什么呢?”郑芝龙问道。
  “爹爹,今年西班牙人从欧洲又派了一支舰队过来,其中还有两条二等战舰,单论大炮,这军舰上的大炮比我们的还多不少。不过西班牙人也明白,他们没有快速维修这样的级别的军舰的能力,真要打起来,他们的那两条战舰也就是用一次就大半年没法用的货。靠这个是没法和我们争斗的。所以他们才急匆匆的建起船厂来。不过这船厂真要建好,还要一段时间,短时间内,西班牙人还不至于闹出什么大乱子。至少在船厂建好之前不会。”郑森回答说,“等他们的船厂建好,我们在琼州的高炉就该出铁了,然后我们的军舰就可以换钢炮了,到时候,他们在海上一样不是我们的对手。”
  “大木,西班牙人会不会直接就在马尼拉造船,学着我们造一些快船,到时候可以袭扰我们和日本的航线?”郑芝龙又道。
  “要造新船,就要有大量已经风干好了的木材,真要大建,怕是还要等几年。”
  郑芝龙听了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那你就自己估摸一下,带上几条船和卫队,先到你二叔那里去走一遭吧。”


第二百四十四章 袭扰
  在接下了郑芝龙的这个任务之后,郑森第二天一早就动身赶回台湾。在台湾郑森又呆了几天,在这几天里,郑森一方面将今后一段时间的事情安排了一下,另一方也是在让军舰最好准备。
  几天后,郑森搭乘着刚刚服役的“破浪”号巡航舰前往登州,而在两天前,刘德就已经乘坐飞燕号赶到北方去了。“破浪”号是在和西班牙人的上次战争之后服役的一款新型巡航舰。相比此前的几条缴获自荷兰或是西班牙的巡航舰,这条全新设计的巡航舰充分的展示了郑家舰只的浪费吨位的传统,这条巡航舰重达一千五百吨,放在欧洲,这都够一等战舰的标准了。但这么大的一条军舰,郑家海军居然只给它配备了一层炮甲板,十六门火炮,考虑到舰首和舰尾各有一门炮,能向着同一侧开火的火炮甚至只有区区七门,这甚至都不比一般的武装商船多多少。
  当然,以此为代价,这条军舰也获得了更大的载货空间,更高的航速,更坚实的防御。在后世,这种军舰甚至有着这样的一个名声:“史上最佳海盗船”。它的火炮的确不够多,但是如今装备的18磅炮也足以在足够远的距离上击穿大部分的军舰和所有的商船,(而在后来,钢制火炮的使用使得它们的威力进一步上升)而它坚固的防御也足以抵挡住当时绝大部分的火炮的攻击,至少这个时代的其他的巡航舰上面的火炮几乎都无法击穿它的肋材。而更大的空间,则意味着它能携带更多的士兵,这有利于在打瘫了对方之后的登船战中占据上风。而更大的空间同样意味着这种船能长时间的在海上巡航搜索目标,意味着可以装下很多抢来的货物。
  半个月后,破浪号抵达了登州。郑森下了船,就有一队亲兵迎了过来。带头的两个人一个是郑森的跟班刘德,还有一个是郑芝虎的亲兵队长郑勇。
  “勇叔,我二叔在哪里?”郑森向前来迎接的亲兵队长道。
  “小人可不敢当少将军这样称呼。”郑勇赶忙道,“二将军本来也要来的,只是刚刚有客人过来,所以……”
  郑森听了,点了点头道:“不知道是哪位客人。”
  “却是吴襄吴大人派来的人。”郑勇赶忙回答道。
  郑森点了点头,也不再多问。郑森知道这吴襄和郑家也算是熟人了。他是祖大寿的妹夫,后来的大汉奸吴三桂的老爹,靠着祖家,很快就因功当上了总兵,大凌河之战,身为锦州总兵的吴襄临阵脱逃,被罢去了官职,下了一段时间的狱。然后到了登莱之乱的时候,又跟随祖大弼,戴罪立功(其实也没立下什么功劳),官复原职。不过此后这人到没有认认真真的带兵了,而是作为辽东将门的重要代言人,负责起了各种生意买卖。因为生意的事情,和郑家倒是打过不少交道。
  郑勇便领着郑森,进了郑芝虎在登州的府邸先安顿下来。又过了一阵子,郑森就听见有人在喊:“阿森已经来了吗?阿森已经来了吗?”
  郑森赶忙出门去,就见郑芝虎正大步流星的过来,赶忙下拜道:“二叔!”
  “唉,一家人,客气个啥子!”郑芝虎一把拉住了郑森的胳膊,“阿森呀,你来了好呀,你来了,我就轻松好多了。要说这北边真不是人呆的地方,又冷,那些鞑子又不老实,天天胡闹的。”
  “二叔,刚才您有客人?”郑森问道。
  “嗯,是总兵吴襄的一个师爷。”郑芝虎回答道,“吴襄这老小子想要从我们手上借些‘红夷兵’。还有,他还想要向我们买一批红夷铁甲。”
  上次满清破关,静海之战之后,郑家很是卖了一些清军的人头。而在各路军头中,最有钱的关宁军买的人头也最多。所以郑家手里有一支很能打的红夷兵的事情,吴襄的心里其实是有数的。
  “他们想要借兵,怎么着,他们还真的想要解锦州的围?”郑森道。
  “那当然,锦州那里被围住的祖大寿是他的亲戚嘛。他们开出的价钱倒不低,阿森,你觉得这事情怎么样?”郑芝虎说。
  郑森想了想道:“这事怕是不行。他们关宁军打仗的风气不好。老实说,关宁军要是肯认认真真的打,也不是不能打。只是二叔,你也应该听说过,关宁军最会的就是临阵脱逃什么的。就那个吴襄,就不止一次的玩过这一手。上次在大凌河,也是为了救祖大寿,他就玩过一次临阵脱逃!孩儿到不担心建胬,反而是担心那些关宁军,他们会不会拿我们的人在前面拼命,一旦局面不好,他们就先跑,把我们的人丢在那里顶缸。这却不是钱的问题。不过铁甲倒是可以卖给他们。二叔,如今洪督师和朝廷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洪督师和朝廷?”郑芝虎笑了笑道,“阿森,我们先进屋子里面去谈。”
  两人一起进了屋,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刘德赶忙上来倒上了茶水。
  郑芝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道:“我正要跟你说呢,前几日,督师突然找到我,给我下了一道袭扰鞑子后路的任务,要我从这个月底就开始干。”
  “二叔这些时间以来,不是一直在袭扰鞑子吗?不知道督师这次打算让二叔管些什么?”郑森又问道。
  “这次可不一样。阿森,你也知道,以前你二叔的袭扰,不过是到那边去欺负欺负鞑子的渔民,但是这一次,洪督师的意思是最好你二叔我能带上一支队伍,把鞑子在辽南或是辽东的那个城池给拿下来,最次,也是要派兵到金州城下面去转一圈,也算是围魏救赵。说起来也是你二叔我自己惹出来的麻烦。”郑芝虎叹了口气道,“两个月前,你二叔我带着船队,到朝鲜沿岸去转了转,顺手去抢一些朝鲜女人回来。不想却碰上了鞑子派到朝鲜的使者。你二叔我当然不能放过他们了,就顺手把这些鞑子的脑袋带了回来。结果,督师知道了,一下子就想起了当年毛帅还在的时候的事情。那个时候,鞑子要是像这样在辽西用兵,那辽南辽东那边肯定要出乱子。于是就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洪承畴的这个构想倒是大大的出乎了郑森的预料,如今在海上,满清的力量早就不复存在了,而满清的主要兵力也都集中到锦州去了,在辽南或者辽东原本属于东江镇的地盘上发起登陆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这么打光靠郑芝虎的那点水营可不行,他的水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