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30-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蛭飧鍪焙蛩妥拥苋ソ邮芙艏本屡嘌担呛苡锌赡苷娴囊⒖塘毂髡剑铣峭废咨砣サ摹;实畚柿撕眉副椋蝗嘶赜Γ缓玫忝耍骸俺晒ü慵业淖拥苁遣皇歉盟屠唇蓿俊钡饬轿煌豕赐拼撬担骸拔颐堑亩幽炅浠固。 逼渌逆饴砻且踩家陨硖宀缓谩⒆手舒宥鄣壤碛赏拼牵挥墟饴砉拦淘敢獾焦蛹嘟邮芙艏迸嘌怠4耸保仓挥兴谝桓鎏岢隽苏飧鲈谡紊喜徽返闹髡拧T谠镜睦飞希钭猿善瞥呛螅馕绘饴砣易苑俣馈
  “爱卿说的有道理。”崇祯叹了口气道,“只是这事情最好还是要由朝臣们提出来比较好。”
  巩永固下拜道:“左中允李明睿,都察御使李邦华都是忠良,如果陛下允许我去和他们谈谈,他们应该会上书请求陛下南迁。不过……”巩永固顿了顿又道,“关键时刻,陛下还是要乾纲独断!”
  “嗯,”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朕知道了,你去办事吧。”
  巩永固又拜了一拜,退了下去。
  “王伴伴,你怎么看?”等巩永固退下去了,崇祯又转头向王承恩这样问道。
  “奴婢也觉得陛下应该早做决断。”王承恩也这样回答道。
  第二天,崇祯皇帝果然收到了左中允李明睿的奏章,在奏章中,李明睿明确提出,京城已不可守,皇帝应该马上幸南京。
  “好,好,好!”看着这份奏章,崇祯猛地站起身来,满脸通红,在书房里转了几个圈子,然后道:“去把陈首辅找来,看看他怎么说。”


第四百零九章 兵临
  内阁首辅陈演回到家中,让人叫来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你们准备准备,立刻离开京师,到南京去。”陈演坐在太师椅上,眯着眼睛向两个儿子道。
  “爹爹,这么急,这是有什么事情吗?”大儿子问道。
  “没什么,只是朝廷如今的局面稍微有点危险,所以为父要把你们先送出去罢了。”陈演很平静的道。
  “难道闯贼真的要打来了吗?”小儿子紧张地问,“那爹爹为什么不走?”
  “爹爹身为朝廷首辅,哪里能在这种时候走?”陈演睁了睁眼睛,“如今京师的确危险,但是闯贼未必能知道京师的虚实,未必便敢来。而且朝廷已经开始急调吴三桂带兵入卫了。动作快一点,京师稍微守一守,就有援军了,又有什么可怕的?”
  “啊?爹爹不是反对调动吴三桂的吗?而且,既然没有危险,爹爹又为何让孩儿等人到南京去?”大儿子惊讶的问道。
  “此一时,彼一时,当时宣大都还在,自然不需要调动边军入京师。自古以来,边军进入京师,都不是什么好事情。说不定就会弄出什么乱子。你们让忠顺去和凯申的人联系一下,让他们护送你们走,家里的银子还有田契都带上。”陈演摇摇头道,“今日万岁召见我,说是有人提议迁都。这真是奸臣!如今的局面下,若是圣上先走了,京师顿时便没法收拾了。便是要南迁,也不能这样草率!朝廷上,文武百官这么多……那里是说搬走就能搬走的?”
  陈演是非常的反对迁都的,这里面的理由却不仅仅是他如今嘴巴上说的那些。首先南京是东林和复社的地盘,真要迁都去了南京,那他一个北方人,在那里哪还保得住首辅的位置?其次,所谓“文武百官这么多……那里是说搬走就能搬走的”指的其实并不是官员机构。我大明在南京基本上有完好的一整套的机构呢。这里一时间搬不走的,还包括北京的那些文武百官的家私。就是陈演自己,家里也有好几万两白花花的银子,还有各地的田产,各种生意,那里是说搬走,就能搬走的?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中,陈演因为耽误了召集吴三桂进京护驾,被罢去了首辅的职务,当时他就打算离开北京南下的,只是家里东西太多,还没来得及运出去,李自成就把北京城给包围了,然后他就守着这些银子,等着李自成进城。然后落在了刘宗敏的手里,先是被敲剥出了4万两银子,后来又被李自成所杀。
  “那陛下要南迁,爹爹是什么态度?”大儿子又问道。
  “我对陛下说:‘自古以来,南迁之国,有能复济者乎?’陛下半天说不出话来。我又说:‘当年南渡的那些朝代,最后都落得什么下场,后世的人都如何评价他们,陛下不知道吗?当初土木堡的时候,若是景泰皇帝南渡了,如今大明是什么样子?若是陛下和文武百官都走了,北京城就断断没有还能守得住的道理。北京一丢,朝廷每年花费巨万养出来的关宁军便孤悬一处,到时候,他们不是向建胬投降,便是要向闯贼投降。这样一来,国家就真的不可收拾了!’,陛下听了,只是叹气,看起来不像刚刚提起这事情的时候那样坚决了。明日我再引导群臣进言,反对南迁,陛下就算再想要南迁,也不能一意孤行吧?”陈演道。
  对于得到群臣的支持,陈演是相当的有把握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皇帝镇守北京是我大明的政治正确,也因为大多数大臣,也有着和陈演一样的需要。就算要南迁,他们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转移个人的产业。
  “爹爹,我明白了。”
  ……
  崇祯脸色苍白的回到了后宫里,周皇后迎了上来。
  “陛下昨日让臣妾收拾行李,臣妾已经安排下去了。不知道……”周皇后说到这里,突然看到崇祯脸色不对,便住了口。
  “先不要急,慢慢准备。”崇祯道,“今日我已经发出诏书,调山海关的军队入卫京师了。也许,我们用不着急着走了。”
  ……
  大同,总兵府。
  李自成大大咧咧的坐在总兵府的大厅里,对身边的刘宗敏笑道:“狗日的姜瓖,打仗不行,练兵也不行,造的这处府邸倒是阔气得一塌糊涂。你们看看,这狗日的府邸,比起福王那个大胖子,差得也不算远了。”
  “我觉得还是比不上福王的府邸。”刘宗敏道,“但是和一般的王府比,真的也不算差了。要说难怪这家伙的兵都是这种德性,钱都花在这种地方了。奶奶的,要不是天下都是这样的狗官,当年我们也不会……”
  “要不是有这些狗官,我们也不会有争天下的时候。哈哈哈哈!”李自成却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眼泪却又流了出来,“我全家人,都被这些狗官们弄得饿死了。老子要是不造反,也早就不知道埋到哪里去了!狗日的,天天征税,天天征税,说是要养兵打鞑子,打一回输一回,我还想着这鞑子真是三头六臂,如今想来,那里是打不赢,全是因为钱都被这些狗官花在这种地方了!要不然,以天下之大,怎么会打不过这么一个小小的东胬!”
  “要说我一家人,我的几个兄弟,两个是饿死的,还有两个是在抢大户粮食的时候被打死的,还有一个,现在也不知道消息,多半是已经死了。”刘宗敏突然道,“所以我那天第一次见到姜瓖,看到他家的享受,看到他手下那不成样子的兵,想起就是这么一帮子狗东西,把天下搞成了这样子,我当时就差点忍不住想要砍了他!要说,还是那天被我们杀了全家的那个周遇吉倒还是个好官,住的地方破破烂烂的,手下的兵倒都是吃饱了的。要是天下的官都是他那样的倒也不错。”
  “要是天下的官都是他那样的,我们也到不了这里。”李自成摇摇头笑道。
  “要是都是他那样的,”刘宗敏叹了口气,“那我们的确是到不了这里,但是,我们也不需要到这里了。皇上,您以后坐了天下,可一定要把眼睛放亮一点,可不能和崇祯那样,养了一群这样的官!”
  “那是自然。”李自成道,“还是来想想我们下一步干什么吧。”
  “皇上,我觉得我们还是打到北京去比较好。”刘宗敏道,“这些个贪官的老巢都在北京,北京城里不知道有多少钱呀,而且听他们说,北京城里根本就没什么军队,我们火速进军,拿下北京,将那些贪官杀个精光,把他们贪的钱全拿到手,用来练兵,我就不信打不过建胬。”
  “练兵需要时间。”李自成笑了笑道,“不过……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从北京退出来就是了。反正那地方也不是我们的根基。打的下,守得住的话,就守;实在不行,打个转我们就回来。”
  ……
  吴三桂刚刚接到了朝廷调动他带兵入卫京师的圣旨。对于大明朝,此时的吴三桂绝对是忠心耿耿的,因为这时候,除了大明朝,谁都不可能每年给他数百万两银子的辽饷,谁都不可能允许他控制着辽东大片的土地和人民。
  所以当李自成势如破竹的攻破宣大的消息传来之后,吴三桂就开始做入卫京师的准备了,只是,大军出征并不容易,寻要很多的准备,这可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再说,大军出征,总要有点开拔钱吧,这些钱,难道还要由吴三桂自己出不成?虽然吴家不是没有这个钱,但要是这一次出了这个钱,以后朝廷会不会觉得,辽饷什么的,打打白条也行呢?而且就算吴三桂自己出,这筹集钱粮,也需要时间。所以,虽然接到了圣旨,但是要出兵却还需要时间。
  “京城城高池深,不是那么好攻的。就算是李自成的兵先到了,应该也能支撑到我军抵达吧。”吴三桂这样想着。
  ……
  凯申镖行,镖头沙子龙正在听郑芝熊给他们分配任务。
  “李自成的军队已经从大同出发,向着北京过来了,我估计还有个半个月左右,李自成就能兵临北京城下。李自成如今有数十万大军,这北京城的状况,大家也都知道。前一段时间刚刚在闹瘟疫,京营是什么情况,大家也多少知道点。所以这北京城呀,我看是要完。”郑芝熊道,“所以呢,你们看,我们做其他正路子的买卖的,大多数都关门走人了不是?也就是我们这些做乱世买卖的还留在这里。如今,就是我们干活的时候了。我刚刚说了,各个铺子中的人都在撤走,这些铺子,还有铺子掌柜们的宅子都在相对关键的位置,他们走了,我们就要进驻那里,对外名义上是帮他们看守铺面和房子的,现在我们来分配一下……”


第四百一十章 夺宝(1)
  顺军赶在吴三桂的关宁军之前,抵达了北京郊外。依照以前于谦守北京的时候的经验,襄城伯李国桢率领五万京营士兵(花名册数字),在彰义门外列阵,于顺军交战。本来这也是守城一方的通常做法,是一种较为高级的战术。在守城的时候,在城门外部署一支部队,和城墙上的部队相互掩护。这样做一来可以有效的保护相对薄弱的城门,在清除掉这些城门外的守军之前,很多大型的攻城器械很难靠近城门,而如果要清除这些守军,他们就必须同时面对城墙上的大炮,床子弩之类的火力;二来也使得守城一方能够比较容易的通过城门发起反击,而如果攻城的一方要时刻防御对方的反冲击,那他的很多活动就都会受到牵制。但是,这种战术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守城一方的军队必须是训练有素,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顶呱呱的部队。这就像后世的什么空地一体战,什么步坦协同,什么弹幕徐进之类的战术,理论上都很不错,但是如果你手中只有一群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连左右都分不清的非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玩空地一体战,陆军打下来的飞机,空军炸掉的地面部队,全都是自己人;玩步坦协同的,步兵都被自己的坦克压死了;玩弹幕徐进的,大炮打死的自己人会比的人都多。总之,在训练不足的前提下,玩任何高级的战术,都叫做作大死。明白了这一点,其实就能明白为什么当某世界第一贩毒集团在中国搞武装贩毒的时候,我大清军队在对上这些龙虾兵的时候,为什么玩不出什么诱敌、伏击之类的《三国演义》式的战术了。
  李国桢是勋贵出身,虽然祖宗很能打,但他本人却并不怎么懂得军事,只以善辩出名。此时奉命率领京营作战,便也只会依葫芦画瓢的照搬当年于谦守卫北京的战术。却不想,于谦当年,虽然在土木堡遭遇了意外的失败,但我大明那时候正处于上升期,军队的战斗能力,战斗意志都不是此时的明军能比的。
  见到明军在城门外扎营迎战,李自成一开始还有点吃不太准情况。
  “李过,你带上一队骑兵,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李自成叫来自己的侄儿道。
  “孩儿遵旨。”李过应道,然后转过身叫上自己的养子李来亨和一队骑兵道:“皇上让我们去探探这些明军的虚实,你们跟着我,小心城上的大炮。”
  众人都抱拳道:“小的们明白。”
  大家便牵了马,李过缓缓的走在最前面,李来亨和其他的一些骑兵跟在后面,以相对松散的队形向着明军逼近。大约逼近到距离城门还有五里多一点的时候,北京城上的红夷大炮就开火了。
  城头上的红夷大炮能把炮弹打出在六七里远,但在这样的距离上,使用实心炮弹的滑膛炮根本就没有什么精度可言,要想在这样的距离上,用红夷大炮的实心炮弹击中骑兵那样的小的目标,概率是非常低的。如果再考虑到京营的士兵平时的训练本来就是一塌糊涂,炮手的水平也很差,那他们在这个距离上击中李过他们的概率就要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李过还能回过头来,对自己的养子笑笑道:“这么远就开炮,这京城里的明军怕都是些没打过战的笨蛋吧?你们说这会不会是他们第一次开炮呢?”
  李来亨和其他的骑兵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事实也和李过估计的一样,这些炮弹的落点离他们最近的都在差不多两百步之外,还有一些炮弹到底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李过他们都没看见。
  事实上,在城墙上开炮的明军也并没有真的指望这几炮能击中目标,他们开炮很大程度上不过是给自己壮壮胆子,顺便希望能靠这个把那些闯贼吓跑而已。然而炮响之后,闯贼似乎一点都没害怕,照样是牵着马慢慢悠悠的向着这边靠近。
  于是城头上的炮火便越发的猛烈了起来,当然,它们依旧没有取得任何战果。
  “这不是浪费火药吗?”李过撇了撇嘴,“官军,哦,是伪明的军队真是越来越不顶用了。我们走慢点,这样等我们过去的时候,他们的大炮就该打红了,没法用了。”
  然而实际的情况比李过预言的还要糟糕,他们又走了一小段之后,就看见远方的城墙上突然腾起了一大团火焰,过了一会儿,便听到了爆炸的钝响。
  “狗日的傻帽自己吓傻了,塞的火药太多了,炸膛了!”李过大笑道,“真是一群蠢货!”
  城头上的一门大炮炸膛了,爆炸将这门大炮从城墙上掀起来,然后翻落到城墙下,最后一直滚进了护城河里。而在原先的炮位旁边的那些士兵,则被这爆炸撕得粉碎,他们的尸体,东一块西一块的散落得到处都是。
  这个意外让城上所有的大炮都停了下来,城上的士兵们都被吓住了,谁都不敢再装填并击发火炮了。
  “混账!快去开炮!让那些混蛋快开炮!”在城楼上,李国桢看到这一幕之后忍不住大喊起来,他的几个手下被派出去监督,但是显然,他的这些个手下本身对那些可能爆炸的大炮也充满了畏惧,因此他们过去之后,态度并不坚决,只要那些士兵碰一碰火药,他们就会吓得自己跑了回去,而他们一跑,那些士兵们自然也不会再开炮了。然后他们就干脆回去汇报说:“大人,炮膛都打红了,火药倒进去自己就燃了,确实是没法打了。”
  这时候李过他们已经逼近到了距离明军半里多的地方了。
  “上马,拔刀!”李过说,“我们过去吓唬他们一下。”
  士兵们纷纷跳上了战马,李过带头拔出了马刀,将它举过头顶,在空中挽了个花,打了个唿哨就驱动战马,向前小跑过去。其他的士兵也都上了马,拔出刀,跟在他后面,挥舞着马刀呼呼喝喝的。
  在彰义门外的军营里的那些京营的士兵,其实大部分在几天之前还是一般的市民,从来就没有碰过长度超过一肘的刀子。如今临时被抓来,手里还被硬塞了一支长枪或是一把刀子,就成了官军。就算那些所谓的老兵,其实也都没有经历过什么军事训练,他们平时虽然挂着士兵的身份,但大多都是被京中的权贵调去做仆役使用的,要说扫地做饭什么的,其中的一些人和真不错,但是谈到打仗,他们和新兵其实也没什么区别。当然,区别还是有的,比如说,很多这样的“老兵”都被塞了一柄三眼铳或是鸟铳,然后稍微教了一下用法,就被塞到这个军营里来了。如今看着那些凶神恶煞一样的贼兵,骑着战马,挥舞着钢刀冲了过来,很多人本能的就开了一枪。
  随着第一个人开了一枪,几乎所有手里有火器的人都开了枪,甚至就连有些用三眼铳的,都不例外。
  这样的射击当然不可能击中任何目标,因为目标根本就还在射程之外呢。倒是射击时候产生的硝烟让大家一时间都看不太清那些正在逼近的骑兵。但也正因为看不清楚,所以士兵们更是慌乱,为了给自己壮胆,他们就不断的向着可能有敌人的方向胡乱的射击,鸟铳、三眼铳、虎蹲炮噼噼啪啪的响个不停。
  不仅仅是城门两边的军营里面的士兵在疯狂的射击,城墙上的明军也是一样。硝烟遮住了他们的视线,他们就这样不停地射击,直到手里的鸟铳或者三眼打得通红,无法再装填火药了才停了下来。
  这会儿李过早就带住了马,他带着他的骑兵,在明军的射程外安静的欣赏着明军的焰火表演,直到明军的枪声沉寂了下去。他才笑笑道:“兄弟们,我们再靠近一点,吓死他们!”
  这时候微风也正在渐渐地把战场上的迷雾吹开,一阵马蹄声随着微风进入了明军士兵的耳朵里,当硝烟被吹开了一点的时候,一些明军士兵看到,贼军的骑兵还像刚才一样挥舞着钢刀扑了过来。而且烟雾缭绕中,看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只觉得犹如千军万马一般。
  “他们都打不死呀!”有人崩溃的大喊着,“刀枪不入呀!”还有人干脆就丢掉了手里的家伙,回头就跑,一个带头,无数个响应,士兵们推搡着,哭喊着乱成一团,几乎在一瞬间,整个的营垒就崩溃了。
  “这……这也……我就想来吓唬吓唬你们的……用得着这样吗?下一步……下一步该干啥?”面对着疯狂奔逃的明军,李过一时都有点发蒙了。
  倒是他的养子李来亨反应更快,他两腿一夹马腹,催动战马,直接朝着营门就冲了过去。营门那里根本已经没有人在防守了,李来亨跳下战马,拉开横在营门口的拒马,居然没有一个明军敢冲过来向他刺出一枪或是射出一箭。拒马一拉开,李过就带着百来个骑兵直冲进去。


第四百一十一章 夺宝(2)
  李自成远远地眺望着李过的试探行动,看到明军开炮的时候,李自成一边用马鞭指着北京城墙,一边转过头对刘宗敏道:“老刘,你看这些明军,真是越来越烂了,这么远就开炮,能打到个什么?这不就是在放炮仗吗?”
  “皇上,他们不过是给自己壮胆罢了。和走夜路吹口哨是一码事。”刘宗敏笑道,“要按这个样子,北京真的不难打。”
  这时候城头上的一门大炮炸膛了。李自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刘宗敏却骂道:“狗日的,炮筒里面塞满了火药能炸,我在开封城墙上塞了那么多火药,他妈的就不能炸,这完全没道理呀!”
  不过没道理的事情还在后面,虽然在看到城墙上乱开炮之后,李自成和刘宗敏都已经能预见到京营的士兵肯定会在李过他们进入射程之前就乱开枪乱开炮的,但是后面李过他们稍微一冲,整个的,有数万人的军营居然会一片混乱,这倒是完全出乎了李自成的预料。
  “皇上,皇上,他们杀进去了!杀进去了!皇上快,快下令进攻吧,只要再有个一两千骑兵冲过去,这些明军就全完了!”刘宗敏瞪大了眼睛,喘着粗气道。
  “老刘,你带上骑兵,冲上去,打垮这群猪!”李自成道。
  “末将得令!”刘宗敏一边喊,一边就冲了出去。
  “高一功,你马上带上五千人跟着老刘……”在刘宗敏的身后,传来了李自成的呼喊声。
  而在战场的那一边,数万明军已经陷入了完全的混乱中,一些军官努力的试图想要将军队重新整顿起来,但是却收效甚微。这其实也正常,因为京营的这些所谓的“军官”其实自己也没有经受过多少军事训练,手下又都是这样的乌合之众,那里是片刻之间就能重新整顿起来的?不过好在李过他们人不过百来人,虽然他们尽可能的在制造混乱,但是相比明军的数量,他们能造成的混乱和死亡毕竟有限。如果那些明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他们还是可能重整队伍,并且靠着人多,在李过等人和他们的战马疲惫不堪了之后,发起反击,将他们从营垒中驱逐出去的。然而,他们所面对的敌军将领,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刘宗敏,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油条了,他们也许并没有多少所谓的“名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