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天下(刀王)-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航空母舰的先驱是美国人伊利,1910年10月14日,他驾驶一架寇蒂斯双翼机从停泊在弗吉尼亚港内的“伯明翰号”巡洋舰上甲板上临时搭建的木制跑道上成功起飞,第二年1月18日,在旧金山湾,他又驾驶飞机成功地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的甲板上。

    由于欧战之中飞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欧战期间各海军强国就有了建造专门的海上飞行平台――航空战斗舰的设想,不过当时由于物资紧缺,并没有付诸实施。

    欧战后,各海军强国都开始了建造航空战斗舰的实验,英国人于1918年工开的“竞技神号”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建造的航空战舰,而日本人于1921年11月建成下水的“凤翔号”航空母舰则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战舰。

    而且日本人建造的“凤翔号”其实比英国人的“竞技神号”更接近二战期间航空战斗舰的样式,“凤翔号”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在甲板上采用右上岛式建筑的航空母舰。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日本人又把岛式建筑拆除,改成了全通式“平甲板航空战舰”,不能不说是航母发展中外的倒退。

    日本人建成“凤翔号”后,其实也就是个能在海上游动的“铁盒子”,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没有飞机。

    日本的航空工业最初并没有引起军方的重视,只靠着民间投资在“小打小闹”,最初只有“三菱内燃机株式会社”一家飞机制造厂,后来才逐渐出现了中岛、川崎、三菱等制造商。

    一直到1923年夏天,日本人总算是为“凤翔号”上配齐了飞机。

    共和海军也早在1921年就开始了对“航空战斗舰”的研制,受限于当时的舰船制造能力,再加上海军部门对于“航空战舰”的轻视,直到1925年才按日本“苍龙号”航空战斗舰的样式设计出第一艘航母。

    在这个时空共和海军将航空母舰称之为航空战斗舰,林铄最终也只得入乡随俗,也许航空战斗舰的称谓更符合这种新式战舰的特点。

    这种标准排水量12000吨的“航空战斗舰”设计直接被总统“枪毙”,海军舰船部门只能又重新按照总统的要求开始再次设计“总统的玩具”,最终共和海军第一艘试验型航空战舰“广东号”于1928年3月在新建的海军汕头造船厂开始开工建造。

    其后总统又在海军特别建造经费中拨款在罗源造船厂开工建造了“广东级”的二号舰“广西号”,由于一直在进行各种测试和实验,而且在建造过程中不停地进行一些改动,直到1931年7月,历时三年多的“广东”号才刚刚建成下水。

    “广东级”航空战舰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全封闭艏艉直通式甲板的航空战斗舰,右后侧岛式上层建筑,与岛式建筑一体的烟囱向外倾斜,为了平衡配重,左侧的甲板则尽量上外延伸,最少在外观上已经符合了另一个世界二战时期经典航母的特点。

    “广东级”航空战舰标准排水量21600吨,水线长度231米,飞行甲板长度236米,舰宽,飞行甲板宽度31米,吃水8。3米,动力10台海军专用重油锅炉,3台蒸汽轮机,三轴三桨双舵并列,功率马力,最大航速31节,续航力8200海里/18节。

    “广东级”飞行甲板要求能够抵御500公斤航空炸弹的俯冲攻击,为了达到这个要求,特别设计了总厚度为135毫米的三层装甲,由于加装水平装甲所带来的重心升高,为此不得不减少舰载机数量,将机库设计为一层。

    “广东级”航空战斗舰最终舰载机数量只有51架,大约比同期服役的各国航空舰舰载机数量少三分之一,但其防护水平却远远高于同一时期建造的各国航空战舰。

    在这个时代,由于飞机性能的限制,使用航空炸弹若想炸沉成一艘主力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各国基本上都是将航空战斗舰当作辅助舰来使用,虽然在1928年进行的“米切尔试验”已经证明飞机所携带的航空炸弹或是鱼雷足以炸沉一艘排量在30000吨以上的重型战列舰,但海军内部依然对其结果争论不休,因为“米切尔实验”针对的目标是停泊在水面静止不动的目标。

    一艘在海面上高速机动的战列舰怎么能让一架小小的飞机给炸沉呢?

    传统思维的惯性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

正文 二五、经济危机和东北事件

    1929年,一场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

    经济衰退是从纽约股市开始,1929年9月3日,美国股市达到顶点,其后开始缓慢回落,这在当时根本没有引起美国政府和金融界的重视,认为这不过是股市正常和短暂的调整现象。政府公开发言以及金融专家们纷纷预测,向人们保证这并不需要大惊小怪。

    但现实却十分残酷,10月24日,被历史上称为“黑色的星期四”这天,纽约股市疯狂下跌,为了减少损失,人们疯狂地抛售手中的股票。

    股市的崩盘首先波及到金融业,随之而来数百家私人银行破产,人们的生活积蓄在这场破产风潮中化为乌有。而股市的暴跌和金融业的破产只是这次经济危机的开端,接下来,美国人由于金融危机大量抽回对德国和奥地利的投资,使得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奥两国经济跟着全面崩溃。随后英国证券市场应声倒地,英国经济也陷入危机之中。法国经济的独立性相对高一些,但也摆脱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且此前法国经济本身的也早已出现投资过热,就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拉开了序幕。

    日本的情形与德国颇为相似。虽然日本是战胜国,但是日本工业能力很弱,完全经不住美欧各国工业的打击。一战刚结束时,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尚未恢复,日本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丝织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国,经济一度繁荣。但随后,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洲市场,日本货节节败退,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作为经济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成了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到最底谷的193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危机前的1040亿美元下降到559亿美元,约有14万家工业企业在这场大危机中倒闭,失业率高达28%。由于黄金外流,存款被挤兑,到1933年3月整个美国银行系统陷入瘫痪。

    1500万人失业,依靠政府救济生活,300多万人无家可归,流落街头,曾经的资本主义天堂现在沦落成为地狱。

    1929年这场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美各国的政治格局。英法受困于财政而在工业、军事方面采取保守策略,德国人选择了希特勒,而日本人也想通过国民经济军事化道路摆脱了危机,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战争变得无可避免。

    中国和苏维埃俄国成为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中唯一的两个赢家。

    早在经济大危机前,中国政F就已经一推出一个旨在改善国内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提高国家工业规模及技术水平的规模宏大的国家投资计划,国内投资的扩大加之工业品的相对短缺,使得中国经济在这次大危机中依旧保持着增长,虽然美国的大危机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由于实行了金本位,加上国内严格的金融管制,使得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和影响减到很小。

    俄国人的情况和中国相似,由于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计划,世界经济大危机中俄国人反而得到了原来根本不可能从西方得到的各种机器设备、工业技术,甚至是大笔的银行贷款。

    工业产品相对短缺的苏维埃俄国根本不可能体会到什么是“生产过剩”。

    数年的时间内,俄国人从西方得到了价值近十亿美元的贷款和急需的工业设备,这些资金和设备为俄国人实现工业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对美国人的那些旧设备不感兴趣,而且共和国也无意帮助美国人淘汰那些多余的落后产能,以减轻美国的危机。他们看重的是美国大资本家手上积累的数百亿美元的剩余资本和强大的科学技术力量。

    仅1930-1936年六年的时间内,中国政F共以政F间借款、银行间借贷、实业投资贷款和合资、合办工厂、矿山、铁路、公路和港口码头的形式从西方引进高达160亿美元的外国投资,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一直在带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中成了一个特例。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学者、工程师和高级技师来到中国,科学家们可以在这得到他们急需的政府资助,而工程技术人员则是因为在这里能得到比自己国家中高出一倍的工资,况且西方国家中能找到一份工作现在都很困难。

    美国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凭借着“向中国人学习,提高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干预和管理,提高公共投资来保障就业”从而赢得了美国人的欢心,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开始其“新经济政策”。

    持续性的经济危机使得各国都在高筑贸易壁垒,国际贸易的减少更使得市场萎缩,加重了危机的程度。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策划了“东北事变”,“东北王”张作霖在乘火车前往山海关时,专列在经过大淩河铁桥时,列车被日本满铁警备队预先埋设的炸药炸毁,张作霖当场被炸身亡。

    张作霖此行正要去山海关与中央签订“易帜”协议,老张判断形势,果断决定准备放弃东北的地盘和军队以换取全家今后的平安富贵。

    当晚,日军借口“维持治安”向驻守奉天的东北军发起攻击,赶往大凌河出事现场的张学良判断错误,认为日本人只是在找借口挑起纷争,向奉天的守备部队下达了“不准抵抗”的命令,关东军仅用一个旅团加上两个铁道守备队就轻易占领了整个奉天。

    其后日军开始源源不断地开进东北,东北境内只有自发的义勇军在进行顽强的抵抗。

    总统林铄在得知“东北事变”,日军入侵的消息后,严令张学良组织反击,并立即调动共和军四个集团军星夜从呼伦贝尔及黑龙江、内蒙和热河分三路进军东北。

    “东北事变”是关东军与日本军部一帮少壮派军人搞出来的,事先并没有严密的作战计划,直到关东军连续占领奉天和长春等主要城市后,军部这才被牵着鼻子陆续把军队陆续开进中国。

    进占东北的日军兵力只有不到三个师团7万多人,在共和军四个集团军三十多万兵力的强大压力下,日军只得放弃长春,退守辽河一线和吉林、黑龙江东部山区。共的军在收复长春后却奉令原地驻防,与日军隔山相持,不再继续进攻。

    共和军与日军在东三省各占了一半的地盘。

    外交总长王宠惠奉令与日本政F交涉,并投诉到国联,要求日军撤出被占中国领土。

    日本人对国联通过要求其撤军的决议置之不理,并扶持原东北军将领满族人熙洽在奉天成立了一个“伪满洲国”,中日关系急剧恶化,却没有引起全面战争。

    日本人对战争的准备不足,而共和政F方面主要是因为苏俄红军的异常调动,另外也想再赢得几年发展的时间,尽管口水满天飞,照会一个接一个,但在东北前线双方军队却默契地拉开了一段缓冲区。

    东北地区反而呈现一种诡异的安宁。

    张学良由于轻易放弃奉天而饱受国人唾骂,不得已只得辞去东北边防督办兼东北军总司令一职,“出国留学”,近十万奉军随后开始接受共和军的整编。

    虽然“东北事变”中双方交战不算激烈,日军和共和军各伤亡一万多人,但两国军方高层都以意识到两国最终难免一战,除非日军现在肯退出东北并交还旅顺军港。双方磨刀霍霍,都在加紧军事准备。

    共和政F担心苏俄红军趁机向并不太稳定的西伯利亚和中亚进攻,此时爆发全面战争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业发展计划,从而采取了克制的态度,这也助长了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势力发展,毕竟关东军在东北的冒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占领了近三分之一的“满洲”。而在国内,包括总统林铄在内,国务总理陆徵祥、外交部长王宠惠成为三大“卖国贼”。

    外交部长王宠惠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被学生围攻,受到毒打,其后愤而辞职,林铄挽留无效,只能重新任命施肇基出任外长一职。

    ;

正文 一、巡洋舰分队

    “东北事件”之后共和国海军得以快速扩充。事件爆发的第三天,海军部就提出追加五艘战列舰的扩充法案,正在群情激奋的议员们连听证会都没举行就表决通过了最近的海军扩充法案,林铄只能将海军舰船局局长游锡城叫去骂了一通,还不能当面骂海军司令李鼎新,骂急了老头就会辞职。

    只能在国防委员会会议上点名批评李鼎新不通过国防委员会就向国会提交海军扩充法案的严重违纪行为,并对其严重警告一次。得到处分的李鼎新洋洋自得,按他的话说就是“只要能得到那五艘大舰,让我回家种地都心甘情愿!”

    “昆仑山级”战列舰是因为“东北事件”爆发后紧急状态下的产物,这级战列舰只是对“葱岭级”战列舰舰体进行了简单的放大,将排水量提高到38700吨,主炮口径增加到380毫米,增强了装甲防御和增加了水密隔舱数量,依然采用较为落后的全面防护体系。

    “昆仑山级”战列舰一共五艘,1932年11月开始开工,1936年2月完成测试,其建造时间已经缩短为三年零三个月,也显示出中国造船工业的快速进步。

    与此同时,议会还批准了6艘重巡洋舰的建造计划。

    如今的罗源湾,俨然成了一座要塞化的港区,港湾里停泊了共和海军海峡舰队大大小小160多艘舰艇,自1921年这里被整个辟为军事区后,四周建起了越来越多的炮台。

    罗源警备区位于原来的马鼻镇南侧,一座风景如画的小山下。

    位于警备区内的一片别墅区内,警备区副司令毛仲方正设家宴为即交调往南洋舰队的魏子浩送行,魏子浩是已经去逝的前海军舰船局局长魏瀚将军的堂侄,而毛仲方则是魏瀚将军的女婿。

    魏子浩一直在共和海军练习舰队任司令,随着海军越来越快的发展,与5艘“葱岭级”战列舰的服役,共和海军已经拥有18艘排量在6000吨以上的新式军舰,而且还有5艘战列舰和5艘重巡洋舰正在舾装。魏子浩终于按耐不住,上下活动,最后如愿以偿,被调入南洋舰队出任第3巡洋舰分队司令。

    “还是你运气好,当初和程耀恒两人把巡洋舰队拉了一多半回福建,总归还是有前途,不象我们在广东时一直在岸上,跟着民党混,现在落个守炮台的角色。”毛仲方举起杯中的红酒喝了一小半,不禁叹息道,其实他当初也有机会返回福建,不过由于程壁光死后,孙文任命他出任护法军海军部长,自己一时官迷心窍,错过了北返的时机。

    若不是看在已故的魏瀚将军面子上,恐怕连这个罗源要塞副司令也轮不到自己。

    “我本来的意思想去主力舰队,没想到却是巡洋舰队。”魏子浩也摇头,现在这个结果比自己预想的要差。

    “听说快完成舾装的的‘岳飞级’重巡洋舰也会配属到各巡洋舰队,已经很不错啦。”毛仲方说道:“总统一直有意在提拔出身福州海校的军官,各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舰长几乎都是出自海军指挥学院第一、第二期的学生。”

    “人家是天子门生,这也没有办法,况且现在他们现在是海军的中坚,烟台海军学校和南京海军学校组建都是在共和以后的事,毕业生最早的也比福建海校晚四届,等他们当了主力舰舰长,这批闽校出身的军官恐怕都成了各舰队的长官。”魏子浩也为自己稍稍感到庆幸,由于海军人才的断层,使得他们这批人依然还能得到重用。

    第二天魏子浩就乘坐一艘前往南海进行训练的驱逐舰前往南洋舰队基地所在的汕头港,南洋舰队司令陈世英正在北京开会,只得由南洋舰队军令部长高桂生陪同前往第3巡洋舰队赴任。

    海军第3巡洋舰队驻地在湛江,是南洋舰队仅次于第3战列舰队的一支主要力量,担负着整个南中国海的巡防任务,出动次数比主力舰队要频繁得多,而做为南洋舰队主力的第3战列舰队一般只担负着对台湾方面日本舰队的警戒。

    南洋舰队的“钦州号”驱逐舰载着睡意朦胧中的水兵们横靠在了停泊在湛江港码头,其前方是第3巡洋舰分队的旗舰“桂林”号,激荡的海水拍打着两艘军舰的侧舷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码头上身材瘦小的魏子浩身着雪白的将官礼服,跨上从“桂林号”上搭向码头的舷梯。

    “桂林号”属于“福州级”巡洋舰的改进型“南昌级”巡洋舰,标准排量为9200吨,属于共和海军第一型使用全焊接结构建造的大型军舰,修长的灰色舰身在旭日的映照下,发出淡淡的紫红色光芒。

    “桂林号”巡洋舰上,官兵们在侧舷甲板上列队欢迎他们新任的舰队司令到来。

    魏子浩从倾斜的舷梯爬上军舰,对着海军旗和值勤军官敬礼:“我请求准许登舰!”

    “准许登舰,长官!”值班军官身着笔挺的白色夏礼服,戴着白手套的右手平举在右额,身体绷得更直,注视着这支舰队新任的顶头上司大声回答。

    上了甲板,舰长刘文罄带领全体官兵向新任的长官致敬。

    刘文罄是福州海军指挥学院第1期的毕业生,与魏子浩早就认识,虽然他们毕业时魏子浩当时跟着程壁光带着“护法舰队”去了广州,等魏子浩1921年“北归”后成为练飞舰队副司令,福州海校已经有四届毕业生了。

    不过当时共和海军只有那么几艘军舰,大都集中在马尾以防“南方舰队”的攻击,这些当初在“海天”“海容”“海筹”“海琛”“应瑞”等舰上任职的海校军官生自然与他们的这些“前辈”们都认识。

    后来魏子浩就只能眼看着这些“军官生”一个个离开马尾,去新式的护卫舰、驱逐舰上任职,其后这些人升职到巡洋舰,甚至是战列舰上任舰长,而作为“前辈”的魏子浩他们这一批人只能心怀妒嫉地依旧守着海军里的那些“古董”,常住在福州。

    出任一艘战列舰的舰长几乎是每个海军军官的梦想。

    “桂林号”当然不能和共和海军的“葱岭级”战列舰相提并论,但跟魏子浩原来所在的旗舰“海琛号”巡洋舰相比,这艘长达183米的巡洋舰就是一个巨无霸。魏子浩站在甲板望着阳光照射下的高大舰桥和两座三联装的前主炮塔,有点不相信眼前的事实:共和海军南洋舰队军令部长高桂生正在向第3巡洋舰舰队主要军官和“桂林号”上的官兵宣读军事委员会签发的任命书。

    共和海军现在共有4支舰队,东海舰队、海峡舰队、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

    其中反而是组建最晚的南洋舰队实力最为强大,拥有两艘“葱岭级”战列舰和7艘巡洋舰,而担负着拱卫京津重任的北洋舰队却只有一支包括2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的第5巡洋舰分队,这让北洋舰队司令王崇文直抱怨自己的北洋舰队是后娘养的小媳妇。

    其实也不能怨海军部,北方的重要重要港口原来都在英国人和日本人手里,虽然共和国通过努力终于收回了威海和青岛的主权,但对于军港的建设一直受到日本人的阻挠,没有足够的要塞设施共和海军也不可能将主力舰队置于危险的境地。

    第3巡洋舰分队目前拥有2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不过舰队很快就会得到扩充,海军部已经决定将即将完工的“岳飞级”重巡洋舰的3号舰和一艘最新的“武昌级”巡洋舰补充到第3巡洋舰分队。

    “岳飞”级大型巡洋舰是“东北事件”后中日两国军事对抗的产物。

    共和海军需要一级执行破交作战任务的大型巡洋舰,最初海军部制定的是建造一级装备8英寸主炮,排水量在12000吨左右的重巡洋舰,但在总统的干预下,最后选择了装备口径254毫米的10英寸主炮,此举最初的目的是干扰日本正在进行的航空战斗舰改造计划。

    由于主炮口径的增加,海军舰船局只得从新改变设计,最终“岳飞”级重巡洋舰被重新设计成标准排水量21700吨,满载排量28600吨,装备10门254毫米主炮,设计航速为34节的“怪物”,此型军舰自从下水之日起,就引起各国海军造舰计划的混乱,日本人为了对付“岳飞”级重巡洋舰,宣布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重拾已经废弃的天城级战列巡洋舰建造计划。

    实际上“岳飞”级巡洋舰是在林铄干涉下一级不太成功的战舰,为了降低造价,此级军舰一共同时开工了6艘,但其每艘造价仍高达2170万元,基本相当于一艘“葱岭”级战列舰造价的百分之七十,但其火力和防护比一艘战列舰要相差一半还多,而其比高速战列舰高出来的区区3、4节的航速似乎没有多大作用。

    在海军部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