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天下(刀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铄反倒感觉轻松起来,反正煤矿需要改造成机器开采,安顿现有的工人不成问题,而且煤矿所属矿山上许多经济林象油桐、樟树、茶园、桑园等也需要开发。盛宣怀玩这一手却是正中下怀,这样的话汉阳铁厂用不了多久,其巨额亏损连张之洞都会无法承受。

    果然,盛宣怀找到了张之洞,老张怒极,刘岘庄你这不是拆我的台么?于是向刘坤一去电报相诘,结果刘坤一回电说,他感觉盛宣怀借洋款开矿不妥,正好袁州绅商有意自主集资办矿,于是就同意商民自行筹款。随后老刘向张之洞保证,萍乡商户愿以比沪煤每吨低三两的价格向汉阳铁厂提供煤炭,以济汉阳铁厂之需,所采之煤及所煤炼焦炭,将优先保证汉阳铁厂之需。

    言下之意是我这一切都是为了老张您打算,已经够意思了吧,你不能把手总伸到两江的地盘上。

    张之洞碰了个软钉子,却也无话可说。

    如此相持半年多,盛宣怀终于顶不住了,汉阳铁厂每月亏损十几万两白银,而且炼出的钢材还不合格,任谁也受不了。

    盛宣怀主动向张之洞请辞,张之洞再三挽留,盛宣怀提出要不你把萍乡煤矿给我搞到手。

    老张面露难色,这事挺难办,那萍乡煤矿背后有刘坤一撑腰,这事得朝廷出面解决,没几年是办不成的,而且如今太后正忙着如何回宫,也没心思管咱这事。盛宣怀一见如此,只好放弃汉阳铁厂,虽然这个烂摊子对他来说也不是块肥肉,可在心里,却将林铄恨之入骨。

    盛宣怀一走,汉阳铁厂再次停产,张之洞又被朝臣弹劾,说其所办汉阳铁厂花费甚靡,却是徒费钱财。老张给刘坤一去了封电报,汉阳铁厂到了今天的地步,有你刘岘庄扯后腿的原因,如今我这困难,你老刘总不能见死不救。

    刘坤一将林铄叫到江宁,把张之洞的电报给他看,林铄你不是惦记汉阳铁厂么,现在机会来了,我已经替你作主,说你肯出面接收汉阳铁厂。

    林铄说道:“我什么时候说过一句想接手汉阳铁厂啦,大人你可不能这么冤枉我。”

    刘坤一道:“少给我来这一套,你当初想办萍乡煤矿时打得什么主意还当老夫看不出来?你去找张南皮诉苦吧。我先告诉你,现在张大人可对你是一肚子火。”

    “总得拖上张大人一阵,让他心气下来,也好谈价钱。”

    “拉倒吧,我怕张南皮过一阵急火攻心,派兵将你捉了去。”

    “制台大人,咱手里也有兵啊。”

    “哦,这事我倒忘了。奶奶个熊,你小子胆敢造反不成?”刘坤一瞪起了眼。

    “晚辈不敢!”

    “知道就好,张南皮这人最是爱面子,你当面多说些奉承话,千万别跟他顶。”

    林铄从江宁回到上海,还是觉得不太踏实,又找到张謇和徐建寅充当说客,这两人与张之洞的关系都算不错。

    文廷式现在搬到了杨树浦梅泽在船厂附近新盖的一处公馆,两人商量了一下继续收购煤矿的事情,在林铄告辞的时候,却是龚夫人送他出来。到了门口,龚夫人拿出一封信,“林公子要去武昌见香帅?”

    林铄点点头。

    龚夫人将信交到林铄手中,“到了武昌后,将这信带给香帅手下的梁鼎芬,此人很得香帅信任,见了这封信,他也许会替您说上些话,但别在他面前提起芸阁的名字。”

    林铄有些半信半疑地将信接了过来。

    回到造船厂,林铄将这事说给了张謇听,张謇想了一会,开口说道:“你知不知道这龚夫人是谁?”

    林铄摇了摇头。

    “其实这龚夫人原本是梁鼎芬的妻子,文廷式和梁鼎芬都是广东名儒陈澧的弟子,两人交情菲浅。梁鼎芬科场得意,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当时可是出名的才子,中进士后就娶了现在的龚夫人为妻。龚夫人长得漂亮,又有才名,当时在京城这对才子佳人的姻缘不知要羡煞了多少读书人。梁鼎芬性情刚直,以清流自居,当中法战争时,李中堂一味主和,登时惹恼了这位梁瀚林,于是梁上书弹劾李鸿章,言其六大可杀之罪。结果那李鸿章没什么事,梁鼎芬却因言获罪,被太后下旨连降五级,罚到太常寺去做司乐。梁氏愤而辞官,离开京城。

    梁鼎芬离京之时,由于衣食无着,将妻子先托付给好友文廷式代为照顾,不料文龚二人不知怎么日久生情,龚夫人居然跟着文廷式回到江西过起了小日子。梁鼎芬闻听此消息后大忿,一纸休书将龚氏休掉,与文廷式割袍绝交。但这也成全了文廷式,两人竟然就公开以夫妻名义住在了一起。

    不过听说这里面还有什么隐情,梁鼎芬此后没有再娶,似乎一直对龚氏念念不忘。也有人说梁鼎芬生就残疾,不能行那夫妻之事,所以索性成全了文龚两人的好事。确实梁鼎芬似乎对文廷式没有赶尽杀绝,如果他将此事告官,文廷式的仕途肯定会就此葬送。不过,文廷式的为人终为天下读书人所不齿,毕竟朋友妻,不可欺。这件事上芸阁做得实在是出格。”张謇摇头叹道,文廷式久负才名,但仕途却一直不顺,大概与此有关。

    “原来有这么一段故事,怪不得龚夫人告诉我不要在梁鼎芬面前提起芸阁的名字!”林铄这才明白。

    几天后,张謇、徐建寅和林铄一起乘船到了汉口。

    林铄将龚夫人的信件亲自给了梁鼎芬,不料这位张之洞的首席师爷看后却毫无表情,不知打得是什么算盘。

    湖广总督张之洞正为手中的汉阳铁厂发愁,由于湖北藩库吃紧,无力继续往铁厂投钱,如今他主持建造的铁厂已经停工数月。盛宣怀执意辞职,连带着郑观应也辞去了铁厂总办一职,他只能叫自己的女婿陈念礽暂时兼起汉阳铁厂的差事。

    张之洞正在督署的后花园内小憩,露出满头灰白而稀疏的发辫,口角还诞出口水。这时陈念礽走了过来,“岳父,那个林安华在署外求见!”

    “不认识!”张之洞摇了摇头,又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嘴边的口水。

    “就是刘制台在电报上说的那个愿意接手铁厂的富商,另外同来的还有张季直和徐仲虎,记得年前我去上海,徐仲虎正是因为给这人监造船厂才脱不开身。”陈念礽大声说道,现在老头子记性不太好,刚说过没几天的事就已忘得干干净净。

    “哦,既然是张季直和徐仲虎两人来了,那还不快请。”

    张之洞知道刘坤一等人所说的林姓巨商很年青,但也没有想到会如此年青,他用怀疑的眼光上下打量着站立的林铄,不敢相信眼前这位二十多岁相貌普通的年青人就是刘坤一、张謇等人口中没口称赞的“大清国第一等的工商奇才”。

    “你就是林安华?”

    “晚辈正是!”林铄低着头回答,脸上却神色恭敬。

    “哼,正是你做的好事,逼得盛宣怀从铁厂辞职,老夫正要找你算帐!”张之洞厉声说道,“小小年纪,如此心术不端!”

    “大人所说不错,我所做的正是要逼走盛大人!”林铄抬头说道,“盛大人接手汉阳铁厂已有三年多了,铁厂经营可曾有起色?晚辈只是不忍见大人一片心血被人任意挥霍,才出此下策。”

    “这么说你使出这狡诈手段还是为老夫着想?”张之洞重重哼了一声,“你先把理由全说出来,老夫倒要看你如何狡辩!”

    “煤铁等项为近代工业之基石,大人设建汉阳铁厂,乃是一极英明之举措,非如大人一般极富远见卓识、又坚忍勇毅之人绝不能做成此事,此举开中华洋务之先河,后人若论及近代洋务工业,则非提及大人之名与汉阳铁厂,汉阳铁厂绝非李中堂数十年洋务开办之数十工厂所能相比。”林铄先给张之洞戴起高帽,见老头子的脸色惭惭缓和,于是将话锋一转:“然大人在建厂之初决策草率,铁厂经营一如衙门,冗员充斥,铺张浪费、营私舞弊之风屡禁不绝,如此等等晚辈不能讳言。余观西洋铁厂,如汉阳铁厂之规模者,花费只三百余万足矣,何独汉阳铁厂需费五、六百万?浮费之款甚巨,大人无怪天下讥言谗谤者,斯言乃是实情。”

    张之洞的脸色又变得很差。

    “自铁厂建成以来,想必大人也煞费苦心,已知所购炼钢炉不合铁厂所用,若想炼出合格之钢,铁厂需重新添置托麦斯法碱性钢炉,购买此种日产一百吨炼钢平炉每座需银三十万左右,加之铁矿、煤矿等,总计需再投入八百万左右,钢厂才能维持正常,这也是大人为难之处。其实西洋各大铁厂却是规模越大、出产越多炼钢所花费越低,反而产量越小越不能赚到钱,我听说德意志国和美利坚国几大铁厂往往资产计有万万之数,非有如此规模而不得获利。”林铄也不理会张之洞,继续侃侃而谈,“晚辈仰慕大人建汉阳铁厂之气魄见识,不忍见铁厂日益衰败,故请缨接办铁厂,愿倾尽全部身家共有千万之资,投资铁厂,如三年内炼不出合格之钢,铄不取一文,铁厂所有,大人尽可收回交给他人办理!”

    “我要是不同意呢?”张之洞说道,林铄押上了千万身家让他大吃一惊,但却受不了这小子的嚣张劲,合着我老张成了要饭的了?

    “中国之大,铁矿它处尽有。”林铄笑了,你不答应,我尽可去别处,不先把你弄服了,怎么和你再谈条件。

    “狂妄!”张之洞一拍桌子,真想把这小子扔进大牢里治他个不敬之罪,但张謇和徐建寅两人还在一旁,只气得将茶杯一端。

    “送客!”

    得,林铄没说几句话就被这位张大帅给撵了出来。

    “安华,今个你说话有点过了,香帅这人吃软不吃硬,这事多半要砸。”徐建寅出了署衙后埋怨道。

    “哈哈,没有那么严重,老头子明白着呢,只要他想将这铁厂办好,不愁他过一阵不找上门来,我这是要向他提条件!”林铄笑着说道。

    张謇却在一旁笑而不语。

    总督署花园内,陈念礽却在劝说张之洞,“岳丈,那林铄年少狂妄,您别和他一般见识,保重身体要紧。”

    “哈哈,念礽啊,老夫要真生气早把他的人头砍了下来。”张之洞说道,“你看他真张狂?这小子鬼着呢,装傻充楞是准备向老夫提条件,焉能给他开口的机会!”转过头来看着一旁默不作声的梁鼎芬,“节庵啊,你以为此时该如何办?”

    “我听说张季直开办纱厂此子帮了大忙,而且在上海开办的船厂规模甚大,连徐仲虎都甘心为其所用,若没有几分真本事这两人哪会亲自做其说客。大人不妨将铁厂给他,到时他投进煤矿和铁厂的千万家资都在制台手里握着,还怕他不老老实实听话?”

    “哈哈,还是节庵甚知老夫,我倒想看看此子有多深的道行!”张之洞笑道,“先凉他几天,过一阵就是他开口任何条件,老夫尽可先全都应了再说。”

    数天之后,林铄再次应召到了总督府,这次张之洞客气了许多,其实他要求的条件并不算过分,一是如果铁厂所产钢轨如果质量合格,国内各铁路所购钢轨需优先选用汉阳所产。第二点就是为了运输方便,林铄能以铁厂之名建造铁路。第三点为铁厂经营悉由林铄作主,官方不得干预,铁厂所产钢铁每吨抽取一两白银以还官款,还完本金后作为官资生利。

    张之洞一口就答应了林铄所提条件,让林铄觉得有些不太真实,老家伙不是动什么脑筋要算计我吧?

    1902年秋,张之洞奏请朝廷批准,林铄正式出任汉阳铁厂总办,由于捐款修建皇宫又是办理工商有功,特旨改任其为江西后补道,加三品布政使衔,赏戴单眼花翎。

    大清国又一位“红顶商人”出炉,不过现在朝廷实在缺钱,这红顶子已经是满天乱飞,实在算不上稀罕。

    ;

正文 八、以农为本

    “……春日暄和,晴晖入室,匡床闲卧,清梦蘧蘧。梁间燕子呢喃,如老妪之说家常事者,主人朦胧睡眼,口吸烟筒,一室氤氲,宿云相似,呼僮垂帘,唯恐其去,何必远引深山,始有烟霞痼疾哉!”

    林铄没想到小小的纸制卷烟,竟然给他带来丰厚的利润,自己在上海开办的这家规模并不算太大的卷烟厂,每月的利润竟也有五、六万两白银。

    他在投资卷烟厂后才发现,烟草虽然从明代就传入中国,特别是福建、台湾烟草种植相当普遍,这种东西能为农民提供比粮食高很多的收益。但国内的烟草大多不适合做卷烟,林铄这又急忙从美国引种最新的烤烟品种。

    林铄请到了翻译《淡芭菰栽制法》的福建老乡陈益如主持烤烟的引种,在福建和皖南的林氏义庄试种引进的美国烤烟品种。

    没想到新式烤烟引种成功,用它与建烟、松烟混合制成的“红双喜”卷烟口感甚佳,比英美烟草公司生产的“海盗”牌香烟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自投产之后,竟成热销商品。

    林铄一边忙着在汉口、天津、厦门等地开设新厂,一面幻想着如何把后世“中华”、“熊猫”、“苏烟”、“大红鹰”、“大前门”等著名香烟品牌一网打尽。

    林铄在丝、茶、林木等行业一直在推行一种类似后世农场化管理的方式,在各地建立林氏义庄,在林氏义庄雇工给够拿到保障最低生活的薪水,其后还能按照所负责管理的农地收成拿到相应的提成。这样义庄的雇工一直比较稳定,这个年头能得到一个能使一家人生活无忧的工作也是让人羡慕的事情。

    这使得大多数林家的农工有很强的归属感,最少这里能保障每个人都吃上饭。

    大规模的集约经营使得林氏义庄有着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比如这两年生丝行业市场低迷,大多数蚕农辛苦一年却有时连本钱都会亏蚀进去,但林氏义庄却能保持稍微的赢利,而且通过不断改良桑蚕品种,再加上自己开办的缫丝厂逐渐开工,林氏义庄的赢利能力越来越强。

    国之富强,以农为本。

    但林铄的这个以农为本却和封建统治者们所提出的口号从内容上相去甚远。实际上林氏义庄所出产大多为经济作物,粮食生产连维持自己都不可能。

    林铄很是郁闷,自己花费巨资投入的工厂个个都见不到效益,沪东船厂在勉力维持,煤矿和铁厂离改造成功还遥遥无期,纱厂这两年行情也不好,反而是倒买生丝、桐油、樟脑等农产品一直生意不错,难怪这年头朝廷大力鼓动,还是没有多少人肯将资金投入到实业中。

    还是做买办来钱容易。

    办工厂困难的主要原因还是人才奇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甚至是连熟练的技术工人都不好找。

    江苏沿海,由于长江和黄河古道河水带来的大量泥沙淤积,海滩每年都会按三、五十米甚至更高的速度延伸发展,形成大面积的沿海或沿江荒滩。张謇在甲午战争时由于督办地方团练,见到海门等地的大片荒滩就动过围滩兴垦的念头,不过当时由于财力不继,只得作罢。

    现在张謇算是手中有了资金,而且还有林铄这么一个大财东在身后鼎力支持,在刘坤一的支持下,朝廷于庚子年秋同意其在通海等地围滩兴垦。

    在林铄的支持下,张謇集资一百万两白银,创办“通海垦牧公司”,林铄这次不知怎么却一反常态,出资六十万,控股垦牧公司。经过一年多清理产权,通海垦牧公司取得了通海两地九万公顷沿江荒地的产权及崇明岛约两万亩滩涂之地。

    林铄与负责勘测的江导岷等人骑马沿着崇明岛转了一圈,清末时的崇明比后世要小一半,大约有四百多平方公里左右,策马而行,岛上荒滩距江边约有三、四里地,土质还算肥沃,不过到处芦苇丛生。

    要想将这些滩涂变成良田,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进行围堤造田,在这个年代,这一切都要人工手挖肩抬来完成。

    林铄知道,仅仅一个崇明岛,后世的人口就有六、七十万,而不是现在岛上只一万余人,包括通州、海门和启东等地,可以养活上千万人口,如果将这些人口有效地组织起来,这将是一个且有很强大凝聚力的团体,如果运用得当,将足以左右天下。

    数百万的垦民,足够提供二十万的合格兵源,林铄骑在马上,心底涌起一阵豪情,也许今后的道路,就将从这片土地上开始。

    从吕四到通州,林铄整整转了一个多月,这才回到了唐家闸的大生纱厂。

    见到张謇后,马上商议起了屯垦事务,两人对于屯垦的方式略有分歧,但经林铄详细讲解,张謇立马体会到了这种类似后世军垦的方式其中的优点来,人员统一管理调配,可以集中人力、财力做成更大的事情。

    随后提及具体实行,便觉出头绪繁多,首先是招募垦民,好在现在大清国游民很多,这个倒不是很发愁,按照林氏义庄的方式,管吃管住还每月发给零用钱,只怕会有饥民打破头都想挤进来。但还是有许多准备工作要提前进行,比如开荒围堤所使用的工具、推车等,围堤需要的石料等,最为头疼的是数万公顷荒地,需要的耕牛骡马等牲畜就不是小数。

    另一个方面是农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这一方面张謇开办起了通州师范学校,其中就设有农学分科,林铄又答应每年再捐助二十万银元以将通州师范学校的规模扩大一半,另外还将在校内设立工业技术学堂。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这方面舍不得花钱是不行的。

    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对中国来说注定是一个苦难的开端,从庚子年的四月开始,北方就闹起了“拳乱”,很快义和团席卷北方,最张酿成一场大乱。

    在南方,除了偶尔有地方也闹起拳民,总的来说相对还比较安定。

    正是春茧的收购季节,但各地丝行谁也不开门,朝廷要和洋人开战的消息弄得各大洋行纷纷暂时停业,有些洋行的老板索性就此离开了上海。

    各大洋行停止收购,各地春茧卖不出去,每担上好的生茧已经跌到了二十七两白银,蚕农们连本钱都收不回来,损失惨重。

    就这样的行情还是有价无市,因为没有人敢在这时候出手。

    林铄知道战争很快就会发生,但战乱只会局限于华北,国内大部分地区只是在局外看看热闹。他打开金手指,开启了作弊模式。

    他找到了大生纱厂的股东之一蒋锡坤,“蒋先生是湖州人?”

    “嗯,有什么事?”蒋锡坤是南浔首富刘镛的女婿,原籍也在南浔,见林铄来到纱厂,颇有点意外。

    “今年的新茧价格低得有些离谱,我想做一回大盘!”林铄开门见山。

    蒋锡坤看了林铄一会儿,又想了一下,这才慢慢说道:“白老虎吃人,林东家心里可要作好准备!想当初胡雪岩诺大的家业,也都在这上面栽了跟头。再说我早已不干这一行,行情也吃不太准。”

    “这事我已经决定了,就是想请先生帮忙联络一下,资金的问题我已准备好,这方面倒不用担心。”

    “好吧,按理说行市这么低,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风险,只不过怕洋行不收货,压不起啊。你既然说得那么坚决,我就暂且帮这一回。”蒋锡坤说道,“如今世道混乱,你得做好货在手上砸一两年的准备!”

    林铄将手下各商行的人员都派了出去,利用蒋锡坤在丝行的人脉,在整个春茧收购期内囤积了近五十万担的生茧,这已经差不多是两江地方一大半的春茧产量。

    到了六月中旬,英美等国与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护保”九条章程,规定长江范围及苏杭地方各地督抚负责维持治安,禁止义和团在南方漫延。

    六月底,慈禧下旨对十一国列强宣战,南方各督抚拒不奉诏,八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西太后狼狈出逃,此后慈禧将脸一变,下旨各地平息义和团暴乱,“义民”转眼变成乱民,义和团运动很快被镇压。

    林铄却在这段时间又囤积了大约二十多万担夏茧和大量的生丝。

    到了九月初,当初因惧怕义和团而逃离的外国洋行又回到了上海,再开始进行往年的生意时,这才发现市面上的丝茧已经年剩不多。

    由于庚子变乱和欧洲产丝区病害的影响,国际市场上生丝供应不足,造成丝价高企,每担生丝价格已经从平均六百多两白银暴涨到近一千一百多两一担,而蚕茧价格也从正常的六十两白银上涨到一百多两白银一担,这样的价格一直延续到辛丑年的新茧上市地开始逐渐回落。

    林铄一直在缓慢的出货,即不让洋行能够轻易收货,又让其不至于断顿,一直忙到春节前,他才将手中的存货出尽,盘点下来,除却费用开支,每担生茧林铄要赚到六十多两白银,在今年的投机中,居然一下赚到了四千三百多万两白银,这让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难怪这么多有钱的买办们不肯投资实业,投机生意的暴利是如此诱人。

    在生丝销售中他又发现一个可怕的问题,产自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