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天下(刀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之陆13团开始扩大摊头阵地;由28式坦克和这种坦克底盘改装的两栖战车也开始上岸;这种重达22吨的两栖坦克装备着一门48倍口径的75毫米加农炮;虽然装甲能力稍逊于28式坦克;但要对付rì本人的装甲兵还有绰绰有余。

    陆13团3营在装备上岸后向南推进;一路上没遇到什么武装;上午11点20分时在节妇岩这才进行了一场小型的战斗。这里有一个小队的rì军防守;3营用了大约10分钟的时间就将这支只有3具掷弹筒的步兵队给全部消灭。1营在向东北纵深的黄竜寺一带扩展;他们遇到的抵抗要强一些;这里rì本人布置一个中队的rì军;还有一部分火炮。

    上午10点;陆战队73团也在西归浦成功登陆;先期登陆的两个陆战团意图把济州岛西南的登陆场连成一片。

    下午1点;陆战 第 129 章 团下关航空队的32架最新的97式战斗机为rì本陆军拼凑出来的52架各式轰炸机进行护航;这些轰炸机中居然还包括有16架速度缓慢的92式双翼轰炸机。

    rì本航空工业正式起步是在1925年;但有限的国力再加上关东大地震的影响;rì本的航空工业和技术发展还十分缓慢。在这之前;rì本海军虽然建造了号称世界 第 129 章 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东军所属的 第 129 章 团飞机数量和规模要远远大于司令部设在岐阜的“陆军 第 129 章 团”。

    在战争开始后;rì本陆军又匆匆组建了 第 129 章 团;负责台湾的防卫。

    随着战争的进行;驻扎在关东州的 第 129 章 团在开战之初就几乎被共和军陆军航空队全歼;随即rì本陆军在朝鲜重组了 第 129 章 团;但实力大不如当初;目前 第 129 章 团只有不到150架各型作战飞机。

    在台湾的陆军 第 129 章 团也几乎遭受灭顶之灾;最后又在国内重新组建;目前拥有160多架各型飞机。

    由于陆军 第 129 章 团主要负责东京及京都地区的防空;所以在共和海军对九州和吴海进行的数次突袭中损失不大;目前拥有224架各式飞机。不过rì本陆军飞行型号老旧;真正能够承但作战任务的飞机加起来也不超过200架。

    海军对长崎的轰炸摧毁了rì本两家重要的飞机制造厂:三菱长崎飞机厂和川崎飞机株式会社;这让本来产量只有每年不到2000架的rì本航空业遭到重创;目前rì本仅剩下位于群马县的中岛飞机厂、名古屋三菱飞机厂和爱知县爱知航空株式会社三家规模较大的飞机厂;每年的飞机产量已经减至1200架;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战时的消耗。

    而且由于共和海军的封锁;缺少资源的rì本也很难进口到足够的金属铝材。

    122架“猎隼”分成三个波次迅速朝着rì本轰炸机群飞来的方向扑去;山下喜之郎带领的两个护航中队飞行在轰炸机群的前方;保持着大约10分钟的距离。

    第一批两个中队的“猎隼”从4000米的高空扑向rì军的护航战机;双方的战机缠斗在了一起。共和海军装备的fj…108猎隼要比rì本人装备的九七式xìng能高出不少;fj…108战机最高时速能达到587公里;而rì军的九七式战斗机只有460公里的航速。另外在武备上;fj…108猎隼装备了2门20毫米航炮和两挺米航空机枪;火力输出也要比只装备有米机枪的九七式战斗机强得多。

    发生在朝鲜海峡的这场空战毫无悬念;成了一场一边倒的屠杀;共和海军总共损失了6架战斗机;而rì本陆军航空兵派出的84架飞机全部被击落;竟无一逃脱。共和海军损失的6架飞机中有3架是在空战中被rì机撞毁;另外3架则是因为受伤后在返回航母降落时坠落在海里。

    这场战斗唯一值得一提的是rì本航空兵从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空战方法╠╠自杀式撞击;其后这种不要命式的战法也让共和军航空兵们头疼不已。

    c

    s

正文 九、天火

    8月22rì;傍晚。

    在黄昏的阳光之下;机场的建筑在昏暗的天地间反shè着黄sè的光芒;在黑沉沉的土地映衬下;反而显得更加醒目。一架架体型巨大的重型轰炸机;发出震撼天地的轰鸣;呼啸着腾空而起。这些战机在机场的上空盘旋着;组成几个巨大的菱形;然后向一群大鸟;遮天蔽rì地向着东方的海面飞去。

    机群起飞不久;天渐渐黑了下来;飞机上的指示灯在夜空中闪烁着红光;机舱内发动机只有发动机发出的巨大声响。编号为h7301号的轰炸机做为全队的引导机飞在最前面;轰7团团长郑以民上校从驾驶舱向外看了一下;下面的海面上黑乎乎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的身后两侧都是一些体型庞大的重型轰炸机。

    没有人说话;机舱内明显能感受到战前的紧张和压抑;h…7c型轰炸机机组成员有11人;除了正、副驾驶员、领航员、电报员和投弹手外;还增加了一名雷达cāo作员;另外五名乘员则是机枪shè手。h…7和h…6轰炸机上都装备了1米机枪作为自卫武器;这些自卫机枪都能由机枪shè手在机舱内进行遥控cāo作。

    机群在海面上500米的高度上进行巡航;另外海军在地面的和军舰上的雷达会跟踪机群的行动;如果偏离了航向会级时发出通告。

    从山东半岛飞到任务地点东京上空需要近五个小时;机舱外的夜幕下;整个机群信号灯不停地闪烁着;如同一条闪光的彩带;飘浮在半空。

    “报告目前方位”一个小时后;坐在副驾驶位置的郑以民问领航员。

    “东125’21;北37’13;航向正确;长官”领航员趴在航线图前;一边回答着问题;一边用铅笔在图纸上做着标记。

    “快到朝鲜海岸了;2分钟后我们开始爬升;给各机出准备信号;到6000公尺”

    “是;长官;6000公尺;2分钟准备”电报员随手发出一串无线电信号。

    飞机发出轰鸣;开始向高处爬升;由于要飞越朝鲜海峡;整个轰炸机编队需要在6000米以上高空上飞行;这并不是怕地面上的rì机起飞拦截;而是为了避免遭到防空火炮的打击。rì本的飞机理论上能飞到8000米以上的高空;但由于没有雷达导航装置;根本无法在黑夜里升空作战。

    与此同时;第一轰炸机司令部下属的三个重型轰炸机联队也分别从长、哈尔滨和佳木斯的大型机场起飞;第一联队的64架轰炸机的目标是群马县的中岛飞行机株式会社;第2、第3联队的目标是横滨的工业区。而第四轰炸机司令部所属的重型轰炸机部队将会对吴、名古屋和大坂的工业区进行轰炸。

    这个夜晚注定要成为让rì本人谈之sè变的“灾难rì”。

    8月23rì凌晨0点20分;轰炸机群已经开始飞越本州中部的飞驒山脉;再有二十分钟就能抵达目标上空。现在整个轰炸机群依靠东窘向的无线广播电台进行导航;进入战斗状态的黄灯在机舱内闪烁着;机组人员都进入到了战斗位置。

    谁也没有说话;轰炸机群轰隆隆地穿过夜空;机舱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而且有些压抑;领航员不断地在航线图上计算着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

    前面的地面上出现一片灯光;从空中望去;整个城市的轮廓在路灯的勾勒下呈现出一种非常绚烂的景sè;“到达目标上空”领航员说道。

    “五分钟后开始投弹;我们要摧毁东部的工业区”郑以民说道;“rì本人怎么不知道灯火管制?多么漂亮的景sè;可惜……”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嘲弄和几分庆幸。

    机身下方的灯光成片地熄灭;大地又重新回到黑暗。

    “准备投弹”郑以民下达了作战命令。

    机身下方rì本人的高shè炮弹象一朵朵炸开的礼花;在黑夜的上空闪耀着。

    “开始;放”随着一声令下;投弹手按下开关;一连串的炸d弹从机腹下方摇椅晃地向地面坠落。

    郑以民猛地拉下cāo纵杆;战机迅速向上爬升着;作为指挥官;他需要在投弹地点上空盘旋一阵;以便观察轰炸的效果和对地面进行拍照。

    地面上冒起几团火光;那是凝固汽油弹在开始燃烧;虽然从高空看上去只有火柴燃烧时一样大小;但郑以民心里清楚;这么一枚650公斤重的燃烧弹的燃烧范围绝对要超过30米。火苗接二连三地在地面上冒起来;这也为其后的轰炸机提供了目标。

    地面上着火的区域越来越大;似乎比刚才的路灯景sè还要壮观百倍。

    rì式的木质房屋就是上好的燃料;更是助长了整个火势的蔓延;从高空望去;小半个东京都陷入到一片火海当中。

    “天哪;整个东京都被点着了”导航员兴奋地大喊着。

    “开始返航”最后一队轰炸机飞过被映得通红的夜空;大火产生的气旋迫使它们不得不在7000米的高空将炸d投下;驾驶员拉动着cāo纵杆;飞机划出一道弧线;在东京湾的海面上开始转向。

    地面上那座在烈火中燃烧的城市在身后越离越远;这场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的轰炸结束了;但生活在下面的人们注定要经历一个悲惨的夜晚;这种痛苦和恐惧的记忆将会伴随那些幸存者的终身;至死不会忘记。

    海军的两个陆战师也在这一晚全部登上了济州岛;天光渐亮;在驻防山东的海军陆基航空队战斗机的护卫下;郑以民驾驶着飞机最后一个平安地降落在了蓝村机场。

    战区司令长官吴佩孚大将和第三轰炸机司令部司令赵乐文少将亲自在机场迎接这协旋的勇士们的归来。

    “祝贺胜利返航”指挥台的调度人员向刚刚停稳的3701号机组发出祝贺。

    “损失的情况怎么样?”郑以民倒没在意战果;下了飞机后先问作战部队的情况。

    “十分成功”赵乐文说道;“只有一架飞机因机械故障坠毁;另外两架飞机迫降在东海海面;人员被海军的搜救舰只救起;有16名机组成员失踪。另外有两架飞机在返航时迷失航向;迫降在了山海关机场。”

    “只要他们一天不投降;这种轰炸还会持续下去;并将加大力度。”吴大将说道:“我们要摧毁完全他们的军事能力和工业能力”

    这才是整个轰炸计划的核心。

    “肯定会有大量的平民伤亡;国际舆论会不会有很大压力?”

    “这在战争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至于舆论;那是外交部和新闻署的事;与我们无关”吴大将满不在乎地说道;他们这一代的军人在观念上与rì本军人相似;都很漠视生命;这和那些从西方留洋回来的学者们绝对不一样。

    c

正文 十、意大利航母

    当地中海的阳光懒洋洋地照进了房间;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方明浩来到意大利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在仔细考察和分析了意大利的情况;得出的结论十分不妙。

    意大利是个很奇怪的国家;国民的整体表现最出名的地方就是zì yóu散漫;这和一向严谨的德国人正好相反。但崇尚文艺;生xìng浪漫的意大利人脑子里有时又会冒出许多令世人惊叹的奇思妙想;比如无线电报的发明者马可尼;制空权理论的先驱杜黑;近代战列舰沿中轴线布置主炮塔的设想也是由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来的等等。

    意大利的科学技术水平并不亚于德国;但他们却无法将这孝明转化成工业能力;意大利的机械加工水平绝对称得上世界一流;他们能制造出阿尔法罗密欧、蓝旗亚、玛莎拉蒂等世界上最好的赛车和跑车;但他们的坦克制造水平甚至还不如苏俄。

    由于国家实力的限制;意大利军队的装备特别是陆军十分落后;其装备水平甚至还不如英国人在印度和东南亚的殖民地军队。这也难怪意大利军队在1935年入侵阿比西尼亚时被整个欧洲嘲笑;他们最后不得不依靠飞机和毒气弹才击败海尔·塞拉西皇帝手下的那一帮“土著军队”。其实在得到英、法和德国人的武器援助和在英官训练和指挥下的阿比西尼亚军队可真不比意大利军队要差;至少他们手里的武器要比意大利人要好。

    意大利人提出了空战理论;而且在飞机制造技术上有许多发明;但意大利空军装备的飞机却让人不敢恭维;他们装备的br…20全金属轰炸机居然能让冰雹都砸坏。

    这样的军事实力和他们的领袖墨索里尼的野心毫不相趁;1934年在 第 131 章 团;两国的钢铁工业都有一些相似之处;铁矿石含硫量过高;如何去除这些杂质成为一个难题。

    战列舰显然不是方明浩关心的目标;他这次专程赶到的里雅斯特是为了协助解决正在亚得里亚联合造船厂建造的天鹰号航空母舰的建造问题。

    由于共和海军航空母舰在海战中的出sè表现;各国已经意识到了航空母舰的重要xìng;在意大利海军的强烈要求下;墨索里尼最终同意海军方面的航母建造计划;并且下令先将两艘罗马级大型邮轮改建成航空母舰。这位首相虽然对于军事知识一知半解;但还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别的国家拥有的玩具“伟大的罗马人”怎么能够没有;虽然他基本上不知道航空母舰到底有什么用途。

    罗马号邮轮虽然不是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但这种曾获得“蓝飘带奖”;标准排水量为23500吨的高速邮船为避免发生类似于泰坦尼克号那样的灾难;使其拥有类似于军舰一样的隔舱设计;并且有着不错的抗沉xìng。

    意大利人的改造计划相当不错;除了加固水线以下的隔舱和加装装甲外;另外将其动力系统也更换为两台轻巡洋舰装备的蒸汽轮机;使得其最大输出功率接近140000马力;这样意大利人改建的两艘天鹰级航空母舰就拥有了30节以上的高航速;这点和一般用邮轮改造而成的航母绝不一样。

    天鹰号航空母舰的改造计划是由意大利海军造船局的西格蒙德上校负责制定和实施;意大利人从中国方面得到了“广东级”航空舰的设计图;这是用菲亚特公司的发动机技术进行交换而来的;意大利人在发动机技术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现在海军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空军方面的阻挠;这一点我们的境遇和德国人相似;空军方面不肯给海军的航母拨付足够的飞机;他们认为海军方面除了水上飞机不应该再拥有**的航空队。”西格蒙德上校说道:“海军参谋长卡夫尼亚利将军正在竭力与空军方面交涉;但是首相总站在空军的立场上。”

    “这倒是个问题;不过倒还是有个变通的解决办法。”方明浩说道:“可以转告卡夫尼亚利将军;航空母舰需要一种专门设计的海军飞机;让他去找你们那位领袖单独批准”

    c

正文 十一、乌迪内

    方明浩独自驱车前往乌迪内去看望岳承宗;他们在那里正帮助意大利人训练一个刚组建的装甲师。

    “路上怎么样;没遇到麻烦吧?”见了面之后;岳承宗问道。

    “能遇到什么麻烦;就这几十公里公路?”方明浩说道;“不过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今天路上遇见的意大利人看到我时的神情都很奇怪;似乎没有了以往的热情。”

    “那是让吓得;你没看今天的报纸?”杨海鸣上尉在一旁说道:“我们的轰炸机部队昨天轰炸了rì本数座城市;使用的是最新研制的燃烧弹;四分之一个东京全被烧毁;报纸上说仅在东京就最少有十万人在轰炸引发的大火中丧生;另外还有大约十五万人受伤。一会给你看报纸上的照片;确实惨不忍睹。”

    “我早晨就出来了;还真没看今天的新闻。一次轰炸能有那么大的效果;不会是瞎编的吧?”方明浩说道:“意大利人和他们的领袖一样;喜欢对一些事情进行浮夸。”

    “这可能是真的;英、美等国在一至谴责我们违反《rì内瓦公约》;对平民使用武力1岳承宗说道:“我在内蒙服役的时候见到过h…6进行过燃烧弹投掷训练;那样燃烧弹好像是用凝固汽油加上助燃剂制造的;用普通的办法根本无法扑灭。而且rì本的建筑大多是用木板或竹板搭建的;很容易引起大火。”

    方明浩想了一下这才说道:“看样子是总部特意安排的;也就是针对rì本这样的国家很有效的一种战法。昨天的新闻里说到海军方面在济州岛登陆;今天有什么新的进展?”

    “已经有两个陆战师成功登陆;估计也就是几天的时间就能消灭岛上的rì军吧。”岳承宗说道:“rì本人缺少反坦克武器;即使是陆战队使用的35式两栖坦克;他们也毫无办法。”随后他又笑着说道;“这次安萨尔多内燃机制造公司与我们合作生产的从28式坦克改进的p38式坦克装备后;让意大利人算是开了眼界。”

    “他们还想要35丙式坦克呢;巴格纳尼团长在我国时见过这种主力坦克;对其xìng能是赞不绝口。”杨海鸣说道:“不过我想国内是不可能向他们转让这种坦克的技术吧。”

    “这可不一定。”方明浩笑道:“任何英国人的潜在敌人都是我们帮助的目标。”

    几个人正在说话间;第2骑兵师装甲团团长巴格纳尼正好经过;看到方明浩之后马上过来热情地打着招呼:“嗨;上校;在海军那边的rì子过得还顺利吗?”

    “很不错;祝贺你升职;上校1方明浩笑着与这位装甲兵上校握着手;“看来到中国的运气会不错。”

    “谢谢;确实不错1巴格纳尼笑着说道:“从中国回来我成了装甲兵方面的权威;包括装甲兵总监费雷里多将军时不是都要向我请教一些问题;哈哈1这位上校半真半假地开着玩笑;“一会儿我请你们吃饭1

    方明浩笑着说道:“他们说意大利人说请客不要太当真。”

    “我说的可是真的1巴格纳尼连忙说道:“要不现在就走;前一段我们沿着边境进行了一次行军拉练;可把斯洛文尼亚人吓得够戗。这让首相十分开心;我不光得到了一枚勋章;还有一万里拉的奖金;这可得感谢你们1

    意大利人的饭菜算是欧洲最可口的了;这方面倒和中国人很象。酒席间大家聊得还是很开心;意大利军队加快了装甲部队的组建速度;第2骑兵师被改组成了装甲师;这倒是跟中国人学的。…;

    。

    n

正文 十二、受伤

    方明浩愁眉苦脸地坐在驾驶座上;他所开的那辆阿尔法前轴架在了岩石上;断了。他好象也受了伤;左侧下腿的胫骨处传来一阵阵钻心的疼痛。

    他痛苦地皱着眉头;脸上沁出几颗汗珠;满心渴望地望着公路上;希望有车辆经过。这是一条很偏僻的道路;其实前面不远就有一座不大的小镇。小镇的建筑带有浓重的奥地利风格;站在这山顶的公路上能远远望见那些蓝sè的屋脊和小镇教堂那混合着哥特式和巴洛克两种建筑风格的红sè圆形尖顶。

    这一切都会让人联想到这里曾长时间地被置于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

    十几分钟后;终于有一辆汽车驶了过来;方明浩用一只脚站在地上;一只手扶着车身;吃力地挥着手。一辆红sè的菲亚特旧敞蓬汽车停了下来;开车的是位年青的姑娘;留着一头黑sè的卷发;戴着一幅很大的墨镜。她的身旁坐着一位相貌英俊的酗子;收拾的很整齐的棕sè短发;穿着一身得体的黑sè西装。

    “您怎么啦?”那年青男子下了车问道。

    “好象受了伤;能将我送到前面的小镇去吗?”方明浩皱了一下眉头;用结结巴巴的意大利语说道。

    “不要动;你可能真受了伤;我来给你检查一下”姑娘跳下了汽车;并制止着方明浩的动作。

    “你是学医生的?”方明浩看到那姑娘熟练地给他检查着腿部的伤势;于是问道;刚说完突然感到一阵剧痛;不由地惨叫了一声。

    “我不是医生;但我可以肯定你的骨头断了”那姑娘说道;“我们把你送到小镇上去吧;我的祖父在那里开了一家诊所。”说完她回头对那酗子说道:“雷卡迪;请帮着找几根树枝过来。”

    酗子似乎很不情愿;但还是按照吩咐从路边撅了几根树枝回来。

    “你叫什么名字?”

    “叫我索菲好了;索菲·伦巴蒂娜。”索菲说道;她看到雷卡迪把着几根树枝走了回来;于是问道:“你带着刀没有?”

    “你用刀干什么?哦;做夹板;我的腿真断了吗?”方明浩说道。

    “我想是这样。”

    “在车后座上面有个背包;里面有刀子;还有个急救包。”

    索菲从后座里拿出一个军用背包;从里面拿出一把多用军刀;并从急救箱里拿出绷带。雷卡多也过来了;他们两人忙着用刀子削出了几根夹棍。

    “你是军人?”索菲一边给他绑着绷带一边问道。

    “嗯;是的。”

    “那你是中国人啦。”

    “是;你怎么知道的。”

    “最近来意大利的中人多了;都不用猜。”索菲说道;“好了;我们扶着你到我们的车上去。”

    方明浩在雷卡迪和索菲的搀扶下用右脚一跳一跳地挪到了索菲的车后座上;“要拿什么东西吗?”

    “在车前座有个公文包;还有那个背包;就没什么了。”

    梅拉茨是个很德意志化的名字;小镇并不大;伦巴第先生的诊所位于小镇的西部路口不远。这是一栋两层的小楼;蓝sè的瓦屋顶;一层向外伸出一道用四根巴洛克式立柱支起来的走廊。在楼房的东侧有一个楔园;里面立着几个沾满泥污的黄sè石头雕像。

    索菲他们将方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