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天下(刀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这些年一直在外奔波,家母也一直催促。”林铄觉着老袁一下变得莫测高深。

    “哦,安华是不是条件太高?”

    “也不是,只是一直忙于商务,无暇分心。要说条件只也有两个,一是要知书达理,另一个是要天足。”

    “这样啊!”袁世凯说道,然后装作恍然的样子,用不怀好意地眼光看着林铄:“这么一说老夫倒想起膝下尚有一女,尚未有婚约,正合安华的条件,不知……”

    ……

    林铄糊里糊涂地走出大门,让凉风一吹,这才醒悟自己被老袁算计,NND,你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真好意思拉下老脸来问老子要不要娶你闺女,你说我能不答应吗?

    要是自己开口推辞,岂不当场就难已走出这北洋的大门?

    姥姥,这回算是栽了!苍天保佑,千万别让我媳妇儿长得跟她爹那般矮冬瓜模样才好!

    ;

正文 十五、拯救海天号

    林铄急急忙忙从天津赶回到上海,原因是北洋海军最大的巡洋舰“海天号”在嵊泗外海鼎星岛外触礁搁浅。因为在上海的北洋水师提督电告袁世凯已联系洋商耶松船厂和林铄的沪东造船厂帮忙救助,所以袁世凯令林铄速回上海以协助北洋水师统领萨镇冰组织抢救。

    他到上海后,马上组织了二十多名技师在船厂造船总监陈长龄的带领下乘船厂的拖船一同赶到鼎星岛。

    原来因为日俄战争,4月下旬,朝廷下令驻泊在烟台的“海天”号巡洋舰前往江阴调运军火,以济辽西“中立”之需。“海天”号在管带刘冠雄指挥下起航。在绕过山东半岛进入黄海后,便遇上了大雾天气。也许因为公务紧急,刘冠雄一路催促着“海天”号以20节以上的航速在浓雾中快速行驶。

    由于海面上大雾弥漫,“海天”根本无法参照海岸和天上的星图判定军舰的位置,只能根据航速推算出军舰所处的大概方位。由于对军舰方位计算出现偏差,“海天”号越过长江南口水道后进入海礁密布的嵊泗水域。约在凌晨5:30分时,随着一声巨响和一阵剧烈的震动,高速行驶的“海天”号撞上了位于浮标东南偏南英里处鼎星岛外的礁石上。

    “海天”号和其他防护巡洋舰一样;水线以下的舰底部分除了双层船壳以外;没有更多的防护设施。由于航速较快,半个军舰已经骑到了礁石之上,舰体与礁石之间的猛烈撞击和刮擦再加上军舰的重量显然是双层船壳所不能承受的。海水迅速从舰体的破口涌入舰内,再加上损管措施不太得力,到了当天夜间,除了舰艏高高地搁在礁石上而露出水面以外,舰体其余部分已经沉入11浔左右深度的水中。

    在甲午海战败后不久,清政府决定重建北洋舰队。作为重建计划的一部分,在北洋大臣王文韶的主持下,于1896年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订购了2艘钢甲巡洋舰,分别命名为“海天”和“海地”号,“海地”号在建成后正式命名为“海圻”号。“海天”和“海圻”号为同型舰,舰长129米,宽米,吃水米,标准排水量4300吨,动力为17000马力,设计最大航速24节。军舰上配有阿姆斯特朗200毫米主炮2门,143毫米副炮10门,47毫米炮12门和37毫米炮4门,7毫米马克沁机枪6挺,鱼雷发射管5具,全舰配备官兵445人,每舰造价328242英镑。

    “海天”舰回国之际,发生了意大利强租我国三门湾事件。

    1897年;英、法、德、俄各列强掀起了一股瓜分中国的狂潮,威海、胶州湾和旅大等沿海优良港湾先后被他们强行租借。1899年,意大利也派出6艘军舰到华,向清政府递交最后通牒,要求强行租借三门湾。清政府不摸底细,十分紧张,于是征询海军的意见。北洋海军统领叶祖珪向朝廷进言:“意大利军舰从远洋而来,其劳我逸,形势对我们有利。而且现在海军拥有“海天”级和“海容”级五艘巡洋舰,完全可以与意舰一战。”清政府心里有了底气,断然拒绝了意大利的最后通牒。意大利本来就是虚张声势,看到中国方面态度强硬不惜一战后,知道恫吓无效,只好作罢。

    这是清朝海军唯一一次令人扬眉吐气的表现。

    1901年,八国联军迫使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随后即有大臣提出;为了表明中国的“和平诚意”,保证今后永不进行战争,应将海军裁撤,“海天”、“海圻”2舰和从德国购买的3艘2950吨的巡洋舰“海筹”、“海容”、“海琛”号分别退还给英、德两国,以此顶部分庚子赔款,清政府打算同意这一主张。

    叶祖珪和萨镇冰等海军将领得知这一消息后,据理力争,清政府最终同意将“海天”等5舰保留下来。

    事件发生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急令在上海的海军提督萨镇冰连夜赶往出事地点,指挥抢救,并调查事故原因。萨镇冰到达后,一面组织抢救,一面迅速向袁世凯报告事故详情。

    “海天”舰触礁后,除了3名水手落水失踪,其他舰上官兵400多人获救。其中348人由招商局轮船送往吴淞岸上,舰上留下60人,由刘冠雄指挥,看守机器,拆卸炮位。萨镇冰从耶松船厂和沪东船厂借到六台大马力抽水机排水,希望能减轻军舰重量使其上浮。无奈“海天号”裂口过大,海水随抽随灌,毫无效果。

    林铄带人赶到时,萨镇冰已经在“海天”号上,只见“海天”号半个舰身骑跨在一处礁石上,舰艏高高扬起,指向蓝天,而后半截舰身却没入到水中。军舰被留守水兵用绳索和铁链固定到了鼎星岛上,以避免舰体下沉,但实际的效果并不大。

    一行人在鼎星岛上岸,之后沿着用绳索结成的软梯到了“海天”号上面。

    见过了萨镇冰后,船厂总工程师陈长龄带领船厂的技师随“海天”号管轮大副陈兆锵下到船舱检查船体的破损情况,林铄这个外行则上到指挥塔陪着神情沮丧,心如死灰的刘冠雄,不时说些宽慰的话。

    他还真有点害怕刘冠雄一时想不开跳海自杀。

    萨镇冰则在舰长室询问舰上留守人员事故的详细情况。

    约莫一个多时辰,陈长龄等人从船舱从回到甲板上,林铄和刘冠雄走了过去。

    “怎么样?”林铄问道。

    “船体破损十分严重,如果不借用外力,基本上无法整体打捞。我们刚才商量了一下,尽可能先将武器、机器、锅炉等先拆缷抢救,而船体损毁严重,即使能够打捞出水,其入坞重新修理也花费甚大,已经不太合算。”陈长龄说道,他曾奉命在英国参加“海天”级两舰的监造,对此舰的结构十分清楚。

    林铄点点头,究竟该如何抢救,最终还得由朝廷来决定,便与几个一同去找萨镇冰,然后由他制定出详细计划报给袁世凯。

    顺着舷梯刚到了舰长室门口,便听到里面“啪”地一声,接着就是萨镇冰在里面大声喝斥:“难道你就没有责任?刘冠雄混蛋你也跟着混蛋,那么大的雾,你在那学的可以将船速开过十节?做为大副你就没有责任提醒刘冠雄?滚,我不会说好话为你们开脱!”显然萨镇冰已是怒极,接着便见到“海天”号帮带刘传绶低着头从里面退出来,脸上赫然印着一个通红的掌印。

    几人面面相觑,没想到看起来温文尔雅的萨镇冰会发那么大火,又等了一会儿,这才一起走了进去。

    林铄带头将军舰的受损情况给萨镇冰汇报,只见他听后半晌没说话,最后长叹一声:“兵轮巨舰,弃之殊为可惜,大家尽可能想办法罢。”之后又狠狠瞪了在一旁低头不语的刘冠雄一眼。

    回到上海,萨镇冰向袁世凯电告军舰受损情况,袁世凯很快就回了电报:“战舰存没,各国视之极重,但能设法,未便袖手,犹之军队被困,不得不竭力救援。现在设法捞起,非止希冀能有所获,亦便各国之环视者,皆知我于军舰绝非视若无足轻重之物,掷以不甚爱惜之思,其于中国声誉亦有关系。”袁世凯更多是从政治上考虑,要求尽可能对“海天”号进行打捞修复,不用考虑花费合不合算。

    船厂的技术人员对于打捞都没什么经验,反而是林铄这个外行由于前世是学水下考古的,反而有丰富的打捞沉船知识,但一百年后的科技水平哪能用到现在,他也只能在脑中苦苦思索简单易行的办法。

    最后林铄决定采用施工最为简单、方便的浮筒打捞法。

    但现在哪里能生产这种浮筒呢?

    正好窗外码头上,一艘美国货船正在从上面缷下煤油,林铄眼前一亮,立即找来陈长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陈长龄低着头算计了半天,林铄所提到的办法是将空的煤油桶盛满海水后沉入水底,其后在水下用钢缆和铁链将这些油桶与船身固定在一起,然后用空压机将桶内的水排出,这样就可以利用空桶的浮力将军舰浮在水面。

    办法倒是可行,问题是军舰现在需要多大浮力,究竟需要多少油桶?

    陈长龄估计军舰进水大约在七百多吨,要使军舰浮在水面大概需要一千二百吨左右的额外浮力。每个油桶大约能有一百五十公斤的浮力,这样需要八千只以上的空油桶。他拿起纸来仔细算着这些油桶的布置方式,如果太过庞大,就失去了实际操作的价值。

    过了半个多小时,他抬起头来,“可以试一试,虽然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

    林铄笑道:“不用那么严肃,反正死马当活马医,能捞起来最好,实在不行无非是多花费点力气,还就是想办法把收罗的旧桶卖出去,说不定到时候收来的旧油桶还涨价了呢。”

    陈长龄神色顿时变得轻松一些,随后他组织人员开始设计打捞方案,最终确定焊接一些支架将油桶先固定起来,然后再用铁链将这些支架进行连接。

    萨镇冰同意按林铄提出的打捞方案实行,当然军舰上现在已经将能拆除的东西尽量提前拆除,以减轻舰体的重量。

    前期的制作和准备大约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后,开始进行水下施工。由于缺少潜水装备,施工进度一直进行得不太顺利,到了七月中旬,所有的八千多个简易浮筒这才安装固定完成。

    林铄调集了十几台空气压缩机同时开始排水,但刚开始的两天军舰却没有丝毫的反应。到了第三天上午,当大家都觉得有些泄气的时候,突然有个水兵指着军舰后部说道:“看,快看,军舰动弹了!”

    大家立马兴奋起来,往那个水兵指到的地方看去,果然原来陈旧的水痕离开了水面约有两、三公分的距离,众人的信心重新高涨。

    萨镇冰干脆在不远外用望远镜一直盯着舰体和水面的变化,渐渐脸上也露出些许笑意。

    到了第五天,“海天”号沉入水下的后甲板终于浮出水面,舰体在拖船的牵引下开始一点一点向后被拖离海礁,直到七天后,“海天”号终于在近万只简易浮筒的托浮下,重新又浮在了海面。

    在四艘拖船的牵引下,“海天”号被缓慢地拖向上海,十几个小时后,这艘残破的军舰终于被拽到了沪东造船厂的八千吨二号船坞坞口,在船坞自带的牵引机和桥式起重机的牵引下,终于被拖进了船坞。

    两天后,二号船坞内的水被排干,准备开始对“海天”号进行检修。

    萨镇冰脸上刚有点笑模样,不料陈长龄从船底出来后面带严肃地对他说道:“军舰的主龙骨已经有些变形,即使修复也只能在近海活动,不堪作战之用!”只见老萨的脸色立马变得如同是没收上租子的土财主一般。

    林铄的心情也如同被浇了一瓢冷水,顿时变得“拔凉拔凉”的,没想到自己折腾半天却捞出一堆废铁。

    ;

正文 十六、图谋船政

    最终萨镇冰还是上报朝廷决定将“海天”号修复,即便是修好后不能作战,至少还能拿来作为训练舰使用,当然这主要是关系着海军的脸面,如果这么就报废,今后海军的发展将更为艰难。

    在袁世凯的支持下,朝廷最终同意“海天”号的修复方案。

    叶祖珪和萨镇冰特奏请由福建船政局会办魏瀚任总监,负责“海天”号的船体修复工程,又从福建船政调派总工程师郑清濂、高而谦、丁平澜、郑守钦等人来沪东船厂参与军舰的修复工作。

    福建船政局雄厚的人才储备让林铄羡慕不已,没想到经营不佳、濒临倒闭的马尾造船厂里隐藏着那么多的能人,开始暗自打起福建船政的主意。

    他现在已经可以提条件了,首先大清国欠了他二十多万两白银的打捞费,其次要修复“海天”号还需要近五十万两银子。他现在张嘴要钱,萨镇冰只能向朝廷伸手,正穷得叮当响的大清朝廷回答得倒是蛮干脆,就两个字“没有!”,让萨镇冰自己想办法。

    看着愁眉苦脸的老萨,林铄说我给你出一个主意:你们手中不是还有个马尾造船厂么,再加上船政局的公产,怎么也值个一百五、六十万吧,那么大一家船厂,居然连年亏损,放在那些无能的官僚手里真糟贱了。反正船政也有意招股商办,我愿意一力为之,舍家报国!谁让咱是福建人,而且还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呢。

    萨镇冰瞅着林铄:“我咋没看出来?”

    “那是您眼光太差!”林铄笑道,然后扭头问一旁的船政会办魏瀚:“魏大人,你想不想让福州船政局变得跟我这船厂一样?”

    魏瀚咽了几下口水后使劲点了点头。

    林铄正色道:“若能将船政改归商办,我保证让其三年内焕然一新!”

    这帮海军名宿不由得都澎然心动,福州船政凝聚着几代海军人的梦想,谁不想见到它有兴旺的一天。

    现在兼管船政的是原来的两江总督魏光焘,还算能说得上话。

    不过两江总督魏光焘被调任闽督,但其位置却依然岌岌可危,原因是他得罪了正在南方巡视的钦差大臣铁良。

    1904年,名不见经传的户部侍郎铁良奉旨南下,名义上是考察南方新政推行及新军编练工作,实际上是替朝廷收罗钱财。

    袁世凯的北洋常备军编成第三镇就没了下文,北方日俄正在激战,边防吃紧,朝廷敦促其加快新军的编练,以扈卫京畿。老袁将手一摊,没钱我有什么法?于是心急火燎的太后老人家就想了这么一出。

    别看铁良官不算太大,但背后有老佛爷、庆王和袁世凯在撑着,着实硬气着呢。

    自洪杨之乱以来,清廷为剿灭起义,只得将之前牢牢掌握住的军权、财权下放地方,使得地方势力大涨。后又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及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朝廷权威日衰。特别是八国侵华时,地方督抚们搞出的东南互保,公然斥责昔日神圣不可侵犯的“圣旨”“谕旨”是“伪诏”,被很多人看做是清朝中央政府虚弱不堪的标志。

    时任两江总督的魏光焘也是这么认为的,两江之地自曾国藩之后就成为湘系军阀的禁脔,除了张之洞偶尔署理过两回外,还没有便宜过外人。当初淮系的马新贻坐到了两江总督,可赴任还没几天,就被人公然刺杀。虽然此案最后以私怨了结,不了了之,但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事件背后湘系军阀的影子。

    此后,两江大权再也没能脱出湖南人的掌握。

    如今魏光焘是硕果仅存的湘军功勋老臣,继刘坤一之后成为湘系领军人物。他有资格不把清政府放在眼中,他在1903年到任两江后时就公然违反清政府关于军政划一的指示,公然派家人在湖南招募了3000乡勇,并交由自己亲信统领。而在铁良南下后,还指示两江总督管辖下的各省藩司迅速造假清册,弥补亏空,以为敷衍。在魏光焘看来,铁良这次南下会和之前清政府集权努力一样,化为乌有。

    可这次老魏有些失算,铁良到了江南后,没有进行查账,却顺着长江一路挨着个巡视起各地的湘军勇营的营操来,铁大人要整顿军备。

    这事能有个好么?

    晚清各地勇营军纪败坏,当官的只顾吃空饷,当兵的只顾吃喝嫖赌,哪还有心思出操,只怕大部分人连手中的钢枪咋使都不会。也怪魏光焘手下连个真能顶事的都没有,尽一群废物,到了动真格的时候就露了馅。

    铁忠这下逮着理了,湘勇各营点卯时人头就没有超过一半的,还有的营头人数竟然不足名册上的四分之一,另外就是平时几乎没有操练,连最基本的站个队都排不整齐。铁大人差点连鼻子都气歪了,这一路走到江宁,把凡是见着的老魏手下那些军官统统参劾,一律革职,全抹了个遍。

    铁忠一本上奏,魏光焘就已经吃不消,朝廷下旨申斥,搞得他一点脾气也没有,谁让自己手下尽一帮不争气的玩意!还好,朝廷总算还给老魏点面子,上谕下达,魏光焘调任闽督,由山东巡抚周馥接任两江,湘系军阀盘踞两江长达40年的统治历史正告结束。

    借着拿下魏光焘的余威,铁良毫不费力就从时任湖光总督张之洞手中拿走了江南制造局的主导权,并将张之洞与魏光焘准备筹办新厂的80余万两结余收归中央。并且从江南以及湖广搜刮到现银475万两。至此,清中央政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使地方督抚毫无还手之力。铁良乘热打铁,随后将地方上最为重要的财源:土膏捐收入大部收归中央。

    铁大人这边收刮的银子,又让老庆和袁世凯合谋,转手大部分又流入北洋。

    朝廷练兵要用钱啊。

    东北方面,日俄两国激战正酣。

    3月上旬,俄国新任太平洋分舰队司令马卡洛夫到旅顺就职。马卡洛夫是俄国著名海军将领,他撰写的《论海军的战术问题》在西方海军界久负盛名,他还是一名水雷战专家,在俄土战争中他指挥的“康斯坦丁”号战舰击沉击伤多艘敌舰。马卡洛夫将军一上任立即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同时要求舰队主动出击,重新夺取制海权。他在了解海区及舰船和要塞情况的基础上,决定在辽东半岛东部沿海水域布设水雷,防止日军从那里登陆并从侧后威胁旅顺基地;加紧抢修受伤舰船,派遣舰队出海活动,加强海陆协同作战训练;要求海参崴舰队出兵南下日本海,积极袭扰日军海上交通线,牵制日本联合舰队行动。马卡洛夫的这些措施,改善了俄军的被动处境,使官兵有了战胜日军的信心,但4月13日,马卡洛夫因所乘坐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出海返航时触雷爆炸,马卡洛夫和649名官兵葬身鱼腹。至于这枚水雷是俄国太平洋分舰队布下的还是日本联合舰队布下的,至今仍是一个谜。总之,水雷战出身的马卡洛夫将军最终还是战死在水雷战中。新任司令维佐夫特认为太平洋分舰队不足以与日本联合舰队一战,而凭借旅顺要塞可以保障舰队的安全,以等待波罗的海舰队的到来,遂不再采取出击行动,从此,海上作战主动权再度落入日军手中。

    6月13日,海参崴海军特混舰队奉命南下去支援旅顺口港的太平洋分舰队。在驶往旅顺口途中,先后击沉两艘日本运兵船,一度引起日本运输船队的惊慌。当俄特混舰队企图和旅顺口舰队汇合时,被日海军上村大将率领的舰队阻击。海战中,“乌里克立”号俄舰被击沉,“俄罗斯”号和“格罗莫鲍依”号被击坏,并迫使“诺维克”号在萨哈林岛附近搁浅,其余舰船又被赶回了海参崴。随后的一个多月,被封锁在旅顺口的俄舰队一直未敢轻举妄动。

    林铄却跑到了汉阳铁厂,因为从德国引进的设备已经陆续到货,开始进入安装调试阶段。萍乡到株洲的运煤铁路专线预计在两个月内就能开通,加上水路运输使用轮船拖带后,萍煤运至汉阳的成本可以降至每吨六两多一点,在引进德国和比利时最新的炼钢技术后,每吨钢材消耗的焦炭量也降到一点一吨左右,如果生产正常,汉阳铁厂的钢材成本将降到二十两左右,按照现在的市价,每吨能有六、七两的利润。

    现在林铄发愁的是销售问题,现在国内每年消费的钢材也就在七、八万吨,而汉阳铁厂这次新增加了两座日产二百吨的炼铁高炉、一座日产七十五吨的转炉和两座日产一百五十吨的平炉,加上一些连轧设备,每天能生产钢材四百多吨,除去检修时间,每年的钢铁产量在十二万吨左右,不算进口钢材,国内也不能消化这些产能。

    林铄必须开拓国内的钢材市场,这个时代铁路是最大的钢铁消费行业,其次是造船和机械制造,其余的民用市场不足钢材总消费的百分之二十。但在中国十分特殊,日常民用市场占到了总量的一半以上。

    建筑市场在这个年代钢材的使用还十分有限,国内盖起的楼房屈指可数,这个市场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机械制造方面使用钢材最多的重型机械、机器设备,矿山设备等国内根本没有这个制造能力,造船方面每年的用量大约在六、七千吨,但用量最多的中、厚板材汉阳铁厂现在还没有这个生产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