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围猎罗马(最后)-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直昔克也不管身后了,他只带上跟着他的军队一个劲地向前冲击,而两侧秦东的轻骑兵和弓骑兵则不停地射箭,让他损失惨重,不过跑过一段距离之后,负重较轻的邓直昔克大军在Sùdù上就占了优势。他们在早前就没有了甲胄,有的战士身上只有兵器,这样的负重对于马匹来说跑起来实在是太轻松了,两侧秦东的骑兵渐渐被甩在了身后。
第三百二十二章功过不能相抵
邓直昔克最终是逃脱了,另外跟着他逃走的还有一万左右的骑兵,巴图率领的近卫铁骑因为在路上耽搁了,刚刚赶到的时候恰逢邓直昔克带着残余人马逃走,却没有能拦下他。
战斗结束后,秦东发布命令救治己方伤残士兵、收拢俘虏、清点己方伤亡情况和战利品,将跑散的战马和牛羊都找回来,这些牛羊是邓直昔克带来的,匈奴人打战喜欢带着牛羊,这是他们的后勤保障,不过秦东不喜欢这样,因为牛羊行走的Sùdù很慢,会拖慢骑兵的行军Sùdù。
这场厮杀持续了两个小时左右,此时太阳快要落下地平线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厮杀,活着的许多人都感觉非常的劳累,肚子也饿了。
正好,跑散的牛羊马匹很快被找了回来,秦东下令杀牛宰羊犒赏将士们,得知晚上加餐的消息后,将士们都欢呼起来,行军打战时,他们一般都是吃行军干粮,干粮包括肉干、包子、馒头、松软的面包,这些东西吃一两顿还是Bùcuò的,但是长期吃就有点寡味了,必须要有菜搭配才行,而肉类就是最Hǎode菜肴。
战场上无数士兵正字抬着伤员经过,有的人在捡着草地上的残破的兵器,重伤不治的敌人只能再给他们一刀结束他们的痛苦。
一队队俘虏被脱了甲胄,武器也被拿走,他们双手抱在脑后被看押他们的士兵驱赶着向俘虏集中的地方走去。
秦东骑着战马立在附近看着俘虏们经过,身后跟着托隆、阿法尔德和巴图等人。还有一些侍卫,这时俘虏中突然有一人大叫:“将军,这位将军。小人有重要军情禀报!”
旁边看押俘虏的士兵见俘虏中有人向秦东那边大叫,便怒斥道:“不想活了?信不信老子一刀剁了你?”
秦东可是将那句话听得清清楚楚,抬起马鞭指向俘虏队伍喊道:“停下!”
“大王有令,快停下!”传令兵再次复述了秦东的命令,看押俘虏的士兵们便让俘虏们停止前进。
“将军们,走吧,跟本王过去看看。听听那个俘虏有什么重大的军情要禀报!”秦东朔望就策马走了过去,身后的托隆、巴图等人立即跟上。
来到俘虏队伍近前,秦东勒马停下问道:“刚才是谁在喊有紧急军情禀报的?现在你可以站出来说了。如果禀报的确实是重大的军情,本王不但会赦免你,释放你,而且还会重重地奖励!”
待秦东的话说完之后。俘虏们一致看向其中一个人。此人长得有些俊朗,面相倒还没什么,关键是此人的一双眼睛非常灵动,而且这种灵动充满着邪气。
秦东很讨厌这种眼神,这种人往往是喜欢投机取巧、奸猾、狡诈之辈,不过为了想听听这人到底知道什么重大军情,秦东还是耐心地等待着此人的回答。
这人听秦东说完之后脸色露出欣喜,他全然不顾别人看他的眼神。立即道:“小人是邓直昔克的侍卫,今天早上在他的中军大帐旁执勤时无意中听到了一个秘密。前几天邓直昔克埋伏了北院大王伊图尔的大军,俘虏了七千人,小人一直很好奇这七千俘虏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听到这个秘密之后才明白,邓直昔克派人将这七千人留在了距离此地六十里的柏莎德,有两千人看守他们,刚才邓直昔克逃离得很匆忙,而且柏莎德在此地的西北方向,他应该不会亲自去柏莎德带走那七千俘虏,应该会派人过去通知看押俘虏的将军将俘虏带回阿曼,所以大王,您完全有时间派兵去截留那七千俘虏,甚至还可以多俘虏两千人!而且那里还有大量的战利品,都是邓直昔克埋伏伊图尔之后缴获的”。
托隆、阿法尔德和巴图等人听了这个消息都有些兴奋,他们打生打死,刚才这一仗也才俘虏不过七千人,而现在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再次俘虏七千人,这种事情要是能够多来几次就好了。
秦东也没想到这个俘虏会爆出这么一条重大的消息,七千俘虏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再补充几千人就可以组建一个军团了。不仅能够接管俘虏,而且还有大量的战利品附送,到哪儿去碰上这么Hǎode好事?
“哈哈哈!”秦东大笑起来,随后道:“这果然是一个重大军情,很好,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道:“小人名叫法恩!”
“法恩,这是一个好名字!”秦东道:“你提供了一个好消息,很好,本王刚才说过如果你提供的确实是重大的军情,本王就会赦免你,释放你,并且给你奖赏,本王一向说话算话,从现在起,你自由了,另外本王奖励给你一匹马和一百个金币,拿了金币和马匹之后你就可以离开了”说完挥了挥手。
自然有人给法恩送上马和一小袋子金币,不过法恩却没有接,而是跪在地上道:“原来您就是尊敬的摄政王殿下,小人法恩能见到您实在是太荣幸了,小人不要赏赐,只愿意追随在您的身边服侍您左右,请大王收留小人,小人发誓将永生誓死效忠殿下!”
现在最要紧的是派人去截住那批俘虏,另外对那两千看守的士兵,能俘虏就俘虏,不能俘虏就消灭,秦东扭头对巴图道:“巴图,刚才你的近卫铁骑来晚了,致使邓直昔克带着一万多人逃走,这是严重的延误战机行为,你认为本王应当怎么样惩罚你?”
尽管巴图长期跟在秦东身边,可以说关系要比其他人亲密许多,不过秦东在这件事情上却不能徇私,而且他也不允许自己表现出单独喜爱某一个将军,这会给其他人某种信号,对于他驾驭下属不利。
巴图也知道自己犯下的错误很严重,这一战完全可以将邓直昔克和他所有的军队都留下来,可就是因为他和他的近卫铁骑在绕道右翼的时候跑过了头,等发现时只能掉头回来,可还是晚了,如果早到几分钟时间都能将邓直昔克留下。
“大王,臣罪责重大,延误重大战机致使邓直昔克带着一万余人逃走,按照军律当斩,臣无话可说,请大王下令斩了臣的首级以正军法,以警告其他人等,让其他人以臣为戒!”
秦东盯着巴图,真是痛心疾首,巴图是一个很忠心的人,尽管他在临机决断方面不够灵活,但毫无疑问他是一员忠心耿耿的猛将,无论什么主公都喜欢这样的猛将,可是在军法和巴图这两者之间,他必须选择一样,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留下巴图就只能丢弃军法,没有军法约束将领和士卒,军队还能提升战斗力吗?别说提升战斗力,能不能保持都很难说;而选择军法又必须斩杀巴图,他又舍不得了,实在是左右为难。
不过,终究是要选择的,秦东扭头看向别处,咬牙道:“来人,将巴图拖下去……”。
“大王,请刀下留人!”托隆和阿法尔德等大将们全部跪下了,托隆代表其他人说道:“大王,军法固然不可违背,可巴图将军自从跟随大王一直忠心耿耿,从无他念,而且能征惯战,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请大王允许巴图将军戴罪立功!”
“戴罪立功?”秦东冷哼一声道:“戴罪立功是那些心中没有军法、心存侥幸的人说出来的,这样的人统兵即便偶尔可打胜战,但终究是要惨败的,功就是功,过就是过,你们以为功过可以相抵就大错特错了!”
秦东一番话直说得这些跪在地上的大将们战战兢兢,俗话说兔死狐悲,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跟巴图的关系很铁,大家同僚这么多年,在秦东的带领下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拥兵二十万大军,的地盘西起潘诺尼亚布达佩斯,东至黑海西岸,北到巴尔喀千山脉北端,南抵马其顿边境。,可谓是疆域辽阔,尽管还只有阿提拉时代控制的疆域的三分之一大小,但却比除了东罗马帝国之外的欧巴罗任何一个国家的版图都大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感情可不是一般感情可比的。
另一方面他们也是为自己留后路,今天巴图犯了错误,秦东要杀他,他们为之求情,如果以后他们当中有人也犯了错误,别人也会为他们求情,互相帮助嘛。可是秦东的一番话仿佛一盆冷水突然从他们的头顶倒下来,让他们清醒过来,不要想着官官相护,不要想着功过可以相抵。
秦东这时叹了一口气道:“战争才刚刚开始,临阵斩杀大将确实不吉利,但不能因此可免去巴图的罪责,不过,自古以来就有‘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说法,巴图你可以以命换命,用那七千俘虏和两千看守的命换你的命,你愿意吗?”
别人也许不知道,但巴图此时才知道秦东其实还是很爱护他的,否则也不会想出这么一个挽救他的办法,他立即道:“愿意!臣愿意!”
秦东点点头:“好吧,免去巴图近卫军军团长的职务,贬为小兵,令巴图暂时代理这里三千近卫军统领之职,着巴图率三千近卫军前去柏莎德将那七千俘虏和两千看守全部带回来!任务完成之后解除巴图的统兵之权!”
巴图低头道:“领命!”
第三百二十三章继续向北
“你要追随本王?”尽管秦东很讨厌法恩这样的人,但他作为一个上位者却不能表现出对某种人的厌恶,否则以后就没有人会来投效,他不但不能表现出厌恶,而且还要表现出礼贤下士,喜欢人才的模样,只有这样,才能吸纳到真正的大才过来效忠。
“Shìde,大王,小人愿意终身为奴为大王服务,甘愿成为大王的鹰犬!”法恩极力地推荐着自己,极尽献媚之能事,说话的语气、神态惹得身边的托隆、阿法尔德等人无不皱眉。
秦东问道:“你会干什么?”
法恩急忙道:“大王,小人会骑马射箭,会养马,能够熟练地说东哥特、西哥特、法兰克、勃艮第、汪达尔、阿瓦尔、斯拉夫、盎格鲁、撒克逊、波斯等多种语言!”
秦东有些吃惊,这个法恩竟然是一个语言天才,会说这么多种语言,尽管这个时期有不少人能够听得懂好几种别的语言,但能够用别的语言与别人对话的人却很少。
秦东沉吟了一下道:“那好吧,你既然不要赏赐,本王也不能就这样让你空手离开,你先给本王做马夫,如果你能够做好这个马夫说明你还是有点用处的,以后本王会交给更重要的事情做,可如果你做不好这个马夫,那本王就只能给你一点钱让你离开了!”
有的时候机会来了却不懂得抓住,就错过了,善于抓住机会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一个人一生之中也许只要有一次抓住了机会,这一辈子就不用愁了,而法恩显然就是这样的人。他立即道:“谢大王,小人一定会做好这个马夫!”
“那好,本王不用马时,本王的坐骑就归你照料!”秦东说着挥挥手,后面一个侍卫将他的坐骑牵过来交给法恩,法恩起身接过缰绳抚摸战马的鬃毛安抚着它的情绪,秦东见状便带着托隆和阿法尔德等人离开了。
兵贵神速。秦东等人在休息一个晚上之后,他留下一部分人继续打扫战场、、掩埋尸体、照看伤员和战利品,带着第三军团和第五军团大部人马继续向阿曼方向挺近。
出发前。秦东骑在战马上对阿法尔德道:“派人去通知苏合,让他带着第一军团、第七军团、第八军团由西向东逼近阿曼,我们在阿曼!”
“是,大王!”
刚要出发。又有信使骑马从远方飞驰而来。“禀大王,巴图将军派小人前来报告大王,他已与昨日深夜包围了柏莎德,并俘虏了那两千邓直昔克留下的看守军队,另外的七千俘虏也顺利接收了,此时巴图将军正押解着那九千俘虏赶来这里”。
秦东想了想说道:“你回去告诉巴图,让他押着俘虏直接去阿曼与我们汇合!”
“是,大王!”
下午三点左右。秦东带第三军团和第五军团抵达了阿曼外围,在侦查骑兵前往侦查之后回来报告阿曼竟然空了。邓直昔克和他的一万大军,另外还有居住在阿曼的几万匈奴人全部不见了,大量的营帐也不见了,只留下满地的废弃物和大量牛羊马匹的粪便。
“什么?不见了?”秦东大声喝问。
报信的侦查骑兵报告道:“Shìde,大王,除了地上有大量曾经扎过帐篷支柱的孔洞和无数牛羊马匪之外,原本热闹的阿曼什么都没有了,而只有这些还能证明这里曾经就是阿曼。不过我们侦查到阿曼的居民的去向,东面和北面都有大量的牛羊马匹和车辙的痕迹,他们应该是分成两股分别向东方和北方去了!”
西方有苏合带着第一军团、第七军团和第八军团正在逼近,邓直昔克肯定是得到了消息,而秦东又带着第三军团和第五军团从南面而来,所以邓直昔克只有两个两个方向可以走,就是东方和北方。
邓直昔克肯定不会分散兵力逃走,北方草原上地域辽阔,现在已经开始快要进入冬季,气候开始严寒起来,一支人马分散成两股之后想再聚在一起恐怕很困难,所以邓直昔克不Kěnéng分散兵力,唯一的解释就是其中一路是诱饵,另一路才真正是邓直昔克的主力。
诱饵是什么?诱饵就是被裹挟的匈奴民众,这些人摄于邓直昔克的淫威不得不举族迁徙,作为诱饵的这一路肯定有邓直昔克派的兵马随行押送,否则这些民族怎么Kěnéng会自愿地迁徙?
思索一番之后,秦东道:“阿法尔德,派一个团的轻骑往北,如果发现是邓直昔克的主力不要随便接战,要立即派人前来报告,如果不是邓直昔克的主力,而是被裹挟的民众,那就消灭押送的军队,解救那些被裹挟的民众。托隆,你也派一个团的轻骑向东追击,发现情况后的处置办法与阿法尔德的相同!”
两人躬身答应:“是,大王!”
一天后,苏合带着第一军团、第七军团和第八军团主力赶到了阿曼,与秦东正式会师。当天下午,苏合、斯科特和哲离等人分别向秦东汇报这次北征军队的作战情况和占领地盘的情况。
哲离说道:“大王,末将一路北上按照大王事前的嘱咐,每占领一个部落之后就抽调了整个部落的壮丁,只留下老弱妇孺,另外每个部落再留下一百骑驻防,并将部落周围的草场分给每家每户,铲除那些作威作福的大户,如此这般,牧民们不但不计较我们抽调壮丁的事情,而且还对大王的统治十分拥护,甚至有人要让自己不满十三岁的儿子加入末将的军队,不过末将拒绝了!
另外,大王传来命令之后,臣已然派三千骑兵前往伊图尔的地盘,三千人确实兵力不够,不过有大王的命令,他们就地征召匈奴族壮丁扩充军队,很顺利的接收了伊图尔的地盘,不过由于我方兵力相对于偌大的地域来说实在是太少,所以我们只能平原地带,在森林地带却是无力控制,而且越往北方越冷,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下大雪,在西部我们只能控制到了北海沿岸,在东部我们最远控制到在这里!”
哲离说完后拿出一张简易的地图,用手指指着其中一个位置,秦东接过地图一看,从地图上各种地形,又结合山川河流的情况来看,哲离所指的位置大致就是在后世的波罗的海南部沿岸和白俄罗斯明斯克一线。
哲离所说的北海实际上就是指波罗的海,这是因为波罗的海在北方,这个时期生活在瑞典、挪威、英格兰、荷兰、德国的原居民都称呼波罗的海为东海,而生活在波罗的海东岸的原居民蛮族包括斯拉夫等民族的人都称呼波罗的海为西海,有关波罗的海的称呼只与他们所处在波罗的海的位置有关。
在哲离汇报完毕之后,苏合和斯科特也相继进行了汇报,秦东听完他们的报告之后决定派哲离率领第八军团北上,将波罗的海沿岸所有地盘都纳入囊中,尽管这个时期的北欧实际上没有多少人,不过在北欧还生活着不少蛮族人,这些人还不开化,但这些蛮族人是很Hǎode战士。
北欧实际上指的就是后世的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不过冰岛距离欧洲大陆太远,以现在的航海能力估计也到不了那儿。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山海拔较高,其他地区总体地势表现为比较低平。地形多为台地和蚀余山地,冰蚀湖群、羊背石、蛇形丘、鼓丘交错是其主要地貌特征。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部,居挪威与瑞典之间,山脉南、北段高,中段低,北段位于瑞典境内,南段伸入挪威领土,高峰超过2000米;山脉西坡陡,直逼挪威海沿岸,东坡缓,逐渐向波的尼亚湾降低。
秦东控制北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后院被攻击,一旦与南方的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甚至是波斯帝国开战,他则无暇再顾及身后的北方,所以现在最好就是一步到位,利用北征这个段时间整个北方的所有蛮族,让他们臣服在自己的脚下,为自己服务。
秦东思索一番对哲离说道:“北方还有很多野蛮的民族,这些民族的人口不多,有的只有几千人,有的有几万,这些蛮族没有文字,甚至还过着野人的生活,不过他们的战斗力Bùcuò,等我们平定内部战乱之后肯定是要将刀指向南方的,可如果后方不稳,那我们的行动就会受到掣肘,所以本王决定现在就一鼓作气解决北方的问题,本王想派你带着你的第八军团绕过北海,那里还有广大土地,本王需要你将那里的蛮族全部,你愿意吗?”
哲离行礼道:“大王的长刀所指的方向就是末将征战的目的地!”
“很好,本王准许你便宜行事,两年之内将北海北方所有蛮族全部征服!”
“末将遵命!”
第三百二十四章追击
“大王,末将派出的三千轻骑已经在北方三百里之外的地方发现了北去的邓直昔克的人马,不过这一路人是诱饵,绝大部分是民众,只有邓直昔克派出的一千骑兵押送,根据信使传回来的消息,末将这三千人已经那押送的一千骑兵全部解决,一场大战之后消灭四百多人,俘虏六百多人,目前他们已经准备将这些人迁回来!”
阿法尔德汇报了派兵向北方追击的情况,秦东听后拿过一张地图查看起来,距离阿曼三百余里的地方应该是后世乌克兰的基辅附近,因为在那一带有三条河流交汇,基辅就处在那一带。
秦东听后心中一动,摆手道:“不必让他们将民众们迁回来,命令他们让民众就在罗斯河岸扎营,然后建立一座城池,命名为‘基辅’!”
罗斯河就是第聂伯河,在这个时代第聂伯河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罗斯河,这个名字是东斯拉夫人起的。
“呃,是,大王!”阿法尔德有些纳闷,秦东为什么要取这么一个名字。
在历史上基辅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建城的,至于到底是什么人在这里建城,已经不太清楚了,不过乌克兰文化就发源于这里。基辅地处,第聂伯河中游两岸,及其最大支流普里皮亚季河与杰斯纳河处附近。
阿法尔德又道:“大王,在这里的附近还生活着许多东斯拉夫人的部落,恐怕贸然在这里筑城会引起纠纷”。
秦东冷哼道:“那又如何?斯拉夫人原本就是我大匈奴的附庸。我匈奴族在那儿筑城还需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吗?”
斯拉夫人是地处欧洲大陆地区各民族和语言集团中人数最多的一支。其分布范围主要在欧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少数居地则跨越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远达远东太平洋地区。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
斯拉夫人在习惯上分为三大群体,即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也叫安特人,是欧洲最为古老和最为庞大的部族集团斯拉夫人的一个东部支系。现在的俄罗斯民族是东斯拉夫人的最庞大的一支,“俄罗斯”一词,起源于一个东斯拉夫部落之名“罗斯”或“鲁斯”。东斯拉夫人诞生在乌克兰境内著名的第聂伯河沿岸。第聂伯河既是东斯拉夫人的摇篮,也是他们赖以生息繁衍的命脉。第聂伯河的一条支流名为罗斯河,在这里居住着东斯拉夫人的一个部族俄罗斯人。据传俄罗斯人的名称就源于这条河。
西斯拉夫人。也叫维内德人,斯拉夫人的一支,主要在东欧平原地区活动。主要为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索布人等。与东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不同,西斯拉夫人信仰天主教和新教。
南斯拉夫人也叫斯拉文人,主要是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保加利亚人。
阿法尔德说道:“大王所言极是,只是那些东斯拉夫人的部落首领们对他们的部落拥有很高的统治权。部落的人基本上都只听他们那些部落首领的人。而那些首领又很顽固,不好对付啊!”
秦东想了想后支了一个招:“你传达命令过去,让带队的将军在与当地的部落首领们相处的时候动动脑子,如果部落首领可以被,就收买他们,如果不能收买就扶持他们部落中反对首领的人与部落首领斗,让他们自己斗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Hǎode他们!”
阿法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