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祚高门-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翎小娘子抬手便射,弹丸直接击入那怀抱细软躲藏在此的宫人口中,而后一名壮力仆妇拔下步摇发簪俯冲而上,顿时贯穿那宫人咽喉!
皇太后被裹挟在队伍中,本来还在挣扎,看到宫人两手捂住汩汩冒血咽喉、大张着口发出嘶嘶沙哑声息,身躯缓缓倒入园圃内,她身躯蓦地一颤,而后难以置信的望向那神态并无多少异变的小女,那相貌是如此熟悉,但却让她感到分外的陌生。
“快行!”
兴男公主看一眼那枉送性命的宫人,旋即便将手一挥,一众人继续前行。这一次皇太后不再挣扎,只是两眼隐隐有几分呆滞,任由两名仆妇拖行着。
在这时候,苑中靠近台城位置已经有乱军涌入迹象,似乎有人望向了此处,便有数道人影嚎叫着往这个方向冲来。
“你们先行!”
崔翎小娘子脚步一顿,扣住弹弓连发,虽然因为距离过远而威力稍逊,但也给那些人前进带来些许障碍。
“阿翎快退,接应已至!”
听到公主的低吼声,崔翎转头看到一众龙溪卒已经打破通苑围墙冲进苑中来,提着的心弦蓦地一松,甚至于有种脱力感。这一路虽然未遇多少凶险,但乱军攻破内苑在即,如此紧迫的一个时间差,她的心弦已经绷到了极点,如今援兵汇合,总算没有辜负所托。
率领一众龙溪卒的,除了刘猛之外尚有担任宫室监的沈恪。若是没有沈恪调度,通苑虽然不属内苑范围,但要将人手安排进来,也是极为困难。沈恪担任宫室监后,也从沈哲子口中陆续得知计划一部分,这计划之胆大,让他都难免心惊,但又按捺不住的兴奋,若是此谋能成,他家日后在时局中之显重将会有质的飞跃!
担任宫室监后,沈恪也有朝议资格,自然认得出此时作宫人装扮的皇太后。眼下通苑也不安全,沈恪也来不及再作虚礼,只是上前拱手道:“事态紧急,只能出此下策。冒犯皇太后陛下,来日若得苟全,必于阕前领罪!眼下通苑亦不安全,陛下宜当速速转移,苑外尚有接应,可径直出城!”
公主闻言后神色却是一急,顿足道:“皇帝还在苑中,我要去救他!”
“是了,我儿……”
听到这话后,皇太后才如梦初醒,眼眶中涌出滚滚泪水:“请沈卿务必要救出皇帝,来日封赏,无求不应……”
此时苑中兵乱声越来越响,而后方通苑内亦有厮杀声响起,沈恪疾声道:“太保等人已经前往护卫皇帝陛下,稍后臣亦要御前拱卫,皇太后陛下请放心,但有一二忠骨能立,皇帝陛下绝对不会没于乱军!”
公主还待要力争,只是想到早先沈哲子所言若她不守约定则会如何,银牙几乎都要咬碎。她撕下袍服一角,咬破指尖匆匆而书,而后塞入沈恪手中,泣语道:“请叔父将此书交与皇帝,我、我……”
“公主,该行了!”
刘猛视线一转,示意崔翎云脂等人上前拉起公主,而后一行人绕着宫墙,往约定好的接应点疾冲去。
第0300章 密谋琅琊王
此时的城中,已是大乱。
历阳部不愧悍勇之名,早前在城外诸多苦战,但一俟冲出城内,仍如出栅猛虎,眼前但凡有所遮拦,或是挺槊直挑,或是挥刀劈砍,一个个恍若杀神厉鬼,浑身挂满浓稠血浆!
这些流民兵,于北地便大多穷困,南渡后饱经阵仗,风餐露宿,少履京畿繁华。待冲进城内后,军纪便有败坏,不乏人冲入民宅内,一刀攮死或上前搏命或伏地求饶的男丁,继而便狞笑着迈步行入门内,将藏匿在门户后瑟瑟发抖的妇人一把薅出,旋即便大施凌辱!
此一幕,在诸多被侵入的民宅中同时上演。而在街面上,但凡有身穿宿卫戎装甲衣而溃逃者,便被一众乱兵穷追不舍,最终赶入穷巷被一刀劈成两段!
城中一座民宅中,身穿历阳军服的沈牧将短矛一抖,登时贯穿一名施暴乱卒胸膛。
“这些禽兽!”
狠狠抹掉脸上所溅血水,看一眼罗衫凌乱、清白已是不保,于榻上啜泣不止的娘子,沈牧脸色也是阴郁,上前一步,一把拗断那死尸手指,将带血手指抛给床上娘子,沉声道:“此劫非是娘子罪过,假使能够活下来,日后若无容身处,此指为信,我收娘子入房!不必担心失约,本侯名为沈牧,来日平叛扬威江东!”
那娘子大概也未遇到此类怪人,一时间反倒忘了悲伤哭泣,手捧那血淋淋断指怔怔出神,待回过神来抬头望,沈牧早已踏出庭门。
这一条街上合共五百余人,尽为穿历阳军服的沈家部曲。待见到沈牧惩恶行出,便有人笑语打趣道:“恭贺二郎,房中又添新娇!”
“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沈牧一脚踢在那人屁股上,继而指着另一处乱军涌动所在,说道:“随我再杀一通!”
“二郎不要冲动啊!我等尚有职责,方才通苑已有信号传出,若是我等疏忽,小心哲子郎君翻脸!”
听到接连几人出声劝阻,沈牧神色便是一黯,抄起弓来狠狠往那个方向射了一箭,顿时便有一名乱军中箭毙命。余者见状,脸上怒起,待转过头来看到袭击者,脸上却是流露出疑惑之色。
“瞧什么瞧?再有败坏军纪,通通斩杀!”
沈牧站在那里气势十足怒吼一声,对方那十数人听到这话,竟然不敢上前,转头一哄而散。历阳军旗号本就复杂,起兵以来又有豫州兵加入,又有历阳本地流民被裹挟入军。那些小卒们哪里能想到这个气势十足者乃是伪装,甚至没有胆量上前查验。
就这么一路大摇大摆而行,沿途中或有遇到历阳军兵尉将校之类对他们身份有所怀疑,沈牧便是破口大骂,乃至于有动武抢夺战利品趋势,对方都连忙退开。除了几个基本的军号之外,历阳军诸部彼此互不统辖,实在也是混乱,只凭一腔戾气武勇在城中逞威。
当他们行至通苑东南出口,恰好看到刘猛等人自通苑冲出,彼此汇合起来,已经有了近千之数。
刘猛他们却无沈牧这一行悠闲,且不说一众妇人太显眼,单单他们自己潜伏通苑中,也不能明目张胆备下历阳军的旗鼓戎装,因而出苑途中很是恶战两场,折损了几个人,负伤者也不在少数。
历阳军虽然军纪败坏,但战斗力却是不弱,尤其这群流民兵打起仗来如疯魔一般,少有与之对战经验的新晋龙溪卒们也是付出不小代价。
“弟妇安好,那是最佳!我也总算没有辜负哲子的重托!”
沈牧示意属下将麻绳挂在这些人身上,充作俘虏以掩人耳目,自己则凑到公主面前咧嘴邀功笑笑。
公主这时候仍沉浸在被迫放弃皇帝的愧疚悲伤中,听到这话,泪水连连哽咽道:“伯、伯子,我家夫郎他现在何方啊?他伤没伤到?”
沈牧听到这话后却是微微错愕,他还真不知道沈哲子现在何方,略一转念,才尴尬笑笑:“先去沈园,去了那里应该知道哲子情况如何。”
一众人在街上行走着,偶尔遇到历阳乱兵,沈牧惯例上前虚张声势威吓一番,往往都能逼退。
其实历阳军军纪再败坏,也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之所以会如此,还是因为各幢主、部将的精锐部曲如今基本都集中在台城方向,至于这些散落在城中的,其实都是编外的散兵游勇,趁火打劫,连个基本的编制都没有,怎么敢上前冲撞沈牧这么一群望之不似善类的家伙。
众人由侧门行入守卫严密的沈园,如今虽然已经破城,但历阳军主力还未扩散城中控制局面,一众散兵虽然凶狠,但也不敢直接冲撞有部曲精兵守卫的高门人家,眼下受害最深的仍然是小民之户。
除了南苑之外,沈园布置的人马军械最多,足足有七百多人,尚有出城去的车马之类。刘长等人自宣阳门撤下后便来了这里,待到沈牧等人到来,刘长哭丧着脸上前道:“二郎,我家郎君被中书派人胁迫出城,至今没有音讯……”
“什么?”
听到这话,沈牧等人脸色俱是一变,而公主闻言后,眼皮一翻,整个人摔倒在了地上昏了过去。
“废物!”
沈牧先吩咐人将公主安排去休息,然后一记飞腿将刘长卷出去,脸色已是铁青。
刘长也是委屈,捂着肋下低声将早先沈哲子吩咐他的话讲述一遍,倒也没有什么特别内容,只是转告沈牧他们得手之后寻机离城,勿在城中久留,稍后自己会前往曲阿相会。
被一众仆妇环绕的皇太后心思却不在此处,只是喃喃道:“中书弃城而逃,中书弃城而逃……”整个人的精神都有所恍惚,只是现在众人各有任事,或是准备车驾,或是整理军械,无人再去搭理这个尊位者。
……
杜赫在小巷中一路疾行,身后乃是十数名自关中一路追随,忠心耿耿的部曲。
听到临街到处充斥的厮杀叫嚷声,一名部曲上前道:“六郎,如今都中局势纷乱,宜当闭门自守,何苦要赶在这时候合城招摇啊?”
杜赫闻言后便是一笑,稍作解释道:“沈郎临行嘱我之事,岂能有所轻忽。况且眼下尚未达至大乱,小心些不会有什么危险。”
听到乃是沈哲子托付之事,众人才闭上了嘴,他们自知自家郎君受沈氏恩之深,这些关中汉子倒也豪迈,国士待之则以国士待之,左右命之一条,关键时刻许之于意,也不算辱没了这一身。
在曲折的巷子中穿行良久,途中偶有遇到四处游荡乱兵,有的看到杜赫身边人多便退开,有的则壮着胆子冲上来。相对于这些流民兵,杜家部曲才是真正悍勇之卒,于关中那等恶地挣扎求活又一路厮杀出来,岂会将这些散兵放在眼中,砍瓜切菜一般的解决。
过了好一会儿,杜赫才到达目的地,他行到一处低矮门楣前轻扣房门,旋即便听到门内一个警惕声:“什么人?”
“季野兄可在?杜赫来访。”
听到这话,庭门内响起一阵窸窣脚步声,杜赫在门外又等候片刻,房门才打开一道缝隙,褚季野那素来沉静的脸庞在门后闪出,待看到杜赫后,褚季野也是欣喜,连忙打开门让杜赫等人行入。
褚季野这避祸庭院不大,杜家一众部曲行进来后便有些局促,但胜在隐秘。杜赫早先在台城中与沈哲子分别后,多方打听才打听到这个地址,要寻找仍是花了大半天的时间。
进入正房后彼此坐定,褚季野先是欣慰地说道:“道晖能全于兵灾,我总算放心了。”
不过旋即他又皱起眉头道:“眼下这时节,贼势正凶,道晖你实在不宜敞行于市啊!”
杜赫闻言后笑道:“总要亲眼看到季野兄无事,我心内才能安稳。不过今次我来寻访季野兄,倒也全非只为面禀平安,尚有一件事要与季野兄商讨。”
褚季野听到这话,便也肃容作侧耳倾听状。
“历阳逆军不旋踵即兵临城下,如今更是大掠城中,局势顷刻糜烂,实在让人不可思议。”
杜赫感慨一声,旋即目光灼灼盯着褚季野沉声道:“不知季野兄对时局未来流往何方有何看法?”
“中书今次实在……”
听到杜赫的问题,褚季野忍不住叹息一声,他本不是个热衷于臧否议论的性格,但今次兵灾之事实在让他也感慨颇多,不过话到半途,终究还是不惯言人是非,继而又转话锋道:“逆臣所趁一时而已,待到各方有所布划,来日破贼,亦在顷刻之间!”
杜赫闻言后点点头,很认同褚季野的想法,倒不是他们在盲目乐观,而是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历阳虽得一时逞威攻破京畿,但深究原因主要还是早先一系列的调度失衡,其他各方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历阳压在他们头顶作威作福,来日必将群起而讨之。
只是,略加沉吟后,杜赫又说道:“历阳必败无疑,可是季野兄觉得历阳败后,或将归何处?”
褚季野听到这个问题倒是一愣,他虽然笃定历阳必败,但更深层次却还未多想。此时听到杜赫提起这个问题,不免深思更多,败有很多种,或是大败亏输,战死沙场,还有就是眼见大事难成,流窜旁处,这都是难预料的事情。不过褚季野却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杜赫徐徐开口道:“早先中书之所以有所收敛,不愿迫之太切,孰知为贼所趁。如今思之,中书所患乃是历阳若恐极,或将北奔,此贼久居西藩,一旦归北,引奴南来,将为江东腹心之患!中书今日之患,来日未必不能上演啊。”
褚季野闻言后亦是微微颔首,此事确实可虑,然而杜赫接下来的话,则更让他恐慌不已:“来日若历阳北蹿,祸患尤甚于往昔,须知皇帝陛下,如今已落贼手啊!”
“道晖可有良策?”蓦地被杜赫提起此节,褚季野已是坐不能安,稍一细思额头上便涌出一层冷汗。历阳事败,岂会对皇帝客气,不论是裹挟皇帝北逃,还是弑君而走,这都是难以接受的!
杜赫凑在了褚季野耳边低语道:“琅琊王……”
褚季野听到这话,稍一错愕,旋即便明白杜赫之意。杜赫其实也无良策,只是提供一个后备选择,假使皇帝遭遇不测,势必要选择新君。至于所言之琅琊王,并非早先的琅琊王司马昱,而是原本就封吴王的司马岳。早先中书将琅琊王徙封宣城王,将司马岳徙封琅琊王。
而褚季野,早先是吴王文学,如今则是琅琊王文学。得了杜赫的提醒,褚季野才有所明悟,皇帝陛下已经陷于贼手难救,那么琅琊王则不容有失,若兄弟俱损,晋祚归谁?
略一沉吟后,褚季野说道:“琅琊王如今在建平园,王长豫等守卫于彼处,一时不会有危险,久则……”
“季野兄,此为你我功业,岂可假手他人!”杜赫听到这话,蓦地紧紧抓住褚季野的手腕,低声疾吼道,眸中熠熠生辉。
褚季野听到这话,双肩顿时一震,杜赫这意思,是要打算将琅琊王置于他们保护之中。可是此事干系实在太大,褚季野则不免有些迟疑:“此事有待商榷……”
“王庾横断大江,若无捷径,我等何时可登顶?季野兄,机会稍纵即逝啊!”
杜赫拍案低吼道,褚季野听到这话,眸中迟疑渐褪,继而双目灼灼望着杜赫:“道晖可有万全把握保住琅琊王安全?”
第0301章 长豫遭厄
此时的都中,混乱形势渐有扩大,随着涌入城中的叛军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有一部分叛军开始去冲击乌衣巷等权贵聚居所在。
虽然各家早先逃难避灾者不乏,但是一来城破过于猝然,二来这些人家也不乏底气或是迟钝于时局,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滞留在城中。当那些乱军开始冲击各家门庭时,便遭到了各家部曲的抵抗。
无论是否勇武之家,部曲家兵的战斗力远非宿卫禁军可比,尤其眼下又是保卫身家性命,因而现在的战斗烈度较之早先的攻城战反而要强得多。不乏有各家勇武家兵部曲直接将这些乱兵凿穿击溃,沿途追杀。
褚季野和杜赫离开居所,行在大街上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因为身边不乏勇健部曲簇拥,那些乱军溃部哪怕行过他们身边,都是视而不见,不敢上前侵扰,甚至于杜家部曲还追上前去手刃几人。
“如此不堪军容,竟成破城之灾!这难道只是战之罪?”
褚季野看到这一幕,脸上更加流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这些乱军甚至禁受不住各家部曲的追杀,居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杀进城中来。一时间,对于早先统筹战事的中书,褚季野心中也是充满了怨念。
杜赫久在关中乱土,对于兵灾的理解深刻较之褚季野又深了一筹。眼前这一幕并没有让他感受到振奋,反而更有种深深的忧虑。
历阳部能够击溃数万宿卫,本身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但缺陷也很明显,那就是兵少。历阳本部加上豫州部联军,统共不过万余战卒,剩下的近乎一半,都是在起事之前或者起事之初掳掠来的人口。
如今攻入城中的,主要是苏峻本部嫡系和张健部,豫州许柳部仍在覆舟山给叛军守住退路同时防备琅琊郡的王舒部,而韩晃部则还在石头城附近。之所以造成满城尽是乱军的现象,一方面是各部嫡系之外的那些乱军散兵在肆虐,一方面则是都中溃散的宿卫在趁乱鼓噪生事乃至于投敌。
各家部曲一时间击溃这些乱兵,并不意味着就能扛得住历阳部的主力。可以预见,当苏峻掌握中枢之后,各部合并主力汇集时,各家这一波反抗势必会迎来更为猛烈的报复,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破城大劫!
但这些都不是杜赫该考虑的事情,如今他在城中已经了无牵挂,只要完成沈哲子的嘱托,就可以趁着乱军尚未完全掌握全城,快速的撤离。
建平园并不靠近台城,如今台城乃是叛军主力所在方位,这里反而没有多少乱军踪迹。但随着乱军对城池的掌控加深,这里陷落也是早晚的事情。
当杜赫他们到达建平园的时候,早已经得到通知先一步赶来的沈家部曲已经冲散了留守在这里的几百宿卫。看到杜赫等人行来,沈家另一名龙溪卒兵尉徐肃连忙上前见礼,并通知园内最新的情况。
看到沈家人也牵扯到这件事情当中来,褚季野神态便有些不自然,先前与杜赫商议时,他还以为此事乃是他二人共谋。但如果沈家加入进来,以其家之强势,自己冒了这么大风险,也只能退居次席辅助,难以占到主导。
见褚季野已经心生退意,杜赫一把握住他手腕,低语道:“季野兄,琅琊王或为未来国祚所系,其安危干系重大,绝非你我能保护周全。而且,早先皇太后陛下与丹阳长公主已经退出内苑……”
褚季野听到这话,神态便是一僵,琅琊王的安危问题尚不足以让他与沈家合流。但如果皇太后已经被沈家掌握到,那此事干系可就太重大了!换言之,只要他们能够将琅琊王送出城去,随时都可以遵照皇太后的意愿扶立新君!
而且如今沈家人已经控制了建平园,可以说无论他加不加入,琅琊王都势必要被转移出城。到目前为止,沈家拉拢他入伙,应该还是主要看中他琅琊王文学的职位,可以避免让其家招惹挟持宗王的物议。在谋划如此大事的时候,还能考虑到这些细节,思虑不可谓不周详。
既然木已成舟,眼下态度摇摆也无意义,褚季野将心一横,当先一步往园中行去。杜赫等人随之而入,褚季野能够心甘情愿加入进来,杜赫也很欣慰,毕竟此人乃是他在都中为数不多的挚友。
在建平园一座阁楼中,琅琊王司马岳便身处其中,与其兄长相比,琅琊王要显得沉静清秀一些,相貌更类其母。哪怕外间已是兵灾蔓延,此时仍然坐在书案前挥毫练字,神态并无太多局促。
褚季野行进门中来看到这一幕,对于琅琊王小小年纪便俱静气的风范也是由衷赞赏。都中甚至有传言,中书对于琅琊王的看重甚至还要高于当今皇帝,只是终究长幼之序不能乱。
王悦坐在琅琊王身侧,看着自家那十几名家兵被如狼似虎涌进来的沈家部曲缴械捆绑起来,再见褚季野登堂入室,脸上便泛起一丝苦笑:“季野兄,何至于此啊!”
褚季野有些情难面对王悦,彼此俱为琅琊王属官,两人私谊也是不错,听到这话后,他只是垂首下来说道:“长豫也知如今都中非净土,我等既为殿下之属,当保殿下不受乱军之辱。”
说到这里,褚季野便大礼跪拜下去,对琅琊王说道:“请殿下稍移尊驾,臣等护卫殿下出城择善。”
琅琊王放下笔,低头望着褚季野道:“我大舅在何方?我母后怎样?我阿兄怎样?”在兵临城下之时,他就被中书与太保合议转移到此处,实在不知苑中如今形势如何。
“眼下已经不容细辩,稍后殿下见到皇太后陛下自可从容详谈。”
杜赫先是施礼,然后上前抱起了琅琊王,再对王悦说道:“今日冒犯,来日都中乱平,定当登门谢罪,还望长豫兄宽宥。”
王悦听到杜赫之言,神态已经有所错愕,已经无暇再作回应,脑海中只是翻腾着几个念头:皇太后和琅琊王俱已出都!
待到反应过来,建平园中已是人去楼空,自家早先被制住的部曲家兵也都被释放,如今都拱卫在王悦身边,神态颇显羞惭请示道:“大郎,我们要往何方?”
听到这问题,王悦脸上苦涩之意更浓。原本建平园是有两千多宿卫把守,但随着城东战事告急抽调走一部分,继而叛军破城又逃散了一部分,再加上先前一场冲击,留下来的已是寥寥无几。
而他家在城中的力量却不太多,一方面是因为绝大多数部曲都在乡土中被堂叔王舒统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父亲觉得没有必要在城中安置太多人手。因而眼下乃是空前的空虚,继而被人轻松抄了退路。
眼下身边只有这十数家兵,如今城中乱事频频,乌衣巷势必是不能回了,而建平园也非善处,稍后乱军或会冲击此方。想来想去,王悦觉得眼下也只能先去台城与父亲汇合,再做计较。
于是一众人簇拥着王悦离开建平园,一路避开大股的乱军,很快便冲到了宣阳门外。此时的宣阳门早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