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替明-叫天-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此时,叫天军城头又有了动静。只听几百上千的叫天军将士在大声喊着:“老少爷们,乡亲们,不想死的就听安排,不听话的就当叫天军的敌人对待,杀无赦!”

这声音很响,传得很远,甚至连陈奇瑜都听到了。他一听之下,很是好奇。

554饕餮

攻城战已经开始,炮灰中混杂着流贼精锐,身后还是严阵以待的军法队,叫天军这是搞什么名堂,能搞出什么名堂?

陈奇瑜想不明白,但直觉让他可以肯定,叫天军肯定要出什么幺蛾子。他如此想着,便皱着眉头盯着远处的战事。

而身处当事人之一的炮灰和流贼精锐们,则听得云里雾里,难道是让俺们冲上城头后,放下武器投降,转眼成为叫天军的一员?

一想到这个可能性,那些炮灰还觉得不是不可以。但流贼精锐们就无语了,这叫天军的脑子是傻了还蠢了,就不怕老子上了城头后不放下武器,直接开杀么?

要这样的话,只要能在城头多坚持一会,这榆林城真搞不好就能在后续援军的支援下,一举攻下!

距离城墙越来越近,叫天军还在那里重复地喊着,却并没有进行攻击。这让炮灰惊喜,原本绝望麻木的脸上除了诧异之外,也终于露出了一丝对生的渴望。

蝼蚁尚且要偷生,人要不是对未来绝望,又怎么可能失去想活下去的意愿!炮灰也是人,至少大部分人都符合这样的规律。

至于那些流贼精锐就更不用说了,叫天军到现在还不攻击,那是不是真得幼稚到了以为用仁义就能无敌的程度?

然而,更让他们惊喜的事情,竟然再次发生了。这个情况,首先是靠近城门处的炮灰和流贼精锐发现的。

一见之下,炮灰可能还没那力气喊,但夹杂在里面的流贼精锐却使出吃奶的劲,大声喊道:“城门开了,城门开了……”

架云梯上城头,还是走城门进城那个更省事,更具有象征意义就不用说了。围着榆林城的人流,把那抬得吃力的云梯一扔,全都拥向四个城门去了。

远处观阵的三边总督陈奇瑜惊呆了,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叫天军就真这么仁义,宁可自己不抵抗,牺牲自己也不愿伤害那些贱民?那些老弱妇孺对叫天军有什么用处,竟然到了可以牺牲自己性命的程度?

他想不明白,或者是叫天军的这种行为,严重超出了他所能想到的范畴,一时之间,自诩对军事很在行的他,竟然呆住而没有任何行动。

反倒是神经比较大条,相对考虑事情比较少的武将,迟迟不见他们的总督大人下令,就急忙来请令:“大人,城门已开,当速再派援军啊?”

没反应,武将看着总督大人皱着眉头,就直盯着远处大开城门的榆林城,盯着正拥入城门的人流,好像在思考有什么阴谋诡计。

这一下,来请命的这位武将也怔住了。这叫天军威名赫赫,却一放一炮,一射一箭,就开了城门让敌人进城,关键是城里的叫天军人数远少于他的敌人,这么反常的行为,莫非真有什么非常厉害的阴谋诡计不成?

如此想着,武将也转过头,认真地盯着远处那诡异的战况,想瞧出个一二三来。

然而,除了看到人流往城里拥之外,什么变化都没有。武将看着第一波攻击的人数进去了一大半了,就有点急了,只好转回头,再次大声呼唤他那英明神武的总督大人。

“大人,大人,大人……”

在连声的呼唤声中,陈奇瑜总算是回过神来,诧异地看着这位爱将。经过提醒后,他心中藏着一丝尴尬,脸上露出恼怒之色,大声训道:“如此良机,还需要本官亲自下令么?还不快下令后续部队攻城?”

只是很可惜,良机已失。等到明军的精锐想跟上之时,那第一波由炮灰和流贼精锐组成的军队早都消失在城门里。

让城外所有观阵的人意外的是,这一万多人攻进城去,竟然一个水花都没有翻起。没有喊杀声,没有痛苦求饶声,没有枪炮声,什么声音都没有。

那远处的榆林城,就仿佛传说中的饕餮,张开了它的四个血口大盆,把那一万多人吃掉了。

不管是炮灰还是流贼精锐,或者是明军将官士卒,见到这样的情况,都呆住了。眼前诡异的战事,太出乎他们的意料,出乎他们的想象范围了。

陈奇瑜又是呆了片刻,不过这回他很快回过神来。虽然痛失了个机会,又没瞧清楚怎么回事,不过没关系,反正手中还有大把的炮灰。他当即手一挥,下令第二波攻击开始。

于是,又一次在军法队的督战下,混杂着流贼精锐的万余炮灰,再次向榆林城进攻。

原本陈奇瑜还想派一部分明军的,但考虑到要是明军损失过大,可能就没法威慑流贼军队,这第二波军队的组成,就还是和第一波一样了。

这一次,所有人都盯着榆林城的城门,心中想着叫天军会不会重复之前的对策。对于这种开城门吞噬一切的做法,炮灰们是庆幸的,流贼精锐们则是狐疑不决的。然而,不管他们是什么想法,身后有军队队的督战,唯有只进不退这么一条路而已。

不过这一次,在这一万余人的身后一里左右,又跟上了五千左右的流贼精锐。这部分战力,是准备万一城门又开的话,作为攻城战斗的主力夺取城门及城墙的。

果然,对于这第二波的应对,叫天军又采取了第一次的措施。只见四个城门大开,仿佛鲸吞一般把外面密密麻麻的人群吞进了城里。

这一次,那五千左右的流贼精锐赶紧跟上,就尾随着炮灰队伍的身后,紧握着手中的刀枪剑戟,冲进了城里。

然而,这一次,好像和第一次一样,并没有多大变化。不过细心如陈奇瑜,还是被他发现了有不同之处。那城头上防守的叫天军将士,好像少了一部分。

陈奇瑜看着又消失了的第二波攻击,楞了片刻后,发狠地一挥手,再次下令第三波攻击。

还真就不信了,你叫天军能有神仙道法,把这么多人都能无声无息地变没了?

此时城外除了进攻的第三波之外,还有四万左右的流贼军,一万多的官军。后方的军需官见此,心中暗叹道:原来总督大人不急的原因,是人数能这么急剧减少,真是高明!

555原来如此

这一次的进攻,为了防止再出现那种诡异的现象。陈奇瑜并没有让后续部队拖后太久,在炮灰和流贼精锐混合的后面,再来两万流贼精锐,最后的是五千多明军断后,也具有督战作用。

陈奇瑜还不信了,这样的布置,这榆林城要再无声无息地吞了,这辈子以后再也不领军。

在震天的战鼓声中,这一波的攻击再次进行,原延绥边军夜不收之一的神一魁也在里面。

去年的时候,神一元带着他起事。一开始时,因为有部分边军兄弟相助,对上明军的围剿,倒也没有多大的压力。但自从洪承畴当上延绥巡抚之后,就没有好日子过了,甚至神一元最终都战死。

余部在神一魁的带领下,虽然仇恨洪承畴,但也不敢与他交战,尽量躲着洪承畴,一直躲到他带边军精锐去勤王。

原本王嘉胤的英雄令,号召各路英雄与他汇合,共进中原的事,他当时因为在西边,没来得及参与,只有继续混在陕西北部,占山为王。

这一混,又混到了陈奇瑜上任,手段和洪承畴有得一拼,让他的山寨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最终不得不被招安。

神一元和别的流贼有点不一样,他被叫天军俘虏过,教育过,因此并没有像蝗虫一样流动肆虐。他只是占山为王,躲在山里面护着兄弟们的家小开荒种地。这也是他敢于最终没有跟随王嘉胤等人,南下进入中原的原因之一。因为他觉得,他得所作所为,叫天军不至于为难他。

眼下,朝廷的招安,是怎么回事,他不用猜就知道。这一路上来,陈奇瑜对他们粮食的克扣,对他们这些人的安排,其实和王嘉胤的流贼做法没有两样。

视老弱妇孺为草芥,用来达到他目的的消耗品,临战时竟然还只给一点能照出人影的稀饭吃而已。

不过人家是朝廷高官,手中有强大的武力,他们这些名义上被招安的各路流贼,彼此之间又不是很熟悉,互相还勾心斗角,因此人数虽然比官军多,但不团结,只能受三边总督的摆布。

昨天听到叫天军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让神一元回忆起了以前被俘的时候。他谁也没说,只是嘱咐自己的兄弟,一切听他,不要乱来。

也幸亏是他的队伍并不怎么大,当初只是占山为王,在接受招安的时候,并没有带出家属,因此他们过来时,都是一杠子兄弟。在这榆林城下,也就没什么炮灰。

不过再怎么没炮灰,这第三波攻击的时候,也轮到他带着五百余名兄弟一起进攻了。

夹在人群的前列,神一魁望着那洞开的城门,很是好奇里面究竟有什么玄妙之处,竟然如同进了无底洞一般,就那么消失了。

离城门远来越近,神一魁忽然紧张了起来,期间还带着一丝恐惧。不过这不能怪他,对于神奇的未知的情况,人类的本能就会如此。

一进入城门,眼前所见,让他大吃一惊。只见走在前面的人都挤在这条直对城门的主干道上往前走着。不是他们不想散开,而是没法散开。

因为在主干道的两侧,原本有巷、有门的地方,进入都堵上了。准确地说,是砌上了一堵墙。大约一人多高。

在墙的两侧,露出一排排的叫天军将士,手中或拿着弩,或持着弓箭,或端着各种火铳,就指着主干道上的人头,同时在严厉地喝道:“不要抵抗,直接前行,有吃又有喝,叫天军优待俘虏;敢有反抗,一律杀无赦!”

声音不停地重复,虽然城外听不到,但走在主干道上的每个人,都能听得很清晰。

神一魁看到这里恍然大悟,难怪进城的人犹如失踪了一般,没有闹出一点动静。他连忙低声给自己的同伴传令,不得轻举妄动。

其实,就算有人想有什么举动,那也非常不容易。一人多高的围墙,不要说人挤人没法跳,就算是没人那也跳不过去的。

想把墙推翻,估计也不大可能。叫天军既然搞出了这个,又怎么可能没有防备呢!而且,要是有人露出这些企图,有谁敢在远程武器的威慑下做出这些动作,那些露出上半身的叫天军将士肯定不会手下留情。

进来的人群,大部分是炮灰,手中有把刀那都是不错的。至于流贼精锐,大多也是刀枪剑戟等近战武器,没人傻到攻城的时候,还背副弓箭。就算有,又有几个人敢动手。

有叫天军的信誉在,有叫天军之前的喊话、攻心战,要是反抗的话,基本可能是死,要是不反抗的话,搞不好真是有吃又有喝。如此情况下,该怎么选是一目了然的事。

神一魁看到这里,不由得很是佩服能想出这种应对之策的天才。这种情况,真是从未听说过,叫天军却用了出来,利用当前双方的优劣,继续实践着他们为民做主的口号。

再走一会,有一段的两侧围墙稍微低了一点,没有叫天军将士站着。只是边上的叫天军将士在喊着:“把所有兵器抛出来,轻轻抛,发现有敌意的当场格杀。相信我们叫天军的,河套平原就是你们的家,叫天军就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在他们之中,也有几个人比较引人注目。他们没有穿叫天军的那种统一军服,就穿着普通老百姓一般的衣服,只是他们在说着的话,让人能知道他们是谁。

“我是逼上天,叫天军优待俘虏,我就是榜样,只要不是十恶不赦,叫天军都会从宽处理的。”

“我是……”

他们,是之前被叫天军超远距离袭击而俘虏的各路流贼首领,当然,他们这几个,应该是算可以的,才被留下来。眼下的话,显然是要宽慰炮灰中的流贼精锐。

走到这里的炮灰们,听到这番话后,不管老弱妇孺,都露出了衷心的笑容。没想到这个绝望的世道,竟然还有一个世外桃源,那里,应该能好好地活下去了吧?

556得道多助

没有任何老弱妇孺有犹豫,一个个规规矩矩地把手中的破铜烂铁轻轻抛过围墙,传来“叮叮当当”地声音。

而那些流贼精锐们,则有了逼上天的榜样,能衡量出自己性命无忧;加上他们在招安前,过得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日子,招安之后,其实朝廷压根就没在乎过他们,只是驱赶他们来打叫天军而已。这点,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

这么一比较,又在远程武器的威慑下,一些还有点犹豫的人,也在交出武器同伴的影响下,往围墙外抛出了手中的武器。

神一魁也不例外,在抛出武器往前走之后,心中还有一份好奇。这么多人往里走,这到底是去哪里,大家都很安分?

带着这个疑问,慢慢地随着人群往城中走着。在过了一段距离后,又有两边围墙上的叫天军将士在说着话。

“大家去到广场后尽量坐挤一点,给后面的乡亲们留出点位置,这是救人一命的事!”

“袖章上有个葫芦的是我们叫天军的郎中,有困难举手,他们会帮你们。”

“肚子饿得稍微忍忍,坐好了之后就有馍将就吃点。等打跑了官军,就可以去河套平原了,那里无边无际的肥田都在等着你们,不想去也不会勉强的。”

“你们放心,我们叫天军都能歼灭建虏,区区官军不在话下,眼下只是为了多救出一些乡亲,免得回头遭了鱼池之殃。”

“……”

这些人,大都是带着陕北的口音,显然是之前投奔或者被俘虏的人,在普及叫天军的政策和情况后,在此说着话进一步宽慰这些刚进城的流贼。

他们的这些话,显然也不是随便各说各的,都是有分工。从进城流贼的角度出发,说一些让他们能安心、能遵守秩序的话。

这样的情况,在以前几乎是从未有听说过,有哪方势力会如此在乎俘虏,会如此体贴俘虏。

这些流贼,不管是炮灰,还是其中的精锐,其实说到底都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因为活不下去或者被裹挟而当了贼人。只是老弱妇孺成了炮灰,身体强壮点的男人,就成了所谓的流贼精锐。

严格来说,绝大部分人并不是本心就恶,基本上都是被逼的。要是有一条活路,谁也不想当贼。如今叫天军给他们指明了一条光明大路,也有多少人还会反抗呢!

神一魁一边走着一边听着,心中不由得有点感慨。在这样的世道,竟然有叫天军这样的一支队伍,从府谷起事开始,一直在坚持这样的仁义之师,实在是了不起。

这一点,对于他自己也起来造反的经历来讲,就让他更是觉得不容易,也因此,走着的时候,他的脸上已经露出了钦佩之意。

忽然,前面豁然开朗,这里是一个大广场。神一魁曾属于延绥边军,自然知道榆林城的基本地形。这一抬头,便知道这里原本是校场。对了,另外那边是军营,只是如今拆掉了不少建筑,使得原本的校场进行了扩容,变得更大。

广场上并不是空旷无物,每隔十丈左右的地方都有一个大柱子,上面有几个叫天军将士手持武器在警惕着。

临近出口这边,柱子上面的叫天军将士在做着手势,指挥着进来的人往他们安排的地方走去。

神一魁看到大半个广场都已经坐满了人,密密麻麻地却又井然有序。在坐着的人群之间,都留有一条条狭小的过道。还真有为数不多的叫天军将士,手臂上套着画葫芦的袖章,不时俯身在说着什么。

更让人吃惊的是,还有几个叫天军将士抬着一大筐热气腾腾的馍,正沿着过道走着,每人一个地分下去。那馍虽然不白,却很香,那怕神一魁离得很远,都仿佛闻到了香味。绝大多数的人,眼睛就盯着那框馍,再也没有离开过。

这大概有四万人了吧,叫天军还真是有心,每人一个馍,在这样的世道,真是太金贵了。神一魁如此想着,不由得抬头看向城墙方向。

那城外至少还有五万左右的敌人,不知道叫天军能不能打败他们?

要是打不过,那城中将会有很多变数,这里不知道会死多少人,至少那些老弱妇孺估计在官军进城后很难活下来。

就算官军攻不进城来,只是这么围着的话,城里这么多人,能有多少粮食,能支撑多少天呢?

要是能打赢的话,朝廷再陕西就再无机动力量,再也没有能力对叫天军进行主动攻击了。以叫天军的能力,对州府各个击破怕也不是难事。很可能,这整个陕西将要变天!

想到这里,神一魁有点坐不住了。这么关键的战役,自己既然有了选择,就不能贡献一点力量么?

在和身边的兄弟们低声商量了一会后,神一魁站了起来。他这个举动,马上引起了最近的柱子上那些叫天军将士的注意,当即有人喝道:“坐下等着,每个人都能分到馍的。”

过道另外一侧坐着的一名流贼见了,也跟着招呼道:“这位兄弟,不要急,不要引起叫天军的误会!”

神一魁一听,不理他,抬头看着对他说话的叫天军将士,抱拳诚恳地说道:“这位兄弟,我叫神一魁,以前你们还在府谷的时候被你们俘虏过,我认识刘大能。城外还有几万官军,我想带兄弟们为叫天军,也为我们自己出一份力!”

听到他这话,有流贼恰好也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起来造反,对官军原本就是对立的,被招安后,又没有得到基本的待遇,此时想着杀官军,根本就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眼下有了神一魁带头,一个个流贼都站了起来,大声地表达相似的意思。

看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叫天军将士有点慌了。他们的任务,是看着进城的流贼,让他们有秩序地坐着。

如今好像要乱,虽然说是好心,可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想。幸好每几个柱子都会有一名叫天军的老兵在。当即进行了安抚,让他们坐下,并把这个情况马上禀告给首长。

胡广听后,只是感慨地说了句:“得道多助啊!”

557大将军炮

他边上已严阵以待的胡宽及麾下三个团长听了,也很是有感触。仁义之师在前期会很困难。但一旦坚持下来,必然会形成良性循环,获得意想不到的支持。

不过眼下的支持,对于胡广来说,他并不想用。眼下的榆林城,已经进来了太多的流贼,虽然自己有各种防范措施,还有心理安抚等等,但如果有居心不测的人比较多,闹起事来的话,叫天军肯定是镇压不了的。

不是战力不够,而是人手实在太少。因此,榆林城内最主要的是稳定,哪怕那些求战的流贼真得是想帮忙,但为防万一,还是让他们静静等待即可。至于城外的敌人,早就有对策的。

基于此,胡广传令下去,让手下能说会道的革命党将士前去好生安抚,让他们稍安勿躁。告诉他们,城外的官军虽多,却是纸老虎,不堪一击,让他们放心好了。

安排这个事情后,胡广观察了下城内,估摸着快到预计的人数上限了,便对大哥吩咐道:“切断城门吧!”

胡宽点点头,严肃着脸,转身对手下一挥手。顿时,有旗手开始打信号。

此时,四个城门处,都还有源源不断地流贼军和部分普通明军混合着冲进城来。叫天军将士躲在城门上方的城垛处,大声喊着话道:“城外的兄弟们,不想死的往两边城墙散开,不要再进城了。城外的兄弟们……”

反复喊了四五遍之后,他们又接着喊道:“数十声后城门处会爆炸,非血肉之躯能挡,想活命的散开了……”

有洞开的城门可进,没有哪些官军还会架云梯攻城。不过临近城门的时候,混在流贼中的明军弓箭手、火铳手就有放箭和射铳的。

不管是谁,听到城头上喊话的声音时,不少人都听到了。有的人不管不顾,继续往城门洞里冲;也有的人犹豫了,想好好想想该不该听。可身后的队伍却继续拥着、挤着这些人继续前进;还有少部分人则听信了叫天军的劝告,让城门两侧的城墙分流过去。不过这部分人很少。

城头上的声音数完十声之后,在一众攻击的人眼中,燃烧着导火索的炸药包从城门上方抛了下来。也到了这时。拥进城门的人流吓得四散而逃。

或者是叫天军手下留情,不想多杀伤人的原因,起初两三个炸药包的导火索比较长,给了城门处的人有比较多的时间逃离城门处。

没有谁敢去捡炸药包,因为谁也不知道哪个炸药包什么时候炸。城头上是否还会丢炸药包。

如此一来,城门处顿时空出了一大块地方来。流贼和明军们要么往两侧躲,要么就赶紧停住脚步。

说时迟那时快,城外这些人刚刚做出一些反应之后,“轰轰轰”地惊天动地的声音伴随着蘑菇般的硝烟,响了起来。

城头上还有炸药包往城下丢,不过这一次并不是丢在城门处,而是往再远一些的地方丢。就仿佛是要用炸药包驱赶城外的明军,让他们远远地离开城门处。

说实话,自从炸药包发明之后。特别是守城方面,已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不是以前能靠人数来堆,就能堆上城头的时代了,特别是攻城方还没有炸药包的情况下。

远处的三边总督陈奇瑜看到这个情况,心中明白城内的幺蛾子估计撑不下去了,如果再派兵往城里冲的话,肯定能打下榆林城。因此,他第一时间下令军法队逼上前去,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