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复秦-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联军的眼睛里面那些狰狞的骑兵越放越大,马蹄所溅起的沙尘越来越多,当骑兵刚到阵口之时,无数令官便持小旗厉喝:“放箭!”
绷紧的弦终于可以松开,霎那间无数支箭矢便从空中抛射出来。奔驰的骑兵有不少开始落马,无主的战马又被后面的骑兵冲倒踩死!
一轮箭雨过后,秦骑已经冲进了口袋阵里,联军再也无法射出第二波箭。无数面小旗再次虚砍,传令官扬声大吼道:“合围!”
两侧的步卒开始向中间合拢,就像是张开血盆大口的鳄鱼,恶狠狠的向食物咬合!
轰的一声!仿若惊雷。冲锋的秦骑毫不犹豫的冲向了口袋底部的中军!锋利的斩马刀向前狠狠的劈砍,持盾的屈军甚至能看见秦骑那狰狞的面孔。
中军所在,亦是联军中的精锐,正是当年大魏国为之纵横天下的魏国武卒,不过现在换了一个名字,他们叫屈国武卒!武卒手扛巨盾,身披重甲,一手提着短柄大戟,当真是威风凛凛。然而这样的一支军队,在面对狂奔而来的秦骑之后,却像是用重锤狠狠的敲击着铁锥直接将木头洞穿!
陷阵冲锋者,乃秦国经过重重选拔出来的铁剑鹰士!他们能步战,能骑战,亦能持弓远战。他们身上披着七十斤重甲,驾着战马直接冲进了屈国的武卒方阵之中!
胯下的战马都用黑布缠住了眼睛,它们看不到竖在前面的密密麻麻的长矛,只是在座上骑士的操控下,突然提速飞跃!铁剑鹰士者,向竖着长戟的屈国武卒好好的上了一课,什么叫出神入化的骑术!
霎那间,人仰马翻!
霎那间,武卒军阵就被破开!
骑兵一路驰骋,碾压了屈国的武卒,在不到一息之间就完全的洞穿了联军的口袋阵,然后破口而出!
当大批的骑兵穿过了联军的口袋,背后秦国的步卒才姗姗来迟。秦骑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先离开了纷闹的战场,在奔驰了很远的地方才勒马回转,然后列队转身。当他们一齐列阵的时候,不难看出他们中间又有李左车的风格。骑兵冲锋的时候,根本没办法保持阵列,也没必要保持。骑兵保持阵列之后,他们就从正面部队变成了远程部队,他们换下了斩马刀,拿起了挂在马鞍上的弩弓,然后开始回头!
战场上,秦兵气势如虹,在秦王身先士卒的带领下,秦兵都是正面迎接联军的弓箭直接扑了上去。被骑兵冲散的阵列,根本无法阻挡秦军的步伐。两方像是两头发春的水牛,顶着两只弯角便开始掐架!
上将军马逸骑着秦王赐予的神驹赤龙马,手里提着混铁打造的钢枪,张着血盆大口冲在了最前面。赤龙马浑身赤红,身躯长达三丈,不比当年战死的赤骥弱!这匹神驹便是月氏王子乌哈敬献给秦王的礼物,嬴子婴转赠给了马逸!
当一名绝世的战将配上了一匹绝世的良驹之后,他的战力增加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就如骑有白鹤的乐阳,骑有乌骓的项羽,他们的武力再配上了神驹之后都达到了一个巅峰!所以遇见纵马奔来的陈也,马逸只是用长枪一扫,便将陈也扫落下马。尤且大吼赶来,两马交错而过,马逸轻舒猿臂,扯着尤且背后的甲绦一拉,尤且整个人就被抓上了天空,马逸将其掷在地上,被马践踏而死!
马逸在敌阵中逞威,无人敢捋其虎须,跃马狂奔,撞死者无数。韩军主将张佐看见,戟指马逸道:“谁能阵斩此将,班师之后,吾当向韩王请封侯爵!”
张佐之妹乃韩王信的王后,张佐其人也是韩王信的宠臣!张佐此话一出,背后三将无不振奋,立即抖擞精神,拍马持剑,径取马逸!三将逞威而来,三样兵器直取马逸!马逸却犹然不惧,掂长枪迎战三人,战不三合,马逸一声厉喝,长枪拨开了张沐、燕飞手中兵器,然后身形陡转,反身取剑一剑砍中韩超面孔。韩超惨叫一身,坠落马背,其余二将胆寒,皆拨马回走。马逸正欲追赶,乱军丛中突然飞出一箭,直射马逸面孔。背后有人惊呼,小心冷箭!言刚毕,马逸却已经折箭于地,双目冒火的看向施放冷箭的地方。
在那里一将驻马挽弓,弦上又扣着一支箭!一箭飞来,马逸低头躲避,背后一名亲兵却中箭而死。正当马逸抬头再视之时,正好看见那将中箭落马,回头一看,正是背后出声的将军褚辽!褚辽提弓微笑,他并不知道射中者,乃是楚将范合。
乱军之中,联军战死了三员大将,秦军士气高昂,联军已经快要挡不住了。也在这个时候,列阵回头的骑兵又加入了战场,这一次他们没有拍马冲锋,而是游曳在联军背后,用弩弓射箭。几轮骑射之后,联军再也坚持不住,战线开始彻底的崩溃。秦军趁机掩杀,联军方面又有一员大将被马逸刺死。
张佐带着残兵向东逃窜,章燕领着骑兵紧追不舍,从蓝田一直追到了灞水,这个韩国的主将最终被武向追上,用大刀砍掉首级。
联军败退,季布见局势不可逆转,也跟着残兵一起逃窜,不过他身着的将军铠甲太过显眼。身畔的两员大将都被杀红眼抢功的秦兵杀死,季布心怯之下,连忙脱掉了铠甲,伪装成小兵逃跑。一路上,有骑兵来回奔驰,高呼:“秦王有令,捉拿主将季布者,赏千金,封公乘爵!赐玉带锦衣!”一时之间,满山片野都是呼声:“杀季布!”
“杀季布!”
到最后,连不少残军都开始寻觅季布的身影。季布吓得魂飞魄散,用手掩面趁机逃走。
季布逃走后,联军就开始大批的投降,有负偶顽抗者,皆被秦兵杀死。直到天黑,打扫战场方知,联军战死两万多人,俘虏了一万多人,其余人等皆四处逃散。而秦军方面,损失不过五千,可谓是大获全胜!而此战首功当推两支骑兵,大秦的铁骑终于在战场展现出了它凶煞的一面!
秦军在蓝田大破季布的时候,公孙越也带着那批新卒从下邽出发,攻打关东上部。
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格局
公孙越的刀乃镔铁打造,重八十七斤。公孙越的坐骑,是披挂了战甲的水牛。当此人提着大刀骑着水牛耀武扬威的在武城城下溜达了一圈之后,当天夜里,就有人造反杀官,打开了大门恭迎了秦军入城。
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一城,公孙越在那群新卒面前更加的得瑟,他趾高气扬的向那群连血都没见过的土包蛋子说道:“只要我的大旗出现,各城就会望旗而降!”
说完之后,特意在城中制作了几面写有公孙二字的大骑,然后派了几个小卒扛旗在周边小城晃悠了一圈,不到三天,就有四座城池投降,所有的新卒顿时对这个牛逼轰天的胖子心悦诚服!
公孙越哈哈大笑,在武城逗留了一天后,方带着大军开往了关东北部的一座大城,临晋!
临晋城城池高大,城里人口众多,乃关东有名的大城!临晋县也是内史一个大县,关东世族有不少人的封邑便是临晋。临晋城乃依洛水而筑,城起之后,又引洛水浇灌护城河,所以临晋城有两道护城河,这在整个关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公孙越要攻打临晋,首先得渡过洛水!洛水是渭水支流,但临晋城建造在洛水的上游,上游河面宽敞,浮桥够不着,所以必须得用小舟或者是竹筏渡河。
当公孙越带着一万多新兵开到洛水畔时,所有人望着那条滚滚涌动的宽河都傻眼了。有士卒忍不住问公孙越道:“将军,我们该如何渡河?”
士卒没提攻城的事,因为他害怕公孙越因此动怒。公孙越神色不变,仰头大笑三声说道:“谁说我们要渡河?就挨着河水扎营,你们放心,要不了三天,临晋城必破!”
所有的士卒对公孙越这次的大话都死心了,连河都渡不了,谈何破城?纵然是新兵土蛋也觉得公孙越肯定是牛骑多了——在飞。
主将有命,众人不敢不听。于是秦兵靠水扎寨,每日清晨还被公孙越拉到河边操练,有时候还向河对岸引颈高歌。有士卒向公孙越说道:“将军,我们不如唱黄鸟吧!这首歌我们都会唱!”
公孙越摇头说道:“不唱黄鸟,唱蒹葭!”
在公孙越的命令之下,早晨大批光着膀子,赤裸着上身的秦兵对着那滚滚的洛水,开始吼起了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本就是秦地流传已久的情歌(注:或许以前有其他的意思,但经过流传出去后就成了一首很多人都会唱的情歌了),此时由上万人合唱,当真有一种震撼之感。
每天都要来洛水洗衣的姑娘们听见过后,却忍不住感动流泪。她们有的来自村里,有的来自城里,等回到家里都向家里人念叨着此事。秦人多恋土,他们也不愿意由此转变身份成为韩国人。于是有人在开始在临晋城中密谋什么,城里的谣言也越来越多,驻守临晋的韩将每日如坐针毡,派手下抓捕不少可疑之人。临晋城本就是人心惶惶,而韩将又在城里抓捕秦人,这就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满。城中的不满越演越烈,终于有一天,有人向军营里丢了一把火,城中就开始真正的骚动了。
沿着河边所建的村子,都在这天集结了大批的渔船帮助秦兵渡河,对岸的姑娘还站在岸边迎接。等秦军渡过了洛水,临晋城的将军见势不妙立即逃了,临晋不攻就破,城里驻扎的三千韩军尽被乱民打死。
等秦兵入城之后,许多人依旧不敢相信这事实。他们完全不能明白,只是在洛水边唱了一首歌,就有人摇着小舟送他们渡河,这仗还能这么打?高深莫测的公孙越已经成了这支队伍顶礼膜拜的对象。公孙越心中偷笑,当然不会告诉这群土鳖,当初他之所以起兵反抗韩信,也是因为他听见有人在哭泣唱歌,不过唱的不是蒹葭,而是黄鸟。
秦军手不血刃就夺回了关中北部数城,公孙越的大名越传越邪乎,连临近黄河的夏阳、颌阳都有所耳闻。新军一路高歌,引军来投的豪杰也越来越多,等公孙越的大军走到征城,夏阳颌阳二城也派使来降。至此,关东北部所有郡县都已经收复,公孙越的杂牌军也越来越多,等大军回渡洛水之时,已经就有二万三千余人。
与关东北部不同,关东中部由函谷关到郑县,都有重兵把手。公孙越人数虽多,如果还像入侵北部那么张扬的话,等待他的命运将是一仗打回原型。虽然公孙越的部下一个个亢奋求战,然而公孙越却非常的冷静,他并没有从临晋向下强渡渭水。而是引军回转,又回到了原地下邽城。
此时已经到了九月下旬,天气转凉,夜间常常下雨。公孙越回军下邽不久,秦王在蓝田大破季布的消息就已经传来。公孙越手下那群土鳖新军听到了消息,都激动得嗷嗷直叫。军候、二五百长、五百长等中层将领都忘乎所以,又开始向公孙越请命出兵。
公孙越再一次拒绝了将军们的请求,他不仅不派兵收复关东失地,反而将部队拆散,将他们分生无数支小队,然后散布到小城乡镇,要求他们将一切可疑的人物都抓起来。
公孙越此令一下,几天的时间内秦军就抓捕将近一千多伪装的逃兵。一个面似厉鬼的二五百长竟然抓获了发动关中大战的联军主将季布!当此人带着囚车回到下邽之时,所有的秦军都惊动了。他们大呼小叫的跑出军营,拦住囚车好奇的围观。
蓬头散发的季布带着脚链手铐被关押在囚车山,他脸上全是灰尘和脚印,灰色的囚衣用鞭子抽破,透过缝隙能看见他身上那血淋淋的伤口。他在路上一直沉默,此时遭到秦军围观他反而睁开了眼睛,仰头大笑三声后,季布用手指捋了捋乱发向周围的秦兵说道:“汝诸军欲观季某耶?吾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非食人心之妖也。”
季布虽囚于车,然而面色洒脱,谈笑自若,让秦军啧啧称奇。公孙越站在城楼上偷看,见到季布如此模样,忍不住叹道:“季布非贪生之辈,恐怕不会投降我军,知其必死也!”
公孙越心中颇有些佩服此人,见到季布一身鞭痕,知必被秦军所辱。于是遣人唤来擒季布的二五百长,一视之下公孙越笑道:“吾知道你,你乃二五百长元重是也!”
元重恭敬的答道:“元重见过将军。”
公孙越问:“你是如何捉住季布的?”
元重答道:“季布混进关东商人的车队里,寻求商队东家西门世家的帮助。西门表面上答应,却背地里告发了此人,所以才被我擒获!”
公孙越冷笑两声,说道:“关东的那些世家都是些墙头草,如今联军已经战败,秦国声势正隆。季布在此时求助,殊为不智!”公孙越说完,又鞭指季布道:“囚他即可,又为何私下用刑?”
元重说道:“并非我等用刑,他身上的鞭伤都是西门缺让人抽打的!”
公孙越摇头叹道:“可怜猛虎被犬欺!将季布押进牢中,不许私下用刑,等秦王到后再做处置!”
元重道喏离去,公孙越看着他的背影笑道:“运气不错!”
公元前203年十月初,被项羽委于重任的季布被秦军擒获,汉军退回关中,嬴子婴领兵至下邽。两日后,季布被杀,秦王派使者在关东传阅其头,试图逼降留守的联军。
本为参军的武括闻知季布已死,忍不住嚎啕大哭,他在郑县城头祭拜了季布,然后召集残余兵力在郑县周围布防。
来势汹汹的秦军在这个儒生手里却吃了小亏,总计六万秦军却迟迟攻不下一个小小的郑县。无奈之下,嬴子婴只好派兵绕过郑县攻打华阴,战事不太顺利,秦军伤折颇多。
就在此时,平阳候魏豹借助秦国的三千铁骑摆脱了季先的控制,然后回军河北,打出了复国的旗帜。不到十天,就聚集三万士卒,魏豹带领大军回师河东,一路上丛者云集,许多城池不战而降。屈王奕在河东召集兵马四万余人,交由楚将季先带领,阻挡魏豹入侵河东。季先兵至上党,却被部下砍死在帐中,四万大军投降魏豹。魏豹领大军继续南下,屈王奕自知大势已去,在甘泉宫放火自焚。由此,屈国灭亡,魏豹一统魏国。屈王奕在位四个月,魏豹的复国代表着楚国葬失了对魏韩两地的控制。
魏豹复国后没忘记对秦国的承诺,派出大军出兵韩国。韩国空虚,无法抵挡魏军,韩王信遂派使者入魏,告魏豹曰:“你我皆是六国王族,何苦要自相残杀?联军入秦也是被逼无奈,还望魏王给信一条生路。”
魏柯亦劝魏豹道:“如今季布已死,韩王信自然不会再当楚国的傀儡。如今魏地刚平,这个时候纵然攻下了韩国,也根本守不住。不如放过韩王信,韩、魏、秦三国结盟,共同对抗楚国!”
魏豹应许,派魏柯入韩,说服了韩王信,魏国罢兵回国。韩王信也遣使者进入关东,让剩下的韩军全部回国。韩军一撤,秦军收复关东,武括见大势已去,自刎在郑县城头。
由此,楚国彻底的失去了对西北三国的掌控。公元前203年十一月,秦王子婴、魏王豹、韩王信在渑池会晤,三国一起制定了攻守同盟,楚国号令天下之势宣告彻底的瓦解。
第九卷 草长鹰飞奈何天
随着匈奴的强大,他们将目光对向了月氏。秦国才复国不久,就打起了一场跨境之战。这一战打出了秦国的威名,也打出了一代名将冯英。而也在那个时候,赵国遭遇了亡国灭族的危险。一个本从生命中死去的女人给嬴子婴传了一封信,嬴子婴不得不面临危险而痛苦的抉择。赵予是否会死?子婴入赵会遭遇何等战事?
第三百二十四章 渑池会盟(一)
三川郡,渑池。
当年赵人蔺相如在此地以血溅五步威逼秦昭襄王,终于保全了赵王名声。如今时过境迁,天下分合崩乱。一代雄主赢政,扫六合统一天下,当上了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然而,这个由嬴政亲自建立的秦朝却维持了短短了十五年,二世皇帝死于赵高之手,秦王子婴亡国败逃。当年死前大喊“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项燕成功的预言了秦朝的结局,楚人项羽力拔山河,灭秦而分天下,又将这天下带入了一个比战国更乱的时代,有不少儒者称这个时代为“后战国时代”。
而时隔多年的渑池,在公元前203年的十月,又将见证另外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秦、魏、韩三国在渑池会盟,商量如何对付称霸天下的楚国。
十月已经渐凉,短褂单衣再也不适合这个季节,贵族们穿上了长袖锦衣,这代表着冬天已经快要来临。一行骑兵从华阴县出发,穿过了函谷关,踏上了前往渑池的驰道。策马扬鞭,轻风刮面,人在马上有一种与风共驰骋的感觉,让人心情不由舒畅许多。铁甲鹰盔,铁剑长戈,马上骑士正是秦国著名的铁剑鹰士。在一杆王旗之下,正是环顾四盼的秦王子婴。
秦国携得胜之机前来会盟,当然心中高兴,在路上嬴子婴与骑士们一起唱起了《晨风》,歌言: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晨风亦是秦国流传得最广的一首歌,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一首情歌。秦国自建国以来就是一个民风豁达的国家,在秦人看来男女情与君臣义是相通的,诗既不露其旨,人固难以意测。所以,写诗之人或许是用男女情映射君臣义也尚未可知。
当然,由大道上这群粗鄙的男人吼出来,未免有失偏颇。至少没引来闻歌寻音的姑娘,反而吓跑了停站枝头的麻雀。秦人好歌,这也有秦国常年与边塞异族打交道的原因。秦国的建立,本就是从戎狄的尸骨上夺取的,多有豪迈之辈只知道引颈乱吼,连自己唱的是什么都不清楚。
就比如秦国的君臣,他们都会唱这首歌,但除了寥寥几人外,根本没人知道这首歌的意思,他们只是觉得这首歌好听罢了。所以秦风与中原许多国家都不同,在别国这些歌都是流传于贵族之间,百姓与军中的流传很少,能流传出来的也基本上与所处环境有关。如楚国也好歌,他们流传在民间的歌谣也不少,就比如《越人歌》,这其实本就是楚地的山越人唱的,后流传到了楚国王室,这才慢慢的流传开来。秦楚之歌多有民间歌谣,也是因为他们的辖地有异族生存的原因吧!
秦军一路引颈高歌,走到离渑池还有两十里的位置,嬴子婴便派出使者进渑池通告。秦兵在驿店周围停下,嬴子婴颇觉口渴,便下马入店寻水,店家是位中年汉子,他身材不高,脚还有点瘸,走路的时候一点一掂,看起来颇为滑稽。秦兵看见后都坐在马上哈哈大笑,嬴子婴转头厉喝:“怎能耻笑残疾之人?”
言毕,众人止笑,闭口不言。店家一点一掂的走到了嬴子婴所坐的桌前,在大口土碗里倒上了大半碗清水,笑着对嬴子婴说道:“这位将军果然是令行禁止,让小人佩服。我这是天足,生下来右脚残疾,往日里也遭到了不少人嘲笑,军士们嘲笑两声也不打紧的。”
嬴子婴端起大碗,将清水一口饮尽,又向店家说道:“我之所以斥责他们,是因为他们是战士,战士拼战于沙场,多有残疾者。如果这些因战而负伤的人都受到嘲笑,天下又有几人敢为之效命呢?”
店家听闻此话,愣了半响方叹道:“您真是一位好将军!”
嬴子婴哈哈大笑,问店主道:“我既然都渴了,看样子我的士卒也渴了,劳烦店主指明井在何地?我让士卒们自己打点水解渴!”
店家忙道了几声好,又蹩着脚带领士卒到井里打水。
正当秦国的士卒在驿站休息的时候,韩王信带着五千禁卫也浩浩荡荡的来到渑池城外。韩军的探马已经探到了秦军的消息,探马慌忙回报韩王,韩王信对随从大臣说道:“没想到竟然在郊外遇上秦王!”
上大夫甘成说道:“秦王携胜而来,如今在原野上碰头,大王不可失了锐气,我闻秦国少铁,衣甲简陋,不如带着大韩的禁军前去见一见秦王,挫一挫秦军的锐气!”
甘成既出此言,自然是对禁军的装备极为自信。韩王信点头说道:“孤听秦王只带了三千骑兵,孤有五千禁卫,又何惧秦王耶?就劳烦上大夫充当使者前去见见秦王!”
甘成欣然领命,带上了三骑就向秦军所在之地走去。一个小小的驿站,只有一口井,而围绕着这口井的却有三千张嘴,很显然井水不够,然而残足的店家又看见了令人惊奇的一幕。秦军拿着小碗每人只饮了一小口,就交给了下一个人,如此下来三千秦兵竟然都饮到了水,而且没有一个人多饮一口!店家看后赞叹:“如此雄军,世间罕见啊!”
然后又向嬴子婴请求道:“将军能练成如此雄军,日后必成天下名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