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复秦-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试想:刘邦会这么好说话,费劲心思帮助他吗?刘邦借魏王之名难道就是为吃力不讨好的去打河阳?
  不管怎么样,魏豹的这个计策让刘邦非常满意,差点就要拍案惊喜了!不管魏豹怎么想,他还是对刘邦非常信任的,这里面涉及到以前的一段故事:
  魏王豹在伐秦之前流亡到楚地,曾跟随项羽刘邦一起打过仗,在他的印象中刘邦这人就是一个长者,为人很好,魏豹还是挺信服刘邦的。对于项羽,魏豹就只剩下恐惧。那个男人只要盯他一眼,他就会双腿打颤,哪怕现在是回到魏国当王也一样。他也恨项羽,恨项羽将魏国的一半土地封给了申阳,好好的一个魏王却弄成了一个西魏王!所以,对于同遭排挤的刘邦就更亲近了,二人头衔上还有一个共同的西字不是?
  魏王豹的这种心理,就差不多是六国王族的心声。他们既害怕项羽,又痛恨项羽。是项羽分封了他们帐下的将军,割取他们的国土。明明是六国伐秦,结果却成了十八诸侯国的天下。按照项羽的话说,伐秦的时候,六国的这些王族都没有功劳,立下功劳的都是六国的将军们!——这很可笑,可让人笑不出来的是,六国王族实力弱小,将军都掌握着兵权,割土封王这事项羽根本不用和六国王族商量。
  相比项羽,魏豹更相信刘邦,因为刘邦同前六国的君王都一样的同病相怜,威望如此之高的刘邦到头来却封了个西乡王,这是项羽赤裸裸的羞辱啊!
  刘邦为了假戏真做,继续派郦食其同魏王豹谈判,商量攻下河南后,魏王豹是不是将临近汉中的几座城池割让出来。这样一来,魏豹对刘邦的最后一丝疑虑也消除了。魏豹道:城池好说,只要打下河南,肯定不会让西乡王吃亏的。郦食其在这个时候才将此行真正的目的说出来。
  郦食其道:“魏王既然想用伐秦之名向塞王取道,如果不得到楚王的首肯,司马欣怎肯借道呢?”
  魏王豹一拍脑袋,一脸懊恼的说道:“还差点将这个给忘了,孤立马向楚王写信。”
  说完魏豹就准备行动,郦食其叫了一声慢着,他悠悠的说道:“魏王呐!您要仔细斟酌,秦王复国是何等大事?现在关中有三王存在,有这些人为楚王分忧,他又怎么会相信我们,让我们这些人插手呢?这道不好借啊!”
  魏王豹压根没想过还有这么麻烦,只得向郦食其求助道:“那要怎么才能让楚王同意司马欣借道呢?”
  郦食其眯眼一笑,捋须说道:“这个也不难。”
  说完之后他卖了下关子,斜眼见魏豹脸上的焦急不似作伪,他才慢悠悠的说道:“要想让楚王同意,必须得让他知道关中的三王有不轨之心!”
  “不轨之心?”魏豹闻言变色,失口问道。
  郦食其淡淡的瞥了魏豹一眼,问道:“怎么?魏王怕了?”
  魏豹连忙摇头否认,郦食其才又说道:“其实魏王这么想,这关中的三王都是秦王的旧将,这不轨之心还真不一定有。比如那章邯,看似对楚王臣服,但您仔细想想,楚王可是亲手坑杀了章邯的二十万士卒啊!他让章邯成了卖秦的罪人,章邯还会对楚王忠心吗?说不定他心怀愧疚投奔秦王子婴也不是不可能啊!”
  魏王豹与章邯有仇,当初就是此人害死了自己的兄长魏咎,此时听到郦食其之言,他咬牙切齿的说道:“这个奸贼说不定就想投降!章邯这种匹夫,不是什么好东西!肯定有问题!”
  郦食其在心里偷笑,跟着附和道:“是啊!连您都这么想,楚王会放心吗?说不定楚王一样担心章邯!所以您只要派出几个奸细,到楚国散布一些谣言,说章邯已经降秦。再在这个时候派出使者,不用写信给楚王,只需要送些珍宝美人敬献给楚王,到时候楚王自然会让你出兵的!”
  听了郦食其之言,魏豹大喜,拍着手说道:“好计谋!好计谋啊!就这么办吧!我先准备好兵马,等楚王诏书一来,就立即出兵!”
  郦食其在临走之前还躬身说道:“希望魏王得逞所愿之后,别忘记西乡王的那几座城池。”
  魏豹满嘴答应,等郦食其一走,他在心里想道:“西乡王果然仁义,不愧是长者啊!”
  楚王项羽伐齐的时候,遭遇了刺客刺杀,他自己未曾受伤,却险些失去他心爱的女人。为了虞姬,项羽派人到处寻访名医,本来早该回楚国的,却又生生拖了一个月!那名刺客跳下了山崖,没有找到尸体,项羽将仇全部迁怒到齐国的王族身上,在齐地,只要是姓田的,全部格杀勿论。项羽灭了秦国的赢氏一族后,又灭了齐国的田氏一族!田氏一族人数众多,抓捕到斩首的就有两千余人。田荣之弟田横逃出了齐国,立誓要向项羽报仇。他到处颠簸,流浪各国,就是为寻找项羽的敌人。他走的路,比秦王走的要多得多,他无心复国,活着只是为了仇恨。
  项羽等虞姬的伤势有所好转过后才从齐国撤兵,留下大将龙且镇守齐国。为了让虞姬少受些颠簸,大军走得很慢,足足行了二十天才回到了楚国。项羽回楚过后,得知的第一个消息就是秦王子婴没死,还在北地拉起了复国的大旗!项羽知道后大怒,立即让使者赶往关中,让关中三王起兵伐秦。
  项羽道:“孤耗费了无数心力才灭了秦国,又怎能让它死灰复燃?”
  使者走出没两天,城里又多出了许多谣言:说雍王章邯本是秦将,投降楚王也是不得已,他深恨楚王坑杀二十万秦军,所以已经投降了秦王子婴!司马、董翳二人也是秦将,个个不安好心。
  谣言在楚地如风一般散播,连路上的百姓都能提手顿足的讨论一阵。有人说章邯不会投降,有人说章邯肯定会降秦,各种猜测四处飞扬。
  项羽得知后大惊,招来范增问道:“亚父!章邯本是秦将,孤又坑杀了他的将士,如今秦国死灰复燃,章邯会不会投降?”
  范增道:“谣言止于智者,我认为,是谣言都不可信。籍儿又何必忧虑呢?”
  项羽道:“话虽这么说,但章邯此人确实心不在楚,如果子婴不出,孤相信他也不敢做些什么!可是子婴一出,这章邯会不会投降真的是说不准啊!”
  范增沉思了一会,说道:“籍儿是不相信章邯啊!”
  项羽点头道:“吾从未相信过此人,当初封他为王也不过是吾不想失言!如今子婴已出,他难免会生出异心!”
  范增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籍儿不相信他,那你就让其他诸侯王出兵伐秦吧!我知道嬴子婴一天不死,你就不会安心。这样,前些日子魏王豹才派出使者向你敬献礼物,我看此人颇为有心,他同章邯、董翳都是仇人,不管二人是否有降秦之心,魏豹肯定不会隐瞒事实的,不如让他伐秦吧!”
  项羽道:“如果章邯降秦,魏国一国出兵又怎么行?让申阳、魏豹、刘邦一起出兵吧!如今赵国内乱,陈余跟张耳闹翻了,打得挺热闹,恐怕是无力出兵了!”
  范增道:“有这三地出兵已经足够了,毕竟秦国已经灭亡,他想轻易拿下关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二人商议完毕,让魏使持项羽诏书回去。回去的那天,也正好是章业攻下奉城的那天。
  魏使快马加鞭,用了四天时间回到了魏国,魏豹得项羽手书,当然是大喜,他立即让将军皇甫谨汇合韩信,起兵二万四千人通武关入关中。
  司马欣碍于项羽之令,只好让韩信皇甫入关。至于韩信如何诱骗皇甫谨,如何擒拿司马欣,这又是一段故事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另一个故事
  皇甫谨与韩信领兵过尧关,晚上宿营的时候,韩信偷偷派人截取了后面的军粮,然后向皇甫告道:“司马欣放我们入尧关,却不让粮草进来,分明是包藏祸心啊!”
  皇甫谨将信将疑,派使者要到尧关问个明白。韩信半夜袭杀了使者,让人扮成司马欣的士卒将头颅送还。皇甫大惊,立即亲自领兵到尧关问个清楚,等皇甫兵到尧关之后,关上乱箭射下。原来韩信在此之前让人射箭入关,说明日魏军会来攻打关隘。看到魏军前来,守将果然中计,让人射箭逼退了魏军。
  皇甫谨惊惶回营,回到营中,皇甫谨向韩信问道:“为何司马欣要致我们于死地?”
  韩信叹气说道:“肯定是司马欣意欲降秦之故!”
  皇甫谨不信,说道:“司马欣跟楚王关系匪浅,他怎么会投靠秦王呢?”
  韩信道:“司马欣是章邯的部下,如果他不投降秦王,你认为凭他能守住内史吗?皇甫兄,你要明白,司马欣不再是区区长史,他已经是塞王了。”
  皇甫问:“长史如何?塞王又如何?”
  韩信答道:“心变了。”
  皇甫犹疑不定,第二天,韩信持司马欣的密信来见他。皇甫一看,顿时勃然大怒,原来信中司马让韩信投奔秦王,许以大司马之职,让他暗中杀掉皇甫,好收二万魏兵。
  韩信道:“司马欣见我兵少,误以为我不受西乡王重用,所以想来策反。他却不知道西乡王筑台拜将,对我恩同再造。”皇甫亦知道韩信的事迹,对他还颇为羡慕。此时听韩信这么一说,也认定了司马欣是铁了心将他们困死在内史。他向韩信问计,韩信答道:“如今我们被困死在内史,现在还没有军粮接济,如果不反抗就必死无疑。为今之计,只有做殊死一搏,偷袭咸阳,杀掉司马欣!”
  皇甫大惊,问道:“我们攻打尧关回去不行吗?”
  韩信道:“你知道汉中同关中接壤,两地都免不了派些奸细,我从奸细那里得知,尧关、武关之上聚集了重兵,看来司马欣早做了手段,如果现在在回头,那就必死无疑了啊!”
  皇甫听了韩信之言,顿时绝了返还的念头,开始与韩信商议如何攻打咸阳。韩信假意说道:“如今魏军有两万,西乡军只有四千,这里你是主将,你说了算!”
  皇甫听闻此言,对韩信再无疑惑。他立即找来地图,研究该如何偷袭咸阳。二人在帐中,说话的一直是皇甫谨,韩信只是在旁边应承,时不时点头答应。皇甫谨见韩信附和,心中非常高兴,有时候话说多了竟然开始手舞足蹈,韩信都是笑颜以对。二人商谈了半天,临走的时候,皇甫觉得韩信这人还不错,他说了很多东西,到最后都记不得了,不过脑海中还残留了一条信息,那就是取霸上之粮直上咸阳。
  第二天,皇甫兴奋的找到韩信,对他说:“我们不打蓝田,直接渡灞水到霸上,取霸上之粮直袭咸阳!”
  韩信听到后满口赞叹,吹得皇甫都飘飘然了。
  行军的时候,韩信将西乡军携带的粮草分给了皇甫谨,更是让皇甫感动。二人领军取竹做筏,渡过了灞水,包围了霸上,霸上的塞军稀少,见来犯之敌甚多就投降了。大军取霸上之粮后,就立即出发。急行军三天,大军赶到了咸阳。等到大军攻城的时候,咸阳城中都没有反应。大军攻打了半天就拿下了咸阳城,司马欣出城逃跑,被皇甫谨一箭射死。
  说到打咸阳,韩信还了一个主意。他在霸上让人赶制了秦国的黑旗,攻城的时候让士卒摇着黑旗呐喊:“秦军围城!杀死叛贼司马欣!”
  声音震天,惊动了整个咸阳城,城里果然有很多人响应,打了没多久,咸阳的东城就自个打开了。皇甫见到夸赞韩信道:“韩将军真是会用计啊!”
  韩信谦虚的说道:“我这哪算得上计策,只能称为小花招。”
  皇甫谨对韩信就更满意,他完全没想到,打河南不成,反打下了内史,这是何等的本事?让皇甫谨颇有些得意。当开门迎接秦王大军的出城过后,才发现外面的根本不是秦军。皇甫派大军追杀,将这些献城的旧秦世家全部杀死。那一天,咸阳死了很多的人。
  大军进了咸阳,韩信在当夜就害死了皇甫谨,然后谋夺魏军的军权。他以庆功之名设宴,邀请了魏军中的大将,等他们喝醉后就全部绑了。第二天这群将军醒后,韩信就提着皇甫的头颅去见他们,对他们说:“西乡王让我韩信攻打内史,我做到了。而你们不仅没去河南,反而杀了塞王司马欣,已经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不仅魏王不会容纳你们,连楚王都痛恨你们!如果你们不投降,就只能像皇甫谨一样!”
  韩信将皇甫谨的首级扔在了地上,魏国将军们才醒悟过来,这一切都不过是刘邦的诡计,他们都被骗了。除了几个顽固份子临死不降外,其余的将军都投降了。不投降的全部被砍了脑袋,韩信开始彻底的整编魏军。
  在此期间,雍王章邯派大将雷祝向司马欣求援,韩信从雷祝那才得知章邯不仅没投降秦王,反而跟秦王打起来的消息。韩信得到了想要的消息后,就将雷祝给杀了。接下来他立即派灌婴攻下杜阳,因为司马欣为了方便给章邯送粮,将粮食囤积在了杜阳。灌婴领骑兵攻下了杜阳,打败了前来运粮的李必。
  没过两天,关中就开始下起了大雪,大雪飘飘洒洒下了足足三日,让韩信接下来的计划完全泡汤了。如今咸阳虽破,内史各地却没有整合完毕,几处关隘也拿下。
  韩信叹道:冬季,果真不是一个该出兵的季节啊!
  而在北地的镇原。有人正在向秦王说些什么。
  叔仁通换了一身绿袍,依旧带着一顶高冠。他这高冠不同于其他人戴的高山冠和法、武冠,比那些都高都长,冠顶也不是向后卷曲,而是一根直筒,活像一根棒槌。
  在整个天下,戴冠如叔仁通者再也找不出第二人了。他对自己的高冠很满意,常常对镜自赏。本来叔仁通投奔了秦王,按理来说,他就不能乱戴冠了。不过嬴子婴看他舍不得,就免了这些俗套,不过严重警告过:“不许向旁人炫耀!”
  此时帐内的这根棒槌又在晃动,叔仁通摇头晃脑的说道:“叔仁通既然归附了秦王,自然要为主分忧。如今秦国局势不太好,正是需要外援的时候。秦王既然同伯彦联了姻,就可以向伯彦求援。叔仁通愿意不吃劳苦,愿意去上郡借些兵来。”
  嬴子婴问道:“可有把握!”
  叔仁通大声说道:“十成把握!”
  “真的?”嬴子婴又问。
  叔仁通不敢胡言了,讪讪说道:“八成!八成把握!”
  嬴子婴笑了笑,说道:“那就是十成吧!如果你带不来援军,就自谢天下吧!”
  叔仁通张口结舌,愣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嬴子婴挥手道:“下去吧!我立刻安排人送你到上郡。”
  叔仁通道:“我要坐车——”
  嬴子婴双眼一眯,说道:“不是说不辞劳苦吗?”
  叔仁通小声说道:“是不吃劳苦。”
  嬴子婴像赶苍蝇一般将叔仁通赶了出去,说道:“好!就让你坐车!”
  叔仁通高声谢了秦王,屁颠屁颠的走了。看他走后,嬴子婴才瘪嘴说道:“不就是雪地里坐车嘛!弄个雪橇不就得了,当真还难得住我似的。”


第二百二十四章 将陨
  天空终于晴朗,乌云也全部散去,再也没有前些日子那种沉闷压抑之感了。关中成了雪国,地上厚厚的积雪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消融的。
  乌氏城中,屠城后的血污和尸体都被积雪掩盖了,空中的血腥气味也消散了。城里空荡荡的,少了点人烟味道。
  乌氏城,已经成为了死城。
  然而,这座死城里又迎来了新的客人。
  雍王章邯终于从山里面挣脱了出来,当他的大军走到朝那才发现,军营里面什么都没有了。看了看那堵残破不堪的城墙,章邯毅然选择了退去。冯英目送了雍军远去,然后回到了窝棚里继续烤火。
  这场大雪害了章邯,又救了章邯,至少朝那的守军没办法添乱。雍军在雪地里行走,艰难的回到了乌氏城。这一路走来,摔死冻死病死的雍军足有八百多人。这还是生活在陇西那种环境恶劣的精锐,他们也挡不住风雪和严寒,倒在了苦涩的归途中。要是换了南方的部队,或许死得更多。
  章邯在几日之间就苍老了,背也驼了,头发也白了,人更是消瘦了一大圈。一到乌氏他就病倒了,躺在床上不停的咳嗽,至于怎么病的他都想不起来。
  他老是做梦,梦见始皇帝,梦见二世和赵高,那些人凄凄惨惨戚戚,身边伴着黑云惨雾。他眼角流泪,梦呓道:“先帝前来莫非是耻笑臣的?”
  二世皇帝一身血污的嚎哭,赵高摇着头不住的奸笑,始皇帝只是重复着一句话:“朕的万世江山!万世江山呐!”
  章邯闻之大震,魂魄跪伏在始皇面前,不停的叩首。赵高奸笑着前来索命,章邯惶恐的求饶:“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章邯叫着从梦中惊醒,守卫在帐外的章燕立马冲了进来,他看着章邯,惊喜的说道:“雍王,你终于醒了!”
  章邯惊魂不定,过了好久才彻底清醒。他虚弱的问章燕:“孤记得晕过去了,晕了几天?”
  章燕答道:“雍王自从进了乌氏城,就一病不起。大伙都认为是乌氏城太过凶煞,阴魂冲犯了雍王。所以我们从撤出了乌氏城,在外面扎下了营寨。”
  章邯点了点头,正准备开口说什么,耳朵里却隐隐听见有哭嚎之声。章邯闻之心惊,问道:“外面是何人啼哭?”
  章燕唯唯诺诺的不肯开口,章邯急道:“为何啼哭?”
  言毕,胸中闷气不泄,堵在了胸口,章邯只觉得天地转换,眼前发黑,差点背过气。章燕连忙为章邯捶胸拍背,弄了好久,章邯才缓过气来。章邯气若游丝的问道:“到底为何啼哭?”
  章燕不敢隐瞒,结结巴巴的说道:“雍王一进乌氏就从马背上掉落,周围的士卒是看得一清二楚。雍王晕了足足三日,军中的士卒都在传言,雍王已经过世,所以半夜有人嚎哭。”
  章邯闻言双眼乏红,垂泪说道:“章邯罪孽深重,纵然死了,又怎值得将士们垂泪?”
  言毕,挣扎着从床上坐起,吩咐章燕道:“你立马出去准备食物和美酒,今晚我要出现在士卒们面前,与他们醉酒话休。”
  章燕急道:“雍王呐!你身体这么差,如何出去见士卒?”
  章邯用手拍了拍章燕的肩膀,叹道:“好孩子,快去作罢!孤若不出,军心就散了。”
  这是章邯第一次这么亲昵的喊章燕,他是想到了章燕的父亲章业。心中对章业的愧疚难以言述,看章燕的眼神也是说不出的柔和。章燕听到后身子为之一震,他目光复杂的看了章邯一眼,随即走出了大帐。
  当天晚上,四千多雍军都围成一团,营地里的积雪早就打扫干净,中间燃着熊熊的大火。酒肉摆上之后,章邯披衣从大帐中走出,与将士喝酒谈话。没过多久,令章燕唱秦歌小戎,歌道: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瘢АQ阅罹樱缕淙缬瘛T谄浒逦荩椅倚那K哪悼赘罚卧谑帧f腧m是中,骝骊是骖。
  章邯亲自和唱,唱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的时候,忍不住哀感垂泪。
  小戎本是秦地的民谣,很多士卒都会唱,这首歌主要的写了出征的丈夫的思念,也写了思妇思念的深切。此歌一出,众军皆垂泪,营地里多有哀音。
  章燕不知为何章邯要唱这首歌,曲终人散之后,章邯归帐感觉头晕欲裂,恨不得用刀斧劈开。没过多久他就晕倒在了地上,醒来后口不能言,梗咽无声。他黯然垂泪,知其必死矣。遂执笔奋书,书道:“章邯本秦民,忠于王室。然遭赵高陷害,不得已降楚。二十万秦军之死,皆吾之罪也!秦灭之后,臣未感伤,实乃恨二世赵高二人。裂土封王,野心渐涨,遂领大军伐秦。被阻朝那,唯有弄险,弄险不成,遭天所厌。领残卒至乌氏,遭城中阴灵所诅,知其必死矣!临终有言:吾死之后,章燕掌兵权,归降秦王。如若章平割陇西而王之,章燕可驱兵擒之!章邯知其罪重,不敢厚葬自己,可倔土为坑,埋于乌氏城外。”
  章邯写完,不住流涕,穿好铠甲坐于床上。不多久,就死去了,临终曾言:“非吾负秦!非吾负秦呐!”
  是夜,天上满月。这是关中自入冬以来第一次满月,月至午夜,隐入云层,北边一颗大星,赤色,光芒有角,坠落于盘山之间。盘山隐士南宫望夜观天象,看星辰陨落于西北边,掐指一算,道:“将星陨落,位于西北,章邯死矣!”
  同样的夜晚,镇原军营,蒯彻亦见流星逝去,他算了一阵子,说道:“星辰有角,乃将星峥嵘之状,这天下又少一大将矣!”
  汉中,张良亦叹:“赤色主凶,隐见血光,星坠西北,陨一大将。西北处,章邯也!”
  章邯逝去不久,章燕被惊雷声惊醒。他提剑走出军帐,见天上月朗星疏,哪像打过雷的样子?他心中疑惑,竟然鬼使神差的朝章邯的大营走去。揭开军帐一看,顿时大惊,跪伏于地道:“为何雍王半夜披甲?”
  头碰在地上,却半天听不到回声。章燕抬头偷看,见章邯头颅低垂,下面有血水滴落。章燕连忙爬起来,一试鼻息,顿时脸色大变。不过一会军中就奏起了哀音,数位将军将章邯放倒,想将他身上铠甲去下,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