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民国(狂人阿Q)-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脱骨儿顿时喜色道:“谢谢大人,大人真是菩萨派到我们草原上的天使啊,祝愿大人如同草原上的苍鹰一样雄途大展。”

    赵书礼又道:“你先别急着谢我,我到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你想不想听听。”

    脱骨儿道:“大人有事情吩咐就好了,小人一定照办。”

    赵书礼道:“我看在你这么热心,我想草原上一定也有跟你一样诚实善良的牧民的,他们大概也想跟着本使者做事的。你去传达我的命令,说愿意到库伦徐树铮大人帐下当兵的牧民,他们每人家里可以多分一千亩的草场。”

    脱骨儿犹豫道:“可是如此一来,恐怕那些穷疯了的阿拉特会把孩子都送到大人这里来的啊。到时候,恐怕王爷的草场就不够分了。”

    赵书礼道:“优先给有人当兵的家庭分,你先下去派人四处宣传我们的政策吧。”

    “是大人,我这就去。”

    脱骨儿走后,立刻派人四处传达来自库伦的新命令,他手下有十几个骑兵,都是王爷留下来给他来照看土地和收税镇压牧民的。几十骑,四散而去,飞奔王旗各处牧场,但是没有人留意的是,有一骑竟向库伦方向奔去。

    几天来,天天都有派出去传达消息的骑兵回来,但是脱骨儿很焦急。终于等到了库伦方向的骑兵回来,他才算放下了心,原来王爷真的被软禁了,现在库伦又是汉人的天下了,连活佛都自身难保了。他口里念了句活佛保佑,然后径直走向了赵书礼的营帐。

    “大人,好消息啊,我们的消息传出去后,牧民们都很高兴啊。都说大人是活佛的心肠啊,大人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分土地啊。”

    这几天赵书礼也很着急,他在等着,不知道这个消息传出去后,会不会有死忠于王公的牧民起来造反。

    “哈哈,不用着急!”赵书礼笑道,确实他不着急了,只要蒙古人喜欢这个政策,那么让他们多等几天吊吊胃口也好,到时候恐怕会更加感激政府,会更加拥护统一的北京。

    四天后,赵书礼行动了,不过还是没有开始分土地,而是再次传下消息去,让有意当兵的家庭来他这里报道。

    几天后,王旗,土谢图王爷华丽的搭帐篷前,一张破旧的大桌子。

    桌子上笔墨纸砚齐备,桌子后坐着两个人,一个是赵书礼一个则是王爷管家的儿子脱骨儿。桌子前则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他们都是这几天从各处赶来当兵的牧民。

    当当兵能分土地的消息传出后,牧民们非常积极,三三两两相聚而来,有马的就骑马来,没马的就徒步,有的甚至连鞋子都没有,脚被坚硬的秋草割的鲜血淋漓。最后竟然有了三千多人,其中良莠不齐,有的竟然都已经白发苍苍了。

    为此不得不进行筛选,这才有了这一幕。

    只见一个个牧民排着队,到桌子前登记。

    “你叫什么名字?”

    “巴特!”

    “多大了?”

    “十八!”

    “十八?我看你只有十二,谁让你来的?”

    “我阿妈,我阿妈说家里有四个孩子了,养不活,哥哥已经娶亲了,不能当兵,姐姐妹妹也不能当兵就只有我来了。”

    “哈哈,你爸爸呢。”

    “死了,去年哥哥娶亲把钱花光了,交不起税,王爷派人把他带走了,死在了牢里。”

    “好了,收下你了,这是你的证件,拿好了,等我去的时候凭这个分土地。”赵书礼说着,交给巴特一张写了巴特本人基本信息,还有赵书礼亲笔签名的纸张。

    “哈哈,太好了。”

    “还站着干什么,去那边去,对了怎么来的。”

    “走的。”

    “嗯,去那边领匹马,回家去吧。”

    “这就回去了?”

    “可是阿妈说了,要我把土地带回去的,就这么回去阿妈会骂的。”

    “哈哈,你个傻小子,回去跟你阿妈说,过几天我回去你们家的,到时候把土地给你带过去,怎么样?”

    “好嘞。”

    处理了一个士兵后,脱欢大喊一声:“下一个!”

    ···

    主持招兵的脱欢问眼前一个看起来颇为年老的牧民道:“你多大了?”

    “我,三,不,二十五。”

    脱欢吼道:“二十五,我看你有五十了,怎么这么大年纪还来,真是混蛋,滚回去吧。”

    “大人,求求你收下我吧,家里孩子多,已经送了两个到庙里了,可是还有三个,喇嘛死活都不收了。大人收下我吧,不然孩子就要饿死了。”

    看着眼前这个白发的老牧民,赵书礼不由得同情起来。这几天的招兵工作,他看到的一个情形就是牧民的生活确实太苦了,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多,另外一个就是税收重,当然根本原因是这块土地太贫瘠了,没有什么产出。

    “少废话,这里是招兵,不是养老!在罗嗦,小心我用鞭子抽你。”脱欢恶狠狠的说道。

    牧民拉住他的衣服苦苦哀求。

    赵书礼实在看不下去了,对牧民道:“老人家,你回去吧,这样好了,你有拥护政府的心我很欣慰,既然你家里这么困难,我就破例给你多分两百亩草场好了。”

    牧民想了片刻,点头走了。

    虽然这牧民确实很困难,但是赵书礼却不能收他。他年纪太大了,像巴特那种年纪小点的都无所谓,正好可以培养,反正也不是现在就打仗,他的打算是在蒙古待上几十年,把蒙古建设好,也就不怕这里脱离祖国了。

    征兵工作终于结束了,虽然裁汰了相当一部分,但是后来还是有一千人留下了。

    带着这些人赵书礼从东到西开始了分配土地的行动,确实按照他的想法来,先给有人当兵的牧民分配土地,有的家庭竟然送了两三个孩子来,每个孩子可以多分一千亩亩,一下子有的人口多的家庭竟然有了数千上万亩草场,不仅喜极而泣。而有的没有兵的家庭,就只能分得百来亩土地,而且不是最好的草场。

    分完土地后,赵书礼又主持分了王爷的财产,牛羊马匹等。

    当然也留了一些,比如王爷家的金银,首饰器皿等,还有挑选了一些好马当做军马带走。

    一切都很顺利,只是有一点,高三升不肯在帮赵书礼了,他要带兵离开。

正文 第六节 宋远

    高三升非常不满意赵书礼利用土地招收牧民当兵,他说赵书礼这是私自扩张势力,他警告赵书礼徐大帅不会同意他这样做的。因此他要带兵回去,不肯在跟赵书礼一起搞土地分配了,而且扬言要报告事实给徐树铮知道。

    他要走赵书礼拦不住,但是赵书礼多了个心眼,他派人带了一份长信随着高三升一起回去。赵书礼要像徐树铮说明他的做法,在这件事上他没有私心,不怕徐树铮怪罪。但是此时心里也多了一些心眼,原来并不是你一心做事就能得到别人的欣赏,恐怕别人还会曲解你的意思,高三升就是一个例子。

    高三升走了,土地分配还要搞。

    现在赵书礼也有了自己的人马,一千人虽然大多数人没有武器,少数人也只配给了蒙古刀这样的冷兵器而已。但是分配土地这样的事情,草原上的牧民是拥护的,大概也不会遇到什么大的阻力。

    因此在完成了土谢图汗部的事情后,赵书礼继续出发了。

    第二个目标是土谢图汗中旗,中次旗、中左旗、中左翼末旗、中右旗、中右末旗、左翼中旗、左翼中左旗、左翼前旗、左翼左中末旗、左翼右末旗、左翼末旗、左翼后旗、右翼左旗、右翼左后旗、右翼左末旗、右翼右旗、右翼右末旗、右翼右末次旗,一共二十旗。

    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阻扰,其中还多亏了脱欢这个本旗最大旗主管家儿子的作用,最大的土谢图汗部的管家一家都跟着赵书礼了,其他人还有什么疑虑。

    离开土谢图汗部后,进入三音诺颜部。

    三音诺颜部原本就是从土谢图汗部分离出去的,不过这里人更少,相比每户能分到的土地更多,只是的牲口就少多了。在这里又有三百多人加入了赵书礼的队伍,接下来他们进入了札萨克图汗部。

    可没想到还没到图旗,就碰到了蒙古兵。

    人数五百,但是却有百十条枪。

    茫茫草原上两军对阵。

    “大人,怎么办?”脱欢有些紧张的问。

    赵书礼也很紧张,对方已经鸣枪示警了,他虽然有一千多人,但是武器太差,打起来肯定吃亏。

    僵持了一会儿,突然对方阵中走来了三骑,一批白马局中,两匹黑马两侧靠后,缓缓而来。

    “你们可是库伦来的兵马。”

    “没错,你们札萨克图旗可是要造反!”赵书礼虚张声势道。

    对方回答道:“大人不要误会,我们可不是要跟徐大帅为敌,只是这里是扎萨克图王爷的领地,这里的一切都属于王爷跟活佛。如果你们是来做客的,我们有好酒好肉,如果你们是来要我们的土地的话,蒙古人有弯刀火枪。”

    “扎萨克图这老家伙虽然到了库伦,没想到还把弟弟留了下来,真没想到啊”,赵书礼腹诽着,脸上突然带笑大声回答:“对面的蒙古兄弟不要误会,我们不是要分你们的土地,我们是去别的地方的,只是路过。”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太好了,我们欢迎大人去我们哪里做客,不过既然大人有事,就算了。我们会送大人一路走好的。”

    赵书礼嘴里骂了句‘▕妈▏的’带人转向北方,扎萨克图旗的人马一路尾随。

    赵书礼写了封信让人带去库伦给徐树铮,反应了一下情况,请求支援。这些天里,他没处理一旗事务,都会给徐树铮汇报,高三升的警告他不得不重视。万一徐树铮也误会了他,恐怕他即使收拢了蒙古人心,以后也得不到重用,没有发挥的机会了。

    一直到了北方的唐努乌梁海扎萨克图旗的人马才撤走,临走他们还派人带给了赵书礼一千大洋劳军。

    唐努乌梁海这块地方,虽然在满清的时候被沙俄割走了,但是俄国人一革命,徐树铮到了外蒙后,又派人收了回来。

    但是由于这里有争议,而且地靠俄国,徐树铮收服这里的时候,还跟这里的地方武装,白匪军等发生了一场激战,是他入蒙一来最险恶的一场仗。因此徐树铮在这里留下了一团人马,团长叫做宋远。赵书礼到了这里,递上了自己的官凭后,就带人驻进了大营。

    “宋团长好兴致啊!”

    走进宋远的军帐中,赵书礼对正在读孙子兵法的宋远道。

    “啊,是赵大人啊!快请坐。”

    宋远让座后,又让手下看差。

    “团长真是好学之人,军中像团长这样的人才可真是少见啊。”

    赵书礼夸赞道。他来军中已经三天了,对于这个团长的背景也打听清楚了,此人是安徽人,家里贫苦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父亲死后就辍学了。于是带了些盘缠去北京投靠老乡袁世凯了,没见着袁世凯却投到了段祺瑞的军中,一步步爬到了团长之位,后来遇到徐树铮出征外面他主动请缨,到了这里。

    此人虽然辍学,但是一直坚持自学,这到让赵书礼非常欣赏。

    因此有心结交,但更重要的是,他需要这个人支持完成他分配土地的政策,所以几天来,经常来营中跟他套近乎。

    “哎!”赵书礼突然叹息一声。

    宋远问道:“大人何故叹息?”

    “还不是因为扎萨克图旗的事情啊。”

    赵书礼答道,他来的第一天就要宋远出兵帮忙对付扎萨克图旗的军队,可惜宋远以没有军令不便为由不肯出兵。

    “大人可休书一份去库伦,要是大帅允许,在下自然愿意帮助大人的,大人做的事情也是对蒙古人有利的好事啊。”

    “书信已经送去了,只是这夜长梦多,总在这里等着也不是办法。我想大人宏韬远略自然会派兵前来的,不过要是宋团长肯先出兵帮忙平乱的话,我看徐大帅不仅不会怪罪你,反而会给你记功的。”

    说道记功,宋远神色一动。

    赵书礼顿时觉得游戏,他从宋远的所作所为已经猜到,这个人不是一个甘于平庸之人,能主动请缨来外蒙就是为了立功来的。

    于是加把劲道:“宋团长,你当团长也有一段时间了吧,我这次征召了不少蒙古人,回库伦后恐怕徐大帅就该扩编军队了,到时候恐怕会多几个师长的空缺的。”

    宋远疑惑道:“大人这是何意,属下鲁钝请大人明示。”

    赵书礼笑道:“宋团长,你说一旦徐大帅扩编,请恕我直言。你在这唐努乌梁海恐怕是没什么机会的。”

    “请大人指点。”

    “你还得去库伦,只有去了库伦,在大帅身边你才有机会。”

    宋远皱眉了:“可是我奉命在这里驻守,怎敢随意离开呢。”

    赵书礼笑道:“这不难,还得从扎萨克图旗入手。你且带兵跟我一起去剿灭了该旗兵马,然后跟我一起回库伦便是。”

    宋远还是疑惑道:“可是这怕是不妥吧。”

    “有何不妥,我会写封奏报,就说扎萨克图旗造反,你派兵跟我去扎萨克图旗可就是为了平乱,这样不仅不会受到大帅责难,相反还是大功一件,大帅会认为你处事果断。接着跟我一起回库伦可以说是为了保护我,两全其美有何不可。”

    宋远心动了,犹豫了片刻,突然站起来抱拳道:“多谢大人指点迷津,以后还要仰仗大人多多栽培。”

    赵书礼笑道:“好说,好说,你准备出兵吧。”

    “是!”宋远敬了一个军礼。

    有了宋远的军队一切就好说了,不过没有立刻去扎萨克图旗,而是就地在唐努乌梁海先行动起来,把这里的土地财产先分配下去。

    唐努乌梁海境内有河湖,水草丰美人口众多,在这里赵书礼的队伍扩大到了两千五白多人。宋远还知趣的送了一百条枪,现在算是有人有枪了。

    完结了唐努乌梁海的事情后,兵发扎萨克图旗。

正文 第七节 回城

    宋远手下都是步兵,行动虽然不快,但是军容整齐,算的上是精锐之师。

    赵书礼倒是对此人又高看了一些。

    赵书礼没有打过仗,此次虽然自己手里也有了可用的武装,但是一来自己不会带兵,二来士兵也没有经过训练,他还不敢贸然派上去打仗,还得靠宋远。

    七日后步骑兵进入扎萨克图部,十日后进入扎萨克图旗。

    这么大模大样的进兵,蒙古人早都发现了。

    在扎萨克图旗驻地北十里处,蒙古人严阵以待。跟上次同样的情形,他们又派出三骑,来劝说,希望大军离开扎萨克图旗。

    赵书礼回答,扎萨克图旗也是蒙古领地,蒙古是中国领土,中国的军队在中国的国土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没有谈拢,蒙古人回阵,然后二话不说带人就冲了过来。

    中世纪蒙古骑兵的冲锋大概算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带来的事情只能是政府,屠杀,种族灭绝。可是现在吗,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宋远早在蒙古人来谈判的时候,就已经布阵好了,两营士兵分成三列趴着,跪着,站着。另外阵前还有三挺重机枪,等蒙古人一冲锋,万枪齐发,顿时人仰马翻。

    本就是乌合之众,一受挫当即做鸟兽散。

    宋远立马找到赵书礼。

    “大人快派骑兵追击吧。”

    赵书礼只是要打败这些人,至于杀多少人倒不重要,笑说:“穷寇莫追,他们逃了就逃了去吧。”

    宋远却道:“此言差矣,这些人一旦走了,就成了马匪,今后恐怕没有宁日了。大人如果要蒙古长治久安,还是彻底消灭这些人的好。”

    赵书礼一定有礼,要是等自己派人分派土地的时候,这些家伙来无影去无踪的,躲着打黑枪那可就麻烦了。

    当即就要上马带人去追,却被脱欢拦住了。

    “大人,我去就好了,你留着指挥吧。”

    说的真好,留下指挥,不过就是不让他去冒险而已。看来这个脱欢也是个精明人,值得培养,赵书礼心道。

    他没有坚持,因为他的马术却是不怎样。

    脱欢带了一千人,一人双马追了上去,半日后方才回来。

    “大人,大部分追上了,可惜跑了十几骑。”

    “白马可追上?”赵书礼问道,白马就是扎萨克图的弟弟,显然他是头领,要是他没有追上,恐怕草原上还有事。

    脱欢摇摇头,神情沮丧。

    赵书礼反而安慰:“也罢,不过是流寇而已,你此次也立功了,我回头会给你请功的。”

    脱欢转悲为喜称谢不已。

    既然已经消灭了扎萨克图旗的武装,接下来自然是干正事了,过程出奇的顺利,竟没有遇到黑枪和捣乱。赵书礼感叹运气的同时,心里却始终有根刺。

    处理完扎萨克图旗的事情后,又往西到了科布多,同样顺利。

    接着大军回转往东而去,宋远仅带了一百人跟着赵书礼回程,其他都让他的副手带回唐努乌梁海去了,并且还跟副手交代万一扎萨克图旗有事,让他即可处理,不需汇报。

    大军一直往东,路过三音诺颜等部,赵书礼还去了牧民家中走访,却是他的分配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人生活已经改善了许多。并且有许多商人竟然上门到牧民家里收购羊毛,马匹,同时带去食盐,纺织物,瓷器茶叶等日用品。这些商人大多数是晋商,赵书礼感慨,商人真是无孔不入啊。

    过了三音诺颜部后,赵书礼并没有立刻回库伦,而是继续向东到了车臣汗部,这里就是外蒙古最东边的旗部了,再往东就到了呼伦贝尔草原。

    在车臣汗部不但没有遇到什么阻力,竟然早有牧民迎接他们的到来,原来他们早都听说了赵书礼在西蒙古做的事情,一直盼望着这些政策发生在自己身上。带领牧民的也是一个管家,车臣汗的管家。对于草原上这些王爷的管家们,赵书礼一直是很照顾,因为虽然王爷是名义上的领主,可其实管理牧民的还是这些管家,他们才是真正有管理能力的人。

    而对于支持自己的管家们,赵书礼也投桃报李,他们的待遇是多分一份。

    弄完车臣汗部的事情,赵书礼终于要回库伦了。

    说实话他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自己这些行为,徐树铮是什么态度。他要分土地的事情,从库伦出发前徐树铮就已经知道,这个他不担心,担心的是,自己私自招收蒙古人当兵的情况。要是真的像高三升说的那样,徐树铮也以为他私自扩充兵马有嫌疑的话,那么这次收拢民心不但不是立功,相反恐怕回城后还有杀身之祸。

    但是不回去是不行滴,大军总还是回去了。

    到了库伦的时候,正好是春天,草原上刚露出绿色。

    城内跟他离开的时候也不一样了,人多了起来,大大小小的商铺又开了门,显出繁荣景象。

    原来赵书礼离开这里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里,徐树铮也没有闲着,他招揽商人,引种蔬菜、修建公路、开办边业银行、创刊日报、注销外蒙官府欠中央政府的旧债,算是做了不少好事。

    赵书礼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徐树铮的司令部,见到徐树铮黑着个脸,他心里就打起鼓来。这家伙是什么心态,他捉摸不透,虽然他两世为人,四五十年阅历,但是跟这些军阀比起来怕还是差了火候。更何况徐树铮这个人的事迹他也是了解的,有些恃才傲物,并且喜怒无常。他有一次跟张作霖喝酒,对张作霖说,大哥你有兵有地盘,别看我现在打不过你,可总有一天我甚至会带日本人打你。张作霖赶紧打哈哈说,我的兵不就是你的兵吗,那时候张作霖为了巴结段祺瑞,任命了徐树铮做东北军副司令。

    这家伙对张作霖都敢放狂言,更何况自己了。

    “大帅!”赵书礼忐忑的行礼。

    “良悟回来了啊!”良悟是赵书礼这个身份的名字,当初他在徐树铮这里登记的时候,说自己叫做赵书礼。可是当徐树铮去义常盛查实他身份的时候,却发现他叫做赵良悟,问他原因,赵书礼只能说书礼是他的字,从此他的名字成了赵良悟,字书礼了。

    徐树铮口气和颜悦色,但是依然黑着脸。

    赵书礼心里不踏实,也不知道怎么接话,胡乱应着:“啊,回来了。”

    “回来就好。听说你还给我带回来六千蒙古兵,真是好样的啊。知道我正要用兵,好好,要是手下人都像你这么会办事,那我还有什么可愁的啊。”

    一听用兵,赵书礼疑问道:“不知道大帅说的用兵是什么意思,难道白匪军打进来了,还是苏联人?”

    徐树铮摇摇头:“白匪,哼,有我在这里他们没有那个胆子。苏联人自己都还没搞清楚呢,今天苏维埃,明天就整出个远东共和国不知道他们搞什么。这次是我们国内出事了啊,我们不得不走了。”

    国内?顿时赵书礼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