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原始时代-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渔首领缓缓站了起来,他颤颤悠悠走到那肤色黝黑的大汉面前,伸手拍怕大汉的肩膀,做出最后的决定。
“我老了,以后部落交给你了。”
是啊,渔首领是真的老了,是时候将部落交给“年轻人”了。
说完这句话,渔首领没有去看其他渔部落高层的反应,颤颤悠悠的一步一步向房门出走去,打开房门,寒冷涌进房屋,渔首领缓缓走出房屋,在雪花的陪伴下踏上被积雪覆盖的大地,佝偻的身影渐渐远去。
第492章 生活篇1/2
天亮了,睡在东侧房屋的男人和女人早早醒来,穿上厚厚的衣服,两人离开房屋,脚踏在厚厚的积雪上,来到庭院中堆放柴草的位置,先将柴草上的积雪扫掉,然后两人抱起一些柴草回到房屋中,给分别连接东屋火炕和西屋火炕的灶台下放进柴草。
女人打开灶台旁的水缸,发现水缸中只剩下薄薄的一层冰,几乎没有水。
“没水了。”女人说道。
男人闻声点点头,两人不约而同的分别拿起一个大一些陶器走出房屋,看了看庭院中积雪没有被破坏的地方,走到那边。
先将陶器放下,然后用一些雪给自己“洗洗手”,之后两人双手捧起干净的雪放到陶器中,直到陶器装满雪才抬起陶器回到房屋中。
将一陶器的白雪倒进铜锅中,只填上一半,另一个灶台上的陶制锅也只填进去不到一半,又来回走了两趟,将铜锅陶锅装满白雪,两个陶器中依旧保持装满雪的状态。
点燃灶台下的柴草,火焰熊熊燃烧,铜锅陶锅被火烧烫,锅里的白雪也开始融化,用白雪融化成水,这是冬季里比较简单的取水方式。
夏国的城池都比邻河流,是不缺少水的,不过河流距离城池有几十丈甚至上百丈的距离,生活中取水不方便,所以城池中也挖有水井。
春夏秋三个季节还好,气候不像冬季这么寒冷,大家可以去距离家最近的水井打水,可是到了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刮大风或者下大雪的极端天气下,许多人选择就近收取白雪融化成水,也不需要顶着大风或者冒着大雪外出打水。
昨晚说的火炕到了早晨差不多已经凉了,灶台又重新生火,火炕慢慢温暖起来。
似乎感觉到外面的动静,睡在西屋的三个孩子中的大女儿揉揉眼睛清醒过来,她轻轻的穿起衣服,不想要打扰弟弟妹妹睡觉,小心拉开屋门,来到父亲、母亲身边,想要帮助他们做早饭。
“大丫,不用你,快回去睡觉。”女人小声的对大女儿说道。
“娘,我睡够了,我来帮你们做早饭。”大女儿乖巧的说道。
见自己的大女儿如此说,只能任由大女儿跟在自己身边,将一点轻松的活交给大女儿做。
烧完热水,一小部分热水倒进陶盆中,加上一些白雪,待温度适中时,女人、男人、大女儿各种用一些水洗脸洗手,甚至在最后还用一根小木棍沾着一点白盐刷牙。
刷牙的习惯自然是由苏焱传播开来的,盐中含有的氟能起到消炎杀菌、防止蛀牙的作用,反正夏国也不缺少盐,使用微量的盐刷牙不算是浪费多少。
苏焱倒想将夏国出产的白盐大批量外卖,只不过大部分部落更愿意交易夏国的武器装备,仅仅是交易少量的白盐、花椒粉等,只有草原上的游牧部落愿意多交易一些白盐。
夏国对外交易的白盐售价不是一般的高,游牧部落一次也不能交易太多的白盐,这是夏国对游牧部落的限制。
夏国对内不限制白盐,夏国各家各户用多少白盐就可以领取多少白盐,平常使用的白盐仅仅是占据一小部分,用盐最多的是腌制鱼肉和兽肉。
刷牙洗脸洗手用掉一点热水,一部分热水倒进水缸中,剩下的热水用来做早饭。
早饭要准备两种,一种是给人吃的,一种是给家畜吃的,这一个五口之家养了两头大猪三头小猪,还有十几只鸡,每天家畜吃的食比人吃的饭还多,还好家畜可以选择的食谱更广泛,不会与人争抢食物,人吃饭剩下的残渣都可以给家畜吃。
家畜不单单是吃肉或者下蛋这两种用处,人的排泄物和家畜的排泄物都可以弄成农家肥,为田地补充营养。
唯一的一点就是这些家畜都是为夏国养的,家畜不属于私人,不过每家每户都在尽心尽力去饲养家畜,每年都有各种评选比赛,只要自家家畜养的好,就会获得或多或少的兽肉作为奖励,剩下的则按照人头分配。
夏国依旧是实行公有制,短时间内是不会实行私有制,夏国每年都会用大量人口加入,单单这一种情况,一旦夏国实行私有制,就会让夏国内部出现混乱。
早饭快要做完的时候,女人对自己的大女儿说道“大丫,回去将弟弟妹妹叫醒。”
“娘我知道了。”
大女儿回到西屋中,用处各种“手段”,终于将两个嗜睡的小家伙叫醒,两个小家伙不情不愿的被姐姐穿上衣服,下地,刷牙洗脸洗手。
早饭做好了,饭菜很简单,一小盆小米粥,一小盆蒸(teng)咸鱼,一碟腌萝卜,还有三块加起来还不到三两重的烤兽肉,这三块烤兽肉是给三个孩子准备的,算是给三个孩子增加营养。
先给家畜为食,然后将一张短腿的长方形桌子放到火炕上,饭菜端到桌子上,一家五口围着桌子坐下。
两个小家伙没等爹娘,直接先拿起属于自己的那一小块烤兽肉,先吃了起来,份量有点少,两个小家伙不愿意一下子就吃完,小口小口的吃着,似是在细细品味烤兽肉的味道。
大女儿比较懂事,最开始的时候还想将自己的这块烤兽肉给爹娘吃,爹娘以“我不喜欢吃兽肉”为由一直拒绝着,两个小家伙以为爹娘是真的不喜欢吃兽肉,懂事的大女儿却知道这是爹娘的借口,只是爹娘一直拒绝着,大女儿也没有办法,慢慢的就不再说类似的话,暗暗记在心里,等自己长大后一定要给爹娘好多好多的兽肉吃。
冬季里大雪封门,一家人很少外出,家庭娱乐很少,讲故事变成一家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
男人和女人的年龄才二十多岁,大女儿的年龄也只有八岁,二儿子四岁,小女儿二岁,实际上夫妻俩一共生育四个孩子,其中一个夭折了。
夫妻俩所属的氏族是最近十年里才加入夏国的,加入夏国前和加入夏国后的生活完全就是两个样,夫妻俩常常给三个孩子将起部落时代的生活,只有大女儿能听懂一些,二儿子和小女儿听不懂多少。
说是讲故事,实际上也是夫妻俩在回忆,苦涩的回忆,还好如今两人过上了从未给想过的幸福生活,他们的三个孩子更是幸运,从来就没有过过苦日子。
他们有着所有夏国国民共同的愿望,希望在王的带领下,夏国永远强盛。
第493章 例假(上)2/2
天越来越冷了,夏国中,除了各座城池里巡逻的战士,几乎没有族人选择外出,大部分时间都躲在家中,也只有苏焱一大家子,对寒冷的抵御能力更强,有时候外面下着大雪还出去练武,当然,有时候也会在一座空旷的房屋中练武。
今年刚刚加入夏国的九个氏族的人们对着寒冷的冬季感触更深,去年的时候,各个氏族都得到夏国的提醒,对寒冷的冬季做好一些准备,去年的冬季却依旧有族人被冻死。
现在加入到夏国来,除了那几个来夏国做客过的人,剩下的大部分人都夏国的一切都惊奇万分,幻想的画面变成真实场景,他们却发现这真实场景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
就像是一个生活在大山里的人,大山里的人听到别人说外界美好,当他们亲自前往外界后,却发现这外界远超过自己的想象,自身的见识决定一切。
原本对他们来说非常艰难的冬季,到了夏国来,却发现这冬季没什么了不起,住在舒适的房屋中,有吃不完的食物,冬季的寒冷都被房屋挡住,这不就是他们梦想着的幸福生活吗。
“早一点加入夏国就好了。”许多人心中冒出这个想法,想法归想法,他们没有产生多少抱怨,族长对他们的影响力没有降低多少,用不了几年时间,族长的影响力就会快速降低,最终王的影响力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所在城池的城主。
寒冬中,苏焱已经很少处理政务了,主要是夏国已经走上正轨,明年的大部分事项和今年差不多,只有一些新增加的事物才需要苏焱重点处理。
今天,苏焱又想到一件对夏国比较重要的事情,将一张小木桌拿到火炕上来,准备纸笔,梅花为苏焱磨墨。
放好纸张,苏焱拿起毛笔,蘸蘸墨水,在白纸上写写画画。
截止这个冬季,夏国一共有十六座城池,人口过十万,说是国家,放到现代去,这个规模也就是一个镇子,不过夏国疆域可不小。
夏国的疆域指的是在夏国控制范围内的土地,基本上就是以最东南西北的四座城池为边界,所笼罩的区域,夏国的船只航行到更远的区域,但是那些区域夏国无法长时间停留,自然算不上什么疆域。
若是在远离夏国“本土”的地方建立城池,那对夏国来说太麻烦了,一旦远地方的城池出现问题,“本土”很难给予多少支援,所以夏国各座城池之间的距离不会太远。
之前夏国每两座城池陆地上的距离大概是人在道路步行一天的距离,那时候没有多少交通工具,甚至船只数量也不多,一旦另一个城池出现问题,可以快一点支援过去。
现在夏国的马匹数量不断增多,有了马,两座城池沟通时间大大缩短,和以前的两座城池相比,现在的每两座城池之间的距离成倍的增加,以至于夏国的疆域也在快速扩大中。
一艘船只从夏国最西方的城池驶向最东方的城池,时间要超过一天半,换成骑马,时间会缩短到一天内。
中京城位于夏国的中心位置,各项命令下达到各座城池的时间最多也就是半天多一点时间,这一点不是什么问题。
最大的问题实际上是亲人之间的交流。
夏国每建造起一座新的城池,都会从其他城池迁移一些人过来,与新加入夏国的氏族族人混居在一起,以便让刚刚加入的氏族族人快速融入到夏国来。
而从其他城池迁移的人,许多时候都是按照家庭为单位抽签进行的。
在苏焱的主导下,夏国重视亲情,常常见到一大家子一起聚餐,因为抽签搬家的问题,子女和父母分居两地,两座城池距离过远,而且成年人每天都有劳作需要进行,没办法前往另一座城池探望亲人,久而久之,亲情也会随之淡化,这是苏焱不想看到的。
所以苏焱想着给夏国国民定下一个假期,让大家有时间前往另一个城池探望亲人。
但是这假期不是那么容易就定下的,还需要考虑夏国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定下假期。
比如现代人以星期计算,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学工作,星期六星期天放假休息,这种情况放到夏国来是肯定不行的,虽然夏国与其他部落相比比较富足,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人们可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休息。
经过苏焱的思考,以及听取三位妻子的意见,最终苏焱制定出一份《例行假期》。
假期以月为单位,每个月有两天假期,两天的时间,足够国民前往距离比较近的城池待一天多一点时间,剩下的时间被往返路程用掉,此为月假。
若是亲人离自己比较远,比如分居在夏国最西方和最东方的城池,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休季假,一个季度额定三个月,每个月两天假期,即一个季度六天假期,将六天假期集中到一起,即使亲人距离比较远,也能在那里待两天多时间。
若是需要,还可以积攒月假变成年假,一年除了冬季不去算,其他三个季节加在一起一共十八天假期,时间足够长。
还有一个前提,月假、季假、年假不能在春耕、秋收等忙碌时间段进行。
除了月假、季假、年假这些例行假期,还有节日假期,目前夏国只有一个节日,即初春祭祀,实际上相当于现代的春节或者新年,春季第一天到初春祭祀结束那一天为假期。(相亲日适用人群小,暂不列入)
还有孕假、病假、红白事假,苏焱都做出规定,尤其是病假,这病假不止是自己生病可以休假,若是另一地的亲人患了重病,也可以请假去探望。
处于公有制社会的夏国相当于一个大型公司,夏国国民都是公司里的员工,就算夏国没有监管,每个国民也要自觉劳作,不劳作,最大的可能是被邻居、朋友、亲人瞧不起。
虽然目前夏国所在地域还处于极端气候变化中,但是夏国足够强盛,可以让国民有选择的休假。
一年三百六十多天时间,除去冬季一百二十天,剩下的二百四十多天休假时间连十五分之一天数都不到,可以允许。
第494章 例假(下)1/2
例行假期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假期是有了,其内部还要很多东西需要重视。
第一项,不能让国民请假的时间过于集中。
若是国民请假时间过于集中的话,那整个夏国的生产生活都快要陷入停滞,且夏国没有足够的船只来运送所有夏国国民去另一地探亲。
所以苏焱会进行一定限制,大部分请假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每座城池限制每天请假家庭的数量,哪个家庭想要请假,需要提前进行申请,批准后才能请假成功,这项工作交给户部。
就像是一个大型公司,若是员工随便请假,那整个公司就会瘫痪,夏国和公司是一样的。
第二项,设置日常往返船只班次。
以户部给出下一日前往各座城池探亲的家庭数量安排,确保将所有需要探亲的家庭全部送往目的地,一个家庭少则三人,多则十人以上,目前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水路运输。
陆路马车运输不是不可以,一定程度上马车速度还要快于船只,但是想要进行大规模陆路马车运输,需要考虑好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是马匹的数量,必须要有足够多的马才行;第二个是对现用的道路进一步进行平整;第三个则是在第二个的基础上,拿出加长的四轮马车,四轮马车一次能够比二轮马车运载更多的人或者货物。
基本上就是这三个因素,若是都能够完成,就可以进行陆路马车运输,但是目前夏国的马匹数量不算多,对道路进一步进行平整更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是短时间能够办到的,尤其是现在处于极端气候变化下,夏国短期内不会进行这项工程。
总的来说,短期内国民前往另一地探亲不可能乘坐马车,只能走水路。
因为陆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关系,苏焱还得筹备一个新的部门,暂时命名为“运部”,职责是夏国内外的交通运输,其下设陆运和水运二司,到时候夏国的部分马、马车、船只都由运部来进行安排,另外运部还有第三个司。
第三项,设置日常往返船只班次,运送信件。
与信件之间有关联的是文字,凡是成为夏国国民时间超过五年的人,差不多都能会写一千个以上的常用文字,未成年人有学堂教授文字,春夏秋三个季节里下雨的时候,各座城池都会有老师给不识字的成年人上课,教授他们文字和简单的算术。
不需要学习太多的东西,起码要将一些常用的文字和简单的算术学会。
为了让国民更快更方便的学习文字,苏焱早早将“汉语拼音”拿出来,有汉语拼音在,的确是让大家学习文字的速度更快。
社会总是在进步的,古代没有什么汉语拼音,在汉语拼音的前身“注音符号”出现后,人们学习汉语的确变得简单了,苏焱不会因为“英文字母”不属于中华文化而对其否定。
现在这些“英文字母”在夏国就是单纯的注音符号,和语言没有任何关系,也是夏国组成文化之一,还有什么阿拉伯数字,都是夏国文化之一。
夏国国民学会了文字,亲人朋友相处两地也可以通过书信进行沟通,只不过之前的传递书信需要让熟人送,现在苏焱准备在运部设立第三个司――邮驿司。
邮驿司不但可以运送书信,还可以运送物品,仅限于亲人或者朋友之间传递物品,通过日常往返船只进行运送。
有邮驿司在,国民们传递书信的事情方便很多,而且可以作用于探亲假,通过书信,探亲和被探亲双方可以确定探亲的时间,到时候双方提前请好假,被探亲一方有时间去接待来探亲的人。
再加上一些枝枝叶叶,《例行假期》才算是完成,不过这只是初定版,要想通行整个夏国,还需要与夏国其他高层商讨一番,将运部构建出来,再试运行《例行假期》,若是没有出现问题,再固定下来。
《例行假期》初定版已经完成,苏焱没有等着明年春季到来在初春会议上商议此事,选择一个晴好天气,直接将中京城的诸位夏国高层请来,大家一起商议《例行假期》。
“王,我认为这《例行假期》可行,我的儿子孙子都分居各地,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通过书信联系,有这《例行假期》,我就可以抽出时间让儿子们孙子们带着家人回来看看。”蛇智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在蛇智卸任城主后,只在某部担任一个闲职,平时到处转转,指点指点后辈,自己的儿子们孙子们分居各地,他们没有时间回到中京城,只能蛇智亲自坐船到各地走走。
这算是什么,儿子们孙子们作为小辈不能主动回来看望,还要蛇智这个老父亲亲自出马看望小辈。
蛇智说完后,其他夏国高层纷纷点头赞成蛇智的话,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认为这《例行假期》可行,夏国足够强盛,也不缺少食物,每个月给国民两天假期,一方面可以在忙碌一个月后休息两天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探亲假使用。
各位夏国高层看完苏焱写的《例行假期》后也提出来自己的一点意见,苏焱对《例行假期》进行修改,冬季里一共连续三次会议,之后的会议中还寻找中京城里的一些普通国民加入,最终《例行假期》试行版制定出来,等到开春后进行试行。
《例行假期》试行版制定出来,接下来还要筹建运部,身体还算健朗的蛇智主动请缨,担任运部部长,然后从商部、户部等部门抽调一些官吏,再加上部分今年毕业的高级学堂管理学院的学生,运部一个大致框架被构建出来,等待一年试运行结束后,运部算是正式成立,《例行假期》也通用整个夏国。
蛇智虽然身体还算健朗,但是其不会担任运部部长太长时间,等运部正式成立后,再选出一位新部长。
第495章 成年礼上2/2
时间一天天过去,渡过冬季最寒冷的时期,又渡过冬季最后一段时间,夏历五年春季即将到来。
冬季即将过去,在这个比去年似乎更加寒冷的冬季里,夏国相熟的各个部落都在艰难的抵御着冬季的寒冷,也就大批量建造带有火炉房屋的渔部落好一些,其次是日部落,那些中型部落小型部落乃至日部落的附属部落都有或多或少的族人被冻死。
农耕部落还好一些,有秋季收获的粮食,充足的食物即使无法支撑到明年秋收,渡过今年冬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大部分狩猎部落可就不行了,狩猎部落在冬季里拼命的狩猎、采集果实,储备的过冬食物也能以支撑到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的冬季过去。
居住在山洞中的狩猎部落能够抵御住冬季的寒冷,那些居住在简陋房屋中的狩猎部落,一个冬季过去不知道会被冻死多少族人。
这持续时间不断增加且越来越寒冷的冬季,对大地上生活的人类来说就是难以抵挡的天灾,他们只能挣扎着生存下去。
唯有夏国,在这寒冷的冬季中不为食物所忧虑,所有的寒冷都被抵挡在房屋外面,是夏国超过十万的人口,冬季里死去的族人很少,其中还包括病死的人、老死的人,被冻死的人屈指可数。
对了,卸任的渔部落前首领在这个冬季里最寒冷的时期死去,身体衰老是一方面原因,渔部落从爱好和平到选择战争使得前首领抑郁悲伤则是另一方面原因,多重原因作用下,前首领辞世,而那个肤色黝黑的大汉已经成为渔部落的新任首领。
冰雪融化,春季到来,鹿巫向苏焱汇报,与去年相比,今年冰融化的时间又延迟四天,整个冬季持续时间增加七天总计达到一百二十天,正好四个月,但是和正常的冬季相比却延长四十天左右的时间,要知道正常的冬季持续时间仅仅是八十天左右,这变化也太惊人了。
而且这惊人的变化给大地上生存的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被冻死被饿死的人成年上万,这个时候星球上全部的人类数量又会有多少。
还好面对极端气候变化,夏国能够坚持下去,也希望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坚持到极端气候变化结束。
开春第三天,夏国的十六座城池一起举行祭祀,祭祀神庙中供奉的神灵,祭祀英魂殿中为夏国而死的英魂们,初春祭祀的最后是刚刚成年的国民的成年礼。
去年有一千三百零一位男性国民和一千三百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