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驾到-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税务司罚款数额巨大,这岂不是成了赎罪银了?交了钱就可以免罪?臣觉得这样不好。”潘晟在站出来开口说道:“小惩大诫也就是了,如此罚银很容易让人产生横征暴敛的感觉啊!”
  朱翊钧看了一眼潘晟,微微点了点头,面容也严肃了起来。
  “朕觉得潘爱卿有的有道理,以银代罪的确不妥,那就不要这么做了。凡是无证经营的主家,充军三年里,徒三年。”朱翊钧看了一眼潘晟:“爱卿觉得如何啊?”
  潘晟瞬间脸色通红,眼睛瞪的老大,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申时行看了一眼潘晟,心中暗骂,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不会说就别说,什么赎罪银,脑袋有坑吗?这下好,原来只是罚点银子,现在充军三千里,徒三年。
  这刑罚要是传出去,潘晟都得被人给淹死,下场会非常的惨。
  “陛下,臣以为潘大人所言大谬矣!”申时行这个时候只能站出来了,面容严肃地说道:“税务司的营业证意在限定商人的经营范围,防止出现囤积居奇。”
  “这是好事情,现在有商家无证经营,也只是开始,罚银的处罚是合适的。”
  听了申时行的话,也连忙开口附和申时行。这要是按照皇上的方法干,那事情就大了,充军三千里,徒三年,那就要了命了。大家看向潘晟的目光那叫一个不善,你是来搞笑的吗?
  朱翊钧看了一眼潘晟,心里面都要笑翻了,这个潘晟还真是猪队友。
  不过这种想法很快就不见了,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潘晟的一次这么干了,一次两次的还好说,可是几次都这样,那就不是巧合了。朱翊钧看了一眼潘晟,眼睛一咪,这个人有点意思。
  无论潘晟还是余有丁,他们都是张居正死之前举荐的,张居正不太可能举荐两个草包。
  潘晟这个时候好像也反应过来了,连忙说道:“是臣失言,税务司做的好,做的对!”
  看着潘晟这个样子,朱翊钧却笑了,这个人是真的有意思了。摆了摆手,朱翊钧无所谓地说道:“潘爱卿不必如此,廷议本就是让大家议事的地方,爱卿尽可畅所欲言。”
  潘晟这么一搞,这件事情彻底歇菜了,税务司直接就没什么事情了。
  封爵和税务司的事情都说完了,结果还很让人满意,朱翊钧目光再一次扫过众人,淡淡的开口说道:“几位爱卿,现在内阁大学士有四人,空缺一个人,你们推荐几个人上来吧!”
  事实上现在内阁四个大学士,其实不少了,可是这和数量没关系。
  朝廷现在内外大员都不少,有的人需要动一动了,不然就成了死水了。选一个人上来,能够带动的是一条线官员的提拔,而且也可以转移一下注意力。
  现在当官的都把目光集中在税务局,这样不好。
  有了选阁臣的事情,大家的目光就会转移到这上面来,高层转移过来了,下面的人怎么蹦跶都没用。朱翊钧现在这一手玩的贼溜,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可以说是干净利落。
  “臣等遵旨!”这件事情不会有人发对,也没办法反对。
  四个内阁大学士不让其他人入阁,估计下场会很惨,张矩正那样的人物都做不到,何况他们。至于六部尚书,除了王国光不太在意,他吏部尚书,没办法入阁,其他人都挺在乎的。
  “那就散了吧!”朱翊钧站起身子,摆了摆手就向外面走了出去。
  这一次廷议看起来是很寻常的一次廷议,可是无数人关注着税务司的问题,使得这一次的廷议显得异常重要。当消息传开之后,朝廷上下为之一静。
  不少人都知道了皇上关于无营业证的处罚,那可是充军三千里,徒三年。
  这一次没人在蹦跶了,一时间整个朝廷都消停了,他们也害怕真的追究下来。现在钱都花了,要也要不回来,真要是激怒了皇上,那可是充军三千里,徒三年啊!
  大兴县,税务司。
  王用汲翻看着手中的营业证登记表,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好,收缴的东西和银子全部充入税务司的库房,把那些收缴的布匹和东西给衙门里面的人发一些,就三成了,算是他们这一次的赏赐。”
  “剩下的给海县令送去,让他拿去救济本县百姓吧!”
  这些没收的东西虽然不少,可是也不多,又不能拿去卖,这么安排在合适不过了。事实上王用汲也知道,这种事情以后还会有,那么一个处理这些东西的渠道就是必备的了。
  王用汲沉吟片刻就决定给皇上上书,这是一个问题啊!
  或许在注册营业证的时候不会再有这一次的事情了,但是无证经营以后会更多,因为税务司是要按照营业证上的经营门类收税的,到时候肯定有人偷税漏税不办营业证。
  在王用汲准备上书朱翊钧的时候,大兴县衙这边却接到了一份状子。
  海瑞捋着胡子看着状子,在转头看向身边的徐文长,然后开口说道:“你看看这份状子,这来的也太快了。”说着将状子递给了徐文长。
  接过状子一看,徐文长顿时就笑了:“还真是够快的。”
  这份状子其实很简单,一个叫做王三的人,他有一家米铺。在两天之前,王三把这间米铺卖给了赵四,作价纹银三百两,两个人已经签了合约,并且在县衙的公证处公证了。
  原本一切都很正常,可是本县的士绅沈乂却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了,他说那间米铺是他的。
  “好办啊!”徐文长放下了手中的状子,笑着说道:“该怎么断就怎么断,明天就是放告的日子了吧?传消息出去,明天在大堂公审。”
  海瑞冷哼了一声:“简直斯文扫地,非要给他们一点教训。”
  当天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大兴县,事情传开之后,不少人心里面就咯噔一下。尤其是那些把店铺放在别人名下的,这心里面就更没底气了。
  这就导致了公审的时候,县衙大堂来了不少人。
  海瑞一身官服面无表情的走了上去,坐下之后,一拍惊堂木,大声地说道:“升堂!”
  随着这一声大喊,衙役用手中的风火棍敲打着地面,大声地说道:“威武!”
  “带原告沈乂!”随着海瑞一声令下,一个一身儒衫的男子走了进来,走进大堂之后,沈乂躬身道:“学生沈乂,参见县令大人!”
  海瑞点了点头,开口问道:“有功名在身?”
  “回县令大人,学生万历二年举人!”沈乂点头道,事实上沈乂也知道,海瑞其实也是举人出身,没比他高多少,这让他多少有些看不上海瑞。
  不过海瑞早就名动天下了,现在又是县令,沈乂不敢表现出来罢了。
  “这是你的状纸是吧?”海瑞看着沈乂,扬了扬手中的状纸,然后开口说道:“你状告的是王三,窃取你的店铺,并且转卖他人,可否属实?”
  “回大人,属实!”沈乂连忙躬身道。
  “来人,带王三!”海瑞点了点头,再一次开口说道。
  时间不长王三就被带了上来,一身麻衣的王三也就三十多岁,一看就是一个生意人,透着一股子精明。进入大堂之后,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然后开口道:“小人王三,参见青天大老爷。”
  海瑞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王三,今有原告沈乂状告你窃取他人店铺,并且进行转卖,可有此事?”
  “大老爷,青天大老爷,绝无此事啊!”王三一边磕头,一边辩解道:“是沈乂他看上了小人的铺子,想要强买,小人畏惧沈家权势,没办法这才出卖了店铺,请大人明察啊!”
  看了一眼王三,又看了一眼沈乂,海瑞点了点头:“既然你二人都说这店铺是你们的,有证据?”
  沈乂还没说话,王三先开口了:“大人,大人,小的有证据!”说着王三就从怀里面掏出了两张纸:“老爷,这是小人在税务局的注册书,上面有小人的签名和手印,这是小人米铺的营业证,请老爷过目。”
  “呈上来!”海瑞看了一眼沈乂,面无表情的道。


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瑞审案
  王三连忙将手中的文书递给了身边的衙役,衙役则是转呈给了海瑞。
  接过文书,海瑞看了一眼,然后对身边的衙役说道:“去税务司核实一下,看一看王三所言是不是属实。”说完海瑞就放下了手中的文书,然后转头看向了沈乂。
  “沈乂,你说这家米店是你的,可有证据?”
  沈乂看着海瑞道:“回大人,这家米店原本就是学生的,只是注册营业证的时候,是王三去注册的而已。店铺的房契地契还在小人的手里面,请大人过目。”说沈乂从怀里拿出了一份地契。
  寄接过衙役递过来的房契和地契,海瑞看了一眼,然后又对王三道:“王三,你有何话说?”
  “回知县大老爷,店铺的房子和地并不是小人的,不然小人也不会以三百两银子的价格出卖这家店铺。”王三一边磕头一边说道:“老爷,这开店的房子是小人租的啊!”
  “税务司那边注册房产的时候就要说明店铺的性质,究竟是自己的还是租赁的,小人写的是租赁。”
  “这是的租赁合约!”王三又拿出了一张纸,恭敬地说道:“大人,请您过目!”说着王三就将合约递了上来:“当时税务司还派人去核查了这件事情,沈老爷也和税务司的人说了,这房屋的确是租给小人开店的。”
  海瑞点了点头,转头看向沈乂:“沈乂,王三所说可是属实啊?”
  “回县令大人,王三所说属实,不过学生有下情回禀。”沈乂看着王三,眼睛都要瞪裂了,表情也是十分的愤恨。
  “讲来!”海瑞点了点头说道。
  “谢大人!”沈乂连忙躬身道:“大人,这店铺原本就是我家的,可是学生乃是举人,怎可操持商贾贱业,便将店铺交给了王三打理。”
  “获得一些利润,也好供养学生读书之用。”
  “税务司突然让人登记营业证,学生碍于面子便没有去登记,而是让王三去登记的。在税务司来询问的时候,学生也做了假证,还请大人体量。”
  “学生一心求取功名,实在是无心他顾,一旦这店铺被王三以卑劣手段夺取,学生将无粮食可以饱腹,无衣裳可以御寒,如何苦读圣贤书,考取功名报效朝廷,还请大人垂帘。”
  海瑞看着沈乂,淡淡地说道:“你是说是读书人,不能打理商贾贱业,便将店铺交给王三打理。等到税务司派人登记的时候,你又给做了伪证,可有此事?”
  “回大人,确有此事!”沈乂躬身道:“学生惭愧以及,但是这店铺却是学生家中资财来源,还请大人垂帘。”
  狠狠的一拍惊堂木,海瑞怒视着沈乂,大声的道:“视商贾为贱业,却又以商贾之才供养己身,口中满口圣贤之道,报效朝廷,这就是你读的圣贤书?你就准备这么报效朝廷?”
  “既然是商贾为贱业,那就应该耕读传家,为何要操持商贾之业?”
  “让他人操持商贾之业,你不经手,只拿钱财就问心无愧了吗?既然视商贾为贱业,那商贾所赚之银钱也当满是铜臭,岂可满嘴仁义道德,却伸手用商贾的钱?这岂是君子所为?”
  “朝廷去你家问询,居然作伪证欺瞒朝廷,这是你该做的事情?”
  “你就是这么读圣贤书的?你就准备这么报效朝廷?”
  沈乂顿时吓了一大跳,这话是怎么说的?大家都是读书人,应该互相回护,这怎么还呵斥上自己了?事实上沈乂从来没担心自己会输官司,你一个商贾要士人,要是能赢才怪了。
  正在海瑞呵斥沈乂的时候,跑去税务司核实的衙役也回来了。
  “大人,税务司那边派了税役来说明此事。”
  “带进来!”海瑞点了点头说道。
  一个税务司的税役从外面走了进来,跪倒给海瑞行礼道:“见过知县大人!”
  “起来吧!”海瑞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问道:“事情你都知道了吗?”
  “回大人,卑职知道了。”税役点了头,然后开口道:“税务司这边的确有档案,米店的主人就是王三,店铺所用土地和房屋乃是租赁的。”
  “租赁的人家是本县的沈乂,当时是小人去沈乂家核实这件事情。”
  “这是沈乂沈老爷当时的核实文书,上面有沈乂的签名和手印。”税役将一份文书呈给了海瑞,然后恭敬的退到了一边。
  海瑞看了一遍文书,然后点了点头,一拍惊堂木,大声地说道:“沈乂状告王三侵占米店一案,经本县查证,王三乃米店拥有者,沈乂乃诬告。”
  “现判决如下,沈乂侵夺他们店铺,欺瞒朝廷,本官将奏请朝廷,夺其功名,杖责五十,徒刑三个月。”说到这里,海瑞一拍惊堂木:“来人,将沈乂收押,带罢去了他的功名之后,再行刑。”
  “退堂!”说完这句话,海瑞就站起身子向后堂走了。
  徐文长看着走过来的海瑞,笑着说道:“今日这案子一出,你海瑞怕是又要名传天下了。不过这一次怕不是什么好名声,估计要被骂惨了。”
  看了一眼徐文长,海瑞淡淡地说道:“当初我向陛下上书复太祖之刑法之时,我就做好了这个准备了。”
  想到海瑞那封复太祖刑法的奏折,徐文长叹了一口气,看着海瑞道:“我不如海公多矣!”
  海瑞这个时候却苦笑的摇了摇头:“可惜我错了,还是陛下圣明,这些读书人满嘴的仁义道德,志趣高洁,可是私底下做什么呢?还不是该经商的经商,该欺压百姓的欺压百姓。”
  “什么与民争利,什么要藏富于民,全都藏到他们家里面了。”
  “看看今天那个沈乂,最里面是说着商贾是贱业,可是私底下呢?一样没少干。”
  看着海瑞气呼呼的样子,徐文长则是笑了:“海公,何苦生这个气,这一次他不是得到教训了吗?革了功名,看他还能有什么骄傲的。”
  “商贾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那个王三明显就是在钻空子,利用沈乂的失策抢夺沈乂的铺子。实乃狼心狗肺之辈,下一次如果落到我手里面,定然严惩不贷。”海瑞冷哼一声,一甩袖子就走了。
  徐文长看着海瑞的背影,只能苦笑,不过他抬头看向了京城的方向,这边的事情完了,朝堂上怕是要乱了。
  这个案子虽然不大,但是引起的影响却不小,大兴又在京城,传的就更快了。
  当消息传开,顿时又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人胆战心惊。
  朝堂上,弹劾海瑞的奏折骤然就多了起来,这件事情牵扯的可是所有人的利益。一旦这种事情传开,那还了得,做生意不能加以他人之手,那以后怎么办?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听着张鲸汇报事情的经过,手里面翻看着弹劾海瑞的奏折,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吕慎行,朱翊钧笑着说道:“爱卿以为此事如何啊?”
  吕慎行自从公务员被推下去之后,便一直闲着,他也不知道皇上这一次叫自己来做什么。
  不过听到皇上发问,连忙说道:“官员审案,自然要按照证据判案子,臣以为海县令此案判决不妥。”说到这里,吕慎行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朱翊钧。
  见朱翊钧没说话,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开口道:“此案之中,沈乂的罪名不是欺瞒朝廷,而是企图侵夺他人店铺。”
  “此店铺既然已经判定是王三的了,那沈乂欺瞒朝廷就不存在了,应该按照侵夺他人店铺来判决。如果店铺是沈乂的,那他才有欺瞒朝廷之嫌。”
  朱翊钧看了一眼吕慎行,笑着点了点头:“说得对,海爱卿却有不妥之处啊!”
  事实上如果店铺是沈乂的,他才是做了伪证给税务司,可是店铺既然不是他的,那就没有欺瞒朝廷。这是因果关系,没有欺瞒朝廷,那他的罪就是意图侵夺他人店铺了。
  朱翊钧看了一眼张鲸,开口说道:“传旨内阁,让内阁行文给海瑞,让他更改判决。”
  “取消沈乂欺瞒朝廷这一条,按照侵夺他人财产来判决。”
  张鲸连忙答道:“是,皇爷!”说完转身就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朱翊钧又转头看向了吕慎行,笑着说道:“公务员在大兴干的不错,爱卿干的不错,用了心的。明天开始继续贴出告示,招募公务员。”
  “这次招募一百人!”朱翊钧想了想说道:“把人手准备好。”
  “臣遵旨!”吕慎行连忙躬身领旨。
  点了点头,朱翊钧又想起来一个人,对吕慎行说道:“那个李贽呢?跑去做什么了?”
  “回陛下,李贽先生跟着公务员上了三个月的课,然后就跟着去大兴县了,说要知行合一。现在应该还在大兴县,前几日说是在写书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他对这个李贽还是很看重的。
  大明需要新的思想,这种思想也是公务员的纲领,朱翊钧需要他去撬动大明的这一摊死水,思想不改,改革终究是浮于表面啊!


第一百三十九章 动起来
  朱翊钧点了点头,这件事情暂时也顾不过来,李贽的思想还是让他自己去慢慢的悟吧!至少现在跑去跟着种地,这也是好事情,希望能悟出一点自己想要的东西。
  “公务员的事情,朕也就不操心了,上一次爱卿就做的不错,朕相信这一次爱卿会做的更好。”
  朱翊钧看了一眼吕慎行,笑着说道:“这一次朕给爱卿多一点时间,不会像上一次那样三个月了。”说着朱翊钧拿起了一本册子,笑着递给了吕慎行。
  “这是朕准备的一些东西,你可以拿回去看一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朱翊钧给吕慎行的,其实是关于洗脑教育的一部分,大部分是来自后世的,但是这不是朱翊钧乱写的,而是在内厂经过检验的。内厂的特务培训学校,最早就是用的这些东西。
  效果还不错,加上一些现实中遇到问题之后的修改,现在更好了。
  朱翊钧想要的是一支有理想的公务员队伍,可是这个时代他们的思想僵化的很厉害,采取常规的手段根本没什么用,只能使用这种方法。
  最后会不会发展成什么极端主义,朱翊钧还没想过。
  事实上纵观历史,国内不是没出现过极端主义,只不过没有被当权者采纳,后来被扼杀掉了。别的学派就不说了,儒家也有过这样的思想。
  公羊学派的思想就非常有代表性,高举大一统大复仇的思想。大汉主义强烈,讲究排外和复仇,对国仇看的非常重,最有名的论断就是“九世之仇”。
  春秋时期,纪侯向周夷王进谗言,夷王三年,齐侯因此被周夷王活活烹杀。齐人哀之,谥为哀公。
  自哀公开始,传九世到齐襄公姜诸儿,齐襄公出兵灭纪国,为齐哀公报仇。春秋三传对此事曾有争议,因为当时的风俗是,家仇只论五世。公羊传认为国仇不受世代限制,左传反对。
  后来,汉武帝说:“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遂坚决北伐匈奴。
  因为汉高祖曾有“白登之围”被迫贡献金帛女子的耻辱。吕后也遭遇过匈奴致书之辱,文景两代,也都不断遭受匈奴入侵。
  当时汉武帝重用的就是儒家公羊学派的董仲舒,那句“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震撼了无数人心,也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汉武帝开始挥刀复仇。
  朱翊钧虽然不会用公羊学派这种极端的学说,可是也不会差太多。
  事实上朱翊钧需要的是大一统大融合的学说,因为随着全球时代的到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一个强力的思想指导,那是绝对不行的。
  儒家现在的思想,根本不适合全球化的趋势,尤其是在帝国主义崛起之后。
  吕慎行接过朱翊钧递过来的册子,躬身道:“臣遵旨!”
  吕慎行走了,朱翊钧叹了一口气,自己的改革任重道远,想要彻底改变和扭转自宋代理学的传统难度太大了。打破了才能重建,朱翊钧心里面非常的清楚。
  “张鲸!”朱翊钧喊了一声张鲸,面容也严肃了起来。
  “老奴在!”张鲸连忙躬身应道。
  “传旨王用汲,大兴那边完了,让他在顺天府推广营业证。”说完朱翊钧转头看着张鲸道:“约束好你的东厂,如果让朕知道东厂给税务司捣乱,你就去南京做净军。”
  张鲸猝然而惊,连忙道:“老奴明白,陛下放心,老奴一定约束好东厂。”
  朱翊钧点了点头:“让你们东厂的人给朕盯紧了,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朝廷官员,胆敢非议此策,煽动人心之人,全都下昭狱,这一次无论是谁,朕都不会轻饶。”
  “传旨锦衣卫都指挥使刘守有,让他进宫来。”
  “是不是朕不传他,他就不做事了?锦衣卫吃干饭的吗?”
  事实上自从内厂铺开之后,锦衣卫便不太受待见了,加上刘守有这个人的出身和性情,导致他和文官走的很近,朱翊钧也很少用到他。
  不过这一次不一样,朱翊钧要用刘守有了。
  “老奴这就去!”张鲸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去传刘守有了。
  税务司的出手让不少人都惊掉了下巴,毕竟这一次动作太大,罚的太狠了,没人不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