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历驾到-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着张鲸念到这里,朱翊钧一摆手,没有让张鲸继续念下去。
这份国书内容其实很简单,前面就是吹捧一下,下面就直接把朝鲜当成藩属国了,还帝甚嘉之,哪个帝?日本天皇吗?
这些朱翊钧倒是没放在心上,而是有一段话朱翊钧听起来颇多感慨。
“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
尽化我俗?
也不知道倭国风俗来自何处!
看着熟不熟悉?后世日本侵华之时,干的就是丰臣秀吉的事情。由朝鲜登陆,直接取朝鲜,然后入东北,进而窥探全中国。
“一旦国力强盛,他们就会想起丰臣秀吉未完成的志愿。”
“每一位倭国的人杰,如果想超越前人,必然要从以中国开刀。”
朱翊钧忍不住慨叹道:“亡我之心不死啊!”
这话却把张鲸吓了一跳,谁王亡我之心不死?倭国吗?
朱翊钧看了一眼张鲸,笑着说道:“朝鲜王可挡丰臣秀吉吗?”
“回陛下,怕是不行!”张鲸直言道:“朝鲜承平日久,朝鲜王李昖重文轻武,王国之中党争严重,原本只有东人党和西人党两派。”
“东人党又分裂为南人党与北人党,西人党又分为老论派和少论派。”
“几方恶斗不断,全国三百多个郡县,大多数连驻军都没有,完全不设防。”
听了张鲸的话,朱翊钧久久不言,还真是信任大明这个宗主国。沉吟了片刻,朱翊钧淡淡地说道:“存入密档封存吧!”
“是,皇爷!”张鲸连忙躬身道。
皇爷知道倭国要来犯多年了,可是张鲸不知道皇爷为什么会如此态度,要知道当年倭寇可是闹得很厉害的。虽然不能太过慎重,可是如此轻忽好像也不合适吧?
可是张鲸也不敢问,反正现在朝廷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辽东之地又屯兵三十万,倭寇来犯又能如何?
第三百五十章 威慑
朱翊钧看了一眼张鲸,然后又吩咐道:“传旨给内务府的人,告诉他们,尽快把朕的行宫给建起来,入冬之前,朕的行宫要修好。”
“告诉戚继光,那些战俘调给内务府,让他们去筑城,去给朕修行宫。”
张鲸一愣,连忙道:“是,皇爷,老奴这就去!”
从皇爷的话里面,张鲸听出来一些东西,这位皇爷怕是要出京啊!如果不出京,修建避暑山庄做什么?如果不出京,至于催促的这么急?
看来皇爷不是没准备对付倭国,而是准备自己亲自去啊!
虽然不知道皇爷为什么对倭国那么重视,可是张鲸还是赶忙去传旨了,皇爷不说,自己不问,这是张鲸做太监这么多年来的心得。
大捷的情报很快就传了过来,戚继光一战灭了科尔沁。
没有出现什么大肆的庆祝,也没让京城的人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在他们看来,大明打胜了才是正常的,很奇怪吗?这些年大明长气的很!
朱翊钧看着手中的奏折,又看了看戚继光的说法,无奈的摇了摇头。
比起北疆战事,京城最近正在忙着过七夕,随着各地藩王入京,商业的发展,南北交通变好,京城的节日一年比一年要热闹。
各种庆祝活动不断,加上京城商家的鼓动,那就更热闹了。
七夕又是一年之中分外美好的节日,自然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
比起京城之中的安定祥和,整个草原上可以用风声鹤唳来形容。对着朵颜三部和科尔沁的覆灭,草原上人心惶惶,所有人都等着大明安定下来。
没人知道大明的下一刀会砍向哪里,于是乎就有无数人蜂拥到了戚继光这里。
最先赶到的居然是女真四部的人,为首的正是叶赫部的是首领布斋。其他三部的首领也都到了,姿态摆的那叫一个低。
努尔哈赤也来了,草原周围的各个部族也都来了。
大家全都小心翼翼的奉承着,生怕大明这位大帅一个不开心,直接就动了刀子。现在没人扛得住这位大人的刀子,一旦他动了刀子,自己这些人都得完蛋。
戚继光的帅帐里面,戚继光正在接见叶赫四部的首领。
叶赫部的布斋,乌拉部的布占泰,哈达部的孟格布禄,辉发部拜音达里,四个人一脸笑容的奉承着,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恭顺。
戚继光放下手中的酒杯,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四位想要进京?”
“回大帅,我等不能擅离,但是我等愿意派遣长子入京,向陛下请罪,并请陛下册封,同时愿意进献各部贵女于陛下。”
布斋连忙说道:“我等坐井观天,不知天高地厚。”
“在辽东之地妄自尊大,现在想想真是后悔,我们愿意向陛下进献我们的忠诚。”
其他三个人一听这话,连连点头,乌拉部的布占泰接口道:“我们愿意为陛下在辽东牧马,为陛下镇守辽东。”
戚继光看着四人,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对于女真各部,戚继光并未放在心上,他们要是不知趣,顺带手的灭了也就是了。问题是治理的问题怎么解决,这是一个大问题。
自己三十万大军不能总是摆在这里,早晚要撤回去。
这一点自己清楚,草原上的部族也清楚,这一点就很关键了。自己现在只是对付蒙古诸部,没有对付女真各部,驯服他们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此的话,本帅可以请奏陛下,允许你们西来牧马。”
戚继光看着三个人,缓声道:“不过你们得守大明的规矩,不然本帅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说着戚继光的目光就渐渐冷了起来。
这一次剿灭了科尔沁,在这边划一块草场给他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以女真治科尔沁,也算是一个办法,大明在筑城于此,想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今年估计不能再打了,索性就流露出一些安抚之态。
马上就八月了,再打下去就是人马俱疲了。
士卒们打了这两仗,缴获了不少好东西,大家都在议论着回去该怎么花这些钱,这就是军心思归。虽然打的时间不长,但是也不好在打了。
吞并了朵颜三部和科尔沁,大明也需要消化个一两年。
戚继光没准备在开战,各部所请自然也就可以顺水推舟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的地方官和内务府了,对于大明内务府的那些人,戚继光可是很相信的。
那就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货色,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看着一群面带喜色谢恩的布斋等人,戚继光脸上也在笑着,可是心里面却是在冷笑,等你们见识到内务府的恐怖之后,你们应该就不会笑得出来了。
这几年瓦剌那边就是例子,内务府深入草原之后,据说这两年控制的越发厉害了。
朝廷准备在归化城驻军,甚至开始派官了,戚继光觉得不出五年,归化城就得改名字,到时候整个瓦剌就全都得姓朱。
酒宴自然是宾主尽欢,戚继光笑着将几个人送了回去。
等到人都走了,戚继光将吴惟英招呼道了身边,然后开口说道:“快马入京,把这边的事情向陛下做一个详尽的汇报。”
“本帅这里有一份奏疏,你代本帅呈给陛下。”
这一次兵发辽东,打的是朵颜三部,现在连科尔沁都打下来了,这已经超过了原本的安排,对此戚继光需要给朱翊钧一个交代。
另外就是戚继光需要知道皇上的想法,是一鼓作气直下察哈尔,还是等到明年。
按照戚继光的意思那就是不打了,应该维持现在的局面,把朵颜三部和科尔沁部的地盘吞下来,然后在去打察哈尔。
只是戚继光也不知道自己家的那位陛下会怎么选,要知道现在只要覆灭了察哈尔,整个漠南草原就尽入大明之手了。
这一点戚继光知道,朱翊钧也知道,在这个时候忍住收手,可是很难的事情。
送走了吴惟英,叹了一口气,戚继光转身回了帅帐。戚继光又何尝不想一战定草原,可是现在不是时候啊!真的不是时候。
第三百五十一章 废除贱籍
如果灭了察哈尔,整个漠南蒙古就是大明的马场,这一点对大明好处多多。同时对戚继光也是好处多多,不说其他的,一个国公肯定到手了。
即便如此,戚继光还是决定先不打。
眼看就要进入八月了,如果不能速胜,战事拖入冬天,反而会变得非常麻烦。粮草转运也换变得越发艰难,到时候容易出问题。
戚继光想要的是毕其功于一役,而不是拖拖拉拉的打个没完。
一旦打个没完,朵颜三部和科尔沁这些新纳之地,怕是也不安稳。
戚继光派了吴惟英回京,草原却涌入了大量的人。这些人全都是汉人,每日从辽东和草原之间来往的车马队数不胜数。
内务府的动员能力空前强大了,建城的物资已经开始向着草原运送来了。军中的俘虏也都交给了内务府,在刀剑的威逼下,开始为大明筑城。
除了原本定下的三城,科尔沁部的地盘上也要筑三座城。
水泥开始运送了过来,筑城所需的红砖也都用马车往过运送,草原上的运输队向蚂蚁一样。勋贵士绅商人,全部蜂拥而至。
他们的目标是牛羊马匹,当然了,最重要的目标是草场。
朝廷已经下了文书,除了奖赏给有功之将的草场之外,所有的草场全部发卖。现在养羊薅羊毛多赚钱,谁不想弄一块自己的草场。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基本上已经和戚继光没什么关系了。
接下来戚继光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朝廷或者说皇帝的下一步命令。整顿军务,维持地方安稳,进行好过渡,这是戚继光要做的事情。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吴惟英,详细的询问了辽东战事,朱翊钧这才缓缓的点了点头。如果没有丰臣秀吉的话,朱翊钧更倾向于打。
戚继光担心的事情朱翊钧并不担心。
什么后勤补给的问题,什么过冬的问题,什么经营朵颜三部和科尔沁的问题,在朱翊钧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大明小问题,放在草原就就是大问题。
察哈尔的布延彻辰要死了,这个时候动手,老家伙根本连跑都跑不了。
打掉了察哈尔,大明在草原上就再无一合之敌,那样大明有的是时间经营草原。
路上的颠簸都能要了布延彻辰的命,不过有丰臣秀吉那个二货,那就索性不打了。不过朱翊钧却也不会就这么算了,看着吴惟英道:“回去传旨戚继光,让他带着骑兵去张维贤那里。”
“兵合一处,进逼察哈尔,即便是不打,朕也要吓唬吓唬布延彻辰。”
吓唬察哈尔的布延彻辰,目地自然非常的简单,让他别捣乱。大明东征的在即,一旦布延彻辰趁着大明东征之时捣乱,会很麻烦。
虽然历史上布延彻辰没捣乱,可是现在却不一样。
察哈尔现在被大明用刀架着脖子,谁知道布延彻辰那个老家伙会不会玩鱼死网破。吓唬吓唬啊他也好,等到朵颜三部和科尔沁建城完毕,自己也就有办法钳制他了。
“是,陛下!”吴惟英答应了一声,躬身道。
等到吴惟英走了,朱翊钧直接来到了军机处,将事情和军机处的大臣通报了一声。随后朱翊钧开口吩咐道:“军机处安排好新建之地守卫事宜。”
“从辽东、蓟州和宣府抽调一些人马到新建之地为守军,另外新建之地扩充三万骑兵。”
在新建之地扩充骑兵,这是必须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关键是那里有马啊!一旦这三万骑兵建完,以大明的实力,察哈尔跪下唱征服。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尽起十万骑兵,横扫整个草原。
打完察哈尔,这支骑兵可以继续往北,继续向西,反正大明现在有钱,养得起。只不过朱翊钧也知道,以现在的交通和通讯情况,向北向西扩张,其实好处不太多。
石油煤你也运不出来,占据那么大的地盘,实际上也没什么用,那里很荒僻。
吞下整个漠南蒙古,大明就需要时间经营,真正的化为大明之地,而不是放在那里荒僻着,浪费钱。反倒是向南,大海上可全都是机会啊!
军机处的人很快就把事情安排下去了,根本不用朱翊钧操什么心。
调配军需,任用将领,然后封赏事宜,整个大明上下忙得不可开交,幸亏这些日子没什么事情,朱翊钧则是在准备做一件很重的事情。
“爱卿,朕今日找你来,是有事情要和爱卿商量。”
朱翊钧看着面前的梁梦龙,缓缓的开口说道。
作为军机处大臣兼工部尚书,梁梦龙可是一直都是非常忙的。辽东战事完毕之后,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不过辽东筑城,依旧少不了工部出力的。
反倒是朱翊钧行宫没用工部,倒是让梁梦龙省心不少。
现在朝廷上下都知道皇上要在承德建造行宫,百官也都知道皇上早晚得过去,不过对于这件事情,朝廷上下倒是显得很平和。
事情还没出,也没人站出来说什么。
至于劝谏皇上别乱花钱,别修行宫,更是没人了。皇上这些年多节俭,朝廷有钱了,皇上也不动朝廷的钱,这几年钱都花在修路练兵兴修水利修建学堂营建医院上面了,现在皇上修个行宫你还叽叽歪歪的?
甚至有人上书让皇上修紫禁城,这么多年紫禁城没怎么修缮,很多地方都坏了。
皇上要去北地的事情,倒也没人反对,现在有水泥直道,加上朝廷有钱,北地又没什么战事,去就去呗。百官也跟着去,正好看看大漠孤烟直的草原风光。
朱翊钧要知道自己这些手下憋着要和自己去公费旅游,说不定一怒之下就不去了。
对于这些,梁梦龙都不怎么担心,倒是朱翊钧此时的态度让梁梦龙担心了。因为陛下实在是太严肃了,严肃到梁梦龙知道这事怕是小不了了。
“朕想废除贱籍!”朱翊钧看着梁梦龙,缓缓的开口说道:“废除贱籍,编户齐民,朕乃大明天子,当光照万民,万民皆朕之子民。如今大明国力强盛,朕吞天地而御宇内,超越历代明君圣主,岂可再有贱籍?”
第三百五十二章 废除贱籍
听到朱翊钧的话,梁梦龙心里面就是一颤,一方面是感叹这一天终于来了,另外一方面是感叹当今圣上的大魄力,大格局。
此时看来,梁梦龙觉得自己家的皇上终于有了一种霸气,一种唯我独尊的霸气。
废除贱籍,难度真的很大,之前亲手操作了军中废除匠户,梁梦龙知道这里面会牵扯到多大的利益。不过军改进行了这么多年,大明现在的军户除了南边还有一些,其他的已经不见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梁梦龙就知道皇上肯定有废除贱籍的这一天。
要做盛世明君,要超越历代明君圣主,那就要有点出人意表之处。要做别人不敢做,别人做不到的,不然怎么可能是明君圣主?
梁梦龙沉吟了片刻,躬身道:“陛下想让臣来做?”
看了一眼梁梦龙,朱翊钧点了点头,没有说其他的,只回答了一个字:“是!”
废除贱籍,朱翊钧对于这件事情真的是思虑好久了,历史上干这件事情的是清朝的雍正皇帝,也是朱翊钧唯一一看得上的清朝皇帝。
这位雍正皇帝推行了摊丁入亩,废除了贱籍,不然康熙末年的颓势根本就止不住。没有雍正,根本没有后来的乾隆盛世。
不过雍正也因为这些事情被黑的很惨,但是朱翊钧喜欢他。
比起雍正,乾隆更像是儿卖爹田不心疼。
现在轮到自己来做这件事情,朱翊钧也觉得困难重重。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勋贵官绅之家,有所人家里面都有贱籍之人存在。
无论是仆役还是豢养的伴当、世仆、乐户等等,谁家没有?
一旦放开了贱籍,编户齐民,这些人都将会从新获得大明的户籍,他们都不在是贱籍。要知道这些勋贵士卒,他们买这些贱籍之人之时,那可是花了钱的。
钱上的损失是一方面,他们还指望贱籍之人为他们做事。
花钱雇佣来的人可没有贱籍之人好使用,手里面握着他们的卖身契,那真的是让做什么做什么,不做都不行。同时各地的秦楼楚馆怎么办?
一旦废除了贱籍,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这绝对不是小事情。
无论是谁,主持这件事情那都是烫手的山芋。
在朱翊钧的注视下,梁梦龙撩起衣袍跪在了地上,沉声说道:“陛下欲开亘古未有之太平盛世,欲为亘古未有之盛世明君,臣愿为陛下前驱。”
“粉身碎骨,臣不悔!”
朱翊钧看着梁梦龙,眼圈有些发红,华夏就是因为有这些舍身之人,才能够绵延五千载而不绝。走到梁梦龙的身边,朱翊钧伸手将梁梦龙搀扶了起来。
看着梁梦龙,朱翊钧开口说道:“朕不是汉景帝,爱卿可放手施为!”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朕不是汉景帝,不会像汉景帝那样杀晁错安天下。
晁错为汉景帝削藩,大汉爆发了七王之乱,汉景帝杀了晁错以安天下。朱翊钧就是告诉梁梦龙,你放手干,朕绝对不会做汉景帝。
无论出了什么事情,朕都替你兜着。
“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之恩!”梁梦龙也大声地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朕相信爱卿。”
北疆战事的消息并没有在朝廷上下掀起什么波澜,大家都忙着去北地发财。这几年大明商贸繁盛,北疆发财热已经使得无数人眼红了。
现在有了机会,更是无数人涌入了北疆。
只不过在这股发财热越演越烈之时,一门冷水兜头浇了下来,那就是皇上有意废除贱籍。这个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等到消息确认之后,反而是为之一静。
皇上认命了军机大臣兼工部尚书为总理大臣,总理废除贱籍一事。消息传出来之后,朝野内外议论纷纷,舆论的力量再一次被动员了起来。
主题就一个,这是万古未有之仁政,陛下乃是万古未有之仁善帝王。
不少大臣开始跟风上奏折,全面支持废除贱籍。
朱翊钧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可是知道没用,这件事情的难度也不在朝,而在野。政策推向下面没问题,关键是怎么执行的到位。
以朱翊钧此时对朝廷的控制,吵闹是不可能的。
很快朝廷就有了动作,废除贱籍从顺天府开始。顺天府很快就出了告示,凡是顺天府贱籍之人,皆可到官府登基,然后进行编户齐民。
无论是勋贵士绅,还是商号个人,谁也不允许阻拦官府编户齐民。
京城内青楼商号,官府直接派人上门,直接在门口登记,所有人必须全部废除贱籍。想要自谋生路的,可以自谋生路。
不想自谋生路的,朝廷可以帮忙安排工作。
安排工作的事情由内务府的人接手,内务府当时就放出话来了,加入内务府,绝对没人敢事后报复,谁敢报复,那就是不给内务府面子。
内务府在大明有很大的面子嘛?答案是当然,内务府的面子很大。
顺天府这边的力度很大,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还弄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顺天府废除贱籍的时候,一直在有序的推进。
两个月之后,废除贱籍开始推向北七省。
进入十月之后,大明一片安稳祥和,但是朱翊钧却迎来了一些他不开心的事情。不但不开心,而且是非常的不开心。
先是英国公张溶病了,而且是一病不起,估计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然后是内阁次辅余有丁死了,死的很突然,但是人就是没了。除了这两个人之外,礼部尚书辞官了,年纪太大了。
兵部尚书,辞官归乡,年纪大了。
朝廷上下,大员缺失,朱翊钧忙得是一个焦头烂额。明年就要打丰臣秀吉了,朝廷如此缺人,绝对不是好事情,不过好在朱翊钧之前都有安排了。
蓟辽总督吴兑调回京城,做了兵部尚书。
礼部尚书则由沈鲤接任,吏部尚书,朱翊钧把一个人调回来了,这个人就是原户部尚书张学颜。这几年在宁夏军改,张学颜做的很不错。
张学颜升官归来,也是朱翊钧聚集能吏的一种做法。
第三百五十三章 乱辽东者努尔哈赤
朝廷这些事情一直忙活到入冬,朱翊钧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朝廷上下也算是安稳了下来。辽东那边也安稳了下来,大家都开始回来了。
张维贤是第一个回来的,因为英国公张溶要不行了,朱翊钧让他回来见张溶最后一面。
接任蓟辽总督的是杨兆,而接任蓟辽提督则是刘綎。
刘显的儿子,经过科尔沁一战,被封为承德伯,官进太子少保,正三品昭勇将军,奉旨提督蓟辽。草原局势安稳,京营士卒也开始回转了。
随同大军一起来的,还有草原各部的觐见团体。
不管是大头目小头目,凡是各部族长,全都带着人来了。反正就是摆出一副我们很乖,我们很听话,你们别打我。
察哈尔、内喀尔喀和鄂尔多斯这样的大部落,一样也派了人了。
张维贤和戚继光出骑兵逼迫察哈尔的布延彻辰汗,与大明打了这么多年的老家伙,这一次秒怂,派出了自己的儿子阿尔斯楞来到了大明。
入冬之后,朝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