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驾到-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近代,费劲千辛万苦终于崛起了,华夏大地彻底没落,日本再一次卷土重来。十四年抗战,再一次被按了回去,下一次不知道又是什么时候了。
  “继续说吧!”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张鲸继续。
  “丰臣秀吉已经集结了大军三十万,先锋十五万共计九路人马已经做好准备了。先锋的将领名叫宇喜多秀家,是丰臣秀吉的心腹将领。”
  “除了这十五万人之外,丰臣秀吉还集中了七百多艘战船,水师万余人。”
  朱翊钧转头看向张鲸,沉着脸说道:“你说多少水师?”
  “七百多艘战船,万余水师!”张鲸虽然不知道自家的皇爷这是怎么了,可是还是连忙说道。
  “这么点啊!”朱翊钧坐回了椅子上,叹了一口气说道:“朕还准备让皇家水师大干一场,这么点人,怎么干啊!”
  张鲸在一边听得汗颜,心里面也明白了朱翊钧的想法。
  自己家的皇爷建造了规模庞大的水师,各种战舰火炮,又训练了那么多士卒,原本想着和倭国好好的打一架,可是现在却发现倭国的水师太弱了。
  朱翊钧摆了摆手:“搞清楚他们的进攻路线了吗?”
  “搞清楚了!”张鲸直接说道:“丰臣秀吉采用了德川家康的提案,确定了‘陆海并进’、‘以强凌弱’、‘速战速决’的战法。”
  “以水军保证陆军的战略物资供应,陆军分三路齐头并进,一举占领朝鲜。”
  朱翊钧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张鲸,笑着说道:“东厂的情报搞得不错,这这都能探听到。”
  “回皇爷,这都不算什么秘密!”张鲸连忙笑着说道:“这种大的战略也瞒不住人,调配物资和人员,怎么瞒得住人。”
  朱翊钧点了点头,想想也对,这不是后世。
  大军的调动,粮草的转运,在这个时代那都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像后世一样打什么闪电突袭战,草原上玩骑兵还有可能,陆战根本不现实。
  “那也做的很好了!”朱翊钧笑着说道:“你也不用谦虚,这几年在东厂做的不错,前些日子张宏向朕请辞了,年纪大了,做不了司礼监掌印了,朕准备准了他。”
  “你一直跟在朕身边,回去之后替朕把司礼监管起来。”想了想朱翊钧又补充了一句:“东厂这边你也兼着吧!”
  事实上从军机处建立以来,司礼监的地位下降的很厉害。


第三百六十四章 担忧的李成梁
  权力的转移伴随的自然是权力的削弱,张鲸能够做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象征着他终于站在了太监权力的巅峰。
  尤其是他还兼任着东厂的厂公,绝对可以称得上一代权阉了。
  前有刘瑾,后有魏忠贤,只不过此时此刻的张鲸,没有那个权势罢了。
  伸手敲打着张鲸递上来的情报,朱翊钧沉声说道:“传旨给下面的人,准备一下,明日启程去沈阳,朕要到沈阳去看看。”
  “是,陛下!”张鲸连忙答应一声,然后就让人去传旨了。
  原本朱翊钧还想着在蓟州多呆上几天,可是现在看来却完全没必要了。蓟州这边反正也没什么事情了,自己去了沈阳更容易掌控和解决一些事情。
  第二天一早,太阳出生的时候,朱翊钧离开了蓟州,沿着大陆直奔沈阳。
  沈阳这边自然早就得到了传讯,辽东巡抚郝杰和辽东总兵李成梁两个人直接赶到了广宁来迎接。对于这一次朱翊钧的驾临,辽东上下可是非常的重视。
  现在的朱翊钧可以说威加海内,这种威势人还没到就显现出来了。
  郝杰是一个五十多岁的清瘦男子,能够以五十多岁的年纪做到辽东巡抚,足见他的能力。目光锐利,胡子梳理的也很整齐,整个人给人一种十分锋锐的感觉。
  郝杰的气质与大明官场的温文尔雅不同,但是他很得朱翊钧的器重。
  郝杰的父亲就是御使,虽然官没做的多大,但是素有声望,郝杰也继承了他的父亲的性格。为人很是严谨,这也是朱翊钧让他来辽东的原因。
  制衡李成梁,没有郝杰这样的人是不行的。
  事实上郝杰对李成梁的确看不过眼,对于他贪鄙很是看不过去。只不过李成梁很能打,加上一直没抓住什么足以打倒李成梁的证据,郝杰与李成梁表面上的关系维持的还不错。
  广宁,这个在后世已经消失的地名,在此时可以说非常的重要。
  事实上广宁就在锦州一代,广宁中卫就是锦州,大明在这里囤积了重兵。这个地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绝对是一个提及量非常高的地名。
  朱翊钧看着广宁城,心里面百味陈杂。
  见到朱翊钧不动,而是站在那里看城墙,大臣们虽然心有疑惑,可是也不敢上去问,只能等着朱翊钧看完。迎接而来的郝杰和李成梁可是心里不安了。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朱翊钧什么意思也没有,收回目光,朱翊钧走向了郝杰和李成梁。伸手将郝杰搀扶了起来,然后又伸手将李成梁搀扶了来。
  “众卿免礼吧!”
  做完这些,朱翊钧才转头对跪在两个人的身后的人开口说道。
  达到了广宁,朱翊钧没有选择入城居住,广宁是兵城,没什么好地方可以招待自己这个皇帝,入城除了添麻烦之外,也没什么作用。
  大军在城外扎营,朱翊钧的御帐也就安插在了城外。
  夜幕降临,朱翊钧在大帐里面赐宴,来的基本上都是辽东的主要文武大臣。京城之中的戚继光等也都在,倒是显得热闹了一些。
  “诸位爱卿在辽东苦寒之地为朕镇守,为大明尽忠,皆是我大明忠臣良将。”
  朱翊钧目光扫过在场的文臣武将,大笑着说道:“这杯酒朕敬诸位爱卿,诸位爱卿满饮此杯!”
  “谢陛下!”众人连忙大声的答应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然后目光看向了郝杰和李成梁:“郝爱卿为辽东巡抚,有稳定地方之功劳,大军征战之时,调任人员,转运粮草。”
  “李爱卿带兵征战,为大明立下赫赫武功,这第二杯酒就敬两位爱卿吧!”
  这种酒宴其实是形式大于吃喝,但是象征意义却非常的大。皇上亲自酒宴,这是荣耀。因此朱翊钧这一晚上也喝的很尽兴,是张鲸搀扶回去的。
  朱翊钧回到营帐睡下了,有一个人却睡不着了,这个人就是李成梁。
  “打听清楚了吗?”见自己的亲信走进了帐篷,李成梁连忙迎了上去,语气之中带着几分迫不及待的问道。
  “回将军,打听清楚了!”亲信连忙说道:“传言是真的。”
  “皇上这一次出京只带了一个女人在身边伺候,这个人就是叶赫部的布喜娅玛拉。卑职还打听到,布喜娅玛拉非常得皇上的喜欢,被册封为敬妃。”
  听到亲信的话,李成梁的脸色就更难看了。
  摆了摆手示意亲信下去,李成梁转回身对身后的几个人说道:“诸位,此事该如何看啊?”
  在李成梁的身后是三个文人,全都是李成梁的心腹幕僚。这么多年为李成梁出谋划策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听到事情如此棘手,几个人的表情也都严肃了起来。
  为首的是六十多岁的老者,捋着胡子,皱着眉头沉思。
  这个人是李成梁最信任的幕僚,名字叫做陈便,是一个秀才。为人却非常的有谋略,很有大局观,是李成梁最信任的人。
  陈便没开口,一边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却先开口了。
  “将军,陛下此举必有深意啊!”
  陈便看了一眼男子,缓缓的开口说道:“倒也不用如此吓唬自己,老夫倒是听说这个叶赫部的布喜娅玛拉长得很是标致。”
  “不排除陛下对其宠爱非常,这一次带着她到辽东也不无可能。”
  “即便是如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啊!”李成梁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陛下真的如此宠爱她,你觉得我会有好果子吃?”
  李成梁心里面可谓惊惧非常,叶赫部和自己的仇恨可不浅。
  自己当年诱杀的人里面,那就有布喜娅玛拉的爷爷,叶赫部布斋的老子。这个布喜娅玛拉要是真的这么得宠,枕头风一吹,自己那就要完蛋了。
  陈便看着李成梁,笑着说道:“将军此言倒是不虚。”
  “不过老夫以为此事怕是别有深意!”
  李成梁看了一眼陈便,恨不得将整个喜欢卖关子的老家伙揍一顿。可是他知道陈便的这个毛病,只好说道:“先生还是快些说吧!”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按套路出牌
  对于李成梁的脾气,陈便自然也是知道的,于是也不敢卖关子,直接说道:“当今圣上御极二十年,可当的圣明天子?”
  听到陈便的话,李成梁叹了一口气说道:“岂止是圣明天子啊!”
  “遍览古今,当今天子也是超绝的天子,成为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陈便点了点头,于是笑着说道:“这也就是了,朝中有人将当今陛下视为大明中兴圣祖,堪比唐宗汉武,而皇后娘娘呢?”
  “皇后娘娘贤良淑德,又为陛下生下皇子,堪比古之长孙皇后。”
  “陛下与皇后娘娘感情甚笃,一个草原来的妃子何以如此得宠?”陈便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晃脑,颇为得意地说道:“所以说陛下因为宠爱而带布喜娅玛拉来到辽东,可能性非常小。”
  “以当今陛下之雄才大略,怎么会因为一个女真女子就惩治东翁?”
  李成梁听了陈便这话,心里面一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便点了点头说道:“先生之言大善,我也觉得正是如此。”
  “东翁也不要太乐观了!”陈便又说道。
  “陛下既然不是因为宠爱而带着布喜娅玛拉来到辽东,那是因为什么?此举必然大有深意。布喜娅玛拉乃是女真叶赫部之人,陛下宠爱布喜娅玛拉,扶持叶赫部之心就很明显了。”
  “扶持叶赫部,制衡何人呢?想来不是东翁,那就只能是努尔哈赤了。”
  李成梁点了点头,自己是大明臣子,皇上当然不可能扶持叶赫部制衡自己,皇上又不是吃拧了,那么就只能是努尔哈赤了。
  “陛下对东翁扶持努尔哈赤不满了。”
  方便看着李成梁,然后继续捋着胡子说道:“皇上为什么会对此策不满呢?想来是有人在陛下面前说了什么,进言之人是谁?”
  “老夫虽然无法推断进言之人是谁,但是却绝对不会是布喜娅玛拉。”
  看了一眼陈便,李成梁没有开口,事实上李成梁知道陈便心里面已经有了人选了,但是他不好开口说,这一点李成梁已经习惯了。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李成梁自然猜到了那个给自己进谗言的人是谁了。
  这个人就是戚继光!
  是谁拉拢了叶赫?是谁把布喜娅玛拉献给陛下的?这一切的一切幕后就只能是戚继光。对此李成梁倒是不意外,毕竟他和戚继光本就不是一路人。
  看了一眼陈便,戚继光缓缓的开口问道:“那先生以为结果会如何?”
  “不会如何!”陈便摇了摇头,然后直接说道:“陛下甚至都不会找将军说这些件事情,也不会做什么,只需要带着布喜娅玛拉来一趟辽东也就足够了。”
  李成梁默然,虽然陈便说的很不客气,但是李成梁知道,陈便说的是事实。
  皇上什么都不需要说,也不需要做,皇上甚至连态度都没必要表,只需要带着布喜娅玛拉到辽东转一圈,那就足够了。
  没人会不知道皇上是什么意思,包括自己在内。
  即便自己不情愿,依旧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看着李成梁的情绪还好,陈便试探着说道:“将军不觉得努尔哈赤的势力有些大了?这两年他东征西讨的,实力扩充的可是很快的。”
  “不堪一击!”李成梁不屑的冷哼了一声。
  事实上李成梁就是看不上努尔哈赤,历史上努尔哈赤也是在李成梁去职之后,他才敢明目张胆的扩充自己的力量。
  现在大明强盛,手中握着重兵的李成梁就更看不上努尔哈赤了。
  李成梁也不明白,戚继光怎么就盯上努尔哈赤了,努尔哈赤得罪他了?在李成梁看来,戚继光乃是京营提督,手握天下最精锐的三十万大军,自己都看不上努尔哈赤,他能看得上?
  不过清楚是怎么回事,李成梁也就松了一口气,这样就很好了。
  第二天一早,大军继续开拔,直奔沈阳城。
  现在的沈阳名为沈阳中卫,与后世意义上的沈阳可以说大相径庭。沈阳是什么时候经营起来的,是努尔哈赤迁都之后。
  努尔哈赤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那时候沈阳才兴盛了起来。
  现在的沈阳虽然也是辽东重镇,可是指的是军事重镇,而不是他是一座多繁华的城池。不过这些日子沈阳可是热闹的很,因为这里汇聚了大量大明的商人。
  虽然这里去朵颜三部不如广宁方便,但是可以从这里北上去科尔沁。
  另外就是出了沈阳过镇北关,那里就是女真四部,那里也是有不少生意的。药材皮货,牛羊马匹,那都是十分紧俏的货物。
  随着朱翊钧的大队人马的到来,沈阳就更热闹了。
  大军依旧驻扎在城外,但是这一次朱翊钧住到了城里面。内务府在沈阳为朱翊钧修了行宫,但是规模却不大,只是住宅行宫而已。
  比起朱翊钧大功干戈修的承德避暑山庄,这里只能算是一座临时住所。
  当然了,即便是临时住所,内务府也是下了大力气的。
  青砖水泥的建筑,就地取材的高大树木梁柱,使得整座建筑充斥着一种大气蓬勃的感觉。进入这座宫殿之后,朱翊钧感觉很满意。
  这座行宫被朱翊钧命名为万和宫,是朱翊钧接下来一段时间在沈阳的居所了。
  入住了万和宫之后,朱翊钧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召见各地的文武官员,基本山就是见面奖励一番,然后去军中巡视,犒赏劳军。
  同时朱翊钧召集了女真各部的族长到沈阳。
  无论是大小部落的人,全都需要来,朱翊钧要在万和宫见他们。
  没人知道朱翊钧要做什么,要知道无论是辽东之地,还是女真各部,事实上都不应该入大明皇帝的眼,可是朱翊钧就这么做了。
  李成梁也懵了,不是说陛下不会做什么的吗?
  虽然没人知道朱翊钧会做什么,但是却没人敢怠慢,因为大明这位皇帝的驾临,带个辽东女真部族的绝对不是喜悦,而是巨大的压力。
  所有人都变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触怒大明的皇帝迎来灭顶之灾。


第三百六十六章 女真大集会
  大明皇帝一声令下,自然没人敢不听,于是女真部族的首领开始向沈阳聚齐,不聚齐也不行了,大明皇帝的邀请,你不去估计会死的很惨。
  虽然是辽东女真的大集会,但是主要是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
  除了这两个部族,兀者也就是乌稽、窝集等女真人,他们是不会来的。兀者得名是满语森林一词,分布于辽阳北部的通古斯语族居民。
  兀者没于大山老林,到了清朝之时,兀者依旧没得到部族的称呼,基本上属于半野人状态。这些人别说征服了,你和他们说话都费劲。
  兀者就被称为野人女真,但是野人女真事实上分为三个类型。
  其中一个就是类似兀者,专属山区狩猎为生,极具代表性的就是鄂伦春族。
  一种叫北山野人,北山指的是奴儿干以北之山即外兴安岭北支及鄂霍次克海北岸山区,此部人乘鹿出入,驯鹿为生,后世已经很少了,大部分已经是旅游产业。
  另外一种叫野人,居住在北海(鄂霍次克海)之西,在平顶屋,屋顶开孔,以梯出入,与乞列迷为邻,在库页岛上还有苦兀人也叫苦夷,既今阿伊努人。
  女真人很多,分布很广泛,但是大部分都是处于半野人的原始状态。
  只有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四部,真的算的上得王化,或者说借由蒙古部族的模式,建立了自己的部落。一直到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八旗,相继征服女真各部,他们才真正的从山林里面出来。
  当然,也有没出来了,清朝入关之后,北山女真等野人部族从山林里面出来,占领了原本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的族地,开始发展自己的文明。
  朱翊钧想要调动整个女真,太不现实了,他能调动的也就是海西女真四部和建州女真。
  这也是朱翊钧为什么不干掉女真各部,而是要统御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四部的原因。一旦把他们的逼急了,他们往深山老林里面一钻,麻烦就大了。
  你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出来搞你一下,也不知道他们会给你捣乱捣成什么样子。
  别说这个时候的深山老林,即便是后世的抗战时期,钻到深山老林的土匪都让人头疼不已,何况这些祖辈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面的人。
  深山老林之中,骑兵施展不开,比丛林生存,比丛林狩猎,朱翊钧根本没想过。
  即便是你训练特种兵,花费大力气剿灭了他们,对你有什么好处?完全没有啊!汉人也不可能钻到深山老林里面去生活。
  驾驭、统治、融合,这才是主基调。
  虽然花费的时间长,但是效果却是最好的。
  随着新作物的推广,大明绝对会迎来一波人口大爆炸,朱翊钧相信有生之年,东北的大地肯定会被汉人占据。肥沃的东北平原,一定会成为大明新的粮食产区。
  随着朱翊钧一声令下,女真各部族汇聚向沈阳,心情是不一样的。
  最高兴的自然是叶赫部的布斋,这位野心勃勃的女真部首领,此时的感觉就一个,那就是自己的机会来了。自己的女儿如此得宠,自己肯定能得到明朝皇帝的支持。
  一旦得到了大明的支持,自己肯定能一统女真四部。
  海西四部的其他三部就没那么开心了,或者是如丧考妣。对于布斋的为人,他们在清楚不过了,可是清楚归清楚,你现在无力反抗啊!
  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心情也大坏,甚至是开始惊惧起来。
  朱翊钧宠爱了布喜娅玛拉之后,李成梁都害怕了,更何况努尔哈赤。一旦大明的皇帝支持了叶赫部,那努尔哈赤何以自处?
  难道臣服叶赫部?这虽然是常事,可是努尔哈赤不甘心啊!
  奋斗了这么多年,眼看着就要一统建州女真,然后大展宏图,大明突然在草原伸了一手,先是灭了朵颜三部,然后灭了科尔沁。
  现在又把手伸到了辽东,还是皇上亲自来的,努尔哈赤心里面憋屈的要命,恨不得冲到沈阳砍了大明的皇帝,可是又不敢,那种感觉真的是要了命了。
  沈阳,万和宫。
  朱翊钧坐在摇椅上,身上盖着毯子,悠闲自在的晒着太阳。说起来沈阳还是有些冷,但是天气还是不错的,太阳很好。
  “皇爷!”张鲸来到朱翊钧的身边,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内务府李大人来了!”
  朱翊钧缓缓的睁开眼睛:“李中行来了?让他进来吧!”
  时间不长,李中行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这些年做了内务府的大总管,李中行管理着天下的商贾,可以说权势非常的重。尤其是在大明这种士绅勋贵都经商的情况下,内务府可以影响到整个大明。
  朱翊钧培养了一大批权贵资本,而内务府就是朱翊钧对权贵资本管理和限制利器。
  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内务府已经有了国有资本的雏形了。调动商业力量的能力很强,这一次东北的开发,内务府是要出大力的。
  “臣李中行参见陛下!”李中行来到朱翊钧面前,躬身道。
  摆了摆手,朱翊钧随意地说道:“行了,免礼吧!”说着对张鲸说道:“让人给搬个凳子坐下,李大人年纪也不小了。”
  李中行马上也六十了,这些年奔波也很劳累,只不过李中行属于那种越老越奸猾的存在。这几年办事更圆滑了,滑不留手,让人抓不住把柄。
  朱翊钧喜欢李中行的一点就是克制。
  这几年内务府越做越大,可是李中行却没有出格的地方,哪怕是自己的李家经商,李中行也让李家在规则内做事,这一点很好。
  朱翊钧不是不允许手下捞好处,权贵资本这种事情就是避免不了的。
  可是朱翊钧允许的是在规则内,破坏规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一点李中行做的很好。等到李中行坐下,朱翊钧缓缓的开口说道:“事情办妥了?”
  李中行连忙点头:“回陛下,派出去的人已经回来了!”
  朱翊钧笑着点头:“那就说说看,朕了解清楚了之后,也好和女真那些人谈。”


第三百六十七章 资本
  “臣派人去考察了陛下提过的两个地方,发现那里的确是好地方,筑城肯定是没问题的。”李中行开口说道:“以后扩建也有余地。”
  朱翊钧让李中行做的事情就是考察两个地方,因为朱翊钧要在两个地方筑城。
  对于如何驾驭和统治女真,朱翊钧是有想法,但是无论是什么想法,你首先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立足点,光说嘴是不行的。
  在这个时代,筑城就是最好的立足点,同时也是建立统治的基础。
  有了水泥和砖,建城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费时费力,一旦建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