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驾到-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戚继光说到这里,神色略微有些黯然。
  “水师这一次功劳不小,如果再由水师攻下汉城,会有的人说咱们叔侄私相授受的。”
  戚金听到这里一皱眉头:“陛下英明神武,岂会相信这等谣言?”
  “陛下是不会相信,奈何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你我叔侄深的陛下信任,叔父更是做到了军机处领班大臣的位置,可以说位极人臣。”
  “自大明立国以来,以武将之身做到这个地步的,也不过我一人罢了。”
  “你我叔侄一掌京营,一掌水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你我叔侄二人很难不受到他人攻讦啊!”
  “在我看来,打完布延彻辰,我也就该向陛下请辞了,到时候才是你的崭露头角之时。”
  “奈何此次朝鲜之战,你表现太过出色,不过这也没什么,毕竟你是皇家水师的提督,不立功反而不好交代了,可是过犹不及啊!”
  听到戚继光这么说,戚金心里面百感交集。
  自己的叔父已经露出了退隐之心了,戚金心里面何尝是滋味?尤其是叔父不是因为没能力,而是因为害怕功高震主。
  “莫做儿女之态!”戚继光看着戚金,笑着说道。
  戚金也知道叔父说的有道理,水师做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到位了,如果在第一个攻入汉城,那么自己叔侄怕是真的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汉城之战之后,我就会以旧伤复发的名义向陛下请辞了。”
  戚继光看着戚金说道:“到时倭国之战就是你立功之时,比起区区汉城,打到倭国去那才是大功劳,灭国之功足以为你垫定军中基础了。”
  “即便叔父有一日不在了,也不用担心你的事情了。”
  戚金看着戚继光,心中顿感伤感,自己从小跟在叔父身边,生死搏杀也不是一次了。今日在看叔父已经垂垂老矣了,戚金的心里面怎么可能是滋味。
  “叔父,我!”
  戚金刚想开口就被戚继光给打断了。
  “我请辞也不光是为了你,倭国灭国之功,叔父是不能揽在怀里面的,否则就会出差错了。”戚继光摆了摆手说道。
  事实上戚继光心里面明白,自己的最后一战在草原上。
  覆灭布延彻辰,彻底为大明荡平漠南蒙古,倒是就是自己获封国公之时,这是自己和皇帝的默契,君臣之义得以保全,将是一段留名青史的千古佳话。
  “那倭国之战?”戚金看着戚继光,略微有些迟疑地问道:“没了叔父坐镇,该如何打?”


第四百零九章 汉城之战(上)
  “如何打?”
  戚继光听了戚金的话,顿时笑了:“不是还有你们?水师有你,陆上有张维贤,辽东那边有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
  “叔父会向陛下上奏,这一次灭倭国之战,当多多任用军中新人。”
  “叔父已经老了,即便硬撑还能撑多久?未来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了。相信这一次倭国之战,肯定会崛起不少新人的。”
  戚金默然,虽然感伤于自己的叔父老去,同时心里面也是豪气顿生。
  站起身子,戚金对着戚继光躬身道:“叔父放心,小侄定然不会让叔父失望,必然光耀我戚家门楣,不会有损叔父威名。”
  戚继光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自当有此雄心壮志。”
  叔侄二人畅聊了很久,戚金向戚继光叙说了自己在皇家水师的这几年,戚继光也给戚金一些指点,叔侄二人这才分开。
  到了第二天,明军开始在汉城城下排兵布阵。
  虽然倭寇以汉城百姓为人质,可是到了这个份上,明军也可能停滞不前,一旦停滞不前,给了倭寇喘息的机会,谁知道事情会如何?
  皇家水师这边虽然没有捞到攻城的机会,但是也作为预备队准备随时入城。
  虽然也有不满之声,但是这一次陆军一路打过来,怎么可能愿意把功劳让出来。如果非要坚持,反倒是水师这边有抢攻的嫌疑了。
  不满的声音也很快被压了下去,军中毕竟以军令为第一。
  反倒是陆军这边谁都要称戚继光一声高义,没有帮着自己的侄子,谁都要称赞一声戚太保。自己这边没问题,剩下的自然也就是攻城的问题了。
  戚继光的帅帐之中,主要的将帅全都到了。
  按照之前的安排,汉城的四面全都安排好了人手,张维贤和李成梁各自两面,也省的他们产生什么矛盾。这一次的会议主要商议的是朝鲜城头百姓的事情。
  或许是大明这两天的布阵刺激了倭寇,他们压了更多的朝鲜百姓上城头,并且昨天砍了三百个朝鲜百姓的脑袋,将尸体直接推到了城下。
  这一次会议不但大明的将领都在,朝鲜的将领也都在,包括李舜臣。
  这一走来,戚继光这边的朝鲜军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他们的首领是郭再佑、宋象贤和金千镒,在他们的麾下也聚集了五万朝鲜军。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大明自然不可能扛着枉顾朝鲜百姓的名声去进攻汉城。
  这个罪名要背也是要朝鲜人自己背,这一点戚继光很清楚,这才有了今天的会议。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戚继光缓缓的开口说道:“如何攻打汉城,诸位商议一下吧!”
  戚继光这话出口却没人接话,明军将领全都转头看向了朝鲜众将。
  今天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攻打汉城不算难事,炮轰汉城也就是了,以大明军的精锐程度,打下来也不会太费力气。
  难点在于倭寇以朝鲜百姓为人质,这个就是问题了。
  无数朝鲜百姓的死伤,直接火炮轰击,这个就是问题了。放走倭寇是不可能的,那么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能来硬的。
  现在明朝的将军摆明了不想扛下这个罪名,那么问题就来了?
  朝鲜众将谁愿意抗下这个罪名?他们也不想扛下来。明军扛下来,反而没什么大问题,毕竟朝鲜王李昖也没能力拿明军怎么样。
  可是朝鲜这些将军就不行了,这罪名谁背得起?
  一旦被清算了,那下场肯定很惨,于是朝鲜众将也闭口不言。
  失望的目光从朝鲜众将身上收回来,戚继光知道这些人肯定是打死不开口,不过他也没工夫在这里虚耗,直接开口说道:“为了朝鲜百姓计,本帅准备炸城。”
  “不以火炮轰城,以云梯攻城,然后以火药炸开城墙。”
  戚继光的话一出来,众人全都是一愣,这么打?放弃火炮,以云梯攻城,那得损失多大?即便是火药炸城,攻城是掩护,可是那也得有大损失的。
  “以朝鲜士卒攻城,明军炸城,不知道诸位以为如何啊?”
  戚继光这话一出口,明军将军顿时没什么表情,摆出了一副看戏的模样。
  虽然是明军炸城,但是有个百十人也就够了,跑到城下放炸药包而已。攻城损失的也是朝鲜人,既然你们不愿意背锅,那你们就去用命填吧!
  反正让明军为了朝鲜百姓去送命,那是不可能。
  明军将领摆出了一副看戏的架势,朝鲜人却不能看戏啊!反正路就两条,要么背锅,要么用命去打掩护,你们自己掂量着办。
  “末将愿率领大军攻城!”
  沉默了片刻,朝鲜军这边终于有人受不了了,而且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同时站了出来。一个是李舜臣,一个是郭再佑,还有一个是宋大象。
  三个人互相看了一眼,眼中同时闪过一抹决然。
  不能坐视朝鲜百姓在城头被炸,那么就只能采取戚继光的战法,那么攻城就一定要去。朝鲜国破家亡,到了这个时候自然是要拼命了。
  戚继光看着三个人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欣赏,还是有人敢拼命的。
  “如此甚好,三位将军回去整军,明日一早开始攻城。”戚继光站起身子,大声地说道。
  第二天一早,天刚见亮的时候大军就开始造饭了,吃过饭之后,大军就汉城发动了攻击。李舜臣三将亲自指挥朝鲜士卒攻城,抬着云梯往上冲。
  攻城是在西城,守在东城上的倭寇正是小早川隆景。
  看到朝鲜士卒如此攻城,小早川隆景脸上闪过一抹冷笑,朝鲜士卒是何战力,小早川隆景在清楚不过了,还攻城?痴心妄想。
  不过冷笑很快就收敛了起来,明军不来,显然是不想有牺牲。
  一旦朝鲜军攻不下来,那么会怎么半?明军会上自己人?亦或是火炮焚城?想想也知道肯定是后者,小早川隆景心里面闪过了一抹悲凉。
  事实上从明军拒绝了议和,小早川隆景就知道这一次怕是要遭了。看向东城的方向,小早川隆景心中又闪过一抹希望。


第四百一十章 汉城之战(下)
  明军这边,戚继光手中拿着望远镜看着朝鲜军乱糟糟的攻城,无奈的摇了摇头,这要是能打下来才怪了。不过戚继光也知道,依靠朝鲜军是没戏的。
  剩下的就要看能不能用炸药包炸开汉城的城墙。
  事实上城墙对火器的防御作用还是很大的,在二战的时候,日本人打金陵,动用了无数的重炮依旧没能轰开金陵城。后来动用了飞机和威力非常大的航空炸弹才炸开了金陵城。
  只不过那是经过后世加固的金陵城,而这里是朝鲜的汉城。
  倭寇如果在里面玩命的加厚城墙,炸怕是也炸不开,不过试一下也算是给了一个交代了。戚继光考虑的很全面,反正试一下又没什么损失。
  随着朝鲜军冲上去还有百十个明军的爆破手。
  炸药包在手里面,冲到城墙下之后,直接在城墙上打洞。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太难,以前也演练过无数次了。钎子锤子齐上阵,挖出一个口子塞的住炸药包就成。
  如果不是把炸药包塞进城墙里面,而是放在城下,根本就不可能的炸的开。
  十几个炸药包被塞进了城墙里面,然后明军的士卒拉了线就跑。
  朝鲜士卒也如潮水一般的退了下来,损伤太大了。城池上的倭寇有火铳,有弓箭,根本就没办法攻上去,用人命填,朝鲜军没有那样的勇气。
  李舜臣三将的脸色全都很难看,因为朝鲜军退的太快了。
  站在汉城城头的小早川隆景满意的点了点头,面带嘲讽的看向了对面的明军大阵。事实上他们早就商量好了策略,汉城不能守。
  拿着朝鲜百姓做人质不是长远之道。
  无论是朝鲜军还是明军,耐心总有耗光的一天,一旦他们不顾及城中的百姓,直接开炮轰城,那么自己这边损失就大了。
  汉城守不住,这是所有人的共识,突围是必须的。
  作战策略就是从北面突围出去,那边是大明水师的驻地,冲过去之后就能逃出明军的包围圈了。杀出去之后,自己这些人就能撤退到釜山。
  到了釜山之后,稳固基地的同时可以尝试跨海了。
  虽然不一定成功,但是也比在这里等死的好,路上或许也会伤亡惨重,但是也比在这里全军覆灭的好,到时候就是能逃出多少是多少了。
  虽然很悲哀,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只要坚守几天,趁着明军士气受挫之时,突围出去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小早川隆景看着下面的败退下去的朝鲜军,心里面也松了一口气,看样子朝鲜百姓应该还能拖几天。
  只不过小早川隆景这口气还没松完,一声剧烈的爆炸就响了起来,然后就是接连而至的爆炸。城墙瞬间就摇晃了起来,仿佛地震了一般。
  顺着摇晃的方向看过去,小早川隆景顿时大惊失色。
  城墙突然就向下塌了下去,塌了很长一段,城墙上站着的倭寇像滚地葫芦一样跟着塌了下去,很多就直接砸在了城墙里面,直接就砸成了肉酱。
  小早川隆景顿时亡魂大冒,心里面只要一个念头,那就是完了。
  看到城墙塌了,戚继光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转头对传令兵说道:“攻进去吧!”
  话说的非常淡然,没什么气势,戚继光早就过了用话语激励士气的时候了。大明战神,他站在这里,士气就不会低落。
  随着戚继光一声令下,明军如潮水一般涌向了汉城。
  大军直接杀进了汉城,冲在最前面的全都是年轻的将领,包括曹文诏贺人龙,也包括京营东大营的那些勋贵子弟。
  辽东军那边也不甘示弱,李成梁虽然没上,但是他的儿子李如松手下的将领查大寿等人也嗷嗷叫的冲了上去,士气如虹。
  “堵住缺口,堵住缺口,绝对不能让明军冲进来!”
  站在城头的小早川隆景早就慌了神,连忙招呼倭寇堵住缺口,一旦让明军进了城,那就真的全完了,一定要堵住缺口,打退明军的进攻。
  只不过想法是好的,可是真的能做到吗?
  汉城是朝鲜王都,虽然不如大明的大城,可是他也不小,倭寇只有八万人,分配到四个方向又有多少?小早川隆景这边算多了的了,两万多人。
  可是明军有多少?戚继光这边就足足十五万。
  不算朝鲜军,不算皇家水师,一旦明军涌进去,怎么挡得住?倭寇这边刚在缺口结阵,明军的盾牌兵就冲了上来,手榴弹直接就朝着倭寇的军镇砸了过去。
  爆炸声瞬间在倭寇的军阵之中响了起来。
  倭寇的军阵顿时大乱,明军的盾牌兵直接就冲进了倭寇的军阵,随后的明军也跟着冲了进来,然后就彻底挡不住了。
  小早川隆景看到这一幕,身子一晃差点没栽倒在地上。
  十万大军蜂拥而入,直接冲向了城中的倭寇,朝鲜军也跟着冲了进去,城中的朝鲜百姓这个时候也有了动作,他们这些日子早就受够了倭寇的气了。
  倭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压着朝鲜人上城头,拿着刀子逼着他们干活。
  现在官军杀回来了,朝鲜百姓立刻就爆发了,给明军带路的带路,有少人甚至直接朝拿着刀子就上了,憋的太久了。
  一时间整个汉城大乱,倭寇兵败如山。
  汉城之外,戚继光看了一眼李成梁,笑着说道:“倭国如果弃城而走,剩下的可就交给李将军了!”
  在李成梁的身后是大明的骑兵,另外一侧则是女真的骑兵,叶赫四部和建州女真的人全都在。戚继光的身边还有五万士卒,随时准备着追击。
  皇家水师的陆战队在北面没动,他们没进城。
  南边破开了城墙,他们自然不可能从北边在绕到那边之后入城。戚金站在军阵的前面,盯着汉城的北城墙,眼中全都是期待。
  南边破了,倭寇如果不弃城而逃,那么就只能全死在汉城之中。
  如果弃城而逃,那么北城就是他们一定会选择的,一旦他们从北城门出来,那么自己立功的机会可就来了。在戚继光身边的骆尚志早就摩拳擦掌,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第四百一十一章 军阵
  汉城,朝鲜王宫内。
  宇喜多秀家黑着脸看着下面的人,脸色阴沉的可怕,城墙被炸开了?明军攻进来了?宇喜多秀家根本就不敢相信。
  可是外面传来的喊杀声告诉宇喜多秀家这一切都是真的。
  自己的布置,自己的安排,此时此刻全都白费了。宇喜多秀家真的想大喊一声“小早川隆景误我”,可是这个时候喊这个除了消减士气之外一点用都没有。
  “传令下去,所有人向北门汇聚!”
  宇喜多秀家站起身子,大声地说道。
  事到如今已经别无善法,到了拼命的时候了,带着从北门突围,或许还有生机。在城里面,只会被明军全都歼灭。
  虽然杀出城去生机渺茫,可是终究是有生路的。
  这个时候自然没人质疑宇喜多秀家的命令,到了这个份上也只能如此了。宇喜多秀家也离开了朝鲜王宫,带着留在他身边的士卒向汉城北城赶了过去。
  一路上都有倭寇前来汇聚,只不过等到宇喜多秀家到了北门这里,倭寇也不过汇聚了三万多人。
  加上北门守军,总数也没到五万,宇喜多秀家甚至没看到小早川隆景的身影,显然他退不回来了。这个时候,宇喜多秀家自然不会等着小早川隆景。
  “开城门,大军杀出去!”宇喜多秀家直接下了命令。
  城门外的戚金看着汉城的北城门缓缓的打开了,脸上顿时露出了狂喜的表情,倭寇果然出城了。看了一眼身边的骆尚志,戚金笑着说道:“来了,终于来了!”
  宇喜多秀家原本还想着出城就会和明军接战,可是让他没想的北城外的明军根本没有动,似乎没有把他给堵回去的意思。
  “结阵!”宇喜多秀家压着刀,大声地说道。
  此时此刻,宇喜多秀家心里面倍感屈辱,大明的军队居然不趁着自己立足为稳将自己打回去,反而让自己结阵,这简直就是侮辱,是对自己尊严的践踏。
  事实上戚金完全不是这么想的,看到倭寇结阵,戚金也松了一口气。
  为什么不去堵住城门口不让倭寇出来呢?一方面是为了立功,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更好打。在戚金看来,一旦自己堵城门,那么战场就会在城门口。
  城门口才多大的地方,非常不利于大军展开。
  虽然自己的手里面有炮,可是火炮的射速不够,在那么窄的地方又能同时开几门炮。到时候肯定就是短兵相接,在那么窄的地方大,完全发挥不出军阵的实力。
  给倭寇结阵又如何?自己会害怕吗?完全不会。
  戚金对自己的军阵非常有信心,蒙古人冲击大明的军阵都没戏,蒙古人可都是骑兵。凭借倭寇这些人想要冲开大明军阵,快别闹了。
  虽然倭寇有火枪,可是自己也有啊!
  论起火器精良倭寇可远不如自己,自己这边还有板甲,哪怕是对射,自己都不畏惧。如果三轮对射之后,倭寇不崩溃,戚金都会称赞他一声当世强军。
  说白了,戚金这么做是有底气的,摆明了就是不虚。
  把倭寇堵回去有什么好处?困兽犹斗,与城中的明军拼命就不好了,出城来打,那就出城来打,我还怕你不成?
  与戚金的气定神闲不同,宇喜多秀家根本就没时间想太多,军阵结好了了之后,宇喜多秀家直接就下令出击,大军直接就朝着戚金的军阵冲了过去。
  现在的情况是没时间,宇喜多秀家根本就没时间耽搁。
  一旦汉城城内的明军完成了清缴,到时候两面夹击,自己想跑都跑不掉。趁着他们还没追出来,突破明军的军阵逃走才是最重要的。
  “让炮兵开炮吧!”
  戚金都没下令直接冲过去,而是等着倭寇打过来。
  小炮被拿了上来,装填的不再是开花弹,而是清一色的散弹。虎蹲炮的升级版,一旦一大片,里面什么东西都有,对步战军阵的杀伤力非常大。
  当年戚继光打倭寇虎蹲炮就立下了大功。
  倭寇擅长密集冲杀,作战悍勇,戚继光一方面研究鸳鸯阵与倭寇对阵,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力发展虎蹲炮,一打一大片。
  炮声很快就响了起来,冲上来的倭寇成片的倒下。
  明军的排枪队也开始开枪,弓箭手开始点名,在没有短兵相接的时候,明军已经开始发挥出了高效的战力,倭寇的伤亡非常惨重。
  虽然他们很想冲上去,可是就是冲不上去。
  倭寇很悍勇,前面的倒下来,后面的依旧往前冲,前赴后继,可是依旧没用。虽然有些能冲到进前,但是蹲在地上的盾牌兵就会给他们来一下狠得。
  手榴弹直接从天而降,基本上没冲到军阵面前,倭寇已经扔下一大堆尸体了。
  宇喜多秀家眼睛都快瞪裂了,可是依旧没办法,冲不上去就是冲不上去。看到这一幕,宇喜多秀家直接抽出了腰间的刀:“跟着我冲上去!”
  到了这个时候,不拼命肯定是不行了,如果不能一鼓作气冲过去,那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跟在宇喜多秀家身边的人也都跟着宇喜多秀家冲上去了,很多人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当然了,也要怕死的,不过这个时候也得跟着冲。
  戚金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抹凝重,倭寇还是敢拼命的。
  “传令,大军前压!”
  到了这个时候,明军自然不能失了勇气,你要硬钢,那我就硬钢,士气必须打出来。这一点戚金深知,于是戚金也抽出了腰间的刀。
  真的以为我戚金只能指挥不能作战?我戚金也是久经战阵经过生死考验的。
  倭寇敢拼命,我大明的军队也敢!
  随着戚金的一声令下,明军开始大步的向前,直接朝着倭寇就压了过去。盾牌兵一边向前走,一边用手中的刀敲打着盾牌。
  整齐划一的声音仿佛击打在人的心上。
  “杀!杀!杀!”
  每喊一句,明军的气势就雄壮一分,脚步踏在地上,整齐划一,刀敲在盾牌上,依旧发出了整齐划一的声音,整齐的军阵看得人心惊胆寒,一往无前的气势压得肝胆俱裂。


第四百一十二章 宇喜多秀家的末日
  宇喜多秀家自然看到了这一幕,他的脸色黑如锅底,他现在终于意识到自己和大明的差别了,不光是装备上的差别,明军之强也强在战心。
  自从朱翊钧穿越之后,一直在从树大明军方的荣誉感和自信。
  勋贵沉溺于享乐,将领沉溺于盘剥,军户如行尸走肉般活着,这样的军队要有战斗力那才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