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黑枪小三口-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再次向大坟磕头。
借着太阳下山前最后的一点余光,三个人背上东西,含着泪水往西面的山上走去。
站在山脚下回头望去,大坟身上披着一丝金黄色的光芒坐立在那里,象是告诉他们放心,也象是给他们挥手送行,成了他们的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第二十章 第一次野外宿营
这个时候,日本军驻佳木斯的中转大队接到了急报:称自前些天的搜索行动中阵亡两名士兵后,近来连连发生被袭事件。几天前在汤原东的公路上发生两起,一名前来送信的通讯兵被袭击阵亡后装备丢失,一名新兵和送新兵过来报到的教官在不远处也被袭击阵亡,同样装备丢失。在搜索后没有发现袭击者的踪迹。昨天三名派去封锁渡口的士兵在路上被偷袭阵亡,武器被抢。追击部队距离过远,只看到袭击者有三个人,已向西逃窜。驻汤原中队派出一个军曹带着一个分队的士兵向西搜索。但下午时有本地村民跑来报信,声称看到这些士兵被人伏击,躺了一地,村民不敢靠近就跑来报信,位置在他们村走出去几里远的小路上。
这里插上一句:日军在那个搜索行动战报中,称焚村原因是支那小孩子敢拿木枪对准大日本帝国的士兵。
将这些事件合并后,驻汤原小队认为袭击者可能是哈尔滨方向流窜过来的东北军精锐士兵,具有连级以上的战斗力。现小队已减员多半,无力搜索追击,请求大队指导与支援。
一个值班的佐官接到战报后思索了一下,让士兵叫来一个中尉,这是他的学弟,对德国的新战法很有研究,经常与佐官在一起讨论些新型战术。
佐官将战报交给了中尉后,稍聊几句,就下达了抽调五个分队的士兵随中尉立即出发,连夜去汤原清剿的命令。
进山后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三个人没走太远,就在小山包背面找了一处干洼的地方放下身上的东西。
王南与老猎人学过一些野外宿营的经验,在柳条通子和小村落时,一个是沙滩一个是村落残墙,还不需要防范什么。在这树林里,就需要做很多事情才能睡个好觉。
即使这里是原来村落里猎人的巡山下套区域,凶猛些的野兽不会拿这里当做自己的地盘,偶有出现也都是路过的,可睡在这里也不得不做防范。
王南拿起手斧、铁楸和剌刀,先砍根了一根三四米长小手腕粗的直树枝。
找到两颗距离三米左右又在一人高度有树叉的树,把这个树枝横在两颗树上。
再把周围树上能够得着的树枝都砍了下来,长的就直接搭在横杆上,形成为三角型的窝棚。
周边的杂草灌木一类的也都砍倒,然后在五六步外上风头的处挖了个深坑,再向两面挖,围着三个人睡觉的地方挖了一圈浅坑。
王南问了下李秀今天晚上吃什么,李秀轻声说:“吃米饭,可以减减重量”。李秀一肚子的火,可对王南发火又不合适,只是尽量平息着语气回答着。
王南就大概跟两个女孩子讲了怎么用火坑做饭,又讲了怎么在窝棚里支蚊帐,而后继续忙乎自己的活儿。
二丫按王南所说,拿起剌刀把松树的枝子砍的短些放在坑里,拿着火柴开始点下面的松树枝,在那里看着火。
李秀翻出三个空饭盒,放入大米和大麦,又倒入小水壶里的水,从王南砍下的树枝中找出一个粗壮的,穿过三个饭盒的提手横在深坑上。
二丫看到三个饭盒,有点小激动,以为李秀接纳了自己。
可李秀放下饭盒后转身就走,开始在小窝棚里架起蚊帐,里面空间很小,只能架出并排的两个蚊帐。
二丫只好在那里一边看着火一边胡思乱想。
天差不多黑透的时候,火光起来,王南借着火光继续在周围砍树枝,长树枝往小窝棚上搭,短的丢在窝棚边。等窝棚搭的差不多的时候,又借着火光,砍周围的榛材颗子,这个东北土话有时是专指一丛丛的棒子树,有时也指象榛子树那样的杂树。砍好了除了堆在火坑边上烧火外,枝角四翘的就丢在窝棚的四周。
这时饭盒已经飘出米香的味道,二丫又抓了些干菜放进菜盒里。
借着火光她看见李秀把蚊帐门对门并排挤在小窝棚里,以为三人这是要住在一起了。
她把自己人生到现在所有的知识经验智慧聪明都用在做小老婆这事上,她知道她是成功了,不管是他,还是她,尽管没说话,尽管不高兴,却不得不认下了她这个小老婆。
可她对怎么做小老婆这事儿只知道两点:被正房夫人大老婆姐姐教训,陪那个老爷男人睡觉。
她也知道小老婆归大老婆管,可在人家的新婚之夜,她这个小老婆要做什么哪?想了半天不得其法。
饭好了,她把三盒饭都抬出小火坑,放在地上。放低姿态,轻声的叫着:“大南哥,吃饭了。秀秀姐,吃饭了”。
王南用长短树枝把远离火光的那个窝棚口封上。再找个树枝子,把所有的支愣八翘的杂树枝子划拉到窝棚的四处,除了人进出那面口子暂时没封,其他的地方又用短树枝子补上。
一个相对安全的小窝棚上就立在山洼处。
把多余的树枝慢慢丢到火坑里烧,就着火光,三个人默默吃了第一顿标准的野营晚饭。
吃完饭,王南又开始拿小铁楸掏火灰,沿着挖出一圈的小坑里撒。
饭盒还刷不了,只能先放一边等明早吃完早饭后再说。二丫实在找不到事做了,只好讪讪的走过来站在李秀身边,想过来听李秀的指派,想着反正是自己想当小老婆的,挨骂挨打都得认,可总得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吧。
李秀看到她在身边戳着,就气不打一处来,对着她低吼了声:“你进去,躺边上睡觉”。
二丫不敢再打扰二人,老实的走到一边,默默的翻出自己的雨衣、军毯和小衣服包,扒开蚊帐,找个边儿贴着蚊帐边躺好,不知道一会儿会发生什么,她混身的不自在,只好睁着眼睛看着窝棚外面。
慢慢的她看明白了,王南除了搭好窝棚,还扔了一大堆树叉子在窝棚四处当拌脚。扬火灰应该是防止虫蛇一类的爬进来。
不一会李秀也进她这顶小蚊帐,没理二丫就背对着二丫挨着她躺下。
二丫看这架式,想了一下才想明白,孝期里哪,俩人还不住到一块儿。
王南把剩下不多的树枝都踢到火坑里,把三个人带的大包小包放在窝棚里蚊帐头的位置上,又把用来绊脚的树枝荆棘都拨了过来,挡住了入口。这才把穿着鞋子进了蚊帐,躺下来想说句什么,这时东北人还没有“晚安”这两个字,他想了半天也只说了一句:“睡吧”。
两个女孩子,嗯,已经是他的两个女人了,那边没有什么声音回过来。
李秀是一肚子气根本不想说话。
二丫却是不敢再说话了,她要等到李秀气消了些再过去讨好她。
小窝棚静静的,慢慢三个人怀着离乡的伤愁都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还没亮,二丫主动的爬起来扒窝棚边的树枝开始点火,随后李秀也起来放米,等天色大亮的时候,三个人已经吃好早饭,收拾好东西。
王南带着两人就往山上走,站在山顶上,回头张望远处的大坟,这个位置还能勉强看到,最后看上一眼吧。
第二十一章 日本士兵的战术能力
王南的眼力非常的好,他看到大坟周边有很多活动的小黑点,是一大群人。
他看了半天,从拿枪的姿态和军装的颜色上,应该是几十个日本兵正围在大坟前后。
李秀和二丫也看出了不对劲,望向王南。
王南很紧张,那些人的已经围住了大坟,他有些害怕日本人挖坟,他知道两个女孩子也是在害怕这个。
挖人祖坟,那是不死不休的仇恨。可是这些是日本人,他们想挖就挖,他们都杀到这里了,根本不会在意中国人的仇恨。
王南对不能守坟尽孝已经有些上火,要是眼看着这些日本人挖坟无动于衷,那当真就是不为人子了。
把日本小鬼子引过来的,不要让这些不是人的东西惊动到家人们。王南想到这些就端起马枪,把表尺立起来,游标滑到到最顶上。
两个女孩没用他说,也把枪转到了手上,学着他操作。
王南看到两个女孩子也在跟着操作,就指着距离六七里的人影,说:“往坟后面瞄准,开完枪你们走在前面找地方”。
随后勾动了板机。
每人五枪打后,王南掏出三排子弹,两排递给了俩女,说:“你们先走,我引他们过来后,咱们一个点一个点的卡,你们看到我就往后面找点儿”。
他压上子弹,又打了一梭子,这时看到那些小黑点已经开始往自己这边移动过来。
再摸出三排子弹,两排放在上衣口袋里,一排压入枪内。
日本兵们听到了枪声,是西边山上传来的,有点远,偶尔还有流弹飞过,士兵们立刻散开找一些隐蔽处等待命令。
几个抽调过来的步兵分队(也就是步兵班),组成了一个临时小队,由中尉带队,有50多人,有四挺机枪和两个掷弹筒。
他们连夜过江,没有进汤原县城,按地图摸着黑赶到了这一带,夜里没找到被伏击的日军,却找到了小村落的位置,也看到了大坟。
他们半夜就是在这里休息的。等到天亮时,几十号人围在大坟的四周看了很多弹壳,又看到了一些土制靶子,才知道这是袭击者的营地。
中尉正在看地里的脚印和几个半跪留下来的痕迹边上的弹壳,在心中琢磨着这些动作的战术作用。
听到王南三人故意打过来的枪声,他抬头看看远处枪声隐约响起处,他觉得有些好笑,帝国士兵的任务是来找活人的,居然被误会了挖坟的了。
不过他的任务正好是清除这周边敢于与帝国做对的武装份子,那就过去消灭他们吧,只是要小心点。
命令一个分队的步兵到前面做前导,负责开路侦察,其他人按分队散开,依次跟进。
王南只看到日本士兵散开了好大一片,然后往他这方向移动。
他就在山顶上看着,等到最前方的日本兵进入表尺范围时,又瞄准着隐约的身影把枪里的子弹又打了出去。
这回子弹虽然打不中人,却实实在在落在这个分队的士兵周围,这让他们都放慢了速度,开始做起交替前进的战术动作。
看着这些人一下子消失好多,王南压好子弹,这才转身向西面跑。
两个女人已经隔着一个山头那里向他挥手了,看到他也挥手,才消失在山背后。
等王南跑了过去,李秀和二丫都只端着枪坐在山顶一块石头后面休息。二丫迎着他走过来说:“我先把包背过去,姐姐跟你说我们选的地方”。
王南没说什么就把包都甩了下来,顺手在包上的一个弹药盒里扣出三包子弹,边拆边往身上补,最后一包拆开拿在手里。
李秀看着二丫扛着大包小包,小心翼翼的往山下走,冷哼了一声。
王南立刻往远处日本人追来的方向看去。
李秀拉着他的胳膊说:“装什么装?”,王南觉得有些无辜,李秀白了他一眼,指向二丫走的方向,那里有块悬崖,说:“你在这里先打几枪,就从下面穿过去到那面爬到半山腰石砬子边上,那里有个石头窝能藏住开枪。石砬子向侧后方跑到那个山坡上,山顶有树草挡着可以开枪。我们先把东西往山顶后面搬,再往后的我让你那小老婆在那儿等着你”。
王南一一记下。
随后又听到让他无语的话。
“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没个好东西”。
王南无语,原来他的安静女神也会把吃醋嫉妒说出来。
李秀觉得马上要开枪了,不能跟王南再发小脾气了,转而提醒他,“注意点儿,够上了打两枪就走”,可又觉得这话还不够,再加上一句:“我们在那边等你”。
那个“们”字听在王南耳朵里有些重,王南忍不住咧了下嘴,可看到李秀脸色在往黑转变,马上“嗯”了一声,说:“放心吧!日本兵快爬到山顶了,你先过去吧”。
等李秀跑了下去,他躲到离石头不远的地方,从不高的草丛里把枪架向他之前的山头,想想,又回身抓了两把草,扭成了草圈,顶在了头顶上。这个隐藏方式猎人偶尔会用,日俄战争时日本兵也经常用草扎个草帽,王南只是觉得他光着脑袋太明显了,拿草盖上。
两个山头走起来有点远,可直线距离大概也就400米这样,中间隔了一个矮了不少的小山岗,处于可以射击的范围。
王南把表尺立起来打到400米,安静的趴了下来,他要借着日本人没到的时候,也休息了一下。
并没有过多久,日本兵的身影就出现在那个山头周围,人不多,也很机警,王南只看到这冒了一个头,那边又闪出一个脑袋,没人在那里傻看,也根本不给他瞄准的机会。
这个前导分队跑了五六里地,现在也小心的边观察边休息,山上的杂草灌木并不密实,最高不过齐腰,也不是密集成片,高高低低的有些分散,在山顶这个角度看过去,能藏住人的地方不多,日本兵找到了几个看不清的地点留意着,之外就以观察西侧与北侧的山顶一线为主。
王南很冷静的趴着不动的,他只需要盯着看着那些人的枪口方向就知道有没有被发现。
不多一会,日本人休息的差不多了,后面的部队也跟了上来时,几个日本兵端着枪慢慢走上山顶。王南敏锐的眼神一下子注意到在他们的两边都有人爬了出来,趴在山顶线上。有一侧肯定是机枪,他打过那东西,枪有架子支着,所以身体低不下来,姿势一看就明白是机枪。
哪怕是这种班排级战术,也是各国正规部队用时间和鲜血积累出来的,根本不是王南这种小老百姓能拍脑袋想到的,也相当的不容易应对。
“还是日本兵会整”,王南只能对日本士兵的专业性默默赞了一下。他不是冲动型的人,也不是个死脑筋的人,只是冷静的看着日本士兵的阵式变化,他看出来这种架式他能做的也就是打上一两枪就跑。
“有机枪盯着,也许就一发的机会吧”。王南把手指放在板机上,看了看机枪的位置,似乎不是那么好打。枪口移动来移动去,他在看这一发子弹合适送给谁。
第二十二章 侧风对子弹的影响
日本士兵们其实也很难受,按他们的经验,袭击者肯定在四周,可没找到之前也不能大摇大摆的往前走,只能送出几个肉靶子吸引对方。
可几分钟过去了,对方还没有动静。
没响的枪是最让士兵恐惧的东西,心总是悬在空中疑神疑鬼的,只有对方的枪响了,是死是活才能回到自己的掌握中。
几个端着枪的肉靶子开始向对面的小山梁冲过去,在他们控制住小山岗之后,后面的人才能替换他们爬向前方更高些的山岭。
王南看到这几个士兵的身影冲进小山岗后方,开始把枪对准那把机枪,正好那把机枪也开始调整位置,他的枪口需要有压住小山岗的角度,以防袭击者出现在小山岗后。
这回王南能清晰的看到机枪手的上身,他瞄准了稍有些虚的小黑点,对准脑袋勾动了板机,“啪唧够”,声音在山梁山谷间回荡,回音让枪声悠长,产生了与平地上不一样的声响。
王南快速退壳换弹,他发现那个机枪手离开了机枪,用左手捂住左脸让位到了左边,只是他没发现自己蹲在那里还是有些高。“没死?”他快速再次瞄准这个机枪手,还是脑袋的正中心,枪声再次响起,他看到的那个机枪手连滚带爬往山下退。
没有当过兵也没有受过狙击手训练的他并不知道风对弹道的影响。
“还是没中?”王南有点迷惑了,这把马枪他打多了,练枪时在400米和500米时都没发现什么问题,那会是什么原因哪?眼睛里有人接过机枪把枪口转了过来,王南赶快向后退了下来往石砬子跑去。
子弹很快咻咻的从山顶飞过,杂乱的枪声也传了过来。
在跑动中,他感觉到了风在吹动着他的衣服,一下子想到了子弹可能是被风吹偏的。因为他学打土铳时,老猎人说过打猎的时候尽量顶风打,因为在上风头,动物会闻到人的味道,侧风的时候,子弹随风发飘,所以只能顶风打。
看来下次在侧风时,得迎着风向调过来些,调整多少等回头再试了。
前导兵们确定了袭击者的方向,大部队也开始加速移动。
石砬子的下面有一堆乱石,可以射击的地方很多,王南没有停下来。按李秀说的跑过乱石滩,从边上的斜坡爬到了石砬子中间半截的位置。
这里有十几米高,一眼就看到有一个几块石头间有个凹窝。就进入那里蹲了下来,这里左边贴着悬崖,几块石挡着上下,视线开阔又能藏住人,正好控制住刚才的射击位置,看得出来,李秀和二丫挑选的很用心。
王南蹲下来把枪架好,气刚喘匀,一个日本兵的脑袋就从山脊线上露了出来,距离大概200米。他不为所动,用枪口盯着这一小片山脊。果然,几十米的范围里,有几个地方都露出了小黑点,王南心里说了句:“真是小鬼子,人长的挫,心眼鬼精鬼精的”。
日本兵使用的还是老办法,送两个肉靶子出来,王南看到两个日本兵把胸部都露出来时,瞄准好其中一个,在勾动前的瞬间,他想到了风,就压了下枪口,瞄准了胸部,这次没有打偏,一枪击中。
第二个日本兵在听到枪声,感觉到身边的战友中弹,只是愣了那么一瞬间,就加快速度向前冲了过来。按照战术规定,他要冲到其他人的枪声都响起来才能找地方隐蔽。
下一发子弹飞来,正中他的胸部,他还在仔细听身后的枪声,却直到倒在地上也没听到,他心中在怒叫,开枪啊开枪啊,随后就失去了意识。
不是其他日本兵不开枪,是他们没有找到王南的位置,几个端枪卡着位置的日本士兵没有一个在往悬崖中间看,都盯着石砬子下面的乱石滩。枪声响后在崖面造成了很大的回响,谁也没听出枪声的准确位置,他们只能更仔细的在地上的石头中搜寻。
王南这两枪捡个了大便宜。
看到日本兵没了动静,王南轻轻的拉开枪栓,想了想,把一梭子子弹拆出桥夹,一发一发的压进去四发,余下那发又放在嘴里咬着,推上枪栓,再从枪口处看向日本兵。
余下几个日本兵没有动,只是喊机枪上来准备。这个分队机枪小组的射手眉角到耳朵都被子弹划破了,已经退下去等卫生兵过来包扎,机枪组长正抱着机枪往坡上爬,大部队已经在远处的山脊上出现了。
一个日本士兵可能是有什么事要向正在爬山的人发问,他转身坐在了山那边的坡上。按照一般情况来说,蹲在山脊边只露出脑袋眼睛的位置时,如果转身坐在脚的位置,头是不会露出来的,可是,他身上背着背包,把他架在了高一些的位置上,他的头和肩都露了出来,王南正好枪口对准他看着,在他起伏的时候就勾动了板机。
子弹对着肩中间的位置一出膛,他又想到了侧风,直听到击中头盔的声音时,吁了一口气,没被风吹偏。
这个日本兵身子刚往下缩了一点,子弹就击了他的钢盔正后方,子弹穿过一层钢板后,弹头变成蘑菇状,砸进了他的后脑,几个爬山的日本兵听到他说话,正在抬头看着他的,在听到枪声的响起的同时看到就他的脸上一下子喷出一团血雾,他眼睛往上的部位出现了一个洞,都吓的一哆嗦。
随后看到他慢慢的向前趴下来,又顺着坡度向下滑滚,吓的爬山的日本兵纷纷让开,突然又觉得不对,又赶紧跑过去拉住他。
这个日本士兵是这个分队的分队长。
王南扒了很多日本兵,无论哪次都没扒钢盔下来。他没觉得钢盔有什么用,因为薄钢皮明显防不住子弹,戴上显眼招人,又不好看,没有军事常识的他从不以为然。
这次打中钢盔的脆声传来更是如此。
事实上,钢盔并不是为了防对方直射过来的子弹,哪怕是五十年或八十年以后,现实中都没有过这样的头盔出现,当然除了那些攒狗粮的游戏。
头盔最早是用来防炮弹弹片的,对手榴弹片、四处弹跳的流矢弹和出了射程之外的流弹效果也非常好。在一般枪支的有效射程之内,哪怕钢盔的正面都会被直接穿透。稍偏些的角度很可能会让子弹折射飞,但都有可能让钢盔里面的人脑袋产生严重脑震荡。
王南的这一枪让这个分队的日本士兵很震惊,把枪瞄向下方的士兵立刻调整枪口对准悬崖的顶方,他们听到了枪声是在悬崖往上,眼睛瞟了分队长的惨样后,更是以为是从平行位置射击过来的。
轻机枪组长冲上接近山顶的位置,端着轻机枪在看到悬崖顶部的地方趴了下来,开始准备射击,他更是以为射击线路是与山脊平行的。
王南看到日本士兵都在隐隐约约的调整,没人向他射击,就没向后跑,继续在这里守着。
可等日本兵调整好后,王南连这些人的位置都看不到了,他只好嘴里咬着余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