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之大贼(黑椒)-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特别是菲律宾,许多华人都跑到那里去谋生。
那是两只狼,两块肉才能出现的和谐局面。现在的形式真的不一样了,刚刚兴起的日本也把眼睛盯在了南洋,肉只有两块,狼却来了三只的时候,注定要有麻烦的。
日本也想发展,他们想让大日本帝国走上一条辉煌的道路。并且已经为此做了很多的事情。他们已经收取了台湾和朝鲜,但是这远远无法满足大日本帝国的野心。
如果他们的脚步还能继续踏入中国,那日本人会把目标一直盯在东北,直到他们用中国的资源让大日本皇军可以横扫亚洲一切西方力量为止。
可问题是中国忽然出了一个杨打鬼,把日本人给死死的挡在了鸭绿江那边,就是不让他们过来。小日本当然不会说坐在那里等着杨打鬼什么时候把路给让开,这条路不好走,就找找有没有其他的路。
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国家的发展更是这个道理,不能只有一个路线。
日本人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实力的。最少他们的海军战绩辉煌。
北洋水师号称天下第五,沉了。老毛子的舰队号称天下第三,也沉了。这些战绩或许并不能鼓舞起他们挑战欧洲强国的胆量,可是在亚洲搞一下已经衰弱的荷兰,再看看能不能从温和的美国人手里占点便宜,应该不是问题吧?
在中俄战争进行的同时,日本一方面配合着大英帝国对中国进行封锁,另一方面在国内却有一种论调越来越流行。一些日本很有地位的学者们开始说,就像美国人宣布美洲的事情就是美国的事情一样。在亚洲,作为第一个强盛起来的日本,有责任帮助所有的亚洲国家走向文明,亚洲作为世界五大洲之一。应该具有和欧洲美洲一样的国际地位。
这种论调在这个时代当真吓人呐!英国政府,美国政府,马上明确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们对日本国内的这种危险的言行深表关注。希望日本政府能够做出有利于亚洲和平的举措,不要挑起事端。
日本方面马上做出回应,说这种话是少部分的人发出的个人观念。日本政府一向追求于西方国家的合作,绝不会做出任何不恰当的事情出来。
而另一方面,一些少部分的日本人却开始和菲律宾的反抗组织接触,并且给他们提供军事物资,事情被老美发觉之后虽然日本政府一再的道歉,但是老美对此大为光火!
在印尼那里也是一样,越来越多的日本浪人从中国跑到印尼去了,这些人到了印尼之后很快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并且做了一些极不符合商人身份的事情出来。
荷兰政府发出了严正的抗议,要求日方约束自己的公民。
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和俄国人打仗的时候发生的,而大英帝国除了动动嘴皮子之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来限制日本,美国人和荷兰人除了抗议之外也没有增兵和军事上的准备。
这更是让日本人感觉到了机会,官方虽然一再的道歉,但是在东京,寺内正毅,山县有朋,东乡平八郎,西园寺公望,桂太郎等一帮军政要员正在进行着一场秘密的商谈。
这场商谈很不正式,甚至不允许有书记员记录,但是他们都知道,他们在这里商量的结果,将决定大日本帝国日后的命运,也很可能会改变整个世界的布局。
西园寺公望现在是日本的首相,他的政治路线是比较温和的,对于扩张路线是相当的抵触。
“诸君,你们真的确定我们可以进入南洋么?要知道南洋不是中国,我们的舰队开过去的时候就必须和西方国家发生矛盾,我知道荷兰人现在无法阻止我们的脚步,可是美国人呢?还有,你们考虑过大英帝国的态度没有?万一我们的行动让大英帝国感觉到不快,对于日本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寺内正毅和山县有朋对视了一眼,山县有朋马上说道:“西园寺阁下,那您的意思呢?是让我们的军队继续和中国人开战么?”
西园寺点头:“前天英国政府向我们传达了信息,请我们出兵配合一些俄国人,俄国人战场上的表现很不好,如果没有军事上的帮助,他们有可能会输掉战争。”
寺内正毅开口了:“西园寺阁下,我提醒您,在东北义勇军的民兵也是戒备森严,我们根本没有突袭的他们的机会。”
“难道大日本帝国会怕一群民兵么?寺内大将,作为一个将军,我想你说出这话并不合适。”
“作为一个首相,我想您的方针也不合适!杨打鬼这次打俄国人只动用了不到十万部队!他布置的防线全部兵力加起来还不到二十万!他还有大量的后备军可以动员。”
“可是他没有物资!”
“我们一样没有!”
第二十二章民主还是集权
东乡平八郎一看寺内正毅和首相顶了起来,马上站起来说道:“西园寺阁下,我想寺内元帅的意见是正确的。您可能不太了解那个禽兽,虽然他现在和俄国人打的难解难分,但是如果我们的部队出现在中国,他会放下和俄国人之间的战争,毫不犹豫的扑向我们!这种事情在战场上已经出现很多次了!大日本帝国没有能力再接受一场失败,我们不能拿帝国的命运去开玩笑。”
西园寺来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次对自己的责难,这一段时间这帮人早就想改变自己的执政策略了。
他一声叹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非要南下,和中国人开战大英帝国会支持我们的,你们难道不明白中国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桂太郎站了起来:“首相阁下,您可能误解了我们的想法。中国对我们的重要性我想在坐的每一个人心里都十分清楚。但是东乡平八郎元帅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大日本帝国再也输不起了。我们不能指望英国人给我们多少支持,欧洲的局势也非常紧张。我个人认为,大山岩阁下的牺牲就是因为我们打的并不是日本人的战争,而是英国人的战争。”
西园寺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也没给他们几个回答。出兵南洋就是挑战那些欧洲绅士们的底线了,西园寺真的不想这么做。
山县有朋再一次说道:“首相阁下,我们必须打自己的战争。只有我们自己有能力了,才能向中国开战。这里没有人说要放弃中国,只是先南洋再中国!杨打鬼已经答应可以和我们采取某种形式合作,我们帮助他开发资源,我们也能廉价得到我们需要的东西,这样的情况下,难道非要放弃一推就倒的荷兰。却拿着几十万大日本皇军将士的生命和帝国的明天和那个禽兽再拼一次么?!”
寺内正毅抬起自己头:“首相阁下,请恕我直言,就算我们能打得赢,当我们付出鲜血赢得战争之后得到的也是英国人和俄国人赏赐给我们的一点点东西,可能还没有我们和杨打鬼合作得到的多!”
这帮人一唱一和的尽情的说着,西园寺公望眼睛扫了一下他们几个,最终也没有明确的表态。慢慢的从椅子上起来:“我知道了,我回去考虑一下,很快给诸君答复。”
他离开了这里,可是其他几个人却都坐在那还没有离开的意思。他们也不说话。就在那里坐着,好一会的功夫东乡平八郎忽然说了一句话出来:“西园寺阁下,可能是年纪大了。”
山县有朋忙的说道:“东乡君不要这样说,西园寺阁下只是因为和我们的地位不同,考虑事情显得格外慎重而已。寺内和桂太郎不也是刚刚想通了么?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再给西园寺阁下一点动力,千万不要胡来。”
西园寺在国内还是很有声望的一个首相,东乡平八郎也就是说说而已,他也没有那个能力扳倒西园寺,他差的远了。
而且南下的意见他们真的是刚刚确定的。虽然直上松原早就带回了杨司令向日本人传达的信息,可是小日本一开始真的不愿意和中国合作。现在日本和中国情况已经不单单是中国人仇恨日本那么简单了,日本国内特别是他们的陆军,对杨打鬼也是咬牙切齿!
放下和杨打鬼之间的血海深仇?他们无法接受。
俄国人对北京发起攻击之前寺内正毅这帮陆军还想找最后机会看能不能一雪前耻。但是当杨小林在北京一拳把俄国人的猛扑给打退之后。他们马上意识到也许自己的眼睛真的不该再盯在中国了。
加上这一段时间对南洋的试探没有引起西方人太大的反应,日本觉得菲律宾可以先不去碰,但是在印尼,好像荷兰人是个最软的柿子。印尼是全世界的印尼。你荷兰人能抢,我们日本为什么不可以?
荷兰在印尼的战舰只有二十多艘,士兵只有一万多人。就算荷兰现在全国动员和日本开战,小日本也不怕他们。
桂太郎马上说道:“我想,我们可以去和杨打鬼接触一下,看看他的诚意。如果他真的愿意和我们共同开发中国的资源,对大日本帝国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北京。
在杨小林继续准备战争的同时,总理内阁终于组成了。这标志着新中国的领导班子已经健全。陈天华出任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副总理黎元洪,唐绍仪。
下设八部,其中东北占了三个部长。北洋也占了三席,南方政府占了两席,司法部部长宋教仁,还有外交部部长孙文。
本来老袁的意思是让孙文先生去修铁路的,可是杨小林却坚决不同意。杨司令认为让孙先生去修铁路真的有点屈才了。孙先生擅长什么?他的优点又是什么?
新中国的局面十分艰难,这个时候外交是一个破冰的过程。外交部长不光需要机智,口才好,更需要那种被人拒绝了一千次也会去努力第一千零一次的精神。还有,外交上面有的时候就需要孙文先生这种不管你信不信,为了达到我的目的,我什么都敢说的人。
孙先生对这个职位也是相当的满意,事先他已经收到袁世凯让他去修铁路的消息了。孙先生虽然没说什么,可是心里的不痛快总归还是有的。现在忽然改成外交部长,真的一身干劲。
为了证明自己能够胜任,孙先生在任命下来当天一晚上没睡觉,写出了一份一万多字的外交报告出来。在报告里面孙先生大胆的提出了他的交涉计划,他认为中国现在应该走迂回路线,首先寻求和英国的一些盟友建立外交关系,然后寻求打破和大英帝国陷入冰点的局面。
对于外交上面的事情杨司令也不没兴趣去参与,他知道孙文在外交努力中可能会做出一些妥协,只要孙先生能把握住底线,妥协真的也是一种策略吧。
比如他和日本人之间的协议也是一种妥协,为的就是能让中国打开一个生存的空间,这个世界已经是大同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封闭起来发展,真的被封锁了,十年八年后什么都有了那句话是自己安慰自己的。
总理内阁成立的当天全票通过了一个决议,就是目前的中国一切为了战争!
这个决议的通过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关于总理内阁用什么形式来运作,当真是费了一番周折。这是中国的第一个总理内阁,它用什么模式来运作决定了日后中国将走上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陈天华和孙文等人坚持要实行民主的制度,而北洋那帮人和杨度则坚决要求采用中央集权的共和制。
杨皙子在这个时候充当了反对民主的急先锋,在总理内阁的第一次扩大会议上面,当着所有人面把民主批了一个一文不值。
“孙文先生,你口口声声说要民主,我想请问你一个问题,民主到底是什么?是一种社会意识,还是一种政治制度?”
孙文马上说道:“我可以告诉杨部长,民主是一个社会制度!是一个可以确保我们每一个人权益的社会制度,是一个保障社会基本公平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我们能最有效的保证广大贫苦百姓的利益,是最适合我们目前发展的。”
孙文先生的声音非常大,情绪也很激动,他知道现在不是让步的时候,虽然老袁说集权只是因为现在战争的需要,但是孙文明白,一旦自己让出这一步,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内阁的运作模式就成型了,那个时候再想玩民主绝对不现在更困难。
杨度笑了:“原来孙文先生是想保证广大贫苦百姓的利益,看来我们的目标就不一样。”
孙文一愣:“皙子,你的目标是什么?”
杨度说道:“我的目标,是让中国没有贫苦百姓。”
这话说出来让孙文先生差点去撞墙,旁边一直听着没有吭声的杨司令这个时候对杨度是刮目相看!都说孙先生会吹,搞了半天还有一个比他还会吹的。让中国没有贫苦百姓?这个目标估计等三零零零年都实现不了。
陈天华这个时候已经看出来了,杨度是在满嘴跑大炮,他想偷换概念!
“皙子,你不要话题给扯远了,民主的制度是确保国民作为国家真正主人,而非仅仅为名义上主权者的机制,只有用民主的制度保证国民能直接参与、影响并且决定国家的政策,我们的国家才是国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杨度马上说道:“星台说的非常好!不过我真的很想知道,你如何保证每一个国民都能参与决策?”
邹容立刻站了起来:“我们可以成立党派,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党派机制完全可以运行,南方的革命党组织已经逐渐成熟,我们东北也有自己的党派,北京也可以建立一个政党,三党执政,国民只需要选择自己支持的党派就可以了。”
老袁听到这里脸色变了一下,那眼角看看杨小林。他真的没有想到东北的人居然大多数都赞成民主,这让他有些怀疑杨小林先前跟自己说的那些是不是忽悠自己。
民主?老袁奋斗了大半辈子就是为了陪你孙文玩民主么?别开玩笑了。其实孙文陈天华他们和杨度吵的再厉害也起不了决定的作用。袁世凯没打算玩民主的时候怎么会让孙先生如愿呢?
老袁就担心杨打鬼,别看那个家伙坐在那里一声不吭,但是他拳头比自己硬。
第二十三章萧墙纷争
杨司令坐在那里动也不动,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让袁世凯实在捉摸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
杨度这个时候又说话了:“邹部长,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按照你的说法,民主制度是形成一个选举的关键点。我想问的是,在这个关键点上,选民与选举对象在一个选战宣传的口头交易中实现了多数民意的契合,但是,当这个关键点过去之后,民主制度本身又给予选举获胜者巨大的权力,可以不用兑现口头交易的内容,甚至做出违背民意的事情。造成的结果是,选民选出的是一个违背民意的人。这样的事情在西方国家不是一次两次发生了,我想问问你有什么对策没有?”
孙文先生抢着说道:“杨皙子,你不能因为一点缺陷就否认一个制度,因噎废食的典故你难道不知道么?我们建立的社会制度如果不能保证国民的利益最大化,那么我们和满清还有什么区别?”
孙先生这话说的很重了,杨皙子舌战一群民主斗士已经激起了他们的公愤,不过杨度就像那骄傲的公牛,依然在斗牛场上四处冲撞,谁露头他顶谁!
“看来我和孙文先生价值观真的有区别。我认为中国目前的情况不是说考虑如何让国家去照顾个人的利益,而是我们每一个国民都应该为了国家而奉献个人的利益!我们正在进行战争!我们的每一个国民都必须认识到我们的祖国面临的困境,在这个时候国民们应该清楚的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再重生一遍,我并不是不赞成尝试民主,只是在目前这个阶段,每一个人,必须先履行对国家的责任,因为我的国家很危险。”
陈天华刚刚想说什么,袁世凯微笑着挥挥手站了起来。老袁知道让这么吵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就算孙文把民主说成一朵美丽的鲜花,老袁也没有任何兴趣。
“诸位,本来内阁的会议我不该说什么的,不过现在我们真的没有多少时间,总理内阁是共和还是民主,其实都是我们的尝试,哪条路是对的现在没有人能知道。可我们必须马上选一条走过去,杨司令,你是什么意见?”
杨司令的意见,才是袁世凯最在意的东西。
杨小林终于开口了。他掐灭了烟头之后看看四周:“投票吧,你们不是想搞民主么?咱们就从这件事情上开始,通过了,就当是第一次民主。要是通不过,你们也过了一次民主瘾了,以后也别再啰嗦。”
这个方式真的很直接,符合杨打鬼的性格。
老袁笑了:“好,我也赞成这个意见。我和杨司令就不参与投票了,不管你们做出什么决定。我都支持。另外,我也希望总理内阁不会在这事情上纠缠下去。”
孙文和陈天华算了一下,八个部长,加上总理副总理十一个人。其中态度暧昧的两个,唐绍仪和黎元洪,估计他们是投弃权了。剩下的他们人数还多一个出来。
两个人对视一眼,孙文的眼神非常坚定。冲陈天华微微点头。
陈天华马上说道:“好,我们投票。皙子,你怎么说?”
杨度慢慢的坐下。双手抱在胸前:“可以,我们就民主一次,也让你们知道民主的后果到底是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十一个人的民主虽然小了点,也确实是民主了。杨度接着问道:“方式你们说吧,是搞不记名投票还是怎么说?”
陈天华感觉自己已经胜利在望,微微的笑了一下:“不用那么费事,我们举手表决吧。”
杨度也不等他再说什么,马上举起了自己的胳膊:“好,那赞成共和的,请举手。”
一共十一个人,陈天华本来认为唐绍仪会弃权的,却没有想到杨度刚刚说完唐绍仪就把手臂举了起来,加上铁道部部长詹天佑,教育部部长梁启超,内务部部长盛怀轩,一共五票。
唐绍仪虽然是北洋的人,却一直对南方革命非常同情,也是留洋归来的,曾经一度还在名誉上挂名南方政府。在政治观念上唐绍仪和孙文非常的相近,孙文先生本来以为他就算不支持自己也会投弃权票的,但是没有想到他赞成集权!
惊讶归惊讶,事情出了这一点变故也不至于让孙先生乱了手脚。只有五个人举手,没举手的还有六个,就算泥菩萨弃权,双方也是五比五。如果黎元洪这一次再帮一下忙,那民主的决议就通过了!
孙先生马上低头小声对一旁的泥菩萨说道:“黎总理,民主之事务关系中华之前途,请总理支持。”
黎元洪这个时候眼睛四下看看,然后忽然慢慢的举起手来,同时对孙文说道:“不好意思孙文先生,我认为共和比较合适。”
黎元洪那举起来的胳膊毁灭了孙文先生最后的希望,现实真的非常残酷,赞成共和的已经有六个人了,剩下的好像没有了再表决的必要了。
陈天华和孙文看看坐在一旁笑而不语的杨小林,这个时候老袁亲自给杨司令点了一支雪茄,杨司令正在品尝着。他们终于明白了,可能在提出这个提议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结果。
袁世凯满面笑容的站了起来,看看神情沮丧的陈天华:“星台,还有什么要说的么?”
就像杨小林对袁世凯说的那样,陈天华他们可能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但是一定会服从。
孙文等人也知道,虽然老袁说集权只是战时政策,但是一旦这个体系成了形,想再改变他就难了。不过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投票表决是你们答应的,结果出来了你说不干,那就要问问了,以后民主选举出来的结果是不是只要你不满意都可以不干?
如果你们民主是那个样子的,还叫民主么?
袁世凯和杨打鬼用民主的方式否决了民主,中国的体制将按照中央集权的模式来打造了。
老袁和杨小林不一样,杨小林算计了这些革命党之后就坐在那里不吭声,袁世凯却还要再说上两句。显示一下自己的大度:“诸位放心,现在的共和制度只是为了应付目前的战争局面,至于民主我等也不该放弃,等到日后战争平息了,时机成熟了,我们可以慢慢的尝试。”
杨小林坐在那里心中对袁世凯佩服至极,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老袁好像没等到一战就挂了,后来还是段祺瑞加入协约国的。这样算来也没几年时间了,他这一许诺,就把民主给许到下辈子去了。
不管日后怎么样。总理内阁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政府的运行已经走上了轨道,杨小林从现在开始可以把一些工作交给陈天华来做,怎么动员老百姓,怎么筹备物资,怎么支援前线,以及在战争期间维护地方的稳定,这些他都可以放手了。
杨司令即便是穿越的也是凡人一个,党政军一把抓的能力真的没有,他要集中所有的精力才能打败俄国人。
孙文先生显然对杨小林非常的有意见。当散会之后袁世凯和那帮北洋要员们兴高采烈的离开了,黎元洪也跟着袁世凯走了,孙文知道他们必然是去找个地方庆祝他们的胜利,这更是刺激了孙先生的神经。
“杨司令!我可以向你保证。有一天你会为你今天做的事情后悔!”
孙文不是傻瓜,他看的出来这件事情中有杨小林一份功劳,如果说袁世凯是那个挖陷阱的人,杨小林就是在陷阱上布置伪装的人。杨打鬼和袁大头用一种很卑劣的手段把本来有希望能够实现的民主给埋葬了。
杨小林坐在椅子上面看看孙文,也没有说话。虽然两个人之间闹过很多次的不愉快,但这真的是孙文先生第一次冲他发飙。
孙文看见他那不搭理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