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济尔哈朗脸色微变,心知事情严重,也洞悉了这几人的目的,打马不停,沉喝道:“不用管他们,冲过去!”
  流浪汉总共就五个人,领头的看着济尔哈朗极速奔来,扔掉短弓,腰间掏出一个黑疙瘩,向前扔了过去。
  其他几人也纷纷效仿,一个个黑疙瘩抛出,落在济尔哈朗不远处。
  济尔哈朗认识这东西,脸色大变,连忙转向,大声道:“避开这东西!”
  嘭嘭嘭!
  忽然间,黑疙瘩炸开了,声音如雷,烟雾滚滚。
  这些是军器局研制的简易手榴弹,威力奇大。
  驴嘘嘘~
  啊啊啊……
  济尔哈朗的几个亲卫都栽倒在地,能爬起来的都挥舞着长刀向几个“流浪汉”冲过来。
  这几个流浪汉只在意济尔哈朗,眼见他打马离开,其中一个掏出一把黑漆漆的短枪,对着济尔哈朗的马就射了过去。
  砰!
  济尔哈朗的马应声倒地,济尔哈朗也摔落下马。
  “流浪汉”训练有素,两个留下抵挡济尔哈朗的那几个亲卫,其他人斜着长刀都飞奔向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拔出刀,神色凝重,沉声道:“你们是明人!你们要干什么!”
  济尔哈朗真的急了,他不清楚黄太吉为什么要戒严,可要他接管两白旗他就明白,沈阳出大事了!
  更何况,现在明人都已经出现!
  三个“流浪汉”什么也不说,直接挥刀上前。
  济尔哈朗久经战阵,沉着脸挥刀应对。现在在戒严,这么大动静,很快就有四门兵马过来!
  “速战速决!”
  领头的人自然也清楚,全力出刀,刀刀致命。
  济尔哈朗摔下马,浑身都疼,可还硬撑着,同时冷声道:“你们到底有什么阴谋!在沈阳你们是不会得逞的!”
  三个“流浪汉”不答,刀锋密集,配合紧密,只要杀人!
  济尔哈朗接连挨了几刀,腰间血流如注,双眼通红。而他对面,那两个“流浪汉”已经杀完了他的亲卫,向他扑过来!
  “什么人,住手!”
  突然间,一队金兵从两头飞快跑过来,长刀明晃晃,杀意森然。
  五个人“流浪汉”对视一眼,忽然间齐齐向济尔哈朗冲去。
  济尔哈朗脸色微变,连连后退。
  “吾皇万岁!”
  蓦然间,那个领头的“流浪汉”掏出一个黑疙瘩,咬了一口,猛的扑向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一刀捅出,从着领头的腹部穿过去。
  这领头人双眼大睁,双手死死的抱住济尔哈朗。
  “吾皇万岁!”
  另外四人也是如此,含着铁疙瘩,死死抱住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双眼大睁,奋力要挣开,却怎么也挣不脱,只有眼前一点黑烟慢慢升腾。
  嘭嘭嘭!
  五个爆炸声突然响起,地面上出现一个巨大的石坑,硝烟滚滚,断肢横飞。
  赶来的金兵都惊呆了,济尔哈朗死了!
  “快快快,回禀大汗!”
  一群人都急了,济尔哈朗在后金太过重要,任何人都不敢大意。
  说时迟那时快,也不过发生在几分钟的时间。
  德格类同样收到黄太吉命令,出门就要奔城东。
  硕托掌握着正红旗,足有五千人,黄太吉一直没有理由剥夺。德格类也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可黄太吉这么大动静,自然非比寻常。
  带着十几个亲兵,出了府就打马直奔东门。现在戒严,入眼处都空空如也,毫无阻碍。
  “快,两红旗!”
  德格类神色凝重,拼命打马。
  没走多远,一个暗巷子突然冲出几匹马,后面是马车,火光漫天,堵住了路。
  驴嘘嘘~
  这些马好似失控一般,向德格类冲来。
  第一辆马车刚出去,第二辆,第三辆也都冲了出来,熊熊的火光,疯狂向德格类冲来!
  德格类脸色微变,猛的勒住马,调头,沉声道:“快走!”
  这些马后面有火,炙烤着,都受了惊,疯狂向前跑去。
  德格类刚刚转身,突然间响起巨大的爆炸声,几辆马车轰然炸开,恐怖的火光在巷子里疯涌,瞬间就将德格类等人吞噬。
  “快走!”
  没一会儿,德格类骤然从硝烟中冲出,浑身是血,蹒跚着向前跑去。
  德格类话音落下,还有几个人爬出来,衣衫褴褛,还活着。
  一群蒙面人在德格类对面快步冲了过来,手里的短弓连连射出。
  德格类躲闪不及,一个短箭涉入了肩膀。
  德格类顿时就一阵眼晕,强撑着站起来,怒吼道:“有毒,来人,敌袭!”
  黑衣人冲来的时候,隐约有马蹄声响起。
  黑衣人领头的低喝一声,道:“快!”
  噗呲!
  领头的黑衣人,一刀给德格类一个透心凉,拔出刀又直接将德格类的头给砍下来,这才喝道:“撤!”
  几个黑衣人翻墙而走,迅速消失。
  济尔哈朗,德格类接连被刺杀,深深的刺激到了黄太吉,坐在轮椅上,头上出现一点点细汗,神色凝重,目光冰冷如深潭。
  多铎一大早出了京,硕托闯门出城,他的两个臂膀济尔哈朗,德格类相继被刺杀,他又瘫痪,沈阳短时间之内没有了可统兵之将!
  “大汗!”
  一身伤病的李永芳从外面进来,急声道:“大汗,不好,李思忠等人带领汉旗,越过太子河,投奔明朝了!”
  李思忠等人比多铎,硕托动的还早,行事机密,按理说不应该现在就被发现,可这李元芳也是汉人,三等总兵官,免死三次,在后金影响力极大,难免有人拉拢,泄露了消息。
  黄太吉还在疑惑究竟发生了什么,此刻猛然的直起腰,脸色大变,道:“锦州方向,明军有何异动?”
  李永芳近年身体伤病,极少领军,闻言只是急道:“大汗,奴才不知,不过汉军逃离,事关重大,请派兵剿灭,决不可开此一列!”
  黄太吉是什么人,事情一连贯,哪里猜不透,肯定是明朝决意对他的金国动手了!
  他眼神急急闪烁,心念飞转,失去了多铎,硕托的白、红两旗,一万两千人,他的兵力大损,根本无力与明朝再战,甚至他连带兵的将领都找不出!


第481章 黄太吉的决断
  皇太极沉着脸,神色冷漠。
  他知道,大金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
  哲哲这个时候也从宫内走出来,看了眼李永芳,向着黄太吉轻声道:“大汗,父汗传信,明朝勒令援兵立刻返回,否者将统领蒙古各部征讨!”
  黄太吉眼皮跳了跳,这个他已经想到了。
  他抬头看向侍卫内大臣,扬古利,沉声道:“锦州方向的明军有何异动?”
  扬古利不是黄太吉的家人,因此没有执掌八旗的资格,但功勋卓著,地位仅次于贝勒,黄太吉对他也很是信任。
  他向黄太吉道:“大汗,还没有信。”
  黄太吉眉头紧皱,强自的控制着他的情绪,逼迫他冷静,听着扬古利的话,摇头道:“不可能!明朝这么大动作,锦州绝不可能观望不前!”
  这个时候,鲍承先突然被人架着跑进来,他浑身是血,身上刀口密集,如同一个血人。
  黄太吉一惊,鲍承先已经抢先开口,道:“大汗,东江镇有异动,明朝的水师已经布满了娘娘关!”
  黄太吉神色沉凝不语。他不在意东江镇,毛文龙都是些散兵游勇,除了搞破坏,偷袭,对他的大金来说没有什么威胁,黄太吉最看重的,还是锦州以及山海关的明军。
  “扬古利!”
  黄太吉猛的看向扬古利,决然道:“本汗命你节制八旗以及四门兵马,严加戒备!”
  以爱新觉罗家的脾性,不会将兵权交给外人,可现在黄太吉已经没有其他人可以信任了。
  扬古利也明白黄太吉的用意,道:“大汗放心,臣这就去整兵!”
  黄太吉点头,目送扬古利出门。
  扬古利刚走,一个亲兵急急跑进来,大声道:“大汗,明军从右屯,大凌河堡,锦州分别由人马出来,西平堡也在布阵,人数有八万之重,并且有近百门大炮开道!”
  黄太吉双手抓着椅子,嘎吱嘎吱的响。
  这里的人,都神色凝重,没人敢喘一声大气。
  这是明朝精细筹划的计谋,目的就是要彻底消灭他们金国!以他们现在的兵力,现在的军心,根本抵挡不了携带大炮的八万大军!
  所有人都看向黄太吉,不论是守城还是野战,他们都需要黄太吉一个态度。
  他们都没有考虑过“投降”这个选项!
  黄太吉脸上阴沉,很快就转为平静,看着那侍卫,语气淡漠道:“明军如何布阵?速度如何?”
  那侍卫一怔,连忙道:“成三角,速度缓慢,怕是没有几个时辰都未必能到东京。”
  李永芳稍一思索,便道:“大汗,不能掉以轻心,这次明朝计划周密,绝对不可能给我们这么长时间做应对,怕还有阴谋!”
  鲍承先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不停的在流血,向着黄太吉急声道:“大汗,要早作决定,否则沈阳难以守住!”
  金人不善守城,更何况明朝还有利器:红夷大炮!
  哲哲也一脸的担忧,目光忧虑的看着黄太吉。
  黄太吉坐在轮椅上,面无表情。
  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能够推算出明朝的整个计划了。这里面,多半有多尔衮的功劳!
  他眼神里迸射出一抹寒芒,转瞬间就消逝不见,抬头看着面前的众人,淡然一笑道:“先汗起于布衣,以穷山恶水打下我大金天下,本汗哪怕没有这沈阳,也一样能重振大金!”
  众人心里一沉,黄太吉这是要死拼吗?
  李永芳,鲍承先等人都面色凝重,以后金现在的兵力,根本无法与大明相抗,沈阳根本守不住!
  投降?归顺?
  李永芳与鲍承先心里都万分不愿意,真要是再回大明,他们无权无势,无名无官,除了死路一条,还有什么活路?
  至于金人,都目光坚定的看着黄太吉,黄太吉要战,他们就战!
  黄太吉坐在轮椅上,依旧从容,道:“明朝之所以进军缓慢,一来,是给本汗时间,让本汗将兵力都集中在沈阳,他们妄想聚而歼之。第二,也是怕本汗倾全力进攻,他们会重蹈当年的覆辙。”
  所谓“当年的覆辙”指的就是“萨尔浒之战”,明军多路大军出击,接过一路败全军溃败,在辽东损失惨重,再无北上讨伐的能力。
  在座的都清楚这件事,默然不语。他们都急切的想知道,黄太吉究竟是战是降?
  鲍承先,李永芳几次欲言又止,只能一脸忧色的等着黄太吉的话。
  黄太吉能非常清晰的看清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思,他微微一笑,转头看向哲哲道:“收拾东西,我们去科尔沁。”
  哲哲脸色微变,失声道:“大汗,你要去科尔沁?”
  其他人也都惊愕无比,他们想到了战,想到了“和”,甚至猜测黄太吉会退出沈阳,然后骑兵纵横,切断明朝辽东与沈阳的联系,困死沈阳。
  可万万没有想到,黄太吉居然想要直接放弃沈阳,投奔科尔沁!
  李永芳眉头皱了又皱,点头道:“大汗说的不错,我们现在不能与明人大战,还是要韬光养晦!”
  鲍承先神色沉凝,没有说话。他在后金花了无数的心思,真要去了科尔沁,一切都化作流水,日后还能不能回来都是未知数。
  黄太吉拍了拍哲哲的手,笑容如往常一样,自信而淡定,道:“不错,贵重的东西都带走,其他的要完好的留下,本汗要告诉明人,我们怎么离开就会怎么回来。”
  哲哲轻轻颌首,有些依依不舍的离开。他们去科尔沁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这里才是她的家。
  黄太吉的命令很快传遍沈阳,各处大户,贵族都在拼命收拾东西,同时你拥我挤的冲出西门,想要先走。
  鲍承先已经被包扎好,他看着黄太吉始终平淡的神色,心里还是不甘心,道:“大汗,我们真的就这么走了吗?”
  黄太吉一笑,依靠着轮椅,望着外面道:“先生不用担忧,到了科尔沁,辽东,长城都将在我大金的兵锋之下,明朝拿下沈阳看似大胜,实则情势却在变得更糟。”
  鲍承先没有再言,他能听得出,黄太吉这“安慰”的话,是要通过他的嘴,传遍沈阳的。
  李永芳见黄太吉没有泄气,以一种激励的语气道:“大汗说的没错,只要在科尔沁站稳脚跟,与科尔沁联合,不论是蒙古还是辽东,我大金依旧是最强,随时能够夺回沈阳!”
  黄太吉这才满意一笑,旋即眼神杀意一闪,漠然道:“李总兵,你领一千人马巡城,若有不轨,就地格杀!”
  李永芳明白了黄太吉的意思,沉声道:“大汗放心,我这就去,沈阳不会有任何人再投明朝!”
  黄太吉微微点头,又摆了摆手,让侍卫们也退下,大殿里只剩下黄太吉与鲍承先两人。
  鲍承先抬头,道:“大汗,是有所交代臣?”
  黄太吉看着鲍承先,脸色怅然,推心置腹般的道:“先生应该看得出,我大金局势艰难,即便到了科尔沁,也需要有所保障。”
  鲍承先神色动了动,还是不明所以的道:“还请大汗明示。”
  黄太吉轻叹一口气,面上有些落寞,道:“先生是汉人,去科尔沁只会大材小用。我知道先生在明朝多有关系,若是先生能留在明朝,将对我大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鲍承先瞬间就明白了黄太吉的用意:要他投降明朝,做黄太吉的内应!
  同时,鲍承先还明白了黄太吉的另一层用意:如果去科尔沁的人数太多,不但黄太吉有压力,科尔沁也未必养得起,黄太吉这是要去芜存菁!
  简单来说,就是他以及那些投降金人的汉人,汉军,被舍弃了!
  鲍承先脸色变了又变,内心充满悲凉。
  他们苦读诗书,货卖帝王家,本以为选对了人,却没有想到到头来是这样一个结局。
  黄太吉知道鲍承先是聪明人,演戏演全套,他脸色无奈,目光恍惚。
  鲍承先压下心底的乱绪,看着黄太吉,最后的挣扎道:“大汗,明朝对降官从容都是杀之后快,大汗……还请斟酌。”
  黄太吉眼神平静,露出一副我都已经为你想好的表情,道:“先生不必担忧,本汗会以所有降官为你做掩饰,法不责众,明朝需要你,不会对你如何,只是希望先生,莫要忘了我们这一场君臣。”
  果然,都被舍弃了!
  鲍承先心里冰凉,脸上僵硬的抬手道:“臣……遵命。”
  已经由不得他选择了,要么答应,要么就被扔下。答应还能活,扔下只有死。
  黄太吉微微点头,道:“先生且去,我会让宗人府将名册移交给先生,先生尽管整合,待明军进城,作为投名状。”
  鲍承先已经听不清黄太吉说什么了,只是抬了抬手,转身就出去了。
  黄太吉看着他的背影,眼神里杀机一闪而没。
  随即,他抬头打量着宏大,富丽堂皇的宫殿,眼神闪烁着厉芒。
  “本汗一定会回来……”他低声呢喃,只有他自己能听到。
  孟乔芳被囚禁在黄太吉赏赐给他的府邸,紧皱眉头,神色焦急,在大堂内走来走去。他怎么也想不到,只不过一天的功夫,山河倒转,风云突变!


第482章 多尔衮出征
  孟乔芳神色焦急,他不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清楚,他这个都察使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脱身了。
  “不行,得想办法!”
  孟乔芳脸色变幻,抬脚就要出门。
  “回去!”
  他刚走出门,两个金兵拔刀相向,冷声道:“不想死就回去!”
  孟乔芳一个踉跄,然后沉着脸道:“我认识鲍承先,我要见他!”
  那两个金兵一怔,鲍承先在后金有着特殊的地位,黄太吉很看重他,一般人得罪不起。
  “真的?”那个金兵不太相信。
  孟乔芳这个时候也顾不得掩藏了,他不能莫名其妙死在这里!
  “真的,你们一问就知道!”孟乔芳急色道。
  外面的动静越来越大,孟乔芳是真怕了。
  那个金兵看了眼孟乔芳,教训了一声,快步离开。
  整个沈阳都乱套了,富人忙着搬家,穷人忙着逃命。
  鲍承先虽然不愿意做弃子,可也不愿意坐以待毙,有明朝督察使的帮忙,他自然万分愿意。
  不到小半个时辰,鲍承先就联络起了大部分在沈阳明朝降将,还有一部分金人,蒙古人。
  贺虎成,祖大寿,熊廷弼率八万大军,成掎角之势,缓慢向着沈阳方向推进。
  确实如黄太吉所猜测,明朝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故意给黄太吉留下时间,让他筹集兵马,困守沈阳。
  东江镇的动作更迅速,张盘,耿精忠等人率兵进攻辽阳,萨尔浒,甚至直逼铁岭,对着沈阳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锦州城楼上。
  杨麟急匆匆上来,道:“皇上,黄太吉要跑,建奴仅剩的兵马都在城西集结,权贵都直奔科尔沁。”
  孙承宗等人也快步上来,神色急切道:“皇上,要是黄太吉跑去科尔沁,对辽东,对九边威胁就大了,臣认为必须要阻止,哪怕不能击杀黄太吉,也绝不能任由他去科尔沁!”
  朱栩望着北方,目光闪烁,想了想道:“科尔沁有什么动静?”
  杨麟道:“停下了,大篮子一直在监视着。”
  朱栩点头,沉吟不语。
  黄太吉出逃是朱栩意料之外的,本以为他会有奇谋,与明军一战,哪怕是他退到萨尔浒,在北方,以骑兵优势打游击也足够明朝头疼。
  可黄太吉这么果断的放弃沈阳,直接去科尔沁,还是大出朱栩以及明朝诸将的意料!
  可朱栩手里只有一万虎狼卫,其他的都是步兵,黄太吉有两万骑兵,还有科尔沁随时准备迎接的三万。
  杨麟见朱栩久久不言,有些焦色的道:“皇上,早作决断,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朱栩转头看了眼,孙承宗,杨麟,多尔衮等人都在,他顿了顿,道:“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杨麟这次没有捞到战功,闻言就抢先道:“皇上,建奴逃跑,肯定无心恋战,不如以骑兵为先锋,步兵随后,狠狠的追杀一次,哪怕只斩掉五千人,也能大大削弱建奴的军力!”
  朱栩不置可否,转头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沉吟着,道:“皇上,建奴逃亡科尔沁,必然携家带口,不能全力一战,尾随追杀,一定范围内是没有问题的。”
  朱栩对于黄太吉一直都抱有极大的警惕,实际上黄太吉的动作每每都出人意表,若非朱栩在辽东早早准备,抢了先手,只怕现在谁胜谁负还真不一定!
  面对这样的人,朱栩需要的就是“谨慎”二字,他看着孙承宗,又看向杨麟等人,最后的目光定格在多尔衮身上。
  “这个人,是该测验一下了。”朱栩暗道,目光也一直看着多尔衮。
  多尔衮看着朱栩的目光,心头一动,上前一步单膝跪地道:“皇上,臣请命,追击黄太吉!”
  朱栩微笑,点头道:“好,你率领虎狼卫,一定要小心,不求全歼,尽可能的削弱黄太吉的有生力量!”
  “遵旨!”多尔衮脸色不变,应声后转身大步离去。
  杨麟与孙承宗都是脸色微变,杨麟犹豫着道:“皇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多尔衮,不能信任……”
  朱栩点点头,转向孙承宗道:“通知东江镇,多铎,硕托都控制起来,那一万多骑兵也立即下马,整编!”
  黄太吉只有拖家带口的两万人骑兵,多尔衮一万虎狼卫,即便有着三万人,对大明的七万大军来说,威胁也不大。
  孙承宗刚要说话,朱栩又沉声道:“传旨熊廷弼,一定要稳妥,速度要慢,不着急攻下沈阳,一定要密切监视黄太吉的动静!”
  孙承宗听明白了朱栩的意图,抬手道:“遵旨!”
  熊廷弼很快就收到旨意,他也知道萨尔浒的事,沉着心,控制着大军,以对称之势,缓慢向沈阳方向推进。
  沈阳城内鸡飞狗跳,群魔乱舞。
  黄太吉坐在马上,从青石路上,缓慢的向着西门走去。
  他表情平静,双眼在两边静静的看着,眼神无波,正常的可怕。
  哲哲与布木布泰等人坐在后面的马车里,满脸都是不舍。
  无数的后金权贵们也都万分不舍,可他们也知道他们以往都对明人做了什么,哪怕明军放过他们,他们那些奴仆也不会放过他们。
  还有就是一些胆战心惊的明朝降将,他们也害怕被清算,拼死拼活的求黄太吉带他们走。
  沈阳的人口并不多,可随着明朝大军压境,从辽阳,铁岭四处涌来的人,杂七杂八居然有五六万人!
  黄太吉出了西门,率着大军走在最前面,扬古利等人随后,出了城,速度就渐渐快了起来。
  扬古利与明军作战,极少有败绩,心里憋着一肚子火,一边打马跟着黄太吉,一边道:“大汗,给我一万人,我就能屠了这群明军,咱们这么走,实在太窝囊!”
  黄太吉双腿无力,只能勉强坐在马上,并不能全速行军,闻言只是冷淡的道:“八万明军,一万骑兵在前面,随后是百门大炮,七万步军相互,这种犄角之势,犹如一个滚筒,你向哪边动就会碾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