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一大早,午门外。
  孙之獬,阮大铖浑身是血的在惨叫,在他四周还有十几颗血淋淋的人头。
  边上的告示写的清清楚楚,“攻讦朝臣,图谋不轨”,“构陷君上,罪不容诛”等等,都是大逆不道的罪名。
  百姓们看的胆战心惊,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行刑场面。
  从午门入朝,准备廷议的官员们,每一个都胆战心惊。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阮大铖一些人在搅浑水,企图搞死黄承元,却没有想到突然就落到了这样的下场。有些惶然的走着,同时在揣度阮大铖等人到底都干了什么,居然将皇帝激怒到动用“凌迟”这种酷刑!
  宫闱之事,果然半个字都没有泄露出去。


第551章 斩斩斩
  有些人是知道昨晚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摸不着头脑,只能跟着大部队一步步的走向皇极殿。
  渗人的惨叫声不绝,路过的人个个胆寒。
  靖王,平王领头,后面是毕自严,孙承宗,而后是五部尚书,侍郎,再后是各省的巡抚,总督,参政,知府等等。
  一百多人,迤逦的站在皇极殿门外,静候着时间。
  靖王与平王自然都得到消息,面色肃然,目光凝重。
  倪文焕,汪绍徽都算是崇祯初的老臣,他们被下狱影响肯定小不了。这个场合信王没有出现,他力推的陈新甲也被下狱,这说明信王真的失宠了!
  崇祯初的政治格局,已经彻底被打破!
  景正朝,开始了!
  五部尚书表情各异,却也是只字不言。
  这与以往的气氛完全不同,哪怕不知道具体情况的其他官员,都暗自警惕。
  阮大铖等人被凌迟,事情不简单!
  咚咚咚!
  沉闷的钟声响起,在宫中回荡。
  冯祝站在门前的台阶上,在金銮殿大门开启的同时,尖锐的大喊:“众臣上朝!”
  平王等整理好衣服,分做两班,慢慢的跨上台阶。
  走进了大殿,分两班站好,一群人看着高高在上的龙椅,突然觉得是那么遥不可及,高在云端。
  “皇上驾到!”
  曹化淳的声音响起,朱栩从侧门走出来,他一身的龙袍,并没有走向龙椅,而是径直的来到白玉台阶前,高高在上的俯视着群臣。
  众人如早有排练,齐齐抬手躬身道:“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朱栩望着黑压压的人头,神情不动,目光如深渊。
  他不出声,这满朝文武都不敢起身,只能半躬在那里。
  靖王,平王,毕自严等知晓内情的一群人都心惊,皇帝的怒气显然不是杀几个人就消除的。不知内情的人就更忐忑,阮大铖等人的惨叫声仿佛能传到大殿上,在众人的耳边回响。
  刘时敏端过一杯茶,朱栩接到手里,摩挲着茶水,茶盖碰着茶杯,发出寻常又刺耳的声音。
  朱栩静静的看着这群人,目光似短似长,他心底涌起无数的念头。
  大明的官场,整个文官集团,实际上是病态的,这种病态是延续了两百多年,一步一步加深,扭曲到现在这个程度。
  要么争权夺利,要么忠直迂腐,如同一条条直框,每一个都执着刚硬,不轻易低头。
  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没有底线,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忠直迂腐的要么明哲保身的躲在一边,要么愤恨难平不再出仕。如赵南星等人则以“慨然天下为己任”,却深陷党争漩涡,于朝局于国政都毫无益处。
  阮大铖,孙之獬的事让朱栩很是震动,越发让他迫切的想要加快改变明朝官场的风气。
  不能再寄予皇家政院学生的成长,更不能只靠朝廷的那些有名无实,执行不力的规定。
  朱栩思绪翻飞,好一阵子才端起茶杯,慢慢的喝了一口,目光扫过群臣,有些年纪大已经撑不住,颤巍巍的好似要倒地。
  “都起来吧。”朱栩淡淡道。
  “谢皇上。”声音不大不小,都难掩不安。
  咔嚓!
  朱栩猛的将茶杯扔了出去,在靖王等人身前摔的粉碎。
  平王,靖王等最前面的几人神色大惊,慌忙跪地:“臣有罪!”
  他们身后的人都连忙跟着跪地,大殿里的人除了台上的,全都跪在地上,高喊“臣有罪!”
  朱栩面无表情,出口的话音里更是一丝感情都没有,慢慢的道:“昨晚的事情,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朕来告诉你们,阮大铖,孙之獬等人为了复官,在京城四处张贴告示,构陷封疆大吏,污蔑朝臣,以至于隐射宫闱,你们告诉朕,为官为臣,底线在哪里?”
  皇帝的话语没有一丝的波动,这让朝臣越发的忧心。
  “自张居正之后,朝臣眼中无圣,把持政务,国政败坏,百年未有……继而党争四起,无人不党,国政益败,以至于延及边关,建奴坐大,威胁国祚。朕自登基以来,费尽心力,肃清朝政,消除党争,任用贤能……奈何才德浅薄,纷乱不断,朝局竟无一日平静,朕上愧列祖列宗,下愧万千子民。昨日朕反省了一夜,决定……想到了‘罪己诏’。”
  “万万不可!”
  朱栩话音刚落,周应秋就猛的抬头打断。
  罪己诏,这非同小可,一来会有损皇帝威信,二来更会损害大明上下的信心,何况是在政改的关口!
  毕自严也跟着抬手,沉色道:“皇上,臣认为不可,还请三思。”
  孙承宗道:“皇上并无失德,天下一心,臣认为没有下罪己诏的必要。”
  罪己诏在一些时候确实可以抚定人心,却并不适合现在的大明。
  傅昌宗抬手,肃然道:“皇上,纵有一些人无君无父,肆意妄为,也不该皇上担责,臣认为,当前应进行清肃朝政,查处作恶官吏,无需下罪己诏。”
  其他人陆陆续续都接着开口,都是反对朱栩下这罪己诏。
  朱栩站在台阶前,背起身,神色淡漠的道:“那你们告诉朕,朕要怎么做才能消除党争,怎么样做你们才不会争权夺利,一心为国为民做事?你们都是读了几十年圣贤书,朕要用什么办法才能消除弊政,中兴大明,为万民谋福……”
  这个命题很大,满殿的大人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好一阵子,毕自严抬手道:“皇上,此次政改正是为了去除旧弊,革新朝政,臣相信,我大明定然再有朗朗乾坤,昨夜之事不会再发生……”
  朱栩背着手,目光如剑,语气如刀:“就这么简单吗?”
  毕自严嘴唇动了动,沉吟着没有说出口。
  其他人纷纷垂头,眼前的皇帝显然是在盛怒之下,谁敢轻触!
  一个内监急小跑的从宫门外进来,跪在地上大声道:“回禀皇上,行刑结束,所有人都已经处决。”
  这句话,让大殿里的众臣都背脊发凉,神情复杂,心里压抑。
  “凌迟”这种极刑除非罪恶难恕,向来少用,更何况还是显赫一时的朝臣。
  朱栩面色冷漠,猛的转身走回,坐在龙椅上,神色霸道的沉声道:“传旨,即日起隐射宫闱者,斩!构陷朝臣者,斩!贪污五十两以上者,斩!结党结社者,斩!虚报财产者,斩!反叛不臣者,斩……”
  下面站的一群人心惊肉跳,他们耳朵里听到的尽皆是一个个冰冷冷,甚至是血淋淋的“斩”字!
  朱栩双手撑着桌子,目光灼灼的盯着下面,一口气说了十几个“斩”字!
  他要以强横,甚至是蛮横手段来扭转大明的朝局!
  朱栩说完了好一会儿,下面还是静悄悄的,他端起身边的茶杯,摩挲着茶水,淡淡道:“你们可有异议?”
  这个时候谁敢有异议,齐齐抬手:“臣等遵旨,皇上圣明!”
  朱栩自然不是说说,东厂养了好几年的案,即将要发挥作用了。
  他轻轻喝了口茶,道:“毕师,开始吧,今天第一项,审议大明律。”
  这个时候谁还有心政务,可坐在上面的皇帝犹如一把悬在众人头顶的利剑,丝毫不能大意。
  毕自严也不曾想到皇帝的怒气会这么大,这一个个“斩”字出口,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他知道这件事触到了皇帝的逆鳞,不敢劝,抬手躬身,转身面对众臣,朗声道:“大明律,总纲,第一条:大明皇帝奉天承运,受万民所托,掌政天下,统帅万军。拥有制定,更改,废除一切律法之权力,不可篡夺!”
  毕自严说完看了眼群臣,见所有人都低着头,没有半分声音,他有些不适应,可还是暗吸一口气,继续道:“第二条,皇帝有发动征战,缔和……”
  毕自严说完第二条,扫了下面一眼,见他们还是一动不动,索性一口气将四十八条都念了出来。
  这是大明律的总纲,将皇帝,文武百官,政治架构,律法地位等等都以明文的形式定了下来。这个会明颁天下,算是一种对皇帝地位的肯定,“名正言顺”的统治天下。
  这是也是情势所在,是皇权的必须,百官同样需要这样的“道理”,凡是有依,就会心念通达,再无拘绊。
  同样是朱栩对未来的一种“预防”,或者说是“奠基”,律法的重要性,会在景正朝的一年接着一年中日渐重要,不可或缺。
  今天,亦或者昨晚的事情是在意料之外,现在朝臣们都只字不言,廷议变的“非常”顺利。
  毕自严心里暗叹一声,百般筹谋,辛苦计算,都抵不上皇帝的天子一怒,他也有心尽快通过所有议事,不想再横生枝节,奏本翻了一页,继续道:“下一事,宗室十三规,第一条:除皇帝准可,内阁同意,宗室不得入仕,从军,从商……”
  这一条是朱栩昨晚让司礼监传给毕自严的,既然信王已经不可用,宗室里除了几人外对朱栩也就可有可无,索性就给群臣一个“甜头”。
  果然,下面还不知道已经改了这条的百官颇为震动,都悄悄对视,心里大感欣慰。
  限制宗室,外戚,朝臣比皇帝更为在意。
  毕自严看了眼群臣,顺口道:“第二条,宗室限俸,以超一品俸禄供养,非内阁,六部尚书同意,不得增减。”
  “第三条,非皇帝,内阁同意,宗室不得出京,就藩……”
  “第四条……”
  众臣默默听着,这些规定他们都看过,虽然离他们心里的距离还有不少,可毕竟有了明确说法,对宗室限制,防范也勉强达到预期。
  毕自严很快就将宗室规条念完,径直就道:“下面议内阁。”
  朱栩这个时候微微抬头,内阁,算是一个非常重要,敏感的话题,牵扯天下权力!


第552章 首辅空悬
  内阁大学士,起初只是皇帝的“幕僚”,并没有任何权力。
  朱元璋,朱棣都十分勤政,且有足够的能力掌控朝政。可后代就不同了,皇帝们开始懒惰,也是朝政日趋复杂,这些大学士逐渐掌握权力,影响朝局,可在大明政治体系中,他们依旧是“幕僚”的角色,并没有真正的“地位”。
  严格来说,他们还不如司礼监,至少司礼监的“批红”之权是皇帝授予的,有着“名分”。
  内阁真正统领天下政务,可以说是从张居正开始的。神宗年幼,太后支持,他权压六部,没人能抗衡,政务皆出内阁。
  自那以后,内阁的权力就无限扩大,皇帝的一切任命,诏令都需要内阁同意,哪怕是皇帝强行任命,内阁也有权,有能力让他“上不了任”。
  万历年间长达十多年的“国本之争”,虽然是文官一系与神宗皇帝的对峙,可内阁在里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十几年,换了三人首辅,砍了十几个堂官的脑袋,最终福王还是灰溜溜的出京就藩,自始至终,内阁都从未让步,神宗也奈何不得。
  崇祯初,朱栩通过各种手段,架空内阁,以至于废置,就是担心内阁影响他收拢权力。
  经过五年多的改革,重塑,朱栩现在需要朝局的完整,以强大的政治力量来推动改革的深入,因此,内阁复立,事所必然。
  毕自严能够感觉到朝臣们身体瞬间紧绷,他顿了顿,整理着思绪,道:“天子勤勉克己,事必躬亲,奈政务繁杂,非人力所及,故设内阁辅臣,以佐天子。”
  这个是理由,众臣都不在意,关键是后面的。
  毕自严手里拿着奏本,默然一会儿道:“内阁,设大学士七人,首辅,次辅以及诸辅臣。六部九寺以及其他诸局,监等衙门,皆由内阁辖制,天下政务需出内阁……”
  毕自严的话,代表着大明对内阁的正式确立,定议了其构成,权力以及权威。
  毕自严刚要张嘴,突然间,张问达出列,抬手道:“请问毕大人,内阁首辅为何人?”
  张问达此言一出,一直安静异常的朝臣们都动了起来,眼神闪烁,四处对视。
  没有意外,内阁今天之后就要总览天下政务,内阁首辅的地位就举足轻重,最重要的是,涉及到信王,信王是宗室亲王。
  宗室都早有定议,毕自严看了他一眼,语气漠然,不动声色的带着警告的道:“信王。”
  “下官反对!”张问达神色刻板,语气决然,同时抬手向朱栩,沉声道:“皇上,臣认为宗室不当入阁,更不能为首辅,请再议此条。”
  毕自严神色平静,并没有慌乱,这些朝臣他并不是都说服了。比如张问达。此人在很多问题上都异常坚决,包括宗室,内阁,外戚等一系列议题。张问达是四朝老臣,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吏部尚书,威望极高,不少人都很尊重他。
  但毕竟只是小部分,影响不了大局,时间紧迫,毕自严也就任由张问达固持己见。
  宗室现在入朝,显眼的也就三人,宗人府宗正,平王。督政院督正,靖王,还有就是内阁首辅,信王。
  现在信王被“拘禁”,在朝野还是“秘密”,宗人府是管理宗室,并不算入朝,那么问题实际上集中在还在朝堂的靖王身上。
  对于宗室,朱栩心里自有一番算盘,神色不变,转向其他人道:“其他人怎么看?”
  “臣认为张大人此言不合。”河南巡抚赵晗出列,大声反对道:“皇上,首辅之位需慎重,党争未靖,争权夺利者不计其数,若首辅换做他人,只怕朝廷不宁,有碍国政……”
  “臣不赞同赵大人此言。”山西总督马世龙出列,朗声道:“皇上英明神武,朝臣都忠心为国,内阁纵然复立,臣也不认为会人再敢兴风作浪,有碍国政,只需严加整肃,多有警惕,党争断然无复起之机!”
  山东总督阎鸣泰出列,道:“皇上,宗室不稳事关天下,若宗室亲王皆可入仕,恐拨乱天下。”
  “启奏皇上。”四川总督朱燮元出列,道:“宗室人口众多,若只有朝廷供养,实乃一大负担,臣议宗室可有营生,不当入仕。”
  转眼间,议论声四起,总的来说有小部分人希望将宗室继续关回去,不给他们出头的机会。另有一拨人主张可以出仕,可要严格控制,不是什么官职,什么位置都能去。
  朱栩面无表情,双眼深邃。
  宗室,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所谓的“分封”,不过都是为了遏制继承者之间的争斗,确保皇位过度的有序,稳定。明朝对宗室的控制尤为厉害,毕竟太宗皇帝的皇位来的很不正。
  朱栩有心给宗室开一个口子,可宗室毕竟身份特殊,不论做什么都影响巨大,朝臣们有所顾忌实属正常。
  不过,现在的焦点是内阁首辅,隐藏在背后的才是信王,宗室。
  场面渐渐的有些松动,本来小心翼翼的朝臣们,纷纷争执起来,你一言我一语,都想要说服对方。
  虽然没有天启朝那么不堪,朱栩看的也着实闹心。
  啪!
  朱栩猛的一拍桌子,冷声道:“朕要不要腾地方给你吵个够!”
  一群立马抬手躬身,不再发一言。
  朱栩目光冷峻的扫过一群人,目光看向前面的平王朱常润,淡淡道:“平王,你怎么看?”
  平王向来对政务避之不及,这个时候更不敢开口,抬着手,一脸蒙态的道:“臣没有意见。”
  朱栩眉头挑了挑,冷哼一声,转向靖王,道:“靖王,你怎么看?”
  靖王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自然不想宗室受到束缚,他道:“回皇上,宗室都是大明子民,理当有权为大明社稷做出应有的贡献,臣不赞同将宗室像猪羊一样圈养。”
  靖王的话虽然是实话,可这么直白说出来,在这金銮殿中,尤为刺耳。毕竟,宗室的身份异常的高贵,用“圈养”二字,实在太过屈辱。
  朱栩神色不变,看向孙承宗,道;“孙阁老,你说。”
  这件事,朱栩与孙承宗等人都几番讨论过,意见趋于一致,都是希望给宗室一个口子,不能当猪养,要让他们自力更生。
  可廷议起了变化,不能按照之前的拟定的剧本走,孙承宗出列,沉吟一声道:“皇上,臣认为,应当对宗室进行降爵,只要爵位足够低,就可以入仕,且,臣请今后不再封王。”
  平王与靖王都是神色微变,孙承宗这个提议非同小可!
  朝臣们立时议论纷纷,刚要有人站出来说话,朱栩一拍桌子,训斥道:“够了!宗室规条已经过了,现在讨论的是内阁首辅,不要跑题!”
  群臣一怔,都有些意犹未尽。
  内阁涉及到信王,信王就是宗室!
  信王被圈禁,孙承宗不曾问过朱栩的心意究竟是怎么样,所以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他稍稍沉默,道:“皇上,臣认为内阁职权当有限制。”
  朱栩眉头一挑,这话听着有意思,道:“继续说。”
  孙承宗是急智想出来的,脑中飞速转着的道:“皇上,内阁,六部九寺等职权有重叠,当有区分,不应由内阁统领天下的政务,臣认为还需再议,以作区分。”
  朱栩右手不由得在桌面轻轻拍着,孙承宗这突然的说法,让他心底也思忖起来。
  毕自严眉头皱起,孙承宗突然的说法也给了他启迪。
  “臣反对!”
  张问达脸色刻板,目光坚定,再次站出来,沉声道:“皇上,蛇无头不走,凡是总有决断,内阁需担负起职责!”
  “臣认为孙阁老所言有理!”贵州巡抚王三善出列,道:“皇上,内阁当有协调,不该事无巨细,臣认为术业有专攻,内阁不能总览一切政务。”
  “臣赞同孙阁老之言。”山西巡抚张瑞图,上前道:“内阁当有详细的章程,不能一言而决。”
  “臣附议。”周维京出列道。
  “臣反对!”说话的是浙江总督王永光。
  “臣附议。”
  “臣附议!”
  一直都没有说话的其他大臣,这会儿隐约都看出来了,这分明是“帝党”在围剿“反对派”,虽然着“反对派”只有那么三五个人。
  朱栩冷眼旁观,将这件事看了个透彻,待一群人附议反对结束,以坚定不容拒绝的语气道:“传旨:内阁首辅空悬,设置左右次辅二人,其他辅臣四人,总理朝政!关于信王,再议。下一条!”
  众臣都是一惊,尤其是毕自严,孙承宗等人,这与他们当初商议的好相去甚远。
  张问达眉头皱了皱,这不是他想要的。抬头看着上面的皇帝,张了张嘴,犹豫着没有再争。
  傅昌宗,周应秋等人倒是暗松一口气,他们就怕争论下去惹起皇帝不满,会有出乎意料的“意外”发生。
  另外,他们心里都有不安,内阁都已经改的面目全非,后面的还能照预计的进行吗?


第553章 立斩不赦
  毕自严有着同样的担忧,抬手向朱栩道:“皇上,内阁之事,臣等还需再详细商议,其他的臣请压后,改日再议。”
  朱栩眯了眯眼,断然拒绝道:“不必了,之前你们都商议过了,将争议的拿出讨论,其他的都依议而行,开始吧!”
  毕自严神色动了动,心里暗叹,皇帝终究还是在气头上,若是往日绝不会这样独断专行,不给朝臣说话的机会。
  “遵旨。”他只得抬手应声。
  下面,就是关于六部的改革了。
  毕自严看了眼群臣,能清楚感觉到,群臣的身体越发的直了直。
  若说内阁的总览天下政务是县官,那六部就是现管,谁都要重视!
  毕自严轻轻清亮了下嗓子,看着奏本道:“户部,掌全国田亩,户籍,俸饷以及钱法堂,宝泉局等,统管天下的赋税钱粮,经户部尚书奏议,户部权责繁杂,不堪重负,请求精简。”
  毕自严这里顿了下,看了眼傅昌宗。
  其他人也都若有若无的望过去,傅昌宗同是一个敏感人物,是实实在在的外戚,皇帝的亲舅舅,历史上篡夺外甥江山的舅舅不知凡几。
  削减户部职权,这也给了朝臣们心底纷想的空间,比如,皇帝是否有意压制傅昌宗以及慢慢的使得他淡出朝局,恢复“外戚不干政”的祖制?
  傅昌宗微低着头,仿佛没有看到这些目光,平静不语。
  朱栩神色不动,将群臣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心底并不平静。
  这次的廷议,也在考验他对群臣的驾驭能力。
  “户部不再负责赋税。”毕自严声音清朗,在大殿里回响,道:“设税务总局,统理天下赋税。户部不再负责铸币,职权移交给皇家钱庄……”
  众臣虽然早就都知道这些,可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