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出咿呀,呜哇的含混声。
  刘时敏忙了一会儿,从外面进来,上前道:“皇上,杨大洪明目张胆的从东长安门穿过,有数百人尾随,场面颇为浩大,从者云众。”
  朱栩神色不动,头也不抬的道:“名单记录了吗?”
  刘时敏抬头看了眼朱栩,而后低头道:“记录了一百二十人,现在名单上已经超过五百了。”
  朱栩眉头一挑,笑着道:“不错,继续盯着别放,我大明不缺人才,越多越好。”
  “是。”刘时敏道。他手里的那份名单,几乎一直都在不断增加名字,这个名录不是一般人能上的,将来真的若是“重用”或者发配,那都是举家而走,这个数字就会十倍以上的翻!
  远赴海外,归期难求,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第847章 炽烈如涛
  皇帝从住了多年的景阳宫搬入乾清宫,这里面有着极其重大的意味。
  内阁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内阁里现在的两人都很清楚,这是皇帝亲政的一个步骤,表示着皇帝将更加的主动,强势。同样的,对于权力,“新政”将形成更磅礴的,不可阻挡的力量。
  内阁偏庁里,毕自严与靖王对坐,正在喝茶“闲聊”。
  毕自严名义上是左次辅,除了没有首辅大印,在朱栩没有入主之前,基本上也与首辅无异。靖王在内阁排第三,仅次于左右次辅,是定制,不能升,不能降,四年一期,可连任两年,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存在。
  毕自严手里端着茶杯,望着外面零星的雪花,道:“王爷,关于六部的革新文稿,你看过了吧?”
  靖王虽然主掌督政院,可也是内阁辅臣,该参与的事情也不能落下,同样抱着热气腾腾的茶杯,道:“嗯,看过了,总体来说还算平稳,不过小王有个建议。”
  毕自严意外的转头看了他一眼,靖王在内阁颇为谨慎,甚少“建议”。
  靖王稍做沉吟,道:“关于六部的改革,不能只是内阁决定,还需六部尚书配合,首肯。”
  靖王的意思很简单,虽然说六部中最重要的两位,户部尚书傅昌宗告假,吏部尚书周应秋“另调他用”,可这两位依然对两部有着实实在在的掌控权,并且在其他四部尚书中,有两个与他们是站在一起,其他两个也或多或少的受他们影响。在内阁没有完全掌握权力,树立权威之前,一昧强硬“夺权”是行不通的。
  毕自严内心来说,是不想与六部尚书多废话,直接“制度上”的夺权,可听着靖王的话,神色微动,若有所思了一会儿道:“好,待会儿本官出宫,出去走一趟。”
  靖王抱着茶杯,望着窗外,静静等着。毕自严与他说这些,其实等同于“通知”,并没有商议的意思。内阁现在的政务基本上都把持在毕自严一个人手里,靖王无意插手,即便有意其实也插不上。
  毕自严确实也就是来通知一声,让他的这些计划变成内阁的集体筹谋,安静了一会儿,毕自严又道:“外面的事情,王爷知道了吧?”
  靖王转头看了他一眼,道:“说的是杨大洪?”
  毕自严点头,神色微冷的道:“刚刚被赦免就肆无忌惮,招摇过市,这哪里有半点感恩模样?分明是在向朝廷,向皇上挑衅!”
  靖王神色不动,道:“东林一党最善造势,杨大洪曾是言官砥柱,又被关了多年,这一次出来,想必不会安安静静的颐养天年。”
  这也是毕自严不希望看到的,宫里的皇帝他得罪不起,但外面的不管谁敢闹事,他都绝不客气!
  毕自严压着心里的怒气,看着靖王淡淡的道:“督政院监察天下,巡视京师,该有责任必须严格执行,虽然杨大洪没有触动朝廷纲纪国法,但一些事情也要避免,免得引起舆情哗然,有损皇威,朝廷威严。”
  靖王神色微动,毕自严这分明是要拿他当枪使,默然一阵,他点头道:“好,近来京城的风气确实不太好,督政院可以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行动。”
  毕自严对靖王还算满意,至少能听他的招呼。
  又简单的聊了一会儿,毕自严就回到班房,刚刚走进,内阁中书郑友元就后脚进来,道:“大人,吏部那边送来了新的考核名录,总体上没变,就是皇家政院出来的生员有大幅变动。”
  “大幅变动?”毕自严坐在椅子上,从他手里接过奏本。
  郑友元站在桌前,道:“是,不过吏部文选郎说,今年毕业的这批并不是吏部拟定的,是政院那边推选,去年以前毕业的才吏部商议而出的。”
  听到“政院推选”四个字,毕自严眉头皱起,这是一个新动向,加上皇帝已经明确表示将要兼任皇家两院院长,很可能会出现新变化。
  毕自严打开奏本看着,目光微凝。
  这道奏本实际上已经完全推翻了他之前拟定的计划,政院系的生员,不管是今年还是往年,有相当一部分留京,他想要刻意打压一下的计划也没有显现,很多人都升官,其中曹鼎蛟拟调任河间府知府,孟兆祥调任督政院反贪局主事,这两人都是破格提拔,连升三四级!
  这显然不是文选郎敢擅自决定的!
  毕自严沉着脸,好一会儿道:“是谁的主意?”
  郑友元看着毕自严,道:“大人何必明知故问,周尚书虽然‘另调他用’,但他在京一日,吏部就脱离不了他的掌控。”
  毕自严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他心里更明白,这应该是周应秋揣摩到宫里那位的意思,顺手做的。
  想了一会儿,毕自严开口道:“户部那边有什么动静?”
  郑友元回想了一下,道:“傅尚书再次告假,看样子是要休到年底,左侍郎张秉文近来时常进出御书房。”
  这些毕自严原本知道,再听一次也嗅出味道来,点点头,道:“其他几部呢?”
  郑友元道:“刑部打算将牢狱从各处衙门分离,设立专管牢狱的衙门,以推动刑狱司快速组建。礼部对各种礼法在进行重新梳理,工部在细化职责,明确具体责任到人。”
  毕自严听的入神,手指在桌面上敲击了几下,忽然意识到这是朱栩的习惯性动作,连忙收回来,随即站起来道:“随我出去一趟。”
  郑友元一怔,道:“大人,现在不应该进宫吗?”户、吏二部的事情,分明都是皇帝授意,最应该询问的,应该是去御书房。
  毕自严边走边说道:“皇上是给我留面子,我先去见见周应秋,傅昌宗再说。”
  郑友元顿时有些会意,皇帝在决定对六部削权,集权内阁的时候还绕过内阁行事,分明就是对内阁能力表达不满,现在要做的就是弥补,不是去触霉头。
  在毕自严出宫的时候,东林党被赦免的风波越发炽烈,如沸水一般,翻涌不休。
  乾清宫,暖阁。
  朱栩坐在小桌子上,正在看着平王的奏本。
  平王在奏本里,言称多尔衮等建奴人在安南大兴杀戮,劫掠,几乎无恶不作,虽然有利于移民,却对朝廷威信,皇帝的圣德不利,请求制止。
  这些朱栩其实早就能预料到,直接留中不发。
  他对面坐在小永宁,小身板挺直,正在一笔一划的练字。
  他的两个孩子已经被李解语接走,房间里颇为安静。
  半晌之后,曹化淳进来,道:“皇上,曹大人路上遇阻,估计今天到不了京城。”
  这么古怪的天气,朱栩也预料到了,点点头,道:“进京了将让他来见朕。”
  “是。”曹化淳道。
  小永宁看着曹化淳退出去,小脸都是羡慕,转头看着一脸平静的皇叔,她抿了抿嘴,拿着小笔杆,继续练字,心里却万分想念慈宁宫以及她的母后。
  毕自严进了吏部,户部等,甚至还去了一趟兵部,然后去傅昌宗,周应秋府邸,第一次,很认真的听取了几位尚书的意见,然后又匆匆返回内阁,准备修改,完善他的改革计划。
  毕自严来去匆匆的时候,杨涟回到府邸后休息没多久,就迎来了很多的访客。
  现在流言四起,刚刚被赦免,加上吴有为的刻意暗推波澜,很多人都认为杨涟会再次出仕,登上高位。
  杨涟毕竟是四朝老臣,帝师,东林硕果仅存的领袖,若是他复起,那肯定非同一般,入阁都说不定。在朝的不多,在野的,无功名士子们倒是特别多,甚至早些得到消息的一些秦淮河上的常客早早的已经在来京城的路上了。
  杨涟的大门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但是一些至交好友,门生故吏还是悄悄从后门进入,半晌都不见出来,其中就包括按耐不住的王纪。
  王纪虽然是赵南星的人,在东林党内是另一个山头,与杨涟,左光斗等人多有龌蹉,争斗不休,可时过境迁,情势大变,两人都清楚,需要携手。
  王纪待的时间最长,直到深夜才离开。
  王纪是带着一脸笑容离开的,虽然不时的咳嗽一声,还是满面荣光,神色振奋。
  杨涟站在屋檐下,遥望着天空中偶尔闪现的星光,脸上没有多少表情。
  他身后站着一个中年人,名叫陈得生,原本是工科给事中,在崇祯年间的改革中被刷下来,至今赋闲在家,他也是京城中多方奔走,谋求复起的大军中的一员。
  他是杨涟的同乡,算是半个门生,看着杨涟的背影,道:“大人,孙阁老,张尚书都没有来,连人都没派。”
  杨涟抬着头一直看着天空,好半晌才语气漠然的道:“一个超然在外,一个狡猾如狐,两人都不能指望。”
  陈得生没有说话,心里却不赞同。在他看来,他们正人想要洗去污名,匡扶社稷,拨乱反正,没有这两人帮忙是不行的,毕竟朝堂上已经没有正人,连愿意,敢于发声的人都没几个,过往那些铁骨铮铮,正气冲天的谏臣,死的死,散的散,早已经不复往昔。


第848章 禁军如狼
  “大人,那我们怎么办?”陈得生看着杨涟的背影,总觉得他的这位恩师自出狱以来,完全不同了,心思深沉了很多。
  杨涟的头又抬了抬,道:“我已写好奏本,等奉旨进宫,请罪。”
  听到“请罪”二字,陈得生心里不是滋味,他还算清醒。东林人现在都是罪人了,想要再复起不知道比以往难上了多少倍,甚至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已不可能,只能寄希望于杨涟一个人!
  杨涟接着就又道:“我们不需要依靠王纪等人,明日我进宫,定然能立刻复起,你等也要做些准备。”
  陈得生神色大动,道:“大人,你真有办法,立刻复起?”
  杨涟神色漠然,道:“嗯,你去拟个名单给我,明日我还要见见毕自严,看看我个罪臣还剩下几分薄面。”
  陈得生对这些都不关心,只要杨涟能复起,对他,对东林,对天下士林都是件大事情,他激动的道:“是大人,我立刻去办!”
  杨涟他了眼他的背影,又抬头看着天空。
  天空中乌云密布,偶尔闪现的星光也会瞬间消失不见,遮天蔽月,万物齐暗,没有一丝光明落下。
  王纪回到他的宅邸里,吴有为,道士都在等着。
  “老大人,怎么样,杨大洪怎么说?”吴有为最激动,在他看来,杨涟的作用,能力,身份比王纪更有用,更直接!
  道士一如既往,仙风道骨的坐着,瘦削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王纪坐下来,喝了口热茶,微笑着道:“事情比我预计的要好,杨大洪还算明理,并且他似乎有什么手段,能够尽快复起。”
  吴有为神色微震,道:“老大人,杨大洪真的这么说?”
  王纪看了他一眼,道:“八九不离十,仙师,你怎么看?”
  道士摸着胡须,若有思忖的道:“杨大洪历经四朝,沉浮太多,他若是有什么手段也不稀奇。”
  王纪轻轻点头,笑着道:“我已经与他说好了,咱们共同进退,相互扶持。只要他能尽快复起,虽然说我未必能,但肯定能做更多的事情,对我们而言,是一件大好事!”
  吴有为心里颇为振奋,心里转念,要不要去拜访一下杨涟?他调任的命令已经下来,可皇家政院在朝廷之外,他希望能尽快调回来,更进一步!
  宫外沸腾,不消停,宫里是一片和谐。
  慈宁宫,饭桌上,李香君不时的看一眼永宁公主,神色奇怪。
  小永宁板板正正的坐在张太后边上,一举一动都很是合仪,丝毫不见往日跳脱。
  张太后很是疑惑,不知道朱栩是怎么教的,之前还担心朱栩动粗,悄悄的检查了一番,见小丫头没有任何外伤,心里松了口气,却还是不解。她用尽办法都没能制住小魔头,怎么这才一天就变了?
  朱栩也是带着李解语与两个孩子来的,他倒是放的开,喝着鱼头豆腐汤,不时给边上的两个小家伙一小勺子。
  张太后暂且放过小永宁的事,看向李解语道:“交泰殿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从“交泰”二字就知道这个殿是做什么用的,更直接一点,这个殿夹杂在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
  李解语连忙道:“已经在收拾了,不过荒置久了些,需要些时间。”
  张太后点点头,道:“那就好,早点收拾好,不要耽搁了,有些事情我不方便出面,你也要多担一些。”
  李解语看了眼朱栩,道:“是。”
  朱栩装作没听见,后宫里的事情说不清楚,他尽量不掺和。
  张太后又追问了李解语几句,两人都是一问一答,好一阵子,张太后话锋一转,看着朱栩道:“皇上,听说杨大人被放出来了?”
  朱栩一怔,眨眼睛就想到杨大人是指杨大洪,看着张太后道:“嗯,皇嫂也知道了?”
  张太后表情有些异色,看着朱栩顿了一会儿,才道:“昨日一些命妇例行进宫,杨大人的庶母与我哭诉了半天。”
  年底将近,有些命妇进宫是很正常的事情,朱栩也没空关注,心里转着念的道:“哭诉?哭诉什么?人不是放出来了吗?”
  张太后看着朱栩,眉角动了动,犹豫半晌才道:“当年我让杨大洪给你做老师,在那之前他是要辞官归里的,被我强行留下,这后面的事情,我多少也有些责任……”
  朱栩双眼微眯,顿时会意了,心里不禁冷笑。
  这杨涟还真是学乖了,这手段连他都想不出来!这看似是在哭诉,实则上是在讨回人情,这个人情不止是张太后的,还有他一份!
  当年虽说朱栩并不需要拜师杨涟,求庇护,但张太后把事情确实是做了,人情实实在在的欠下,既然人家上门讨了,即便朱栩不在乎,张太后也得还!
  所以说,杨涟这个手段还真厉害,打在了朱栩的七寸上,疼得叫不得。
  “就没有一个真正学聪明的!”朱栩双眼迸射一股寒光,这群人学不来聪明,他要再教一次!
  张太后目光有些闪躲,好半天又抬头道:“不管怎么说,杨大洪也算是帝师,皇上……要是能折中,还是照顾一二。”
  张太后向来不干政,今天能与朱栩说这些,显然是用了不少决心与勇气。
  也是为难她了。
  朱栩想到这里就更怒了,张太后连他都得小心奉承,不敢怠慢分毫,这帮人居然利用到她身上了,真是不知死活!
  他没有说话,微眯着眼,左手习惯性的放到桌上,轻轻敲击着,思索要不要提前动作。
  “皇上。”突然间,曹化淳从外面进来,站在门口道。
  朱栩正生怒,直接冷哼一声道:“有什么话就说!”
  曹化淳感觉到了朱栩的怒气,连忙道:“是。南直隶飞鸽传书,钱谦益在应天府准备迎娶秦淮河名妓柳如是,整个应天府都知道了,南直隶也沸沸扬扬,估计再有一天,消息就能传到京城。”
  朱栩太阳穴一跳,右手里的筷子随手扔到桌上,面沉如水。
  虽然说心里早有一点猜测,可还是希望不要发生,不过该来的还是来了。配合着杨涟的事情,让他更加的恼怒,激起他的怒火。
  饭桌上的人都不说话了,谁都能看得出,朱栩是真生气了,连张太后都欲言又止。
  不知过了多久,朱栩压着怒火,抬头看向张太后道:“皇嫂,不用担心,人情朕来还。你们都安心吃吧,朕出去处理点事情。”
  其他人自然都没话说,只是看着他的背影。
  朱栩出了慈宁宫大门,没走几步,就冷声道:“传旨,内阁辅臣,六部尚书,大理寺,宗人府,间邪司,还有杨涟,王纪等人,现在立刻进宫,王文胜,你亲自派人去接,凡是阻拦,杀无赦!朕在乾清宫等他们!”
  跟在朱栩身后的曹化淳,王文胜都心里一跳,他们感觉到,皇帝这是真的生气,语气中都含杀气。
  王文胜连忙道:“是,臣这就安排!”
  朱栩大步而走,径直向着乾清宫走去。
  没多久,十多队禁军骑兵从大明门奔出,奔赴各个方向。
  虽然是晚上,可皇宫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动静了,一些看到的人都神色大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毕自严还在宫里,一队禁军直接冲进内阁,领头的小队长漠然看着毕自严,抬手道:“毕阁老,皇上请你去乾清宫。”
  毕自严面露惊容,虽然他无惧无畏,可突然这样的阵仗,令他心生不安,预感到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了。
  他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沉着脸跟着禁军前往内阁。
  与此同时,有几队禁军出现在六部衙门前,有几个直接冲了进去。
  “禁军奉旨办案,阻拦者杀无赦!”
  禁军手持大内金牌,杀气腾腾的冲进刑部,语气厉然,冰冷如铁。
  衙役丝毫不敢阻拦,他们从这些人的身上感觉到了冰冷的煞气,多说一句话可能就会死!
  张问达正在与廖昌永等人商议刑司,狱司分开的事情,这个能有效避免刑讯逼供,冤假错案的发生,并且限制当地衙门的霸权行为,有力的辖制,增加朝廷权威,以推动“新政”发展。
  “大人,大人,禁军冲进来了……”有差役心惊胆战的跑过来报信。
  张问达等人都是一怔,禁军护卫皇城,冲进刑部干什么?
  张问达目光微沉,道:“禁军,你看清楚了?什么人带队?”
  “末将见过张尚书!”
  一个小队长领着十多人闯了进来,抬手看向张问达,冷声道:“皇上有旨,张尚书即刻进宫,任何人不得阻拦,否则杀无赦!”
  张问达脸色微变,这显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看了眼其他人,沉着脸道:“都散了吧,本官现在进宫,在本官未归之前,不得胡言乱语,蛊惑人心!”
  廖昌永这么一会儿已经是口干舌燥,说不出话来。
  这不是督政院的人,不是解散的东厂,不是已经销声匿迹的锦衣卫,是禁军!
  这是皇帝的亲卫,必然是发生了大事情了!
  没多久,马蹄声大作,带着张问达直奔皇宫。
  与此同时,还有几队人转头,出东长安门,直奔城东,城东是达官贵人的聚集地,有不少名单上的人都住在这里。


第849章 揍对
  禁军都是一身黑甲,铠甲闪烁着寒光,骑着高头大马,在寒风中,蹬蹬蹬如擂鼓般奔突。
  大晚上没什么人,加上他们是禁军,很是有些肆无忌惮,霸道强横。
  看到的人都吓了一跳,纷纷躲闪,面露惊容,低低的窃窃私语。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禁军了,更没有看到他们这般模样,虽然心里惊惧,可也很好奇,兴奋,忍不住的围观。
  “这是禁军吗?原来他们是这样的?”
  “是啊,很久没有看到了,看样子很威风啊……”
  “那当然,不然皇上怎么能平定建奴,收复安南?这禁军是精锐中的精锐!”
  “他们这是干什么?莫不成又有人造反?咱们京城怎么就没个太平日子……”
  “看着不像,这才几十个人而已……”
  “确实不像,我有经验……”
  在围观的百姓的议论声中,一队禁军冲进了王纪的宅邸,府邸里没有什么人,一些下人都吓的跪倒在地,一动不动。
  平时这里就住着王纪一个人,当听到有禁军冲进来的时候,他吓了一大跳,只穿着裤子的就想冲进密道逃走。
  “老爷莫慌,老爷莫慌……”
  一个老仆站在外面,急声道:“只有十一个禁军,外面也没有其他人,不像是来抓您的。”
  王纪已经打开了暗道,听着脚步一顿,道:“你说真的?”
  有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仆人,他站在门口,见王纪没有逃走,心里稍松,道:“是,老爷,快出来吧。”
  王纪扶着墙,看着黑漆漆的密道,眉头皱了又皱。
  如果没事的话,他现在逃走那就是畏罪潜逃,可要真是来抓他的,那不逃就死定了!
  床上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正抱着被子蜷缩在床脚,一脸的害怕。
  王纪看着她,眼孔畏缩,暗暗咬牙,深吸一口气,道:“告诉他们,我马上出来……”
  “不用了!”禁军突然破门而入,十一个人直接闯了进来。
  王纪脸色骤变,旋即阴沉的道:“放肆!这是内院,即便你们是禁军,也不能如此没有规矩……”
  领头的小队长看着王纪,毫无惧色,冷声道:“皇上有旨,请王大人即刻进宫,抗旨,阻拦者,杀无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