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我们要对海地海军实施攻击?”麦克·张还有点举棋不定,毕竟是面对一个国家,麦克·张的谨慎可以理解。
“他们有个狗屎的海军,我敢打赌,海地的海军没准只是些驾驶着舢板的渔民,你们现在可是装备了驱逐舰,难道还打不过那些渔民?”昆汀·尼克对于麦克·张的迟疑很不满。
“是的,他们虽然说自己是海军,但是确实只驾驶着舢板。”克里斯·巴特证实昆汀·尼克的话。
“这不是打不打的过的事,海地毕竟是一个独立国家,我们如果对他们的海军发起攻击,那等于是挑起战争。”麦克·张也不怕海地海军,怕的是无端发起战争这个恶名。
“那又怎么样?这个国家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你知道海地的白人曾经遭到黑人的屠杀,这是对上帝的亵渎,对文明世界的羞辱,所以哪怕我们将所有海地人全都扔进大海,我们也有着正义的理由,所以你还在迟疑什么?”昆汀·尼克是政客,上纲上线这一套最擅长。
好吧,自从大航海时代以来,白人就是打着“正义”这个名义,在全世界扩张殖民,很多殖民者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拿着火枪,征服一个又一个文明,带着沾满血腥的战利品返回西方,丰富他们口中的“文明世界”,所以“程序正义”这回事,对于所有白人来说都是得心应手,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以正确的名义行苟且之事,而且还为之沾沾自喜。
“那就干,干掉他们,一定要把兰德尔揪出来正法。”麦克·张终于下定决心。
就在麦克·张下定决心的时候,距离西凯科斯岛160公里的海地角外海,一艘巴哈马公司的武装快艇正在和两艘海地籍武装炮艇对峙。
所谓的“武装炮艇”,就是在商船的基础上加装攻击性武器,使之具备一定的攻击性,虽然武装炮艇具备一定攻击力,但毕竟本质上还是民用船只,所以攻击能力非常弱,和真正的军舰没有可比性。
当然了,即使是武装炮艇,因为年代不同,先进程度也有差异,比如巴哈马公司的武装炮艇上安装的就是纽黑文火炮公司生产的75毫米海军型火炮,这种火炮可以发射穿甲弹和燃烧弹,威力比步兵型火炮大很多。
而海地的武装炮艇上装备的火炮就差多了,虽然口径都差不多大小,但海地武装炮艇上安装的火炮甚至还不能使用一体式炮弹,和75毫米海军型火炮相比,海地武装炮艇上的火炮简直就是上个世纪的产品。
海地角就是那个2000名法国人被屠杀的法兰西角,通过暴乱成功上位的海地人为了淡化那段历史,又或者是为了抹去法国人的殖民痕迹,将法兰西角改名为海地角,赋予了这座城市新的意义。
这里要说明的是,自从黑人推翻白人的统治,海地就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中,从1804年到1876年,海地先后经历了十余次政变,有多达六位总统在政变中丧生,国家也经历了从共和国到王国,再到共和国的历程,海地的现任总统皮埃尔·狄奥马·博瓦隆·卡纳尔军人出身,1875年五月暴乱后,皮埃尔流亡到牙买加的金斯敦,几周后返回,皮埃尔被总统米歇尔·多明格任命为军队的指挥官,然后在第二年,皮埃尔就取代米歇尔·多明格成为临时政府的总统。
从这个角度上说,也是时候结束海地的动乱了。
“巴哈马公司?这家公司什么来头?巴哈马政府成立的公司吗?”看着在一海里外游弋的巴哈马公司武装炮艇,海地号舰长卡斯帕·林塞一头雾水。
卡斯帕·林塞是混血儿,虽然在海地黑人暴乱之初,混血儿和法裔一样遭到屠杀,但之后黑人才发现,如果不借助白人和混血儿,根本无法使海地这个国家正常运行,所以经过最初的混乱后,海地的国家政权还是掌握在白人和混血儿手中,但已经在暴乱中品尝过不劳而获快感的黑人显然是已经尝到了甜头,所以隔上几年,海地就会发生一次新的财富转移,而大量社会财富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转移中凭空蒸发。
“并不是,这是一家商业公司,听说有浓重的军方背景。”大副彼得·托尼及时为舰长解惑。
这世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都在加勒比海海域,巴哈马的事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到海地,彼得·托尼恰好比较关注这方面。
“东印度公司?”卡斯帕·林赛一惊,无端脑补出一个臭名昭著的商业帝国。
东印度公司绝对是商业历史上的奇迹,全世界有历史以来,大概也就只有这么一家商业公司跨界跨的如此成功,以至于在很多人心中,东印度公司成了一个无法超越的奇迹,很多人所了解到的,只是东印度公司业务的一部分,在这个缺乏信息的年代,除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没有人能说清楚东印度公司具体的业务。
“并不是,只是一家刚挂牌不久的企业,和东印度公司没有可比性,这家公司以完成客户委托为主业,具体上说,大概和巴拿马公司差不多。”彼得·托尼确实是对巴哈马公司比较了解,李牧早就说过,只要巴拿马公司成功了,那么就一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那也很不得了。”卡斯帕·林赛也听说过巴拿马公司,这要归功于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地位,能击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巴拿马公司的实力可见一斑。
“只是业务类型差不多,实力上还有差距。”彼得·托尼实话实说,千把人的企业和近万人企业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千把人的企业或许能成地头蛇,但近万人的企业就一定是过江龙。
“舰长,哈珀号再次发来旗语,要求进入海地海域,追查海盗下落。”水手长向卡斯帕·林赛汇报。
“告诉他们,绝对没有海盗进入海地海域,让他们马上离开,否则我就不客气了。”卡斯帕·林赛虽然心中惴惴,但该坚持的底线还是有。
巴哈马公司的船只,一律以巴哈马群岛的岛屿名命名,比如“海地号”对面的“哈珀号”,就来源于贝利群岛的哈珀岛。
“舰长,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我们都知道,没有船进入海地海域,那么对面的哈珀号却一再坚持,他们的动机很可疑。”彼得·托尼内心隐隐感觉到不妙,但却无法确定。
“能有什么动机?如果他们认为我们海地好欺负,那他们就错了。”卡斯帕·林赛这话不假,海地国力虽弱,但比起人口不过十几万的巴哈马来说,海地还是能形成压倒性优势。
很奇怪吧,海地黑人发起暴动时,海地总人口也不过六十多万,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还第一只动荡不安,还时常处于战乱中,但海地的人口不减反增,现在总人口已经超过百万,而且全国超过一半的人口都是年轻人,这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所以计划生育很重要啊,但对于华人来说就不用了,或许可以选择在非洲推行计划生育,毕竟非洲土地贫瘠,根本无力养活那么多人口,全世界每年都要向非洲提供援助,何必呢——
“舰长,哈珀号动了——”轮机长大声示警。
透过单筒望远镜,卡斯帕·林赛明显发现哈珀号正在调整方向,速度虽然不快,但却非常坚决地向着海地号方向开过来。
“开炮!”卡斯帕·林赛要行使义务,但想到击败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巴拿马公司,声音还是有点颤抖:“警告射击——”
第670章 求和
哪怕巴哈马公司是一家商业公司,并不能代表巴拿马政府,但“开炮”也是实际意义上的战争行为,即使海地牌面上的实力比巴哈马政府强上很多,也由不得卡斯帕·林赛不谨慎。
原因无他,巴哈马是英联邦的一部分,即使英女王可能并不重视巴哈马,甚至连巴哈马在哪儿都不清楚,巴哈马毕竟也是英联邦的一份子,而海地已经脱离法国的殖民地行列,失去了宗主国的支持,这时要开战,肯定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所以卡斯帕·林赛选择了“警告射击”,严格说起来,这并不算是攻击行为,而是迫不得已的例行公事,卡斯帕·林赛希望对面“哈珀号”的船长也是这么认为。
20世纪中叶诞生了墨菲定律,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如果给卡斯帕·林赛足够的机会,那么说不定未来卡斯帕·林赛有机会创造出一个“林赛定律”也说不定,因为事实正想着卡斯帕·林赛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展。
不得不说,脱离了法国人的统治,海地的状况确实是每况愈下,这一点在军事方面表现的更加明显,透过单筒望远镜,卡斯帕·林赛发现“海地号”发射的炮弹落在距离“哈珀号”至少300码的海面上。
要知道“海地号”和“哈珀号”的距离不过一英里,也就是大概1760码,距离如此之近,弹着点的偏差却又如此之大,这看上去根本不像“警告射击”,而像是一种另类的示弱,像是“海地号”再向“哈珀号”证明:我很弱,快来打我。
“哈珀号”的反应也很快,即使是海面风浪很大,卡斯帕·林赛也能清楚的看到,在“海地号”开炮的一瞬间,“哈珀号”船舱里很快跑出来几十名水手,然后安装在“哈珀号”船头的两门75毫米海军型速射炮就以最快的速度脱去炮衣调转炮口,直指“海地号”方向。
“上帝,他们不会开炮吧——”水手长一声惊呼。
“应该不会,这是战争行为,应该不会这么轻率。”轮机长喃喃自语,更像是安慰自己。
“准备迎接炮击——”大副彼得·托尼声嘶力竭的提醒,紧紧抓住驾驶室舷窗边的扶手。
狭窄的驾驶室里顿时乱成一团,军官们惊慌四措,自顾自发布根本不着边际的命令,水手长大声呼喝着要继续攻击,轮机长则建议暂避锋芒,而作为船长的卡斯帕·林赛脑海中嗡嗡作响,只有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战争,终于又要来了——
为什么说“又”?
这个念头在卡斯帕·林赛脑海中刚刚闪过,距离越来越近的“哈珀号”上突然腾起两股黑烟。
“哈珀号”开炮了!
三秒后,“海地号”后方距离不到50码的海面上突然腾起两团橘红色的火焰,然后爆炸声才轰然而至,即使隔了这么远,卡斯帕·林赛也仿佛感受到了火焰的烈度和冲击波的强度。
这只是“哈珀号”的第一轮轰击,却已经形成跨射,双方水手的素质差距非常明显。
“上帝,他们使用的是高爆弹!”彼得·托尼的声音里透着绝望。
好吧,真可怜,作为堂堂一个国家的海军力量,“海地号”上的火炮使用的还是实心弹,这根本无法和“哈珀号”上的使用的高爆弹相提并论,考虑到“哈珀号”只是一家商业企业,这个事实真让人难以接受。
“反击,我们要反击——”卡斯帕·林赛也感受到了绝望,下意识的使用了“反击”这个词,这分明是已经把自己放在弱势地位。
天,这里可是海地的领海!
速射炮对比旧式火炮最大的改进就在于发射速度,正常来说,速射炮每分钟可以发射5…7发炮弹,而旧式火炮每分钟只能发射一发左右,这还只是理论数据,而且只适用于小口径火炮,实际上如果在实战中,双方的差距只会更大。
战争中,一点点微笑的差距都会被无限度放大,成为决定天枰走向的砝码,更不用说差距大到让人绝望。
虽然“海地号”想要反击,但“海地号”还没有完成射击准备,“哈珀号”又成功进行了两轮炮击,其中第二轮炮击中,又一发炮弹成功击毁“海地号”船舷上巨大的明轮,这导致“海地号”失去动力,有变成活靶子的危险。
“升起风帆,我们不能失去动力,向‘圣马可号’发信号,我们要返航——”卡斯帕·林赛以最快的速度下达命令,力求抱住这艘海地海军的旗舰。
“该死的,‘圣马可号’已经跑了——”彼得·托尼的声音让卡斯帕·林赛惊恐万分。
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有钢铁般的意志,更何况一直处于动乱中的海地,这样的国家根本无法让人生出为止献身的念头,逃跑就成了唯一选择。
话说回来,当“海地号”中弹的时候,卡斯帕·林赛脑海中唯一的念头也是逃跑,所谓的“中弹”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遗憾的是,“哈珀号”没有给“海地号”逃走的机会,螺旋桨推进的优势在这一刻显露无遗,“哈珀号”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飞快接近“海地号”,当距离近到足够让卡斯帕·林赛看清楚“哈珀号”驾驶室里那位满脸络腮胡子的船长时,“哈珀号”上的火炮再次开火。
距离如此之近,卡斯帕·林赛只看到“哈珀号”炮手放肆的笑容以及刺眼的中指,然后一切就被剧烈的爆炸吞没。
按说,对于木质轮船来说,燃烧弹似乎是更好、更经济的选择,但“哈珀号”上似乎根本没有装备燃烧弹,即使是距离近到几乎可以引起误伤,暴躁的“哈珀号”依旧选择了高爆弹。
剧烈的爆炸将本已陈旧不堪的“海地号”从中折断,紧接着“海地号”的残骸以惊人惊讶的速度沉入海底,“海地号”上的水手们甚至来不及解开被固定在船舷上的救生船,一时间海面上到处是零星的木板和爱好的水手,仿佛世界末日。
“哈珀号”并没有为落水水手提供救助的意思,一脸冷酷的鲁宾逊指着惊慌四措逃走的“圣马可号”要赶尽杀绝,“哈珀号”拉响汽笛,就像是吹响了冲锋号,飞快的向“圣马可号”接近。
好吧,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圣马可号”根本没有逃走的可能,所以“圣马可号”的自私行为就像是面对死神时绝望的挣扎,没有丝毫用处,对于海军来说,“圣马可号”的行为近似侮辱,只可惜他们领悟这一切太晚。
两天后,纽约总督岛,李牧终于收到相关战报。
“海地政府对于巴哈马公司的攻击行为非常愤慨,要求巴哈马公司撤出海地角,并赔偿相关损失,而且还要交出相关责任人,否则海地政府决不罢休。”骏马集团法务部主管梅尔维尔·福勒向李牧汇报。
“决不罢休?那么我们的皮埃尔总统又能做些什么?”李牧很好奇,不知道海地政府能做到哪一步。
“大概会把巴哈马公司告到日内瓦国际法庭,或许寻求国际帮助,不过这些方面能获得的支持都极为有限。”骏马集团高级顾问尤利西斯·格兰特根本不认为海地政府有“决不罢休”的实力。
国际法庭!
好吧,李牧原本还以为,海地至少会找个类似“国联”一样的组织主持公道,哪知道才是“国际法庭”而已,那就算了,李牧没有站上被告席的爱好。
相对于二十一世纪,十九世纪的世界仍然是个“蛮荒世界”,虽然二十一世纪的“联合国”也只是个摆设,仍然是拳头大了有理,但并不像十九世纪表现的这么赤裸裸,国联要到1914年才会出现,甚至国联的前身“各国议会联盟”也要到1889年才会出现,目前这个阶段要解决国际纷争,除了真刀真枪干一架,大概就只有《日内瓦公约》及《海牙公约》中的精神可供借鉴。
注意,仅仅只是“精神”而已,《日内瓦公约》和《海牙公约》对于国家之间的战争并没有丝毫约束力,只对某些战争行为有诸如“建议性”的条款。
看,仅仅只是“建议”而已,采纳或者是不采纳权利并不在《日内瓦公约》和《海牙公约》。
至于海地方面可能寻求的国际帮助,这更有点可笑,巴哈马是英联邦的一部分,海地在独立过程中,通过对法裔的屠杀又彻底得罪了法国人,法国人不派军队和巴哈马公司组成联军就算比较宽容了。
同时得罪了英国人和法国人,要说海地总统也是心大。
“哦,里姆先生,约翰·马歇尔·哈伦先生希望能得到一个和您见面的机会,他现在就在炮台公园的码头上。”梅尔维尔·福勒笑容满面,如果海地政府真要告巴哈马公司,那肯定会提高梅尔维尔·福勒在骏马集团中的地位。
约翰·马歇尔·哈伦,肯塔基人,担任过军人和律师,前任肯塔基州总检察长,据说有可能被海斯任命为最高法院大法官,是梅尔维尔·福勒的同行。
虽然站在炮台公园码头就能看到总督岛,但想要见到李牧并不容易,不管是炮台公园码头还是总督岛码头,都由春田公司提供强大的安保,警卫们甚至配备的重武器,没有获得允许,任何船只都不得接近总督岛500码水域,否则就可能被视为非法入侵,警卫可以直接采取任何措施。
即使是登上总督岛,在抵达核心区域之前,也要经过无数警卫审视的目光,而且只能沿固定的路线前进,否则也随时有可能被警卫盘查,所以想要见到李牧,先提出申请然后安静等待是唯一方案。
“约翰·哈伦,什么事?”李牧很确定,之前没有和约翰·M·哈伦打过交道。
梅尔维尔·福勒看了眼手中的战报,眼神有点闪烁。
“哈,里姆,我要去克林顿城堡找詹姆斯去打球,再见——”尤利西斯·格兰特马上告辞,给李牧留出足够隐私的空间。
“哈,总统先生,你是骏马集团的高级顾问,不用回避的。”李牧隐约能感觉到,约翰·M·哈伦是为了什么而来,把尤利西斯·格兰特留下,可以更好地对付律师的那张利嘴。
很快,在梅尔维尔的陪同下,约翰来到李牧的办公室。
“检察长先生,很高兴见到你,或许我很快就要称你为大法官先生,首先我要恭喜你。”李牧还是很客气,面对一名未来的大法官,李牧要表现出自己成熟的那一面。
“里姆先生,很荣幸见到你。”约翰不托大,开场白中规中矩。
即使是大法官,在面对一位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富豪时,也要表现出应有的尊重,至于二十一世纪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正直律师斥责成功商人那一幕,只是艺术的美好加工,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说说吧,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李牧好整以暇,梅尔维尔化身侍女为约翰端来咖啡。
李牧的书房里有太多秘密,除了最近亲近的人以及骏马集团高管,没有人能够进入,家里的仆人虽然多,但一直以来,都是初雪负责打扫李牧的书房,初雪怀孕之后,这个工作就交给了格洛莉娅。
“当然是好消息,骏马集团遵纪守法,是有责任感的良好公民,从来不是法律部门的目标,我这次是带着某人的诚意而来,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也给某人一个机会。”这个姿态够低,也代表着所求甚大。
或许是处于某方面的顾虑,约翰并没有指名道姓,但这并不妨碍李牧理解,没错,约翰就是代表海地政府来找李牧谈判的,或者说——
约翰是来求和的。
“说说看——”李牧八风不动,等约翰开出条件。
第671章 不忘初心
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巴哈马公司和骏马集团并没有从属关系,但只要综合人事、资金、公司架构等多方面考虑,并不难分析出李牧和巴哈马公司的关系,毕竟就全世界来说,也就骏马集团敢这么玩跨界,而很明显的一个事实,如果背后没有大公司支持,想成立一个类似巴哈马公司这样具有浓厚军事背景的企业并不容易,就算是美国政府也不容易办到。
这不是夸大事实,事实上就是企业具有比政府更大的自由度,在资金调配人员配置方面,企业和政府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比如巴哈马公司,麦克·张只需要对李牧自己负责,哪怕巴哈马公司的经营状况不能令人满意,但只要李牧认为愿景可期,那么麦克·张就安然无忧,政府则不一样,比如海斯,虽然贵为美国总统,但却要向国会负责,只要国会认为海斯的工作不合格,哪怕海斯说的天花乱坠,海斯也无法逃脱下台的命运。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资本具有近乎无敌的魅力,即使是国家,在绝对的资本优势面前也要退避三舍,比如现在的海地政府,哪怕明知道巴哈马公司是无事生非,但依然要百般设法委托约翰来向李牧屈辱求和。
或许这对于皮埃尔总统来说确实是屈辱,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李牧还不一定接受呢——
“首先关于海盗,皮埃尔总统可以代表海地政府保证,绝对没有海盗逃入海地,海地政府可以配合巴哈马公司进行任何形式的调查,但首先要停止巴哈马公司对海地的战争行为——”作为一名律师,约翰·哈伦还是很有节操的,完全站在海地政府的立场上说话。
李牧对此不置可否,继续等待约翰的条件,关于海盗,这原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无赖行为,其实不仅仅是李牧知道没有海盗逃入海地,海地政府也知道,这就是个开战的借口,事实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巴哈马公司已经占据海地角,正在积极准备向内陆进攻,这让海地政府不得不重视。
哦,巴哈马公司在占据海地角之后,已经将这个城市的名称再次改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