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第一军阀(落雨)-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东地区的森林资源丰富。我们就在远东地区布置木材加工产业,把木材加工成家具、地板之类的产品之后再运回关内,以降低运输压力。其中造纸业的污染比较大,我们就出口到日本,让小日本为我们造纸。我们自己则保留附加值高的特种纸张制造业。”江渝继续说道,周子跃都一一记下。

此时随着建设重点放在了国内,房地产建设的大时代即将拉开,国内多地板的需求量会大幅度增长,甚至是剧烈增长。

同时老百姓搬进了新房子,自然要换新家具、新厨具、新餐具。就像是别人送了一个鸟笼给你,你就很有可能去买一只鸟来养一样。

当然这年头中国老百姓还流行自己找木匠造家具,或者找木匠来盖房子。

一般农村盖好瓦房之后,还要铺设二楼的木板之类,传统的木匠会住到雇主家里做工,雇主为了让木匠用心干活,待遇一般都不错,日常干活都有点心吃。

不过这种模式正逐渐被淘汰。

未来农村将不盖瓦房了,而是概别墅。

老百姓在农村或者在郊区,自己盖一栋别墅并不需要多少钱。以中国目前高效率的生产力不断普及,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有能力自己盖别墅的群体将越来越多。

加之此时中国的人口压力不是很大,才四亿多人口,加上版图扩张速度很快,不需要坚守什么18亿亩耕地红线,土地政策还是很宽松的。

加之城市越来越喧嚣,而汽车也即将普及开,到郊区去盖房子的人会越来越多,中国住房问题是完全不用担忧的。

而盖别墅所需的板材随着俄国远东地区被中国占领,也将不是什么问题。

东南亚地区的热带雨林也能提供一些木材,不过中国在热带雨林地区只砍伐过熟林,过熟林的囤积会使生态系统更加不稳定。

建筑原材料这都属于财团垄断的范畴,中国各省的工程队都是财团组建的,财团开了十几个建筑公司。

这十几个建筑公司之间互相竞争,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工程利润都是比较高的,这杜绝了恶性竞争的产生。

所谓恶性竞争,就是相互压价,压到用真材实料去搞这个工程已经没钱赚了,然后就以次充好。搞豆腐渣工程以攫取利润。

国家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民间资本不能组建工程队,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国只有华东派系发展出了一定工业。

战争开始后,其他国家基本上不会出售什么工程设备。而江渝的军阀财团所生产的先进工程设备也都是给自己的工程队用的。不会卖给那些民间工程队。

民间资本想要开工程队,首先国家会统一审批,就算是乡镇一级的工程队都是中央负责审批,一旦工程设备不达标,对不起,审批不通过。

没有经营执照的工程队是被严厉打击的,打击理由也很正当。杜绝豆腐渣工程嘛!

十几个建筑公司,分包了各省的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的工程项目,这些建筑公司有先进设备。人才方面虽然紧缺一些,但互相之间却是借来借去,加上很多工程的技术性并不高,倒也能支撑得住。

随着日本被吞掉了。日本培养出的那些工程师全被中国获得。日本人擅长测绘,那些工程测绘的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得到了缓解。

德国的工程师大量到来之后,人才紧缺的问题进一步解决。

垄断了工程建设,就等于是垄断了房地产开发。垄断之下,各工程队都有大量资金投入到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上互相的竞争使得各公司有紧迫感,所以工程质量是在不断提高的。

加上原材料生产被财团垄断,此时已经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完美的资金循环。大量财富不断被财团攫取,财团又建设各种工程。把财富花出去,使老百姓有工作有收入,然后再通过消费流回财团的口袋。

不过当前房地产还是没有开搞,工业也没有开始猛爆汽车。

中国在1917年全年,首先还保留着50%的军工业生产,一部分出口给协约国,一部分援助给了同盟国。

同时中国将建设重点放在了铁路和公路的建设方面,以及施工设备、农机、汽车、商船、油轮的制造方面。

“今年我们疯狂建设了5万公里铁路,铁路总长已经达到了13万公里了,今年省级公路则修了3万公里,市级公路修了8万公里,乡镇级公路则修了6万公里。总体来说,我们中国的地方原材料开采还是比较落后的。”周子跃对江渝说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谁让我们发展得晚呢!战争要是能再拖两年,我们中国的交通环境应该就能大幅度的改善了。”江渝说道,铁路、公路主线就像是血管,那些铁路支线、乡镇公路就像是脉络,有了良好的交通才能将养分输送到全身。

之前中国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攫取到利益,主要是江渝把交通倾斜到了铁矿、煤矿开采,以及钢铁、军工运输上。

把主要的原材料运出来,把主要的商品运出去,形成一个个集中的产地。

但毕竟是倾斜的,虽然把干线的交通修得差不多了,但支线却依旧比较挫。中国很多省份的原材料都开采不出来。那些小型的矿产,虽然单个产量不起眼,但是如果全国的小矿产加在一起却是很可观。

甚至就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木材,如某县明明有很多木材资源,但因为公路没修进去,导致资源得不到开发。只能通过铁路从外地运,那么就加大了运输压力,甚至因为运不过来,就导致木材价格飞涨,一些建设项目不得不搁置一边。

于是,很多工业就只能集中在沿海地区。

此时中国工业,以长江三角洲一带最为发达,大多数轻工业都集中在那里。

而重工业,则多数集中在交通建设成本比较低的苏北、安徽、山东、湖南以及西北地区,四川、东三省的重工业也有一定发展。

只有全国的交通条件改善了,经济才能迅猛增长。

此时中国也因为财团对工业的垄断,产业非常集中,各种行业分别集中于一些地区,然后向全国输出这些产品。

并将全国的原材料运往该地。

这就造成了铁路运输的繁忙,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中国十万公里铁路就能支撑的原因,而此时江渝建设起来的工业体系却必须有更多的铁路,不仅是因为运输量增加了,同样也是因为这年头的火车速度没后世的快,运输效率也没那么高。

当然,这也使中国的人口大量集中带那些有产业的城市。

而此时的中国因为人口的大量迁移,很多省份已经彻底成为原材料产地,因此那些省份的交通建设主要是以原材料开采为主要目的的。

而那些省份的居民,则主要以开采原材料为主,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加工这些原材料的企业。

就像后世美国那样,产业高度集中。

因此现在的中国,也可以选择不建设一些地区的交通,毕竟中国此时还可以从海外用轮船把原材料运回来。

而那些交通落后地区的百姓,则迁移出来转业成工业人口,从而使整个民族都快速发展起来。

所以中国的交通建设并不困难,那些交通建设困难的省份只需要建设一条主干线进去,并建立主要支线,其他的可以不建设,把人迁移出来就好了。

“自从我们加强垄断之后,铁路、公路股票上涨势头非常迅猛,加上投入股市的资金增多了,现在民间资本已经能够支撑铁路建设了,同时也能支撑部分公路的建设。明年就不用我们自己花钱去建设了。”周子跃一副暗笑的模样,因为之前吃了一次铁路的亏,股民们对铁路有点抵触。

但是,随着这些年铁路分红年年上涨,人们还是抵挡不住铁路的诱惑,各地又掀起了铁路投资热cháo。

第217章:对俄武力干涉议案

第一更到!五千字大章!感谢飘♂雨、志ㄨ少、杀。杀。杀三位同学的月票,以及无言浅唱同学的钢镚!鞠躬!

1918年1月1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俄国鄂木斯克dúlì政府与中华民国正式签订《中俄边界协议》,鄂木斯克政府将整个俄国远东行政区都割让给了中华民国。

英国、美国、法国接着都公开承认鄂木斯克dúlì政府的合法性,同时承认中华民国对俄国远东地区具有合法的领土主权。

至于那场屠杀……

无人追究!

混乱的俄国谁来追究这场屠杀?

鄂木斯克政府自然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中华民国扶持起来的一个傀儡政府而已,协约国此时局势不利,也不想就此得罪中国,甚至连国内舆论都限制了。

。。

中华民国此时可谓占尽主动。

同时中华民国也很快宣布,将对鄂木斯克政府提供一笔军事贷款,以帮助鄂木斯克政府镇压俄国革命。

这笔贷款为五千万炎黄币。

当然这笔钱相比中国从俄国抢劫到了的丰厚回报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俄国占据远东时期,开采了2000吨黄金,而中国一把就捞回了4000吨黄金。

弄到这笔钱的中国,已经是财大气粗了。

而红色毛熊此时是最需要黄金的时候,一个在战火中建立的国家。在百业凋零、国力衰弱的时候,就需要一笔黄金来购买先进工业设备。

如此才能迅速恢复。

以这个时代的工业生产力,实际上要想追赶上其他国家。只要有资源和技术就能够迅速赶上。

唯一的问题就是市场是否繁荣,是否能让每个劳动力都有活可干,有钱可赚。

红色毛熊采取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也就不需要考虑市场问题,更不用考虑什么财富分配问题,因此在成立初期是非常有凝聚力的。

但这天下有一个不变的道理,那就是可以同患难。却不能共富贵。特别是当人多的时候,共富贵是绝对不可能的。

红色毛熊的制度照顾到了生产关系,靠**上的消灭。消除了阶级矛盾。但是新的阶级终究是会产生的,那就是官僚阶级。

官僚阶级就是混吃等死,这也是为什么红色毛熊后来会解体的原因,那完全是官僚阶级把人民都出卖了。勾结美国瓜分了这个国家的财富。

如果此时红色毛熊有一笔黄金。必然能够迅速把工业发展起来,因为这个年代的世界各国,对黄金皆是没有什么抵抗力,只要你有钱,不管你是什么阵营,生产设备也好,先进技术也好,都是能搞到手的。

但遗憾的是。红色毛熊没有机会了,黄金都被中华民国运到四川金库里藏起来了。

至于这笔黄金的问题。一时半会还未暴露出来。

中华民国对鄂木斯克政府的解释是,红色毛熊把黄金转移走了。红色毛熊则还不知道这个情况,他们只知道黄金没了。

这让红色毛熊上上下下都十分愤怒,同时也有一种无奈的成分。

武力夺回这批黄金基本不可能,此时是冬季,作战很不方便。chūn季后,中国干涉军未必不会增加兵力。

现在的红色毛熊还非常虚弱,他们刚掌握政权,政权还非常不稳固,而红军体系也还未完全建立。

红色毛熊凭借着那套理论,以及大多数俄军士兵出身贫苦,对军队的掌控能力是越来越强。

但是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军,首先是装备落后,第二是缺乏补给,第三是纪律性不强,第四是没有信仰。

红色毛熊对军队整编却还未完成,随着整编的开始,那些红军迅速具备了作战信仰,战斗意志迅速提高。

但是不得不正视的是,革命也破坏了生产,而随着内战的到来,对生产的破坏将更加严重。

此时俄国的整体国力是在不断下降的,不过作战能力却是因为有了作战信仰之后得到了加强。

为了尽量避免中国对他们的干涉,列宁在1918年初,宣布废除一切中俄不平等条约,同时承认中国对原俄国远东行政区有领土主权。

同时jǐng告中国,这是俄国人内部的争端,如果中国一意孤行要介入俄国,那么必然被淹没在俄国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而在喀山地区,中国干涉军却遇到了麻烦,杨洪飞还想继续劫掠一番,结果喀山地区的气温突然从零下25度狂降到了零下50度,使得中国士兵出现了不少冻伤的现象,甚至有些士兵被冻死。

为此杨洪飞不得不把军队停留在喀山,停止了外出活动,并加强全军的取暖措施。

江渝得知这一情况后,先是纳闷了好一阵,他查阅的历史资料中,1917年的冬季在喀山并未出现这样恶劣的气温。

随即江渝明白过来,这是俄国的龙脉在搞鬼。

龙脉这东西确实是可以改变军事结果的,要知道地球上有三分只一的战争都是因为气候问题而出现逆转。

其中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出现得最为频繁,如明末的战争,明军每次快要赢的时候,不是突然刮一阵风就是下一阵雨,要不就是起了大雾。

苏俄内战时,同样也有这样的现象,最为人所孰知的就是高尔察克带着120万人仓惶溃逃时,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气温狂降到了零下60度,燃料耗尽的俄国人只能下火车步行,最终冻死了大部分,而那1600吨黄金也不知所踪。

苏俄内战结束后的几年里,红色毛熊境内则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水灾。都很凑巧的碰到一起了。

这实际上是龙脉之间的斗争。

从后世的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出,世界各大强国,都是龙脉的。

中国自然是有龙脉的。秦岭淮河一线的龙脉主宰了中国很多年,不过后来没落了。

美国的龙脉则在安第斯山脉,而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好在安第斯山脉的延伸处。没有被美国吞并的墨西哥境内也有一条山脉。南美洲则是安第斯山脉那条龙脉比较俊秀,孕育的则是阿根廷、智利。

印度也有龙脉,那就是中国的喜马拉雅山,但是没有延伸到印度国内。印度只是背靠喜马拉雅山脉,所以阿三虽有成为一个国家的能力,但却只能做一个跳舞的民族。

而在中东地区。伊朗位于山区,是中东龙脉最强的一个国家,后世也正是伊朗在那里和美国叫板。

欧洲则是小龙脉很多,这导致欧洲本来就那么点大的地方。却小国一大片。

最没有龙脉的地方就是非洲了。非洲基本上没什么山脉,也就只有埃塞尔比亚和南非有一点小山脉,这也是非洲人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创造出什么对人类有贡献的文明成果的原因了。

俄国的龙脉则在乌拉尔山脉,蒙古的龙脉则在唐努乌梁海地区。

澳大利亚的龙脉则比较小,位于澳大利亚东南地区,澳大利亚的首都也位于那个区域。

英国和日本的龙脉则是海龙,与陆龙有些不同。荷兰则与英国是共享一条龙脉。这也是为什么作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衰弱后,与英国同穿一条裤子的原因。

不过就算是俄国龙脉发作了。有难以阻挡江渝介入俄国的决心。

龙脉只能说是一部分的力量,并不代表绝对的力量。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龙脉这东西的抗争能力是越来越强的。

尽管科技发展和龙脉也有很大关系,但江渝开的外挂却是超脱了龙脉的影响范围,加上中国有四亿人口,就算是龙,也得乖乖盘着。

龙脉之间互相斗争,就像是打牌一样,龙脉强大,孕育出来的王牌就多。尽管中国主龙脉衰弱了,而世界其他龙脉纷纷觉醒,但作为昔日最强大的龙脉,尽管没钱了,但还留下了大把的人丁,而且新觉醒的龙脉尽管力量不强,但别的龙脉要想入侵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把中国灭亡的。

江渝因为开了挂,中国龙脉手上的王牌就多了,尽管在对外扩张上,龙脉自身对其他龙脉的压制力量不是那么强,无法为中**队创造有利的气候条件,但一样能把其他龙脉虐了。

甚至是……屠了!就如中国屠了日本一样。

而这个时代,因为欧洲人搞出了坚船利炮,凭借小龙脉就把世界各大龙脉给虐了。导致很多龙脉主宰的国家都开始了军事变革,也开始孕育与西方龙脉一样的军事力量。

而那些没有龙脉的国家,被灭了也就被灭了,就像英国占领的印度一样,印度没啥龙脉,也注定是被欺负的小瘪三。

对于中国来说,镇压一个日本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想把世界各大有大龙脉的国家都镇压了,那只有一个办法屠杀!

把对方的人都杀光,才能镇压得住。

就算是后世美国佬有强大龙脉和强大科技,也不敢去镇压全球龙脉,只能通过成立一个个傀儡政府来实现全球殖民。

美国也正是杀光了印第安人,才占据了印第安山脉的龙脉。

如果不杀光,作为一个大龙脉,是会不断的反抗的,印第安人在欧洲人入侵时,确实表现得非常刚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入侵的欧洲人来上一刀,所以把欧洲人搞毛了,本来欧洲人想将印第安人驯化成劳动力的,失败之下便发动了大屠杀。

如果是印度的那种小龙脉,则没有这个问题,印度人很服从。

历史上日本在苏俄内战时,也干涉过俄国,也把俄国远东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农庄都派了日本士兵驻守。

但是日本的海龙,根本就镇压不了俄国龙脉。被冻得死伤了不少日本兵,最后被红色毛熊打得灰溜溜的撤了兵。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国防军占领俄国远东行政区后,要把那里的俄国人都杀光的原因之一。

面对俄国的jǐng告。中华民国代理总统宋教仁则不为所动,在国会提交了一份《对俄武力干涉议案》。

“俄国革命对中国产生了很严重的威胁,我们不能容忍一个红色俄国出现在我们的卧榻之侧,我们应该将他们的革命镇压下去……”宋教仁在国会大厅发表了一番讲话,不过讲的都是一些虚的的玩意。

真正的‘实’的玩意一字不提。

中国武力干涉俄国的真实目的,实际上就是抢劫和对外扩张。

“我反对干涉俄国,这极有可能将我们中国拖入战争泥潭当中。就算是武力干涉俄国,也不能调集太多的力量。”一名议员在宋教仁的讲话过后,代表反对方走到台上。发表了他们的观点。

此时中国国内确实有一种深怕陷入战争泥潭的担忧,毕竟欧洲战争打成了残酷的消耗战,加上国内媒体不断的宣扬欧洲人现在打得有多惨,中国政府有多么的明智。没有陷入那场消耗战当中。

这让国内的很多政客都有了这方面的意识。

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军人。看待问题总是比较片面的,自然以为中国也可能陷入一场战争泥潭。

“我支持武力干涉俄国,如果我们不干涉俄国,如何收复我们的失地?如何扩土开疆?要知道我中华民国虽说地大物博,然而和其他大国相比,我们中国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资源,甚至可以说是贫瘠。加之我中国人民四万万之众,若无更多的资源。我们日后如何发展,如何崛起?”一名深受民族主义‘荼毒’的议员也发表了他的看法。

“而且就武力干涉俄国的问题来说。陆海空大元帅已铸成既定事实,十多万国防军已经开赴俄国。而且大元帅一举收复622万平方公里疆域,使我中华民国版图面积已从1541。3平方公里上升至2163。3平方公里。我中华民国领土面积,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汉唐盛世指日可待。”

“可那是到处都是沙漠的阿拉伯半岛和寒苦之地的俄国远东堆砌起来的领土面积,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反而因为这些地区,使得中华民国每年要投入许多财力去进行建设和管理。”反对方辩驳道。

“简直鼠目寸光,昔日宋太祖也嫌西北之地寒苦,结果连个产马地都没有,却让那异族凭白做大。就算是不毛之地,占了也比不占好。且我中国丢失的外东北森林资源、渔业资源和矿场资源何其丰富……”

很快国会大厅就变成了菜市场,双方争论不休,甚至都快打起来了。

“好了,投票表决吧!”看不下去的宋教仁出声制止道,现场这才安静了下来,此时的中华民国政界的那种荒唐风气被打压了不少,也没人敢真的敢动手打架。

投票表决很快便开始了。

最终以近600票对100余票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这个《对俄干涉议案》,总体来说这些政客还是支持陆海空大元帅江渝的决定的。

江渝的威望就连那些自诩清高的政客们也很买账。

而且大部分政客都看到,自欧洲人爆发大战以来,中国能够飞快的崛起,并不费吹灰之力就南拓六千里、北拓六千里,全靠江渝的审时度势、伺机而动。

尽管反对者也在那里喊着什么不毛之地、寒苦之地,但中南半岛和南洋总不是不毛之地了吧?

而且阿拉伯半岛不是政府出钱买的,而是江渝自己掏钱买的,尽管遭到一些诟病,但却也无从反驳。

俄国远东地区尽管确实是个寒苦之地,但是那里的资源却无比丰富,资源总量比原先未扩张前的中国都还要丰富。

现在毕竟是工业时代了,矿产都很值钱的。

占了那些矿产,就算现在一些矿产不好开发,但多留点东西给子孙后代总是没有错的。

至于什么陷入战争泥潭云云,自欧洲人互掐之后,中国打的战争也不少了,几乎是年年开战,但江渝却把握得很好,没有人中国陷入战争泥潭当中,反而在进行战争的同时,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了。

……

此时中国民间舆论同样也是一面倒,人们对于大元帅江渝突然出兵收复丢失的外东北,甚至强悍的把整个俄国远东行政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