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扬)-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蒸汽用作动力,对于现代人来说那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事情,很好理解,对于宋人来说确确实实是有点天方夜谭,让人难以相信,文天祥眼睛睁得老大,道:“这可能吗?要是真的解决了动力问题,那可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这些动力不动力的事情我可不懂,我只要你小子能够多给我造装备就行了。”高达对技术没有太多的天赋,有点头大,道:“小子,你说,要是成真的话,你要多少时间才能把我需要的装备生产出来?”

“这事不太好说,那要看具体情况。条件允许,自然是快的,条件不具备想快也快不了。”李隽不想使黄永善这位科学家过于为难,为他解窘,接着问道:“蒸汽是可以做为动力使用的。你研究得怎么样了?”

著名的工业革命用就是在蒸汽的推动之下完成的,要是没有瓦特的蒸汽机,工业革命是不是还能进行就不太好说了。要是这一设想成为现实的话,好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李隽的兴趣一下子就给勾起来了。

李隽都这么说了,黄永善精神大振,道:“回皇上,我考虑了这些天,画了一张草图。这事太复杂了,还有好多问题还没有想清楚。”

“瓦特的蒸汽机图纸我倒是记得,就怕你造不出来。”李隽在心里想,对黄永善道:“能把图纸给我看看吗?”

宋代的科技水平虽是很高,但是要造出蒸汽机连李隽都有点不敢想,别的不说,那要机械工业为基础,而南宋的机械工业难以达到要求,连机床都没有一台,还谈什么蒸汽机。

要是能得到李隽的指点,说不定会有长足进步,黄永善很是开心,取出图纸摊在桌子上,道:“皇上,请看。”

文天祥他们对技术问题就不大懂了,看着那些线条不住皱眉头,有点不明所以。

李隽一看之下,差一点栽倒在地上,感到头晕乎乎的。要是按黄永善的图纸造出来的话,肯定是大名鼎鼎的纽可门蒸汽机,二者之间的差别是有的,以李隽的眼光看来,不会差太多。

纽可门蒸汽机也许人们不知道,但是瓦特蒸汽机人们是知道的,可以这样说瓦特蒸汽机正是纽可门蒸汽机的改良型。瓦特之所以能够发明他的蒸汽机,原因在于他长期研究了纽可门蒸汽机,吸收了长处,加入了四个主要装置改进而成的。因而,可以说没有纽可门蒸汽机,也就不可能有瓦特蒸汽机。

李隽乍见这种和纽可门蒸汽机极为相似的图纸,惊奇得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蒸汽机的制造就要有发达的制造业为基础,特别是机械制造业要有相当水平才能造出来。要不然,李隽清清楚楚地记得瓦特蒸汽机的图纸,早就画出来让黄永善他们生产了。

我们的祖先能够发明四大发明,能够创造光辉灿烂的文明,那是因他们拥有智慧的头脑,黄永善的作为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第091章 新技术(下1)

李隽是万万想不到黄永善居然想得到纽可门蒸汽机,晕乎乎了老半天才试探性地问道:“造得出来吗?”

黄永善的回答绝对够绝,他并没有回答能不能造得出来,而是反问李隽,道:“皇上,这东西的用处大吗?臣还不敢肯定用处大不大,要是不大的话,用不着花太多心思。”

李隽目光从文天祥他们脸上扫过,只见文天祥他们脸上写满了既企盼又不相信的复杂神情,点头道:“有用,有用,太有用了。这东西要是造出来,不仅仅可以使我们的产量增大,还会带动方方面面的变革,可以说会引发一个时代的变革。可以用在船上,造出蒸汽船,还可以用来造车,运输货物就不用肩挑背扛了。”

蒸汽机的使用确实引发了时代的变革,人类第一次摆脱了自然动力的束缚。但是,这前景虽然诱人,却又太大了,太得让文天祥他们难以相信,好半天了文天祥还是难以置信地问道:“皇上,这都是真的?”

要是在现代社会,文天祥这么问,肯定会给人当成神经错乱,可他是古人,哪里知道已经为历史证实过的事情,李隽忍住好笑,道:“当然是真的。”

“太好了。”黄永善几乎是跳起来欢乎的,一颗头猛点道:“只要有用,无论如何也要造出来。”

“你这么有把握,是不是有什么苗头了?”李隽知道黄永善可不是一个喜欢说无把握话的人,他说能肯定能,才会这么问。

“回皇上,我和章超玄商量过了,造起来虽然难度不小,还是很有希望的。”黄永善信心满满地道。马上明白李隽不知道章超玄是什么人,解释道:“张超玄是一个雕刻工,喜欢在铁上雕刻。他说了,要是有用的话,他就一刀一刀地雕出来。”

“古人的毅力真是让人叹服!”李隽在心里感叹不已,道:“铁上雕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刀具就很难找到,硬度不够的话,根本就雕不了。”

一说起技术问题,黄永善马上就来精神了,道:“皇上有所不知,我们发现精钢加炭锻打淬火之后的硬度会非常的高,可以制作刀具,在铁上雕刻和在石头上雕刻没什么区别。”顿了顿,特地补充了一下,道:“当然,这是对章超玄来说。”言外之意非常明显,就是章超玄的技艺非常精湛。

“马氏体的硬度当然高。这些古人真是了不起,我才弄了几件东西出来,他们倒好,抢起我的风头来了,弄出来的东西一件比一件好。”李隽在心里对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他知道在技术方面,黄永善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很少如此看重人,他如此说的话,章超玄肯定是非常了不起,兴趣一下子给勾了起来,道:“能不能让我见见章超玄?”

“皇上,看你说的,你是皇上,你想见他是他的福份。”黄永善有点叨唠,道:“皇上请等着,我去叫他。”

“别别别,这样的人才还是我去见他比较合适。”李隽阻止黄永善。

黄永善有点不情愿道:“皇上,这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李隽冲黄永善道:“你带路吧。”

李隽的态度很坚决,黄永善不好再违拗,只得道:“皇上,请随臣来。”在前面带路。李隽和文天祥他们跟在后面。

经过一个弄堂,来到一间房里,只见一个小老头,头发已经花白,身材瘦削,佝偻着身子,正用手里的刀具在铁块上雕刻。他的技艺真的好得没法说,刀具在他手里不停地挥动,每一刀下去都有一小块铁皮掉下,而着刀处又光滑整齐,以李隽的眼光看来,就是现代社会用车床车出来也没有他雕出来光滑。

“要是在现代社会,他肯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这种技艺真可以说炉火纯青,让人叹为观止,李隽赞道:“好刀法。”

文天祥,廖胜功他们也是赞叹无已,要不是亲眼所见,说什么也不相信世上居然有这样的奇人。

高达的赞叹就有点特别,道:“这刀法了不起,比我砍鞑子的狗头还要利索。”高达武艺高强,刀术不凡,自叹不如可是少有的事情,实在是章超玄的技艺太精湛了,让他不得不服。

全神贯注在雕刻上的章超玄一下惊醒过来,吃惊地看着李隽他们,黄永善忙道:“章超玄,快来见过皇上。”

章超玄还沉浸在雕刻事情上,没有回过神来,愣了愣才道:“草民参见皇上。”就要向李隽行礼。声音有点柔弱,人也有点腼腆,明显不太喜欢说话。

李隽忙扶住,道:“老人家,千万别,千万别。你这雕刻手艺是跟谁学的?”李隽怕章超玄又要行礼,才拿话岔开。

“回皇上,草民这手艺是祖传的。从草民的曾祖父算起,已经四代了。”章超玄恭敬地回答。

李隽把他手中的铁块拿起来看了一阵,赞道:“真是不了起啊。你这是雕的什么东西?”

“回皇上,他这是雕的蒸汽机上的零件。”黄永善代他回答,道:“他说零件很多,要是不先雕些的话,怕到时来不及,会误事的。”

“你这是未雨绸缪,什么事都想到前面去了。”李隽感慨无已,拉起章超玄的手,只见他的手上布满老茧,很是粗糙,还有不少血泡。在铁上雕刻和在石头上雕刻,所用力度不可同日而语,就是章超玄这样的雕刻高手也不免打起血泡。

要是蒸汽机给造出来的话,一定会引发一个时代的变革,意义之重大就是用光所有的言词来赞誉也不为过。要是有怀疑的话,看看经过“工业革命”的英国给世界造成的影响就知道了,以区区数千人统治了半个地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神话。

“就是这双长满老茧的手,将会开创中华民族的新纪元!”李隽抚着章超玄的手掌,在心里如是想,道:“老人家,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这双手,你的手对大宋朝,对华夏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回头,我叫常瑜给你配些药,好好治治。”

章超玄除了雕刻,很少有事能提起他的兴奋,自然不会去关心常瑜是何许人。黄永善对他很是了解,提醒他道:“常太医给你配药,是你前世修来的福份,还不快谢恩。”

“谢皇上。”章超玄有点机械地谢恩。

“大凡技术专家都象他有点机械。”李隽在心里感叹,拉住他道:“免了,免了,这些俗礼就免了吧。”对黄永善道:“你画的图有几个地方需要改进,我有点意见,你看看合不合适。”

第092章 新技术(下2)

李隽说得很是委婉,黄永善可是知道其中的份量的,忙道:“皇上圣明,还请皇上明示。”

“我们这是研讨技术,不要提这些了。”李隽左手拉着黄永善,右手拉着章超玄回到黄永善的房间,指着图纸道:“蒸汽在汽缸里冷却,效率低,也浪费热能。在汽缸外做一个分离冷凝器,把蒸汽用管子接出来,在分离冷凝器里冷却,效率会高得多。”

黄永善的眼睛发光了,猛拍一下额头,道:“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这可是个好主意啊。”

李隽接着道:“活塞的直线运动不方便,可以设计一个齿轮联动装置,把直线运动转变成圆周运动。再装上一个飞轮,就能很方便地带动了。”

“啪”的一声响,黄永善狠狠给了自己一个耳光,道:“我真是笨得可以。”

“你已经很聪明了。这可是瓦特研究了几十年才想到的主意,你这个古人又哪能会在短时间内想到这些。”李隽在心里对黄永善盛赞不已,道:“蒸汽从一端进入,效率很低,可以从两端进入,活塞往返都可以工作。”

黄永善一跺脚,道:“这可是很简单的法子,我怎么老是想不到呢?”

“简单?这东西貌似简单,实则复杂,要不然瓦特也不会花了那么多时间才完成改良。”李隽有点腹诽这位科学家,道:“还可以把飞轮,齿轮联动装置和汽缸进行综合组装。”

李隽边说边比划,黄永善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兴奋得一下蹦起来,道:“这简直太神奇了。皇上,你真了不起,几句话可以顶我几十年的苦功。”

这就是瓦特针对纽可门蒸汽机进的四次改良,获得的四个专利。

李隽指点道:“至于密封嘛,就用石棉绳塞实就行了。”

说起石棉绳,有人会认为那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其实这是传统制品。也就是中国古书上说的“火浣布”,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在使用。对于宋人来说,这根本就不是难事。在没有更好的密封技术之前退而求其次,选择现成的技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按:据我所知,在化工生产中受热处的密封使用的是石棉制品而不是橡胶,因为受热后橡胶容易老化。)

“这有什么神奇的?瓦特的蒸汽机早就给封存在历史中了,现在社会早已是电力时代了,想看瓦特的蒸汽机只有进博物馆了。”李隽在心里偷笑,道:“蒸汽机的生产很复杂,章师傅一刀一刀雕刻的话,也不是个办法。”

章超玄是个实心眼人,没有听出李隽话里的意思,忙道:“草民无能,请皇上责罚。”

黄永善轻轻捅了一下他,道:“皇上不是这个意思。皇上,你有什么办法?”

“蒸汽机,我们用得很多,就算雕出一台,后面的怎么办?一台一台地雕的话,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李隽分析,道:“我给你画一张图纸。章师傅按照图纸雕出来,把这种机器组装起来,生产蒸汽机就快捷得多了。”

黄永善忙铺上纸,李隽提笔就画了起来,画完把笔放在笔架上,道:“这东西叫机床,装上刀具,可以车钳铣刨。方便得很多,效率也高。就是嘛,这动力在没有解决之前,还是老办法,赶驴。”

黄永善和章超玄伏案细看,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已,看完之后,黄永善拍案叫好,道:“简直是巧夺天工之杰作。”

章超玄不善言语表达,不住点头表示赞同。

文天祥他们凑过去看,满纸张的线条,头有点大,不明所以。

“什么巧夺天工?这种老得掉渣的机床也是杰作的话,现代社会的数控机床又算什么呢?”李隽忍住好笑,道:“这第一台章师傅雕出来,后面的就用机床生产吧。”

黄永善一颗头直点,道:“对对对,简直是太对了。”

高达虽不懂技术,见李隽君臣三人兴奋的样子就知道又有好东西了,很是高兴地对黄永善道:“你小子一直叨唠人手不够,现在这问题解决了,你可得给我多生产点装备。你生产的装备只能装备很少一部分军队,再这样下去,我可要你小子用脖子去挡鞑子的弯刀了。”

“那也不是我的错啊,实情如此。”黄永善在心里叫屈,道:“高将军放心,我也想早点生产出来,把鞑子赶走,也图个耳根清静。一天到晚猫叫驴叫的,让人受不了。”

“你知道就好了。”高达没忘了威胁黄永善,夸赞起来道:“不过,你小子还真有几下子,比起老爱吹牛的布伯鞑子强得多了。那鞑子,只知道吹牛,说他如何如何牛,造炮第一流,一点真本事也没有。”嘴角不住地撇,很是瞧不起布伯。

李隽有点好奇,问道:“高将军,布伯说什么了?”

“那鞑子尽吹牛,一天到晚就吹自己是造炮专家,天下间没有人比得过他,造出来的炮如何如何好使,还不是给我们干掉了。”高达很是不屑地道。

“布伯说得没错,他确实是造炮专家,要不然襄阳怎么会给拿下。”李隽在心里如是想,朝黄永善看去,只见他不以为然,很明显他不赞同高达的话。李隽心里雪亮,黄永善会过布伯,知道布伯是有真才实学的。

在现代社会,国家之间削尖了脑袋想获得别国先进的技术,老美更是无耻之尤。二战结束时,得到了德国八成以上的先进技术,著名的钱学森博士就曾和他的老师冯·;卡门一起审问过他的师祖,德国著名的后掠翼飞机设计师。

黄永善这个技术专家虽不贪婪,听说布伯的言行,自然要去会会的。李隽并不奇怪,问黄永善道:“布伯怎么说的?”

“回皇上,布伯说他是优秀的造炮专家,没有他造不出来的炮。”黄永善微微摇头,道:“他还想和臣打赌,说要是臣赢了他,他愿意协助臣造炮,要是臣输了就放他走。他已经是我们的阶下囚,这是妄言,臣没有答应。”

“你答应了也没有用,决断权又不在你。”李隽心里有点不赞同黄永善的说法,问道:“布伯这些天过得怎么样?”自从把布伯抓住后,李隽一直忙于指挥战争,早就把这个历史名人忘得一干二净了,要不是高达提起,想起来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高达嘴一撇,道:“还能怎么样?往大牢里一关,两碗猪食一放,象猪一样养起来。这鞑子,不能给他吃饱了,一天到晚都在嚷嚷,说他是最好的造炮专家,烦死人了。”

“这些色目人,当了俘虏还这么嚣张,就凭他那几手历史博物馆都不收藏的技术,还到处嚷嚷,真以为中华无人了,不给他点厉害他还真以治不了他。”李隽在心里愤愤不平地想,道:“襄阳给攻下,和他有直接关系,要不是他们造出了回回炮,襄阳也不会失陷了,这帐我们要算算。他落在我们手里也别便宜了他,找几个手黑的狱卒,好好侍候他,有什么好点子尽管往他身上招呼,越狠越好。”

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襄阳开始的,因而襄阳失陷是宋人心中永远的痛,文天祥他们默然不语,一脸的悲愤。

高达高声赞成,道:“这下,有这鞑子好受的了。这鞑子吵得很,是该给他点厉害瞧瞧。”

“皇上放心,狱卒的手都很黑,找起来很方便。”文天祥领命。

有关色目人帮蒙古人造炮攻打汉人城池一事,李隽很是气愤,常常说:“这些色目人真是见利忘义,中国人和他有什么仇,他造那样的利器?”布伯大叫大嚷的,撞到他手里,不吃亏才怪。

李隽拍拍额头道:“布伯的话倒提醒我了,我们是应该造一种威力更大的武器来对付蒙古的骑兵,这就是火炮。”

第093章 柳河子出手(上)

“你可都看清了?”柳河子身着戎装,手托下巴凝思着问费时兴。

“将军,我看清了。我敢肯定这批物资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不是武器,不是粮食,也不是会盔甲之类。”费时兴非常肯定地回答,顿了顿,有点不无遗憾地道:“报信的老乡说不到三百鞑子,我就率人去埋伏了。没想到,进入伏击圈的鞑子居然有三千人,押运六十八车物资,力量太过悬殊,我本着打则必胜的原则决定放弃,不打无把握的仗。”

“很好。”柳河子称赞道:“游击战的要求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用硬拼。”

“谢将军教诲。”费时兴接着汇报道:“我在撤离之前派人跟下去了。如何处理,请将军裁示。”

“你做得很好。”柳河子夸赞成,问道:“你派出去的人有没有传回消息?”

“回大人,有。”费时兴不无遗憾地道:“可是,他们没有查明是什么东西。鞑子防范得很严,不能靠近。”

“我们闹腾得这么厉害,他们要是还不防得严点,就不在情理之中了。”柳河子不无得意地想着自己的杰作。自从进入敌后以来,柳河子放手大干,取得的战绩非常不错,给伯颜的后方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截获的物资不知道有多少。

托着下巴走了几圈,柳河子站定道:“不管是什么,截下来就知道了。来人,传我的将令,要秦风、宋明、孙山、曹琛在日落前赶到三号地区集结。违令者,斩!”

日落西山,残照胜血,把大地染成一片血色。

柳河子站在山岗上,看着依序进入阵地的部队,秩序井然,动作利索,很是满意,对身边的秦风道:“士卒们的身手越来越利索了,平时就要抓好训练,不能松懈。”

秦风点头道:“将军说得是,训练我们是一点也没有放松。那些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义军可是乱七八糟的,什么角色都有,什么样的武器都有,根本就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要是再不抓紧点,这仗可就没有法打了。”

一支队伍有一支队伍的特色,从装备到人员无不是五花八门,镰刀斧刀菜刀,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有,这是游击战必然要出现的。更何况是自发组织起来的义军,就更乱了。

“把能打仗的青壮编入队伍就行了,其余的人嘛就要他们探听消息,通风报信也就行了。必要时,也可以要他们来救治伤员,帮着抬些东西也就是了。”柳河子指点秦风,道:“在这方面,你做得就不太好。不要老想着要把队伍拉大,队伍大了是好事,可也不能不要素质。”

“谢大人教诲,我是有点心急。”秦风受教。

“这仗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你心急也没有用。”柳河子对传令兵道:“去告诉宋明他们,要隐藏好,不能出纰漏。打的时候,动作要猛,一定要在最快的时间内结束战斗。”

“得令。”传令兵领命而去。

柳河子看了一眼西斜的残阳,有点困惑地道:“鞑子运送的是什么东西?着实让人费思量。在太阳落下去之前,就会有答案。”

“大人,你瞧,来了。”秦风指着远处隐隐约约的队伍有点兴奋地道。

柳河子寻声望去,正有一支元军在前进。元军押着几十辆车,队伍拖得老长,好象一条缓缓爬行的长龙。

柳河子看了一阵,对费时兴道:“你说得对,鞑子运的不是武器,也不是粮食,是我们从来没有袭击过的。”思索了一下,道:“离苏州城还有好几十里,按这速度,鞑子就算要赶到苏州宿营也快到后半夜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这批物资对于鞑子来说很紧迫。”

“将军说得是,我也是这么想的。”费时兴赞同柳河子的判断,道:“被我们袭击过的鞑子就没有在这时候行军的,在这时节他们早就宿营了。这批物资是临安前线急需的准没错。”

柳河子很是欣赏费时兴,道:“你很会动脑筋,打仗就是要象你这样,多想想才能打胜仗。我们的游击战比临安正面战场更加复杂,要是不多动脑筋,这仗就不好打。”

“将军说得是。”费时兴深表赞同。

二人正说间,元军已经进入了伏击圈,二人也不再说话,静静地注视着元军。

元军队伍中有一辆很是豪华的马车引起了柳河子的注意,道:“这车很气派,只有鞑子的贵族才能拥有,我们说不定逮住一条大鱼了。”

费时兴拍拍脑门,道:“明明没有这车,什么时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