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雅骚(贼道)-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物送去是吗”
张原道:“是,钟太监在杭州时与我有些交情。”
商周祚问:“听说钟太监在杭州有座生祠,你曾出谋划策?”
张原道:“生祠是石柱土人为钟太监建的,与我没有多大关系,我只是代钟太监向吾师焦太史求了一篇宝石山养济院记,钟太监是为了这篇‘记’才肯出银万两建养济院,前年浙江旱灾,那养济院就救助了不少贫民。”
商周祚点点头,说道:“与内官交往还得谨慎一些。你现在还不是官身,交往亦无妨,日后为官,就会有人盯着。不过钟太监在慈庆宫无权无职,你与他交往谅不至于遭人忌。”
张原心道:“若有朝一日,钟太监当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就有人忌我了是吧。”口里道:“多谢大兄提醒。”
商周祚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肃翁可曾向你说过朝中党争之事?”
张原点头道:“略略说起过。”
商周祚笑了起来:“介子你现在可是把浙党和东林党全搅乱了,你是肃翁的族孙、我商氏的快婿,自然应该是浙党,但赏识你的邹元标、高攀龙却是东林党的魁首,连你乡试的座师钱谦益、房师杨涟也是东林党,你到底该算是哪一党?你想置身党争之外似乎不可能。你本身已经争议甚多,姚宗文是我浙党干将,原先与我关系尚好,现在因为其堂弟姚复之事迁怒于我,对我是不甚理睬了,当然,我亦不求他,浙党已经不团结了,再说那董其昌,虽不算东林党人。但一向与东林党人交好,现在却与姚宗文密谋弹劾东林党人钱谦益,你看这乱成什么样子了!”
水浑好摸鱼,张原微笑道:“党派壁垒还是不要太分明为好。”
商周祚又问:“翰社这次进京参加会试的有多少人?”
张原答道:“有五十人。”
“竟有这么多人!”商周祚吃了一惊,一个文社能有五十名举人。这势力很不小了,若明年春闱这五十人当中若能十取一。翰社就将有五名进士,那在朝野间就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
张原道:“有一事要请问内兄,这附近可有宽敞清净之所,最好是在此宅与皇城之间的某处,现在距春闱还有些日子,翰社同仁想聚在一起砥砺学问,三日一讲。”
商周祚沉吟片刻,说道:“我与大隆福寺住持虚凡和尚有些交情,大隆福寺距此不到两里路,就到那里借偏殿一楹与你们讲学如何?”
张原喜道:“多谢大兄,大兄明日领我去拜访一下那位虚凡和尚。”
商周祚道:“好,明日一早就去。”
又说了一会话,商周祚起身准备回房,叫景兰、景徽与他一起回去,张原看到小景徽磨磨蹭蹭不住拿眼睛看他,眸子晶晶亮,好象会说话,便笑道:“大兄,我想明日带景兰、景徽姐妹去泡子河坐一会冰床玩耍,祁虎子也要到泡子河,明日我们一起拜会一下钱老师,顺便散散心——”
商景兰、商景徽两姐妹紧张地看着爹爹商周祚的脸色,见爹爹沉吟道:“这么大雪,明日不便游玩吧。”小姐妹一听,心顿时沉了下去,小景徽的小嘴翘起来了。
张原道:“若雪大不便出去就罢了,若可以那我就带她们出去,最多一个时辰就会送她们回来。”
商周祚“嗯”了一声,景兰、景徽顿时满脸喜色。
商周祚又道:“我现在回房给二弟和澹然写封信,一起寄出。”
景兰、景徽道:“我们也要给叔父和小姑姑写信。”
商周祚父女三人离开后,张原继续给澹然写信,写好之后,又给青浦的姐姐写信,给王微的信也一并寄到姐姐那里,因为王微说了要去青浦过新年,最后给族叔祖张汝霖写了信,起身在室内踱步,《幽梦影》有云“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这个雪夜,他想起婴姿师妹,不禁中心彷徨——
穆真真去门外看雪回来,说道:“少爷,雪铺了一层了,积得好快。”
张原点了一下头,继续踱步,听得漏下二鼓,坐到书案边,提笔给婴姿师妹写信,夜很静,可以听到漫天大雪落下的瑟瑟声,偶尔“啪”的一声脆响,那是院中花枝被积雪压折了——
脚步声细碎,小景徽在外面叩门,轻声道:“张公子哥哥,我给小姑姑的信写好了。”
穆真真去开门,小景徽一下子就跳进来了,连声道:“好冷,好冷,院子全白了,雪还在下呢。”说着把写好的信给张原,又要凑过来看张原写的信——
张原早已把信收起,说道:“不能看别人的私信。”
小景徽道:“那我写给小姑姑的信也不给你看。”
张原笑道:“我不看。”
小景徽觉得自己给小姑姑的信写得很好,很想让张原先看,嘴巴漏风道:“我早看到了,澹然爱妻如晤,嘻嘻——好了,我还是把信给你看吧。”
张原知道不看不行,接过来一看,赞道:“小徽写得一笔好字,学的是唐人小楷吗?”
小景徽快活地应道:“是,张公子哥哥好眼力,我可是每日都临帖呢。”
张原道:“好,持之以恒。”只见小景徽信中写道:“澹然姑姑芳鉴——”
张原含着笑看完信,说道:“写得很好,你小姑姑收到信后定然笑得合不拢嘴,好了,赶紧回房歇息去吧。”让穆真真送她回西厢房卧室。
次日一早,张原出门看时,四合院中积了一尺厚的雪,便去前院取了铁锹来铲雪,堆在一边,武陵和汪大锤在大门前铲雪,用罢早餐,张原吩咐武陵和汪大锤买五百斤木炭送到朝阳门外船上,来福和船工夫妇也要生火御寒,北京的严寒非山阴的冬季可比。
辰时末,张原与内兄商周祚来到大隆福寺,这大隆福寺奇就奇在喇嘛僧和禅宗僧人共处一寺,喇嘛僧居东寺,禅宗僧人居西寺,各有各的佛殿道场,商周祚相识的虚凡和尚是禅宗僧人,听说有数十位举子想借一间偏殿讲学,禅宗没有那么多规矩,虚凡和尚爽快答应了。
出了大隆福寺,商周祚上车轧冰碾雪往都察院而去,今日是腊月二十六,是万历四十三年京官最后一次正式坐堂,明日除了当值的官员就都要放年假了。
——————————————————————
月票榜又掉到二十二名了,差距不大,恳求书友们投一张月票顶上去。
☆、第三百六十章 吕仙乞梦
雪霁天晴,阳光分外温暖,张原在东四牌楼西坊门口雇了一辆马车,与穆真真乘车来到泡子河畔葆生叔的豪宅,张岱才刚起床,披着葆生叔的猩红大氅在庭前看雪,立在一边的侍婢素芝穿一身白裘,笑语盈盈,庭中老梅树已分不清是红梅还是白梅,积雪满枝,无数长长短短的冰条垂挂下来,宛若玉树琼枝——
在葆生叔的宅子里等了大约半个时辰,祁彪佳、黄尊素、王炳麟等浙江举子十余人赶到了,昨日张岱让人去会同馆通知他们今日一起去拜见座师钱谦益,钱谦益宅第在吕公祠附近,离张联芳住所大约一里多路,巳时末,张联芳领着诸举人踏雪来到钱宅时,不料那偌大的宅子里只余一对老夫妇在那里看守,一问方知钱谦益老父病故,讣闻传来,钱谦益到翰林院报请解官,已于昨日带着妻妾婢仆离京奔丧回常熟了——
众人皆叹惋,此番进京竟不能与钱老师见一面,钱老师这一丁忧回籍那就得二十七个月后才能起复原职,京中少了一个座师指点提携那也是一大损失。
泡子河两岸白雪皑皑,古槐高柳,寒瑟萧索,参差园林,湖岸崎岖,仿佛元人倪云林的画,张联芳指着泡子河东道:“那边就是吕公祠,又名永安宫,祭祀的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乞梦极为灵验,每年春闱之前,士子争往乞梦。”
张岱道:“那我们也去向吕仙祷个好梦。”
众举子踏雪来到吕公祠,祠三楹,正殿塑吕洞宾像,神情轩朗,有出尘之概,祭祷者冬衣臃肿,吕仙只一件道袍飘飘然,仙凡对比鲜明,张岱还当场写了一篇祷梦疏的骈文,曰:“爰自混沌谱中。别开天地;华胥国里,早见春秋。梦两楹、梦赤舄,至人不无;梦蕉鹿、梦轩冕,痴人敢说……”
写好后朗读一过,焚化在吕公像前,烟气缭绕中,倪元璐笑道:“宗子今夜早些睡,吕仙会托梦把首场七艺的考题告诉你。哈哈。”
王炳麟笑道:“吕仙就算要泄漏考题。也不会直白地说出来,会来些隐晦难解的谶语,等宗子猜解出来时。那已经是明年二月初九了。”
众人大笑。
张联芳好客,这些浙江举子也都算是乡亲,中午就都在他宅中用餐。筵席间张原向祁彪佳说了要请景兰、景徽姐妹出来玩冰床,祁彪佳喜道:“那现在就去请她们出来。”
张原道:“这泡子河上都是厚厚的雪,没法拖冰床。”
祁彪佳前天随父来拜访商周祚,虽议定了婚事,却未看到商景兰,很是挂念,好逑之心不可遏止,对张原婚前能与商澹然时常见面极是羡慕,果断以社首为榜样。说道:“没法拖冰床,请出来赏玩雪景也很好。”
张原笑道:“行,那我们等下就去。”
用罢午餐,张原约翰社诸人明日午后同游大隆福寺,先看看讲学的场地,后日便开始翰社在京的第一次讲学,张联芳听说张原要借大隆福寺的殿宇讲学。笑道:“大隆福寺有个老和尚,是住持虚凡的师叔,叫金粟和尚,据说是开悟的高僧,你们去了可别碰上这位老和尚——”
张原、张岱几人齐声问:“这是为何?”
张联芳道:“那老和尚手持木棒。见人就打,叫作棒喝。挨得重的,头破血流的都有。”
张岱笑道:“老和尚法名金粟,看来是个贪财的,给钱肯定就不打,吾辈头顶纹银一锭,何惧棒喝。”
张联芳忍笑叮嘱道:“在大隆福寺万万不能说这等玩笑话,金粟和尚在东城一带很有声望,士庶百姓都敬老和尚是得道高僧,很多人宁愿被老和尚打一棒,说是消灾祈福。”
周墨农摸着脑门道:“我等翰社同仁排着队让老和尚棒喝,然后一个个脑门肿起一个大包,一脸欣欣然,出门对人语曰被老和尚打了,今科必高中了。”
张原和祁彪佳出门上车,还听到前堂哄笑声不绝,噱社看来是要发展壮大了。
到了东四牌楼南坊门,张原又雇了两辆大马车准备让景兰、景徽姐妹乘坐,回到内兄商周祚的四合院,老门子说午前有个姓高的少年把张原放在门厅的那两个大礼盒领走了,还送来了一个礼盒——
张原知道是小内侍高起潜来过了,看那礼盒,是宫廷御酒四瓶、香茶一盒、羊脑笺一卷、青丘子墨两锭,这都是宫中内库制作的精品,比张原送给钟太监的那些土仪值钱得多。
来福过来向张原施礼,说汪大锤留在船上,让他过来给商老爷磕个头。
张原对来福道:“等我内兄回来我领你去拜见。”与祁彪佳进二道门邀请景兰、景徽姐妹去泡子河游玩,商景兰听说祁彪佳也到了,害羞不肯出来,是被小景徽拖出来的,傅氏叮嘱早点回来,叫了一个老仆人、两个仆妇和两个丫环陪着,与张原、祁彪佳分乘四辆马车来到泡子河。
午后阳光斜照,积雪晶莹,狭长的小湖上有两驾冰床在滑,张原喜道:“先前都没看到冰床,这时出来了。”
穆真真道:“冰床上没人,拖冰床的大叔是想把雪压平整呢。”
小景徽欢喜道:“没人最好,全归我们玩。”
穆真真拉着芳华去坐冰床压雪,张原教小景徽用千里镜,小景徽戴着羊绒织的手套、穿着紫貂裘,白白的小脸,大眼睛如黑宝石,双手执着白铜望远镜兴奋地看来看去,小嘴“咭咭格格”说个不停,象小喜雀,她姐姐商景兰则拘束得多,是因为有祁彪佳在边上啊,祁彪佳十四岁,商景兰十二岁,二人就知道以后将是夫妻,看着很有趣。
祁彪佳起先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不知该和商景兰说什么,笨嘴笨舌的样子,后来坐冰床才活泼起来,与商景兰也有说有笑。
小景徽笑得最开心,爱玩、爱亲近大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张原不禁想起让钟太监很烦恼的那个皇长孙朱由校,朱由校贪玩,其实这种保有孩子天性的人是很可以亲近的,没怎么读书有时心底反而单纯,当然,放在大乱将临的末世,作为一个皇位继承人来说这种性情显然就不合适了,所以才会被魏忠贤与客氏蒙蔽。把批红权力交到一个地痞出身的不识字的老太监手里。大明朝这辆破车加速驶向灭亡的深渊也就不可避免,魏忠贤大权独揽的那几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几个时期之一,这已是史家定论。当然,就算是定论也会有杂音,也有人好作翻案文章哗众取宠。这不稀奇——
张原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和祁彪佳陪景兰、景徽姐妹在泡子河滑冰床时,皇长孙朱由校也在钟本华、魏朝、魏进忠等人的陪伴下在西苑堆雪人玩耍,钟本华算是朱由校的启蒙老师,平日也比较严肃,朱由校对钟本华还是有点敬畏的,没想到今日钟太监竟会陪他来玩雪,朱由校很快活,钟太监让小内侍们按他指点在冰上堆出十五个雪人。代表大明两京十三省方位,并说各省珍禽异兽、风土人情,朱由校在雪人中转来转去,听得津津有味,说到:“没想到我大明疆域这般广大,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啧啧。以后我若有机会也要到处玩玩。”
钟太监顿觉头大如斗,他觉得自己的教育又失败了,皇长孙现在还只是喜欢待在角落里做木匠,若是以后即位要学百年前的正德皇帝下江南、征塞北那可糟糕!
傍晚时回到慈庆宫,钟太监收到南京守备太监邢隆派人送给他一份年节礼物。在外省当差的太监每年过年前都要派专人回京送礼,打点宫中各位有权力的太监。钟太监现在是坐冷板凳,本来没人理睬的,邢隆还给他备了一份年礼,情义可感啊——
钟太监心道:“杂家原与邢隆交情泛泛,去年杂家引荐张原帮邢隆渡过难关,邢隆应是为那事感激杂家吧。”
想起昨日马车上张原拜托他的事,钟太监便让干儿子小高挑了灯笼,提了一盒西湖藕粉,两个人出了慈庆宫北门往宫城玄武门而去,钟太监要到司礼监找掌印太监卢受,他与卢受关系尚可——
作为内府十二监之首的司礼监并不在宫城中,是在万岁山后面,离北安门倒是不远,从慈庆宫这边过去有三、四里路,司礼监南面是印绶监,钟太监与干儿子小高从印绶监外走过时,正遇印绶监掌印太监邱乘云带了几个小内侍出来,邱乘云“嘿嘿”笑道:“钟公公这是奉皇长孙之命要往哪里去?”口气不甚友好。
邱乘云虽不清楚当初在杭州是钟太监与张原合谋用计逼得他放过了石柱土司马千乘,但却知道石柱土人为钟太监建了一座生祠,这让邱乘云颇为恼火,他没有得到石柱土人任何好处,反倒让钟太监居中得利,所以钟太监去年回京不去钟鼓司掌印,却要到慈庆宫教授皇长孙识字,邱乘云是冷嘲热讽最起劲的——
钟太监拱拱手,说道:“到前面有点琐事,邱公公忙,不打扰了。”
邱太监笑道:“哪里有钟公公忙,钟公公为皇长孙的老师,德高望重,日理万机啊。”
印绶监权力不小,在内府十二监排名中游,以钟太监现在的身份没办法与邱乘云当面翻脸,当下不与邱乘云多说,干笑两声,快步走过,听得身后邱乘云与几个印绶监内侍阴阳怪气地笑——
钟太监闷头走了一程,开口问:“起潜,觉得跟着干爹受委屈吗?”
小内侍高起潜小心翼翼答道:“不会,干爹对儿子好。”
钟太监又问:“是不是觉得干爹很窝囊?”
高起潜答道:“干爹是不屑与那些人一般见识,干爹志存高远。”
钟太监笑了起来,抬手摸了摸小高的帽子,拍了拍,说道:“好孩子,跟着干爹好好读书识字,会有出人头地之日的。”
小高应道:“是,干爹,孩儿明白。”
迎面几盏灯笼过来了,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和两位秉笔太监要去乾清宫弘德殿向万岁爷爷禀报今日群臣奏章,明日就要放年假了,有些重要奏章要念给万岁爷爷听,由万岁爷爷口授批红——
钟太监便跟在卢受等人一道往回走,说起今天雪大寒冷,钟太监便说他有一位杭州的故人前些日来京,因山东饥民抢劫临清钞关,致使运河交通中断了好几日,差点就要改走陆路了,看来这山东灾情很严重啊——
“是啊。”卢受也颇烦恼,接口道:“山东巡抚、监察山东御史、户部、户科请求赈灾的奏疏接二连三,昨日又有上百位举人联名上疏请求救济山东灾民并蠲免山东六郡赋税,还画了《饥民图》上来,惨不忍睹,今日又有户科给事中杨涟语气强烈的奏疏,杂家都不敢念给万岁爷爷听,怕万岁爷爷动气,这些年天灾多,这里也要赈灾,那里又要蠲免,万岁爷听到这些奏章就不痛快——”
钟太监道:“公公可以从临清钞关被洗劫讲开去,运河交通阻断,影响漕运,关系不小啊,这山东赈灾实在迫切,非比其他。”
卢受任司礼监掌印数年,只看皇帝脸色行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听钟太监这么说,点头道:“说得也是,阻断漕运事情就大了,等下见到万岁爷爷就提一下吧。”这时才想起来问:“小钟,你这是要去哪里?”
钟太监道:“杭州故人送来了一些土仪,都是咸鱼、茶叶之类不值钱的东西,里面有西湖藕粉,据说可治肺热咳嗽,就给卢公公送一盒过来,公公可用热汤调成糊状食用。”
卢受说话喉咙里带痰,笑道:“多谢你有心,杂家这咳嗽从中元节起一直到现在就没好过,虚火——”
一边走一边说话,到玄武门分道,卢受几人去乾清宫,钟太监和小高回慈庆宫,天气很冷,钟太监袖着手,仰头看了看沉沉天色,心道:“张公子,杂家已经尽力了,俯仰无愧啊。”
————————————————————
求月票、推荐票。
☆、第三百六十一章 情与禅
出崇文门三里,有一座大通桥,宁波府民信局在这大通桥畔就有一间急递铺子,以往商周祚寄家书都是通过这家急递铺传送的,商周祚为官清廉,从不因私事占用官府驿递的便利,张原自不好以驿递寄信,腊月二十六这日午后申时,张原把景兰、景徽姐妹送回四合院后,就取了信,让一个商氏仆人带他出崇文门,来到大通桥畔这家急递铺子,交信付钱,又与掌柜的聊了半晌,民信局果然消息灵通,盛美商号与民信局合作之事竟然已经传到北京这位掌柜的耳里——
张原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只是闲聊打听,得知盛美号与民信局已经谈妥了合作条件,以后盛美商号的货物全部由民信局负责运输,这掌柜的还说道:“据说那盛美商号来年要在京城开设店铺,这商号扩张如此迅猛,就是因为有江南豪绅的山阴张氏为靠山啊。”
张原笑问:“贵局也是店铺遍布大江南北,又是谁为靠山?”
急递铺掌柜含笑道:“自然也是有靠山的,不然哪里能畅通南北。”至于说靠山是谁,掌柜秘而不宣。
张原笑笑,也不多问,拱拱手告辞出铺,坐马车回内城。
天色已经暗下来,道路两旁的积雪显得暗暗的白,车厢里更是幽暗,坐在张原身边的穆真真问:“少爷,这信几时能送到山阴?”
张原道:“现在运河冰封,要走陆路,总得两个月后吧。”
穆真真微笑道:“少奶奶收到信都快要生宝宝了吧,小少爷——”
“是啊,分娩之期应该是明年三、四月间,可是我却不能陪在她身边。”
张原眉锋蹙起,在没有剖腹产的古代,女子分娩可算是一劫,尤其是早婚的女子,十六、七岁就生孩子。比较危险,所以张原临别时叮嘱商澹然要多散步,分娩时所用之物一定要洁净,剪刀之类的要在滚水里煮过才能用,要请最好的医婆和稳婆——
穆真真看着张原的脸色,安慰道:“少爷放宽心,少奶奶有太太照顾着呢,若曦大小姐三月初也要回山阴。少爷放心好了。”
张原“嗯”了一声。心想澹然过了年就是二十岁,平日身体也健康,应该能平安分娩。看着车窗外的暮色,说了一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操心啊。”
穆真真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红了脸,没说出口。
回到东四牌楼的那座四合院,天已经全黑了,老门子又呈上两份拜贴,一份还是泉州洪承畴,另一份拜帖署名友生黄霆,看到黄霆的帖子,张原脸露喜色。对穆真真道:“真真记得在大善寺向启东先生求学的那个黄秀才吗,九江人,他也到京城了,看来今年江西乡试他高中了,很好,他也住在会同馆,明日去见他。”
晚饭时。小景徽没有出来用餐,婢女芳华说景徽小姐睡着了,似乎又有点低热,张原“唉哟”一声道:“这全怪我,我忘了她病刚好。今日在泡子河那里吹了冷风——”
商周祚见张原内疚的样子,说道:“小徽自己贪玩。让她吃个教训。”
正说话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