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枪手,直到他们的身体流着血软倒在地,手中的盾牌才发出咣当的声响,从头顶上落了下来。
  这些盾牌在他们的手中,简直是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起到半点防护的作用。
  两轮箭袭,便轻易地掌握了战斗的主动,面对奔雷骑们层出不穷的手段,张合只能是望而兴叹。
  若是麴义练就的先登营和大戟士在此,或许还能和奔雷骑一争长短,可惜,这两支精锐部队并不在此。而且,自从袁绍以谋反之名,将麴义斩杀了之后,先登营和大戟士,也慢慢的变质了,早已不复当初的悍勇了。
  心中暗叹一声,张合也没了办法,只能寄希望于两侧的伏兵了。在两翼伏兵到来之前,能坚持多久,便算多久吧。
  霸王枪在空中一挥,随着马超的动作,绕行两侧的奔雷骑再次激发了奔雷弩,将储存与臂弩中的最后一根弩箭射了出去。
  这一次的目标,可并非是袁军步兵的战阵了,而是游离于步兵战阵之外的骑兵。
  面对接踵而至的弩箭,张合甚至都来不及再次提醒了,弩箭便已经呼啸而至,将张合身边的骑兵们,像割韭菜一样,齐刷刷的射倒了一大片!估摸着,最少也有三千多人落马了。
  “快!伏低身体,躲到步兵后面去!步兵,竖盾!”
  张合不遗余力的呼喊着,他知道奔雷骑配备有奔雷弩,但却并不知晓奔雷弩之中,到底隐藏了多少根弩箭,为防止奔雷弩再次爆射伤人,张合只能如此应对。
  在他的呼喊声中,骑兵们慌乱的策动战马,纷纷躲藏到了步兵战阵之后,并且将身体伏低在了马背上。步兵则是跨前一步,将身后的刀斧手、长枪手以及骑兵们,完全遮挡起来,将一面面盾牌竖立在了自己的身前。
  就在袁军步兵们刚刚竖好了盾墙,还来不及吐出一口气,只见奔雷骑们再次从马背上长身站起,双腿微微向前伸出,身体后仰,极为诡异的在马背上上下颠簸着,像极了一张张斜向拉开的弓弦。
  骑弓再次亮出,破甲箭如约而至!
  眼看着漫天飞来的破甲箭,张合几乎都要被气的吐出血来了!
  怎么你们的手段就如此多?先是奔射加奔雷弩,现在颠倒过来,开始奔雷弩加奔射了?这仗还怎么打?
  飞在空中的破甲箭,可丝毫没有考虑张合的复杂心情,迅速的在空中落下,依旧是越过步兵盾阵的头顶,向盾墙之后落去。
  目标,依旧是那些没有盾牌的骑兵!
  骑兵在战斗中的作用十分巨大,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马超从一开始,所打的主意,就是要再次重创张合部下的骑兵,直到,让张合没有骑兵可用!
  箭落,人亡!
  只剩下七千人不到的骑兵,再次遭受重创,一个又一个的哀嚎声中被射落马下,等到哀嚎声停止,还活着的骑兵,已经不足两千人了。
  双方还未真正的交手,张合的万人骑兵队,便这样报废了!
  怒火中烧的张合,完全失去了冷静,愤怒的吼叫着:“冲!全部给本将冲上去,围杀他们!”
  四万多步兵,鼓起为数不多的勇气,在前排盾牌手的保护下,迈动脚步向马超这一侧逼近。
  马超轻笑一声,索性也不在策马奔跑了,反而是在原地停留了下来,一边等待着另一侧的奔雷骑前来汇合,一边好整以暇的伸手向袁军的侧后方指了指。
  他在指什么呢?所有的袁军看到马超这个动作,都有些不解。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袁军将士们无一例外的向马超所指的方向看去,包括张合亦是如此。


第三百九十三章 纵虎归山
  四万多袁军步兵,局促不安的看着张合,脸上带着明显的慌乱之色,在义勇军十面埋伏的围困之下,他们早已是六神无主了。
  “张隽义,是战,还是降?”
  刚毅的声音自马超的口中发出,摆出了两条路在张合的面前,等待着张合的选择。
  张合的能力很是全面,马超很喜欢这样的大将,没有谁会嫌自己身边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更多一些。
  在马超的沉声喊话中,张合脸上的神色几经变幻,最终定格成了坚毅。
  “多谢冠军侯厚爱,但张合身在袁车骑麾下,自然不能改换门庭,还望冠军侯见谅。”顿了一顿,张合又说道:“张合斗胆,请冠军侯放张合身边的这些兄弟一条生路,冠军侯若能答应,张合自愿献上项上人头!”
  马超微微摇了摇头,叹息着说道:“张隽义啊,本侯未料到汝竟也是个愚忠之人。难道汝没想过,本侯此刻取汝之首级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吗?”
  张合闻言,面色渐渐的垮了下来,刚要将死战到底的话说出来,不料马超却截口说道:“不过,汝若是能答应本侯一个条件,本侯便放过这些军士,而且也不会为难与你。”
  “是何条件?”张合没有痛快的答应下来,谨慎的反问着。
  马超将手中的霸王枪随手一抛,紧随在龙象身侧的胡车儿立刻踏前一步,单手将八十一斤的霸王枪接入手中,混若无物。
  催马上前几步,马超直视张合。认真的说道:“本侯只是希望,将来有朝一日,你张隽义若是决定离开袁本初的话,本侯希望,汝能够到长安来与本侯聚首。”
  张合在马超的灼灼目光中感受到了真诚和热切,这和袁绍对待他的态度,截然不同。
  曾经有那么一刻,张合几乎就要丢下武器,策马向马超跑去了,但是理智还是约束住了他心中的那一丝蠢蠢欲动。
  咬了咬牙,张合点头答应了下来:“好!”
  在张合想来,他已经战胜了刚才萌生在心底的冲动,此后自然会更加坚定地追随袁绍,又怎么会倒戈向马超呢?为了保住四万多将士们的性命,便是答应下来又有何妨?
  马超点了点头,伸出右手在虚空中随意的一挥,堵截在张合退路上的张绣和公孙瓒,先后带兵退开,让出一条通道来。
  张合见马超言出必行,心生敬佩。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张合是不会为其效力的。
  拱起双手,隔空向马超抱拳行了一礼,张合喝令部下四万多步兵丢掉武器,而后徐徐后退。
  既然马超那么仗义,张合总也得有些回报才是。那些武器,便当做是对马超恩情的谢意吧。
  眼看着张合即将率部离去,马超忽然再次大声说道:“张隽义,本侯拿下并州之前,不希望再看到汝之身影出现在战场上,望汝好自为之!”
  退走中的张合闻言了楞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若是他在率兵站到马超的对立面,下一次,可就没这么容易脱身了。
  没有应答,张合在沉默中穿过义勇军让出来的通道,消失在了马超的视线中。
  身为将者,张合自然是要遵循袁绍的指令的,日后是否还有和马超交手的机会,张合可做不了主,一切,都得看袁绍的安排。
  只是,若袁绍依旧让他继续镇守在并州的话,他日后又该如何面对马超呢?一边是忠君大义,一边是不杀之恩,张合心中好生为难。
  公孙瓒催马来到马超的身边,低声说道:“主公,就这样放任张隽义离去,不会放虎归山吗?”
  马超面带微笑,看着张合消失的方向,轻轻地说道:“我要的,是叱咤风云的猛虎,可不是死虎。再者说,猛虎归山,自是如鱼得水,但那也得看,所谓的山,究竟在何方啊……”
  掉过头来,马超笑呵呵的看向公孙瓒:“伯兄,你说是否?”
  “啊?”公孙瓒不明所以,面带迷茫之色。
  “呵呵,伯兄,身为将者,眼光还要放的长远一些才行啊。难道你真的觉得,刚愎自用的袁绍,是天下猛虎啸聚山林的最佳之所吗?”
  马超的话,让公孙瓒低下头来,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三百九十四章 忽如其来
  数日后,张合在绝顶郁闷的心情中,终于远远地看到了晋阳的轮廓。
  自从在半路上收拢到那五万溃散的败兵之后,张合就发现,自己这一半生,从来如此的苦恼过。
  没有粮食,没有武器,没有战马,没有厚衣物,甚至连一双布鞋都没有……
  偏偏,有的却是基数庞大的人数!
  张合带回来的败兵和被关羽驱赶的溃兵,加在一起,足有九万多人,这么多的人,每天所需要消耗的粮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张合去哪里给这么多的人寻找口粮啊?
  从上郡到晋阳,这群人就像是蝗虫过境一样,每到一个稍微大一些的村庄,他们就像是饿死鬼投胎转世一样,疯狂的冲进老百姓的家中,见到吃的便紧紧地立刻大口大口的送进嘴里,哪怕是有钢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也无法阻止他们的狼吞虎咽!
  张合不忍他们挨饿受冻,但更不忍见到老百姓们的口粮被抢劫一空,连忙喝令身边的亲兵去制止,可却五百的发现,亲兵们早已离开了他的身边,争先恐后的加入到抢夺口粮的行列中去了。
  无奈之下,张合只好亲自出面,一面约束部下的士兵,一面安抚当地的老百姓,向老百姓们承诺,等他回到晋阳之后,一定会将补偿的粮食运送到村子里来。
  开始的时候,溃兵还能听从张合的约束,毕竟张合的威望摆在那里呢。
  可是三天之后,这些兵老爷们可就受不了了!相比起张合的约束,他们当然还是更无法忍受肚中空空的饥饿感。于是,一群群的士兵开始出手抢夺,见到什么就夺什么,衣物、粮食、钱财,甚至是沿途村子中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小媳妇……惹得老百姓们怨声载道,不少有血性的老百姓,拿起家中的镐锄、菜刀,开始和袁军们搏命,没有武器在手,又连日挨饿体力难以为继的袁军们,只能徒手和老百姓们争抢、搏斗,双方的死伤呈直线上升,惨不忍睹。
  这个时候,张合毫不犹豫的出手了,他赤手空拳的打死了带头闹事的几名士兵,却不料激起了士兵们的兵变,不少人开始向张合围拢过来,眼中带着不善的目光。
  在他们看来,若非是张合无能,他们又岂会又今日之惨状?一切事情的罪魁祸首,便是张合!他竟然还有脸在此时站出身来,对自己这些人扬武扬威?对战义勇军的时候,怎么没见他如此的硬气呢?
  不得不说,人心都是善变的。
  或者说,在巨大的危机面前,人们总是无法避免的暴露出人性中最为阴暗的一面。
  好在,当初在被义勇军十面埋伏的时候,张合舍命带出来的那四万多人,对张合还是信服的,面对兵变,他们坚定地站到了张合这一边。
  于是,一场大乱斗就开始了。两边的人数大致相等,各执一词,打的不可开交,双手、双脚,甚至是牙齿,都成了厮打双方的武器,因为没有武器啊!在相互厮打的时候,招术更是层出不穷,咬耳朵、撕嘴唇、抠鼻孔,还有伸手抓对方命根子的……
  打着打着,心存怨气的老百姓们也加入了进来,他们也不管谁是哪边的,反正是见到陌生的面孔,上去就是一镐把,先让对方头上开花再说。
  对于这样的混乱情况,张合有心无力。不是说他的能力不行,实在是人数太多了,张合凭着一己之力,根本管不过来啊!他刚平息了这边的乱斗,那边又打了起来,实在是分身乏术啊……
  就这样一边走,一边打,期间还有不少士兵趁乱逃走的,数日下来,跟随在张合身边的袁军败兵,也只剩下了三万来人了。这三万来人,都是当初他在战场上带下来的,能跟着张合徒步走到晋阳,心志倒也算坚定。
  本来张合带出来的是四万多人,为何此刻只有不到三万人了呢?被打死、饿死了呗!
  沿途的村镇只有那么二十多个,在这粮食产量较为低下的年代,每个村镇的存粮,都不足以令庞大的九万溃兵全部填饱肚子,有人饿死,实属正常。而且在连续数日的打斗中,怎么能没有伤亡呢?所以最后依旧跟在张合身边的,也就只有这么些人了。
  所以说,这一路走来,张合是郁闷到了极点,憋屈到了极点,自从从军以来,他还从来没有像这几日一般屈辱过!
  好在,苦尽甘来了,他终于看到了晋阳的城墙了,只要能进入城中,一切就都还有希望。
  晋阳的轮廓,让每一名袁军溃兵的心,都在瞬间变的火热起来,他们是多么希望,能够安逸的坐下来,吃上一口热乎饭,喝上一口烫嘴的热水啊……
  以前这些他们并没有太过在意的东西,现在反而成了他们心中的奢望!
  或许,只有在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吧。
  正如马超很久之前说过的一句话:这世上的苦难多得是,如果可以,请敬畏每一粒粮食!
  拖着疲累不堪的身躯,顶着肚子里发出来的轰鸣,张合他们终于来到了晋阳的城门前。


第三百九十五章 粮草告罄
  张合在两次大败之后,不得已带着残部艰难的退出了并州,踏上了返回邺城的道路。
  他这一走,并州境内再无名将坐镇了。
  在已经拿下了并州的中心晋阳之后,马超踏平整个并州,已经指日可待。
  马超这边一波三折,乌桓人的突然出现,打乱他原本的战略部署,险些导致满盘皆输的苦果,然而当马超和他部下的众人们,一起咬着牙关扛了过去之后,一切,都正在向着有利与马超的方向发展。
  相比于马超,曹操那边的情况正好截然相反。
  开始的时候,曹操占据了局部战争的主动权,相继擒获了颜良、文丑这两员悍将,并且击败了他二人带来的十余万兵马,可以说是旗开得胜。
  可自从那两场大胜之后,袁绍便亲自带兵前来,驻扎在了官渡,牢牢地遏制住了曹操军的势头,令曹操想破了头,依然想不到渡过黄河的办法来。
  在日复一日的消耗中,曹操抢来的那些粮草,眼看着就要吃完了,在这么耗下去,曹操是真的有些耗不起了。比起钱粮,曹操所掌握的青徐兖豫四州,加起来都比不过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冀州啊。
  焦躁的情绪,困扰着曹操,差点就令曹操的头风病再次发作。
  过去一段时间,曹操数次派出探马、细作,通过各种渠道想要掌握袁绍的想法,了解袁绍为何能在颜良、文丑两位爱将被生擒活捉之后,还能如此沉得住气。
  结果,曹操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最终得知,袁绍气势汹汹的率领大军进驻官渡,本意确实是要和曹操决一死战的,甚至还在出征之前,不惜将苦苦劝谏的田丰给关押了起来。可见袁绍的铁了心的要打败曹操了。
  可袁绍又为什么忽然停顿下来了呢?雷声大,雨点小,可不是袁绍的风格啊!
  原因无他,袁绍的小儿子袁尚病倒了。
  当初袁谭命根子被断,他认为是袁尚为了断绝他的继承人位置下的黑手,于是便尽起麾下之兵,袁谭丝毫不顾年手足之情,愤然杀向了邺城,在和驻守邺城的袁军交锋过程中,袁谭暴虐的性格展现无余,导致年近十几岁的袁尚被吓出了心病来。
  后来虽然袁绍强行将此事给按了下来,对两个儿子都有赏赐,以此来平息他们心中的怒火,可袁尚终究还是落下了病根,每每在夜深人静之时便在噩梦中惊醒,日积月累之下,竟是连一个安稳觉都睡不成了,整个人显得消瘦了许多,身体越来越差,在袁绍进兵官渡,准备和曹操决一死战之际,袁尚终于病倒了,这一病,那是相当的沉重,高烧连日不退,饮食都无以为继了。
  历来心疼小儿子的袁绍,看到袁尚这个样子,哪里还有进兵的心思?终日守护在袁尚的病榻前,寸步不离的看护着,眼中除了面色苍白的袁尚,勉强只有治疗袁尚的几名医者,至于其他人,袁绍早已自动将他们忽视了。
  一众文武将官见袁绍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根本听不进其他的任何事情,便只好将进攻曹操的事情暂缓了下来了。
  当曹操得知袁绍竟是为了一个黄口小儿的病情,而耽误了军务大事之后,忍不住瞠目结舌了老半天,久久不能恢复常态。
  自认为对袁绍已经十分熟悉的曹操,依然没有想到,袁绍竟然是这么的……优柔寡断!看来,自己还是高估了袁绍啊!这不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让自己建功立业、击败袁绍的吗?
  然而,袁绍现在的全部心思都在袁尚的病情上,根本无心处理任何事物,这就有点让曹操挠头了。
  求战而不能,退又退不了,粮草眼看着就要告罄了,曹操一时之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如果事情一直这样发展下去,足智多谋的曹操还真的无计可施。
  可是,很多事情总是在悄然间发生,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便可以改变大格局。
  在邺城,现在负责留守的,是袁绍十分信任的审配。
  审配在代管邺城期间,将律法执行的极为严格,再加上现在又是战时,前线的战斗悬而不绝,审配可不希望邺城发生什么变故,所以在他的掌管下,一改往昔袁绍、袁尚父子执掌邺城时的宽容风气,转而苛刻到了极致,甚至用吹毛求疵来形容,都不为过。
  这段时间之中,袁绍麾下另一谋士许攸的家属,利用许攸的名声,收受了一些贿赂,这件事本来可大可小,若放在平时,稍加处理也就过去了。可审配不这样想,他认为在战事还未了期间,身为官员的家属,理应知大义、晓大道,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贪赃枉法呢?
  于是,审配毫不手软的将许攸的一众亲属问罪缉拿,下到了大狱之中。


第三百九十六章 倒履相迎
  当夜,许攸离开袁军营地后,一路躲躲藏藏,孤身一人来到黄河北岸,好不容易寻觅到了一只小舟,从来未曾撑过舟的许攸,竟是有如神助一般,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渡河而过,来到了彼岸。
  弃舟登陆,许攸抱着外衣摸索着前行,直到靠近曹操的营地,他才将一直抱在怀中的外衣展开,重新穿在了身上,而后拿出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来,迈着方步向曹操大营走去。
  在距离曹操大营还有数百步远的时候,负责在外围巡哨的探子,便发现了许攸的踪迹,见到他是独自一人前来,探子们也吃不准他究竟是谁,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只好将他拦了下来,同时派人去营地中报信。
  许攸站在一旁,看着转身前去报信的探子,心中一动,忽而高声说道:“去告诉阿瞒,就说故人许攸来访!”
  阿瞒,是曹操的小名。在这个世上,还真没几个人敢如此称呼曹操的。
  许攸之所以这样称呼曹操,是有原因的。
  在年幼求学的时候,许攸便和曹操同窗过,虽然同窗的时间不过一年,但许攸相信,曹操定然不会忘了自己这样一位同窗。倒不是许攸自负,而是许攸确定,曹操为了能打败袁绍,早已经袁绍麾下众人的特点、脾气秉性摸了不止一遍,在这一遍一遍的战前准备中,曹操必定会想起来,袁绍麾下的谋士之中,有一个叫许攸的,乃是他少时的同窗。
  此时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身为袁绍那边的谋士,许攸忽然只身来到曹操这里,光明正大的求见,许攸断定,曹操一定会推测出,自己是来投奔与他的,为了能探听袁绍那边的虚实,甚至是击败袁绍,曹操也一定会对自己礼尚有加的。
  果然,并没有出乎许攸的预料。
  时间不长,那名前去报信的曹军转了回来,脸上带着恭敬的神色,对许攸躬身行礼:“原来是许大人到了,魏公吩咐,请许大人移步营中相见。”
  “嗯。”许攸拿着架子,从鼻孔中哼了一声,然后便自顾自的向前走去,似乎他对这里极为熟悉,根本用不着别人领路一样。
  穿过夜幕,进入到了曹操的营地之中,许攸略一张望,便举步向营地正中的中军大帐走去。
  走到大帐的附近,距离营帐还有数十步距离的时候,许攸便看到曹操赤着脚从大帐内跑了出来,一面跑,一面大笑着说道:“子远在何处?啊?子远在何处?”从曹操的热情中,任谁听了,都以为许攸乃是曹操多年不见的古交好友一般。
  追在曹操身后的许褚,手里拎着一双鞋,弯着腰跟在曹操的身边,不断地说道:“魏公,天气转凉,路面不平,还请穿上靴子吧。”
  曹操根本不理会许褚,兴奋地东张西望,到处寻觅着许攸的身影。
  许攸连忙快步上前,高声呼道:“阿瞒!在这边!”
  听到许攸的呼喊,弯着腰的许褚猛地直起身来,怒视着许攸,喝道:“休得无礼!否则别怪本将的刀不长眼睛!”
  啪!
  曹操重重地在许褚肩头的铠甲上一拍,笑呵呵的说道:“无妨无妨,吾与子远乃是故交,少时便这样称呼,一时之间难以改口也是人之常情,汝休要多言。”
  之后,曹操也不穿鞋,继续光着脚走到了许攸的面前,一把拉住了许攸的右手,看着许攸的面庞,感慨的说道:“岁月匆匆啊,转眼之间,你我二人分别已有二十多年了,快,虽吾进帐,吾给汝烫好了西风烈酒!”
  感受着曹操的热诚,许攸丝毫没有发现一星半点的做作,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对一个二十多年没见的故友,即便当初两人之间的感情再怎么身后,可随着时间的变迁,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