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超可是兵法大家,屡屡在战斗中依靠着阵法战胜强大的对手,连马超都如此赞不绝口,他麾下的众将这才猛然醒悟过来,八阵图到底有多厉害。
  众将仔细一看,可不是么?那一堆堆看似杂乱无章地乱石,星罗棋布,暗含乾坤八卦之势,越是仔细钻研,便越发觉其中深不可测。
  取出诸葛亮派人送来的锦囊,马超从中拿出一小块儿绢布,铺展开来,故意让身边的众将也能看个清楚。
  只见绢布上写着:是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兵。西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者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兵。布阵是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鸟,后为玄武蛇。
  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是为天覆阵;地阵十二,其形正方,云主四角,冲敌难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穷,是为地载阵;风无正形,附之於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物,万物绕焉,是为风扬阵;云附於地,始则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出,云能晦异,是为垂云阵;天地后冲,龙变其中,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潜则不测,动则无穷,是为龙飞阵;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用之,变为无极,是为虎翼阵;鸷鸟将搏,必先翱翔,势临霄汉,飞禽伏藏。审之而下,必有中伤,是为鸟翔阵;风为蛇蟠,附天成形,势能围绕,性能屈伸。四奇之中,与虎为邻,是为蛇盘阵,此八阵也。
  八阵又布于总阵中,总阵为八八六十四阵,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奇正相生,循环无端;首尾相应、隐显莫测;
  吾王可自引兵自天覆阵杀入,自地载阵杀出;遣云长将军自龙飞阵杀入,自虎翼阵杀出;遣子龙将军自风扬阵杀入,自垂云阵杀出;遣文远将军自鸟翔阵杀入,自蛇盘阵杀出;遣黄老将军横贯八阵,自正北杀入,自西南杀出。如此,纵不能生擒刘备,亦当可击溃蜀军,尽歼刘备羽翼也。
  马超以及众将看的暗暗心惊,如此繁复的阵法,若无诸葛亮的解说,短时间内,还真的无人能窥破其中的奥秘。更让人惊诧的是,诸葛亮仿似早就料到,在诸将之中,关羽、赵云等几员大将会跟随在马超的身边,而徐晃等大将,则是留在战场中做清理工作,不会随同马超前来一样。
  “诸葛相国难道有千里眼不成?怎地就像是亲眼所见此处的景象一般?”关羽忍不住惊异的说道。
  马超伸手指了指天上,大有深意的说道:“云长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孔明之智,便是那天上的千里眼、顺风耳,一切皆已在他的筹算之中了。如此大才,担当我大梁相国,吾等应感到庆幸。”
  关羽知道马超在夸赞诸葛亮的同时,也是在敲打着他。因为当初马超封诸葛亮做右相国之时,关羽是反对最激烈的一个。他不认为诸葛亮凭着一场威州伏击,便有资格做到右相国的位置上,与功勋卓著的贾诩平起平坐。
  何况诸葛亮太年轻了一些,威望不能服众,若是身居高位,恐引起其他在马超麾下效力多年的大将们不服。
  便以关羽来说,他跟随马超近十年,无数次征战沙场,立下了汗马功劳,结果却位居诸葛亮之下,这就让心高气傲的关羽有些不爽了。马超力排众议,执意要破格提拔诸葛亮,关羽无法多说什么,若是换了其他的人,关羽可是不会那么容易给这个面子的。
  结果现在看来,诸葛亮的确是有真才实学的,正如马超所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关羽确实显得太过高傲了,甚至有些目中无人,小觑了天下英雄了。
  “大王,吾……知错了。”能让高傲的关羽公开道歉,普天之下,唯有马超。
  马超摆了摆手,语重心长的道:“云长啊,你身为我大梁武将之首,攻城拔寨,斩将杀敌,立下无数赫赫战功,且为人忠义无双,堪称楷模,此天下皆知。可你就是太骄傲了,需知,孔明虽是文士,手无缚鸡之力,可他胸中有丘壑,文和先生(贾诩)、公瑾(周瑜)等人,亦是如此。在战场上,他们的作用是算无遗策,与你职责不同,但切切不可因为他们不能亲自上阵杀敌,而有所轻慢。你们,可都是我大梁的柱石,是我大汉的栋梁啊!”


第五百二十一章 借尸还魂
  “轰”
  第十三块巨石,被刘封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给搬倒了。连同巨石一起倒下的,还有刘封。
  看着刘封因为过度用力,而七窍出血的凄惨面容,刘备忍不住老泪纵横:“封儿,是义父对不起你。”
  可惜,刘封已经听不到任何的声音了,竭尽全力之后的刘封,已是力竭而亡。以勇力著称的刘封,最后竟是被活活累死的。
  身后,义勇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每一个步点,都像是追魂的鼓点,狠狠地敲击在刘备的心口上。
  快速的向后看了一眼,暂时没见到义勇军的身影,刘备连忙回过头来,看向地上力竭而死的刘封,面色变幻,一把抹去脸上的泪痕,压低声音道:“封儿,你便最后帮义父一次吧。”
  说着,刘备跳下马来,一大步来到刘封的身边,在刘封的尸体上开始鼓捣起来。
  时间不长,一队义勇军在黄忠的率领下,横贯而来,来到了刘备之前停留的地方。
  地上,躺着一具一个少年人的尸体,他的身上带着明显的伤痕,致命处在胸口,显然是被利剑穿胸而过,刺破了心脏,切口极为平滑,伤他的利剑,可见并非凡品。在他的脸上,还沾染着一道血迹,看角度,似乎是之前他斩杀过一个已经倒地的人,那个人身体中喷射出来的血柱,落到了此人的面颊上。
  这个死去的少年人,黄忠认识,便是刘封。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向来跟随在刘备的身边,从来不会轻易离开,如今却惨死于此处,不由得令黄忠感到惊奇。
  踏马来到刘封身边,黄忠仔细的查看着刘封身上的伤口。
  “咦?看这伤口,倒似是刘备的双股剑所致啊!义父杀了义子?”黄忠惊疑不定的自言自语道。
  一名义勇军在不远处有所发现,大声呼唤黄忠:“老将军,快来这里看看。”
  黄忠翻身下马,快步走过去,顺着那名义勇军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一块巨石的后面,躺着一具中年男子的尸体,尸体上穿着华丽的衮袍,外面套着有些残破的金甲,只是头颅却已经不翼而飞。
  在这具无头尸体的左手上,还握着一把剑,剑棱八刃,实为精品。不是刘备的双股剑之一,又是什么?双股剑之一的另一把,就掉落在无头尸体的两步之外。
  这一切,都昭示着,这具无头尸体,便是刘备本尊!
  看看无头尸体,在看看几步开外的刘封,黄忠疑惑的说道:“难道说,是刘封弑杀了他的义父刘备,却没有立刻杀死,被刘备从后面一剑重创?而后刘封拼尽力气,掉过头来斩掉了刘备的头颅?如此说来,倒是说得通了。可是,刘备的人头,哪里去了呢?”
  自古以来,帝王之家无父子。亲生骨肉,都有可能为了王位而弑杀生父,更何况是义子了。刘备此番战败,实力大损,威望降到了最低点;而刘封骁勇善战,正值鼎盛年华。若说刘封为了谋求汉中王的王位,趁着刘备大败亏输之际,刺杀了刘备,到也合乎常理。
  所以黄忠并没有太多的怀疑,只是派人在四处搜索,想要找到刘备的头颅。
  不远处,躲在一块巨石后面的刘备,在乔装改扮之后,变成了一名蜀兵老卒,身上穿着蜀军中最普通的战甲,手里拿着蜀军配发的制式战刀;脸上的胡须被悉数刮掉,还刻意的沾染上了一层血迹和一些灰尘,脚下是一双破烂的草鞋。
  乍一看之下,即便是最熟悉刘备的人,恐怕也不能第一眼便认出来。
  很快,黄忠的部下找到了刘备的藏身之处,一名义勇军喝问道:“汝是何人?可曾见到刘备?”
  刘备绵连惶恐的扔掉了战刀,“噗通”一声跪倒了地上,嘶哑着嗓子说道:“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啊!小的就是个普通的老卒,谋杀俺家大王的事,小的真的没参与啊。”
  “到底怎么回事,从实说来!”黄忠听到这边的动静,立刻赶了过来追问道。
  伏在地上的刘备,连脸都不敢抬起来,唯恐被黄忠认出,把脸紧紧地贴到了满是尘土的地面上,嘶哑道:“回禀将军,小的本是汉中王麾下‘白精兵’,后来受到得罪了刘封公子,降为了普通的老卒。就在不久前,刘封公子忽然发难,把跟随在汉中王身边的人悉数斩杀,而后一剑砍翻了汉中王,不料汉中王并未立刻死去,趁着刘封公子转身之际,刺穿了刘封公子的心脏,刘封公子再次转回身来,斩下了汉中王的头颅,随手抛到了远处。之后刘封公子向前走了几步,终因伤势过重,倒毙于此。”
  “小的在刘封公子暴起伤人之初,便感觉到苗头不对,于是小的便趁乱躲了起来,这才躲过一劫。”
  伪装成老卒的刘备,早已想好了一整套说词,此刻娓娓道来,竟是毫无破绽。


第五百二十二章 论功行赏
  当夜,汉中城的校场上,马超论功行赏。
  一排排的流水宴,早已被诸葛亮准备妥当,足足有上千排桌案在列,上面摆放着鸡鸭鱼肉以及数种精美的蔬菜菜肴。
  每一张桌案旁边,还有两坛子西风烈酒,一只只大海碗,在桌案上一字排开,从这边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那边的尽头。
  之所以把庆功宴摆放到校场中,而不是府衙内,实在是因为这一战太过激励人心,立下战功的将士们太多了,可以说每一位参战的义勇军将士,都是功臣!汉中城的府衙虽大,却也容不下如此之多立功受奖的人,诸葛亮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提前把宴席放到了校场中来了。
  校场中的点将台,本应是个严肃的发号施令之处,此刻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共计三十一张桌案,分成两排,整齐的分列点将台两侧,多出来的那一张,则是横放在了首位上,那是属于马超的位置。
  坐在首位上的马超,亲自倒满了一大碗的西风烈酒,而后端着酒碗站起身来,向着台上台下的所有将士大声说道:“诸位!此战我义勇军打出了威风,打出了气势,一战击溃刘备七十余万蜀兵,在座诸位皆功不可没!本王在此,敬诸位一碗酒!”
  身为君主,亲自倒酒,并且要向部下将士们敬酒,在等级森严的汉末,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校场中的十余万将士,连忙起身,端起面前的酒,面向马超的方向,齐声呼喝道:“谢大王!”
  一大海碗的烈酒下肚,马超脸上面不改色,再次倒满一碗酒,大声说道:“第二碗,本王愿与诸位一起,敬那些战死沙场的义勇男儿!我义勇男儿,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刘备的七十多万蜀兵被击溃,义勇军付出的代价也不小。算上张绣后来带来的十万将士,此次参战的义勇军有将近二十多万人,而此刻出现在校场上的只有十余万将士,除了正在城中各处值守,不能前来参加庆功宴的,仍少了十万人之多。
  这些人,已经把生命留在了战场上,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为“守土卫国”四个字,做出了最佳的注脚。他们生命的绽放,宛如天际流星,哪怕只是绽放一瞬间的光芒,也会被人们铭记在心。
  校场中原本热闹的鼎沸人声,瞬间沉默了下来。活着的人们,不该忘记那些为了今日的成功,而付出生命的烈士们。
  沉默,足足持续了十个呼吸的时间,校场中落针可闻。
  直到,马超把酒碗放到嘴边,大喝道:“干!”
  十余万将士,用怒吼声,回应着马超,同时也是在缅怀战死的袍泽们:“干!干!!干!!!”
  义勇军的军魂,义勇军的凝聚力,便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平时或许看不出义勇军与其他部队有什么不同,可一旦踏上战场,义勇军所展现出来的坚韧、刚毅、百死不屈,足以令任何对手为之胆寒。
  校场的角落里,无人注意之处,庞统看着眼前的一切,喃喃地自语道:“军心可用!军心可用啊!梁王……义勇军……终归是与众不同。孔明,还是你有眼光啊。”
  “第三碗酒,本王再敬诸位!是你们的奋勇向前,不畏艰险,才有我大梁的长治久安!大梁可以没有我马超,但绝不能没有诸位将士!请满饮碗中之酒!”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数百年之前,孟子便向世人阐述出了治国的关键之所在。可惜的是,真正能把这句话记在心中的君主,鲜少。绝大多数君主都忘了,真正成为国家基石的,不是他们,而是普通的百姓和来源于百姓中的将士们。君主,不过是国家的决策者,而并非是主宰者。
  十余万将士中,不少人都流下了感激的热泪,一碗碗烈酒,伴随着泪水,灌入了将士们的口中,一饮而尽!
  此生,有幸追随在梁王麾下,人生大幸也!虽死,无憾!
  三碗烈酒下肚,马超向身边的诸葛亮一招手,诸葛亮微笑着起身,双手奉上拟定好的战功簿。


第五百二十三章 凤雏归附
  当马超封赏完了所有的将士之后,诸葛亮忽的转过身来,对马超说道:“大王,此次论功行赏,大王还遗漏了一个人。”
  “哦?”马超不解的看向诸葛亮,追问道:“未知相国所言之人,是谁?”
  诸葛亮笑而不答,起身走到点将台的边缘处,对着校场中的一个角落说道:“老友,汝在暗处观看多时,还不现身吗?”
  在诸葛亮的话语中,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胖子,缓缓在角落处走了出来,站到了诸将士的面前。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一个人牵扯了过去,万众瞩目。
  “是他!”
  张辽和徐晃同时惊讶的站起身来,错愕之后,竟是同时对那其貌不扬的胖子弯腰行礼。
  此人,究竟是谁?竟然能让张辽和徐晃拜服?
  这样的疑问,在每一个将士的心头升起,包括马超。
  “乡野村夫庞士元,见过梁王,见过诸位将军、大人。”胖子先是对着马超施礼,而后有转动肥胖的身躯,对四周行了个四方礼。
  庞士元?他竟是庞士元!
  别人或许没听过庞士元这个名字,不知道他到底是谁,可马超又岂能不知?士元,便是庞统的小字,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号称“卧龙凤雏”中的凤雏啊!
  快速起身,大步流星走下点将台,马超来到庞统的身前,神色真诚的致歉:“原来是凤雏先生!先生想来在汉中城内已是盘桓多日了,本王敬毫无察觉,真是失礼了。”
  张辽和徐晃并肩而来,由张辽开口道:“大王,先生是跟随诸葛相国一路从长安过来的。此前主公大军未至,便是先生与诸葛相国共同谋划,力保汉中不失的。若论功劳,先生亦是有功之人。”
  “不止于此。”诸葛亮摇着羽扇,轻笑道:“火烧连营之策,其实并非是吾独自想出来的,士元亦参与其中,弥合吾遗漏之处,方能令此计完美无缺。最主要的是,吾料到刘备必败,却无法准确料到其遁逃的方向,是士元指明,刘备必然会逃往定军山。故而,吾便在定军山前的仰天洼,提前布下八阵图阻拦溃逃的蜀兵。”
  听闻此言,黄忠走下点将台来,走到庞统的身前,对庞统捶胸行礼道:“亏得先生慧眼,老夫方能在定军山前、八阵图内,俘获蜀兵数万人,请先生受老夫一拜。”
  仅仅是一个亮相,庞统便折服了张辽、徐晃以及黄忠三位大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其他如关羽等人,虽未说话,可心中对庞统的肯定,也是直线上升,几乎都要赶上对诸葛亮的信任了。
  “哈哈哈我何其有幸,能同时得到卧龙、凤雏联手相助?”马超开心的大笑着:“常听人言,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如今二位大才都在身边,还愁天下不定?”
  伸出手,左手拉住诸葛亮,右手拉住庞统,马超带着他们重新回到点将台上,亲自把庞统安排在诸葛亮的座位之侧。
  他的这个举动,便是告诉众人,自今往后,庞统在大梁的地位,将会是如何的崇高了,能排在他前面的文官,唯有贾诩与诸葛亮两人而已。身无官职的庞统,便这样和文臣中第三号人物冠军将军周瑜,地位等同了。
  “今日论功行赏,最后一人。士元先生运筹帷幄,助诸葛相国出谋划策,令我军一战而胜,大败蜀兵,其功勋卓著,当为幕僚之楷模。本王令,封庞统为大司马,加封良乡侯,赏黄金五百斤,明珠三十颗,绸缎三十匹!”
  大司马之职,沿用大汉的惯例,乃是主掌全国兵马调动的官职,位与三公等同。只不过以朝廷亲封的官职,在称呼上有所却别。朝廷亲封的大司马,并不叫大司马,而是太尉。马超的父亲马腾生前,便是担任太尉的职务。
  而大梁在名义上,是大汉的属国,自然是不能封太尉的,而是要以大司马这个官职相称。
  之前因为马腾的关系,大司马的位置一直是空着的。现在马超把庞统封为了大司马,可见他对庞统的重视和信任了。
  庞统不似诸葛亮那样行事端正,他用兵献策,往往喜欢出奇制胜,与诸葛亮的浩然正气有些不同。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某些时候,他的用兵,就要灵活许多,不拘泥与一格,令人猜测不到他的战略意图。
  这一点,从庞统献策刘备拿下荆州、占据益州便可以看的出来。
  所以马超才会把闲置已久的大司马之位,授予了庞统。相国是君王的助手,总管全国军、政大事,需要诸葛亮的全面和沉稳,可兵事就需要一些冒险精神了,庞统则刚好适合这个职位。
  初次见面,就被马超委以重任,授予大司马职务,庞统不由得心生感激,就好似是蒙尘的明珠终于遇到了识货之人,伏骥的千里马,终于遇到了伯乐一样。
  在此之前,刘备也曾最大限度的信任过庞统,可他只是把庞统当做一个谋士来看待,并没有给予庞统足够的权力,更没有授予他与其智慧相匹配的显赫身份。两相比较,庞统自然更能体会到马超的好,也更能体会到刘备的恶了。
  起身,跪地。
  庞统感激涕零的跪在马超身前,一拜倒地:“臣……谢吾王厚恩!臣肝脑涂地,不能报吾王恩情之万一也!”


第五百二十四章 班师
  半个月后,汉中争夺战的各项战果核算出来了。
  此战,斩杀蜀将五十余名,死在战场上的蜀兵超过了二十五万,被俘虏的蜀兵加在一起,足有二十万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基数,对刘备和益州来说,可谓是伤筋动骨了,绝不是三五之内便能恢复元气的。
  这些降兵,马超命人挑选出五万余精壮,留在汉中,打散原本的编制,混编进汉中各地的驻军中,其他的十五万人,另选五万精壮,编入义勇军中,算是对此役战损的补充。最后剩下的那十多万人,将会分批次被押解到雍凉各地,充当青壮劳动力,从事生产活动。
  其他方面,义勇军各部在战场上缴获的粮草军械等,亦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各种战利品中,粮草的数量是最少的,因为大部分粮草都被大火焚毁了,可即便如此,仍是有蜀军遗留下来的十八万担粮草,进入了汉中城的府库。这些粮草,足以支撑整个汉中驻军两年的用度了。
  而缴获最多的,便是武器、铠甲、弓箭了,缴获来的这些制式武器装备,完全能够装备起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了,而且还可以保证在未来十年之内,这支军队的消耗。
  另一项进账,是数量众多的战马。除了在战场上伤残的战马外,经过清点,此役义勇军至少收获了四万多匹战马,经过奔雷骑的鉴定,这一大批的战马中,有四分之一的战马,是不输于白义良马的良驹。
  奔雷骑的战马在战斗中损失不小,备用的战马因为当时战况危机,全部用来当做盾牌使用了,缴获的这批良驹,刚好可以弥补奔雷骑备用战马的损失。剩余的三万多匹战马,马超挑选出了五千匹留在汉中,其他的则是分发到了各军中。
  而那些战死的马匹,或者是伤残了的,能救治过来继续使用的,便当做驮马使用,用来运输军资;无法救治的,一律格杀,制作成肉脯,充作军粮。
  刀枪入库,粮草封存,降兵妥善处理后,马超决定班师回长安了。
  虽然赢得了汉中争夺战的胜利,打的刘备大败亏输,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元气,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刘备的手里,还有偌大的荆州呢。
  为此,马超刻意把庞统留在了汉中,让他代领汉中太守之职,镇守在此。
  同时留下来的,还有大将徐晃,他性格沉稳,治军有方,与庞统喜欢冒险的性格,一奇一正,刚好互补。而新进投靠到马超麾下的刘磐、王平二人,以及马超的胞弟马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