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曹植是要给曹操断后的,没想到城门会在这个时候被攻破,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反而还被城门倒塌的轰响声吓了一跳,脚下的频率情不自禁的滞了一滞,出现了瞬间的发愣。
  毕竟他是个文人,不似曹彰那样惯于战场厮杀,亦没有曹丕那样高超的剑术,他的反应完全是人之常情。
  曹植发愣,胡车儿可没愣住。
  狼牙大棒挥起,兜头砸落,向着曹植的头顶狠狠砸了下去。
  恶风破空,将曹植惊醒过来,他连忙举剑横档在了自己的头顶上,试图挡住胡车儿这一记重击。
  然而双方的力量太过悬殊,沉重的狼牙大棒轻易地砸断长剑,迸射出一溜火花,随后去势不衰,带着巨大的力量砸碎了曹植的天灵盖骨,随后继续向下,砸碎了曹植的脖颈,再继续向下,砸破了曹植的胸膛……
  一棒落地,狼牙大棒上的数十根倒刺撕扯之下,曹植生生的被砸成了一堆碎肉,看的曹操眼前一阵发黑,几欲吐血。
  至此,曹操的所有儿子,都被杀死了。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当初曹操逼迫天子刘协,亲手杀死了两位怀有刘协血脉的贵妃,强行把自己的女儿曹节嫁给了刘协,除了曹节孕育的子嗣之外,其他的妃子只要被发现患有身孕,全都会被曹操处死,断绝了刘协的后嗣血脉。
  如今,曹操算是得到报应了。
  更让曹操感到心痛的是,胡车儿这个脑瓜一根筋的家伙,显然是没有认出曹植,完全把曹植当做了无名小卒,一棒将其击杀后,脚步丝毫没有停顿,踩着曹植的尸体便践踏了过去,挥舞着狼牙大棒向着魏军人多的地方杀去。
  可怜堂堂大魏公子曹植,不但战死沙场,甚至连个全尸都未能留下,最后还被胡车儿在尸体上胡乱的踩踏了两脚。
  曹植生前才华出众,连同他的父亲曹操、兄长曹丕,被合称为“三曹”,誉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有《洛神赋》、《白马篇》等名作流传于世,结果却死的如此之凄凉,不免令人唏嘘。
  野史中曾有传言,曹植所做的名篇《洛神赋》,描绘的就是甄宓。在历史上,甄宓是曹丕的妻子,曹植暗中倾心甄宓的绝世美貌,由而做出了《洛神赋》。后来被曹丕发觉,险些把曹植逼迫至死,虽然得到了两人的母亲从中斡旋,曹植侥幸逃过一劫,但其后数十年,曹丕继承了曹操的王位,进而称帝后,始终不遗余力的打压曹植,令其郁郁而终。
  历史的轨迹,因为马超的到来,发生了一些偏转。甄宓成为了马超的妻子,此生并未与曹丕见过面。但就像是宿命的轮回,最终杀死曹植的人,仍然是甄宓夫君的部将。
  不得不说,历史真的是惊人的相似。
  言归正传。
  胡车儿轮动狼牙大棒,大踏步上前,手起棒落间,一个接一个魏军将士被他砸翻在地,脑浆迸裂而死。
  他不认识曹植,但是他认识曹操啊!眼看着曹操就在身前不远处,胡车儿岂能放他走?胡车儿脑瓜是直了一些,但是他不傻啊!擒杀了曹操,那可是大功一件!
  在胡车儿身后稍稍落后几步的周仓,同样是不遑多让。周仓本是关羽的提刀副将,专门负责给关羽扛着青龙偃月刀的。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分量是相当的沉重。周仓扛着大刀,还能一路小跑的跟上赤兔马的速度,可见周仓的身体素质极佳,力量出众不逊色于胡车儿。
  自从和胡车儿结为异姓兄弟之后,周仓越来越喜欢胡车儿的武器狼牙大棒了。关羽看在眼中,请韩暨为周仓也量身打造了一把,完全就是仿照胡车儿的那把打造出来的。
  周仓得到这把狼牙大棒后,爱不释手,从不离身。肩上扛着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手里拿着狼牙大棒,这已经成为了周仓的日常了,丝毫不显得吃力。
  此刻见胡车儿大杀四方,不用为关羽扛刀的周仓顿时心痒难搔,跟着胡车儿的脚步,也大杀特杀起来。
  两杆狼牙大棒所到之处,血肉模糊,寸草不生!
  见胡车儿、周仓两人凶猛异常,曹操的亲卫们不敢上前应战,唯恐曹操有什么闪失,连忙护在曹操的身周,保护着曹操向王宫内退走。
  曹操身不由己,脚下不断的倒退,眼睛却一直盯着曹植粉碎的尸体,瞠目欲裂。
  亲卫们保护着曹操每退一步,便有无数的魏军填补上来,挡在曹操的身前。几个眨眼的功夫,曹操便被如潮般的魏军将士给彻底遮盖了起来,胡车儿和周仓再也寻觅不到他的踪迹了。


第六百一十七章 曹操 败 下
  各路义勇军将士奋力向前,两万左右的魏军将士,很快就被击溃了。
  鲜血,顺着魏王宫的台阶,一直向下流,把一级级的台阶,染成了斑斓的血色,最终在王宫之前的空地上,汇聚成了一个小型的血泊。
  矫健的龙象宝马,载着马超在这个血泊上空一跃而过,稳稳地落到了王宫前的台阶前。
  马超伸手拍了拍龙象硕大的马头,随即翻身下马,也不拿霸王枪,只佩戴着巨阙重剑,迈步拾级而上,按剑一步一步的向王宫大殿走去。
  胡车儿不敢怠慢,倒提狼牙大棒,紧随其后。
  黑面孔的张飞,也不言语,默不作声的手握剑柄,跟在马超身后一步之外,亦步亦趋。
  其余众将,以关羽、赵云为首的武官,以诸葛亮为首的文官,各自按照顺序排列,走向大殿。
  富丽堂皇的大殿,在夕阳的映照下,多少显得有些落寞,再也不复往昔的辉煌。
  沿着阶梯,踏着血迹而上,马超来到了大殿之外。
  大殿的殿门是开着的,透过宽阔的殿门看向大殿内,一个孤独、萧索的背影,出现在了马超的视线中。
  曹操!
  他以剑杵地,背对大殿之门而立。在他的面前,是他昔日的王座大魏国曾经权力的巅峰。
  脚步声,静悄悄。
  大梁的文武官员十多人,依次在马超的背后站定,十多双眼睛,聚焦在了那个萧索的背影身上。
  背影一动不动,曹操就像是变成了石雕一般,安静异常。马超并未开口,静静地看着他,一言不发。
  在马超的目光中,有憎恨、有敬佩,更有着说不清楚道不明的情感。
  背对着曹操,马超的腰身挺得笔直。胜利已经在望,已经分裂了数十年的天下,就要在他的手中重新被捏合到一起,他有着绝对的骄傲,可以挺直腰杆去面对天下间任何一个人,包括曹操。
  多年之前,在讨伐董卓的时候,马超就知道,曹操是自己这一声最强劲的对手。两人已数不清多少次,在言语上、政治上、战场上等各个层面,交锋了超过十年的时光,是彼此的强大,让彼此变的更加强大。
  敌人,也是会让人加快成长的,没有曹操的存在,马超也不可能获得今日的成就。
  良久之后,曹操率先的声音幽幽响起,打破了沉默:“你终于来了。”
  “我来了。”马超说道。
  缓缓转过身来,曹操看向马超年轻的面庞,当两人的目光交织在一起时,他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沧海桑田的感概之色。
  沉默了良久之后,马超率先开口说道:“你输了。”
  曹操点了点头,坦然承认了自己的失败,而后说道:“梁王是否还记得昔日,你我青梅煮酒,共论天下英雄之事否?”
  “言犹在耳,记忆犹新。”
  曹操露出一丝苦笑,道:“吾昔日曾言,天下英雄,唯君侯与吾尔。如今,你已经成为了大梁之主,将大半个天下握在手中,而我,却是一败涂地,再无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沉默了两个呼吸,马超直言道:“你若不死,我将寝食难安。”
  “哈哈哈……”曹操忽然大笑起来:“吾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是力有未逮,未能做到罢了。”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你和我,终究只有一个人,能继续活下去。”马超的声音中,渐渐带起了怒火。
  曹操猛地一剑劈出,砍倒了身边的一根烛台,怒吼道:“杀父之仇?吾的四个儿子,皆死于你手,这笔账,又该怎么算?”
  “是你挑衅在先,指使曹丕暗害我父,难道只允许我马家之人流血,便不许你曹氏之人血债血偿吗?天下间,可没这个道理!”
  马超声色俱厉。马腾是他心中一直未曾解开的痛楚,一提起马腾,马超就感到像是有一把刀在自己的心头上来回的切割着,疼痛万分。
  “罢了,罢了!这笔账,是算不清楚的。”曹操叹了一口气,而后缓缓举起掌中佩剑,指向马超,道:“多年前,你还是冠军侯的时候,便勇冠三军,纵横天下无人能敌。可惜吾一直没有机会亲自领教你的武艺,今日,便让你我放手一搏,一战定生死吧!”
  马超略感诧异,没有拔出巨阙重剑,反而说道:“你曹孟德一声,老谋深算,我可不信你的王宫之中,没有逃生的密道。为何不逃?”
  “以吾之血,证吾之名!”
  曹操身上的战意,节节攀升,剑锋直指马超,道出了这八个字来。


第六百一十八章 刘协禅位
  攻克了邺城,击败了曹操之后,马超只在邺城都留了三日。
  他用三日的时间,安排好各项重大事宜,然后把诸葛亮留在了邺城,魏延、王平、马岱、司马芝等人协助诸葛亮共同整顿邺城乃至冀州,肃清冀州境内存余的魏军武装。北宫伯玉和俄何烧戈也留下来,暂时听从诸葛亮的调遣。
  其余众将中,赵云与马云禄夫妻二人,率领娘子军先行返回了长安。长安是大梁的忠心,乃是重中之重,马超离开长安许久,多少有些不放心,便让他二人先回去,以求安心。
  先行离去的还有公孙瓒。如今战事方歇,北方各地都还不稳固,不时有魏军余党出现在各地。幽州是距离冀州最近的大州,作为幽州牧,公孙瓒理应回去坐镇幽州,不给魏军余党可乘之机。
  关羽、黄忠、太史慈、张合四员大将,则是各自率领一万义勇军,以邺城为起点,兵分四路,清扫冀州在境内直线上的魏军残党,沿着直线向青州、豫州、兖州等地进发,赶去支援在各地作战的周瑜、张辽、徐晃等各部。
  如此一来,他们四人既能减轻诸葛亮这边的压力,也能和周瑜等人遥相呼应,给人一种大梁义勇军席卷天下的印象,利于日后的作战。
  至于马超本人,他不是不想留在邺城主持大局,实在是他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刘协还在襄阳,在庞统的掌控之中,不管怎么说,刘协还是大汉名义上的天子,马超必须要赶过去,妥善的解决好刘协的问题,不能在政治层面上落人口实。
  至于究竟怎么处理刘协这个烫手的山芋,说实话马超也还没有想好。
  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显然是不妥当的。当初曹操挟持刘协,是因为天下群雄并立,十几路诸侯各自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出现,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的。就大汉百姓而言,他们内心中也渴望着有人站出来结束乱世。
  所以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反对的人虽然不少,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支持曹操的。
  但是现在就不行了,现今天下的大势逐渐明朗,摆在马超面前的,除了遥远的交州,就只有盘踞江东的吴国孙权了,挟天子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反而会让人诟病马超包藏祸心,有代汉自立之意。
  不效仿曹操的话,又该怎么办呢?
  这是个很头疼的问题,所以马超必须尽快赶到襄阳去,尽快解决这件事。这件事的处理,牵涉到的问题太过重大,宜早不宜迟,越早解决越好。
  一路快马加鞭,马超带着张飞、胡车儿两员贴身武将,以及一万奔雷骑精锐,日夜兼行,路途上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纵穿了大半个大汉版图,从邺城赶到了襄阳。
  庞统攻破许都之后,便寻找到了刘协,然后秘密的把刘协带到了襄阳,安置在之前刘表居住的州牧府中。
  刘表生前,是汉室宗亲,来荆州之前曾久居大汉帝都,见惯了富丽堂皇的宫殿。来到荆州之后,初期还能节俭自持,后来消灭了荆州境内的敌对势力之后,就逐渐贪图享受起来,极为讲究排场,把州牧府建造的金碧辉煌,完全是按照之前帝都的皇宫来修建的,只不过是规模小了一些罢了。
  被马超任命为荆州牧之后,庞统认为刘表建造的州牧府太过奢华,如今大战未歇,不宜如此奢华。于是便没有住进州牧府中,而是在官衙内居住。没想到这处州牧府,如今却派上了这样的用场,用来接纳刘协再合适不过了。
  马超来到襄阳之后,便是在这里见到了刘协。
  州牧府的大堂,被临时改扮成了一座殿堂,刘协就呆在里面。跟着刘协从许都一起过来的二十多个大臣,分站两列,站在刘协的下首处。
  刘协这个大汉天子,早已是名存实亡,他能掌控的人,也就只有眼前的这二十来人了。堂堂大汉天子,落魄到如今这个地步,不得不说是个极大的讽刺。
  马超昂首挺胸,大踏步步入殿中,张飞、胡车儿紧跟在他的身后左侧;庞统则是位于右侧,亦步亦趋的跟随在马超身后。
  旁若无人的穿过大殿,马超将两旁文武大臣的神色尽收眼底。


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元炎黄
  七日之后,刘协以大汉天子的名义,下达了最后一道天子诏书,禅位给了梁王马超。
  马超并没有过于谦让,非要搞个“三请三让”的故事出来,而是接下了刘协的第二道诏书,并昭告天下,大梁之主将择日登基。
  又一个月之后,刘协跟随着马超回到了长安,准备在三日后的黄道吉日,举行禅位大典,正式把天子之位让于马超。
  至于跟随着刘协的那二十多个朝廷命官,马超已经暗中把他们驯服,发给他们盘缠,让他们各自返回故乡了。马超相信在庞统的手腕之下,他们这些人,终其一生,也不敢说出半句对大梁不利的话来。
  当然了,大棒之下,还是要给个甜枣了。马超允诺他们,虽然不在继续录用他们为官,但是今后依然会按照他们原本的官职,给他们发放俸禄,保他们后半生衣食无忧。
  趁着还有三日的缓冲时间,马超把手头上的事情,大体上处理了一下。
  首先就是禅位大典的一应事宜。
  长安城中,有一座高台,名为“英魂台”,是安放忠义碑的所在。马超决定在这里进行祭祀大典,以告慰镌刻在忠义碑上那些名字主人的在天之灵。
  没有这些为大梁死而后已的烈士们,马超绝不会有今日的成就。马超在即将成为天下公主之际,绝不会忘记他们每一个人流过的血。
  至于大典的礼仪、用物等事宜,马超则交给了马休去办理。马休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他不善战场厮杀,但在治国、治政方面,却有着独到之处,连诸葛亮都对他称赞不已,认为马休在日后,足以接替诸葛亮,成为大梁的顶梁柱。
  马家一门,马铁、马云禄、马岱,先后扬名沙场,马休又怎么能没有任何的进步呢?其实他的作用,比起马铁等人,还要重要。
  除了禅位大典的事宜,马超还查阅了最近一段时间来,各地送来的战报。
  自从离开邺城到返回长安,先后两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这段时间中,各部义勇军将士捷报频传,每一条战报,都让马超喜笑颜开。
  大梁第一战将关羽,带着关平、周仓以及一万义勇军将士,从邺城出发,一路南下,先后击溃了数处魏军残党,斩杀近万人,俘获降兵超过三万,而后与张辽在豫州汇合,两人联手,两个月之内,基本上肃清了豫州境内的敌对武装,全据豫州全境,目前正在对豫州进行整合。
  太史慈多年前曾避祸辽东,对北方的情况十分熟悉,他带兵北上,与公孙瓒相互配合,把北方的魏军残党一网打尽,然后太史慈还率军进攻辽东,击败了割据辽东的公孙度,把游离在大汉版图边缘的辽东之地,重新收了回来。
  击败了公孙度之后,太史慈并未收兵,决意继续向北出兵,攻打与大汉接壤的高丽国。太史慈之前曾听马超说过,高丽国地处偏远,目前虽看不出什么,但是久后必为大汉的隐患,甚至还试图抢夺大汉的东西,霸占大汉的文明传承。
  太史慈自然不知道马超说的,是两千年之后的事情了,高丽国演化成的大韩棒子国,厚颜无耻至极,不断地在国际发声,公然抢夺汉人的文明传承,连战国时期的屈原,都被棒子国给说成是他们的祖先了。
  马超早就有灭了高丽之心,别的不说,但是在后世某个运动领域,棒子国的打压的泱泱华夏喘不过气来,就足以引起马超的反感之意了。只是攘外必先安内,马超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所以才并未对高丽动兵。
  随着幽州战事的结束,脾气火爆的太史慈可没有那么多的后顾之忧,见粮草充足,将士们斗志高昂,他便动了北征高丽的念头。
  对此,公孙瓒大力支持。调拨了三万担粮草给太史慈,还借调给太史慈副将五名,士兵三万人,助他一臂之力。
  太史慈便这样,带着四万义勇军,连同一万魏军降兵,总计五万大军,携带着足备的粮草,跨过辽东,攻打高丽国去了。
  其他几路义勇军中,黄忠赶到了青州,与周瑜、甘宁合兵一处,水陆并进,接连攻城略地,把青州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大将张合赶到了兖州,和徐晃兵分两路,声东击西,合纵连横之下,形成了一个“十字形”的火力网,兖州境内亲近曹操的势力,悉数被他们剿灭。
  顺利占据了青州、兖州、豫州之后,周瑜、黄忠、甘宁三人在北,关羽、张辽在西,张合、徐晃在南,对徐州实现了三面包围,让东临大海的徐州,成为了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可能被三面杀来的义勇军攻克。
  此外,留在邺城的诸葛亮,也利用过去一段时光,把偌大的冀州整合完毕,留下魏延镇守邺城后,便率部火速返回了长安。
  马超即将登临大宝,接受刘协的禅位,如此重要的历史时刻,诸葛亮怎么能不在场呢?他必须要赶回去,亲眼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马超查阅了各地的战报之后,彻底放下心来,安心的等待着三日后的禅位大典。
  在禅位大典前的第二日,诸葛亮赶回了长安,立刻便被马超召入王宫之中,连同贾诩,三人钻进密室之中,细细的商量起来,定什么国号、年号之类的细节问题。
  三日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第六百二十章 交州归华
  新的政权,以大梁为模板,把大梁的机构整个移植了过来,组成一个全新的国家。
  经过短短一个多月时间的整顿和磨合,新的华国逐步走上了正轨,这是一个政权高度集中,大臣高度忠诚且各有才能,子民高度自由的新国度,既保留了大汉的传承,又融合进了马超治理大梁的理念,让发展了四百多年,已经进入衰败期的大汉,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马超前期的巨大投入,到现在,已经开始收到回报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不出十年,华国必定会恢复到后汉之初时的繁华。
  在马超称帝一个多月后,好消息接踵而来。
  首先是围困徐州的三路义勇军,以关羽为主导,周瑜副之,顺利的拿下了徐州。封死了吴国迈出江东的最后一条道路,这对于后续征讨吴国,至关重要。
  目前,关羽等人除了留下必要的兵力镇守徐州外,把剩余的十多万义勇军,散布开来,围着江东之地,在江北布置了一条长长的封锁线,保证吴国内连一只鸟都无法飞过长江。
  庞统自襄阳再次出兵,带着十万义勇军进驻长沙、南郡一线,严防死守,与关羽等人的部众连成一片,让江东变成了一处死敌,退无可退。
  其次,交州方面也传来了利好的消息。
  交州牧士燮,派部将吴巨为使者,带着奏折来到长安,上表马超,表达了归附华国的意愿。
  士燮的奏折,其实在刘协发布第二道禅位诏的时候,便已经送出来了。只是交州位于大汉的最南边,地处偏远,距离长安路途十分遥远,吴巨在路上足足走了五个月的时间,来终于来到了长安。
  士燮的投诚,宣布交州从此重归华夏版图,除了偏安一隅的吴国,马超基本上已经统一天下了。
  在士燮举州投诚之后,马超当即任命士燮继续担任交州牧之职,成为华国开国以来的第一任交州牧。
  为了加强交州军的战斗力,填补交州将领武力不强的缺陷,马超特意从义勇军中,挑选出来十二名战将,有徐庶带领前往交州,以便辅助士燮更好地震慑交州境内的那些异族。
  派将不派兵,马超并未让徐庶等人多带一兵一卒,以此向士燮传递出一个善意的信息,让士燮等交州土著安心。
  吴巨跟随着徐庶一同返回交州,他来的时候,只带来了五百士卒,归去之际,军中却多出了上百辆大车。这些大车中,装载的是华国的战旗、战甲,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