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羽和太史慈对视了一眼,心中变的更迷惘了,性急的太史慈忍不住问出了声来:“主公,此地到底是何处?为何主公要苦苦寻找这里?”
  马超笑道:“你们随我来便知道了。”
  言罢,马超翻身下马,徒步向前走去。他走的很慢,似乎每一步的方向,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步一步的,马超走过了那个坍塌的山洞,命人挖掘开山洞的后半段之后,又一步一的向前走了数十步,来到了一块长满了青苔的大石头前面。
  这块石头十分巨大,直径足足需要五人合抱,石头的一侧露在空气中,另一侧则是掩埋在了山石之中,用肉眼看上去,似乎这块石头与山体连为了一体似的。
  马超一声令下,数十名奔雷骑精锐轮番上前,挖、撬、砸、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块石头撬离了山体,露出了里面又一个小洞口。先前马超猜的没错,这处完整的洞口处,遗留着一具穿山甲的骸骨,看样子它死在这里至少也有二、三十年之久了。若不是穿山甲的骨质异常坚硬,怕是连骸骨都剩不下了。
  “这只穿山甲倒是帮了大忙了,若没有它,咱们想要挖到里面去,怕是还要再费一番手脚呢。来人,顺着穿山甲洞继续向里面挖!”马超感慨了一句,随即便下达了命令。
  奔雷骑精锐连同神机营密探连忙上前,拿起神机营早就准备好的锄镐,卖力的开始向更深处挖掘。
  半日时光之后,众人挖掘出了一条斜着延伸到山腹的坡路,路的尽头,露出了一个黑漆漆的大铁门,两扇门板严丝合缝的扣在一起,上面的铆钉已经有一大半都被泥土所腐蚀了。
  顺着坡路来到这扇铁门前,根据坡度来推算,马超估计这里已经深入地下约有七、八丈的距离了,从这个距离来判断的话,倒是刚好与后世考古专家所发现的淮南王秘藏吻合。
  伸手拔出锋锐的巨阙重剑,马超将剑刃抵在两扇门板的中间,然后用力的一点一点向里面刺入。年久失修又被水土侵蚀的门板,在锋锐难当的巨阙重剑剑锋下,一点一点的被切割开来,剑刃慢慢的在门板上刺出了一道缝隙。
  用巨阙重剑上下移动着试探了一下,马超找到了这面铁门之后的机关,然后把巨额重剑当做锯子来使用,来回的拉动,不多时,门后的机关便被巨阙重剑斩断了,马超兴奋地低吼一声,手臂猛然加力,用巨阙重剑撬开了铁门上的一扇门板。
  随着一扇门板被撬开,一股浊气从门板后喷薄出来,幸亏马超早有防备,一闪身便退到了一边。


第三百零五章 满载而归
  各路诸侯在淮南并没有呆太久,朝廷便传来了天子诏书。当然,谁都知道,如今的天子诏书,其实就是曹操的意愿而已。
  天子诏书内容如下:叛国之贼袁术现已伏诛,此事就此告一段落,各路诸侯应尽速整顿兵马,令大军各自返回驻地,不得继续于江淮之地逗留。鉴于征讨叛逆时各路诸侯以及部下们
  作战英勇,天子特命有功人等到许都接受封赏,克日启行。至于扬州牧的职位,则由天子拟定人选,择日公告天下。
  有心之人不难在这道诏书中,看出曹操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江淮之地历来富庶,如今变成了无主之地,谁人能不眼红?曹操也很想将这块儿大肥肉一口吞下,可是江淮之地虽好,但是对于曹操来说,却不免有些鸡肋了。江淮和曹操的地盘之间隔着数百里只要外加一条大江,由此在地势上将不可避免的被长江划分成南北两部。曹操手下的将士,大多习惯陆战而不习惯水战,曹操若是将部下的将士派遣到江淮来,定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可若是在江淮之地征募新兵,忠诚度又没有保证,而且新军成立之初,战斗力低下,能不能保住江淮之地还很难说。曹操在没有做好全面的准备之前,贸然接手淮南,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曹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都在中原,和淮南相隔并不近,这就势必会导致在物资流转和政令下达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或者根本就传达不到的现象,如果是平时,这倒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发生大战,这就是足以致命的缺陷了,曹操可不想因为淮南一隅之地,动摇了自己在中原的根本。而且曹操有自己的战略构想,他预想中的下一步行动,是向北方发展,而不是在南方。
  另一方面,江淮为四战之地,北面有强占了徐州的吕布,西边有盘踞荆州多年的刘表,南面又有新进崛起的江东下霸王孙策,这些人没有一个是易于之辈,就算曹操能暂时以天子的名义将江淮收入囊中,怕是也不能长久,早晚会被这几人夺走,既然如此,也就不必浪费兵力、财力去占据淮南了。可曹操也绝不愿意就这样将江淮之地拱手相让,令这三人的势力变的更加强大,对自己形成潜在的威胁。
  再者说,江淮之地豪门士族林立,许多的事情都是这些大士族们说了算的。曹操也不想陷入首鼠两端的困境,在原班人马和当地士族之间,来回寻找平衡,耗费心思。总之,真正将淮南纳入自己的囊中,绝非一朝一夕之间可以做到的。
  故此,曹操没有立即任命淮南、寿春等地的太守,反而是将此事暂时搁置,等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
  诏书中的另一层意思,将在征讨袁术过程中的有功将士们召集到许都,朝廷将会当面授予他们应有的荣誉。
  曹操这一手,可谓相当的高明,旨在考验人心。
  想要得到荣誉、声望和地位,就必须近乎单枪匹马的去往许都。许都是曹操的大本营,更是他的老巢,进了许都就等于是进入曹操的掌控之中了,是生是死,便全凭曹操一念之间了。这对马超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可若是不前往许都的话,非但拿不到功劳,反而还会落下一个胆小懦弱的名声,那样的话,无论是谁,名声都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尤其对刘备来说,他的实力本来就是各路诸侯中最薄弱的,能拉起自己的队伍来,完全是凭着他数十年如一日积累起来的仁德名声所造就的,若是连好名声都没有了,刘备此生也就等于是到头了。
  各路诸侯中,最先决定下来的便是马超。马超命马玩和司马芝率领大部队率先离开淮南,从来时的路返回长安。
  趁着各路诸侯都在思考要不要前往许都,而无暇他顾的时机,马超仔细交代了马玩和司马芝,让他们趁机将淮南王秘宝混杂在随行的粮草中,悄悄地运送回长安去。先后两代淮南王所积累起来的财宝是惊人的,马超并不指望能一次性的全部运走,但是最起码,也要把其中最值钱的东西带回去才行,有司马芝在,马超相信他绝不会看走眼,定然能完成自己交代给他的任务。
  至于剩下搬不走的,司马芝也会就地掩埋,重新将淮南王秘宝隐藏起来,并按照马超所交代的,做好标识,以便日后有机会的话,再让剩余的财宝重见天日。


第三百零六章 煮酒论英雄 上
  十多日后,马超一路快马加鞭,第一个抵达了许都。稍后几日,刘备和孙策也先后到来。
  作为东道主的曹操,没有在第一时间将他们引荐给天子,反而是以私人的名义每日各自宴请他们。一边试探他们,一边等待吕布的到来。
  这一日,曹操再次设宴,依旧请马超等三人到府中相聚。只是这一次并非单独宴请谁,而是将三人一同请了过来。
  曹操每日不间断的邀请众人赴宴,马超心中已经猜到了一个大概的原因。曹操和袁绍之间,早晚必有一战,但是以曹操一个人的力量,却不一定能打得过袁绍,所以,曹操想借着这个机会,能够和某一路诸侯达成一致,结成暂时的同盟,一起对付袁绍。另外一层意思,曹操也是想试探一下各路诸侯,看看他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里,究竟有没有称帝的野心。
  春秋无义战,这句话,放在任何一个乱世都适用。眼下的大汉,群雄并起,各路诸侯割据一方,相互之间联合或者攻伐,说白了,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为了利益做盟友,也可以为了利益做敌人,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不变的利益。没有一个人是真心为了天下的百姓着想的,只是,现在有了马超,就变得有些不同了。他的思想明显和其他的诸侯们格格不入,以至曹操看不清马超的真实想法,所以,曹操也打算借着这次宴会,来摸摸马超的底。从最初虎牢关第一次见面到现在,曹操对马超的试探便从来没有停止过,马超甚至都已经有些习以为常了,倒是刘备和孙策二人,被曹操的屡次试探搞得有些疲累。
  尤其是刘备,他现在羽翼未丰,辛辛苦苦的攒点家底不容易,唯恐曹操看破他的野心,便装出胸无大志的样子来,每日赴宴都是唯唯诺诺的谨小慎微,不敢说错半句话。
  正午时分,马超准时出现在了曹操的大营前。此刻的敖烈,卸去了一身戎装,穿着一套以白色为主,绣着锦绣山河的袍服,衬托的他越发的气度卓然。跟在马超身后的,是绿袍金甲的关羽和一身黑色铠甲的胡车儿,同时,还有十名奔雷骑精锐随行。
  一行十三人,昂首挺胸的走进了曹操的丞相府中。看到马超仅仅带着十几个人前来,曹操由衷的敬佩马超的胆识。虽然曹操和马超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而且还有着袁绍这样一个共同的敌人,但是春秋无义战,谁也不敢保证曹操摆下的每一次酒宴,都是安全的而不会是鸿门宴。
  换成别的人,或许根本就不会亲身犯险,可是马超不但来了,而且还只带了十几个人前来,既显示出马超自身的胆识、气度,又表明马超对部下将士有着极度的自信,相信这十几名部下,一定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同时,这个细节,也展示出了马超的远见卓识,他坚信,在敌我形式还没有完全发生转变之前,曹操不会对他怎么样。在这样一个细小的问题上,曹操就看出了马超的不同寻常之处,更加坚定了他联合马超一起对抗袁绍的决心。
  袁绍如今盘踞冀、并二州,且对幽州的公孙瓒始终保持着足够强大的威压,屡屡在幽州攻城略地,随时都有可能将公孙瓒消灭、进而将幽州揽入囊中的态势。他和公孙瓒之间的战斗,也是袁绍没有派兵前往征讨袁术的一个重要借口,其实谁都知道,袁绍是不想将兵力消耗在讨伐袁术的战斗中,而是要整合兵力尽快攻下幽州。
  一旦袁绍拿下了幽州,他的地盘便会连接冀、幽、并三州,成为天下间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诸侯了。到了那个时候,袁绍会就此收手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和袁绍地盘相连的曹操和马超,定然便会成为他的下一个目标了。雍凉苦寒,而中原富庶,两相比较之下,袁绍必定会先对曹操发起进攻,打败了曹操之后,才会掉头去打马超,一统整个北方。
  所以说,曹操才会假借天子之名,以当面封赏有功之士为名,将众人聚集到许都来,暗中物色自己的合作对象。袁绍的强大,曹操早就感到压力了,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寻找可靠的帮手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曹操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他当然会合同样卓尔不凡的人合作。在他的构想中,他当然希望,能和自己达成一致的乃是马超,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兵员实力上来说,马超和他的西凉军都是最佳的合作对象。因此,曹操对马超的试探,也要比对其他人多了一些。


第三百零七章 煮酒论英雄 中
  曹操与马超在谈笑中等待了片刻,刘备和孙策先后到来,分别坐到了两侧的座位上。孙策在见到曹操和马超的坐姿之后,不以为意,并且选择了同样的姿势,一屁股便坐了下来,反倒是刘备,依旧是采用传统的跪坐姿势。
  待众人全部落座后,曹操伸手指向盘中的青梅,笑着打开了话匣子:“前几月,操奉天子诏,出兵讨伐青州的时候,军士们在半路上口渴难耐,眼看就要走不动了。当时,就连操的口里,都感觉渴的要冒出青烟来了,最后,操心生一计,指着前面的大路说道,二十里外,有一片梅林。军士们听了,舌底生津,欢欣鼓舞而努力向前,最终按时达到了目的地。”顿了一顿,曹操有些自嘲的笑了一下,接着说道:“不瞒诸位,其实,当时操也是靠着这个办法,进行自我安慰,最后才强撑着没有掉队的。”
  马超早已在后世听过这个“望梅止渴”的故事,但是今天听到曹操这个始作俑者亲口说出来,却感到别样动听。端起面前的酒杯,马超向着曹操举杯道:“丞相处事机智,令人敬佩,本侯敬丞相一杯,先干为敬!”一仰头,马超一口喝光了杯中的酒水。
  坐在两侧的刘备和孙策也不好干坐着没有任何举动,于是便举起酒杯来,也向曹操敬了一杯酒。
  曹操笑着也喝下了杯中烈酒,忽然笑问道:“君侯如此豁达,实属难得。但是君侯就不怕操在酒水中下毒么?”
  一句下毒,令刘备面色微微一变,若非他定力还算不错,怕是就要当场失利了。孙策也比刘备好不到哪里去,用戒备的眼神,在曹操和马超的身上来回游移着。许都是曹操的地盘,他在这里一手遮天,如今身入虎穴,他们二人心中自然是有些紧张的。
  反倒是马超,闻言后哈哈大笑了起来,边笑边道:“用下毒这种下三滥的手法杀人,可不是丞相的本性啊,若丞相果真如此做了,也就枉为英雄了。想必丞相也一定听说过,本侯的师尊之一,乃是当世神医元化先生,在师尊门下修习的久了,自然多少知道一些辨毒、解毒的法子,丞相既然明知毒物对本侯没有用处,难道还会下毒么?”
  马超的话说完,轮到曹操大笑了起来,他向着马超伸出一个大拇指,由衷的赞道:“君侯的气度,令人敬佩!适才君侯说起‘英雄’二字,敢问在座诸位,这天下之间,何人可当得起当世英雄之称?”
  这是,煮酒论英雄?马超惊诧的想到。在历史上,曹操曾经为了试探刘备的心意,特意青梅煮酒,遍论天下英雄,没想到,因为马超的到来,这件事的主角之一,竟然换成了自己!事情的经过,马超通过后世的历史知识,都已经知道了,但是他不想被曹操牵着鼻子走,于是反客为主的问道:“丞相以为,谁可当得起英雄?”
  曹操喝了一口酒,缓缓说道:“当今天下,诸侯割据,麾下控弦之士数以十万计者,不在少数。诸位以为,日前身死的袁术,曾经割据淮南男,兵精粮足,可为英雄否?”曹操第一个提出袁术,是有目的的,袁术僭越称帝,是对大汉皇权的藐视,任何一位忠贞于大汉的人,都不能原谅袁术的作为。因此,曹操希望能够从马超等人的回答中,判断出他们对大汉的忠诚到底有多少,或者说,他们的野心究竟有几何。
  不等刘备和孙策做出回答,马超便摇着头截口说道:“逝者已矣,世人自有公论,此人便不必再讨论了。”对马超的回答,曹操微微感到有些失望。显然,马超以死者为安的理由,拒绝对袁术进行评论,同时也断绝了曹操试探的心思,令曹操的第一次试探无功而返。
  “不若,请诸位列举一些可称英雄之人?”曹操决定改变策略,反主为客,诱使众人吐露心声。
  马超和孙策都沉默了下来,刘备这一次倒是率先说道:“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现今虎踞冀州和青州半部,部下名将、谋臣多如云雨,诸公以为,可为英雄否?”


第三百零八章 煮酒论英雄 下
  当初,孙坚在汇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归途中,就是被刘表暗算死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孙策怎能忘记?刘备的话,刚好便戳中了他心中不愿回忆的痛处!
  刘表胸无大志,乃是十足的守城之主,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刘备把刘表说出来,无非是想混淆视听,本意仍是想让众人认为自己没有远见,从而忽略了自己的存在,以便自己今后可以更为安稳的发展,却不曾料到忽略了孙坚这件事,听到孙策质问,刘备连忙稽首道歉:“孙将军莫怪,是备一时口不择言了。”
  孙策怒哼一声,不再言语了。
  见到气氛有些尴尬,曹操说道:“伯符说的没错,刘表有名无实,困守荆州而已,实在是当不起英雄之称。”顿了一顿,曹操又问道:“诸位,益州刘璋、汉中张鲁二人,可为英雄否?”马超这次直言了当的回答:“守成犹有不足,谈何英雄!”
  曹操笑道:“操所列举众人,均被君侯一一否定,敢问君侯,你心中的英雄,究竟是何人?”
  马超没有直接回答曹操的话,悠悠说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之乘时变化,如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当世英雄。这是判定英雄的唯一准则。”这番话中,马超清楚明白的把判定英雄的准则给框划了出来:能屈亦能伸,进可战无不胜,退可转瞬千里,看准时机,成就大业者,方为英雄。一席话说完,大厅中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马超的话中,揣摩这番话的含义。
  其中,孙策更是若有所思,一种明悟升上心头。一直以来,马超都是孙策奋力追赶、一心要超越的目标,无时无刻不想着能将马超踩在脚下,直到此刻,孙策才隐约意识到,自己和马超之间的境界,似乎差的太过悬殊了。孙策原本以为,所谓英雄便是提三尺剑纵横天下。如今马超的这番话,倒是让他隐隐觉得,自己一直以来,似乎对英雄的定义太狭隘了一些。
  曹操细细品味着马超话中每一个字的含义,良久之后,曹操才叹服着举起酒杯,对马超说道:“听闻君侯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时至今日,操方才知道,判定英雄之标准,并非一时之得失,君侯高论!请满饮此杯。”
  马超举起酒杯,和曹操对饮了一杯。放下酒杯之后,马超把话题又抛回给了曹操:“以本侯适才的标准,丞相认为,当今天下,可称英雄者,能有几人?”
  曹操毫不犹豫地伸手向马超一指,笑道:“天下英雄,唯有君侯耳!”
  这句话,让马超暗中挑起了眉毛。当着刘备和孙策的面,曹操如此盛赞自己,可谓诛心!无论是刘备还是孙策,对马超的态度绝对算不上友好,曹操把马超当做天下唯一的英雄,挑拨离间之心不言而喻!
  果然,刘备和孙策的目光齐齐地落向了马超,前者深沉如水,后者几欲喷火。
  “丞相可是小看天下英雄了。”马超无视刘备和孙策眼中若隐若现的敌意,指向孙策的方向继续说道:“江东猛虎孙伯符,年纪虽轻,却威震江东,日后若是能收敛脾气,变得沉稳一些,那将是丞相十分棘手的劲敌啊!”
  曹操哈哈笑了起来,亲自倒满一杯酒,递到孙策的面前,大声说道:“敬曹某日后的劲敌一杯!”
  孙策接过酒杯,坚定的对曹操说道:“吾必不会让丞相失望的。”言罢,孙策举杯一饮而尽。
  之后,马超眼睛一转,看向了刘备,口中说道:“刘皇叔用半生的时间来韬光养晦,性格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隐忍的功夫天下无双,也是令本侯十分佩服的。他日若得风云际会,必将一鸣惊人。”


第三百零九章 心中宏愿
  事情发展到眼下这个地步,曹操已经不可能在退缩了。不管怎么说,他的手里握着兖州、豫州两个大州,麾下兵马钱粮雄厚,带甲控弦之士数十万,更是当今大汉天子刘协的代言人,占据着政治上的优势,就算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和袁绍打起来,胜负之数也并非悬殊到一边倒的程度,只要马超届时不横插一脚给自己捣乱,曹操还是有一定的信心击败袁绍的,所以,曹操的语气也硬了起来:“君侯,本相可不是在求着汝出手,汝若不愿帮忙,尽可作壁上观,本相自己解决袁绍!”一直以来,曹操语气都是很温和的,此刻,在马超巨大的压力面前,曹操却不得不加重语气,用以对抗马超带来的压力。
  无形的压力在马超和曹操的身上,逐渐蔓延开来,各自占据着大厅内的一方之地,不互相让。这样的局面持续了很久,沉重的压力逼迫的站在二人身后的诸将几乎都要承受不住了,就在关羽和夏侯同时伸手摸向剑柄,准备拔剑的时候,曹操身上的气势忽然一泄,似是被马超的气势击败了一样,倒卷回了曹操的身上,紧接着,马超身上的气势也是尽数消散,让众人都感到一阵无比的轻松。
  刘备和孙策也暗中松了一口气,面部的神情和肌肉同时松弛了下来,心中同时暗暗惊呼:此二人不愧是久居高位,各自的气势实在是太盛了!
  忽然,曹操哈哈大笑了起来:“君侯,你可吓得操不轻啊,你的气势中,根本就没有杀意,纯属吓唬操来着?”马超也笑道:“久闻丞相气度不凡,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随着两人的冰释前嫌,大厅内的气氛再次活跃了起来,马超和曹操不停地推杯换盏,就好像刚才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一样。刘备和孙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