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风流(苹果)-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楠拿出这些纸张放在两人面前道:“这是在朱寘鐇书房暗室中找到的东西,这些纸上都是愿意追随逆王造反的官员们写的效忠书,都按了他们本人的手印;回京之后有司审讯判罪这些都是铁证。”
杨一清和张永各自翻看着这些效忠书,杨一清道:“有了这些,这次没有现身的官员便无法抵赖了,难道其中有什么古怪不成?”
宋楠道:“你们细细的看,其中有几人不是宁夏镇的官员,而是身在第五四二章罪证
朝廷的官员,虽然官职不大,但却让我很是不安。”
杨一清和张永仔细的一张张查看,张永突然叫道:“这一位卢见前不是兵部武备司的主事么?还有这位马承业,若我没记错的话,他该是五军都督府的总司库;哎呀,他怎么也在?”
杨一清探头看去,也吓了一跳:“吏部左侍郎张彩!这厮怎么也跟逆王扯上了干系?”
张永皱眉道:“若我没记错的话,大学士焦芳在吏部任尚书,张彩是刘公公举荐入吏部的,他怎么跟朱寘鐇走到了一起?这不太可能啊,难道说?”
张永骇然住口,睁大眼睛看着宋楠和杨一清两人,摇头道:“不会,决计不会。”
宋楠不做声,伸手在锦盒底部一掀,取出一块薄薄的木板,木板下方一本薄薄的账簿出现在众人面前,宋楠取出账薄来丢在杨一清和张永面前道:“两人再看看这本账薄。”
杨一清和张永头碰头凑在一起仔细的一张张翻看着账薄,烛火照耀之下,两人的脸上神色剧变,有汗珠慢慢的渗了出来。
“两位可明白了?我本疑惑王府之中囤积的数十万石粮食以及大批的盔甲弓箭刀剑和部分火铳是从何而来,这本账簿一出现,我便什么都明白了。原来自四五年前,兵部武备司五军都督府的库房中便有人暗中偷卖朝廷兵备物资给朱寘鐇,亦即是说他们早就是朱寘鐇安插的棋子。从这些钱银来往的账目来看,朱寘鐇拉拢了不少官员,以钱银铺路替他们谋求到好的职位。张彩收了朱寘鐇一万两银子,虽没注明是做了什么事,但可以肯定定是替朱寘鐇提拔了官员。”
张永和杨一清口不能言,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还有最重要的一条记录,不知道你们俩看到没有。”宋楠伸手拿过账薄来迅速翻倒最后的十几页处,指着一条记录道:“你们看。”
杨一清探头缓缓读道:“正德二年八月进京,出银两万,事成。”
张永道:“这上面并没有说花在何处了啊?”
宋楠冷笑道:“他没说,我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因为去年八月我在香山遇到了朱寘鐇一行,而且我知道他去见的谁,办的什么事儿。”
杨一清缓缓道:“刘瑾。”
宋楠点头道:“是他,替庆王府增加兵额之事便是那时,他送了刘瑾两万两银子,这账岂不是对上了么?”
屋子里一片寂静,咚咚咚心跳的声音都似乎能听得见。
第五四三章矛头所向
第五四三章矛头所向
长久的沉默之后,张永缓缓抬头,看着烛火跳跃下宋楠的脸庞,宋楠眼望别处,手捧茶盅不知在想些什么。
“宋大人,咱家知道宋大人心中想的是什么,可是,咱家总觉得这件事不太靠谱,以刘瑾的身份,朱寘鐇想拉拢他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刘瑾便是再下贱,也不至于不成器跟着这个没什么权势声望的安化王沆瀣一气,这完全不合情理啊。”
宋楠转头微笑道:“张公公说的很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刘瑾该不会是和安化王在一条船上,若安化王有刘瑾相助,咱们岂会这么容易便平息了这场叛乱?刘瑾的门徒可是遍布大明各地,他若参与其中,现在恐怕已经是处处狼烟了。”
张永松了口气道:“大人明鉴,我还当大人要以此为契机弹劾刘瑾呢,那可是一桩极为不智之事,搞不好会乱成一团。”
宋楠哈哈笑道:“张公公,你想不想成为内廷之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想不想做?”
张永红着脸道:“宋大人说这事作甚?这也不是咱家想不想的问题,咱家想也没用啊。”
宋楠收起笑容道:“成大事之人须得善于把握机会,机会来了就要立刻抓住。我在蔚州军中听到过一个笑话:我的一名兄弟喜欢上隔壁的一个姑娘,每日朝思暮想想着跟她如何如何,一日晚间,隔壁姑娘家中父母出门办事未归,那姑娘原也对我这位兄弟有意,于是便借口赶老鼠请我那兄弟去她家中。我那兄弟当真就在屋子里赶了一晚上的老鼠,那姑娘就睡在楼上,门儿都没关,我那兄弟硬是没敢去碰她。第二天一早,姑娘的父母回家来,那姑娘送我那兄弟离开时说了一句:机会给你了,你却不懂得抓住,看来你我无缘了。几个月过后,那姑娘便嫁给了别人,我那兄弟捶胸顿足了几年,后悔没有抓住那次机会。”
张永轻声道:“大人的意思是,这一回居然要对刘瑾动手么?”
宋楠缓缓起身走了两步道:“刘瑾指使李增在上元之夜行刺于我,我手下不少兄弟死在那天晚上,我说过我是个有仇必报之人,刘瑾已经想要我的命了,你认为我还能饶的过他么?”
张永道:“可大人若以此事来弹劾刘瑾,证据上明显不足,岂不是要被反咬一口?”
宋楠道:“要证据简直太简单,关键是我一人难以扳倒他,我和刘瑾有隙已是公开的秘密,这件事若是由我出面,皇上心中会打个折扣,这也是为何刘瑾一直无法对付我的原因。皇上曾当着我们的面说过,我和刘瑾若是相互攻讦便都要受到他的惩罚,所以我想请杨大人和张公公出第五四三章矛头所向
面。”
张永面如土色,苦着脸道:“咱家……咱家在皇上面前有什么面子?咱家出面恐怕也是不成的啊。”
宋楠脸色变冷道:“张公公,你若想成为内廷之主,便需的抓住机会,本来此事我并不一定需要你来参与,杨大人一人便可协助我完成,你若不愿意我也不强求,但你日后可莫后悔。”
张永嗫嚅道:“咱家不是不愿,而是此事……此事……实在是很为难。”
杨一清出声道:“宋大人,这件事杨某愿意出头,倒不是因为你和他之间的恩怨,光是他祸国殃民,结党营私之举,老夫便已经看不下去了;若有宋大人在后面支持,本官愿意出面弹劾。”
宋楠微笑道:“我就知道杨大人会同意,也罢,张公公既然害怕,我也不强求,回京之后我会请马永成马公公助我一臂之力;张公公,今晚之事乃是绝密,你不助我不要紧,但可别坏了我的事,你知道我的脾气可不太好。你可以走了。”
张永站起身来不知该走还是该留,心知只要一走出这个门,从此之后宋楠便不会再假自己半分辞色。自己混到今日好不容易抱上了宋楠的大腿,一旦被抛弃,失去了宋楠的保护,自己将什么都不是。而且依着宋楠的脾气,自己知道他的不少秘密,难保某一天自己不会死的莫名其妙。
一种恐惧战胜了另一种恐惧,张永忽然想明白了,既然有宋楠撑腰,又何必担心太多,他都不怕,自己又怕些什么?想到这里,张永忽然转身跪倒,连声道:“我该死,咱家一时糊涂,竟然贪生怕死起来,当真是愚不可及,当初若无宋大人提携,咱家恐被刘瑾那厮整的体无完肤了,宋大人但吩咐,咱家一定照办便是。”
宋楠忙伸手扶起他笑道:“这是干什么?您是内廷公公,咱们平辈论交,你给我下跪,这不是折我的寿么?”
张永连声告罪,宋楠微笑道:“你害怕也是情有可原的,对付的是刘瑾,可不是别人,不光你怕,我也怕啊。但若是因为怕他便放过这次机会,今后恐再难扳倒他了。莫担心,我自有计较,我也不会傻到自己去找死不是?诬陷内廷太监的罪名我也是担不起的。”
张永抹着汗连连点头,杨一清开口道:“宋大人,这件事确实有些勉强,我想听听你如何安排此事,这可绝非儿戏,扳倒刘瑾是件震动朝野之事,他在朝中势力庞大,若无十足证据,恐怕顷刻间便会引火烧身。”
宋楠点头道:“我自然明白,我说这是个机会便是因为安化王叛乱这件事的特殊性。这件事跟任何事都不同,皇室宗族夺位的第五四三章矛头所向
行为应该是皇上的底线了吧,在这件事上,不仅是今上会极为警惕,历朝历代的帝王都会以此为戒。就像你们刚才所说的那样,与此事稍有联系的人都将脱不了干系,皇上都会找他们清算,这便是我敢于利用这次事件扳倒刘瑾的前提。”
杨一清点头道:“话是不错,但问题是皇上心目中对刘瑾极为信任,若无重大证据,仅凭手头的这些,根本不能起作用。”
宋楠道:“将他和朱寘鐇捆绑在一起,他们之间既然有过接触,刘瑾又收了朱寘鐇的银子替他游说皇上增加庆王府兵额之事便已经让他洗不清了,再加上张彩效忠朱寘鐇,而张彩正是刘瑾举荐之人,这是第二件让刘瑾难以自辩之事。当然光凭这两件事还不足以扳倒他,我还会给你们一个最后的证据,关键时候我会出面亮出证据,让皇上相信这一切。”
杨一清道:“如果安化王押解进京之后替刘瑾开脱呢?”
宋楠微笑道:“安化王说的话朝廷一定不会采用,谋反的逆王乱咬,岂能作数?朝廷会选择统统不信。况且安化王凭什么给刘瑾开脱?他自己都要死了,只可能乱咬人,不可能去为谁开脱,这一点不必考虑,就算他咬定刘瑾是谋反同谋,也不过是博人一晒罢了。”
杨一清点头道:“说的是,但还有一件事我必须要说清楚,朱寘鐇起事时发的靖难檄文中有针对刘瑾之意,这岂不是为刘瑾最好的开脱么?”
宋楠呵呵笑道:“那檄文中的奸邪指的是谁,谁也不知道,兴许是指你我这样的人呢;况且就算是指刘瑾,这还不好解释么?安化王这是故意替刘瑾打掩护呢,难道檄文里还大赞刘瑾不成?你多虑了。”
杨一清想了想道:“好吧,我没疑问了。”
张永赶紧凑上前来道:“敢问宋大人,我回京之后该如何开始呢?”
宋楠道:“附耳过来。”
张永赶忙凑过去,宋楠附在他耳边如此这般的一番嘀咕,张永不停的舔着嘴唇点头。宋楠事无巨细的将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交代张永,张永其实不笨,只是他因为胆怯已经失去了思考能力。宋楠对张永的能力还是信任的,这人虽然有些滑头,但还不至于坏了大事;宋楠不需要他太精明,稍微愚钝一点也是好事,若这件大事能成功,今后内廷落入张永之手,自己也能很好的控制住他,不至于将来成为第二个刘瑾。
三人在灯下细细研究细节,直到四更更鼓敲响,才各自散去。
第五四四章我希望世界和平
第五四四章我希望世界和平
实际上,今晚的一切是宋楠和杨一清在饭前密商之后做出的决定,只是需要张永从中协力,这才拉了张永宴席之后秘密协商;至于为何要张永从中协力,原因却是很简单的。
宋楠亲自出面弹劾刘瑾是不合适的,正如宋楠告诉张永的那样,正德曾当着宋楠和刘瑾的面告诫两人不得相互攻讦,宋楠和刘瑾之间的的矛盾由来已久,正德又非聋子傻子,岂会不知?站在正德的立场上,宋楠和刘瑾在他心目中孰轻孰重还真难分辨,这两人要是闹起来,正德很难在态度上偏袒谁。
正德看问题一向简单,他只是认为宋楠和刘瑾是争宠引发的矛盾,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两人之间若是明里争斗,显然刘瑾要占据绝对上风,若非有正德的禁令在,刘瑾操纵之下的外廷官员恐怕要一日一奏不将宋楠搞下台不罢休了;但正因正德严禁两人相互攻讦,两人在朝堂上虽有些许的摩擦,但大体上却是风平浪静相安无事。
然而正德又如何知道暗地里这两人之间已经互为眼中钉肉中刺,宋楠不断的崛起已经让刘瑾甚是恐慌,在诸般算计不能得逞的时候,此次宁夏镇中刘瑾终于下令对宋楠下手,想一了百了的取其性命。而宋楠固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也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刘瑾的破绽,展开各种还击手段。
在李增刺杀自己之前,两人之间的争斗还没涉及暗杀之类的极端手段,宋楠也没这么快便下决定要扳倒刘瑾。但在那之后,宋楠不再留守,刘瑾想要自己的命,而且这么明目张胆的刺杀,宋楠是说什么也不会绕过他的。
本来宋楠打算在宁夏镇寻机拿了李增逼问出些口供来,但李增周东等人都被安化王所杀,倒是替刘瑾灭了口,宋楠岂肯干休,在抓住朱寘鐇的那一刻起,宋楠便已经在酝酿将朱寘鐇造反的事情跟刘瑾扯在一起,只要这件事能让正德相信,刘瑾就是个死人了。
当然,这件事颇不容易,刘瑾虽满朝痛恨,但谁都不得不承认刘瑾对正德忠心耿耿,宋楠便曾亲眼目睹在新平堡被困在烽火台上,刘瑾自己省下水来让正德喝,鞑子放箭射击的时候,他不惜用身体替正德遮挡。正德心里肯定也很明白,刘瑾是绝对的忠心耿耿。如果将宋楠和刘瑾放在天平的两端来称量,抛却功劳这些因素不谈,单论私人感情的话,正德对刘瑾反而更加的亲近些。
正因为洞悉这一点,宋楠才必须要拉张永成为自己计划中的一环,皇上对内廷的信任显然大于外廷,外边的人说一百句话不如内廷中亲近的太监说上一句,张永是正德身边的老人,曾经有一段时间被第五四四章我希望世界和平
刘瑾排斥在正德随侍之外,在正德心目中或许不如刘瑾亲近,但正德却经常提起他;在随宋楠平息刘六刘七叛乱之后,正德立刻便将他提拔到御马监首领的位置上,甚至都没和刘瑾商量。
很明显,刘瑾最近的作为让正德很不满意,先是谷大用的事情,再是他替朱寘鐇请求了增加庆王府兵额之事,紧接着朱寘鐇便开始叛乱,这两件事对刘瑾的打击甚大;此消彼长之下,张永在正德心目中的地位肯定是提升的,这次平叛又派了他来监军便是证明,所以宋楠选择让张永给正德吹风。
可以预见,朱寘鐇叛乱之后,刘瑾定是用了什么方法为自己开脱而赢得正德的宽恕了,否则恐朱寘鐇起事的消息传到京城,刘瑾该早就被抓起来了,事实上刘瑾还安稳的在内廷呆着,正德也没有下旨惩罚刘瑾之意,很明显还是因为正德从骨子里并不相信刘瑾会和朱寘鐇勾结叛乱。
让张永呆着安化王回京,亲自将朱寘鐇献给正德,这是宋楠的一个巧妙的安排,给人的感觉是张永在此次平叛中拿了朱寘鐇建了首功一般,在献上朱寘鐇的一刹那,正德对张永的信任一定会达到一个顶点;而在那时,如果让张永能说出些话来,无疑是极为有效的。
这些当然是不够的,所以宋楠安排了后续的手段,正德是个感情用事的人,那便要利用这一点做文章,对刘瑾的事要速战速决,一旦正德冷静下来就不好办了。
当然宋楠也不会去梗着脖子一味的为了扳倒刘瑾而不顾一切,皇上的第一反应决定了这件事的后续行动,如果皇上一开始便没什么反应,宋楠会立刻叫停此事,让大家全身而退,张永那里也只用风闻流言当不得真为理由搪塞过去,只要刘瑾不得知此事,便不会有后遗症。
……
次日一早,杨一清和张永首先押着朱寘鐇等重要的俘虏回京,而神枢营和平叛大军则在宁夏镇呆了三日,陆续平定了左近平虏城、石嘴山寨堡的部分叛军,将局面全面稳定住。
在此期间仇钺也完成收拢残部的事情,宁夏三卫经过这么一折腾只剩下了两卫兵马,为了这处重镇的安危,宋楠让彭越率固原卫兵马暂且驻扎在此地协助稳定宁夏镇的局面;因为贺兰山口之北和东面长城关隘外似乎有鞑子兵蠢蠢欲动,这些都是必须要防备的地方。
二月十二,当一切安静下来之后,各地兵马陆续回归驻地,宋楠也率神枢营准备离开宁夏镇回京。临行前一天的傍晚,平安郡主派人来请宋楠去西楼赴宴,宋楠本也想跟平安郡主告辞,于是日落之后独自一人从存心殿缓步行往西楼。第五四四章我希望世界和平
这段日子风和日丽,随着天入二月,白日的温度也高了起来,道旁的积雪也消融的差不多,道路两旁一片湿漉漉的,都是冰雪融化的痕迹,露出了下边的草茎和泥土。王府这几日中也整理了一番,那日攻打王府时毁坏了不少房舍和树木,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物事已经被清理干净,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西楼圆门前,两名婢女正翘首站在那里,见到宋楠来了,忙迎上来施礼,宋楠认识其中一位,正是平安郡主身边的俏婢青鸾。
在青鸾的引导下,宋楠踏入西楼,大厅中的婢女婆子均垂首在一旁行礼,宋楠特意的看了看,这些人中没一个是老面孔,明白之前西楼的那些婢女和婆子恐都已经替换了。
来到三楼平安郡主的闺房前,宋楠在门外整整衣衫,咳嗽一声,便听到里边哟普衣衫簌簌之声,不多时门帘掀开,露出平安郡主端丽的面容来。
宋楠拱手躬身道:“郡主好,在下有礼了。”
平安郡主抿嘴一笑福了福伸手道:“宋大人百忙之中能来赴宴,奴家感激不尽。”
宋楠呵呵笑道:“能登郡主之堂是我的荣幸才是。”
平安郡主道:“咱们也别客气了,快进屋吧。”
宋楠抬脚进屋,就觉一股暖香扑面而来,屋子里炭火烧的旺旺的,铜鹤口中香烟袅袅,案上摆了酒菜杯碟,明亮的红烛照的房内喜气洋洋。
“请坐,先喝杯热茶吧。”平安郡主指了指冒着热气的茶盅道。
宋楠这回看仔细了茶盅才端起来,免得又和上两次一样喝了郡主的茶,见平安郡主站着不动,刚要说话,忽见郡主敛琚盈盈下拜道:“多谢宋大人救了我庆王府上下,叔父他自作孽,差点毁了我庆王府,若非有你,后果不堪设想,请受凤桐一拜。”
宋楠忙起身道:“莫如此,这不是折杀我么?你救我在先,该我来谢你才是,多谢郡主深明大义,宋楠差点折戟于此,幸得郡主相助,请受我一拜。”
平安郡主本已起身,见宋楠躬身施礼,忙又半蹲垂首还礼,两人你起我落拜个没完,宋楠忍住不笑道:“咱们这是干什么,拜来拜去倒像是拜天地一般……”
平安郡主腾地脸上绯红,垂首不语,宋楠忙道:“该死……我说错话了,我的意思是……”
平安郡主低声道:“不用解释,我明白的,来来,入席喝酒吧。”
两人重新落座,因为有些尴尬,宋楠不敢再多说话,一时间气氛有些冷场,但见平安郡主喝了两杯酒下肚后脸上泛出红晕来,放下筷子打破沉第五四四章我希望世界和平
默道:“宋大人明日便要回京了么?”
宋楠点头道:“是,来宁夏镇虽短短月余,没想到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真是教人难以预料。”
平安郡主微笑道:“宋大人后悔来这里了么?”
宋楠问道:“此话怎讲?”
平安郡主道:“在这里宋大人几番经历险境,还几乎送掉性命,若你命丧于此,岂不是悔的肠子都青了,你本来只需在京城中过安安稳稳清净安逸的过新年才是。”
宋楠呵呵笑道:“世间哪有安逸清净的地方,像我这种人,人在哪里麻烦便在哪里,一年到头哪里有半分的清净之日。”
“宋大人是朝廷重臣,皇上身边的红人,自然是没得空闲,难道这不是宋大人向往的生活么?”
宋楠举杯示意一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道:“向往这样的生活,难道我有病么?”
“那你最向往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宋楠想了想道:“若一定要形容的话,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白日纵情山水间,身边有绿衣捧砚侍书卷,红袖添香伴读书,那就行啦。”
平安郡主噗嗤一笑道:“原来宋大人是个俗人。这愿望太俗太小了。”
“大的愿望我也有啊。”
“是什么?”
“我希望世界和平。”宋楠一本正经的道。
第五四五章好事难成
第五四五章好事难成
平安郡主再次以手掩口,笑道:“这未免也太大了些。”
宋楠笑道:“好吧,其实我只是希望大明朝兴盛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每个人都活得开开心心自由自在,这愿望不算大了吧。”
平安郡主点头道:“这还像话,只是这愿望也是极难实现的。”
宋楠道:“当然是难的,大明朝这年余屡遭劫难,百姓们的日子过的辛苦,有些事不是口头说说那么简单的。”
平安郡主沉思道:“何况是百姓,我们这些人又何尝不受着煎熬。何尝有过安居乐业的时候。”
宋楠无语,轻轻放下筷子看着平安郡主道:“郡主,有一事我必须要跟你说明白,此次朱寘鐇叛乱虽已经平息,但庆王府一脉恐还是要受到牵连,虽然我不认为朱寘鐇叛乱干他人何事,但皇上心中如何想的却是难以琢磨,我希望你坐好心理准备。”
平安郡主轻声道:“我明白的,这一次皇上必有惩罚,叔父作孽,庆王府一脉脱不了干系,更何况还有人助纣为虐了。”
宋楠道:“在此事上我确实没什么话语权,但我回京之后会将在这里的一切原原本本告诉皇上,希望能对你们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