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春秋-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的钱粮都归李弘信自己承担,但是他们的装甲兵器,却一直都是由朝廷拨给,每三年更换一次兵甲装备。”
  齐宁道:“如此说来,李弘信手中的装备,都在韦大人的心里?”
  “正是。”韦书同道:“当年解散蜀军,收缴了所有的衣甲兵器,由朝廷补偿了遣散费,这些人大都回家种田,而且免除了这些人三年的赋税,蜀军之中,有许多是被强征入伍,朝廷不让他们继续流血,还让他们卸甲归田,他们自然是感恩戴德。这都二十年了,当年那些兵士早已经归化乡里,李弘信想让他们拿起兵器也是不可能。”
  齐宁笑道:“没有装备武器,那些老兵也无法召返,所以韦大人觉得李弘信根本没有可能造反。”
  韦书同对这一点似乎很是自信,道:“不瞒侯爷,西川镇守各地的兵马,加起来也有四万余人,这些兵马吃的都是朝廷的军饷,领兵将官也大都是从朝廷调过来任命,归属下官调派。”顿了一顿,才道:“先帝为了防止西川出现变故,但凡调动超过一千人的兵马,都必须奏明朝廷,由兵部签署调兵令才可调动。便是下官,也只能调动成都的四千兵马,用以随时平定动乱。”
  齐宁微微颔首,道:“也就是说,李弘信并无调动兵马的可能?”
  “自然是不可能。”韦书同冷笑道:“先帝当年派出锦衣老侯爷平定巴蜀,就知道这李弘信并非善类。西川平定之后,虽然大加赏赐李弘信,给了他大片封地,让他享受荣华富贵,而且保留了一千锦官卫,可是先帝对此人十分防备,决不允许此人拥有调兵之权。虽然当初李弘信提出要安置他手下一干虎狼之将,朝廷也确实给了那帮人安置,但分散到各处,俱都是担任副职,处于监视之下,这些年下来,这些人在各部兵马之中,实际上也没有多少权力。”
  齐宁若有所思,韦书同小心翼翼问道:“侯爷是否在担心什么?”
  齐宁摇头笑道:“我只是在想,蒹葭馆没有刺死本侯,李弘信接下来又会施展什么手段。”
  “下官定会派人调查此事。”韦书同道:“如果能找到证据,证明蒹葭馆行刺侯爷是李弘信在背后指使,就有了李弘信谋反的证据,到时候便可名正言顺将此人抓起来,也算是除了一大祸害。”
  “李弘信既然这样安排,那就不会容易找到把柄。”齐宁淡淡道:“几名刺客无一活口,人证物证俱无,李弘信根本不担心会查到他的罪证。”想了一下,忽然道:“韦大人,我还是要问你寺庙之事。”
  “侯爷难道怀疑李弘信捐建的寺庙有什么问题?”韦书同问道。
  齐宁道:“你说他已经捐建了十几座寺庙,可知道具体的地点?”微微一顿,不等韦书同说话,继续道:“你这边可有西川地图?”
  “有。”韦书同立刻起身,出了门,找人送来一份西川的地势图,回到屋内,齐宁接过地图,铺在桌子上。
  这时代不同于后世,地图乃是极为稀罕之物,民间极少有地图的流传。
  但韦书同身为西川刺史,府中自然有极其准确的西川地形图。
  地图之上,西川十六郡描画详细,特别是成都府所在的蜀郡地形,山川河岳都是勾勒的异常清楚,而各郡的城池也都是清晰标明。
  “韦大人,李弘信修建寺庙的地点,你能否在地图上一一标明?”齐宁凝视韦书同。
  韦书同见齐宁神情严峻,知道事情不简单,想了一下,才道:“侯爷,下官知道李弘信捐建寺庙十余座,也记得一些,可是……并非所有寺庙的地点都记得清楚。”
  “你将你所知的寺庙地点标明出来。”齐宁声音严肃:“李弘信若是捐建三两座寺庙,或许是为了掩人耳目,对外显示自己无欲无争一心向佛。嘿嘿,他李家在西川立足百年,李弘信乃是一代枭雄,手上满是鲜血,岂会这样容易放下屠刀。”
  韦书同眉头锁紧,拿过毛笔,蘸墨过来,细细想了想,在地图上多处轻轻一点,点上了墨点。
  齐宁见他点下墨点,显然是对西川的地理环境十分的熟悉,暗想韦书同毕竟不是庸碌无能之辈,只看他对西川地形如此了解,便知道此人在西川也确实费了一番功夫。
  韦书同十分谨慎地点了八处墨点,第九处却迟迟没有落下,终是放下毛笔,道:“侯爷,这八处不会有错,剩下几处有几处我不能确定,还有几处下官确实记不得。”
  韦书同是西川刺史,管理西川十六郡,诸事繁杂,李弘信修捐修寺庙这等事情,韦书同此前显然没有太过在意,但是能够记住八处地点,已经着实不容易。
  齐宁微微颔首,仔细瞧了瞧,手指轻轻划过,忽地抬头,道:“韦大人,你仔细瞧瞧,这些寺庙选择的地点,可有什么蹊跷之处?”
  韦书同这时候背负双手,弯身仔细观察,皱眉道:“下官所知的这八处寺庙,有六处在成都附近,剩下这两处,一处在巴西郡,一处在江阳郡……!”眯起眼睛,忽地抬头道:“是了,下官记起来了,剩下的那些寺庙,虽然详细地点下官不能确定,但似乎都是在巴西郡和江阳郡。”
  “且不说巴西郡和江阳郡。”齐宁指着地图上蜀郡境内的寺庙,“六处寺庙环绕在成都府的四周,而且几乎都是背山而建,嘿嘿,韦大人,你不觉着这六处寺庙看上去是将成都围了起来?”
  韦书同仔细看了一眼,身体一震,失声道:“侯爷好眼力,竟然果真是这样,下官……下官此前从未发现这一点。”
  “那也难怪。”齐宁道:“韦大人,李弘信是何时开始捐建第一座寺庙?”
  “李弘信捐建的第一座寺庙,就在此处。”韦书同指着成都府附近的一处墨点,“这里是青城山,是李弘信捐建的第一座寺庙。”想了一想,才道:“那应该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
  “四年?”齐宁冷笑一声:“短短四年,李弘信捐建寺庙十余座,还真是大手笔。”
  韦书同道:“他当年归顺朝廷,朝廷给他留下了大片的封地,而且还赏赐了无数的黄金白银,让他享尽荣华富贵。据我所知,李弘信私底下还派人做些生意,每年也都是有大批的进项,他手下毕竟还有千名锦官卫,此外还养了一些门客,数量虽是不多,但都是极耗钱财,若无进项,这帮人就只有喝西北风了。”
  “也难怪他有那么多银子捐建。”
  韦书同皱眉道:“李弘信素来出手豪阔,当年与朝廷对抗,散尽家财,所以他一掷千金,下官并不为怪。几年前李弘信的正室过世,大办丧事,请了上百名和尚超度,从那以后,李弘信隔三岔五就请高僧去王府说法,下官也碰见过几回,确实是佛法精深的高僧,所以他开始捐建寺庙,下官也并没有太过在意,而且下官派人瞧过,也并无什么不妥,所以……!”
  齐宁心想这李弘信果然是老谋深算,但凡做事之前,都是步步为营,迷惑对手,然后做起事情顺理成章,让人大意疏忽。
  “韦大人,这六处寺庙环绕成都府,你以为用意何在?”齐宁若有所思,“他选择这样的地点,绝不会是一时兴起,定是早有谋划。”
  韦书同点头道:“侯爷说的不错,下官以前并不觉得,可是现在看这上面的地图,其中大有蹊跷古怪。”不禁抬手抚须,“可是六座寺庙,又能做些什么?”
  “再看巴西郡和江阳郡……!”齐宁抬手道:“成都在蜀郡,巴西郡在蜀郡东北方向,江阳郡则是在东南方向。”说到这里,伸手拿起毛笔,在地图上将三郡相连,韦书同立时便看到一个三角形跃然于纸上,不禁道:“这是……这是三角之势!”
  “这三角形,一下子将蜀郡、犍为郡、梓潼郡、江阳郡和巴西郡都包纳进去。”齐宁道:“而这五郡,正是西川的核心地带,韦大人,咱们现在该明白,这其中包藏了多大的祸心吧。”


第0412章 断子绝孙
  韦书同瞳孔收缩,眼神竟是变得锐利起来,低声道:“侯爷,我立刻派人去查一查,这些寺庙究竟有些什么古怪。”话一出口,立刻摇头道:“不行,不能光明正大的去查,如果李弘信捐建的这些寺庙当真有古怪,必然是十分的小心,贸然去查,未必能查出什么究竟。”
  齐宁颔首道:“韦大人方才说过,这些捐建的寺庙都不大,自然不可能是用来屯兵之用。”
  “绝无可能。”韦书同冷笑道:“小小寺庙,能屯多少人?而且真要是屯兵,便是几百人聚集在那边,下官这边也会察觉到。”
  “韦大人觉得这些寺庙会有什么古怪?”齐宁凝视韦书同问道。
  韦书同想了一想,皱眉道:“侯爷,您说……那些寺庙之中会不会藏有兵器之类的物事?”
  齐宁笑道:“韦大人,咱们是所见略同了,我想来想去,这些寺庙最有可能藏匿的只能是兵器。”
  韦书同神情凝重:“可是先帝为了防止西川暴乱,早就下达了禁兵令,民间绝不允许私造兵器。苗寨中的苗人不少是在山中狩猎为生,既是如此,各寨之中的兵器数目也是极其有限,官府有严格的限令,下官每年都会派人去往苗寨检视。”顿了一顿,才继续道:“禁兵令的主要对象,其实就是李弘信,李弘信麾下的锦官卫,都是有朝廷配备兵器,他们是绝不能私造兵器的。”
  “李弘信是西川的地头蛇。”齐宁淡淡道:“他们李家在西川立足百年,比你韦大人对西川熟悉的多,如果真要在私底下做些小动作,也是防不胜防。”
  韦书同颔首道:“侯爷说的极是,下官立刻派人暗中潜入那些寺庙,瞧瞧到底是什么蹊跷,若是这样还查不到,下官到时候直接找一个借口,拆毁一座寺庙,挖地三尺也要找出东西来。”
  齐宁并没有立刻说话,沉吟片刻,才问道:“韦大人,依你之见,李弘信这种时候有没有造反的可能?”
  韦书同想了一下,摇头道:“下官以为几乎没有可能。现在的李弘信,不似当年的李弘信,当年李弘信掌管着西川的钱财物资,而且李家与西川当地的士绅豪族关系密切,盘根错节,再加上此人当年愚弄西川的百姓,倒也是深得民心,所以才敢与朝廷为敌。”顿了一下,才冷笑一声道:“如今西川各地有近半官员都是朝廷调派而来,而且西川的税赋钱粮以及兵马也都掌握在朝廷手里,李弘信绝无胆量在这种时候谋反。”
  齐宁却是眉头一紧,盯住韦书同,问道:“韦大人确信李弘信没有谋反的可能?”
  “或许有谋反之心,却无谋反之力。”韦书同很肯定道。
  齐宁叹道:“韦大人,若是你犹豫不决,无法肯定,我倒还放心一些,可是你如此确定,恰恰让我不放心。”
  “侯爷的意思是?”
  “你是西川刺史,对李弘信应该是颇为了解,连你都肯定李弘信没有能耐谋反,那么天下人只怕都这样认为。”齐宁肃然道:“可恰恰如此,一旦李弘信真的突然造反,定会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韦书同神情一凛,随机锁紧眉头,若有所思。
  忽听到外面传来声音:“禀报大人,蜀王派人前来有请大人和侯爷!”
  两人向外瞧过去,却发现不知不觉之中,黎明曙光竟然已经显现,一夜长谈,竟已经是到了黎明时分。
  “蜀王知道侯爷在这里?”韦书同眉头一紧,靠近门前。
  外面声音道:“来人只说,如果侯爷在这边,就请侯爷和大人一同前往,王爷说已经查到了刺客下落。”
  韦书同和齐宁对视一眼,沉声道:“你告诉来人,我待会儿便去王府。”
  “大人,来人说王爷不在王府,是在宝丰楼等着。”外面声音回道:“王爷派人说,除了要和大人商议刺客之事,顺便要请大人和侯爷在宝丰楼吃早餐。”
  “嗯,知道了,你先下去吧!”韦书同吩咐一声,这才走回来,低声道:“侯爷,李弘信知道你来了刺史府。”
  齐宁淡淡一笑,道:“这并不奇怪。”
  韦书同冷笑道:“定是花想容那妖妇,她与李弘信是一党,昨夜逃脱,定是去了李弘信那边,所以李弘信才知道侯爷在此。侯爷若是不愿意见他,我单独前往,就说昨夜是我邀请侯爷来吃酒,侯爷酒力不胜,回官驿歇息了。”
  齐宁摇头笑道:“堂堂王爷请我们去吃早点,咱们为何要客气,不吃白不吃。而且这顿早餐不吃,李弘信心里不会安宁的。”顿了一下,才道:“韦大人,既然有刺客在城中横行霸道,我想还是安全一些的好,你调动一队人马,必须要忠心可靠,随我们一同前往宝丰楼。”
  韦书同一怔,但很快明白意思,立刻道:“侯爷放心,下官立刻挑选精干。”
  齐宁到得宝丰楼的时候,日头刚刚从地平线探出脑袋来,晨曦的光芒让成都这座古城开始从沉寂之中缓缓苏醒过来。
  韦书同挑选了三百名精锐的刺史府官兵,全副武装,护送着两人来到宝丰楼。
  到了宝丰楼,齐宁才知道就是自己初到成都那夜经过的酒楼,当时并没有太在意酒楼的名字,此时才知道这就楼叫做宝丰楼。
  宝丰楼外,却早已经是守备森严,绕着整座酒楼一圈,都是全副武装的锦官卫,加起来也不下百人之多。
  如此阵仗,普通百姓早是离得远远的不敢靠近过来。
  韦书同和齐宁对视一眼,这才一挥手,三百官兵立刻散开来,也是绕着酒楼围住,每一名锦官卫边上最少战有两名官兵。
  双方兵士都是手按刀柄,严阵以待。
  十多名官兵跟随齐宁和韦书同进到酒楼内,只见到一身黑袍的蜀王府长史西门横野站在大厅内,见到齐宁进来,迎上前来,拱手道:“侯爷,刺史大人!”
  他神情凝重,不苟言笑。
  “西门长史,王爷在楼上?”韦书同往楼梯那边看了一眼。
  西门横野点点头,道:“王爷正一个人在楼上等候两位吃早餐……!”瞧了韦书同身后十多名官兵,微皱眉头,道:“刺史大人,这是……?”
  “侯爷在蒹葭馆被行刺,本官大大失职,差点酿出巨祸。”韦书同淡淡道:“凶手没有落网之前,本官又怎敢再有疏忽?”
  西门横野叹了口气,道:“大人说的是。不过王爷请两位用餐,吩咐不要任何人打扰,这……!”
  韦书同正要说话,齐宁已经笑道:“王爷既然有此吩咐,自当从命。”向韦书同道:“韦大人,王爷在等,咱们上去吧!”
  韦书同犹豫一下,终是点头。
  两人上了楼来,只见到偌大的厅里,只有一张桌子,李弘信形单影孤地坐在桌边,肩头还包扎着绷带,桌上的早餐也是十分的简单,李弘信手里拿着勺子,正一勺一勺地吃着碗里的稀粥。
  他看起来竟似乎在短短一夜之间老了十岁,看上去异常的苍老,听到脚步声,抬头看了一眼,也没起身。
  齐宁和韦书同到了桌边,都是微微拱手,在桌边坐下。
  “李家在西川立足百年,血与骨已经融入这片土地。”李弘信拿着小勺,也不抬头,声音有些嘶哑:“本王小的时候,常在祖父膝边听他老人家说故事,听的最多的,就是血脉的延续。我记得他说过,李家的血液,就是西川的河流,李家的骨骼,就是西川的山脉,那时候我不懂他话里的意思……!”
  齐宁和韦书同都是神情淡定,都不说话,仔细聆听。
  “后来大了一些,我才知道,祖父的意思,是说我们李家要与西川的山川河流一样,一代代延续下去。”李弘信缓缓道:“李家虽然人丁不算稀薄,但是一直以来,嫡系血脉都不算繁盛。家父兄弟二人,二伯却在年轻的时候,便因为平定动乱战死沙场。到我这一代,家父生了三个孩子,可惜大哥早夭,我承袭了父亲的位置,三弟耽于享乐,年纪轻轻,也一病不起。”
  说到这里,李弘信依然没有抬头,吃了一勺粥,才继续道:“本王生了两个儿子,本来对长子寄予厚望,可是李家就似乎是中了诅咒一般,年纪轻轻也是因为伤势发作,让本王白发人送黑发人。”
  韦书同嘴唇微动,终是没有说什么,这时候根本不好接话。
  “李源虽然是次子,但是长子既去,我便一心想将李家延续的希望放在了他的身上,为此对他也是多有放纵。”李弘信此时却已经手上发抖,拿在手中的粥勺抖动,似乎是握不稳,只见他缓缓抬头,神情憔悴至极,但眼眸却还显得颇为平静:“他做了不少错事,我也疏于管教,只是我却没有想到,会有一天,我会送走自己的第二个儿子!”他发出一声怪笑,显得异常凄然:“我李弘信竟然断子绝孙!”


第0413章 真凶
  韦书同悚然色变,失声道:“王爷,你……你说什么?”
  李弘信淡淡一笑,道:“韦大人难道听不懂本王的话?”沉声道:“来人,抬上来!”
  很快,就见两名侍卫抬着一副担架上了楼来,小心翼翼放在地上。
  韦书同瞧了一眼,只见那副担架上面盖着白麻布,瞳孔收缩,齐宁斜睨了一眼,并不说话。
  李弘信缓缓站起身来,身形竟有些颤颤巍巍,缓步走过去,蹲下身子,伸出手,轻轻掀开了白麻布,韦书同上前一步,看得清楚,这担架之上,正是蜀王世子李源。
  李源脸色已经冰冷僵硬,没有一丝血色,更无一丝声息,一看就知道是死人。
  “啊……!”韦书同虽然已经猜到两分,可是看到李源的尸首,还是吃了一惊。
  李弘信伸出一只手,手上颤动,轻轻抚摸在李源的脸上,喃喃道:“这就是我的儿子,剩下的唯一的儿子,当年本王也是这样看着自己的长子离我而去,却无能为力。只是当年本王年纪还不老,头上没有白发,但今天,本王头上早已经长出了白发,真正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说到这里,又是发出古怪的笑声,那笑声凄然无比,让人听到不禁毛骨悚然。
  韦书同皱眉道:“王爷,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弘信抬起头,不答反问道:“韦大人,如果是你的儿子被人所害,不知你该如何处置?”
  他这个比方,显然是大大的不妥。
  韦书同微皱眉头,却还是道:“自然事先要找到真凶!”
  “如果找到了凶手,又该如何?”李弘信目光冷峻,语气冰冷。
  韦书同道:“若是找到真凶,自然要仔细审问,然后按照国法处置。”
  “说得好。”李弘信发出怪笑,缓缓起身,道:“如果凶手并非普通人,乃是朝廷重臣,又该如何?”
  “朝廷重臣?”韦书同皱眉道:“王爷,恕我直言,如果有证据在手,哪怕是朝廷重臣,该问罪也要问罪。地方上审不了,那就到皇上面前去,由皇上下旨审讯。”
  李弘信点头道:“韦大人说的极是。”瞥了齐宁一眼,才道:“今日邀请刺史大人和侯爷过来,就是要搞清楚此事。”顿了一下,才冷冷道:“刺杀李源的凶手,已经找到,而且现在就在这里。”
  此言一出,韦书同微显震惊之色,齐宁也是皱眉道:“王爷,你说凶手就在这里?”
  李弘信冷笑道:“不错。”
  “王爷说凶手是朝廷重臣,眼下在场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也就我们三人。”齐宁缓缓道:“王爷当然不可能凶手,那么凶手只能是本侯与韦大人之中的一人,不知我理解的是不是有错误?”
  李弘信笑道:“侯爷理解的没有错。”他虽然脸上带笑,但是眼眸中的寒意宛若最千年寒冰。
  韦书同脸色一沉,道:“王爷,这可开不得玩笑。”
  李弘信淡淡道:“韦大人觉得本王是在开玩笑?”缓缓背负起双手,看向齐宁,问道:“侯爷,你是朝廷的钦差,如果本王将真凶说出来,你能不能不偏不倚主持公道。”
  齐宁神情肃然,道:“王爷,不偏不倚我能做到,但是主持公道,我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并非刑部中人,不擅长这类事情。”
  “那就请侯爷做个见证也好。”李弘信道,扭头看向韦书同,目光如刀,问道:“韦大人,你在西川多年,本王自问素来都是配合你治理西川,虽然有些事情你和本王略有分歧,但本王从来都是大局为重,本王想问,可有对不住你的地方?”
  李弘信突然这样问,韦书同大是意外,皱眉道:“王爷这话是何意思?”
  “李源虽然顽劣,但并非大奸大恶之徒。”李弘信语气变得森然起来:“韦大人,本王想问你,他到底何处得罪了你,你要对他下此死手?又或者本王是哪里做的不周,你要让本王断子绝孙?”
  韦书同愣了一下,睁大眼睛,惊骇道:“王爷,你……你的意思是……是我杀了李源?”
  李弘信冷笑道:“韦大人当然不会承认。”沉声道:“将人带上来!”
  韦书同一脸诧异,很快,便见到两名侍卫押着一人上了楼来,韦书同见来人是个三十出头的妇人,虽无十分的颜色,却也有七八分姿色,身形柔美,颇有女人味,只是那张颇有姿色的脸上满是慌张惊恐之色。
  “王爷,这是……?”
  李弘信瞥了那妇人一眼,淡淡道:“你将所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