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将星系统-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子不凡,将来必成大器,将来即便是那刘和,也定能超过……”这名官员突然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突然住口,不再说起。
对于这样的话刘备却是没有任何反应,他当然是假装没有听到,以免这位官员难堪,而另一方面,自己又何尝不是也这样认为的?自己这个儿子十分聪明,又性情沉稳,身体也很结实,相信将来就算超过刘和也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就在这时,只见亲兵将领马忠闯了进来,满脸悲戚的来到刘备面前。
“怎么了?”看到这幅模样,刘备疑惑地问道。
“这……”马忠虽然想说,可是却看了看周围的宾客,没有开口。
刘备一见这幅情景,顿时心中生出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连忙走出大厅,示意马忠跟上去。
“到底怎么回事儿?”刘备和马忠来到一处无人之地,刚刚到那里就忍不住问道。
“主公,前线传来消息,法孝直在三日前突发重病,不治身亡,昨天夜里张将军因为怀念法孝直,忧闷之下饮了一些烈酒,却不料周瑜突然发动火攻,并且乘机攻城,张将军酒醉之中无力应战,只好弃城而走……”
“什么?法孝直死了?临江城丢了?”听说这个消息,刘备的一张脸顿时变得煞白,随后不久猛地喷出一口鲜血,然后流泪说道:“孝直啊孝直,这个时候你怎能舍我而去?”
“主公,主公……”看到刘备吐血,马忠顿时慌了,连忙扶着刘备,同时大声喊人,让他们速去请医生。
刘备连忙挥手制止,然后苦笑说道:“死不了,不必惊动众人。此事你先不要张扬,我先到大厅之中,今天的宴会还要照常开,你速去请吴懿过来,让他在偏厅等候。”
刘备知道,这时候要封锁消息,否则的话一旦军心大乱,自己必败无疑,甚至连成都都守不住了。
勉强打起精神继续参加宴会,直到宴会结束之后,刘备才赶到偏厅之中,将法正死亡和临江失陷之事匆匆向吴懿说了一遍,然后下令吴懿统率城内的两万兵马前去接应张飞,并且郑重叮嘱,万万不能有失:“我军已经失去了一个法孝直,可万万不能再失去我三弟了,你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就算是把这两万军队都填进去,也要把翼德给接回来。”
之后刘备又命义子刘封率军镇守江州,以张松为军师,同时紧急调关羽和诸葛亮返回成都,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两个人才有能力敌得住周瑜。
“唉,云长和孔明这一回来,恐怕南部诸郡县再也难以保住了,本来局势相对比较稳定,我以天府之国为依托,虽然暂时辛苦点,最终一定能够拖到敌军粮尽退走,可是现在法孝直已死,东线没有了强力的军师,临江失陷,局势失去了平衡,一旦再有变故,就连整个巴郡都保不住,这样的危险我可不能冒,失去了南疆,我还能够维持下去,可是如果失去了巴郡,我将随时面临周瑜小儿的威胁,孰轻孰重很明显,现在也只能避重就轻了。”
刘备的心中满是无奈,轻轻叹道:“三弟这厮老是饮酒误事,根本无法得到重用,现在军中缺乏良将,也只有一个二弟可用,只可惜上一次我不听劝阻,率军征讨孙权,结果损兵折将,傅肜、沙摩柯、冯习、张南诸将尽皆战死,令我军中人才凋零,否则的话,如何能够对只统率了区区三万人的周瑜小儿如此无奈?上天啊,你既然能够让我有机会夺得益州基业,既然确定我是天命之人,却为何让我遭此挫败?”
刘备满心的怨愤,怨恨苍天不公,让他遭受这么大的挫败,让这么多的贤才离他而去,如果法正还活着,如果陈登还活着,那么他也绝对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好在,在吴懿的接应下,张飞顺利的回到成都,然而这时候的张飞再也没有之前的豪气,他来到刘备的官邸内,悔恨不已,跪倒在刘备的脚下,请求刘备将他杀了,以正军法。
然而张飞毕竟是刘备军中为数不多的猛将,又与刘备多年的兄弟感情,又被怎能下得去手?于是刘备饶了张飞的性命,同时改命张飞为蜀军郡守,让他负责成都的守卫,这其实是刘备亲自看着张飞,不许他再饮酒误事。
半个月之后,关羽和诸葛亮快马返回成都,这时候他们见到的刘备已经是两鬓苍苍,这让二人心中受到极大的震动,上一次离开的时候,刘备还是满头青丝,可是这一次见面却已经是两鬓苍苍,足见刘备是多么的愁苦?
“大哥!”看到刘备前后容颜的变化,关羽泪流满面,咬牙说道:“三弟这厮在哪里?都是他贪杯误事,惹出了如此祸端,我要好好的教训教训他,让他坚决改掉这个教训!”
这时候张飞满面羞愧,多日来他一直躲在自己的家中不敢见人,现在关羽回来,他也不得不到城门口迎接,然而也一直低着头,躲在人群中不敢看刘备,直到此刻才看到刘备的两鬓霜,他狠狠地扇了自己几个耳光,暗中下定决心,牢记这个教训,这一辈子都绝对不再饮酒!
刘备轻轻叹道:“这不关三弟的事,唉,一切都是天意,看起来我是被左慈那老道给蒙骗了,过分相信自己了,如今想来,制剂可实在有些不自量力了,如今我也不求别的了,能够保住益州北部也就知足了。”
“主公何苦如此妄自菲薄?主公现在所患,不过周瑜而已,亮虽不才,愿意前往一会,定然让他遗恨而归。”诸葛亮见刘备话中甚是萧索,雄心已不复,顿时有些着急,连忙走上前来,大声说道。
第四百八十章 愿举国依附
对于诸葛亮的要求,刘备自然同意,这其实本来就是刘备调诸葛亮返回的初衷,随后刘备正式任命关羽为巴郡太守,诸葛亮为军师,前往巴郡驻守,并调刘封为江阳太守,同时命吴懿为越太守,让吴懿驻守诸葛亮和关羽历经数月才终于收复的越的江水南部地区,命刘封和吴懿沿着江水沿岸修筑防御体系,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敌军再前进一步。
“唉,由于云长和孔明的退回,南中各郡肯定会遭受江东军的入侵,孟获他们虽勇,却也无法抵挡,最终难免失败,然而我明明知道这一点,却没有多余的兵力支持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江南的云南、建宁、朱提、永昌、兴古、六郡落入孙权小儿的手中,这简直相当于我失去了半个益州,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洗雪此恨,或者这一生我都无法实现!”
一想到南部的六个郡从他手中失去,刘备的心中很是失落,自己忙活了大半辈子,靠着坑蒙拐骗各种手段,总算是找到了一块安身之地,本来想着以此作为将来割据天下的根基,却没想到只是转眼之间,竟然就已经失去了一大半。
“唉,现在各路诸侯基本被消灭,天下之间也就剩下了曹操、孙权、我和刘和,而曹操现在仅仅拥有青徐二州,基本上算是退出了逐鹿中原的行列,孙权小儿也不再与刘和争雄,一心一意的想要划江而治,而我更惨,竟然只剩下了益州北部这几个郡,地盘都没有曹操广大,而且还面临着孙权小儿的威胁,这还是刘和没有乘机进攻的情况,如果刘和也乘机发动进攻,那我直接抹脖子就算了,早知道今日,当初我绝不会卯足了劲想要夺取刘和的荆州,如果是那样的话,孙权小儿也找不到进攻我的机会,甚至都有可能被我压着打,唉,那时候的我,实在是太过自信,或者说是太过盲目乐观了。”
想到这里,刘备的脸上闪过了浓浓的悔恨,他也姓刘,也是汉室宗亲,当初如果能够与刘和修好,帮着刘和一起攻打江东的话,说不准自己还能乘机捞取一些好处,让基业变得越累越大,可是现在竟然走到了这一步,完全都是自己咎由自取。
“就连曹操那么强大的势力都被刘和压制的那样惨,我还妄想着要打垮刘和,独自享有拥立汉室的成果,还真的是异想天开呀,嘿嘿。”
刘和自言自语,不断讽刺着自己。
到了最后,刘备痛下决心,暗暗地想道:“虽然目前有孔明和云长在,绝对能够抵挡住周瑜小儿的进攻,可是江东拥有如此广大的地盘,麾下更是拥有精兵强将,只需给他几年的发展时间,就能够在经济和军事上全面碾压我军,到了那时候,恐怕我军中就算是有姜太公和张子房这样的人物,也都无法保住这片基业了,与其如此,还不如暂时依附刘和,获取他的保护呢。”
这时候只见亲兵将领马忠走进来,对刘备拱手施礼道:“启禀主公,外面来了一个文士,自称是武陵林沅人,名叫廖立,前来投奔主公,并且声称有办法助主公退敌。”
“哦?廖立?不知道此人有何才能?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刘备一听这话,顿时满脸的好奇,命人将廖立请进来。
待得廖立进来,刘备见对方形容猥琐,其貌不扬,顿时心中不喜,淡淡问道:“听说先生有办法帮我退敌,不知是真是假?”
只见廖立拱手说道:“此事自然是真,在下知道目前蜀公处于劣势,虽然诸葛孔明与关羽坐镇江州,挫败了周瑜的进攻,可是却也无力对周瑜大军发起反击,而南方的太史慈军团已经占据了江南的六个郡,纵然在那里还有一些抵抗,可是相信最多半年的时间,他就能平定那里的叛乱,到了那时江东军只需再休养生息三两年,就能以绝对优势对蜀公发起全面进攻,要知道,江东军善于水战,纵然蜀公有江水天险,却也无法阻止对方的雷霆进击。”
“哼,那又怎么样?想当初我也是赤手空拳,便打下了这么庞大的基业,现在我身边还有关张二弟等将领数十员,诸葛孔明等谋士十数人,麾下可战之力三四万人,就算是真的失败了,我还能从头再来,说不准将来的成就还远胜于今日。”纵然心中承认对方说得对,可是以刘备的尊严和骄傲,却也不能让对方把自己说得那样不堪,所以刘备立刻出言反驳。
然而廖立却是笑道:“蜀公此话可是有些不够真诚啊,毕竟蜀公你也明白,当初蜀公之所以能够建立一番基业,主要是因为中原混战,群雄逐鹿,而蜀公的对手刘表和刘璋都是庸才,如今北方已经接近统一,秦公此人更是无比精明,蜀公想要故技重施,从秦公手中谋取一块地盘,恐怕根本不现实,而江东军与蜀公之间的仇怨也不用立说了,相信等到孙权进入成都之日,就是蜀公大业瓦解之时,到了那时,蜀公总有雄心,恐怕最终也只能含恨离世。”
“。…。。”听了廖立这一针见血的话,刘备也都无话可以反驳,因为对方的话实在是太有道理了,自己不同意都不行。
所以刘备沉默了片刻,然后就自己刚才的态度向廖立道歉,然后诚心诚意的向廖立请教:“如此,不知我该怎么做?还请先生教我。”
只见廖立直视着刘备的眼睛,然后正色说道:“秦公要想保全性命和地位,如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以益州内附秦公,这样一来,孙权如果再进攻蜀公的话,那就是在进攻秦公,在这种情况下他必然会遭到秦公的大举报复,所以,即便孙权再猖狂,也绝不敢再动,只能无奈的率军退回,只要孙权率军退回,蜀公便拥有了喘息之机,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发展经济,招募士卒,训练军队,等到机会合适了,便联合秦公展开反攻,那时候不要说尽复失地,就算是反攻江东的地盘也不是没有希望,蜀公自身实力变强了,以后的事情就不用立再说了吧?”
刘备一听这话,自然明白廖立的意思,而对方的话也正好与他所想的相同,顿时点头说道:“先生的意思备明白,这可真是天降先生,给备送来了这样一位大才,哈哈,吾这就任命先生为益州治中,兼蜀公府东曹掾,希望先生能够不辞劳苦,前往长安去见秦公,表明吾之诚意,备愿举州内附,纳子为质,还望秦公能够接受。”
第四百八十一章 刘备的为难
廖立当然是刘和派出去的,他假装投靠刘备,为刘备献计,实际上是刘和安排在刘备身边的内奸,本来这件事瞒不过诸葛亮,因为用间也算是一种谋略,刘和与郭嘉的组合,让这种谋略的智力提升到了145,诸葛亮纵然智力达到125,却也无法识破这一点,甚至连廖立的忠诚度都无法看破。
对与刘和的安排刘备自然看不透,不仅如此,交过交谈之后他发现廖立智力出众、见识非凡,对廖立的才能表示深深的佩服,又拜廖立为前军师,之后又置办了很丰厚的礼物,以非常隆重的礼节命廖立前去长安。
“下邦使者廖立见过秦公。”到了长安之后,廖立立刻前去见刘和,在参拜刘和的时候还以眼色表示此行十分顺利。
“廖先生免礼,不知廖先生前来我长安,有何要事?”虽然早已经知道廖立此行的目的,而且帐内许多人也都认识廖立,然而刘和却仍然装作是不认识一般,笑呵呵的问话。
只见廖立说道:“下官奉了我家蜀公之命,特来拜见秦公,秦公也知道,最近我军与江东军之间战火不断,虽然在整体上处于弱势,然而却还能勉强支撑的住,然而上天不佑我军,我军二号军师法正前些日子突然病死,导致周瑜用诡计破了临江城,我家蜀公无奈之下只好调征南的关羽将军与诸葛亮军师前来巴郡抵挡周瑜,这样一来南境却再也难以抵挡太史慈的进攻了,仅仅月余的时间,南境六郡望风而降,尽管碍于江水天险,目前还能保住益州北部诸郡,然而这也只是暂时的,毕竟双方实力相差巨大,最终仍然难免败亡一途,故此我家蜀公经过商议,决定举国依附,同时还决定纳子为质,以大公子、副军将军刘封质押在长安,还望秦公允准。”
“嘿嘿,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你们这是拉虎皮扯大旗吧?凭借我的声势威望来压制孙仲谋,令其不敢动你们,而你们却乘机积蓄力量,壮大自己,我们得罪孙权,你们却乘机获得好处,你们倒也挺会想的,如果不给我们相应的好处,这种亏我们可不会吃。”虽然是在演戏,刘和却仍然演得十分活灵活现,这要放在后世,活脱脱的一个影帝级的存在。
廖立闻言,大声说道:“秦公此言差矣,秦公与蜀公都是汉室宗亲,本来就是一家,而且怀着兴复汉室的同样目的,如今蜀公选择依附,双方合二为一,此为社稷之福,秦公作为天下人望,自不应当只注重私利,而忽视公义,更何况,我家蜀公也承诺,只要秦公肯答应,我方每年向秦公缴纳千万钱,蜀锦万匹,这已经是我方承诺的最底线了,如果秦公再不答应,我家蜀公就向孙权投降了。”
“这……先生所言甚是,我乃大汉秦公,承担着万民的期望,怎能不顾公义而妄谈私利呢?蜀公的要求,我答应了,只不过有句话叫君子不可欺之以方,我就怕我是一番公义,他人却是一片私心,所以,希望蜀公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将大公子送到长安做客,请尊使放心就是,我一定不会亏待了他,还有,蜀公许诺的财物也要定期送至,我并非贪图那点财物,而只是你们的抵押,只要你们不违反约定,这些财物我一定奉还,而一旦你们违背诺言,那我也只能没收财物,杀掉大公子了。”
“哈哈,这一点请秦公放心就是,我家蜀公一定会恪守诺言,绝不敢违背,不出一个月,我家主公就会将大公子及财物送至长安。”廖立哈哈一笑,对刘和长揖说道。
随后刘和下令晚上宴请蜀军的使者,宴会期间,蜀军使者廖立与刘和私语一柱香的时间,只见廖立频频点头,大声盛赞刘和仁义,却不知道刘和到底说了些什么……
半月之后,廖立返回成都,将双方会谈的结果告诉刘备,刘备听了刘和那些话,暗暗腹诽,因为刘和实在是太能装了,那些话听了都让人感到作呕,不过不管是看在财物和质子的份上,还是所谓的大义,反正刘和已经答应了,这让刘备很是高兴,可是一听说要即刻将刘封送到长安为质,顿时面色一变,然后叹息道:“财物倒也罢了,可是封儿为我爱子,这些年也立下了不少功劳,我怎能将他送到长安去,让他的生命随时受到威胁?”
廖立犹豫了片刻,张了张嘴,然后说道:“有一句话下官不知道当不当说?”
“说吧,我不会怪罪你的。”
“诺,主公,请恕下官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大公子虽是主公之子,然则只是螟蛉义子,如果之前没有二公子,那么主公自然要立大公子为继承人,可是现在主公有了二公子,而且二公子还如此聪慧,如果主公一直把大公子留在身边,并且让他不断立功,不断建立威望,将来一旦主公百年之后,主公到底是立二公子还是立大公子?如果立大公子,下官恐怕大公子忌惮二公子亲生,或者二公子仗着自己亲生,他们之间早晚会有一场争夺,如果主公想立二公子,那就不能让大公子在身边,现在让大公子前去长安,既能化解主公的危机,更有利于主公立二公子……”
刘备一听这话,脸色顿时一沉,低声说道:“公渊禁言,封儿虽是螟蛉,我却从来都是视如己出,从来没有外待,更没想过不让他做我的继承人,不过有一句话你说得对,封儿作为我的儿子,自然要为我排忧解难,这一次内附秦公,头一份大功就是我儿所立,你去回去准备吧,明天一早,送大公子前往长安,你到了长安告诉秦公,财物随后就到,请他尽快宣布我军内附之事,对孙权施压,令其退兵。”
“诺,主公真乃仁义之主。”廖立当然知道刘备其实已经下定决心牺牲刘封,刚才那一番话只不过是一个漂亮的借口而已,不过他却没有说破,而是装糊涂,并且对着刘备称赞不已,随后下去准备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郁闷的孙权
当天夜里,刘备自然又进行了一番动情的表演,这让刘封热血沸腾,直感觉自己如果不答应前往长安,那就是一个无情无意的畜生,最后自然是痛快的答应下来。
第二天一早,刘备为刘封送行,那场景简直就相当于是生离死别一般,刘备都哭成了一个泪人,让人感觉送刘封前往长安其实并非是刘备的自愿,而是为人所迫一般,这让许多人都因此对刘和暗暗衔恨。
刘备这一切自然都是表演,当初战败之时,连妻子都可以不顾,更何况是一个螟蛉义子?现在刘封被送往长安,可以说是真正的解决了他心中的隐患,自从眼看着自己亲生的儿子长大之后,刘备的心中就纠结,甚至说没有纠结,只是在考虑应该以怎样一个合适的方式干掉刘封,以为自己的儿子刘禅继位扫清障碍。
甚至可以说,刘备的心中是暗暗痛快的,用一个没有了用处的儿子换来了大军的平安和孙权的不敢轻举妄动,这笔买卖实在是太值了,由此可见,为自己出这个主意的廖立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
半月之后,身在长安的刘和对天下宣布了一则消息:“蜀公刘备为实现大汉中兴,率全军依附于我,自今往后益州与我青冀幽并雍凉各州皆为一体,若有敌来犯,吾亦不得不率军全力支援,还望吴侯以天下为重,率军退回,勿再交兵,还百姓一个太平日子。”
“什么?这,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天下局势为何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动?到底是谁为主公如此谋划?实在当诛。”身在江州的诸葛亮听说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惊讶万分,自家主公选择了内附刘和,这一点竟然连他都不知道,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而一旁的关羽对此的反应则很淡然,疑惑地问道:“军师,此事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们借助秦公的力量压制孙权,然后乘机发展自己的力量,等到将来实力强大了再向孙权小儿报仇雪耻,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诸葛亮则摇头说道:“君侯不明白,以刘和的精明,绝不会白白保护我们的,内附肯定会有条件,最起码也应该会让大公子做质子,而主公仅仅在一个月就能让刘和对天下宣布此事,一定是又答应了许多额外的条件,除此之外,刘和日后也一定会想办法削弱我们的力量,将来我们虽然不会灭亡在孙权手中,可是却一定会被刘和给吞并。”
“呵呵,这一点军师应该是多虑了,秦公讲信用一向是出了名的,当初与袁绍约定绝不首先对他动武,后来果然便做到了,刘表那么弱这么多年他也没有主动发起进攻,如果真的主攻进攻的话,我们哪里还有机会争夺荆州?再说了,我们利用秦公压制孙权,让我益州保持和平,对人家付出一点代价也是应该的,至于质子那就更不用担心了,大侄子虽然是大哥之子,却始终是个螟蛉义子,如果大哥没有儿子那也不再说什么了,可是大哥明明有亲生儿子,怎能让他再继续在大哥这里立功?现在把他弄到长安去岂不正是隧了我们的心愿?”
“虽然军侯说的是实情,可是我相信刘和一定还会有后续的动作,一旦江东军对我益州发起进攻,刘和定然会找借口向我益州派驻军队,他的军队随时威胁我们的安全,还要耗费我们的军粮,到时候恐怕主公就是第二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