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将星系统-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选择暂时栖身逆贼身边,以便就中取事,今日闻听了刘使君的壮举,自当举兵响应,公明你回去转告刘使君,只要刘使君大军来到长安城外,奉必然就中取事,保护天子,并且打开城门以应刘使君!”
徐晃的那一番话正好戳到杨奉的痛处,所以杨奉听了这话,立刻就慨然表态,说得那叫一个义正辞严,大义凛然。
第八十六章 内乱开始
杨奉之前还表现得一副对李忠心耿耿的形象,现在立马就称呼对方为贼,速度转变之快也实在令人惊诧,而徐晃经过这件事也才真正的明白,原来这杨奉其实只是一个势利眼,也不知道是他之前掩饰的好,还是自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反正没有看出来,不过现在对方毕竟不再是自己的主将了,他拯救杨奉的目的已经初步达成,这也算是报答了杨奉昔日的恩情,至于其他的,徐晃也不再多劝,拿着杨奉的手书就离开了杨奉军中。
在徐晃走了之后,杨奉就感到有些后悔,自己就这么轻率地答应下来,万一刘和到时候失败了,自己岂不是白白送上一条性命?
略微想了想,杨奉就决定自己暂时坐山观虎斗,一边答应着刘和,另一边也不和李公开撕破脸,如果李胜了自己就帮李,如果刘和胜了就帮刘和。
“哈哈,还是我杨奉聪明,徐晃小子,你选择了刘和而不是我杨奉,日后就知道这是一种错误了,万一刘和败了,等待你的就是死亡,而我杨奉却还能继续活得逍遥自在。”
杨奉为自己的聪明感到得意不已,对着徐晃的方向喃喃说道。
紧接下来杨奉就继续过他的逍遥日子,而在这一段时间,局势可谓是风云变幻。
首先是刘和在杨定和杨奉败退之后,率领大军主力突然攻占了上洛,把战线又往前推进了百里之遥。
李在听说消息之后顿时怒不可遏,立刻下令樊稠率五万大军出征,务必要在半月内攻下上洛。
可是没想到马腾的大军竟然接连攻克了武功、槐里,这导致其主力大军离长安只有短短一百二十里(汉里),于是长安震动,李在无奈之下只好把派向对付刘和的大军用来对付马腾,命樊稠、郭汜和李的侄子李利率领五万大军出战槐里,务必打败马腾,解决心腹之患。
樊稠率领大军立刻出发,结果竟然真的大败马腾,令马腾大军死伤一万多人,马腾韩遂无奈之下只好率军逃走,而樊稠则率军一路追到了陈仓。
眼看这一回在劫难逃,最后韩遂横下决心,要求与樊稠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韩遂对樊稠进行劝说:“世界上的事情反复无常,难以预料,你我之间本是同乡,今天虽然有些不愉快,可是将来或许还能走在一起,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也是为自己留下了一条路。”
樊稠觉得韩遂的话很有道理,与韩遂互相拉着手臂,谈笑了很久,随后就下令撤兵。
可是没想到后来到了长安,这件事情竟造成了樊稠的死亡,
其实要说起来,这事和李的侄子李利有关,当初在进攻韩遂和马腾的过程中,李利曾经作战失礼,樊稠对李利进行过一番训斥,并且警告李利不要仗着李是自己的叔叔就敢不努力作战,以他和李的关系,就算是杀了李利,李也一定不会怪罪。
李利对此怀恨在心,等回到长安就对叔叔李说,韩遂在陈仓无故放走了马腾和韩遂,而且还和韩遂把臂言欢,两个人谈了很长时间话,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看起来是樊稠想要联合马腾和韩遂,共同对付李。
李闻讯自然是大怒不已,不过这李也是一个有城府之人,他不动声色的设宴邀请樊稠,名义上是为樊稠庆功。
樊稠不知有诈,没有任何防备的前去李府中赴宴,结果竟然被李的侄子胡封给刺死,一同被杀的还有抚军中郎将李蒙。
之后为了激励张济作战,李又下令将樊稠和李蒙的部队交给张济,不过因为张济还在弘农对抗曹操,所以樊稠和李蒙的部队暂时还听命于李。
这当然是李采取的一种手段,自己在实际上兼并了樊稠和李蒙的部队,却在名义上送给了因为作战而无法接收这支部队的张济。
李杀死樊稠这件事在长安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杨奉!
本来杨奉还想做一根墙头草,哪里有风就往哪里倒,甚至在马腾战败的时候还曾一度想过要去李那里揭发刘和,只不过因为顾忌刘和手中还有他写下的书信,所以才没有动作。
可是随后樊稠和李蒙被杀,这让杨奉顿时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危机,李连和他地位接近的樊稠都能杀,自己这个小小的白波贼降将在他手中估计更是蝼蚁一般的存在,自己在李麾下做事,简直就是与虎谋皮。
所以,杨奉的决心现在竟然前所未有的坚定了起来,就算是为了自己的性命,也一定要跟刘和合作,共同想办法对付李。
除了杨奉之外,朝廷内部的一些大臣们也都是深受触动,谏议大夫种邵、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还有安集将军董承等人都在考虑应该怎样除掉国贼,救出天子。
而李杀樊稠的恶劣影响还不止这一点,郭汜和李之间也开始由互相信任而渐生猜忌之心。
这是要说起,还和刚刚投到郭汜门下的一名谋士吕生有关,据说这名叫做吕生的谋士不仅人长得好,才华也非常出众,智谋就算比起之前炙手可热的董卓手下智囊李儒也丝毫不差。
这样的人物自然深得郭汜的器重,本来郭汜想要保举他为太中大夫,可是却被那那吕生以自己资历太浅当不起这样的职位而拒绝了,除此之外,那吕生还说,从为郭汜考虑的角度出发,自己最好低调的隐藏在暗中,这样既能保证识破别人的阴谋暗算,又能在暗中算计他人。
虽然吕生并没有说那个他人是谁,可是自从樊稠被杀之后,郭汜就渐渐的明白了,那个他人指的应该就是李,于是他不禁对自己身边能够招揽吕生这样一个有着先见之明的智者而感到庆幸。
可是郭汜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吕生其实正是刘和派到长安的谋士吕范,吕范首先通过自己的才华取得了郭汜的信任,之后又想办法离间郭汜和李的的关系,设法引发他们之间的内讧,之前吕范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一个万全之策,现在樊稠被杀,正好给他提供了可乘之机。
“呵呵,李、郭汜二贼,长安之乱首先就由你们两个人之间的内乱开始吧。”吕范的脸上闪过一丝冷笑,默默的说道。
第八十七章 与贾诩谈一谈
其实当时李和郭汜之间来往还算是亲密,李经常在自己家设酒宴招待郭汜,有时候还留郭汜在家中住宿。
吕范就劝告郭汜,一定要小心李,说不准这人就会暗中对郭汜下手,后来又派人告诉郭汜的妻子,说李每次留郭汜在家休息的时候,都会派他几个美貌的侍女服侍他,近来还表示要将自己府中最美貌的婢妾送给郭汜。
郭汜的妻子听说之后,心中就很是担忧,害怕这样一来自己就不再受宠了,于是就心生一计,想要挑拨李和郭汜的关系。
有一天李给郭汜送了一些酒菜,国四正准备享用,他的妻子却说一定要小心李下毒,郭汜听后很不以为然,毕竟他们之间也是生死之交,可是吕范也说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时候郭汜的妻子把菜中的豆豉挑出来给郭汜看,说这些就是毒药,并且说了李很多坏话,这让郭汜渐渐起了疑心。
过了几天,李再次宴请郭汜,酒宴之间把郭汜灌得大醉,吕范赶紧把郭汜带出去,并且说看到李在家中暗藏甲士,幸亏自己眼疾手快,否则郭汜这一回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了。
郭汜一听这话,气得脸都绿了,立刻喝粪汁催吐解酒,酒醒之后立刻率兵攻打李。
李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连忙询问原因,可是郭汜却哼道:“你想谋害我,莫非当我不知道吗?少说废话,今日你我之间誓要分个胜负!”
李却是开口说道:“郭兄,你我之间情同手足,我怎么会害你呢?再加上现在大敌当前,你我兄弟更当齐心协力,共度难关,为何偏偏这时候手足相残?这莫非是他人的离间之计?”
郭汜听了这话,顿时默然不语,认为这句话说得也很有道理。
可是没想到就在这时,从对面突然射过来一支羽箭,幸亏谋士吕范提醒及时,并且奋力推开郭汜,否则的话这一次郭汜就算不死也会重伤。
郭汜见状顿时大怒,用马鞭指着李说道:“到了现在,你还有何话说?今日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也一定要杀了你!”
这时候肩头中箭受伤的吕范大声说道:“李意图谋害我们将军,此仇不共戴天,将军说了,凡是得李首级者,赏万金,封万户侯,兄弟们,荣华富贵在此一搏,杀呀!”
随后郭汜军中的将士就如同潮水一般的杀了过去。
郭汜对吕范的反应很是满意,对着吕范拱手说道:“今日多亏了先生,否则的话说不准泗汜早就一命呜呼了,先生先救了我的性命,又鼓舞我军将士奋勇拼杀,今日之德,汜定然牢记于心。”
“将军客气了,将军对小人有知遇之恩,小人做这一点也只是报答将军恩情只万一。”吕范表面上说得谦虚,嘴角却是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刚才那一幕自然是吕范一手导演的,他在来到长安之后,也秘密的招纳了一些心腹,他让几个心腹混进了李的军中,并且在李和郭汜对话之际,示意其中的一名善射的心腹暗暗放冷箭,早有准备的吕范自然乘机“救”下了郭汜的性命,并且导致郭李二贼彻底反目。
对于有人偷放冷箭的事,李事先并不知道,等到事情发生之后想要解释也解释不清了,因为这时候郭汜的大军已经杀了过来,而且指明要他的首级。
看到这一幕,李也不由得心头火起,大声喝骂道:“好你个不识好歹的郭汜,莫非以为我李会怕你?既然你要打,那我们就争个高下好了,今日我先杀你,再杀刘和,后诛曹操,也让你见识见识我李的厉害!”随后也下达命令,大军即刻出击,与对方决个胜负。
随后双方便是一场混战,各自损失了千余人马,然后收兵。
吕范见事情成了,当即就写信秘密联系刘和,将事情向刘和说了一遍,又通过心腹带着骗来的郭汜手令,将信送到了刘和的手中。
刘和在进占了上洛之后大军并没有继续前进,反而派出了廖化和甘宁,率领一万大军通过三天三夜的急行军偷袭华阴,防止张济从背后袭击自己。猝不及防的华阴守军被打的大败,就连守将段煨本人也被甘宁一刀斩杀。
至于刘和的主力大军则一直屯驻在上洛,静等事态的发展。
当收到吕范的回信之后,刘和的心中也很高兴,不过他却没有掉以轻心,而是提醒吕范,一定要注意防范李身边的谋士贾诩,尽量想办法不让贾诩破坏自己的阴谋,并且告诉吕范,如果贾诩愿意归降的话,自己愿意拜他为副军师,而如果他执迷不悟的话,那也只好将他给除掉!
吕范很快就收到了刘和的回信,他在看完回信之后立刻就烧掉,同时也在考虑应该如何对付贾诩,看到刘和如此重视贾诩,他也知道对方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而且吕范之前也研究过贾诩,知道当初正是因为贾诩的一句话,李郭汜等人才又率兵杀回了长安,此人的智谋恐怕就算是自己也不是对手!
吕范想了很长时间,最后终于决定亲自拜访贾诩,与他‘谈一谈’。
“河北吕生?这是谁?我怎么之前从来没有听过?”贾诩翻看着家仆送过来的拜帖,心中很是疑惑,不过他也能猜测的出来,这时候有人找他,肯定是关于李和郭汜的事情,于是立刻下令把客人请进来。
“在下河北吕生,见过文和先生。”吕范不动声色,对着贾诩施礼之后,然后说道:“在下有机密之事想和先生讲,不知先生可否抽出一些宝贵的时间?”
“既然如此,这位先生可随某到书房一叙。”贾诩已经看出来,这个“吕生”气度不凡,绝不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他的名字一定是化名。但是贾诩却并没有反感,而是决定听一听,看看这个不凡的人会想他说一些什么。
可是哪知道等到两人来到书房,屏退了所有人之后,那吕生竟然一上来就大声喝道:“贾文和,你为了一己之私,为天下惹下这等麻烦,制造了如此一场动乱,将来必定为千夫所指,遗臭万年,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如今你性命堪忧,难道还不觉悟?”
第八十八章 贾诩的抉择
贾诩一听这话,顿时面色一红,当初他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采取的无奈之举,可是事实上也确实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眼看着天子和百官遭受凌辱,他的心中也很不安,正是因为这一点,在李攻下长安之后先是要封他为侯,后又保举他为尚书仆射,都被他委婉地拒绝了。
可是这也只能说明自己内心的不安和愧疚,别人可不知道,现在李和郭汜遭受群雄围攻,内乱又起,最终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到了那时候,恐怕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想到这里,贾诩长长叹了一口气,然后拱手说道:“诩当时也是为了自保,不得已出此下策,然则诩也知自己为天下招来大祸,因此先是拒绝封侯,后是拒绝尚书仆射的职位,并且尽力劝李郭汜等人尊重天子,不残害百姓,当然,诩也知道,诩所做的这些根本不足以跟诩惹下的祸端相比较,不知先生能有什么办法救我?”
吕范听了这话,顿时暗暗松了一口气,从对方的话听来,这贾诩也不是一个像当初的李儒那样是非不凡的人,还是有争取的可能的,否则的话,自己现在也只能舍去一条性命,先杀了贾诩,然后再被贾府的下人护卫追杀,估计这样一来的话,贾诩虽然必死,自己也难保性命。
所以,略略喘了一口气之后,吕范正色说道:“不瞒先生,在下乃是讨逆将军、南阳太守刘和麾下谋士,姓吕名范,字子衡……”
贾诩闻言面色一变,连忙拱手说道:“原来阁下便是当初守卫颍川,打败了来犯的曹操大军,并且生俘其军中主将的吕范吕子衡!真是失敬失敬!先生乃是当世智者,可一定要教我避祸之策。”
“文和先生也是当世智者,这话范不敢当。只不过因为范身在刘使君军中,心中有了一掌,所以才敢这样肆无忌惮,还请先生见谅。呵呵,闲话少说,想必以先生的睿智也能看得出来,范奉刘使君之命潜入长安,联络城内忠义之士,共同扶保天子,铲除凶贼,导致李与郭思之间反目,在下也出了一些力气,然而范却知道,此事范能够瞒过长安城内的所有人,却瞒不过先生,如果先生从中破坏的话,估计李和郭汜还是有和好的可能的,所以今日冒昧来见先生,主要是恳求先生不要插足期间,让李郭二贼互相残杀,而我家主公则乘机起兵进入长安,迎回天子,重安社稷,我家主公说了,只要先生不帮二贼,就算立下一场大功,事后我家主公一定会为先生正名,不仅保住先生性命,还要立先生为副军师,在我主公麾下,军师之位乃是颍川郭奉孝,而副军师目前也只有一位,那就是颍川荀公达,先生直接被拜为副军师,这种待遇可是连范都眼红啊,哈哈……”
“刘使君真的这样高看我贾诩?”贾诩顿时感到不可思议,毕竟自己的经历在那里摆着,妥妥的李郭汜一党,事后不被追究罪名,自己就感到庆幸不已了,可是刘和竟然如此重用自己,这让贾诩感到了一种由衷的遇到了明主的感觉。
只见吕范点了点头道:“这是我家主公亲口所说,天下之人都知道,我家主公素来讲信义,他说的话从来没有不算数过,请先生放心就是。”
贾诩听了这话,也点头说道:“诩也听说刘使君素来很讲信义,既然这样,那诩愿意暗中相助刘使君成就大事,诩知道朝中也有不少人对李郭二人心存不满,就让诩暗中联络这些人,共同响应刘使君吧。”
“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实在是太好了,我就等先生你的好消息了。”吕范对着贾诩拱了拱手,然后告辞离去。
贾诩是一个智者,他立刻就判断出来刘和的诚意,知道跟着刘和,自己不仅性命得保,将来就算身居高位也不是没有问题,所以他立刻采取了行动,当然,即便是这样,他也只是暗中帮忙,毕竟长安目前还在李郭汜的手中,再加上他的家眷还在长安,必须要想办法保住自己的家眷。
于是在贾诩的秘密活动下,又有不少人表示配合刘和,共同对付李和郭汜,这里面包括尚书裴茂,侍中种辑,司空杨彪,太尉、录尚书事朱,安西将军杨定,还有将军董承等人。
这杨定在从上洛败回长安之后,虽然受到李的好言安慰,可是心中并没有彻底放下来,尤其是后来李杀了樊稠,又和郭汜反目,让他更是没有安全感,恰好在这时,好友侍中种辑找上门来,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劝他反正,杨定本来就预感到李郭汜要失败,又畏惧刘和军的强大战力,早已经有了退缩之意,现在见好友前来相劝,毫不犹豫就接受了贾诩的劝告,决定相助朝廷。
以上这些人虽然掌握的兵力有限,可是联合起来却也不算弱,再加上暗中决定投靠刘和的杨奉,向刘和写信约定里应外合进攻长安的种邵、刘范等人,已经足以在关键时刻产生作用了。
然而这些人却像是一盘散沙,没有共同的约束,虽然刘和与吕范、贾诩都在尽力将他们约束在一起,可是还是出了乱子。
乱子的起源还是因为这个杨奉。
因为郭汜与李之间展开了内斗,一时之间也没有战胜的可能,于是郭汜便找到了杨奉,要求杨奉与自己合作,打败李,只要事成,就封他为骠骑将军。
杨奉一听,顿时心动,脚踏两只船的心思再次活络了起来,他苦思了一夜,想到了一个计策,于是向郭汜建议,先派兵入宫,劫持天子,然后借用天子的名义讨伐李。
郭汜听了这个建议,大为高兴,立刻下令集结军队,准备入宫抢人。
可是没想到这个计划竟然被泄露出去,李安排在郭汜府中的细作连忙把消息传给了李。
李在听到消息之后竟然率先展开行动,先一步率军入宫,挟持了天子。
郭汜听说此事之后顿时大惊,因为这样一来自己就要陷入被动的地步了,后来郭汜在杨奉的建议下,率领军队劫持了百官公卿,吕范苦劝,然而这时候的郭汜已经听不进去了。
幸好吕范及时将消息送出去,种邵、种辑、马宇、刘范、裴茂等人侥幸逃过一劫。
“此时李郭汜二贼正在相互攻击,乃是我军进入长安城的最佳时期,速速通知主公,即刻展开行动,我等作为内应,定然可以攻破长安。”吕范见时机不可失,默默地想道。
第八十九章 兵临灞上
对于长安的消息,刘和自然也是密切的关注着,早在李和郭汜开战的第一时间,刘和就得到了消息,这时候他就提出立刻出兵灞上,却被荀攸和郭嘉所劝阻。
“现在李郭二贼只是刚刚开始争斗,彼此之间的力量并没有消耗多少,如果我们现在就兵临灞上,他们一定会立刻和解,联手对付我们,所以,我们还需要再等一些时日,最起码等到局势大致定型之后也不迟。我们相信,再过几天,长安还会发生新的变动。”
既然是麾下最顶尖的两大谋士同时建议,刘和自然要虚心接受,于是停止了进军,而是急切地等待着长安的消息。
又过了几天之后,刘和听到李和郭汜分别劫持了天子和百官,而且彼此之间在长安杀得难解难分血流成河,感觉时机应该到来了,于是连夜召集郭嘉、荀攸等谋士,把时局说了一遍。
这几位谋士们在耐心地听刘和说完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向刘和提出,出兵灞上的时机已经成熟,应该立刻出兵。
刘和早已等不及了,立刻下令大军出动。
其实这些天刘和麾下的大军早已经枕戈待旦,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在得到刘和的命令之后,李通和魏延率领的一万骑兵立刻出发,只用了一天一夜急行军就来到了灞上,到了之后又是马不停蹄的发动进攻。
当时灞上的守将是李的侄子李暹,这李暹也算是西凉军的一名虎将,可是根本没有意识到刘和的动作会那么快,所以等到李通和魏延的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还在府中寻欢作乐,而城门也允许百姓照常出入,根本没有关闭。
在这种情况下,魏延当先纵骑来到吊桥下,挥刀斩断了吊桥的绳索,然后率领亲兵进入城门,杀散了守护城门的卫士,引导大军进入城中。
直到这时城内的守军才反应过来,不过由于刘和大军已经入城,这些守城将士们根本没有抵抗之心,纷纷四散逃走,一万大军只是半个时辰内就逃走了将近七成,剩下的都是一些来不及逃走的军士,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刘和大军,大多选择了投降,而守将李暹却在逃走的过程中被赶上前的魏延一箭射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