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荐中华(西方)-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他话里的意思,他本不是茅山道士,是后来才被师弟请来,胡根生不及细想,本来嫌人手不足的他,得到这群道士相助,胆气增加了不少。他从小就听说过关于茅山道士的种种传说,乡邻村民都说茅山上的这群道士个个能飞檐走壁,横渡条大江只要扔下根芦苇就行。虽然长大了知道这些都是虚言,但真功夫还是很有一些的。

这时茅山上一百零六名汉军士兵,六十三个道士一齐忙碌起来。那古道玄看起来竟象是早有准备一般,让人道观里搬出了一捆捆的刀枪弓箭之类,看的胡根生目瞪口呆。

古道玄微微笑了下:“将军不用奇怪,贫道对那鞑子恨之入骨,心中想着这天下毕竟还是汉人的天下,鞑子虽然能一时得势,终不能长久呆着,早早晚晚天下汉人会把他们赶出中原,恢复汉人的大好河山。那时我们这些道人又岂能置身事外?况且,贫道有两个徒弟也在汉王麾下效命,贫道又如何能不提前准备,以在未来迎接汉王大军!”

一听这道长居然有两个徒弟在汉王麾下,胡根生大是好奇,急忙追问是谁。古道玄只笑着说道:“说到这两个徒弟,在国防军中倒也小有名气,一个叫铁残阳,还有个叫典霸天!”

胡根生大惊之下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听错了,铁残阳和典霸天都是国防军中赫赫有名的大将,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尤其是铁残阳铁大将军,更是汉王心腹爱将,连蒙古大汉忽必烈都要畏惧三分的人物。胡根生急忙倒头就拜。

“将军何须如此?”古道玄急忙将他扶起:“我那两个徒弟虽然当着将军,但此刻在茅山之上贫道却唯你马首是瞻,将军但凡下令,茅山上下无有不从者!”

见这道长身为两位将军的师傅,却一丝傲气也都没有,胡根生好生敬佩。只觉得能和铁大将军和典将军的师傅一起并肩战斗,抗击鞑子,就算即刻死了,那也毫无遗憾!

等了有半日有余,阁赤斤大军赶到,看到汉军上了茅山,再也无路可逃,心中大喜,命令士兵把茅山团团围住,此番再不能走了一个!

阁赤斤以千户长泰出为先锋,命令蒙古士兵弃马步战,不顾伤亡,不计代价,只要在朝夕之间冲上茅山,把那些汉军士兵一个个斩杀在自己马刀之下。

茅山地形险要之极,那些蒙古士兵气喘吁吁的爬了上去,发现倒没有敌人阻拦,眼看主峰在望,心中正在高兴间,忽然山上箭如雨下,石块翻飞,瞬间便被砸倒几个。泰出大怒,命令部下以盾牌遮挡,不顾生死只管冲上山头。但是这样的冲锋法,蒙古士兵兵力的优势在险峻的山路上无法充分展开,因此虽然蒙古士兵人人悍不畏死,个个争先,但在主峰守军沉重的打击之下,泰出不得不带人退了下去。而这一路上蒙古鞑子死尸累累,受伤士兵的哀号不断。

阁赤斤怒不可遏,这一路追击下来,他一门心思要追上顾斌,好容易把汉军围在了茅山,但明明仇人就在眼前,却无法冲上山去,让他这口气如何能咽得下去?铁青着脸的阁赤斤不管不顾,只命令泰出全力攻击,不要在乎多少伤亡。自己又派人到金坛、句容等地调兵,他已经认定顾斌的数千士兵就在这主峰之上。

两天的猛烈攻击,鞑子在茅山扔下了三百多具尸体,但泰出却寸功未建。好在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山顶的石块和弓箭已经不如前两日那么猛烈,身经百战的阁赤斤很快判断出主峰上敌人的弹药已经不多。他当时命令泰出集中起所有的兵力,对茅山主峰发起了开战以来最疯狂的一次攻势!

主峰上的形势和阁赤斤的判断是完全一样的。面对鞑子两天两夜来不眠不休的攻击,山顶弓箭等的储备已经见底,甚至打到后来连稍微大一点的石块都很难找到。

看着漫山遍野冲上来的鞑子士兵,胡根生指挥着部下将最后的弓箭、石块全部向鞑子士兵射出、扔出,看着一批批倒地,但仍怪叫着向山上发起冲锋的敌人,胡根生拔出刀来,大声说道:“勿给汉军丢脸,勿给汉人丢脸,决死就在茅山!”

鞑子冲上来了,一批,接着又是一批。主峰上的汉人,不管是国防军的士兵,还是道观里的道士,人人都拿起了武器,呼啸着冲向敌人!

刀枪拼撞、火星迸射;万军驰骋、黄土翻滚;怒吼狂呼、声震苍穹;鲜血汇流、弥漫茅山……

泰出一上主峰,就看到了一个白发白须的老道士威猛异常,手中一口宝剑不知刺倒了多少自己的部下。泰出愤怒,拎着根四棱铁棍恶狠狠的就向那老道扑来。道士正是古道玄,看到敌将来势凶猛,一口宝剑轻灵的迎了上去。泰出认为自己对付这样的老道还是绰绰有余的,也不要人帮忙,铁棍舞动如飞,接连向面前道士砸去。古道玄也不和他硬拼,连连闪避,在泰出看起来这道人闪展腾挪,毫无还手之力。可是泰出也就觉得奇怪,这道人身子也太奸滑,自己一条棍子居从未沾着他的身子。

忽然,古道玄一滑步,闪开了泰出气势汹汹的一棍,接着手中宝剑飞快的向前辞出,那剑来得实在太快,泰出避无可避,右眼被宝剑刺个正着。泰出惨叫一声,但他当真凶悍,铁棍更加疯狂的在古道玄身边飞舞,不过动作却慢了许多。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死生之际,去住分明,大汉之强也。强哉矫!”古道玄忽然曼声吟道,忽然宝剑向前一送,轻巧的送入泰出心口,等再拔出来时,泰出一个庞大的身躯已经倒下。

泰出虽死,但蒙古鞑子却逐渐控制住了局面。汉军士兵和茅山上的道士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茅山主峰上的每一块石头都被鲜血染红,每一块草地都留下了汉人军民的热血。古道玄长长叹息一声,个人再强,在蒙古鞑子面前也是没有用的,只有象汉王那样,把千千万万的汉人都团结起来,那才是打败鞑子唯一的办法!古道玄心中忽然又有了些欣慰,自己两个徒弟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只要跟着汉王,百折不挠,终有那么一天,他们会带着胜利的骄傲出现在自己的坟前。

他想到了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铁残阳。二十多年之前,在那个边塞的汉人小镇上,自己出关访友回来路过,小镇已在一片火海之中,他在火海中救出了一个重伤的大宋将军和放在井下的一个婴儿。大宋将军已经不行了,他求自己照顾好婴儿,抚养他长大成人,有朝一日杀尽普天下所有的异族!

古道玄不想让这个婴儿知道自己真实的身世,于是给他取了个名字叫铁残阳,并且教会了他文字和武功,更教会了他各种各样的排兵布阵的知识,自己又上山去捉了两条苍狼,让铁残阳从小就喝着狼奶长大,他相信喝狼奶长大的孩子,将来的性格也一定会和狼一样,冷血、无情、百折不挠,有一天能够为他的父亲,为那个小镇上所有的汉人报仇!

现在铁残阳长大了,也终于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成为了名动天下的汉将,自己现在死也能死得瞑目了。

古道玄看到一百多个汉军士兵全部倒下了,六十三个道士也无一幸存,可是这些人中却没有一个退缩求饶的!古道玄还看到那个叫胡根生的汉将在临死前,身上起码被鞑子砍了有几十刀,可他却依然拼了命的把一个鞑子砍死,然后大笑着说到:

“顾斌将军,汉王,我去也!大将军,别忘记你答应我的好酒,千万别忘记啊!”

胡根生就这样死了,视死如归。古道玄看到鞑子渐渐向自己围了上来,古道玄在这一刻什么清修无为的思想全部抛到了脑后,如同一披被激怒的猛虎一样冲到了鞑子军中,此时他已不再是什么道士,而成为了一个战士,大汉族的战士!

他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人,也不知道自己身上添了多少伤口,他只知道宝剑刺出、拔起,再刺出、再拔起……

“咔嚓”一下,手中宝剑断为两截。古道玄怔了一下,奋起平生之力,将断剑向面前鞑子掷去,断剑贯穿了鞑子胸口,那么鞑子一惊下,让开了一条道路。古道玄趁机夺路而出,只几步就来到了山崖边上。

古道玄看着慢慢逼上来的蒙古鞑子,微笑着再次吟道:“虎狼在前,不改其度;死生之际,去住分明,大汉之强也。强哉矫!”然后如同只飞鸟一般向悬崖下纵身跃去!

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金太子

茅山主峰之上,躺满了人的尸体,扔满了残枪断剑,断肢残骸,血肉模糊,狼藉一片。阁赤斤怎么也不敢相信,在这里狙击了他整整三天的竟然只有二百人不到!

阁赤斤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三天,三天的时间已经足够让顾斌带着军队离开他的追击范围!三天,在这和他血战了三天的只不过是一百零三名汉军士兵和六十三个道士!他看着茅山下茫茫山脉,心中一片茫然。

他缓缓走向了那个老道士跳落的悬崖,向着莫测的悬崖下看了一眼,这时候的阁赤斤,心中升起了一股悲凉,只愿意自己也这么一跳下去,从此后结束自己的生命……

……

在浙江一线激战正酣的时候,元的国都大都却是一片歌舞升平。在大都所有的蒙古人都相信,汉人的江山已经彻底完了,在强大的蒙古铁骑面前,剿灭王竞尧只是早晚的事情。忽必烈最喜欢的儿子,未来蒙古皇帝的继续人真金太子也是这么认为的。

真金太子在名义上虽然掌管着枢密院事,但实际上蒙古的军权只在忽必烈一人之后,真金太子的实际职务是大都的“防卫总司令官”。同时他还奉了忽必烈的命令,协助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做些供给军用之类的后勤任务。真金太子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个阿合马,他本来只是察必皇后陪嫁来的奴才,因为很会理财所以被忽必烈看中,短短的几年时间,已经从一个小小的奴才升到了总理天下财务的要职之上。不过对于阿合马这个人,真金太子可以看不起他,却不得不承认他在财政方面的才能!

在蒙古的所有军事行动中,花费无疑是极其巨大的,阿合马竟然能够应付自如,从来没有让忽必烈为钱的事情伤过脑筋,足见阿合马在这方面的高超才能。不过被汉家儒学所熏陶的真金,他瞧不起阿合马的贪婪,看不惯阿合马为人处事的方法。因此,他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

每天,真金太子唯一的“公事”就是和他的汉人师傅王询在一起钻研汉文典籍。真金很爱读唐宋的诗词,特别爱读李商隐、王维、苏轼这些人的作品。可是他身为汉人的师傅王询却始终看不起这些东西,认为不能实用,不能用来安邦治国,因此也就劝他的学生不要在诗词上面花过多的功夫。

冬季的大都寒冷彻骨,虽然室内生着火盆,但真金仍然觉得有些坐不住,他看了眼身边昏昏欲睡的王询,说到:“老师,不如我们到外面去走走如何?”

从瞌睡中醒来的王询略微有些不满地说到:“太子,为何读书的时候你总心思不在上面,你要知道,现在阿合马权势一天比一天大,在汉人眼中看来,这样的权臣早晚有一天会威胁到太子的地位,太子不如多把心思放点在这上面吧!”

真金冷哼了一声,说到:“那阿合马说到底只是一介奴才而已,仗着自己有一点小聪明,就骗取了大汗的欢心,早晚有一天我要他死在我的手中!,老师又何必太担心于他?”

王询叹了口气,自己的这位太子学生什么都好,可是考虑起事情来着实简单,有时幼稚的让自己要抓狂。他总以为自己已经被立为了太子,就天下太平了,早早晚晚都可以收拾了阿合马,可是他枉读了汉人的那么多书,难道不知道汉人中为了太子之位那些血淋淋的事情吗?

“老师,不用再多考虑了,走走,我们出去玩耍!”真金不容分说,一把拉起了王询就往外走去。王询不由得摇头苦笑,叫上几个卫兵,无奈跟随着真金来到了大都的街头。

一来到大街上的真金太子,整个人都象是变了一样,开心的就如同一个孩子一般,又蹦又跳,看到什么东西都忍不住要上去尝试一下。王询把真金太子看做是自己的孩子一般,笑着心里想到等到有朝一日能去了江南,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花花世界。这王询在蒙古人这做事久了,早就不再把自己当成是汉人。

过了会,忽然前面传来了声声呐喊声,夹杂着几声女人的呼救之声。真金心里奇怪,大都如何会有人叫救命?停下脚步,带着众人退到一边,想要看个究竟。

只看到十几个气势汹汹的喇嘛,在一个汉人模样之人带领下,在后紧紧追赶着一个姑娘。那姑娘面露惊慌,跑得慌不择路,口中直叫救命,可边上的人看清楚了是那些喇嘛正在抓人,一个个都低下了头,只当看不到一样。

“那个汉人是谁,为何竟能指挥国师的手下?”真金太子心中好奇,问道。

王询撇了噢嘴说道:“还能有谁,这人就是国师最宠爱的弟子张傲云,国师他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偏偏对一个汉人如此喜爱。不过这张傲云,现在早就把自己的汉人身份给忘记得干干净净!”

真金太子差一点就笑了出来,心里想到老师你可也是一个汉人,又几时还会想到自己汉人的身份?这时看到王询仿佛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脸上露出了尴尬的样子,真金太子微微一笑,也不再说什么。

被追赶的姑娘终究是女流之辈,又怎么跑得过一群大男人?没有多少时候,就被张傲云带着的喇嘛追上。张傲云赶上几步,扬手就对姑娘几个巴掌,嘴里破口大骂道:“你这个小婊子,我家国师看到你有些慧根,原想点化于你,没想到你却这么不识抬举!”

这几个巴掌打得又响又脆,旁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只是碍于张傲云权势,却没有一个人敢出头打抱不平的。

姑娘脸上现出了几个清晰的红印,但她倔强的很,拼命挣扎说道:“我不要八思巴收我当徒弟,他安的什么心人人都知道。你放开我,我宁死也不肯从他!”

真金太子在一旁冷眼相观,见着姑娘烈性如此,连八思巴也不放在眼里,心中大是赞赏。又看到张傲云狐假虎威,一个小小的汉人竟然敢在大都街头公开抓人,心中愤怒,上前几步,一把就推开了张傲云,把那姑娘拉到了自己的身后。

张傲云大怒之下正想发作,谁想到一看这人竟然是真金太子,吓了一跳,急忙说到:“太……公子,这可是我家国师要的人,请公子不要插手这件事情!”

见张傲云虽然嘴里说的客气,可神态竟然如此傲慢,真金太子劈手就是一个巴掌,打得张傲云眼冒金星,骂道:“你这个狗奴才,居然敢教训起我来了,你且回去告诉八思巴,就说这姑娘现在就在我府上,有本事的话就到我这来拿人!”

张傲云虽然得到八思巴宠信,可又哪里敢和当朝太子顶撞?狠狠地看了一眼那姑娘,跺了跺脚转身就走。

真金太子冷眼看着张傲云的背影,回过身来正想劝说姑娘两句,谁知道头脑轰的一下就象炸开了一样,站在那里呆呆立了半晌也无法说出话来。原来这姑娘虽然长得不算太美,但只一站在那什么话也不用说,却让真金太子的心头象被一柄重锤连连敲击一样,一颗心竟“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媚,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媚,可这种媚让人看起来却一点烟尘之气都没有,却有着淡淡的雅致,这是一种真金太子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感觉。象什么?对了象风雪中的梅花一样惹人爱怜!

王询看到太子就如同傻了一样,轻轻捅了一下太子,真金太子这才醒了过来,也不知道为什么,真金太子对这姑娘竟然有些语无伦次:“姑娘,我怕国师又要派人来找你的麻烦,不如你到我那去暂时躲上一躲如何?”

一听太子竟然这么说,王询大急之下,赶忙把真金拉到一边,低声说道:“太子,你现在和阿合马不合,正需要国师的帮助。这只不过是一个女人,太子若要女人,哪里不可以得到?又何苦为了一个女人而和国师翻脸呢?”

真金也知道老师说的不错,可他将头转向了那个女子,看到那一双楚楚可怜,却又让他怦然心动的眼睛,他的整个心都软了,也不顾老师的劝告,走到姑娘面前,自然而然的牵起了姑娘的纤纤小手,往自己的太子府走去。那姑娘虽然脸红的和什么似的,但却一声不吭,任由这个陌生的男人牵着自己的手。

王询仰天长叹一声,红颜祸水,果然是红颜祸水,这真金太子为了一个才认识多少时候,甚至还不知道叫什么的女人,居然敢和拥有着无上权利的国师翻脸……

……

“你叫什么名字?”一回到王爷府,真金就为姑娘泡上了一杯热茶,交给了她问道:“那些人又为什么要追赶你,你不妨都告诉我,或许我能够为你出头!”

原来真金虽然贵为太子,但不管在皇室或者家中,都被称为王爷,因此他的府第也被称为王爷府。而真金太子本人,也似乎更加喜欢“王爷”这个称呼。

那姑娘怯生生地说道:“民女姓花,名叫花稚梅。我本来是江南人氏,因为躲避战乱这才随着爹娘跑出了家乡,可在路上遇到一股乱兵,将我和爹娘冲散。我自己一个人摸索着,也不知道怎么就到了这里。前日被一个大和尚看到,那大和尚非要说我有什么慧根,要收我当他的女徒弟,可我听旁人说,这大和尚最是好色。花稚梅虽然愚昧,但也知道名节二字,因此誓死不从。谁想到今天上午,大和尚却派了他的徒弟前来想要强行把我带走,花稚梅拼死逃出,若非遇到公子,只怕已经一死以保名节!”

“花稚梅,花稚梅,好美丽的名字!”真金太子喃喃念道。他知道花稚梅口中所说的大和尚必然是国师八思巴无疑。真金这倒没有放在心上,八思巴虽然地位崇高无比,但自己身为太子,谅他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只是当真金听到这姑娘说自己是江南人的时候,他眼中禁不住亮了起来。原来这就是江南的女人,以前总是听老师说江南的女人多么多么的好,自己从来没有看到,只能凭着想像来勾画,此时亲眼见到,果然和北方女子大不相同,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妩媚动人!

花稚梅却好像一点也没有发现面前这个男人的异样,只是走到真金身后,对着墙上的一副梅花之图仔细观看起来。

“姑娘莫非也喜欢梅花”真金太子见这姑娘看得入神,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花稚梅却如同没有听到问话一般,只低声轻吟道。

真金太子从来也没有听过这一首词。此刻听这姑娘娓娓吟来,整个人都被这词中的意味震惊,一个人如同痴了一般,不住口地说道:“这是谁写的词,这是谁写的词,为何老师从来没有教过我?”

花稚梅轻轻叹息了一声,说道:“这是宋朝大词人陆游写的卜算子·咏梅。公子乃是北方之人,没有听过也在情理之中!”

真金太子一连把这首词反复吟咏了好几遍,忽然听到那姑娘问道:“进来到现在我还没有问过公子性命,又是做什么的,将来不知如何报答公子,这未免有些唐突了!”

“哦,我就真金,是大元的太子。”真金整个人都沉醉在了“咏梅”之中,漫不经心地说道:“你只管住在我的府上,天底下除了我的父汗,再也没有人赶欺负于你!”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花稚梅听的面色煞白,赶忙跪了下来说到:“民女无知,竟然对太子尊卑不份,已经犯下滔天死罪,请念在民女不知情的份上,还请太子恕罪!”

第二百四十四章 权臣

“国师,国师!”一脸沮丧的张傲云,冲进总制院就大声叫道。正在吞云吐雾的八思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恋恋不舍地扔下烟枪出来看他的这个宝贝徒弟!

看到张傲云脸上红红的,象是被人打过,八思巴不禁大怒。现在他已经一分钟都离不开张傲云了,因为也只有这个土地能够无限量的为他提供能给人带来至高享受的“福寿膏”,离开了他,八思巴简直一分钟都享受不下去。况且,他是自己的爱徒,在大都竟然有人敢欺负总制院的人,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不过等张傲云把事情的经过说出了,八思巴听说竟然是真金太子在街头公然抢人,脸色一下阴沉了下来。他虽然贵为忽必烈的老师,但要明着和太子抢一个女人,未免也太说不过去的!

对于真金太子,八思巴向来没有什么好感,这个蒙古大汗的儿子,最喜欢的是穿汉人的服饰,说汉人的语言,念汉人的诗词,完全没有一点草原勇士的样子。尤其让八思巴感到不满的,是真金太子总是和自己的好友阿合马过不去,有的时候竟然还当着自己的面呵斥阿合马,完全不给自己一点面子。

看到八思巴一脸犹豫的样子,张傲云叹了口气,说到:“既然国师觉得为难,傲云也不敢再要求什么。傲云在大都可算是丢尽了脸,再也没脸面混下去了,这就回家收拾包袱,从此后回到乡下种上几亩薄田。国师,告辞了!”

八思巴哪里肯让这么个宝贝从这些面前消失?且不说只有张傲云能为自己弄来福寿膏,光是向蒙古王公贵族出售福寿膏,每过一点时候就能赚到的几万两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