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1639-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败坏你的名声,而且身为使臣,你又不能杀他,妾没关系的,这园子足够大,妾再往后面去便是,总不能因为妾,坏了李公子的大事。”
  “哼!”
  柳如是哼了声:“朝鲜和高丽果然是一脉相承,同样的无耻。”
  李信摇了摇头:“国与国之间,无所不用其极,看来朝鲜人还不了解我,他要跪,就让他跪,这炎炎夏季,看他能跪到几时,就是委屈了阿赛你啊!”
  “妾没关系的。”
  卞玉京嫣然一笑。


第三七四章 喝粥不算吃饭

  (谢谢好友纯洁的小三!!与好友书友160915004732303的各两张月票,好友mxh11111的月票~~)
  日头渐渐高移,不知不觉中,已是正午,用过清爽的午餐之后,李信一家在树荫下,各自躺在软椅上小憩,小几上摆放着冰镇酸梅汤、西瓜等消暑食品。
  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哭声,李信突然问道:“朝鲜使臣怎么样了?”
  一名女兵拱手施礼:“总司令,那些朝鲜人还跪着呢,但是天气炎热,好象有些吃不消了。”
  “送些酸梅汤过去。”
  李信挥手道。
  “噢!”
  那女兵转身而去,不片刻,带着一群人拎着一大桶冰镇酸梅汤出了府门。
  朝鲜使臣被灼热的阳光照射,跪了一个上午,头晕脑胀,嗓子似是要冒出青烟,那酸梅汤的盖子刚刚打开,就有一股酸酸凉凉的味道飘了过来,让人唇齿生津,喉头蠕动。
  “摄政王爷有令,赐朝鲜使臣酸梅汤解渴。”
  女兵冷冰冰道。
  “哦?”
  使节团成员纷纷大喜,迫不急待伸长了脖子。
  “谢过大明摄政王爷,但我等是为悔过而来,若不得摄政王爷体谅,宁可渴死饿死,请回吧!”
  金堉却是严辞拒绝。
  “左议政大人,喝点水解解渴不算什么吧?”
  有使团成员小声道。
  “闭嘴,我等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而来,否则无以表现诚心,连死都不怕,还怕区区渴饿,都给我忍着,大王正在汉城看着我们,倘若无功而返,我等皆是朝鲜的罪人!”
  金堉严声喝斥。
  再也没人多说。
  女兵让人把酸梅汤抬了回去,向李信如实禀报。
  “哦?看来朝鲜人挺有骨气的嘛!”
  柳如是赞道。
  “呵呵~~”
  李信呵呵一笑:“再等等,过两个时辰再给他送去。”
  两个时辰以后,正是下午四点多钟,地面的热量积聚到了极致,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很多朝鲜人都跪的腰杆子再也直不起来,蹶着屁股趴在地面,嘴唇皲裂,双目无神的眯着,即便是最为强硬的金堉,身形都是阵阵摇晃,失水与酷热,让他的头脑渐渐迷糊。
  “水……水……”
  身边有人低声唤道。
  “冰镇酸梅汤来啦!”
  “摄政王爷有令,再赐朝鲜使臣冰镇酸梅汤。”
  这时,大门又开,一群人再次抬着冰镇酸梅汤出来。
  那酸酸凉凉的味道飘来,金堉陷入了挣扎当中,他也吃不消了啊。
  “来,喝吧!”
  已经有府中的仆役把一勺勺的酸梅汤舀入碗中,递了过去。
  朝鲜使臣生怕金堉阻止,忙不迭的接过,往嘴里灌。
  “啊,舒服!”
  “再来一碗!”
  ‘哎~~’
  金堉暗暗叹了口气,不再阻止,因为阻止没用了,在他预想中,是跪足三天三夜,哪怕不成,回到汉城也没人能说他半个不是,可是他低估了南京夏季的炎热,也高估了使团成员的意志。
  他接过冰镇酸梅汤,大口大口喝着,那酸酸甜甜的冰水,滋润着那他那干渴的咽喉,也驱赶着燥热。
  “咦,朝鲜人不是绝食么,怎么喝水了?”
  边上有围观的老百姓惊讶道。
  “哼,喝水又不是吃饭!”
  “不错,喝水仍算绝食!”
  有朝鲜人辩解。
  喝了冰镇酸梅汤,暑热解了,舒服了许多,可是朝鲜人的肚子饿了起来,围观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多,他们要看看,朝鲜人是不是真绝食。
  天色渐渐黑了,有人跪累了,索性曲腿坐在地上,双手撑地,脑袋耸拉着,饿的没力气。
  “开饭啦,开饭啦!”
  大门第三次打开,这次,是一群群的大师傅,抬着一桶桶的饭菜出来,夏季的食物以清爽为主,有酱香肉丁豆腐,炸虾片,凉拌豇豆,南瓜饼,豆苗拌干丝,红糖花生脆爽糯米糕,羊肉串,还有绿豆粥。
  这是来自于舌尖上的诱惑,简直是让人食窦大开啊!
  朝鲜使臣们,齐刷刷的望过去,腮帮子不停的鼓动着,四周围着一圈掌勺大师傅,个个肥头大耳,不怀好意的嘿嘿怪笑。
  围观老百姓也来了兴致,都想看看朝鲜使臣能否经受住美食的诱惑。
  “左议政大人……”
  使臣们陆陆续续的看向了金堉。
  朝鲜是个贫瘠的地方,平时权贵都吃不到这些美味,他们的食谱,永远是酸白菜和烤五花肉,以及鱼类。
  “不许吃!”
  金堉厉声喝斥,可是他的喉头,也不由自主的蠕动了下。
  “大人,我们喝点粥可以吧?喝粥不算吃饭。”
  又有人小声道。
  “哼!”
  金堉哼了声。
  一名成员忍不住道:“左议政大人,大王是让我们求大明摄政王爷高抬贵手,可不是让我们来送死的,倘若我们中有谁活活饿死,大人怕是回了汉城也不好交待。”
  “是啊,搞不好在借机铲除异己呢。”
  “我肚子都快饿扁了,吃不消了。”
  底下人也阴阳怪气,嘀嘀咕咕。
  本来跪在李信大门前,被人指指点点就已经很丢脸了,现在连饭都不让吃,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朝鲜人是很实际的,并不会一味的爱国,而王室是靠政变上台,先天注定了对官僚贵族的控制非常薄弱,能跪在李信家门口的,有哪个是普通人?
  纵然官职不如金堉,得罪一个两个没多大影响,但一下子得罪上百人,金堉也吃不消,甚至真饿死了人,回到汉城之后铁定要被政敌攻击。
  金堉怔怔的看着跪在身后的下属,似乎有了众怒难犯的意味,只得退让道:“只许喝粥,不得吃菜,稍作裹腹即可,不能吃的太饱,”
  “来一碗,来一碗!”
  顿时,朝鲜使臣团一窝蜂的伸手。
  “嘿,还是吃了啊!”
  “不是说绝食的么?”
  周围民众纷纷指责。
  有朝鲜人不服气道:“这是喝粥,喝粥能当吃饭么?”
  一名老者毫不客气的指出:“你这粥这么稠,筷子坚进去都不倒,怎么不叫吃饭?”
  “好办!”
  这名朝鲜人加快了进食速度,呼噜呼噜吃了大半碗,嚷嚷道:“加点水!”
  有大师傅给他碗里加满了水,他用筷子搅拌一通,沾沾自喜道:“瞧,是不是变稀了?谁还再敢说立筷不倒?”
  “这……”
  围观的老百姓面面相觑,这招绝啊,朝鲜人不傻啊,只是如此明目张胆的掩耳盗铃,真的合适么,或者说当我们大明人是傻子?
  金堉也觉得不大合适,脸色微微一沉。
  一名大师傅却笑咪咪的问道:“要不要来点小咸菜?”
  朝鲜使臣有些为难,喝粥已经很过份了,再吃咸菜?
  那大师傅舀了一小勺子出来,嘿嘿笑道:“喝粥不算吃饭,咸菜也不是菜,只是补充点盐份而已,夏季出汗多,不吃点的咸的怎么行?”
  “那……好吧,多谢了!”
  朝鲜人想想也是,喝粥都不算吃饭了,咸菜又怎么能算菜呢。
  一勺勺的咸菜添到碗里,正是朝鲜人最爱吃的酸萝卜和腌小黄瓜,酸酸咸咸,咬嘴里嘎蹦脆,就着绿豆白米粥,个个吃的香喷喷。
  就连围观老百姓都看的想吃了。
  这时,有个大师傅向同伴问道:“朝鲜人不吃菜,那菜怎么办?天气这么热,怕是过不了多久就坏了。”
  另一个大师傅看了眼老百姓,沉吟道:“分了吧,摄政王爷素来亲民爱民,不会为此事责怪我们,说不定还要赞我们做的好呢。”
  “哦?”
  老百姓们一听,眼珠子瞪的贼亮。
  虽然如今的南京平民已经不再缺衣少食了,可这是王府做来招待朝鲜使臣的啊,光那色香味,就不是自家的大锅菜能比。
  “大家先去那边领荷叶,领了荷叶再来领菜,数量有限,早领早得,领不到也别骂人。”
  有大师傅扯着嗓子嚷了起来。
  老百姓立刻去另一边领荷叶,百来张荷叶刹那间被一抢而空,手脚慢的,唉声叹气,领到的,捧着荷叶来大师傅面前,一勺勺的菜和精致小点舀到荷叶中,有人舍不得吃,包好带回家给孩子老婆吃,但更多的是当场开吃。
  这可把朝鲜人看的心绪难平,那香味,本该属于自己啊。
  没多久,有人吃完,向朝鲜人拱手笑道:“托各位的福,让我吃到了这么好吃的食物,希望大家多跪几日,明日我还来!”
  ‘你娘的!’
  朝鲜人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无不暗骂!
  因喝了粥,从第二天开始,朝鲜人破罐子破摔,早中晚餐,一样不落,不过好歹有些遮掩,都是稀饭加小咸菜,这可是便宜了围观民众,每天送来的菜,都分给老百姓。
  导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除了中午那一会儿太阳正烈,早晨和傍晚围满了人。
  甚至有开赌档的,现场打起了赌,赌朝鲜人能跪几天。
  很明显,这样跪着,不仅失去了意义,还沦为了大明人取乐的工具,这是所有朝鲜人都想不明白的,两百多年前,高丽使臣跪明太祖朱元境,是多么的威严正式,怎么到了自己,就和猴子一样被人观赏呢?
  第三天夜里,金堉站了起来,望着紧闭的朱漆大门,长叹了口气,随即带着使团连夜而去,实在是没脸留下来了。


第三七五章 强行蓦捐

  (谢谢好友啊牛111的两张月票,好友彭伟林的月票~~)
  使节团无功而返,回到汉城,遭到了全城唾骂,又随着细节被越来越多的发掘起来,朝鲜人无不义愤填膺,既痛恨大明故意以食物羞辱朝鲜,又恨那些使臣不争气,竟然被区区一碗粥给卖了。
  如今的朝鲜朝野,恨大明的声浪超过了恨满清,在他们眼里,大明凭什么不来救朝鲜,不是应该无条件救援么,把清军打退,明军再撤走,不提任何要求,朝鲜只是在名义上向大明称藩,这才是常态啊。
  因着对大明的痛恨,与大清合并的声浪再一次高涨。
  李倧感觉到了深深的寒意,忧心忡忡之下,又老了些。
  另有些激进份子,愣是把责任安在了金堉头上,怀里揣着刀,在金家大门外晃荡,吓的金堉连续几天不敢出门。
  如今的朝鲜人,心态彻底崩了,李信的条件难以接受,满清又把朝鲜当作了软柿子,连续进入朝鲜境内寇掠,偏偏没有任何兼并朝鲜的意思,朝鲜人看不到未来。
  不知不觉中,夏季过去,渐渐入了秋,卞玉京在朝鲜使团离去不久,为李信诞下一子,取名李培仁,因北京冬季寒冷,李信索性把母子俩留在了南京,又让顾横波陪着卞玉京,说说话解闷,他则带上柳如是与李香君上路。
  九月初,正是秋高气爽之时,两广一带也进入了旱季,正是征伐的最好时机,李信亲领五万军誓师离城,另有黄得功与白广恩的五万军队已经于八月份开拨,作为先锋为李信开路。
  同时,女王船四十艘,仿造的小型女王船两百艘,各类运输船商船近五百艘,汇聚在长江口,沿着海岸线浩浩荡荡南下。
  舰队的任务除了配合陆上部队作战并承担物资输送的重任,另一个目标是攻占澳门,屯兵于新安县和澳门之间,封锁住珠江口。
  新安县就是现代的香港。
  澳门在当时还不算是殖民地,但也不属于明朝统治了,天启二年,荷兰人进攻由葡萄牙人占领的澳门失败,葡萄牙当局就于次年向澳门派驻了总督,正式实施管理,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主力舰队,则去往福建沿海,一路上以武力威吓明朝地方官,进行了无差别的海上扫荡,最终落脚于澎湖,在明军的打击下,放弃澎湖,退守台湾。
  暂时李信并没有与荷兰人开战的心思,他命令舰队如果荷兰人不挑恤,就不必开火,打掉郑芝龙这个大敌,才是荡寇军的当务之急。
  还在路上,李信就收到好消息,葡萄牙驻澳门总督杜琛率守军五百及所有的葡萄牙人举白旗投降。
  这没办法,荡寇军两百多艘战舰,几百条船过来,不投降只能战死。
  说来也是杜琛倒霉,他的前任伊苏沙刚刚被调回菲律宾,他在澳门屁股还未做热,就被俘了。
  其实葡萄牙算不得强国,在当时,他是西班牙的盟友,在世界历史上扮演的角色也只有两个,一是欺侮弱小,如南美印第安人、东南亚土著和非洲黑人,二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跟在西班牙后面吃点残羹剩饭。
  让葡萄牙人与声势浩大的荡寇军硬拼,给他十个胆子都不敢,更何况澳门因其歧视性的殖民统治,当地明朝老百姓怨声载道,在舰队到来的那一刻,已经在蕴酿起义了。
  对于驻澳门葡萄牙侨民,徐凯根据李信的叮嘱,并未为难,有愿意居留的,在解除武装之后,可以留在当地,由荡寇军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凡是没有恶劣名声或者从事合法贸易往来者,将来可以申请国籍,不愿意留下,可自行去菲律宾,土地房产不予赔偿。
  陆陆续续,数千葡萄牙人携带私人财产,开始乘船去菲律宾,愿意留下的葡萄牙人,只有三百不到。
  又过三日,黄得功与白广恩经激战,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攻克韶关,战斗异常惨烈,韶关关城被炮火轰成了废墟,后通过短时间巷战才占领了韶关全城,是役,荡寇军重伤阵亡超过一千五百人,击毙守敌接近一万五千。
  得知此消息之后,李信立刻向福建转进,连战连捷,攻克莆田、泉州、漳州、潮州,龙岩、程乡县(今广东梅州)与连平州(今广东河源),至十一月初,李信与黄得功、白广恩会师于惠州,距广州仅两百来里。
  攻取了惠州与韶关,荡寇军必须要停一下了,需要补充粮食与武器弹药,又短时间内得到了大片土地,需要初步消化整肃,比如接见各地的乡绅代表,该安抚的安抚,该重用的重用,而对于拒不投降的死硬势力与郑芝龙核心势力,该抄家的抄家,该灭族的灭族。
  ……
  广州的上空仿如笼罩了一层阴云,憋闷的让人透不过气来。
  原广东布政使司,现改造为了皇宫,承天殿里济济一堂,桂王父子高踞上首,另有郑芝龙、孙传庭、候恂、陈光裕、刘元斌、孙象贤,原左良玉三十六镇部分将领,一些原广东官僚与工商界代表,以及澳门总督杜琛,约有近百人。
  “众卿!”
  桂王向下道:“荡寇军行军之速,兵锋之利,令朕所料不及,如今粤北重镇皆失,广州再无屏障,荡寇军勒马惠州韶关,海军舰队强占澳门,已呈水陆夹击之势,我大明面临生死关头,朕请众卿务必献言献策,出钱出力,同策同力,共渡难关!”
  桂王的声音比往昔洪亮了很多,但附和者寡,在没有见到荡寇军之前,光是道听途说,相当一部分的广东商人与左良玉三十六镇将领都不认为荡寇军有多厉害,只以为是走了时运而己,可是真正被打到家门口,又害怕,胆寒了,不得不考虑起继续支持桂王的后果,以及有没有必要和荡寇军作对。
  “哼!”
  郑芝龙怒目一扫,哼道:“我奉劝一句,大敌当头,凡有异心者,杀无赦,再说我已经与澳门总督杜琛先生谈过,杜琛先生愿意回菲律宾求援,甚至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还可以带来西班牙人,西班牙人的大帆船火力强劲,非常有名,而我郑芝龙,尚有战舰数百条,届时里应外合,不难破去荡寇军海军,倘使消灭他的海军,广州又河网密布,我们的战舰会开进珠江助战,诸位以为,他那区区步骑,还会有机会么?”
  这话一出,下面起了小声议论,很明显,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郑芝龙略一点头,又道:“各位都知道,西班牙人没有义务支援我们,所以我们只能付出酬金,但是朝庭自从迁来广州之后,几无进项,却消耗日甚,我郑某人不瞒大家,库房几乎见底了,朝廷拿不出银子雇佣西班牙人,非常时刻,只能向各位蓦捐。
  大家不要以为朝廷在搜括你们的家产,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们,如果广州城破,你们会被荡寇军抄灭家产,你们的妻女会被瓜分,这绝不是恐吓,荡寇军所经之处,杀人如麻,赤地千里,南京和北京有多少人被抄家灭族?大家看看魏国公就知道。
  值此危难时刻,需要我们携起手来,我郑芝龙虽没什么家底,也当先带个头,以个人名义向朝廷捐白银十万两!”随即猛一招手。
  有随从递上一摞子银票,都是一千一张,一百张整整齐齐,向下面略一展示之后,亲手投入了募捐箱。
  刹那间,殿内鸦雀无声。
  广州商人也不傻啊,郑芝龙投进去的钱,随时可以取走,他当众拿出十万两来,就是为蓦捐划一条十万两的红线。
  真狠啊!
  “好,靖海候赤胆忠心,国有如此栋梁,何愁荡寇军不退?”
  朱由榔率先叫了声好,那灼热的目光向下面的商人扫去。
  一众武将的眼里也闪烁出危险的光芒,这摆明了是强捐啊。


第三七六章 澳督来访

  (谢谢好友白色葱头的月票~~)
  朱由榔目光扫向下方,笑道:“目前朝廷官职多有空缺,凡是愿意掏银子认捐者,自是忠心有嘉,朝廷不会薄待,将授予四品以上官职,还望诸位莫要错失,一俟渡过国难,愿留朝者可留朝,不愿留朝者,亦可外放为知府。”
  底下的议论声大了些。
  很多商人的目中,现出了动容之色。
  说到底,商人是逐利的,要说来钱快,有什么比当官来钱更快?况且桂王小朝庭也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只要能请来西班牙人,未必就不能打退荡寇军。
  一名叫做卢伟光的老家伙,伸手大叫道:“老夫捐十万两!”
  “我潘杰捐十万两!”
  “我也捐十万两!”
  一时之间,认捐声不断,大家都清楚,今天这钱是不交也得交,既然如此,何不捐个官来当当呢。
  转眼间,就蓦得了两百来万两银子,待众人离去之后,郑芝龙向杜琛道:“总督阁下,望你速去速回,一旦此次打退荡寇军,我大明将按约定,将澳门割让予贵国。”
  杜琛现出了忧色,操着半生不熟的中文道:“荡寇军来势汹汹,据说他的船与我们欧洲战船不相上下,而他有两百来条战船,怕是西班牙人未必敢于出兵!”
  “这……”
  郑芝龙眉头一皱,他是和欧洲人打过交道的,知道这是一群贪婪的家伙,随即问道:“阁下的意思是……”
  杜琛哈哈一笑:“郑先生,时间紧迫,我直言了,贵国蓦来的两百万两银子交给我来处置,您知道的,西班牙人都是一群贪婪鬼,我需要打点,开出足以让他们心动的价格,同时,贵国还须让割新安县给我国。
  新安县与澳门一左一右,夹着珠江出海口,如果都割让给葡萄牙的话,葡萄牙人将完全掌握广州的对外贸易通道,广州的生命线操于人手。
  “不妥!”
  孙传庭冷声道:“只要能打赢,银钱是小事,但新安县断不可让!”
  杜琛两手一摊:“那我很遗憾,得不到新安县,我们葡萄牙在菲律宾的驻军未必愿意远赴明国作战。”
  孙传庭怒道:“你们葡萄牙人太贪婪了罢,给了银子和澳门难道还不够?”
  杜琛更正道:“阁下怕是弄错了,银子是给西班牙人的军费,我们葡萄牙只要澳门与新安县,当然,如果贵国肯额外向我们支付两百万两的酬金,我们可以放弃新安县。”
  “你……”
  “放肆!”
  殿中诸人均是大怒,甚至有脾气暴的,都摞起了袖子!
  这简直是贪婪的没有底限啊。
  杜琛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他料定明国人不敢动他,否则没有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支援,明国必亡。
  果然,郑芝龙目中阴鹫之色一闪,向上拱手道:“皇上,葡萄牙既然能撑得下,给他就是。”
  朱由榔回过味了,目前在大明周边,有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葡萄牙想垄断对大明的贸易,西班牙人与荷兰人怎么可能答应,把新安县割给葡萄牙,必然三方狗咬狗,这是二桃杀三士之计。
  “也罢,孤代父皇允了!”
  朱由榔点点头道。
  ……
  双方签署了正式协议,杜琛带着预付金四十万两银票趁夜离去,但出乎桂王小朝廷所料,杜琛偷偷跑到了惠州,面见李信。
  “惠州这地方不错,耕地、林地、草地、水面、滩涂齐全,利于农林渔牧副全面发展,虽然在区位上比不上广州,但他具有天然深水良港,未来论起富庶,未必逊于广州。”
  站在城头上,沐浴着蓝天白云与略带咸腥味的空气,李信心有感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