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1639-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在大明,她受人尊重,人人称呼她塔纳莎姑娘,姑娘就是小姐的意思,是一种尊称,回到英国,她将被还原为海盗的女儿。
“爸爸,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哥,你说呢!”
塔莎纳连忙道。
“嗯嗯!”
约翰直点头,他迷上了大明的舒适生活,也不愿回国啊。
比尔心里却是泛起了嘀咕,这家伙该不是对自己的女儿动了心思吧?
那几乎被胡子覆盖的面庞上,闪动起了狡黠之色。
第三九二章 大年初一
“这怎么可以?我们怎么能把你丢在异国他乡?“
林斯特反对道。
皮尔却是摆了摆手:“鸟儿大了,总要离巢,孩子长大了,也该有自己的事业,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把孩子捆绑在身边,只是……塔纳莎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我还打算回伦敦,给她说门好亲事呢。”
“我们中国,有很多英俊高大的优秀小伙子,您的女儿美丽大方,我想她一定会在中国拥有自己的爱情。”
李信笑道。
“你的意思呢?”
皮尔向塔纳莎问道。
“我听从父亲您的安排!”
塔纳莎颇有些腼腆,害羞道。
“你呢?”
皮尔又问向约翰。
因饮食习惯的调整,约翰身形修长,竟比一米八的李信还高了小半个头,修剪得当的络腮胡,显得成熟而又帅气,这时也点点头道:“父亲,我愿意留在中国,照料妹妹。”
“好吧!”
皮尔点点头道:“司令官阁下,我的儿女就拜托给你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启程。”
李信道:“这个季节,海上的风浪不大,十天之内,我送你们离开,如何?”
皮尔反问道:“司令官阁下,船上的火炮能不能不要拆卸?”
093和117野战炮的关键不在于火炮设计,皮尔实地操作过,回到英国很快就能仿制,真正绝密的,还是铸造火炮的材料,球墨铸铁,没有球墨铸铁的配方,只能用青铜铸炮。
材料科学在显微技术与分子技术的协助下,要想取得进步只能靠运气。
“可以,火炮是我送你的礼物,不过我有一个要求,这种火炮绝对不能外传,可以做到么?”
李信笑着点了点头。
“请您放心,我会保守这个秘密!”
皮尔欢喜的与李信抱了抱!
……
因为要回国,皮尔一家很家告辞离去,柳如是终于忍不住道:“李公子,你是不是对塔纳莎动起了心思,这女人……长那么难看,尤其是那胸……象球一样,你不觉得恶心么?”
李信双手搭在柳如是的香肩上,一本正经道:“柳姑娘,我之所以留下塔纳莎,是出于中英友谊的需要,你想多了。”
“哼!”
柳如是俏面一红,往后退了退,俏面就差写了不相信三个字。
五日后,郑芝龙率舰队往菲律宾驶去。
十后日,皮尔带着李信赠送的玻璃配方与十艘女王船,还有那一千多名海盗以及付给他们的三年酬金,合计三十多条战船,也出了珠江,广州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不知不觉中,已是新年,沈阳清宁宫,却完全没有新年的气氛。
顺治自今日起,已经十岁了,是人生的一个重大阶段,不过布木布泰看着爱子,那苍白的面庞透出绝望,没有任何喜色。
不久前,阿济格再次入朝鲜抢掠,朝鲜人死猪不怕开水烫,摆出了一副任你抢的模样,结果阿济格肆虐一圈,只抢回了一百多万石粮食,可见朝鲜几乎被榨光了。
虽然今年,驻宁远的荡寇军没找到机会去焚烧锦州的稻田,可是清军为了护粮,调动了上万人马,偏偏荡寇军虚张声势,使之草木皆兵,付出了百万石军粮的代价。
如今的沈阳,越来越困难,粮食配给制从去年到今年,一直没有解除,就连小皇帝顺治都受了影响。
“额娘,天天都是米粥拌肉縻,朕贵为天子,该当尽享天下奇珍才对,怎能每回都吃这些?”
一成不变的食物让顺治心浮气躁,小孩子脾气发作,呼拉一推,咣当一下,饭碗落地,摔的粉碎!
布木布泰有心责备,却说不出口,身为堂堂皇太后,每日只有三两肉啊!
别说小孩子,连她吃的都腻味。
清廷曾向科尔沁求援,但科尔沁的日子也不好过,年前,察哈尔蒙古与荡寇军联合起来,深入科尔沁境内扫荡,兵力约有三万。
察哈尔是识途老马,荡寇军则枪炮齐备,遇有小股科尔沁军队,由察哈尔攻杀,科尔沁主力出现,由荡寇军迎敌,枪炮足以给蒙古骑兵带来重大损伤。
根据科尔沁的诉苦,约被去抢去了近二十万只羊,战马五千多匹,牧民死亡六千多人,战士折损了将近四千。
难啊,大家都难!
尤其不久前,沈阳隐约流传一条消息,曾有山海卫汉人数千冲破关防,意图逃入明朝,却被明军截获,声称每人取得一颗满人头颅方可赦免,并强行驱赶山海卫汉人回关外。
有汉人为求赦免,袭杀满人,割下头颅潜逃,满人对汉人施以凌利的报复,整村整村的屠杀,满汉之间的矛盾冲突越发激烈。
甚至在某些小地方,满人已经不敢单独出门了。
朝廷对此束手无策。
在努尔哈赤时代,大明也有封锁,可那时才几十万人,挺一挺就能过去,况且还有八大晋商与之私下交易,如今光关外的汉人就有三百万,加满洲蒙古,足有四五百万人,封锁的影响非常大。
别说食物,布帛丝绸全部断了来源,满洲人渐渐地回到了当初裹兽皮的年代,可是深山老林中,又有多少野兽可以猎取?
“哎~~”
布木布泰叹了口气,擦了擦眼角的泪花。
……
北京,坤宁宫。
今日是正月初一,周菡年后要去广州,因此带着孙荻给周后拜年。
“哟,小姑娘越来越俊俏啦,拿着!”
周后拿出一封红包,笑吟吟的递给了孙荻,随即又不经意的瞥了眼太子朱慈烺。
她有意撮合太子与孙荻,与李信攀个亲,况且孙荻谈吐不俗,容颜秀美,真是越看越喜爱,她曾暗示过周菡,周菡不置可否,这真是开玩笑,嫁给了朱慈烺,难不成还要去北美吃苦?
孙荻也深受李信毒害,与朱慈烺完全没有共同语言。
朱慈烺不知在孙荻面前碰了多少钉子,这时竟没有勇气上前。
“哎~~”
周后摇了摇头,颇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不过殿内的气氛总体还是欢乐的,李信对崇祯一家的吃穿用度从来不克扣,况且人在宫中,本就很难出宫,就拿崇祯来说,自从当了皇帝,一辈子都没踏出过紫禁城,因此被监禁其实没什么特殊的感觉。
以往崇祯忙于国事,耽精竭虑,现在没有国事让他操劳,又确定了李信非但不会杀他,还真的派出船队去开辟航道,他的气色越变越好,人也胖了少许。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还是心态上的转变,起初崇祯排斥去北美建国,到如今渐渐接受,甚至还迫不及待。
李信编了本小册子送进宫,名为《北美指南》,他没有把北美分州,而是划分为五大湖区、东海岸、西海岸、南方以及内陆区,作了大致的介绍,尤其是物产,更是详尽,毕竟前世,他在美国混迹了很长时间,对美国还是相当了解的。
其中有金矿、良田、森林、草原,大明有的,北美都有,大明没有的,北美也有,而且印第安人的战斗力很差,五月花号在普茅斯利上岸也才二十几年,欧洲白人还装着大尾巴狼,和印第安人大谈友谊呢。
换句话说,大明殖民北美,正是最佳时机。
崇祯心动了。
这两年来,他不时的反思自己,又虚心纳谏,要求周后、张皇后、各皇亲贵戚指出他的缺点,他感觉,自己的状态无以复加的好,一定能做个中兴之主。
“长平,我今天来也是要向你道别,过几日,我就要和娘去广州啦!”
席中,孙荻向长平公主道。
“什么?你要去广州?多久回来啊?”
长平立刻问道。
孙荻掐着手指,计算起来:“娘要在广州筹建财务公司,李公子下半年有讨伐黎朝的打算,因为黎朝窃取了镇南关,最快也要一年半吧!”
“这么久啊?”
长平不舍的嘀咕道。
孙荻嘻嘻笑道:“长平,要不要我带你一起去?我们先去南京,然后从南京去广州,你应该没去过南京吧?”
“我……”
长平的美眸中,现出了向往之色,转头看向了周后。
第三九三章 都想留下
(谢谢好友中华潮的一万大赏和月票,咸菜18888的月票~~)
“不许!”
周后想都不想的一口回绝:“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哪里能跑那么远,还一去就是一年半载,别说是娘,就是你父皇也不会放你走!”
“娘,女儿很乖的!”
长平鼓起勇气,不依道。
“别说了!”
周后斩钉截铁道:“娘知道你舍不得阿荻,可是你们终究是要分开的,除非呀……“
说着,瞥了眼太子,幽幽道:“算啦,你们将来又嫁不到一块儿去。”
孙荻嘻嘻一笑:“这其实好办,大姑,不如给长平张罗门婚事吧,这样她不就能留下来了吗?不过嘛,现在的男人谁知道肚子里藏着什么坏心思,总窝在深宫里是不行的,要多走多看,多多接触,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男人,出门游历是非常有必要的。”
周后没想到,居然被孙荻这小丫头反将了一军。
长平的目光立时又期待起来。
张皇后扑哧一笑:“妹妹,阿荻说的也有道理,要不这样,我自入宫以来,二十多年从未出过宫,眼见就要走了,不看看咱们的大明到底是什么样儿,心里总是不甘心,我去和皇上说,带长平去南方,应该不会有问题,长平,出门在外要乖巧,知道吗?”
“嗯!”
长平猛一点头,随即一把搀住周后的胳膊,那俏面满含期待,眼珠子瞪的滚圆,眨都不带眨。
“这……”
周后现出了为难之色。
她很不想让长平出门,可是张皇后都开口了,她不好随随便便驳了张皇后的面子,只得叹了口气:“那就麻烦皇嫂费心了。”
“啊!”
长平尖叫起来,俏丽的面庞,写满了兴奋。
周后训斥道:“你先别得意的太早,出去一切要听你皇姨的,倘若在外惹事生非,娘随时叫人把你带回来!”
“噢!”
长平吐了吐小舌头,桌子底下,却是向孙荻伸出了剪刀手!
“娘,我也要去广州!”
昭仁不乐意了,奶声奶气道。
“不行,你还小!”
周后脸一沉,喝斥道。
这真是开玩笑了,大女儿眼看就留不住,难道小女儿再跑掉?
……
崇祯也不大愿意让长平出远门,但是张皇后都放出话了,他只得把长平叫到乾清宫,唠唠叨叨了大半个时辰,听的长平昏昏欲睡,才算是作罢。
十天之后,周菡、张皇后、孙荻、长平,慧英,还有费珍娥与窦美仪从通州乘船,去往南京。
慧英去广州是办报纸,同时还希望能给李信生个孩子。
因为寇松与李兰芝正在南京发行副利彩票,按李信的要求,把这二人带去广州发行彩票,广州也是个富庶的地方,人口基数还大,不捞一笔都对不起他自已。
而且卞玉京的孩子大了些,也可以和顾横波去广州了。
一路上,河山壮丽,繁华似锦,长平就如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看什么都新奇,就连张皇后都目不暇接,却又难掩忧愁,深深的叹了口气。
尤其是到扬州的时候,看着那整齐的市容市貌,一排排崭新的院落,更是不舍。
周菡明白张皇后舍不得离开大明,毕竟张皇后和周后不一样,周后有丈夫有孩子,去了北美依然是个完整的家,而张皇后是寡妇,膝下无子,在异国他乡,恐怕会更加孤独。
至于张皇亲那一家人,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已经不是一家人了,况且因张皇亲全家都在服劳役,对张皇后还有些埋怨呢。
于是劝道:“姐姐,不如这趟回来你和崇祯皇上说你受了道祖点化,欲出家为女冠,在宫外修个小道观礼敬道祖,这样就可以留在大明啦,我再叫培茵认你为干娘,刚好我也忙,没时间照料她,就交给姐姐带着,你看如何?”
“娘娘,这倒是个好主意呢!”
窦美仪原是张皇后宫中的宫女,虽然被送给了李信,但对张皇后仍有着天然的尊敬。
“好呀,就怕摄政王……”
张皇后明显心动,她膝下无子,对小孩子有种发自内心的喜爱,李信喜欢抱小女孩,是出于不可言说的心理,而张皇后见着入眼的孩子,那是母性光辉大发。
“没事,李公子不拘小节,况且姐姐是天启的皇后,能给咱们家培茵作干娘,那可是她的福份呢。”
周菡笑道。
船只已经由运河驶入了长江,江面上帆影如织,看着这大好河山,张皇后的心里说不出的感慨!
可惜呀,江山易主,天地换颜,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在南京停留了两天,带上寇松与李兰芝,还有卞玉京母子与顾横波,船队驶离南京,在战舰的护航下,一共数十条船浩浩荡荡的出了长江口,沿海岸线南下,半个月后到了广州。
与南京相比,广州的贸易更加发达,码头区人声鼎沸,船挤着船,还亏得李信提前疏散了码头,才有了空余的地方停船。
李信身边,站着柳如是与李香君,看着众女依次由船上走出。
周菡眼底蓄满了情义,卞玉京抱着孩子,美眸中颇有邀功之意,慧英眼波流动,娇俏可爱,却隐隐带着种贵气,顾横波满面殷切,窦美仪的脸颊微红,费珍娥还是不冷不淡,长平暗哼了声,把俏面调去了一边,孙荻则精灵古怪,俏皮的大眼睛眨啊眨。
“哟,又长大了,来来来,让我抱抱!”
李信向孙荻笑咪咪的张开了双臂。
“哼,李公子,你该抱你的孩子!”
孙荻已经十六岁了,正是出阁的如花妙龄,哪肯再让李信沾着,哼了声,就闪去一边。
李信嘿嘿一笑,从卞玉京怀里接过孩子,笑咪咪的摆弄起来。
周菡担心李信缠着孙荻,也道:“李公子,阿荻都那么大了,你还没个正经,平白叫人看笑话,张娘娘你是见过的,今次张娘娘芳驾来此,你可不能失了礼数啊。”
“哦?”
李信惊讶的看了过去,在众女中,找到了张皇后。
张皇后虽已四旬,却风姿卓越,皮肤白晰,带着浅浅的红晕,高挑的身材,完全没有留下岁月的痕迹,与当初李信进宫里的匆匆一瞥相比,居然没有变化。
“妾身见过摄政王爷!”
张皇后见李信看着自己,俏面微红,低头施了一礼。
李信呵呵笑道:“我说怎么今早朝霞满天呢,原来是张娘娘芳驾来临,菡姐,你怎不早说,你看这场面多简陋,真是唐突了贵人呐。”
说着,就看了眼周菡,隐有责怪的意思。
张皇后连忙道:“摄政王,是妾身不让声张的,妾身此来,只是长平的姑姑,摄政王万勿铺张,要不然妾身只有回北京啦。”
费珍娥似是想到了什么,扯了扯窦美仪,窦美仪会意的问道:“李公子,居所可曾安排好?要不要奴婢与珍娥先回去一趟?”
张皇后身为天启皇后,自然马虎不得,李信看向了张皇后。
张皇后摆了摆手:“不用麻烦的,妾身以往吃斋念佛,日子也清简的很。”
李信并未强求,向窦美仪问道:“你俩怎么会来广州?”
窦美仪红着脸,解释道:“李公子久不回京,奴婢们闲的很,于是红夫人让奴婢和珍娥过来,侍奉李公子。”
李信明白了,是送来给自己暖床的,话说窦美仪与费珍娥能被周后从数千宫女中挑出,自然是一等一的姿色,前者恭顺听话,后者一副冷美人的样子,看来可以带去越南啊……
这时,孙荻嚷嚷道:“李公子,广州有什么好去处,现在才是上午,不如带我们去逛逛吧。”
李信问道:“舟车劳顿,不先回去休息?”
这次来广州,乘的船是大号福船,行驶平稳,空间宽敞,不虞晕船,如同游轮一般舒适,周菡向左右看了看,倒无人现在困倦之色,便道:“先随便看看吧,等安置好了,我们再出来走走。”
“也好!”
李信点了点头:“刚好昨天在广州发行了纸币和银元,我们往热闹的地方走,去街市看看反响如何。”
“纸币?银元?”
众女相视一眼。
“什么样子的?”
孙荻问道。
柳如是微微一笑,解开荷包,取出几张纸币,和一小把钱币递了过去。
第三九四章 街头兑换点
为了便于换算,荡寇军发行的银元一元,与纸币一元对应,袁大头的重量是26。5克,李信也把银元定为26。5克,以同等重量的白银为基准倒推黄金,纸币一元的含金量按官方比价,是1。743424克。
银元正面是一艘扬帆破浪的帆船,意味着中国人一往无前,不惧险阻的精神,正上方半圈是大明中央银行六个大字,正下方半圈是崇祯二十年,背面是万里长城,烘托着阿拉伯数字1元。
通常来说,银元的含银量不可能是百分之百,荡寇军铸的银元含银量为百分之九十,其余是铜。
当时市面上流通的银两含银量也不足,官铸为八成五,一两等于37。3克,因此不计火耗与铜料,一元银元与银两的兑换比例为0。75:1。
铜钱与银元的兑换按照与银两的1500文比1计算,一银元兑换1125文钱,当然,铜钱要看成色,民间私筹的劣质铜币按市场的实际价值兑换。
纸币分为一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一角、五分与一分九种,由于纸币元以上的价值很大,按明末的物价水平,日常使用中以毛票与分票居多,所以暂不设二十元与两元这两种面值。
百元纸币是红色,正面是黄帝像,如果家里有一张百元大钞,那肯定够得上小康标准。
五十元是绿色,正面是尧帝像。
十元是天蓝色,正面是夏禹像,以上三种面额进入市面消费不会太多,多数用于各类企业的相互结算。
真正与普通民众相关的是五元以下的纸币,五元是浅紫色,正面是周文王像。
一元是黄绿色,正面是秦始皇像。
五角是紫红色,正面是汉高祖像。
一角是褐色,正面是汉武帝像。
五分是纯绿色,正面是汉光武帝像。
一分是草绿色,正面是唐太宋像。
每一种面值纸币的背面都是工农兵学商的半身像站在万里长城的浮雕前方。
李信对帝王像只排到唐太宗,因为至唐朝前期,中国总体上是积极进取的,而自安史之乱起,中国日渐保守,步入了衰败轨道,之后的历代帝王,已经没有可圈可点之处了。
如宋太祖,欺凌孤儿寡母,得位不正!
明太祖,保留了太多蒙古人的野蛮习俗,起兵之初曾向元朝称臣,还把孟子移出文庙,这都是槽点。
总体来看,这套纸币色彩明快,印刷精美,是李信集中人力物力,专门研制出制币纸张,由劳改犯印刷,五分以上都有水印浮雕,具有良好的防伪效果。
同时为了方便民众使用,还铸有面值五角和一角的小银币,面值五分和一分的铝镁合金硬币。
这套货币命名为中元,它的发行,将逐步把铜驱逐出流通领域,剥夺铜的货币属性,回归工业属性,毕竟未来铸造子弹炮弹需要大量的铜。
按朝廷与中央银行发布的联合通告,黄金于中元发行之时起,立刻停止流通,只能做为首饰用料,银两与铜钱有三年的缓冲期,三年之内,可以与中元同时使用。
这只是针对普通民众,政府机关与军队薪水将全部由中元支付,具有法人资质的工商企业,银两与铜钱使用的缓冲期是一年,而各家银行,以及尚未改制为银行的钱庄票号,自即日起不再办理银两与铜钱业务!
货币兑换其实也是一次经济摸底,因银两和黄金将停止流通,迫使很多地主老财不得不把窖藏银子拿出来兑换,让李信能摸清当时的大明,到底有多少银子。
为此,他准备了大量在统计方面的精兵强将,并于银元兑换窗口关闭之后,正式设立统计局。
广州街面上,设有多处兑换点,李信等人驻足观察了一阵子,长平忍不住道:“阿获,你注意到没有,兑换银元的民众较为踊跃,兑换纸币却少的可怜。”
孙荻不奇怪道:“那是当然,纸币的名声太滥,民众接受要有个过程,反是银元,成色足,做工精美,会很快取代银两与铜钱的地位。”
“嗯!”
柳如是点了点头:“我们的银元比银两的成色还要足呢,有经验的民众可以很轻松的辨别出来,这不用担心,对了,慧英你不如在街头做个采访,看看民众对于中元的真实想法,如何?”
“好主意!
慧英快步走向一名正在兑换银元的老大娘,掏出纸笔,笑吟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