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1639-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慧梅忍无可忍,怒目瞪向李信。
李信玩味的笑道:“我曾让刘宗敏给李闯带话,汝妻女,吾养之,我这人向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今天我就把话摞下,既便李闯来求我,我也不可能放兰芝走!”
第一零一章 流贼难成
这话一出,高一功、张鼐、慧梅与慧英全都惊呆了,他们见过无耻的人,但如李信这般堂而皇之的无耻,霸着李自成的老婆,还攒着李自成的闺女不放手,还真是首次得见。
慧英膛目结舌道:“李公子,这话可不能乱说,若是被天下群雄听到,你的名声就毁了!”
“哈!”
李信哈的一笑:“甚什群雄?不过一群流贼罢了,我们中华革命军是政府军,是正规军,不是道上的,我们有着自己的军令和军纪,我和桂英姐两情相悦,而李自成那个负心汉又抛弃了相伴十来年的发妻,因此桂英姐转投入我的怀抱,岂不是天经地义?至于兰芝的事情,哈哈,我还想和李自成结个亲家呢,先放我身边养着,养个几年养大了,自然会纳入房中,日后他若兵败,我或可看在兰芝的份上,收留他,给他条活路。
行了,此事不必多说,我不是你们的同道中人,本来不必在乎你们怎么看我,若非看在桂英姐的面子上,我都懒的罗嗦。”
“娘。小女不嫁给他!”
李兰芝眼巴巴的看着高桂英,都要哭了。
“哎~~”
高桂英搂住李兰芝,无奈的叹了口气,对于李信,她是又爱又恨,既爱李信的体贴温柔,床榻间那万丈的雄风,又恨李信始终不愿对李兰芝放手!
她都不敢想象,如果李信真纳了李兰芝,自己将如何自处,她可以没名没分的跟着李信,却绝不愿意与李兰芝共侍一夫!
好在李信并未把话说绝,承诺给李兰芝十八岁时自己选择,或者李兰芝长的丑些?
从头到尾,张鼐都没开声,毕竟是别人的家事,这时也是怒道:“李公子,你银人妻女还有理了?做人不能不讲礼义廉耻,你更不能把义军污蔑为流贼!”
“笑话!”
李信冷冷一笑:“你们打家劫舍,四处流窜,就是流贼,流贼哪来的礼义廉耻?我知道你不服气,自以为举着吊民伐罪的大旗,但是我请你张鼐想一想,自李闯起兵以来,转战陕西河南,可曾种植过一亩粮食?你们的粮食都是四处搜刮而来,或许你会说,闯军抢劫的是富户,甚至还把粮米分给贫民,百姓歌功颂德,可是上顿吃饱了,下顿呢?
你们不生产,自然没有来源,老百姓为了吃饱肚子,只能被你们裹挟流窜,一路上因病饿而死者有多少,你们算过没有?
我敢肯定,绝对没有,人死了,就挖个坑埋掉,在你们的队伍背后,是数之不尽的尸骨啊,而你们带着剩余的老百姓,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吃光一处,再流窜往下一处,你说,这和蝗虫有什么区别?
要说唯一的区别,蝗虫没你们吃的多,不过就目前而言,你们闯军、张献忠与罗汝才尚比黄巢稍好一点,至少还没到吃人肉的地步!”
这话难听之极,高一功等四人,甚至高桂英母女都很想反驳,却是无从辩驳,毕竟闯军一路走来,始终在流窜,靠着裹挟老百姓,步步壮大,也确实不耕田种地,所有的粮食,都是在周边地区搜刮而来。
好一会儿,慧梅不服气道:“你以为我们不想停在一处啊,朝庭不让,有什么办法?”
李信摆摆手道:“少把责任推到朝庭身上,我的革命军连万人都不到,就能在高邮立足,而你们那么多人马,真想立足还怕占不住脚?
就以在邓州为例,我曾劝李闯进攻南阳,据宛为根据地,休养生息几年,可是他呢,不仅不听,还要杀我,慧梅姑娘你千万别告诉我,闯军十来万人马,连个南阳都攻不下,这只能说明,流窜的本性已经刻在了闯军的骨子里,也是,生产哪有抢劫来钱快?”
慧英嘀咕道:“那你不是也抢么?”
李信呵的一笑:“我抢官府,你们抢老百姓,怎么能一样?不是我吹嘘,我们革命军攻进淮安,没有抢劫一户,没有尖银一女,换了你们闯军,能不能做到?”
四人不自禁的望向了高桂英。
高桂英略微点了点头。
这让四人均是心头骇然,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强不强,看军纪就能看出来,闯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除了老八队,基本上都是乌合之众,其实老八队的军纪也不怎么样,战斗力强的原因是与人员出自于陕北的米脂、延安与绥德一带有关,乡土性强,天然抱团,又大部分都是马贼,有着不俗的功夫。
当然了,对于革命军的情况,他们也是做过调查的,在他们的认为中,革命军的军纪是用钱堆起来的,不过退一步说,能用钱堆也是本事啊,至少闯军发再多的钱都堆不出来,甚至钱越多,军纪越败坏,仅这一点,不考虑人品,他们对于李信还是挺钦佩的,至少才能在宋献策与牛金星之上。
高一功明白今次是无功而返了,还记挂着即将到来的开封之战,于是苦笑道:“既然大姐心意已决,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高桂英挽留道:“咱们姐弟好几年没见过面了,既然来了,不如多留几日,慧梅、慧英、小鼐子,你们也别急着走,让李公子一尽地主之谊。”
张鼐拱手道:“夫人,实不相瞒,闯王将攻打开封,我们要回去相助闯王。”
李信沉吟道:“我奉劝一句,最好不要回去,因为李闯绝对攻不下开封。”
“哼,闯王数十万大军,你怎么知道就攻不下?”
慧梅哼道。
李信道:“周王可不是福王,他更加清醒,更能看明白局势,开封也不是洛阳,作为省城,守备会更加严密,况且李仙风是个好官,颇受开封老百姓爱戴,陈永福的能力也不会逊于左良玉、贺人龙之流,这个人我见过,是个良将,只是名声不显罢了,我对李闯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慧英也道:“明朝的气数已尽,老百姓巴不得闯王早日破了开封呢。”
李信摇了摇头:“开封百万人口,粮米弹药充足,没个半年,难以攻破,你认为李闯可以从容包围开封半年么,再退一步说,明朝即便气数尽了,但开封老百姓绝对不会欢迎你们,必尽全力协助官军守城。”
“你怎么知道?说不定老百姓就打开城门迎接闯王。”
慧英嘴硬道。
李信呵呵一笑:“因为开封城里,住的是市民,而你们裹挟的,只是农民,市民和农民有很大的不同,市民尚能温饱,有着微薄的家产,对于流寇痛恨交织恐惧,就以高邮来说,我们革命军刚进城时,也不受欢迎,直到一个月过去,才开始被高邮老百姓认可。”
第一零二章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市民和农民的概念,对于在场的每一人来说,都新鲜的很,李信也从未公开表示过,但细细一品,确实有点意思,闯军在十来年的流窜中,鲜有攻克大城市的战绩,甚至说句难听话,攻打一座小县城,有时都会遇到顽强的抵抗,这不正是市民自发的抵触么?
哪怕高一功、张鼐、慧梅与慧英对李信的印象极差,也不得不承认,李信的眼光确有独到之处,一语就道出了闯军之所以四处流窜的关键。
老百姓给点粮食就能欢天喜地,可是城市居民哪是给点粮食就能搞定的?又如何得到市民的认同?他们并不清楚,也不知道市民的诉求是什么。
“不知李公子为何如此推心置腹?若我没看错的话,将来你必然会与闯王交手。”
慧梅忍不住道。
李信微微一笑:“我说是看在桂英姐的面上,你信么?”
慧梅看了眼高桂英,迟疑道:“若是真看在桂英姐的面上,你应该巴不得闯王兵败,哼,你连银人妻女都能说的堂而皇之,你可不是什么善人。”
“哈哈哈哈~~”
李信哈哈笑道:“我本来就是不安好心,因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呃?”
几人相视一眼,不明其意。
李信也不解释,笑而不语。
也确实,受眼界与世界观的限制,李自成就算知道市民和农民的区别,也不清楚该如何着手,强行为之的话,只能是四不象,适得其返。
“李公子!”
见李信没有多说的意思,众人不好追问,张鼐又似是想到了什么,问道:“福王在你手上吧?”
“呵呵~~”
李信呵呵一笑:“福王不是被李闯剁成肉泥做成福禄宴了么?对了,你们是闯军高层,想必已大快朵颐,滋味如何?”
四人大眼瞪小眼,无语之极,暗道福王分明是被你掠走的,不过退一步说,他们对李信那神不知,鬼不觉的手段还是挺佩服的,哪怕闯军高层多次推演李信混入洛阳的过程,但其中的关键是,如何把武器带进去,少量的或许没问题,但足以装备千人的武器带进去,着实是了无头绪。
“扑哧!”
高桂英也抿嘴一笑。
这让高一功意识到,高桂英是真的喜欢上李信了,再想想李自成头顶绿油油,接连被带了三顶绿帽子,第一个尖夫好些,被李自成杀了,第二个是高杰,跟着贺人龙混,第三个是李信,怕是李自成很难再杀这二人泄愤,心里不免有种怪异的感觉。
但他更担心的,还是自己在闯军中的地位会变得很尴尬,毕竟他和李自成的亲戚关系来自于高桂英,现在高桂英和李信在一起,不仅亲戚关系归零,甚至还会受到李自成的猜忌。
当初在山寨中,高桂英就是大姐大,高一功和高成功都很依赖高桂英。
‘哎~~’
高一功暗暗叹了口气。
“李公子,原来你在这!”
这时,红娘子匆匆奔了进来,一看到屋内的全副阵仗,不禁一怔。
李信笑道:“红娘,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桂英姐的亲弟高一功,你应该在朱连山顶见过的,今日特意来探望桂英姐。”
红娘子警惕的点了点头,她也不傻,高一功明显是要把高桂英给偷偷带走,只是被李信堵着了。
李信又道:“这位是李闯爱将张鼐,这两位姑娘是桂英姐的妹妹慧梅和慧英。”
慧梅慧英眉头皱了皱,她们一直是把高桂英当亲娘看待的,现在李信把她们说成高桂英的妹妹,本能的不大习惯,但是转念一想,李信很可能是不清楚其中的情况,随口一说,没必要刻意纠正,而且高桂英跟了李信,在本质上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几乎涉及到半个老八队,与高桂英的关系和称呼都要跟着调整,因此再把高桂英当娘已经不合适了。
总不能一边喊高桂英娘,另一边把李信当爹吧?
高桂英却是不满的瞪了眼李信,根据他对李信的了解,这明摆着是对慧梅和慧英起了心思啊,慧英还好些,并没有意中人,但慧梅与张鼐两情相悦,绝不能被李信搞上!
‘咦?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难道是我希望慧英被那家伙搞了?’
高桂英又暗暗皱了皱眉头。
李娘子则和张鼐、慧英和慧梅笑着打了招呼之后,现出了欲言又止之色。
李信问道:“红娘,可是有急事?没关系,都是桂英姐的娘家人,不算外人。”
红娘子略一迟疑,便凝重道:“刚刚探得的消息,黄得功领两万人,朱大典领一万人,史可法带着淮安的残兵败将五千,已到了高邮城北五十里处,扬州韩文镜则在高邮城南四十里的地方,大概明日就可围城。”
“有没有船队?”
李信问道。
“没!其实我还希望再有舰队过来呢。”
红娘子笑了笑。
“算他们识相!”
李信笑骂了句,又似是想到了什么,问道:“怎么没有刘良佐,是不是没打探到?”
“这……”
红娘子不确定道:“听说刘良佐的部队近来盘踞在长江中游,就算要过来还要有一段时间吧。”
张鼐从旁道:“李公子,你可能有所不知,闯王将攻打开封,而义军之间都是互有联络的,因此张献忠与罗汝才将沿长江南下,刘良佐应该与左良玉围堵张献忠,很可能抽不出身。”
“哦,多谢告之。”
李信拱了拱手,便笑道:“大舅哥,我看你们也别走了,明军就在几十里外,万一迎头撞见会很危险,干脆就留下来多盘桓些日子罢。”
四人想想也是,均是暗道一声倒霉!
这可是四万大军啊,还有名将黄得功!
虽然闯军并未和黄得功直接交过手,但黄得功与左良玉的经历类似,都是由行伍中步步提拨,坐上了总兵的高位,这种人的能力无须置疑,而整个明末的总兵,才二十来人,也就是是,黄得功是那二十来位手握军权的要员之一。
二瓤看着高一功等人的脸苦了下来,心里颇为快意,不过对黄得功他也不敢轻视,连忙问道:“总司令,黄得功可不比史可法和韩文镜,城里出不得半点差池,上回史可法和韩文镜仅仅一天就溃败,大户既便有心当内应,也来不及,可这次不同,至少也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分出胜负,俺就怕那些大户不安生啊!”
“嗯~~”
李信沉吟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以我的名义,给各家家主下请贴,今晚我在州衙摆酒设宴,对了,莫要透露明军来攻的消息。”
“得令!”
二瓤抱拳,转身而去。
第一零三章 不许走
当天傍晚,高邮各主要家族的家主十余人,前来赴宴,实际上不来也不行,革命军连打了两个大胜仗,威名赫赫,没人敢于不来。
况且自革命军占领高邮至今,并未扰民,因此高邮大户没有与李信渔死网破的心理准备,遇上突然邀请,只能来赴宴。
大殿里,摆开了几张圆桌,各家家主济济一堂,那些被李信扣留下来的女子临时客串了丫鬟,打扮的漂漂亮亮,如蝴蝶般穿梭于桌间,把一份份精美的菜肴摆上。
其实李信留下的,几乎都是一等一的美女,不过席间的气氛,仍显得沉闷,还不免有小声的议论。
“王老啊,你说这司令爷叫咱们来是什么意思啊?”
“是啊,一个月都没和咱们照过面,心里不安啊!”
“派饷呗!”
“嘿,要真派饷就好了,花点钱落个平安,也好过心里七上八下!”
两桌子人随意攀谈着,对于大户来说,派饷加征是家常便饭,也是他们与官府相互联系的一条纽带,交的钱落到谁手上并不重要,重要是我交过钱了,类似于交了保护费,而李信一文钱不收,又不联络,才最是让人不安。
趁着这次机会,高邮的乡绅大户也想好好的和李信谈谈。
“司令爷来了!”
也不知是谁低呼一声,每个人都本能的站了起来。
就看到后堂,李信带着十余人快步而至。
“各位父老,让大家久等了!”
李信笑着拱了拱手。
“不敢,不敢,司令爷客气了!”
众人纷纷回礼谦让,笑容较为僵硬。
李信向后伸手道:“在开席之前,我先为大家介绍两位贵客,我们革命军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即便叫不出名,也有面熟,这两位来自于闯军,分别是闯王大舅高一功与心腹爱将张鼐。”
“什么?”
一众家主纷纷色变。
要知道,闯军在北方农民的心目中或许是救世主,但在江淮,乃至江南民众的眼里,那就是活生生的流贼啊!
闯军攻城之前,往往以屠城威胁,这固然能起到一定的吓唬作用,但负作用也很明显,会让人非常反感,而且闯军向来有杀大户的传统,迫使大户拼死抵抗。
“司令爷,莫非你投了闯贼?”
王家家主王安颤声问道。
高一功和张鼐的面色难看之极,这也让他们意识到,在市民的眼里,闯军的名声确实不怎么样,并非李信夸大其辞。
李信回头看了眼,便笑道:“大家莫要惊慌,这两位只是本司令的客人罢了,本司令在此承诺,决不投贼,甚至还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朝庭有意招安于我,或许不久后,我将被授予高邮知州一职,做朝庭的官!”
“恭喜司令爷!”
众人陆续恭贺,从神态来看,明显是松了口气,毕竟革命军进驻高邮有一个月了,并未骚扰百姓,也不偷鸡摸狗,仅从这一点来说,已经比明军好了太多,相比较之下,无论是乡绅富户,还是普通百姓,自然是欢迎革命军,所顾忌的无非是革命军占不长久,如今听说将被招安,显然是个不算的结果。
王安从怀里掏出一封簿册,呈上笑道:“为恭贺司令爷即将上任,老朽呈上白银五百两以作仪程,还望司令爷莫要嫌少。”
“我徐家也以五百两白银作为贺礼。”
“吴家奉上五百两白银!”
各家家主纷纷掏出礼单,都是五百两银子,不多也不少,明显是事先商量好的。
“各位,各位!”
李信连连摆手:“我李信多谢乡亲们的好意,可这钱不能收,大家都拿回去吧。”
“呃?”
众人相视一眼,满脸不解,新官上任,哪有不收地方乡绅银子的?大明朝两百多年,也只出了一个海刚峰!
实际上礼金是一种约定成俗的潜规则,新官上任,乡绅以贺礼为名奉上钱粮,相当于交保护费,也等于是花钱买个特权,明朝举人虽然在名义上不纳税,但在执行中,是不可能一点钱都不掏的,与其把钱交给官府,不如交给官员。
因此李信不收礼金,每个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第一个想法是再三谦让,摆出一副实在推辞不了的姿态再收钱,免得吃相难看,或者是不懂规矩。
王安便道:“司令爷,这是我等的心意啊,难道司令爷嫌少?”
“诶~~”
李信笑着摇了摇头:“我们革命军不许收授私礼,我作为革命军总司令,自然要带头做个榜样,诸位莫让我为难,来来来,请入席。”
一群人满怀着不解,坐了下来。
“来,我敬大家一杯!”
李信端起杯,向四周一亮,便一饮而尽。
席间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高邮的乡绅,不时向李信套话,李信总是哈哈一笑,敷衍过去,其实他想要的,是官绅一体纳粮,可这话现在提都不能提,而且今晚把乡绅请来,是另有要事。
因着从李信嘴里套不出什么,众人总觉得宴无好宴,心里隐有不安,好不容易,酒过三巡,一名亲卫匆匆赶来,跟李信小声说着什么,李信的面色渐渐凝重,一众目光也不自禁的投了过去。
“各位!”
李信站了起来,拱手道:“根据最新消息,朝庭派黄得功前来攻我,约有两万兵,大概明日可至。”
刹那间,空气仿如凝滞了一般,黄得功在江淮一带大名鼎鼎,绝非史可法之流能比。
高一功与张鼐相视一眼,大概明白李信的意思了,无非是诱骗高邮乡绅出钱出人帮着守城,即便探得围城的明军约为四万之众,也是上了贼船退不出。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李信不收钱,那就是要人要粮食,这可不是开玩笑,万一兵败,就是附逆谋反,出钱给李信,买个平安可以,但没谁愿意附逆谋反。
“老夫家中还有急事,告辞,告辞,他日再来拜会司令爷!”
“哎唷,我肚子疼!”
“我家驴子今晚下崽!”
各人纷纷找借口告辞,李信顿时脸沉了下来,原本他还打算好话好说,和各家借些家仆上城助守,与自己捆绑在一起,可是很明显,说不通啊。
“砰!”
李信猛一拍桌子:“一个都不许走!”
“司令爷,这是何意啊?”
众人战战兢兢的望向李信。
李信哼道:“敌人明日就来,正是需要全城老小齐心协力之时,只要打退这次进攻,朝庭对我,除招安将无计可施,今日咱们就商议个章程,各家出些人手,协助我们革命军守城,王老,你王家在高邮繁衍了几百年,根深叶茂,吴老,你家远房侄子吴三桂在宁远任总兵,家大业大,就由你们两家先表个态。”
第一零四章 仁至义尽
吴三桂祖籍高邮,留在高邮这一枝本来算不得大富大贵,但是自天下崩坏以来,武人的地位急速拨高,各地总兵,哪怕是崇祯都不敢随意乱杀,因此连带吴家的地位也有所提高。
吴家的家主名叫吴孟贤,四十来岁,一副和和气气的员外模样,不禁与王安相互看了看,都从彼此的目中,读出了为难之色。
李信刚入高邮时,抄杀贪官污吏的狠劲让人心底发寒,可是派了人给他,就真是掉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尤其是吴孟贤,还要考虑到远在宁远的吴三桂,一时均是默不作声。
其余乡绅也在看着这二人,心里各自盘算,席间的气氛沉闷之极。
“好,既然各位不愿助我,我也不让各位为难,就请留在州衙做客罢!”
李信冷冷一笑,拂袖而去,其余诸人也跟着离席。
“王老,吴老,司令爷把我等软禁了,这该如何是好啊!”
“怕是不久就要下毒手了啊!”
顿时,屋子里吵吵嚷嚷,有幸列席的十来名乡绅纷纷围上了王安与吴孟贤,出乎意料,这二人不慌不忙,居然夹起菜肴,有滋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