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崛起_庚新-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礼尚往来!

杨守文把最后平定战乱的功劳给了桓彦范,那么作为交换,桓彦范也想报答一下。

杨守文不去征伐,可是却不代表他手下人不想征伐。

不说别的,只那涂家四兄弟,就一个个看上去生龙活虎。桓彦范这样做,也算是全了杨守文的这番情义。

杨守文对此,自然不会反对。

双方商议妥当后,杨守文便回县衙休息。

安南都护府就设在交趾,但由于此前的叛乱,都护府被叛军一把火化为灰烬,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要重新修建,不知何时才能完成,杨守文索性,就把县衙作为了住宅,平日里都在县衙办公。而桓彦范,则未住在城中,而是带着亲随驻扎城外。

从这一点而言,也是桓彦范的尊重。

他驻扎城外,就表明了,在朝廷旨意未到之前,安南都护府,便是以杨守文为尊。

……

“大猫,你不去帮你父亲?”

“算了,我还是留在交趾……我和他不太对付,见面后少不得又要争执,倒不如各行其是。

再说了,甘猛已死,叛军已无威胁。

甘勇虽然勇猛,却不足为虑。若他连甘勇都对付不得,我倒要劝他,辞官回家吧。”

桓家父子间的矛盾,杨守文不好评判。

其实,这种情况在后世并不少见。父子的感情其实极好,但是父子的个性又都非常强悍。父亲总想要安排好一条路,让儿子按照他的安排前进;偏偏儿子又极有主见,想要依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于是乎,父子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矛盾也变得无法调和。

桓家父子,大体上就是这样。

所以,桓彦范南下,桓道臣不会随行。

当然了,他也知道,桓彦范此行绝无危险,能大获成功。否则,他一定会跟着去……

见桓道臣主意已定,杨守文也就不再过问。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交趾虽然已经夺回,叛军虽然已经击溃,可是这场叛乱的创伤却难以消散。

自叛军起事,杀死曲览,到大军汇合一处,足足持续了近六个月。

六个月里,大大小小的战事多达百余次,波及十二州近三十县,死伤人数达数万人,更有十余万百姓流离失所。如今,春寒料峭,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这些灾民的安置,以及农事和城池的修建,都摆上了议题,需要尽快解决,否则必有变故。

杨守文既然选择留守交趾,那么接下来这些琐碎的事情,就躲避不得。

好在,他身边有桓道臣、诸欢,以及在离开剑南道时,强行从梓州征辟而来的孙处玄。

这些人各有所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杨守文的压力。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秀的帮助。

明家准备出海,于是把大批物资送至岭南。明秀便写信去泉州,恳请明家的帮助。

惊蛰到来前,一批物资终于抵达交趾……

运送物资的人,杨守文并不陌生,就是此前在长洲见过的林銮。

他和明秀交谈了一番之后,便告辞离去,没有和杨守文交集。但是,林銮走后,杨守文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明秀情绪上的变化。他,变得有一些烦躁,有一些抑郁。

春寒料峭,但县衙后宅院墙上的紫藤花,却绿油油,格外生动。

杨守文走到池塘边,就看到明秀坐在那里,看着一池池水荡漾涟漪,正呆呆发愣。

“要走了吗?”

杨守文在明秀身旁坐下来,也不看他。

明秀一怔,扭头道:“你怎么知道?”

“看你整日魂不守舍的模样,就知道你有心事。

去年,你便对我说过,要回江左。之后战事连连,你一根跟随我征伐,便没有再提此事。而两天前,林銮抵达交趾后,却未与我见面,交付物资后,便匆匆离去……

然后你就天天发呆,昨日还责骂了茉莉。

我知道,你最喜爱茉莉。之所以责骂,只怕是心情烦躁。

这许多事情联系起来,我若还猜不出你为何而烦恼,岂不是白瞎了谪仙人的名号?”

明秀听罢,却忍不住笑了。

他搓揉面颊,而后幽幽一叹。

“季风将至,出海在即。

我此去勃泥后,便要前往狮子国……而后,我要在狮子国寻一根基,而后站稳脚跟。

所以,这一去,无三五年,怕是回不得中原。”

“怎么,舍不得我?”

明秀听闻,忍不住笑骂一声,狠狠给了杨守文一拳。

而后,他看着杨守文,良久才转过头,凝视着池水,轻声道:“青之,我们认识多久了?”

“算上今年,再过几月,怕就三年了。”

“是啊,三年了!”

明秀笑了,不无感慨道:“自长洲开始,我跟着你四处周转,遇到过许多危险状况。

有时候挺烦你,觉得你这家伙就是个扫把星,走到那里,那里就要出事。

可是这三年,与我来说,也是最快活的三年……无忧无虑,不必挂念着家族中的事情。不过,我终究是明家子弟,如今明家需要我去效力,我无法拒绝,只能前往。

只是这一来,却无法再和你一起冒险,一起玩耍了!”

三年来的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从长洲到洛阳,从洛阳到西域,从西域到剑南,从剑南又到这安南……明秀和他一起,一次次的出生入死,却从未抛弃彼此。这份情谊,平日里感受不得,可此时此刻,却都涌上了心头。

但是,杨守文知道,他无法阻拦明秀。

明秀此去,乃是为了家族,谁也无法将他挽留。

沉默许久,他轻声道:“何时启程?”

“明天一早。”

“这么急吗?”

明秀咬着一根青草,深吸一口气,道:“季风不等人,若错过了季风,便要等到明年才能启程。

年复一年,拖得越久,就越是不利。

我之前不知道该怎么与你说,现在说出来了,也就轻松了。”

说完,明秀便站起身来,拍了拍杨守文的肩膀笑道:“好了,该忙什么,且去忙吧,我也要去收拾行李。晚饭就不要再叫我了,明日一早,我会动身,林銮还等着我呢。”

原来,林銮没走!

杨守文起身刚要说话,却见明秀已飘然而去。

本想着,说晚上一起吃酒。

可这话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明秀这么说,很明显是不想道别,更不想流露伤感。

看着明秀的背影,杨守文心中,却又多了几分伤感。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道理谁都知道。

但是……

从昌平走出,至今已三年多了。

杨守文经历过许多的分别,但要说感怀,除了大兄吉达随米娜去了呼罗珊外,便是这一次。而且,这一次的分别,似乎比那次和吉达分别更加强烈,更让他难过。

是夜,一场春雨随夜而来。

春雨润物,悄无声息。

交趾县城在经过了这一场春雨的洗礼之后,似乎一下子变得充满了活力。

天亮时,雨已经停了。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一些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沁人肺腑。

明秀一身简装,背着一个黑色鲨鱼皮制成的刀囊,牵着一匹黄骠马,沿着县城的冷清的街道,缓缓来到了城门口。

城门下,有军卒向他行礼,明秀也只是颔首还礼。

走出城门,他翻身上马,又回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街道,这才拨转马头,准备离去。

就在这时,忽听得城楼上有人高喊:“四郎,何以不告而别?”

明秀抬头看去,就见城头上,露出了杨守文的一张笑脸。

他朝着明秀招手,而后高声道:“四郎,此去海外,还请多保重,莫要忘了中原故人才是。”

而这时,从城门里走出一个人,正是苏摩儿。

他手捧着一个卷轴,快步走到了明秀身前,轻声道:“明君,这是阿郎昨夜为你作的一幅画,还请明君收好。”

明秀抬头看了城上杨守文一眼,而后接过了卷轴。

他打开来,只见那卷轴上,却画着一条柳枝。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城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卷轴上,除了那一条青色柳枝外,便是一首七绝诗。

题目是《东门柳·赠明四郎远游》。

远游?

明秀嘴角微微翘起,勾勒出一抹笑容。

他再次把头抬起,向杨守文看去,“青之,只一条柳枝,实在有些寂寥。

待我他日归来,定让这画卷色彩琳琅……好了,时辰不早,我该赶路了,你也珍重。”

说完,他收好了卷轴,在城下盘旋两圈后,催马扬鞭离去。

杨守文,则呆愣愣站在城头上,看着明秀的身影渐渐远去,在视野中越来越小……

眼睛,突然间有些湿润。

杨守文冲着明秀远去的方向高声喊道:“四郎,我就等你那琳琅画卷,早去早回。”

声音,在城门上空回荡。

大玉展翅苍穹,发出一声响亮的唳声,似乎是在位明秀送行……

第七百二十一章归途(一)

明秀离开了!

他在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可是当他离开后,杨守文就觉得生活中似乎少了些什么。

一连两天,他都无精打采。

后来在诸欢的劝说下,杨守文带着杨茉莉和幼娘,以及冯绍安的两个女儿离开交趾,在县城周围游玩了两天,才算是让情绪渐渐稳定,又带着一群人返回了交趾。

而这个时候,桓彦范则在长阳关大败甘勇。

两万叛军,被桓彦范一举击溃,甘勇率领数百亲随向南逃遁。

“大猫,通知你父亲,罗伏州是甘氏的老巢,那里地势复杂,而且多为土著,必须要加以小心。

建议令尊,稳扎稳打,不要想着速战速决。

朝廷那边我会为他解释,让他不必心急。我希望此一战后,至少可以为岭南道换取三十年到五十年的平静。”

在得知了桓彦范的进展之后,杨守文立刻找来了桓道臣,命他前去提醒。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安南土著冥顽不化,朝廷自平定岭南之后,却又屡屡发生叛乱。

仅过去六年中,加上这一次的叛乱,岭南就发生了三次叛乱。而其余小规模的叛乱,更多不胜数,令人烦不胜烦。杨守文知道,对付这些土著,一味的安抚怀柔还不够。软硬兼施,朝廷一直以来都是展现出了软的手段,却未展现硬的手段来。

甘氏造反,倒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杨守文的态度非常清楚,既然安抚不得,那索性就杀的他们害怕。

在这一点上,杨守文已经通知了王元珪和王君毚两人,并且上疏洛阳,解释了他的计划。

至于朝廷最后是什么态度?

杨守文并不在意。

先杀了再说,了不起他把那罪名背起来就是。

……

桓彦范攻破长阳关后,兵进爱州。

在得到了杨守文的提醒,他立刻下令,暂缓攻势。在爱州休整三日之后,桓彦范又以王君毚和王元珪两人兵分两路。王元珪率水军,在日南出海,沿海安线南下。

同时,王君毚则由陆路进发,兵发忠义。

桓彦范给二人的交代便是,稳扎稳打,每攻克一地,不必急于继续攻击,而是要肃清当地土著,稳定民心。

这样一来,速度会慢下来。

可一旦稳定,就如同杨守文所言,给岭南三十年的平静……

而杨守文,则留在交趾,继续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

虽然明秀走了,可是他身边还有桓道臣与诸欢以及孙处玄三人。事情琐碎而繁多,却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锤炼了杨守文治理地方的能力,让他感觉,进步不小。

“可惜,明氏已决定迁移勃泥。

若不然,我倒是想在这里建造一个港口,交给明家来经营。”

已经过了惊蛰,春雨绵绵。

这一日,杨守文带着诸欢等人离开交趾,巡视长州。

是安南都护府的长州,而不是苏州的长洲……这里地处红河口,是一个极佳的天然港湾。

杨守文在红河口登上一艘海鹘船,巡视涨海。

迎着海风,眺望浩瀚大海。

风浪有点急,以至于海船略显颠簸,不过杨守文的心情,却极为愉悦。

上辈子卧床一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可以乘船出海,可惜未能实现。没想到这一世,却实现了前世的愿望。杨守文突然张开了手臂,迎着风浪发出一声长啸。

倒是其他人,却脸色苍白。

那素来以见状而著称的杨茉莉,趴在船舷上呕吐不停。

诸欢两脚发软,根本不敢上前,倒是幼娘,虽然有些不太适应,却依旧站在杨守文的身边。

“兕子哥哥,既然觉得此地甚好,何不自己经营?”

“哪有那么容易,想要经营这样一个海港,可不是钱帛能够解决。需要疏通方方面面,绝非一人之力能够完成。”

“青之,你又何必担心这个?

你忘了,你在洛阳组建的青园吗?不说别的,那些个勋贵子弟,谁还能没有些手段。你真要想在这里建成港湾,不妨拉拢那些人过来。若真能见到利益,遇到事情,你都不用开口,那些人自会为你解决。而你,只需要把持这港湾即可,又有何难?”

青园!

我险些都忘记了那处所在。

想当初,杨守文找来一帮子驸马勋贵,只是想要让他们老实一些,为李显分忧。

未曾想到,这些家伙别的不行,吃喝玩乐却极为在行。

把个青园经营成了洛阳第一号的销金窟,更聚集了一大帮子纨绔子弟,成了气候。

杨守文当初只是提了一个建议,从未参与进去。

可是,那些个家伙,却一直把他算在里面。虽然他很少出面,可是在青园却名声响亮。

杨守文听了桓道臣的这番话后,顿时想起了那些人。

他想要在红河口兴建港口的冲动愈发强烈,只是……

“大猫,前几日,太子送来书信,问我安南都护的人选。

我上次曾让你打探过你父亲的口风,他对接掌安南都护府,可有兴趣?”

“我倒是提过此事,但他却有些犹豫。

这安南虽说是一方诸侯,天高皇帝远。可是,毕竟远离中枢,也让他颇有些纠结。”

杨守文道:“其实,我觉得,令尊实不宜留在中枢。”

“嗯?”

“他性子刚强,虽有能力,却不晓变通,很容易被人利用。

我记得,狄公曾与我说过一句话:身在庙堂之上,许多时候身不由己。所以,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变通之能。令尊若是回去洛阳,难免会受人掣肘。

他又是个强硬的性子,很容易得罪人……所以,我更希望他留在这里,把安南打造成为一片乐土。现在朝堂上的局势太乱,以令尊的性子,实在不宜这时候返回。”

“贪慕虚荣!”

桓道臣冷哼一声,却把杨守文这番话,记在了心里。

说实话,桓彦范的确是缺乏资历。

哪怕是算上这次战功,他回去之后,依然要被压制。

反倒是留在安南,可以让他施展拳脚。最重要的是,这安南刚经历了一场叛乱,需要有强硬之人坐镇。而庙堂中,许多人未必愿意来趟这浑水,桓彦范留下来,也就变得容易许多。

毕竟,朝廷的大敌不在南方,而是在北方和西面。

安南都护,绝对是位高权重。

但是在朝廷的眼中,地位远不如安西都护府那么重要……

桓彦范想了想,沉声道:“既然如此,我便再劝说他一遭。

只是他的脾气太倔,非我能够左右。若是青之你能亲自与他交谈,说不定效果更好。”

杨守文颇以为然。

他这次出巡,目的地便是九真,也就是爱州州府所在。

桓彦范如今就在爱州督战,所以杨守文的另一个目的,便是和桓彦范商议这件事。

桓彦范早已得知杨守文的行程,所以早早在日南港口等候。

杨守文下船后,与桓彦范在日南县衙里交谈了两个时辰,而后便决定改变行程,直接返回交趾。

桓彦范,同意了他的建议,决意留守安南。

……

而就在杨守文启程离开日南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洛阳,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进行。

长安二年正月十六,上元节。

沙陀州的突厥人突然造反,杀死沙陀州都护府都护。

北庭都护府都护郭虔瓘得知消息,立刻出兵救援,在咸泉镇遭遇埋伏,全军覆没。

郭虔瓘,战死!

消息传到了洛阳,满朝哗然。

所有人,都义愤填膺,叫嚣着要出兵漠北。

武则天下旨凉州都督郭元振出兵庭州,平定叛乱。

同时,该派何人前往庭州接掌北庭都护,也成为许多人讨论的重点。

“老臣举荐一人,东都留守杨承烈,可为北庭都督。”

凤阁侍郎张柬之挺身而出,举荐一人。

只是这个人,却使得武则天颇感为难……北庭都护府,是拱卫安西,连通西域的重要所在。若是派杨承烈前往,的确可以让武则天放心。不说别的,杨承烈不会拉帮结派,绝对忠于武则天。而且他性子沉稳,又通晓胡人习性,的确非常合适。

可是,若杨承烈走了,谁来统领千骑?

武则天一时间陷入了纠结之中,拿不定主意。

回到上阳宫后,武则天便一个人在观风殿内,谁也不见。

她找来了上官婉儿,“若文宣前往北庭,朕倒可以放心。

可是,满朝文武之中,难道就没有第二个合适人选吗?文宣一走,谁来统帅千骑?”

上官婉儿同样不舍,因为北庭远在西域,杨承烈一去,想见他便越发困难。

而且,北庭多危险,上官婉儿同样不太放心。

不过在三思之后,上官婉儿还是开口道:“陛下,从目前而言,杨文宣的确最合适。

北庭乃安西重地,不可轻待。

杨文宣敢于用事,又有足够的能力……况且,他自回来以后,得陛下重用,从一介白身,至今日东都留守不过三载,说实话难以服众。北庭,是他获取功勋的重要之地。若杨文宣能够在北庭有所为,那么他日返回洛阳,谁又能够阻止陛下重用?”

武则天闻听,顿时醒悟过来。

没错,杨承烈这些年的升迁很快,但说实在的,却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

如果再想升迁,会困难重重,阻力很大。可如果让他在北庭历练几年,谁又能阻止?

“至于千骑,臣妾倒是想推荐一人。”

“谁?”

“陛下以为,青之如何?”

武则天眼睛一亮,旋即露出了笑容。

杨家父子,她都很看重。或许一开始的时候,武则天对杨守文多少有些不太满意,而且还特别能惹祸。可是这两年下来,但凡安排给他的事情,他一定能够办得妥当。

不管是此前的西域之行,还是后来的剑南道平叛,以及现在的安南战事……

“况且,三年之期即将到老。

裹儿已十七了,难不成让她就这样耗着吗?

青之返回,他们的婚事也该着手操办。虽说裹儿舍了公主封号,但毕竟是皇家贵胄,若青之身份不够,如何相配呢?以前,青之统帅千骑,估计会有很多人反对。

可现在,青之先平剑南叛乱,又在岭南立下大功。

满朝文武中,谁能比他更有资格统帅千骑?谁又能站出来,阻止他统领千骑呢?

陛下莫忘了,青之可是武魁!”

武则天听罢,着实有些意动……

她沉吟良久,突然看着上官婉儿道:“婉儿,若是文宣离开,你舍得吗?”

上官婉儿的脸顿时通红,低下头,不知该如何回答。

武则天笑了,指了指上官婉儿道:“你的心意,朕很明白。

放心吧,朕这次会给你一个交代……立刻传朕旨意,招杨守文返回洛阳,不得耽搁。”

第七百二十二章归途(二)

三月,北方大地尚为暮春,而岭南却已热浪滚滚。

长安二年,交州的天气比往年要热很多,还未进入夏时,就已经热的让人很不适应。

岭南的炎热,和北方的炎热不太一样。

这个时节,雨水渐渐频繁,使得空气中总带着几分湿漉漉的味道。

坐在屋中,就好像是身处于桑拿房里,即便是一动不动,也会出一身的白毛汗。

杨守文干脆把外套脱下,只穿着一件半臂汗衫,半敞着怀,犹自是汗涔涔。

他一手拿着蒲扇,一边翻看公文。

叛军已经渐趋崩溃边缘,桓彦范稳扎稳打,不断压缩着叛军的生存空间。最初,还有不少本地的土著在暗地里帮衬。但随着桓彦范在二月末一次极为凶残的屠杀过后,土著们也就认清楚了局势,不敢再与叛军产生关联,甚至开始协助官军。

叛军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便是在这交州,坐拥人和。他们大多和土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失去了土著的协助,便如同被束缚住了手脚。再次情况下,清明过后,桓彦范便加大了围剿的力度。同时,王元珪自近海登陆,一举攻克叛军老巢,把叛军压缩在了爱州境内。

甘勇身受重伤,已无力继续指挥。

如此一来,更使得叛军雪上加霜,变得四分五裂。

“桓公的策略极好!”

杨守文看完了公文之后,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

他对诸欢道:“如果这时候发起强攻,叛军说不定会狗急跳墙,重又团结起来,做亡命抵抗。虽说结果一样,但与我等而言,死伤太大,着实没有什么必要……桓公围而不攻,叛军又群龙无首。除非再出现一个甘猛,否则绝无可能来扭转局势。”

诸欢微微点头,却露出别样表情。

苏摩儿忍不住道:“诸先生,你莫非不同意阿郎的看法吗?”

杨守文而今身边有两个亲随,一个杨茉莉,一个苏摩儿。杨茉莉心思单纯,只要没人伤害杨守文,他基本上什么都不在乎,只要跟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