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飘在大唐(飞刀)-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众卫看向自己与李治的眼神,杨悦一惊,意识大是到不妥。回想刚才一幕,不由臊得满脸通红,几乎不敢去看李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情急之下,杨悦将脸伏在李治怀中,干脆假装昏了过去,低声向李治急道:“你快向大家解释一下,莫让大家误会,就说我受惊过度……”

李治会意,忙笑着向众人说道:“你等莫要误会。刚才有刺客刺杀我,幸亏被公主相救……只是公主受惊,一时昏了过去。”

“幸好只是伤及皮肉,上了金创药,已无大碍。”李治怕众人不信,忙又将受伤处指给大家看。

听说太子受伤,众卫不由唬了一跳。然而看到太子的伤口上包扎着杨悦的面纱,分明是杨悦所为,又怎会是惊昏了过去?若当真昏过去了,太子又怎会不尽快施救?

众卫相顾,眼中皆闪出意会的笑,不敢多言。

月色极好,李治本想趁机多耽搁些时光,但被众卫打搅,沉吟片刻,吩咐众人继续往终南山去。

杨悦既然“昏死”过去,李治干脆将她抱起,揽在怀中共骑一马。杨悦一时无奈,只好任其所为,暗中却直想掐死李治。

翠微宫中翠微殿。

一大早,殿中已是少有的热闹非凡。自李世民生病以来,这翠微殿还从未如此热闹过。

武眉儿望着众臣面上的笑容,心下不知是何滋味。

隋国公主被太子李治“抱”回终南山的消息早已传开了。有这种“八卦”之事,长孙无忌又岂能错过。

更何况以隋国公主的影响力,若与太子成亲乃是众望所归。

三年来,隋国公主虽然人不见踪影。但她旗下的天下书社,如今已遍地开花,大唐所有大中型城市均有分站,几乎囊括了大唐所有士子。如今若有那个读书人还不是天下书社的成员,会觉得自己太过落伍。而当年与隋国公主一起开创天下书社的那些国子临的学生,如今已大部分进入仕途,而且还有一批批天下书社的士子正在进入仕途。这些人虽然如今还是中下层官员,但将来会是怎样一股隐藏势力,可想而知。

这次,虽然正面新闻是众人皆知的:太子遇刺,隋国公主奋不顾身相救,因而受伤……不对,是受惊,因为伤在太子身上。但隋国公主受惊过度,昏了过去,所以太子才将隋国公主“抱”了回来。

然而,所有人皆是见仁见智,自以为地理解着这个“新闻”。

武眉儿望向众臣面上忍俊不禁的笑意,不由暗暗皱眉。抬眼看向右前方的太子李治,心头不由一暗。

若在往日,太子李治此时定会向她点头示意。然而今天,李治根本没有看过她一眼,双目盯向殿门,一瞬不瞬。

众人皆知隋国公主要来晋见圣上。圣上这些日子从不早朝,为了她却要来参加朝会。

她一回来,仿佛一切都变了。连天气也变成了晴天,朵朵白云浮在湛蓝的空中,朝阳为之镶上金色的花边……

众阁臣一早将正事奏完,皆眼巴巴等着见识一下这个传奇中的人物。

只是隋国公主一直并未出现,圣上也没有出现。众臣却不肯就此散去,不时有一搭没一搭地扯些不太紧要的事儿。反正太子李治也是心不在焉,听不进去。

然而,直到太阳升到三杆,已近正午时刻,依然不见隋国公主踪影。早上的朝会再不结束,只怕便要接着开下午的朝会了。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大对劲,开始小声嘀咕。

武眉儿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嘴角浮起一丝嘲讽而快意地笑。

殿中一片嗡嗡之声,李治也觉得有些不大对劲,回头吩咐身边内侍出去打探。

不久,内侍回转,低声向李治说道:“圣上改在含风殿召见隋国公主。”

含风殿?含风殿是李世民的寝殿。

武眉儿坐在御座后侧,距离李治西首之位不过几步之遥,内侍声音虽低,她却听了个清清楚楚。

李治听了,脸色不由一变,心中大急。宣布朝会立即结束,急急忙忙往内宫去。

武眉儿望着李治远去,抿紧嘴巴,嘴角的快意更深,深得几乎变成了恨意!

……

第三百零一章 英雄暮年

习惯了面南而居,从正门走出,突然发现太阳从背后升起,不免令人恍惚。

终南山上的宫殿皆依山势,面北而建。于云霞深处,殿宇重重,加上禁卫营寨,整个终南山翠微峰几乎被占了一半。

杨悦昨晚被李治安排在喜安殿居住。向西穿过金华门,被宫人引着往翠微宫含风殿去。

待到在殿门外遇到徐充容,才意识到此处并非朝寝,而是李世民的寝殿。

多年不见,见到徐充容,杨悦不由大喜,紧赶几步,上前便是一个热烈的拥抱。

徐充容虽生性喜静,但见到杨悦,面上也已泛出喜意。然而眼中却又闪出一道惊疑。

“昨晚公主怎会住在太子寝殿?”二人携手往含风殿去,徐充容趁宫人不注意,低声向杨悦问道。

“太子寝殿?喜安殿怎是他的寝殿?他分明说他住在金华殿……”杨悦诧道。

一串“他”字听上去不知不觉有些异样,什么时候杨悦与太子如此熟悉,徐充容微微蹙眉道:“喜安殿与金华殿都在太子别宫。”

杨悦这才明白,原来昨晚住的地方是太子李治住的地方,不由大是头痛。昨夜被李治“抱”回终南山,又住到太子寝殿,这事儿若传出去无论如何也不好解释。

想一想,李治定是故意如此安排,不由暗中咬牙骂道:“色魔啊色魔,你是成心想弄点绯闻出来。”

“圣上怎么说?”杨悦沉吟片刻,低声向徐充容问道。

“圣上什么也没说,只是圣上心情不大好,待会儿你要小心些。”徐充容担忧地道。

二人边走边说,已到了含风殿门口。杨悦心下不由犯怵,说道:“待会儿还要请徐充容在圣上面前多美言几句……”

“圣上只传诏你一人,连宫人都打发了出来。你自己小心。”徐充容反而停了下来,摇头道,“圣上一向性情冲动,气恼之时踢桌子使性子常有。可这次圣上明明十分气恼,却一直憋在心中,一言不发。我也猜不透圣上心思,包不准会向你大发雷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且由他去吧……”杨悦见说,心下更加不安,勉强说句笑话为自己壮胆。不由感激地看了看徐充容,明白她是特意等自己来,要提醒自己。

“不过,刚才玄奘法师来过,或许圣上心情好一些了。”徐充容缓了一口气又道。

“玄奘法师也在终南山?”杨悦又惊又喜。

“这几年圣上常听玄奘法师讲经。这些日子,玄奘法师正与圣上讲《心经》。”徐充容点了点头说道。说完忽然张了张嘴,却欲言又止。

杨悦见了不由笑道:“你我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说,你想说什么尽管说来便是。”

徐充容沉吟一下,突然问道:“你心中到底喜欢的是谁?”

杨悦一怔,没想到徐充容突然问出这样一句话来。

自己到底喜欢的是谁?然而喜欢谁又能怎样?杨悦不由苦笑:“至少不是这个色魔太子。”

“色魔?”徐充容怔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古怪,摇头道,“据我所知,太子从来没有如此痴情的对一个人……”

“据我所知太子对箫良娣的确很痴情,上次为了她还曾主动退婚,你别忘了。”杨悦笑着截断徐充容,转头向殿中走去。

见杨悦不肯回答自己问话,急着逃开,徐充容不由摇头,喃喃说道:“你若真的喜欢那个人,只怕……唉!”徐充容一句话并未说完,反化作了一声长叹。

殿中悄然无声,果然没有一个宫人在侧。

杨悦走进殿中,见李世民站在西侧的窗前,望着不远处一棵松树发呆,松树下面系着一口大钟。这里本是武德年间修的宫殿,当时叫做太和宫,后来被李世民弃用,变成龙田寺。再后来,李世民又让人重修此地,变成了如今的翠微宫。这口钟原是龙田寺的东西,因李世民喜欢山寺钟声的清静而特意留下。佛寺到也保留下来,在翠微宫外不远处,只是相对较小。

几年不见,李世民与先前几乎判若两人。魁梧的身材瘦得只剩架子,双颊塌陷,若非胡子撑着,只怕会看到两个陷坑。然而胡子越长,却令这一张脸越发显得瘦长。

走近李世民,见到他鬓角已是微霜,杨悦忍不住心头一酸。没想到李世民不过刚刚五十出头,竟然病成这般模样。

“你是在可怜朕?”李世民看到杨悦表情,眼光一闪,冷哼一声,眉目之间的英雄气度却依旧。

杨悦无言以对,只是拼命摇头,眼中泪水却不自主地落了下来,忙低下头不敢让李世民看到。

李世民默然看了杨悦半晌,突然长叹一声,凄然说道:“朕怎会此时才想明白,朕已经年老。你没有错,若当真嫁给朕,朕却不能守护你到老……”

见李世民如此,杨悦更是难过,却不知该如何去安慰他。

“圣上,不是这样……”杨悦再也抑制不住,禁不住伏在李世民肩头大哭起来。

李世民拍着她的头,反而好声安慰道:“能做你心中敬仰的英雄,朕也已心满意足了。”

“杨悦只恨不能早生几年,与圣上相遇。”杨悦闻言,已是泣不成声,“只恨圣上是贵妃师父的爱人,在杨悦眼中便如同父亲一般,无法对圣上再生他念……”

“朕知道,朕理解。这些年朕一直病体难愈,时好时坏。便是徐充容、武才人等人,朕也时常觉得对她们不住。若朕去了,她们可如何是好。徐充容才刚刚二十岁,武才人不过十七岁,几乎比朕的许多儿女还要小,正是如花一般的女子,却要因为朕而从此孤老一生。朕若知道朕只能陪她们这么几年,朕宁可不选她们入宫。”李世民一面为杨悦拭泪,一面也不自主地落下泪来,“朕有时候甚至胡思乱想,觉得胡俗其实也不错……”

胡俗?杨悦泪眼望向李世民,惊讶无比。她当然明白李世民所谓的胡俗指的是“父死子继”,连女人也“继承”的胡俗。她惊讶的是,李世民竟能说出这种话来。

在她眼中,虽然李世民一直是个英雄,一个完美的帝王。然而对于女人,却也如所有古代人一样想法,遇到美人想占为己有。对女人他们或许会爱她,或许会宠她,但骨子里还是将女人当作自己的附庸,完全不会站在女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虽然李世民在贞观年间有过让寡妇改嫁的政令,也有过放宫女出宫的赦令。前一个却是为“人口”着想,连年的战场人口极少,休养生息乃是一项国策。后一个却是作为一种“善政”,虽然有人性的一面,却也有做秀之嫌。

然而,杨悦万也想不到,李世民会对自己的嫔妃有这种想法!

杨悦不由再次审视李世民,对这个封建时代的君王已完全无语。虽然知道李世民所言或许只是一时感慨,真正做起来也不一定会肯,心中却也唯剩拜服!

“圣上,今生不能与你相约,但原下辈子杨悦能遇到圣上。到那时圣上一定不要先喜欢杨悦,杨悦要主动缠着圣上不放,求圣上娶杨悦……”杨悦突然说道,这话或许只是安慰,却也是发自内心。若在后世能遇到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她或许会主动出击。

“好!”听了杨悦的呆话,李世民不由精神一震,心情大好起来,呵呵大笑道,“下辈子朕定要晚生几年,等你来追着嫁给朕!”

心结即已打开,两人不由相视而笑。放开了心事,反似一对父女一般开心地闲谈起来。也不用宫人,杨悦亲自煮茶,将原先向辩机学的分茶手段施展开来,殿中不时响起笑声。

不知不觉之中,时间流逝,二人竟然相对闲聊了一个上午。听到不远处寺院的午饭钟声响起,才知已到了午时。

偶尔有宫人向里探看,只远远闻到一时哭一时笑,不知二人在谈什么,更不敢上前来打扰。

最后,连太子李治也在殿门前直晃,偷偷向里面窥探。

“该吃午晚了。”杨悦笑道。

“好,悦儿陪朕在这儿吃吧。”李世民点了点头,刚要叫宫人进来伺候,看到太子在殿外,突又停下,冷不丁向杨悦问道:“只是这一世,你到底想要嫁给谁?”

杨悦一滞,笑着摇头道:“臣决定谁也不嫁。”

“真的谁也不嫁?”李世民笑着追问道。

杨悦点了点头笑道:“杨悦要等到下辈子嫁给圣上,今生今世便谁也不嫁!”

“当真不嫁?”李世民呵呵大笑,“朕怎听说太子昨晚似是抱了某人回来,还宿在太子寝宫……”

杨悦面上一红,急道:“昨晚乃是误会。”

“误会?怎会是一句误会便能撇清?”李世民更加大笑起来,“朕的儿子似乎有不少都喜欢悦儿,你难道没想过嫁给其中一个?”

杨悦没想到李世民放下心怀,转眼之间却又为自己的儿子们着想,做起媒婆来。心中更急,一张脸羞得通红,连连摇头道:“圣上即封了臣为公主,臣便如圣上的女儿一般,如何再嫁给皇子。圣上莫要再开玩笑。”

“朕的女儿?别忘了朕封的你是前代的公主,嫁给朕的儿子却是再好不过。”见到杨悦窘态,李世民越发大笑。

笑了半晌,李世民突然眉头一转,正色说道:“若悦儿当真要嫁给太子,朕到也放心了。怕只怕你并非如此。”

杨悦心下一惊。立时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李愔这些年东征西讨,战绩卓著,朝中已隐隐有声音,赞扬蜀王有李世民当年风范……若杨悦当真意属李愔,不论她的才智,还是地位以及在士林中的影响力,对他更是如虎填翼。如此一来,只怕难免会历史故事重演。

“愔儿性情到是越来越像朕年轻时候。”李世民瞅着杨悦,突然话头一转,继续说道,“然而,你知道朕当年为何不追究太子被刺杀之罪,反将龙比格赐了给他?”

杨悦笑了笑,脱口说道:“蜀王根本不是刺杀太子的人,圣上说过将龙比格赐给他是要赏他辽东战功。”

“朕知道瞒不过你。”李世民呵呵一笑,言道。突又眼中一黯,说道,“朕也知道委屈了愔儿。但若非如此,难道叫朕眼睁睁地再看着有哪个儿子伏法?朕已失了两子一女,不想再有任何儿女出事儿。朕当年也是请求愔儿多时,他才无答应。”

“臣知道圣上一向爱子情深。”杨悦默然。李世民的儿女情长,也是她叹服的一个方面。

当日她虽逃出晋阳宫,待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已知当日追杀太子李治的人,除了蒋王李恽,另外一人定然不是李愔。张仲坚临死之时曾说过他原想诬陷李愔,却被人“及时”杀死恰恰说明了张仲坚不是为李愔办事儿。至于李世民想要保护那个儿子,杨悦一直不知。

但见后来连蒋王李恽也未获罪,只是改封安州都督,到地方去做官。原本李恪在安州,改封到梁州。其它王子皆有调动,所有年满十五岁的亲王均被赶出京师,到封地任官。连滕王也被再次放到地方,到了苏州任刺史。

知道是李世民费尽心思,强行将事情压下,不提到司法程序来办,正是要保护儿子的性命,不可谓不是爱子情切。

李世民忽然抬头盯着杨悦,一字一句地道:“所以你只能嫁给太子。”

……

第三百零二章 醉后真言

杨悦一呆,却也知道李世民所言不虚。以目前形势,除了太子,无论她嫁给谁,只会给谁带来不幸。不由心下苦笑,想起几年前长孙无忌便逼她嫁给太子,如今却又回到了原点。只是当时还有一个李世民帮自己想办法,如今分明是连李世民也十分赞同她与太子联姻。

恰巧看到李治探头自殿外远远望过来,杨悦不由气恼地瞪了他一眼。

李治自然看不真切,只看到杨悦回头看他。虽然听不到殿内谈话,却也猜到二人正在说他。

“除了太子之外,无论你嫁给谁,只怕谁立时便有祸事儿!朕不想看着任何一个儿子出事儿,更不想看到你出事儿。”李世民没由理会杨悦的气恼,接着说道。

杨悦听了不由不解地看向李世民。她不能嫁给任何一个除太子之外的皇子,否则那个皇子立时会成为眼中盯,这一点她早就知道。然而她自己出事儿,会出什么事儿?

抬头看一眼李世民,看到他眼神中的绝决与哀婉,猛然醒悟过来。李世民是在明白的告诉她,他为了保护儿子们不出事儿,宁可先杀了她!

只有杨悦不存在,世界才会安宁。的确是个极好的办法!

很残酷却极简单。杨悦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所以你只能嫁给太子!”李世民再次一字一句地说道。

逼婚?杨悦突然间,怒气上扬,勃然大怒。

“你觉得我怕威胁?!”杨悦瞪向李世民,也一字一句地回道。

“朕知道你不怕,所以心中更加害怕!”李世民皱眉说道,双目微红,“若在大唐安定与你的性命之间,你觉得朕应该先择哪一个?”

“当然是选择前一个。”杨悦怔了一下,突然哈哈大笑。李世民说的一点不错,若她嫁给其他皇子的后果,不只是那个皇子可能被杀,更重要的是,极有可能引发一场大乱。

“所以朕求你嫁给太子!”李世民再次说道。

这一次,杨悦不由动容。知道李世民其实是为自己着想,他不想杀她,只好求她……

“或许还有别的办法可行。”杨悦皱眉说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沉默半晌。与多年前一样,解开这个迷局的办法其实只有一个,便是杨悦肯嫁给他。然而,几年前杨悦尚且不肯嫁,如今他行将就木,便是杨悦肯了,他又怎能让她嫁给自己。想起四年前在大内西内苑,他与杨悦面对同一问题谈论。若当时强行让她嫁给自己,这几年也不至于蹉跎,然而……李世民长叹一声,忙罢了这个念头。

沉吟片刻,李世民突然说道:“就是朕信了你的那个什么两情相悦的理论,才希望由你自己来选。早知道如此麻烦,朕干脆向李二郎提亲。自来婚嫁皆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不得你不嫁!”

杨悦闻言又气又怒,甩袖而起,怒道,“圣上若敢如此,臣便敢再次隐匿不出,圣上又耐我若何。天大地大,我若藏身定让圣上再也找不到!”

说完,不待李世民多言,道一声告退,干脆扬长而去。

“你敢!”李世民也是勃然大怒,一脚踢翻茶几,几上茶盏茶盘尽数落地。殿中一阵乱响。

殿外众人不由骇了一跳。皆媚视烟行,不敢少动。

李治也吃了一吓,见杨悦出来,忙追在身后,埋怨道:“你怎惹父皇生气,也……”

“也什么,也!”杨悦瞪向李治,截断话头说道。

“也太大胆了。”李治怔了一下,接着说道。

杨悦见说这才想到自己刚才的行为的确太过分,也是一时气得糊涂,才做出如此大不敬之举。只凭这一点,李世民若要杀她理由便已十分充分。刚才没被立时拖出去斩了,已是天大的恩情。然而,既然出来了,杨悦断也不肯再回去认罪,一路向外急走。

“你去哪儿?”李治见杨悦脚下不停,便一路跟着。

杨悦不由更加烦躁,没好气地向他瞪了一眼道:“你跟着我干么?还不去看看你的父皇。待会儿他若气得下旨将我杀了,你别后悔……”

“悔”字一出口,杨悦忽觉不妥,不知不觉话语中竟然有要挟李治之意。

李治闻言,果然停下,笑了笑道:“好,我去找父皇说情。”

话说出口不能收回,杨悦翻翻白眼,干脆不去理他,一路又向外走。

然而这翠微宫中,杨悦第一次来实在不熟,加上翠微宫的方向与别处不同。杨悦三转两转竟然不知到了哪里。

幸亏李治派了内侍远远跟在后面。杨悦无奈之下,只好向他求助。内侍却二话不说将她重又引回太子别院。

杨悦怎肯再在此居住。好在到了晚宴之时,李世民似是早已忘记上午的不快,重又对悦和颜悦色。并当众宣布太子李治搬到含风殿与他一起住。太子别院暂时划给隋国公主用。

杨悦这才安下心来。不由看了一眼李治,心中暗道:“这小子别的本事没有,这马屁功夫却不弱。怎哄得李世民如此开心?”

想一想,李世民如此安排却是再恰当不过。杨悦来此,的确没有合适的地方去住。翠微宫是李世民嫔妃住处,自然不适合她去。外臣住的地方也不适合杨悦。当然太子别宫也不适合,只是太子若搬出去,却又令当别论了。一来省了前日的流言,二来杨悦也可留安心待在此地。

这次宴会算是为杨悦接风。杨悦向有“殿内侍中”之职,不避外臣。众阁臣也正要见识一下杨悦,不由纷纷将焦点对准了她,一一向杨悦敬酒。

杨悦这才发现,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其实有时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贞观年间的重臣至此时,已大部分或老去或逝去。在座之中除了司徒长孙无忌,新任为中书令的褚遂良,以及贬为太常卿的杨师道,座中众参知政事的重臣已有不少新面孔。

太子左庶子于志宁,少詹事张行成,吏部侍郎高季辅,虽然与杨悦不熟,但对当年的长安公子、隋国公主早有耳闻。

再看太子对杨悦的眼神,还有几人会不识趣,免不了都上前凑趣,说些久仰之类的话。当年,这种宴会也少不了要吟诗唱对,卖弄风雅。这也正是杨师道虽然官职越来越低,却依然伺候在李世民左右的原因。

李世民的宴会,向来少不了这个老才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